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政治思想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 12-1419/D 国内刊号
  • 1674-8662 国际刊号
  • 0.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政治思想史是天津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师范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政治思想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日本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_英国政治思想、学术评论、书评

政治思想史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治思想史杂志中国政治思想
汉代黄老政治道义观的历史阐扬——《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及其思想特色1-34

摘要:着眼于秦汉大一统政治发展,《淮南子》对君、臣、民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有着深刻独到的反思认识。以批判“亡秦之失”为基点,《淮南子》从制度、利益、情感及道义等方面深入探讨,力求为西汉统治阶层阐发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君臣民关系论”。《淮南子》的这种理论思考,始终凸显出强烈的“义政”理念与“民本”精神,并在西汉大一统条件下,既对先秦古典“公天下”思想作出展现自身黄老特色的时代回应,也委曲表达出渴求王国自治,期待开明专制的皇权政治的深层意图。《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是汉代黄老极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充分反映出西汉前期统治阶层在治国实践及经验上的理性成熟。

中国语境下“普遍性”概念的生成——以权利的“普遍性”论证为例35-54

摘要:考察普遍权利在中国学界的论证进路,辨析权利观念和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是理解中国语境下“普遍性”概念如何产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首先,梁启超在全面批评儒家传统的基础上,以国家主义为根据,论证权利的“普遍性”。其次,牟宗三和赵汀阳都试图从中国传统中发展出规范性的“普遍性”理论,却未能将传统变为论证普遍权利的有效资源。最后,中国学界的建构论拒绝了文化本质主义的“普遍性”概念,同时让传统有条件地参与到普遍权利的论证中。

政治思想史杂志英国政治思想
论近代早期英国共和主义之自由帝国观念55-72

摘要:17世纪50年代的英国共和主义思想家是英国自由帝国观念的最早阐述者。他们深受马基雅维利的共和主义思想的影响,赞成扩张性的共和国,积极支持当时英格兰共和国的海外扩张。他们还从清教主义出发,将共和国的扩张视为一种道德使命,希望通过扩张建立世界帝国、传播自由。他们在英国海外扩张尚处起步阶段之时进行了理论建构,论证了其必要性、合理性与合法性。他们所构想的融合了古典共和主义传统与清教救世主义情结的自由帝国理想,成为了日后英国自由帝国思想发展的基石。

自由主义者的帝国倾向73-94

摘要:自由主义者因其对个人自由和民族自治的推崇,使得他们天然地被认为是反帝国主义的。然而,如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伍德罗·威尔逊等自由主义者却对本国的帝国扩张抱持认可甚至支持的态度。对此,一种解释认为,帝国管制事实上有助于“未开化民族”的文明进步,由此促使自由主义者支持帝国的对外扩张;而另一解释则主张,对国内自由政体的维护才是自由主义者支持帝国扩张的根本因由。对两者的梳理和理解会凸显出其各自的不足之处。

17世纪英国的利益思想95-119

摘要:本文追溯了早期现代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即利益的话语(the language of interest)的发展。在英国内战时期,利益的概念第一次被用来描述有关于人类和国家的客观事实。这一概念有别于且不可化约为信念、价值或激情。利益与国家理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它集中关注于维护生存与幸福的那些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前提条件。

政治思想史杂志政治哲学
政治正当性与默然的同意120-141

摘要:按照同意理论,政治正当性只能基于人们对所在国家或政府的同意。可是,并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国家或政府给出过明确的同意。由此促使同意理论的支持者诉求默然的同意来证成政治正当性。但只有在给定明确的选择性状况,有合理完备的可选项,且没有遭到胁迫的情况下,人们的沉默或其他表现才能被解读为默然的同意。以这些条件为参照,很多事情都无法被合理地理解为默然同意,因而从默然同意的角度去证成政治正当性很难行得通。

达尔的民主信仰条件论142-151

摘要:罗伯特·达尔非常重视民主信仰在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出发分析了民主信仰的重要意义。达尔还从多数群众和少数政治积极分子的角度提出了形成“适当的信仰”,从而建设和巩固民主政体的条件这一观点。达尔的民主信仰条件论强调了民主的文化要素和精英在民主信仰形成中的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之处。

政治思想史杂志学术评论
论修昔底德政治史学的意旨152-165

摘要:修昔底德与荷马之争属于古希腊思想史上的古今之争。修昔底德的求真是为了揭示人类生活的真实品性,而绝非在现代史学的客观性上而言。通过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和修昔底德对伯利克里的评价,修昔底德“微显阐幽”的“春秋笔法”可以得到诠释。

政治思想史杂志书海钩沉
伯吉斯与清末的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区分学说166-180

摘要:清末以东学为媒介接引西学后,“国家”“政府”的语义急遽转变且呈现出混用的一面,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伯吉斯的学说输入具有独特意义。伯吉斯以有无主权为标准严格辨别“国家”“政府”,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国家形体”“政府形体”区分学说,其观点是针对本土国情有意与欧洲学界立异的表现。伯吉斯的学说传入中国并非原样翻刻,在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多有变异取舍,同时对国人的政治观念和实践有深远影响。

政治思想史杂志书评
柏拉图的魔咒——评斯科菲尔德《柏拉图:政治哲学》181-195

摘要:就西方思想的历史进程而言,柏拉图的影响从未消逝。比如,怀特海声称后世哲学不过是柏拉图学说的系列脚注;又比如,尼采在《朝霞》序言中反问:“为什么自柏拉图以降,欧洲的每位哲学建构者都徒劳无功?”

ABSTRACTS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