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16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生态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长江口南支、北支、北港及口外水域浮游动物群聚相似性5621-5631

摘要:依据2009-2010年春、秋季在长江口南支、北支、北港以及口外水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基于聚类、排序等多元分析方法,对长江口不同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聚进行相似性分析。春季,长江口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聚在40%相似性程度上可以明显分为口外和口内两组,分别记为Ⅰ、Ⅱ组。位于口外水域的I组受外海水团和长江径流的影响,浮游动物以近海种、沿岸种和河口种为主,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35.30ind/m3)、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34.59 ind/m3)、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42.46 ind/m3)。位于长江口内的Ⅱ组可以进一步分为Ⅱ-1、Ⅱ-2和Ⅱ-3三个组。受长江径流的影响,口内水域的的浮游动物群聚以河口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秋季,长江口水域可明显分为Ⅲ、Ⅳ、Ⅴ、Ⅵ 4个组,由于外海势力和长江径流都增大,导致不同水域的水环境差异更大,浮游动物群聚的差异也相对增大。其中,Ⅲ组(北港水域)以河口种为主,主要种类为虫肢歪水蚤,丰度为3.08个/m3;Ⅳ组(北支水域)因受长江径流影响较小,盐度较高,以沿岸种为主,主要种类为针刺拟哲水蚤(Euconchoecia aculeata),丰度为4.97个/m3;Ⅴ组(口外水域)受外海水团和台湾暖流的影响,以外海种和近海种为主,外海种主要有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等,近海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等;受长江径流的强烈影响,Ⅵ组(南支水域)以淡水种为主,主要种类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其优势度高达0.93,是该水域的关键种。可以看出,盐度和水团是导致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聚在不同水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漩门湾不同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5632-5645

摘要:为研究漩门湾围垦后自然滩涂湿地和不同利用方式人工湿地7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和受扰动情况,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两个区域中进行了为期两周年8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两周年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门8纲41科63种;第一周年为47种,其中自然滩涂湿地41种,人工湿地14种;第二周年为58种,其中自然滩涂湿地50种,人工湿地10种,人工湿地的物种数明显少于自然滩涂湿地。采集到的物种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分别为32种和23种,各占总物种数的50.00%和37.10%。两周年的年均栖息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在生境间从高到低依次为,年均栖息密度第一周年HS 〉 GT 〉 HH 〉 RL 〉 SC 〉 NY 〉 SK,第二周年GT 〉 HS 〉 HH 〉 SC 〉 NY 〉 RL 〉 SK;年均生物量第一周为HS 〉 RL 〉 HH 〉 GT 〉 NY 〉 SK 〉 SC,第二周年是HS 〉 HH 〉 RL 〉 GT 〉 NY 〉 SC 〉 SK。3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表明,两周年7种生境3种多样性指数均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人工湿地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相对于自然滩涂湿地偏低,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人工湿地大于自然滩涂湿地。聚类和排序的结果表明,围垦使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滩涂湿地受到的干扰程度较轻,而人工湿地受到的干扰程度较大。围垦改变了潮滩高程、水动力、盐度、沉积物特性,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造成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围垦结束后的生态修复十分必要。

莱州湾水母种类多样性及群集结构的季节变化5646-5656

摘要:基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采集的数据资料,系统地开展水母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周年季节变动,弥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相关资料的不足,有利于掌握该水域水母(主要是小型水母)主要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特点,促进莱州湾生物类群对生境改变响应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调查中,共出现水母30种,无全年出现的种类。各月中,莱州湾水母以8月种数最多,5月数量居多。各月水母总数量的80%多由1-2种优势种贡献所致;水母优势种类组成季节更替明显。3-5月优势种为八斑唇腕水母;6月为嵊山秀氏水母和贝氏真囊水母;7月为贝氏真囊水母、9月有细颈和平水母;10月为细颈和平水母和大西洋五角水母,8月和11月无明显的优势种,但8月细颈和平水母和曲膝薮枝螅水母数量较多。莱州湾小型水母聚集结构主要呈现季节性时间格局上的变动。春季有八斑唇腕水母为代表、在湾内分布的聚集组;夏季有以嵊山秀氏水母和贝氏真囊水母为代表、在湾口西侧和湾中部分布的聚集组,以及细颈和平水母为代表、在湾中底部分布的聚集组;秋季有四枝管水母和大西洋五角水母为代表、在湾口和中部分布的聚集组。水温对小型水母聚集结构分布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型水母在本调查出现较少。海蜇和沙海蜇出现于6-8月个别站位;海月水母7-10月均有出现,但高密集区出现在10月紧邻莱州湾的湾底水域。

珠三角河网裸藻的多样性特征5657-5669

摘要:珠三角河网是珠江汇入南海的必经之地,2012年对该水域裸藻门及各属的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系统阐析。调查期间共发现裸藻12属84种,其中裸藻属是最主要类群,其次为扁裸藻属和囊裸藻属。珠三角河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该水域裸藻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季节特征显示,丰水期裸藻的种类丰富度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枯水期。除了洪水引发的裸藻物种的外源供给增大外,泄洪所带来的有机质的增加也是有利因素。此外,丰水期对应的高温也是有益条件。空间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丰水期河网外侧站位的生物量和种类丰富度高于中部站位,主要原因是受径流影响较大;枯水季节除广州附近站位的值明显偏高外,其它站位间差异不大,营养盐的空间格局是主要决定因素。尽管裸藻主要依赖于沿江静水水体中的外源供给,分析表明,其在随水流下行的过程中存在增长过程。不同藻属相对组成的结果显示,扁裸藻属和囊裸藻属因属于生长缓慢的K-选择策略型,富集营养物质的能力不及裸藻属,仅在枯水期与裸藻属形成互补优势。裸藻门及主要属的生物量与种类丰富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偏重于多样性单峰模式的上升区。

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5670-5681

摘要:为研究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响应机理及高岚河硫铁矿对香溪河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2006年9月、11月及2007年1月、3月、5月、7月对高岚河3个河段12个样点(受损河段G1-G3、恢复河段G4-G8、对照河段D1-D4)底栖动物进行了调研,同时测定了各样点水体金属含量(Cd、Cr、Cu、Mn、Pb、Zn、Fe、Al、Ca和Mg)、pH值、电导、水温、总溶解性固体、盐度、溶氧、流速、水深、水面宽度等理化指标。对3个河段底栖动物群落功能摄食类群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受损河段金属含量及电导、总固体悬浮物明显高于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受损河段pH值显著低于其他河段;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各项理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共采集底栖动物213种,隶属7纲,59科,四节蜉(Baetis sp.)、侧枝纹石蛾(Ceratopsyche sp.)、锯形蜉(Serratella sp.)和扁蜉(Heptagenia sp.)为研究区域优势类群;功能摄食类群相对丰度收集者最大,刮食者和滤食者次之,捕食者和撕食者最小,分别为48.8%、20.6%、17.0%、9.0%、4.7%。受损河段底栖动物各功能摄食类群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且组成相对单一;刮食者对酸性矿山废水反应最为敏感。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表明,受损河段底栖动物各功能摄食类群群落结构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存在较大差异,而对照河段和恢复河段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典型对应分析发现,矿山酸性废水的排放是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异质景观条件下江汉平原土壤的空间分异5682-5690

摘要:景观异质与土壤分异息息相关。以DEM数据为基础,以海拔50m、100m为界,将江汉平原划分为平原湖区景观、平缓岗地景观及起伏丘陵景观3种类型。在ArcGIS 10支持下,将江汉平原土壤图与景观类型图进行叠置分析,提取不同景观类型片区各土壤亚类斑块周长、面积等信息,计算了各景观类型片区各土壤亚类的分维数、平均斑块面积、稳定度等信息,定量分析了江汉平原各景观类型片区土壤空间分异特征,结论如下:(1)不同景观类型区各土壤亚类分布差异明显,起伏丘陵景观区主要以红壤和黄棕壤地带性土壤为主;平原湖区潮土和水稻土等耕作土非常发育;平缓岗地区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平分秋色。(2)连片性较好的土壤亚类呈现不同的景观选择性:耕作土集中分布于平原湖区景观片区;地带性土壤多集中分布于丘陵和岗地景观片区。(3)平原湖区面积很大,各类土壤都有发育的空间,土壤亚类之间分维数和稳定度差别比较大;平缓岗地景观区由于面积非常局限,土壤亚类发生发育受到空间的限制,边界破碎化,分维数平均都比较大,斑块镶嵌结构均比较复杂,稳定度差别较小。(4)主要土壤亚类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值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各主要土壤亚类的最匹配的景观类型,即能够提供其发生发育的最佳条件。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形成和演化规律,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定向培育服务。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流域景观格局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5691-5700

摘要:以黄河流域的2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GIS和Fragstats平台与长系列水沙数据,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和水沙变化特征,并探讨景观指数与径流输沙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个流域优势景观类型为草地,1985-2010年间变化最大的景观类型分别为未利用土地(25a变幅为453.94 km^2)和耕地(25a变幅为52.85 km^2);(2)秃尾河流域景观均向规则、高连通和高度聚集的方向发展。孤山川控制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聚集度逐渐增加,整体向好。秃尾河流域景观稳定性指数高于孤山川流域,两流域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地稳定性均呈增加趋势,而城乡工矿用地则相反。(3)流域年径流量和泥沙量均呈现逐年同步减小的趋势。秃尾河年径流量明显高于孤山川,但孤山川流域泥沙量与秃尾河流域相近。两流域径流泥沙相关关系显著,秃尾河流域相关系数(0.48)明显低于孤山川流域(0.85)。(4)景观指数与径流量、泥沙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其中景观多样性相关的指数SHDI、SIDI、SHEI和SIEI均与径流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泥沙仅与CONTAG、COHESION呈显著负相关。

亚高山森林林窗大小对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的影响5701-5711

摘要:木质素降解是认识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可能受到林窗大小及其在不同季节水热环境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面积大小林窗下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凋落叶在初冻期、深冻期、融化期、生长季节初期、生长季节中期和生长季节后期的木质素分解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时间和林窗面积大小对两种凋落叶的木质素降解均有显著影响。经历1a分解,红桦凋落叶的木质素降解了21.53%-27.65%,而岷江冷杉凋落叶的木质素富集了7.95%-19.40%。较大林窗促进了冬季岷江冷杉凋落叶和生长季节红桦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抑制了冬季红桦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而生长季节岷江冷杉凋落叶木质素富集速率则为林下 〉 大林窗 〉 中林窗 〉 小林窗。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木质素的降解过程在冬季主要受到负积温和土壤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木质素结构的物理破碎),而在生长季节则主要受到平均温度和正积温的影响(木质素的生物降解)。可见,川西亚高山森林木质素降解受林窗格局变化的显著影响,且林窗大小对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的影响与物种和分解时期有关。

前期水淹对牛鞭草后期干旱胁迫光合生理响应的影响5712-5724

摘要:水淹和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两种主要环境因子。三峡库区消落带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人工水文节律,呈现以年度为周期的"水淹-落干"交替变化的水文变动特征,在消落带生长的植物因此受到水淹和干旱交替胁迫的双重影响。为了探究库区蓄水对消落带植被干旱耐受性的影响,以当年生牛鞭草扦插苗为试验对象,设置对照组(CK)、表土水淹组(SF)、全淹组(TF)、对照-干旱组(CD)、表土水淹-干旱组(SFD)、全淹-干旱组(TFD)6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牛鞭草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淹和干旱胁迫均对牛鞭草光合特性造成显著影响;(2)水淹胁迫阶段,与CK组相比,牛鞭草SF和TF组净光合速率、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上升;(3)干旱胁迫阶段,牛鞭草CD和SFD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显著低于CK组,TFD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指标与CK组无显著差异;(4)复水阶段,各处理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与CK组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前期水淹并未增加牛鞭草对后期干旱胁迫的敏感性,牛鞭草对水淹和干旱胁迫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有助于牛鞭草对库区消落带生境变化的适应性。

灌浆期高温对冬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5725-5731

摘要: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和中筋小麦品种洛旱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和人工气候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段(灌浆前期即花后5 d,灌浆中期即花后15 d)和持续时间(处理2 d和4 d)的高温胁迫对籽粒氨基酸含量和积累量(以单粒中氨基酸含量表示)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温胁迫显著增加了小麦籽粒中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但降低了其积累量和EAA/TAA,2品种表现一致;(2)灌浆前期高温胁迫对2品种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大于灌浆中期,而对氨基酸积累量的影响则相反;(3)高温持续时间对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2品种间存在差异,洛旱2号籽粒赖氨酸、EAA、NAA和TAA含量均随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郑麦366籽粒中上述指标仅在高温胁迫4 d下较对照增加显著;(4)从受高温胁迫的影响看,籽粒EAA/TAA对高温时段更敏感,而氨基酸含量表现为更易受高温持续时间的影响;(5)高温时段与持续时间的互作效应体现在:灌浆前期籽粒氨基酸积累量2品种均以高温胁迫4 d的影响最大,而灌浆中期则均以高温2 d的降幅最大。上述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氨基酸及其组分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不仅在品种间存在差异,且受高温时段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入侵种银胶菊和三叶鬼针草与本地种气体交换特性的比较5732-5740

摘要:以菊科入侵植物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以及与其共生的菊科本地植物小蓟(Cirsium setosum)为对象,比较了3种植物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片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银胶菊和三叶鬼针草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片单位质量P含量(leaf P content per unit mass,Pmass)、光合能量利用效率(photosynthetic energy use efficiency,PEUE)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PNUE)均显著高于小蓟。植物叶片Pn与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叶片Pmass、SLA呈极显著正相关,植物叶片单位质量N含量(leaf P content per unit mass,Nmass)与叶片SLA、单位质量建成成本(leaf construction cost per unit mass,CCmass)、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本地植物相比,较高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片生化指标有可能是银胶菊和三叶鬼针草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黄河三角洲柽柳植株周围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5741-5749

摘要:为探讨柽柳的盐分富集效应及其对不同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植株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中的盐分离子组成、含量、离子比及不同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阳离子中Na^+含量最高,其次是Ca^2+和Mg^2+,K^+最低,Cl^-在阴离子中的含量最高,SO4^2-次之,HCO3^-最低,而未检测到CO3^2-。在柽柳植株周围,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离植株越近盐分含量越高,显示出柽柳对盐分的富集效应,其中对不同阳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K^+ 〉 Na^+ 〉 Mg^2+ 〉 Ca^2+,而对阴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HCO3^- 〉 Cl^- 〉 SO4^2-。冠层下凋落物中盐分的释放和树干径流可能是导致盐分在柽柳植株周围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总可溶性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阳离子和阴离子向下迁移程度分别表现为Na^+ 〉 Mg^2+ 〉 Ca^2+ 〉 K^+和Cl^- 〉 SO4^2-≈HCO3^-,因而随土层加深而升高的Na^+、Ca^2+、Mg^2+和Cl^-,显示出底聚特征,而K^+、SO4^2-和HCO3^-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特征。降水淋溶、盐分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别和各土层中不同生物量根系对盐分吸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5750-5758

摘要: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模拟增温实验5759-5767

摘要: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区,设置模拟增温实验样地,于2010年开始持续增温,2012和2013年调查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下地上-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的中值和平均值大于对照,其中地下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30)的增加幅度大于地上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27),根冠比的变异系数(0.33)大于地上-地下生物量,这表明增温可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分配出现差异。(2)地上-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的幂指数函数关系(R^2=0.147,P〈0.001),表现为异速生长,但在增温处理下异速生长出现减缓(R^2=0.102,P〈0.05)。(3)地上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浅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地下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深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土壤温度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强于土壤水分,表现为2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上生物量(R=0.582,P〈0.01)和根冠比(R=-0.238,P〈0.05)影响较大,6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下生物量影响较大(R=0.388,P〈0.01),100 cm深度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R=0.423,P〈0.01)和地下生物量(R=0.245,P〈0.05)影响较大,这说明增温导致浅层土壤温度对生物量分配产生影响,使生物量更多分配到地上部分,而冻土融化致使深层土壤水分对生物量产生影响。

民勤绿洲边缘2种生境红砂种群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5768-5776

摘要:以民勤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和梭梭林固定沙丘2种生境下红砂种群为研究对象,采取空间替代时间和分形维数(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研究了红砂种群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做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红砂种群在丘间低地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Ⅰ,更新较好;在固定沙丘生境下,主要集中在龄级Ⅲ,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2)与梭梭林固定沙丘生境下相比,丘间低地生境下红砂种群个体间竞争较弱,但占据和利用空间能力较强且格局强度较大。红砂种群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种群的个体数量、更新状况和分布情况反映灵敏,而且关联维数在干旱地区有其特定的生态学意义,即只表示种群竞争的强弱。(3)分形维数不仅与群落结构(密度、幼体数量等)有关,还与生境因子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结皮类型是红砂种群格局分形维数的第一主成分,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盐量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主成分,这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002%。(4)建议在防风固沙和植被恢复时,丘间低地生境下可以通过增大红砂Ⅰ小龄级个体的密度来提高整体的防风固沙能力和幼苗的成活量,但在梭梭林固定沙丘生境下如何提高红砂Ⅰ小龄级个体的成活率是保护和利用红砂的关键。

基于保护价值与保护成本分析的滇西北植被优先保护区识别5777-5789

摘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保护资源不足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确定保护等级和优先保护区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以滇西北三江并流区为例,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MCDA),以物种丰富度、植被稀有性、部级濒危植物种数、省级濒危植物种数、濒危等级和生境特殊性6个因子为指标,对滇西北24种植被亚型进行保护价值评分。并融合海拔、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4个人为干扰因子分析了保护成本。对保护价值和保护成本进行叠加分析确定研究区植被的保护等级以及优先保护区。结果表明:滇西北植被可分为4个保护等级,其中等级1作为优先保护区面积16983km^2,占滇西北总面积25.58%,其主要保护的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亚高山草甸,寒温性灌丛,积雪,水体这6类植被亚型;优先保护区作为综合的保护区能够对重要的森林、草地和湿地植被做到保护,等级2是作为森林保护主体区。等级3可作为保护缓冲区,等级4则作为传统的土地利用区。

川西风毛菊果期资源分配对海拔的响应5790-5797

摘要:以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风毛菊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不同海拔高度16个居群的果期资源分配。结果显示:1)随着海拔的升高,个体大小、繁殖器官生物量、营养器官生物量、根系质量、茎叶质量以及每株植物种子总数量均不断减小,但种子百粒重不断增加;2)繁殖分配和根系分配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营养分配和茎叶分配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3)果期繁殖分配和营养分配、根系分配和茎叶分配以及种子数量与百粒重之间均存在资源分配上的权衡。研究结论:1)海拔作为外界因子对川西风毛菊果期各生物量及资源分配有显著的影响;2)随着海拔的升高,川西风毛菊通过增加繁殖分配,根系分配以及种子百粒重来适应胁迫环境,提高自身的适合度。

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798-5808

摘要:基于西南及周边地区1960-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4年西南地区水稻生长季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环流异常、地理环境与水分亏缺率时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空间格局上,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东部丘陵区水分亏缺相对较多,云贵高原水分供给相对充足,且水分亏缺区和盈余区分别呈现出"一带两中心"的分布特征;在变化趋势上,近54年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呈现"整体变干、局部变湿"的空间格局,"甘孜-钦州"一线以南地区水分亏缺率呈现增大趋势,"甘孜-钦州"一线以北地区水分亏缺率呈现"增大-减小相间"的分布格局;在影响因素上,NAO、ENSO与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变化具有相关性。在NAO正相位时,除广西丘陵区沿海地带部分站点水分亏缺率呈下降趋势外,整个地区干旱化程度加剧;在厄尔尼诺年,西南地区水分亏缺率存在地域分异,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水分亏缺率呈上升趋势,东部丘陵区水分亏缺率则呈下降趋势。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水稻水分亏缺率逐年增加,对灌溉蓄水依赖明显,增大了区域农业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