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β-catenin、Cdx1、Cdx2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及其效应靶点。方法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低剂量组、清热活血方中剂量组及清热活血方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自由饮用3%DSS 2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自第3周起,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清热活血方3.3g/kg、6.6 g/kg、13.2 g/kg灌胃,均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应用HE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核内转位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溃疡形成;而各给药组结肠黏膜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及成纤维母细胞表达增加,黏膜固有层可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β-catenin、Cdx1、Cdx2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存在膜表达缺失、核内异常转位现象,而各给药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表达以细胞膜为主,核内表达减少,部分可见核内异常转位。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β-catenin降解,下调Cdx1、Cdx2表达,调控肠上皮细胞增殖,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
1141-1146

SDF-1、CXCR4、MMP-9及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取50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和异位内膜组织标本分别作为在位组和异位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及PCR技术检测SDF-1、CXCR4、MMP-9、VEGF在各组的表达情况。结果 SDF-1、CXCR4、MMP-9、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以腺上皮表达为著。异位组SDF-1、CXCR4、MMP-9、VEGF平均光密度值和SDF-1 mRNA、CXCR4 mRNA、MMP-9 mRNA、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在位组和正常组(P均〈0.05),而在位组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 SDF-1、CXCR4、MMP-9、VEGF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推测SDF-1、CXCR4高表达可能直接或通过其他相关通路影响MMP-9及VEGF的表达而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侵袭和血管形成过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供了更深入的靶点。
1147-1150

CyclinD1和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Cyclin D1和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内分泌表型(ER、PR)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均〈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和内分泌表型无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越强,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 Cyclin D1和Survivin的过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判断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1151-1154

芹菜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芹菜素(APG)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芹菜素20,40,80 mg/kg预处理组及辛伐他汀(1.8 mg/kg)预处理组,每组20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加注射维生素D3的方法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开始后,各给药组即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心脏质量并计算心脏指数(CI);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及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心室内压达峰时间(t-dp/dtmax);分离主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并进行主动脉病变分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40,80 mg/kg预处理组大鼠CI,血清TC、TG、LDL-C水平及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P均〈0.05),SOD、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且芹菜素80 mg/kg预处理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和lv+dp/dtmax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小板黏附率、t-dp/dtmax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主动脉病理性形态学变化显著改善,病变评分显著降低,其中以芹菜素80 mg/kg预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芹菜素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1155-1158

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HDL-C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滋肾健脾活血方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明显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
1159-1162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规范治疗2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BMI、Hb A1c、FBG、2h PG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类物质(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SOD、GSH-Px活性及CRA、PCA的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ROS、MDA、FBG、2h PG、Hb A1c、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速度及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状态,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63-1165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保护效应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为临床救治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将7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及循环支持等常规支持治疗,并给予乌司他丁(20万IU,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治疗7 d;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肌钙蛋白I(c Tn 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每搏量指数(SVI)、心率(HR)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c Tn I、LDH、CK-MB、BN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CI、GEDVI、SVI、H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能够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并能改善患者反映心功能状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有关。
1166-1168

川黄合剂对TNF-α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川黄合剂对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MCs,用含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步24 h后,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诱导组(1μg/L)和低、中、高剂量川黄合剂干预组(n=3)。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8蛋白含量,细胞沉淀用BCA蛋白检测方法测定细胞蛋白质含量,用以校正ELISA结果。结果干预48 h后,3种浓度川黄合剂干预组的OD值、PI值均显著高于TNF-α诱导组(P均〈0.05),且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TNF-α诱导组(P均〈0.05)。结论川黄合剂能增强炎症状态下HPMCs活性,并降低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
1169-117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5例,依据颅脑磁共振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和磁敏感序列检出脑微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组,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入院后测患者的空腹血糖、TC、TG、LDL-C、H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尿酸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指标和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微出血组56例,无脑微出血组89例。脑微出血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和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和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1172-1173

丹参注射液对氧诱导幼鼠视网膜增生变性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氧诱导幼鼠视网膜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以明确其抑制视网膜增生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出生7 d的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丹参注射液4,2,1 g/kg组,每组20只。对照组幼鼠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下,其余4组幼鼠均制成视网膜病变模型。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4,2,1 g/kg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丹参注射液,连续注射5 d后处死幼鼠,经右侧眼球取静脉血检测VEGF浓度,取出眼球用RT-PCR法检测视网膜中bax与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幼鼠视网膜组织中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VEGF浓度与视网膜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丹参注射液2 g/kg组血清VEGF浓度及视网膜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丹参注射液1 g/kg组(P均〈0.05),高于丹参注射液4 g/kg组(P均〈0.05);视网膜组织中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丹参注射液1 g/kg组(P〈0.05),低于丹参注射液4 g/kg组(P〈0.05)。bax mRNA表达水平与bcl-2 mRNA表达水平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653,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抑制氧诱导的幼鼠视网膜细胞增生。
1174-117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将1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记录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痰培养结果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D-D、IL-6及PCT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恢复正常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的CPI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细菌转阴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D、IL-6及PCT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能够显著改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感染疗的控制效果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的高凝状态,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1177-1180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口服少腹逐瘀胶囊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下切除术后口服少腹逐瘀胶囊对患者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在术后给予口服少腹逐瘀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术后复发率及月经量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存在月经量减少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少腹逐瘀胶囊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对月经量无明显影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180-1182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确诊为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随机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2周的临床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动脉压力以及脑钠肽均较治疗前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P均〈0.05),而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均〈0.05)。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血小板下降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但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加重期的CPHD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183-1186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36例行急诊PCI术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后经导管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之后予0.15μg/(kg·min)静脉持续泵入24 h,对照组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以及术后随访半年时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CTFC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MPG分级2级以上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LV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诊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安全的,可以改善心肌微循环水平的灌注和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预后。
1186-1188

黄体生成素对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对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117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治疗。根据控制性超促排卵7-8时黄体生成素水平分为2组,39例患者黄体生成素处于正常水平为对照组,78例患者黄体生成素处于低水平为观察组,再根据治疗方案将观察组分为2组,39例患者未使用黄体生成素为A组,39例患者使用黄体生成素为B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A组控制性超促排卵时间、重组卵泡刺激素用量、用药费用、获卵数、MⅡ卵子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大卵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控制性超促排卵时间、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重组卵泡刺激素用量、用药费用、获卵数、MⅡ卵子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和A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最大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和A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黄体生成素有助于改善卵巢慢反应患者的临床结局,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1189-1192

甲壳质医用创面贴联合微波治疗会阴侧切口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甲壳质医用创面贴联合微波治疗产科会阴侧切口的效果。方法将自然分娩时需施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6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0例采用Ⅱ号可吸收线常规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后,取5 cm×5 cm规格的甲壳质医用创面贴贴服于会阴侧切口,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3 d;24 h后会阴侧切口微波理疗,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3 d。对照组340例采用Ⅱ号可吸收线常规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侧切口每天2次0.1%新洁尔灭消毒液棉球擦洗护理会阴,术后其他处理同治疗组。观察2组会阴侧切伤口肿胀消退情况、伤口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第1,3,4天切口肿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产后第1—4天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壳质医用创面贴联合微波治疗可促进会阴侧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1192-1194

影响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肺出血死亡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探讨与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肺出血新生儿96例,根据其临床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56例和存活组40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吸入性肺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VP)、高胆红素血症、心力衰竭与肺出血新生儿死亡相关(P均〈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按照OR值由大到小,心力衰竭、MVP〈11 fl以及DIC是引发肺出血新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现肺出血并存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MVP值以及心力衰竭的肺出血新生儿时,应积极救治,降低其死亡率。
1195-1197

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13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培菲康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单项症状计分及总症状计分(除外排便急迫程度计分)方面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周疗效明确,较单一应用培菲康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周后临床疗效较治疗4周后无明显提高。
119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