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临床研究、论著、护理研究、综述、经验交流、麻醉、临床护理、物理诊断、实验研究、临床检验、病例报告、药物研究等。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8-8849
  • 国内刊号:13-1283/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16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0.83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中西医结合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论著

肺癌Ⅰ号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肺癌I号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3组,Ⅰ组30例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Ⅱ组30例给肺癌1号方治疗,Ⅲ组30例给予肺癌Ⅰ号方联合化疗,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3组近期疗效及KPS评分、体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Ⅲ组有效率显著高于Ⅱ组(P均<0.05),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Ⅲ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改善不明显;治疗后Ⅱ组、Ⅲ组体质量增加,与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组不良反应较Ⅰ组显著减轻(P<0.05),Ⅱ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肺癌Ⅰ号方能够提高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化疗时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229-231

小肠黏膜下层与脱细胞羊膜促进大鼠损伤皮肤修复及血管形成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及脱细胞羊膜在促进大鼠皮肤损伤修复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于每只背部两侧各做一个1.5 cm ×1.5 cm大小全层皮肤缺损,至深筋膜。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创面采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覆盖,B组创面以双层脱细胞羊膜覆盖,C组创面以等渗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在1-4周时将动物处死并取材,HE染色下观察并计数炎症细胞数,免疫组化SP法染色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结果1周时,与C组相比,A、B组敷料与缺损创面贴合紧密,与纱布无粘连,更换敷料时创面无渗血。各时间点,A、B组创面组织内炎症因子数均明显低于C组( 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周时,A、B组血管内皮细胞数明显高于C组(P均<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及及脱细胞羊膜来覆盖皮肤缺损创面,均可减少创面的出血及渗出,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具有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
232-234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马鞭草中5种糖苷类成分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马鞭草中桃叶珊瑚苷、戟叶马鞭草苷、马鞭草苷、龙胆苦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25∶75→40∶60),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5μL,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ESI),以多反应监测方式( MRM)进行定量分析。桃叶珊瑚苷、戟叶马鞭草苷、马鞭草苷、龙胆苦苷在正离子电离模式下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167.2→m/z 149.1、m/z 243.2→m/z 225.2、m/z 227.2→m/z 195.2、m/z 195.2→m/z 177.2。毛蕊花糖苷在负离子电离模式下定量分析离子对为m/z 461.3→m/z 161.0。结果桃叶珊瑚苷、戟叶马鞭草苷、马鞭草苷、龙胆苦苷、毛蕊花糖苷五种组分在120-1200,10000-100000,5000-50000,1.2-12,510-5100μg/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98.63%,99.45%,101.6%,100.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为马鞭草药材的合理应用及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235-237

舒肝祛脂胶囊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舒肝祛脂胶囊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舒肝祛脂低、中、高剂量组和阿昔莫司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以高脂肪饮食饲喂5周,建立高血脂性脂肪肝模型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舒肝祛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舒肝祛脂胶囊0.04 g/(kg·d),0.08 g/(kg·d),0.24 g/(kg·d)灌胃,阿昔莫司组用阿昔莫司胶囊0.06 g/kg灌胃。各组于用药4周后处死动物取材送检,观察肝指数、血脂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等。结果模型组镜下呈中重度脂肪肝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舒肝祛脂中、高剂量组大鼠肝指数及血清TC、TG、LDL-C、AST、ALT、AL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舒肝祛脂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238-241

化疗联合 DC -CIK 治疗中晚期胃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DC-CIK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1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54%,疾病控制率为81%;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46%,疾病控制率为58%。2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 KP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患者免疫力提高,而对照组免疫力进一步降低,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有延长的趋势。2组不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但是治疗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化疗,而且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42-244

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改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析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的用药特点,并进一步总结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案与依据。方法将130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以1∶1比例分成2组各65例,观察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1片/次,2次/d;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2片/次,3次/d。观察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FD患者的症状,记录患者体温变化、呼吸、血压、脉搏,并行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便隐血试验、肝功能与肾功能的检查,同时记录2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症状评分以及疗效评价。结果2组FD症状均有一定改善,2组症状积分评估均显示有所下降,但观察组FD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的体温、心率以及呼吸情况等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对照组中仅1例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现象,而余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缓解其症状,近期疗效较为稳定,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对临床用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245-247

云芝糖肽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云芝糖肽在体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为PBMCs空白组、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和云芝糖肽40μL与PBMCs 共培养组,3组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及T淋巴细胞表面CD3+/HLA-DR+、B淋巴细胞表面CD19+/CD69+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gG水平。结果云芝糖肽与PBMCs共培养组CD4^+T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增高(P<0.05);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T细胞表面CD3^+/HLA-DR^+,72 h时表达水平高于24 h(P<0.05);B细胞表面 CD19^+/CD69^+的表达显示从培养24 h到48 h表达升高而在72 h表达减少的趋势;PBMCs与云芝糖肽共培养2组上清IgG水平均明显高于PBMCs空白组(P均<0.05)。结论云芝糖肽在体外能促进CD4+T细胞比例上升及CD8+T细胞比例下降,提高CD4^+/CD8^+比值,并增加IgG分泌,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248-250

四黄悬液外敷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悬液外敷治疗骨折早期肢体肿痛的疗效。方法将125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给予西医消肿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四黄悬液外敷于患肢肿胀处,分别于治疗后2,4,7 d进行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评定。结果治疗后4 d 2组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开始减轻(P均<0.05),治疗后7 d明显减轻(P均<0.01),且治疗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四黄悬液能有效缓解骨折早期肢体肿胀及疼痛,且用药安全,操作简便。
251-253

不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差异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临床差异性。方法选择69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RDW不同分为低RDW组(RDW〈13.6%)28例与高RDW组(RDW〉13.6%)41例,比较2组间的一般资料、血生化、心力衰竭标记物及超声心动图的差异。结果高RDW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P〈0.05);2组患者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肌酐、TC、LDL、NT—proBNP水平及E/Em(mean)、PCW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DW水平与肌酐(r=0.364,P〈0.05)、TC(r=0.414,P〈0.05)、NT—proBNP(r=0.638,P〈0.01)、平均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速之比(E/Era)(r=0.356,P〈0.05)、肺毛细血管楔压(r=0.487,P〈0.05)呈正相关,而与LDL呈负相关(r=-0.523,P〈0.05)。结论不同RDW在HFPEF患者中存在诸多临床指标的差异,这可能与患者体内左室充盈压、神经内分泌激素、氧化应激的改变有关。
254-256

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应用中的探讨

摘要:目的:比较限制性和充足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80例,实行限制性液体复苏;B组187例,实行充足液体复苏。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凝血酶原时间( PT)、病死率等。结果 A组液体量(1250±330)mL,PT(11.2±1.6)s,病死率2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8.84%;B组液体量(2890±560)mL,PT(16.1±1.2)s,病死率37.61%,并发症发生率为37.61%。2组输液量、PT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效果更好,能够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57-25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研究

小剂量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无手术指征食管癌初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给予替吉奥40 mg 2次/d口服,给药4周,停药2周,6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同时接受三维适形放疗60-66 Gy。对照组32例仅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但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该方案可考虑作为老年食管癌的治疗方案。
260-262

鼓室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鼓室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经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对照组25例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其余干预措施一致。分析患者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治疗后进行纯音听力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较全身静脉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更好,尤其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突聋患者更适用。
262-264

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法将82例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联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时VFS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VF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对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264-266

中药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本院诊断明确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80例,应用前列腺素E120μg加入到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并按照不同证型给予中药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30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35例占44%,显效25例占31%,好转15例占19%,未愈5例占6%。总有效率94%,其中寒湿阻络型100%,血脉瘀阻型94%,湿热毒盛型100%,热毒伤阴型50%,气阴两虚型50%;Ⅰ期100%,Ⅱ期91%,Ⅲ期94%,Ⅳ期50%。结论应用中药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中医分型中寒湿阻络型、血脉瘀阻型、湿热毒盛型,西医分期中Ⅰ期、Ⅱ期、Ⅲ期治疗疗效更好。对该病引起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血管改变可有明显改善。
267-268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热患者84例,其中细菌感染51例,非细菌感染33例,分析2组血清PCT与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与CRP水平均比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均<0.05)。 PCT与CRP联合检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PCT与CRP单独检验(P均<0.05)。结论在临床症状为发热的患者临床诊断中,CRP与PCT联合诊断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69-271

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使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颌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牙弓夹板进行颌间结扎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菌斑、软垢、牙龈指数等牙周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颌骨骨折患者使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同时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进行联合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对牙周的影响显著减少,有利于口腔环境、功能的恢复,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一步研究推广。
271-273

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26例(142眼)按照完全抽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63例(70眼)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研究组63例(72眼)行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围手术期指标、疗效以及泪道通畅改善情况。结果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溢泪程度评分、SchirmerⅠ实验与BUT实验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 P均<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术后3、6个月时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时的泪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274-275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LN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灯盏花素静滴,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2a后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各项实验室指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西药激素疗法能够明显改善LN的治疗效果,缓解肾脏与血液各项异常指标,同时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