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探讨

时间:2022-09-06 03:50: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一篇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探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探讨

1新形势在经济发展常态

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上,阐述了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有关问题,阐明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状态。为保持这一状态,应通过创新驱动,促使经济结构升级优化。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为,成本促使通货膨胀产生现象明显,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就业压力降低,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消费经济占据比例较高,产业结构从传统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知识和经济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

2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2.1农村土地资源管理

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属于重点内容。实际工作过程常出现教育工作、管理工作、部署工作方面的问题。农民为土地直接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以农民自主管理为主,但是农民文化水平有限,村委会组织不完善,导致在土地管理环节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有所欠缺,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同时,农民对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防灾意识等淡薄,不能将政府关于土地管理各项政策有效宣传,导致各种防灾政策落实不到位。此外,农民对耕地红线国策意识理解有限,导致对农田的保护措施缺乏,未能重视土地利用限制,难以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村余地在整体利用方面缺乏规划,导致乡村建设以及土地使用规划等工作的衔接出现问题,开发过程未能科学管理征收过程,执行环节的告知、确认以及听证环节的规范性不足,影响农民利益[1]。

2.2城市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在实际管理过程,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有政府投资、社会筹资等,不同的经济组织共同参与,以期土地管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在城市土地管理环节存在不规范问题,城市发展离不开对土地的开发,为提高政绩,城市的经济区、工业区和新城区等建设力度加大,导致对土地资源过度发开。城市经济来源重要途径之一为土地出让,部分城市为追求更高的经济价值,导致部分产业的土地布局合理性缺乏。在土地使用过程主要依赖政府决策,未能将社会资助投资展现出来。土地资源管理应结合政府、企业、个人等目标,同时将市场选择行为考虑其中,制定出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保障多方经济效益。

3新形势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促使经济新常态发展策略

3.1精准定位管理工作目标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应结合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针对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交通水平、产业发展各方面现状全面分析,为城市、农村等土地管理工作的目标确定作出科学指导。按照实际需求,制定出动态变化的管理目标,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监督与管理,避免产生重复投资现象。例如:适当减少农村新增建设行业用地,防止影响耕地规模,减小增量的同时盘活存量。将土地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进行改造,提升新增用地产生的经济效益。针对不同地区,结合土地实际情况,展开精细化管理,在耕地资源较少的农村地区,利用低丘缓坡、二次利用、工业开发、土地整理以及增减挂钩等管理措施,促使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实际需求相符,同时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目标的有效性[2]。

3.2及时转变管理工作内容

在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等导致土地管理面临各项问题,呈现出政府机构管理职能以及经济职能之间的对立问题。政府经济职能是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而政府集管理职能和经济职能于一体,导致关于土地管理各项政策的落实有效性不足。对此,土地管理部门应及时转变实际工作内容,完善土地的产权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充分发挥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职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3使用高效的管理措施

当前国家土地管理具体工作应结合经济发展实况,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耕地的补偿管理机制。通过跨区域对耕地指标进行调节,打造农田示范区域,强化土地的建设管理。对耕地等级、结构布局、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使用“废地复垦”和“迁村腾地”等管理措施,促使“迁村建镇”具体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将整合、治理农村土地与城乡建设的土地使用增减情况挂钩。加大对城镇中各类低效用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不同区域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农业形成集中产业化、工业集中规模化,将各类闲置土地资源盘活,释放出更多应用于经济建设当中的土地资源。

3.4制定出科学的土地管理评价体系

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存在土地资源不足和建设需求量大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可按照土地所属区域的不同,对土地总量合理控制。对地区发展以及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等过程的土地管理工作加以落实,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用地规划、项目审批等环节的平衡管理。科学控制建设用地量,制定出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对土地资源展开合理评价。例如:项目规划之前,组织专业评审人员,按照项目选址、土地使用、投资规模、经济与生态等效益展开综合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等工作合理性进行评估,增强产业规划、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环节的规划与管理,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过程土地使用、建筑密度以及投资总量,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3.5强化耕地保护

为解决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应采取以下管理工作措施,加强对耕地的保护:①强化制度约束,保护耕地、针对弃耕农户,应收取农业税;种植农户提供耕地补偿以及粮食补贴等优惠政策。将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完善耕地主体的责任机制,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促使社会经济发展;②加大智慧农业发展力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等,促使农业实现智能化管理。使用可视化的管理方式,通过远程诊断和精准测量,制定出农业灾害预警机制,促使农业高效生产,提升耕地经济效益;③促使农业发展。土地管理部门应结合土地经济与农业经济,制定出共同发展管理政策。例如:保障价格机制基础上,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交易价格,让农民受益,激发其保护耕地意识。此外,国家应加大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使农业经济与耕地保护之间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农民自主履行保护耕地义务[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下,要求土地资源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促使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形成新常态。对此,管理者应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工作方式,促使工作与时俱进,结合国家政策,创新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对土地高效开发和利用,强化耕地保护,促使土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

[1]阎红媚.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91+94.

[2]丁丽美.我国土地出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田学文.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03):4-6.

作者简介:申艳(1974-),女,汉族,贵州毕节人,中级职称,本科,主要从事工作土地管理方面工作。

上一篇: 建筑立面设计不理想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索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