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研究杂志

《心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论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学校心理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 国际刊号:2095-1159
  • 国内刊号:41-1393/B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83
  • 创刊时间:200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7
  • 综合影响因子:0.343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研究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研究杂志专题论文

心理专业人员与培育及执业机构的质量控制体系

摘要:本文首先描述成为一位执业心理专业人员的历程,接着论述如何通过法律、行政和专业规范的方式,对心理专业人员的养成教育、实习训练、证照考试、执业规范、实务训练、咨询机构管理,以及继续教育等环节进行质量维护的机制,最后针对心理专业人员的分类与分级、主管机关、培育机构,以及行业管理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对心理专业人员与培育机构,特别是心理咨询师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整体提升心理专业人员、培育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3-9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家长会谈中的应用

摘要:咨询师经常遇到家长咨询亲子教养问题,本文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精神及技术,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首先,焦点解决治疗重视开场合作,包括建立合作关系引发改变动力,咨询师要分辨家长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使用赞美来发挥影响力。第二,焦点解决治疗强调设定目标,开启建构解决之道的路径,可透过奇迹与假设问句引领出家长未来希望感,并使用关系问句互动观点拓展家长新的思考架构。第三,咨询师透过评量问句确认家长资源、步骤以及所作的努力,通过例外问句促发家长赋能的行动,让家长从最可行的一小步开始,后续会谈更是需要深入差异与改变。
10-15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台湾地区学校辅导中的应用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对校园辅导工作具有高度的适用性,体现在:强调尊重与发展的正向人性观、短期与行动导向的有效特性,以及启动校园各方资源合作的系统导向。SFBT应用于台湾地区学校辅导工作之成效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方面说明:第一,SFBT对于青少年诸多议题皆有帮助;第二,焦点解决取向的训练与学习,能大力提升学校辅导教师之专业效能;第三,以焦点解决取向进行学校辅导教师的督导及训练,能协助其对SFBT于校园的应用成果。
16-2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谘商在台湾的发展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谘商(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在台湾发展历时二十年,目前仍是台湾非常受欢迎的谘商取向之一,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实务领域。本文分成三个部分来阐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谘商在台湾的发展情形:首先,叙述SFBT的兴起及受到欢迎的特征;其次,从专书出版、研究与期刊发表、教育训练课程、焦点解决中心成立几个部分来叙述SFBT在台湾的应用与发展现况;最后,笔者从专书撰写与出版、训练与推广、研究、实务应用、研究推广单位建置几个方向,阐述对SFBT未来发展的观点。
23-29
心理研究杂志基础研究

合取谬误的情绪唤醒机制:文理科生间的差异比较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文、理科生在合取谬误的情绪唤醒机制上的差异。文、理实验组接受逻辑思维+情绪唤醒训练,文、理控制组接受逻辑思维训练。结果发现,情绪唤醒训练能减少文、理科实验组在后测中的合取谬误。与理科实验组相比,文科实验组在后测更少出现合取谬误。另外,在文科实验组中,有情绪唤醒训练效果的被试的爱荷华成绩比无情绪唤醒训练效果的被试高,而在理科实验组中无此发现。本研究揭示了合取谬误的情绪唤醒机制受个体情绪唤醒敏感性的影响且情绪唤醒训练作用具有多重性。
30-35

基于转变矩阵描述的个体阶段性发展:潜在转变模型

摘要:纵向研究是心理与社会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研究对象的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都属于类别型数据时,可以用潜在转变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潜在转变模型是一种个体定向的纵向数据分析方法,能够通过转变矩阵估计个体在不同时间点潜在状态的变化,从转变概率的角度研究个体的阶段性发展。本文在系统地介绍了潜在转变模型的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冲动行为发展的实例介绍具体的分析方法,展示了该方法对纵向数据分析的适用性。
36-43

文章微观标记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

摘要:研究共选取66名本科生,采用修正的阅读广度实验范式,探讨微观标记类型、位置及识记数量对被试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实验1发现:标记类型和位置主效应在正确率上均显著。实验2发现:(1)基于被试:正确率上,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均显著;反应时上,仅标记类型和识记数量主效应显著;(2)基于项目:标记类型、识记数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当要求识记词的数量≥7个时,标记类型差异显著。
44-50

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具身关联的重新检验

摘要:已有研究认为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间存在具身关联,然而舒适感与利他行为间的密切关系使得舒适感成为被忽视的额外变量。本研究实验一证明触摸冷、热物体的舒适度差异显著,提示舒适度是额外变量。实验二发现,室温27℃时触摸23℃冷物体与室温17℃时触摸53℃热物体,被试的舒适度没有显著差异。实验三在舒适度一致条件下,发现物理温暖不会促进人际温暖。通过严格控制舒适感变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间不存在具身关联。
51-56
心理研究杂志应用研究

冲动特性与金钱态度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冲动特性、金钱态度与大学生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了解大学生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促进其理性消费,使用Barratt-11冲动量表、金钱态度量表与冲动性购买行为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冲动特性与冲动性购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冲动特性与冲动性购买行为间的关系受到权力—名望和忧虑金钱态度的调节作用,二者的关系在权力—名望水平较低、忧虑水平较高金钱态度个体中显著强于高水平权力—名望、低水平忧虑金钱态度。
57-62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效果

摘要:为了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效果,选取126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63)和控制组(n=63),对实验组进行10次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无任何干预,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发现控制组前后测得分在社会责任态度、责任动机、责任策略、责任内容和总体社会责任感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后测得分在责任动机、责任策略、责任内容和总体责任感上高于前测;实验组在责任动机、责任策略和总体社会责任感后测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
63-66

农村男性生育行为的心理动因:基于S村的资料

摘要:从心理的"代价—收益"角度分析农民的生育行为,阐释其发挥作用的心理结构和过程,能更好地理解该行为的深层心理动因。借鉴埃里克森及后续研究者开拓的"繁殖感"理论,以一项考察农村父职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农村男性生育的心理动因: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生育并承担父职的过程具有集体无意识性,发挥着心理防御机制的效用;在人格结构层面,链条式的自我繁殖模式为该机制的代际传承提供支撑,并建构了生活意义。
67-72

犬儒主义、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文化调节的中介作用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支持对犬儒主义和生活满意度间关系的中介作用问题。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对犬儒主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2)文化对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相对于香港人,美国人的社会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更大。
73-78
心理研究杂志学校心理研究

中学生写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特点

摘要: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写作学习策略问卷,以河南省474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中学生写作学习策略运用频率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写作学习策略的整体运用频率处于中等水平,运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模仿策略、积累策略、自主练习策略和评价策略,除积累与自主练习策略外,各策略之间差异显著;(2)中学生写作学习策略的运用频率在年级之间差异显著,自主练习策略呈先抑后升趋势,模仿策略分别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呈上升趋势,积累策略和评价策略呈现下降趋势。
79-84

高中生自悯量表的初步修订

摘要:修订适用于高中生的自悯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对现有大学生自悯量表进行了翻译后,进行了两次施测。第一次施测对象为135名高中生,第二次施测对象为319名高中生。分别对两次施测所得数据进行了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一阶、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三个因素,分别是封闭性沉溺、开放性正念和自我友善,累积贡献率为54.3%,因素载荷在0.40-0.72之间。一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的模型拟合较好。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量表得分与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均呈正相关,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最后形成的量表具有三个维度,包含20个项目。修订后的自悯量表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高中生自悯程度的有效工具。
85-90

感戴、助人倾向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

摘要:以5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感戴问卷、助人倾向问卷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感戴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过程及助人倾向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感戴、助人倾向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人际困扰总分及与人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个因子均是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感戴、助人倾向及人际困扰总分、交际交友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2)感戴与助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3)感戴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助人倾向在感戴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