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

时间:2022-07-04 03:57:08

摘要:简单地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形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是既要产生内在动力,实现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遵循内在要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完成。这表明,一方面要具备由经济发展衍生出来的物质条件和管理规则;另一方面要遵循从环境保护层面制定出来的发展方向和进步空间。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均衡

1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形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是既要产生内在动力,实现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遵循内在要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完成。这表明,一方面要具备由经济发展衍生出来的物质条件和管理规则;另一方面要遵循从环境保护层面制定出来的发展方向和进步空间。

2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1两者之间的博弈问题

要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均衡发展,就得跟上社会的发展方向。将这两方面互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指标,做到即可以发展经济,又能够到达保护环境的要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还会有博弈现象的发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本高低取决于环境保护,它的力度强弱决定经济发展所需成本费用的多少。因此,在单方面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会被严重的破坏,长时间的这种状态,会造成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对保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起到不利的影响。

2.2可以提高经济水平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对经济水平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由于经济发展太过迅速,间接使企业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大。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高速发展,就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再加上投资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对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管理政策进行升级优化,达到保护环境的标准。既可以通过新技术获得更高的经济来源,增强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基本达到两者的动态平衡。

3两者如何实现协调发展

3.1完善运行制度

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人们对生活方式高低的参照物。所以,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会逐渐被普及,范围也越来越广,这种情况下对市场制度进行完善显得极为重要。在对环境和经济两者的关系进行积极结合的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市场制度。在市场的竞争当中,环境保护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量,基于规范化的使用自然资源及合理的价码,促进市场化制度的有效实行。利用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思想上养成环境和经济进行协调发展的意识。

3.2实现产业化的运行方式

实行产业化的运行方式,对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产业化的运行方式,就得要凭借企业的发展条件和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力,能够促使它们加大对环境的维护力度,而若是将企业间的竞争力聚集起来,那么这种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会更加强烈。将相关政策进行产业化的实行,使得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先在大型企业中实行,在取得良好效应的反馈后,借由他们的影响力,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小型企业,以此类推,环境被保护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加深了相关政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产业化的运行方式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动态平衡的有效方法。

3.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政府投入的财政有着很重要的支持作用。因为政府如果加大财政的力度,那么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就会减少,这种对企业有良好发展性的政策,会使它们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问题,同时,成本的减少也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若个别企业对环境造成破坏,根据环境受破坏的程度,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程度的惩罚,增加它们的投资成本,在硬性条件上对其进行约束。

3.4加强社会向导力度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与保护环境的相关宣传充斥在我们的身边,对自身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和挽救使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手段也很多,例如:义务教育的课本上、电视公益广告及公园中的条幅标示等,之所以可以用到这么广泛的公共层面,是要时常提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所以,加强社会的向导力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起到了不能忽视的作用。

4结语

现如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增强了很多,也打破了过去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关的错误观念,使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慢慢呈现出来。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促进两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效方法。为早日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做出贡献。

作者:范海青 郁建锋 单位:浙江冶金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动态均衡

一、当前环境的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是环境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破坏。环境恶化状况在一天天的加重,大气、水资源以及土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惨遭破坏,因此许多物种也在逐渐的消失;同样也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对森林进行过度的砍伐以及对矿产资源的疯狂开采。上述的种种行为都有悖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影响着当前环境的保护,也为人类以后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潜在威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涉及三个方面,即技术、管理以及制度。技术方面就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没有自己独特的有效技术,常常使得结果差强人意;管理方面就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没有加强对于环境的监视,也没有独立的环境保护部门;最重要的当然属于制度问题了,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可以限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但是由于我国制度的不完善,治理环境的结果也不太理想。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内在的本质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本质关系,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足或是发展不当,常常牺牲环境来弥补,这也是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那么解决环境的根源问题,就必须调解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高速的发展,也可以让环境得以保护。当前,我国在积极地寻找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人们都关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那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基本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既满足自身(包括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包括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既满足人类的需要,又不损害非人类物种的发展所需要。为此,我们要想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务必要做到真实有效。

(二)外在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外在协调关系,其实就是它们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既存在着一种发展逻辑,又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系中,我觉得环境标准也该参与进来,因为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国家在实行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的价格,但同时也刺激了经济市场,这也为环保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处理它们之间的外在关系,就是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始终都处于一种动态均衡,既顺应了经济的发展,也让环境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措施

(一)相对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

为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对原有的环境保护制度加以创新,要与市场机制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政府的职能也体现出来。国家可以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成“绿色GDP”,然后将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加入到具体的核算中,从而改变现存GDP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各方面制度的配合下,才能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二)体升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环保管理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才能在根本上进行环境管理,使得环境保护策略更为彻底的执行。目前我国环保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内部人员对其认知还不够全面,仅仅在字面意思上有所涉猎,在之后的环保控制工作中就会流于形式;或者是工作人员不认真,在工作中有所松懈,就会导致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映以及处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环保人员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其次定期对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会形成环保氛围,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责任;最后就是环保工作人员态度也应该端正,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完成的更加出色。

(三)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以及支持的事情,它不是具体某一个人的,更不是某一类人的。我们要在全社会领域进行环保宣传,强化普通百姓的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营造了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间接创造了环保经济市场。其次,我们也应该引导企业对环境进行保护,让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环保市场中。这样的环保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可以直接刺激到环保经济市场。

四、总结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不可分离的,经济要想得以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那么要想对环境更加深入有效地保护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只有调解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均衡关系,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

作者:张明 单位:河津市环境保护局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夯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环境保护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重要措施,也是突破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认清形势,立足县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在解放思想中把握重点,开拓创新;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以思想的大解放不断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创新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作为环保部门,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强化措施,夯实责任,为县城经济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今年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环保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三次、五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的目标,突出保护这条主线,打好污染减排、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两场硬仗,围绕汉江水质安全、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环境执法、环境宣传教育、自身能力建设等重点,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一、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按照省、市的要求,今年我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平均减排3%。要实现减排目标,必须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好污染减排攻坚战。一是着力实施结构减排。加快淘汰建材、皂素(水解物)等高污染企业的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通过产业结构减排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0吨,目前已对3家企业进行了关闭。二是加强推进工程减排。水泥有限公司和冷水水泥厂要加大对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力度,确保达标排放,同时水泥有限公司今年必须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安装。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减排。要加强环境监管,按照污染减排核查办法,依法加强对企业的现场检查,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限产限排、停产整治。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工艺,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把好环境准入这道关口。一是严格环评和“三同时”管理,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对那些不符合产业规定和环保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技改项目一律不受理审批。二是全面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做到“不欠新帐、多还老帐”,把总量控制削减指标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上项目必须坚持有总量指标来源。三是对建设项目由“重前期审批、轻过程监管”转变为“慎前期审批、严格过程监管、重竣工验收”,把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通过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真正落在实处。

三、完成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普查中严格依法进行普查,重点搞好现场调查和普查表格的填报工作。在清查工作的基础上,逐户进行普查,认真填报相关数据,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对普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核查验收,层层审核把关,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目前入户调查正在进行。

四、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结合“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产业化推进,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巩固和完善乡镇垃圾填埋厂建设工程。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修复功能,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开展以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农村污染防治示范村为内容的三级创建活动。

五、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环境执法是开展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结合实际,重点抓住饮用水源保护、淘汰落后产能、污染减排监察、企业违法排污、噪声污染扰民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把环境执法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有机结合起,推动良好的保护环境氛围形成。做好环境污染信访案件办理工作,把环境执法、环境监察的主要精力放在事前预防上,及时调查处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诉求。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和修订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地特点和企业实际,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六、广泛深入开展环境宣传。以突破发展和构建和谐为主题,围绕领导干部、广大群众、青少年3个层次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环保知识进农户活动,开辟农村环保宣传阵地,争取公众广泛地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对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领导干部环保意识,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环保工作;对重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主法律意识;继续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创建绿色单位活动;丰富环保网络内容,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

七、转变作风,探索创新点。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关键是狠抓落实。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善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行为,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全面实行政务公开,积极探索政务公开形式,完善政务公开途径,对重大项目实行听证、公示等制度。落实首问负责制、立即就办、便民服务卡等制度,热情接待每一位办事的群众。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要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干部,教育干部职工倍加珍惜今天的工作。继续以“创佳评差”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支持,着力培养敢于执法、勇于执法、文明执法的干部队伍。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后进市县追赶先进的大潮中,*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博奕中,受土地与环保等方面的刚性制约,求发展而被困发展,亟待我们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对今天和明天的发展思路准确“把脉”。利用比较优势,提早介入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手段,实现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两不误、两促进。现就*行走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立足自身实际,加大产业开发力度,*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4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6320元,同比增长15.8%、13.7%;财政总收2.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9%、19.3%。县内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6亿元、8.3亿元、11.1亿元。三产比重由*年的18:36:51调整为11.8:37.8:50.4。产业经济结构格局逐步改变,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着眼经济发展视角。一产农业产业经营逐渐体现。*年全县农业产值4.1亿元,共有13家企业进入省市“百龙工程”行列;省市著名商标9只,省市名牌产品10个,“三杯香”茶叶列为钓鱼台宾馆特供茶;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3.86万亩,食草动物示范乡镇扩展到横坑等9个乡镇,基本形成了以茶叶、果园基地、中药材、食草动物为主导的四大产业,并相继出现享有全国盛誉的茶叶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县等。二产以产业转移经济逐渐体现。*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56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性投资3.2亿元,新增工业产值2.11亿元;彭月、交洋等产业转移基地入驻企业42家,有28家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工业形式呈现多元化:以鞋、不锈钢、装饰材料等制造业为主的彭月产业基地初步形成;机械包装、不锈钢泵阀等新产业得到拓展;另外,小水电开发、竹木制品、矿产资源、绿色食品开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三产生态旅游经济逐渐体现。通过创新发展体系,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富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全县通过加大投入旅游基础设施经费后,提升了游客接纳能力,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年均增长20.1%,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另外,金融、保险、运输、商贸、房地产、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

(二)着眼环保视角。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利用和保护环境资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生态破坏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缺乏生产技术的更新,企业主们普遍存在一无规划、二无想法、三无措施的现象,造就矿产乱度开发。一些企业为图利方便,无视环境资源保护,对开采矿产资源没有规划利用,短期开采造成环境资源破坏情况的弊端十分显眼;另外,一些小水电盲目开发,造成溪流截流现象比较突出,在不同程度上对生态保护造成一定影响,等等;二是环境污染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36.15吨,工业烟类排放量25.29吨,我县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0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61%,三废综合利用率产品产值16.7%。工矿企业占212家,竹木加工112家,企业加工业低小散现象十分普遍,在工矿作业中,粉尘、废水、废渣的排放,企业污染治理面广,量大、强度高;加上城镇集聚功能逐渐增强,对环境承载力、破坏力同样是一个考验。就人口密集所带的生产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笔者作过一项调查,以罗阳城关为例:每天运送生活垃圾在5车左右,每车以2吨计算,每月有300吨生活垃圾,每年有3650吨生活垃圾,每吨垃圾以2立方米计算,占用的空间为7300立方米。目前,垃圾处理方式采用堆放为主,这对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很大,从根本上加大了土地资源浪费进度。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腐化变质,造成大气污染,当排放的污染物达至于一定环境承载力时,环境污染将会是成为人祸。另外,工业园区不正规操作,周边居民区的自然环境也倍受影响。居住房间几乎在2—3天内就会沾上一层黑色、灰色的粉尘,农作物、窗口、衣物等沾染粉尘随处可见。并且路过园区迎鼻而来是极其难闻的染料气味,等等。

二、形势与趋势分析

从综合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环境与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的问题,具体归纳为“四重四轻”的失衡现状。

(一)重“近”的招术,轻“远”的战略。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保护是国策。*财政总量基数小,历史欠账多,加快发展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手段。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环境保护回馈效应是隐性的,经济发展回馈效益是显性的。传统体制的政绩考核办法大多是以经济总量等硬指标的升或降来体现;面对基础的薄弱,瓶颈的制约,考核的刚性,政府发展办法措施难以系统铺开,只能为完成治标任务,在“近”期上落实权宜之计;无法从治本上下功夫,也就无法形成“远”的战略思维和谋划。另外,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的措施介入,“监管缺位”现象的存在,使一些企业主为壮大工业经济,只贫图眼前利益,只管开发、不理保护;只管生产、不治污染;只管利用,不怕浪费;等等。对环境保护工作,推一步走一步,部门抓得紧时就投入精力,紧锣密鼓;稍一放松时就思想懈怠,偃旗息鼓。为此,从部门到企业,从官员到业主,存在重“近”轻“远”现象。

(二)重“旧”的模式,轻“新”的理念。为加快发展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不开新技术引进、新理念注入、新模式形成。受传统政绩观和考核体系的影响,基于财政困难的实际,政府层面环保意识与发展意识难以自觉保持同步,指导思想偏重于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增长等硬性指标;业主们要引进新技术,购置新设备,权衡利弊之后,更多的是“坐等观望、满足现状、维持局面”等种种守旧思想和消极观念。故粗放型生产模式未转变,新发展理念未形成,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分散式加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对待解决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矿产开发利用方面创新意识不强,对新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新格局难以形成。

(三)重“看”的美丽,轻“用”的实效。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的大企业、大集团受环境和土地刚性条件影响日益突显,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建设原材料和加工基地的已是大势所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大背景已逐步形成。*为在承接转移产业过程中得到一杯羹,积极拓宽引资渠道,由于对经济发展客观认识不足,工作措施、思想没到位,导致在招商引资过于迫切,操作方法缺乏规范化、合理化,选资门槛不严;虽然引进不少企业,*近年GDP在量上有所突破,工业产值有所提高,“看”似进步,实则不然。引进的多数企业产业大多属于升级产业的未端,技术链条的末稍,产业发育生长后力不足,技术升级步伐严重滞后;特别是符合*经济发展,适合提高传统工农业先进技术的产业,未能开花结果。

(四)重“点”的包装,轻“面”的延展。前几年,在对接招商引资项目,做大产业缺乏系统战略定位,操作项目选资缺乏广度、深度、精度,对产业特点及附带功能尚未科学合理评估,于是出现项目引进只在“点”上开花,没有“面”上合围;加上产业布局规划不够充分,产业集聚区功能未能得到强化,对“面”上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交洋、彭月(9.6)、(3.2)两个产业转移基地规模面积共16.7平方公里,工业用地6.7平方公里。随着,*“工业立县”的战略目标设定和近年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势必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在工业领域开疆扩土。只在“点”上下功夫,已不能满足产业规模与效益的要求。对“点”过份包装,也将会放纵企业主各自为由,各自为大,造成污染广,治理难度大的局面。所以,重“点”的包装,轻“面”的延展,势必会让发展停止不前。没有合理产业规划区,不善于运用工业园区载体,是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难以保持同步重要原因之一;是转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做大产业支撑,走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阻碍。

从上述分析来看,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虽然*85%以上都是绿色植被,资源稀缺特性看似很遥远,但在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粗放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先天不足等客观存在,加上一些企业主贫图眼前利益,无节制的索取和浪费资源,势必加快资源耗尽速度,将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举步唯艰,以至泥足深陷。为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需要的各个领域中去,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只有实现最优利用,才能把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未来发展道路上胜势。

三、思考与对策

经济学上的非线性理论告诉我们,系统中指导参量的极小变化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性质的改变,从而使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转化,在这类系统中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也制约着经济发展。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环境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的技术条件。因此,环境与经济之间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环境、资源、经济的非线性关系。在发展道路上我们应以整体思维来对待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关键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等等。都再次强调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整体到部分,从短期到长远,从领导的关注到代际的公平,从理论形成到实践运用,都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战略思维,按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采用整体性研究模式来对待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化开展:

第一、和谐理念谋发展,科学考评抓环保是先导。在提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增长方式粗放的现状,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是必须而且必要的。和谐发展必须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发展速度、规划布局项目的首要前提,在资源开发中落实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坚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走经济循环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充分放大资源优势,让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后来居上。工作要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着眼于决策科学,规划科学,制度科学,努力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着眼于实现增产减排、节能增效目标,坚持将环境容量作为开发和发展的大前提,做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着眼于把环保、污染指数、民生指数引入年终考核体制,作为调节经济的硬手段,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第二、扬长补短强发展,结构调整抓环保是目的。*“长”在丰富的生态、矿产资源,“短”在产业结构重、资本技术缺、产品链条短、增长方式粗放。我们要扬长补短,坚持以“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战略调整思路。开放引进,以项目为载体,坚持高门槛、严关口,重点引进一批填补本地产业空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从根本上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为节能减排奠定产业基础。开发拉长,就是立足资源优势抓开发,推进技术创新促开发,借助项目引进助开发,通过科学开发、综合开发,促进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绿色产业、竹木加工业、小水电开发等传统产业实现链条式、循环式发展。多元做大,利用新58省道产业布局规划及产业带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资本重点投向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以工业园区建设,产业功能规划等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开发,机械包装、不锈钢泵阀等密集型产业,以投资的多元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以产业高级化推动增长方式集约化,彻底摆脱能耗高、污染重的畸重型产业结构的羁绊。

第三、准确定位明发展、控制总量抓环保是核心。一个地区要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科学定位主体功能区,其次要明确功能区环境承载总量范围和功能区达标问题。只要划定好主体功能区,我们也就明确了保护什么、发展什么的目标导向;明确功能区环境承载范围,就明确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也就解决了各个主体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的问题。做好上述两项工作是把环保监管相统一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我们要以*县“十一五”规划方案为根本,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开放活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产业转移应接基地、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优质劳务培育基地建设战略,依靠以罗阳为核心,新58省道、52省道发展轴、龙丽温高速*段新发展轴;东南产业区、南部特色资源产业区、西北生态产业区的“一核两轴三区”的规划方案,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发展问题。同时,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拆除无证违法加工经营企业,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综合检查活动,不定期专项检查,迫使非法企业无容身之地,从根本上控制好污染源的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第四、借鉴经验精发展,节约利用抓环保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地区经济一路领先,但发达地区“以资源换增长”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粗方式增长使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劣势日益明显,发达地区资源的相对匮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因此加快*发展,要坚决制止各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行为,不能重蹈发达地区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覆辙。要围绕生态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通过把好选资关、审批关,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投资和生产项目,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集约化增长方式,走跨越发展阶段的新路子,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强化氛围促发展,增强意识抓环保是基础。广大群众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也应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侵权申诉的主张者。我们要畅通环保信息公开渠道,多形式宣传环保法律、环保政策、环保知识等信息,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使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开辟环境违法案件的举报、公开查处监督透明度,强化公民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意识,坚决查处和纠正环保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在全社会凝成一股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自觉监督环保执法、依法维护环境权益的强大合力。

第六、健全制度保发展,惩防并举抓环保是保障。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石。*加快发展同时也要坚持环保政策底线。因此,在经济发展和贯彻环境保护法的实践中,必须重点“建立三大机制,落实四项制度”。要健全和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把环保攻坚战当作总体战来打,增强环境执法和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一定的法律和行政手段,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增强企业自觉守法的社会责任;健全和完善干部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对节能降耗、防污治污等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强全民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凡是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严格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投入使用;严格执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制度,以环境容量确定许可排污总量,以许可排污总量安排项目、配置产能;严格执行限期达标和强制淘汰制度,坚决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设施;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把环保责任、环保措施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形成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此,山东省德州市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体工作思路。

转变发展理念

德州经济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一次方向性变革。未来五年,德州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不堪重负。实现发展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彻底摒弃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改变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矛盾的观念,真正把“提倡绿色消费,增强环境意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当展,又要后代幸福”等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人自身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重点区域和领域,着力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从源头抓起,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和破坏。既注重培育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又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提高环保效益。

发挥政府、经济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作用。政府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各类经济组织要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防治污染,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源;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开展对环保的社会监督。

发展生态经济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经济结构优、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环境生态美的发展路子。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建设生态示范基地,努力打响德州农业品牌,加快建设京津济地区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帮助农民增收。二是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加大对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尤其是太阳能、功能糖等新型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尽快做强做大。三是以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创业主体,打造区域性物流、商贸和消费中心,增强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耕地保护和规划管理,确保国土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广节能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区域合作。积极探索用市场化路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办法措施,把德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扎实推进“南融北接、东引西联”战略,按照“当好配角、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融入济南城市群经济圈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京津济产业转移、制造业配套、商贸物流、农副产品供应和劳动力输出基地。

上一篇: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 下一篇: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