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录井设备管理上的运用

时间:2022-07-28 09:37:05

摘要:本文简述了二维码的基本技术架构及应用原理,在研究二维码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参照二维码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二维码技术在录井设备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旨在通过探讨二维码技术在设备管理领域应用的技术共性,开发应用在录井过程中的二维码设备管理系统,以实现设备远程监督,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维码在录井设备管理上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由于二维码具有低成本、可追溯、信息容量大等多种优点,加上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的特性,因此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在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录井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技术,也是评估油气资源的基本渠道,通过记录钻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来对施工过程进行数据整合。而对录井设备的管理一直是油气企业密切关注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录井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趋于成熟,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人工管理的冗杂性和复杂的报表配置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难以保障录井设备的高效运作,设备监管和人员管理上的矛盾成为了当前油气开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创新设备管理渠道,优化设备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二维码技术的突破为录井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二维码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开发二维码录井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对提升录井管理信息化程度,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二维码技术应用原理

1.1二维码的基本技术架构

位置探测区和定位区负责规范二维码的基本区域,使消费者从任何角度都可以对二维码进行识别和扫描;校正区确定了二维码的基本格式信息,使二维码在污损时依然可以对信息进行识别;资料存储区负责矫正二维码信息并修正二维码错误;版本信息和格式信息负责制订二维码规格,格式信息越复杂,二维码的纠错率越高,客户的扫描速度也就越快。目前常见的二维码形式主要是QR码,具有信息容量大、扫描快、容错率高、接口多的优势,因此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1.2二维码的常见使用形式

目前,二维码技术领域主要有两种常见使用形式:静态码和动态码(活码),其中静态码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对文字信息进行编码,这种静态码的优势在于即便移动终端没有联网也可以对二维码进行扫描显示,利用常用的移动支付二维码和火车票上的二维码等。静态码的劣势在于其生成的二维码图案会在不断地信息更新中反复变换,导致二维码的容错率降低,后期识别困难。静态二维码的生成内容是固定的,无法随着版本的更新而变化,更多情况下只能当作外链使用,不能够承载过多信息。动态码在静态码的基础上与应用平台进行有效结合,移动终端扫描后直接访问APP或网址,由于活码可以存储多种形式的信息,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使其信息承载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提升了识别性。

2二维码设备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以二维码为核心构建的设备管理系统,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终端组成,手机客户端扫码后就可以对设备管理系统进行访问,并及时获取设备的动态信息。

2.1移动客户端构建

微信本身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二维码载体,是移动客户端构建的理想载体,以微信为核心构建移动客户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微信软件的普及率高,微信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即时性移动通讯软件,具有较高的保有量和简单易操作的特点,用户不需要再额外下载软件或重新进行学习,因此用户在使用时可以轻松上手,更好的进行普及。而且微信具有独特的用户认证体系,每个用户的身为ID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再针对移动终端进行开发,系统可直接凭借用户ID赋予管理权限。其次是扫码和解码功能,在微信扫一扫模式下,微信可以对平台进行二元化解码开发,覆盖原有的静态码,并随时自动生成新的基于谷歌标准的动态二维码。最后,在微信内嵌的浏览器组件可以对网页端进行识别和访问,基于HTML5构架下的浏览器组建可以随时查阅自己想要的信息,并通过H5网页计入数据库,客户在通过识别后可以对权限进行分配,进而调研自己想要的维护记录和设备管理记录等;此外,移动终端的GPS组件可以与微信内的导航系统组件为定位模块,并随时掌握目标人员的所在位置,通过物联网构建的定位点可以将设备的故障点通过定位系统传输至移动终端,保障设备管理系统的时效性。

2.2服务器端构建

二维码服务器端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要引进先进数据库系统和动态记录管理系统用于对设备的动态记录,动态记录可以由微信客户端写入数据库。服务器端额外构建了新的动态插口,对服务器端的动态记录可以通过微信客户端的HTML5浏览器访问功能写入数据库,并将二维码的各模块信息进行单元化设计。本文针对路径设备工作情况开发了6个服务器端软件模块,设备的页面服务功能也会随着管理内容的增加而进行调整;①图片模块区,这部分将图片在主界面上进行展现,并加载了图片插件可以使图片在该模块内进行循环播放;②文件模块区。这部分的设备操作和技术档案可以通过文件链接进行展示,并供用户进行下载和查阅,在插件下运行可以增加该模块的拖拽和文件长传功能,负责设备操作流程的优化和技术档案管理;③文档模块区,这部分服务器端的主要作用是现显示文字和表格,并将文档内部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规划;④链接模块,二维码活码系统的主要功能,负责链接外部网址和模块短地址,访问者可以通过外链链接跳转到新的页面,并借此实现菜单分级功能和多种扩展功能,在短链接插件的基础上,该模块可以实现URL链接功能;⑤音频模块区:客户和设备管理人员在扫码后可以在主界面上呈现出音频代码,用户可通过此模块上传或下载音频文件,多元化收集作业服务信息;⑥巡检模块区:这一部分专供管理层进行访问和选择,用户可以随时对项目进行查检,并通过选择框插件进行编选。

3二维码技术在录井设备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情况

3.1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提升

设备档案管理是个长期性的过程,在设备周期过程中,设备的管理和修理都要处在动态变化中,进而需要二维码设备系统构建基于企业管理部门的动态管理档案部门,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来实现对设备在不同周期的技术状况监管,进而从设备利用率角度来构建设备管理档案,体现出无人化操作的优势,将传统的人工记账模式和设备管理模式转变为全信息化综合管控平台,进而提升设备管理收益,提升监管效率。目前,我司对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基本围绕着ERP设备管理软件进行监管,基本能够实现人员管理的信息化,但对于数据方面的管理依然需要加强。由于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一直是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对信息技术和硬件建设的要求较高,在管理全周期内,设备的管理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因此录井管理和设备的使用必须要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的经营必然要对公司设备进行必要的报备,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都会对设备安全造成重要影响,因此设备管理和安全改造必须要对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开展业务工作,保障业务改造的有效性。设备管理必须要用活码形式进行表现,在服务器管理的基础上对基层设备进行动态链接,并对实物的仪器设备进行传感器等设备的动态监测。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整合,避免资料的浪费和设备更新滞后,保障录井工作的有序进行。改变了传统设备操作模式下资料管理的浪费和信息管理的冗杂。

3.2信息查询便捷化

在传统设备档案管理模式下,录井部门的档案记录一般是以纸质形式进行整理和修改,在纸质管理模式下,用户对档案的查阅和整改必然受到现场施工环境的限制,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渠道,并对小队作业模式进行整改。在二维码设备管理技术支持下,设备管理人员仅通过扫码的方式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二级管理,随时实现对数据库资料和设备管理档案的访问,随时获取档案信息记录,并获取设备运作和录井工作的实时状态,解码后的网址可以通过二维码链接的方式整理为EXCEL报表,进一步优化PC端用户的信息查询。

3.3可实现设备远程监督

录井设备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钻井开采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首先保障录井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油气企业工作的特殊性,各职能部门在工作过程中难以保障有效的协调,如果不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通讯技术来保障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设备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在活码技术的应用下,二维码的工作范围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油气企业监管部门的管理下,巡检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记录的方式完善设备运作,及时保障设备运作效果,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构建的物联网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监管,在不深入现场的情况下通过信息记录仪上传的信息记录将设备运营状态传输给后台管理系统,并通过预设系统管理现场设备。

3.4管理实时化和动态化

在传统设备管理模式下,小队和项目管理呈现出粗放化管理迹象,整体架构层次化分明,由建筑小队、项目管理部门、公司决策层三部分负责,每一层的监督管理都呈现出沙漏状特点,责任意识的匮乏导致巡检部门经常出于维护既得利益对设备资料进行漏报、瞒报,限制了管理的时令性。在二维码管理模式下,每个项目小队和部门对设备的监管都会通过扫描记录进行认证,总部可以随时对基层小队工作进行检查,达到了监测管理扁平化和透明化的目的。

4结论

在录井设备管理平台进行二维码系统建设符合油气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司企业发展方向向着集约化方向转变,二维码识别技术将进一步得到较好的应用,对实现远程设备巡检、档案管理数字化、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及技术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技术创新,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加强设备管理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作者:董雪松 单位: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

上一篇: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监控探讨 下一篇: 建筑装饰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