非遗生态保护与羌族舞蹈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06 08:14:04

摘要: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的有效协作,能够进一步推动羌族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突破。

非遗生态保护与羌族舞蹈教学研究

羌族舞蹈作为重要的非遗财富,在进入到高校教学后,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切实丰富了舞蹈教学的表现力,让师生双方能够在羌族舞蹈的综合表现中,实现发展高度的有效突破。本文将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的基础上,探寻基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创新策略,以便于切实增强羌族舞蹈的教学成效。

1高校羌族舞蹈教学现状

羌族舞蹈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后,切实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极大丰富了舞蹈教学的表现形式,也让师生双方通过羌族舞蹈开放、自由、质朴、天然的特性,深切感知了先民的精神魅力和艺术魅力,并以羌族舞蹈教学为基础,推动了羌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突破[1]。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实践、校外表演等多种方式,让羌族舞蹈借助更多元的传播渠道进行展现,使羌族舞蹈独特的民族魅力得到了充分彰显。不过,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羌族舞蹈教学的自由度、开放性和多元化改进还存在较大的空间,需要根据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的教学创新和改进。

2基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师生双方主要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展开,在内容选择、教学实施和学习应用方面,更多的是对接传统的舞蹈教学,这就使得羌族舞蹈的天然特性难以充分展现,羌族文化中自由、开放、热情、质朴的特质,难以得到有序的传承和持续的发扬,这就使得高校羌族舞蹈教学的品质和效果难以达到理想预期。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来看,高校羌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2.1教师指导力量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主要选用成熟的羌族舞蹈种类,进行规范化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演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基于自身的艺术素养,对成熟的羌族舞蹈节目进行二次加工和二次优化,使之更符合现代舞蹈的艺术审美特点。这一过程切实提高了羌族舞蹈教学内容的品质,但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投入更多专业的教师力量,才能切实把羌族舞蹈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可是在当前的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力量相对有限,熟悉羌族舞蹈的教师更是有限,因此,很难实现更为理想的融合教学效果。

2.2学生缺乏深入体验

在羌族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依照教师讲解,参照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舞蹈节目的排演、舞蹈作品的演练,其对羌族舞蹈的理解更多集中于舞蹈本身,并未深入探究舞蹈背后的内涵,其在舞蹈体验方面仅停留在表层阶段[2]。在与高校学生进行沟通时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羌族舞蹈时,更多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至于如何去继承羌族舞蹈精髓,发扬羌族舞蹈特质,学生群体并未形成深入的理解。

2.3教学过程难以形成共鸣

在当前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的基本模式,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深入的互动和多元的交流,难以有效达成认识共鸣,致使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很难围绕羌族舞蹈本身展开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学生难以深刻把握羌族舞蹈所包含的情感和精神,也就很难在课堂上形成共鸣,舞蹈教学的成效难以深入人心[3]。

3基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创新

在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下,羌族舞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对其本质进行探索、发现、传承和发展的过程。鉴于这一动态的过程性要求,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要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学过程方面入手,形成完善的创新改进体系,切实引导师生双方及相关各方深入感知羌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完善的羌族舞蹈传承与保护生态,加速其在现代社会的演绎、传播、发展和突破[4]。基于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的高校羌族舞蹈教学创新,就是要从生态思维的视角切入,来进行羌族舞蹈艺术、文化、思想的保护与传承。在实践教学创新过程中,首先要通过羌族舞蹈传承人的引入,导入活化的羌族舞蹈元素,使师生能够共同见证鲜活的羌族舞蹈魅力。其次,要深入到真实的场域中去,感知羌族生活的细节,发现更多的活力。最后,要能够在精神层面形成共鸣,生发鲜活的思想,把羌族文化所独有的主张传承下去、发扬开来,真正让羌族舞蹈所代表的文化、艺术和思想活起来,发展起来。

3.1演绎非遗,引入多师合作

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应以羌族舞蹈的演绎为基础,引导师生双方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知,进而构筑羌族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基础生态。鉴于当前教师在教学中更强调规范化,没有充分展现羌族舞蹈的天然魅力,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多师合作的创新方式。所谓多师合作,是在现有舞蹈教师的基础上,将羌族舞蹈的非遗传承者作为舞蹈导师,并使之参与现有的教学工作。一方面,舞蹈教师和非遗导师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对羌族舞蹈进行综合演绎、对照的分析和主动的创作,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和导师的精彩演绎,来感知羌族舞蹈的不同面貌,并生发出更立体的舞蹈体验[5]。另一方面,舞蹈教师和非遗导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针对学情特征进行羌族舞蹈的创作和展示,用更符合学生诉求,更具羌族舞蹈天然特性的创作作品,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筑更具活力的羌族舞蹈学习和传承生态。舞蹈教师和非遗导师还可以采用对抗竞技、带队教学、衔接教学等多种方式,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使羌族舞蹈教学还原到更真实的面貌,与羌族自然风光、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态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让羌族舞蹈的教学变得富有魅力[6]。多师制的有效构建,主要是强调把羌族舞蹈传承人引入到当前的高职教学中。之所以要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羌族舞蹈传承人本身拥有丰富的艺术情感、艺术经验和艺术思维,能够把羌族舞蹈所独有的特色、魅力与情绪导入到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来。这样一来,具备鲜明羌族舞蹈活力的新鲜思维,将会让教师、学生以及相关参与者真切感受到真实的羌族舞蹈,并从中生发更多文化、艺术、舞蹈和表现的灵感,真正使教育教学具备新的发展活性。

3.2探索感知,深入生活场景

在非遗生态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深入生活场景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发现,是主动学习、全面传承文化精髓的关键所在。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实践、全面拓展和综合探索的方式,来了解羌族舞蹈,进而汲取更多的舞蹈养分,实现自身情感体验的有效积累,为更好地诠释羌族舞蹈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学习效能、传承效能和保护效能的协同提高[7]。例如,在《跳锅庄》这一羌族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羌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之中,通过参观“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的方式,亲自参与到本地的婚丧活动中去,感知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情感特征和动作特点,然后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舞蹈的学习、训练和表演之中,让高校羌族舞蹈教学的内驱力得以充分激活,并与羌族本地生态建立紧密联系,使学生具备推动羌族舞蹈本地传播和发展的能力,主动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应用学习所得,加速羌族舞蹈的现代化发展。加之,当代学生的传播诉求强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介渠道,深刻展现富有活力的羌族舞蹈,使之在体验层面的感知引发更多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扩大羌族舞蹈的社会影响力,大量学生的持续推动,将让羌族舞蹈具备充沛的发展活力。深入到羌族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对具有羌族生活特点、文化特点、思想特点和自然特点的原生态羌族舞蹈艺术的实践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能够全面感知羌族舞蹈所独有的特点,并能在细致入微的观察中,了解其独特内质,能够从变化的角度入手,感知羌族舞蹈内在的精神之美。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能掌握真正活的羌族舞蹈,能在学习之余开展创作,能在传承羌族舞蹈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具羌族魅力的创新作品。从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深入羌族生活的创新做法,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真实体验,他们把这种源于原生态生活场景的灵感,注入自己的舞蹈学习、舞蹈实践和舞蹈创作中来,真正成了羌族舞蹈艺术的合格传承人。

3.3精神传承,增强情感交流

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非遗生态传承和保护的核心过程,教师应主动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情感为核心纽带,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交流和互动,借助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来达成羌族舞蹈精神,羌族舞蹈特质和羌族舞蹈认识的共识,并以特定作品为切入点,共同感知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借助动作训练、节目排练和作品展现的过程,促成师生双方在情感层面和动作层面的共鸣,展现羌族舞蹈的独特魅力[8]。在羌族舞蹈中,舞蹈动作、情感状态和语言声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是强调通过共鸣的方式,来突出舞蹈的特征。以求雨祈福为主的《跳麻龙》,就具备这一显著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继承这一舞蹈,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依照传统的做法,配合场景、动作、声音等多种方式,共同确立祈福的舞蹈意象。经由深度沟通,达成认知共识,最终实现多元共鸣,展现出《跳麻龙》的动作要点和情感要点。这种基于互动、讲究共鸣的教学过程,将会让羌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更深入人心,更具推动效果。精神的共鸣,本质是思想的共鸣,在羌族舞蹈有效传承活态发展的过程中,这种鲜活的思想动力必不可少。在羌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参与者,要能够在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和系统的创作过程中,围绕当下的发展主题,运用羌族舞蹈的表达方式,来形成全新的作品,达成全新的共识,进而将羌族舞蹈所富含的思想,以舞蹈动作、舞蹈主题或舞蹈作品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发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推广,让更多人能够认可这种脱胎于传统羌族舞蹈的新舞蹈,进而切实发挥羌族舞蹈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成功融入羌族文化的发展潮流之中,成为推动羌族文化传承与突破的重要生力军。

4结语

在高校羌族舞蹈教学中,应针对教师教学重视规范、学生学习缺乏体验、教学过程难以形成共鸣的客观现象,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非遗导师的引入为主,构建多师合作教学体系,共同演绎羌族舞蹈的精髓,完成非遗传承与保护生态基础的有效建设。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课堂,深入到羌族民众的生活情境之中,去深刻感知、深入体验和全面探索,将自己的综合感知融入舞蹈学习中来,继承并发扬羌族舞蹈的精髓。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过程的有效运用,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达成动作、声音、情感上的共鸣,使羌族舞蹈的学习、传承、保护和发展深度融入学生内心,激发其热情。

参考文献

[1]肖丽娟.羌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对策新探[J].四川戏剧,2020(8):117-120.

[2]肖丽娟.略议羌族舞蹈的传承及其发展[J].四川戏剧,2019(7):134-136.

[3]范燕华,龙有成.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的羌族舞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04-108.

[4]李韵葳.羌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及其教学探究[J].四川戏剧,2017(5):151-153.

[5]马琳.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羌族舞蹈价值探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123-126.

[6]徐兵.羌族舞蹈艺术形成发展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6):162-166.

[7]果崇英.文化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问题研究——以羌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8):102-105.

[8]芦金钢.高校羌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重点及其对策分析[J].四川戏剧,2015(8):100-102.

作者:刘杰 王雨露 单位:阿坝职业学院

上一篇: 集中统一管控下的内部 下一篇: 汉语国际教育“云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