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摘要、综述、专题讨论、教学研究、经验介绍、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7035
  • 国内刊号:61-1289/R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4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3
  • 综合影响因子:0.10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抽选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60例,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肾动脉,胎心率,羊水等观察可进行诊断,超声诊断诊断率为97.6%,符合产后诊断结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妇科常用检查方式,可为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生产时机提供依据,可有效预防胎儿死亡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482-483

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4例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女性8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并分析两组受检者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组二维超声检查指标水平及卵巢PI、RI与子宫P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研究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显示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高度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期PCOS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图像主要是以卵巢体积、卵巢间质面积比增大,小卵泡数目增多,间质回声增强,卵巢间质血流丰富为表现特征,临床诊断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484-486

超声对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胎儿甲状腺功能的价值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超声对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胎儿甲状腺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诊治的3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45例20-40周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测,分析两组超声检测情况。结果:对照胎儿甲状腺横径、前后径与孕周回归性方程依次为Y=0.052x-0.095,R2=0.756(P〈0.05);Y=0.033-0.396,R2=0.595(P〈0.05);研究组有6例可疑阳性病例,其中胎儿甲状腺检测值高于对照组95%可信区间3例,心率过快3例,心率过慢1例,出生后TSH降低3例,T4与临界值升高各1例。结论:超声对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胎儿甲状腺功能具有积极检测、评估价值。
487-48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T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T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及临床资料22例,全部病例均做CT平扫与增强。结果:22例中病变均位子宫旁,与子宫紧贴,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15例,其中多囊病灶19例,单囊病灶3例,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5.2cm;囊肿密度大部分较高,呈混浊状,平均CT值32HU,少数可为水样密度及新鲜出血密度;囊壁厚度0.1cm-0.7cm,平均0.25cm,内壁光滑,外壁模糊不清,与邻近器官及组织粘连,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厚囊壁明显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密切结合临床能提高CT正确诊断率。
490-491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重点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6例经灰阶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总结手术方式,病理结果,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成非颈动脉体瘤组与颈动脉体瘤组,采取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参数及丰富程度。结果: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且位置均分布在颈总动脉分叉,超声显示为存在低回声,且外动脉夹角大,间距宽,瘤体内的血供十分丰富,且均为动脉,其血流丰富程度要明显高于非颈动脉体瘤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病理与超声检查基本相符合。结论: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体瘤,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对进一步手术治疗有指导价值,同时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在临床有重要意义。
492-493

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高频超声图像特点,提高乳腺疾病的超声检查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肿瘤病人,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和实时二维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分析超声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选的病例中,超声拟诊乳腺良性肿瘤86例,恶性肿瘤32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良性肿瘤80例,恶性肿瘤40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0例,乳腺炎20例,乳腺纤维腺瘤28例,乳腺神经纤维瘤2例,其中侵润性导管癌16例,乳腺原位癌5例,乳腺纤维肉瘤9例,乳腺脂肪肉瘤7例,乳腺淋巴瘤3例,超声漏诊2例。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综合超声图像特点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可有效的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494-495

高频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下段肌层厚度对再次分娩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下段肌层厚度对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有剖宫产史且妊娠37周以上的孕妇100例,以高频超声测量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然后分析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再次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以高频探头测量100例患者的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肌层厚度小于3 mm的患者共60例,剖宫产率96.67%,高于肌层厚度大于3 mm的55.00%,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肌层厚度小于3 mm的患者子宫破裂3例,发生率为3%,高于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大于3mm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小于3 mm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高于子宫下段瘢痕处肌层厚度大于3 mm的患者,二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下段肌层厚度对再次分娩产式的选择及预测子宫破裂的风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96-498

早期不典型宫外孕诊断中阴道超声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超声在早期不典型宫外孕诊断中的确诊效果,探讨阴道超声手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腹部超声检查和43例阴道超声检查的早期不典型宫外孕病例进行对比总结,规定施行腹部阴道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阴道超声检查的为试验组,统计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及诊断耗费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确诊率分别为84%和100%,前者确诊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确诊时间分别为56.7±8.5d和41.3±4.8d,前者诊断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测确诊率高、确诊时间短,对早期不典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99-500

阴道B超对妇产科异位妊娠的诊断与腹部B超的比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异位妊娠中运用阴道B超和腹部B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58例,先后给予经腹部B超、阴道B超探查,并对两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58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经阴道B超检出者56例,检出率是96.6%,要较经腹部B超的74.1%更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在假孕囊、胚芽等方面,经阴道B超的检出率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异位妊娠患者提供经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更理想、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501-502

梨状隐窝异物影像表现1例

摘要:患者男,62岁,自感咽部异物、咽痛而来医就诊,2013年12月26日行检查,CT见甲状舌骨肌及会厌前间隙肿胀,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示病灶呈环形强化,喉腔略狭窄;颈部见多发小淋巴结。CT诊断:甲状舌骨肌及会厌前间隙病灶,首先考虑脓肿(图1)。临床予以抗炎治疗一周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503-503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29例心电图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AMI(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表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和其它临床资料,统计各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在130例AMI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最高,共104人,占80.0%,房早2人、房颤2人、房室传导阻滞2人、束支传导阻滞3人,在死亡人数上,共有15例患者死亡,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有3例死亡,室颤的患者中,有8例死亡,房室传导阻滞有2例死亡、束支传导阻滞有3例死亡。结论:在AMI并发心率失常的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最高,同时也是AMI发生猝死的首要原因,别的类型的心率失常可在AMI时出现,但是其发生率较低。
504-505

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动态脑电图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及动态脑电图(EEG)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脑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双上肢抽动18例(36.00%),眨眼8例(16.00%),躯干扭转9例(18.00%),双下肢抽动17例(34.00%),挤眉7例(14.00%);伴有发声13例(26.00%),其中咳嗽声4例(8.00%),嗤鼻声9例(18.00%);动态脑电图改变情况,本组50例患者中正常脑电图21例(42.00%),异常脑电图29例(58.00%),23例清醒期异常中的大部分患者脑电图均表现为双侧枕区基本节律慢化,多见于中短程,出现高波幅慢波活动,睡眠期6例异常中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各导各区重复出现,棘慢波发放。结论:部分多发性抽动症患儿有脑电图异常改变,且脑电图异常与患儿病情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序有关,脑电图异常可作为多发性抽动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客观依据之一。
506-507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介入治疗

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癌的毒副反应效果比较观察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癌的毒副反应,以便为临床研究和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入选本次研究的病例均来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全部患者共计88例。根据患者临床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4例。治疗组患者均先灌注62℃化疗药液400-500ml,灌注速度为20-40ml/min,时间为15-30min。再用62℃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对照组患者均在室温20℃左右的环境下行常规化疗灌注与栓塞。以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重度毒副作用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的重度毒副作用反应发生率为18.18%;治疗组患者的重度毒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统计验证数据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6041,p=0.4370)。结论:在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癌的实践过程中,温热化疗与常规化疗的临床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
508-509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专题讨论

浅议老年良性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4例老年性胆囊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510-511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以阶段变化为理论指导液体摄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期间体重增长/干体重低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时给予阶段变化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低血压等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512-513

肾上腺结核病例报道

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体检,体检中胸片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可早起发现无症状"肺部肿瘤"或"肺结核",现将在结核专科医院遇到的1例极为少见的病例报告如后。患者,中年男性,46岁,为龙钢厂锻造工,以"乏力纳差半年加重1周"之主诉于2009-02-04;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乏力,并感进食后胃胀不适,未在意,后进行性加重,近1周来食欲极差,极少进食,进食后胃部不适,乏力明显,遂于龙钢医院就诊,行全面体检时,胸部CT,考虑“肺结核”收住院。
514-515

使用40%氧及纯氧复苏早产儿的临床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40%氧及纯氧复苏方案在早产儿窒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早产儿86例,采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100%氧浓度进行纯氧复苏;实验组使用空氧混合仪,开始使用40%氧浓度复苏,90秒后无改善增加氧浓度至100%氧浓度复苏,检测并记录所有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以及出生时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的时间、开始啼哭时间、出生后5 min时的心率。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建立自主呼吸的时间和开始啼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早产儿5 min时的心率、两组复苏失败发生率、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氧浓度复苏早产儿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复苏方案,适合在我国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515-517

两种不同参数机械通气对早产儿血气及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参数机械通气对早产儿的血气及疗效的影响,评价机械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NICU的患肺透明膜病(NRDS)早产儿83例,其中观察组43例采取低参数机械通气,对照组40例采取高参数机械通气。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呼吸机参数PIP、MAP及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慢性肺病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参数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早产儿NRDS治疗,能降低慢性肺病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需要较高的给氧浓度,需注意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5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