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13

生态价值论文

生态价值论文篇(1)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二、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源泉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人类劳动加工的人化自然资源,二是未经人类劳动加工开发的原生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效用—存在价值或意义,使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认为,“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仓,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所以,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维持其存在呢?是劳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一方面,通过劳动开发自然资源,使其满足人或人类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是要通过劳动重置这些被消耗了的资源,以延续其存在,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续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和价格不是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而是来自于人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曾说“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物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

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看,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劳动耗费。商品价值取决于人的劳动耗费,没有人的劳动耗费,或说人的劳动支出,就没有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就没有商品的价值,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真谛。“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即活劳动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劳动在内)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决定于它的生产费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那么,劳动是怎样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呢?“劳动被使用,被推动,因而工人的一定量体力等等被耗费了,结果是工人筋疲力尽。但是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劳动的消耗过程,正是人类劳动的耗费,一方面在具体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产要素转化为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劳动的耗费、凝结或物化,作为同质的人类劳动耗费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西斯蒙第就曾说:“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给人们任何东西;……大凡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劳动而产生或获得价值的东西,不论对人类生活怎样有利、怎样重要,绝不是财富。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二是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由于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质,使其必须不断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产出来。“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可耗竭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消耗掉的自然资源也应该得到补偿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时,才需要人力资本的投人进行强制性恢复;而可耗竭资源则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发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资源(复原型重置,即把资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资源强于重置前资源的规模、功能、状态或水平)和可耗竭资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资源代替已消耗的资源)的劳动耗费及其相应的各种投入必然是该资源价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不仅是其直接劳动耗费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劳动耗费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价值不是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劳动或它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它能够被生产的那段劳动时间或者说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每一种商品(因而也包括构成资本的那些商品)的价值,都不是由这种商品本身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种再生产可以在和原有生产条件不同的、更困难和更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改变了条件再生产同一物质资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时间,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时间,那末货币价值不变时,物质资本价值及利润加倍或减半。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是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再生产资源而消耗的人类劳动决定的。原始自然资源的价值是按照再生产该资源所预期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决定的。

三、创造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形式

生态价值论文篇(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主义核心正能量的流动过程,能量的传播主要在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但是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天然鸿沟,切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传递途径,教、学两个主体的分离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面理解很透彻,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我行我素的问题现象。

(二)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失衡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多元性是极强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和新观念领悟能力,而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延续着过去的教育方法。以单纯理论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接受能力需求,导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科学价值观念,其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该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状况是,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实践性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二、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激活文化生态定位

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主导的文化生态定位就注定教师不能够将课堂建立成“一言堂”,相反应该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姿态对面对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平民化”的诠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过程中应该找准自己引导者的定位,更加注意学生的文化生态需求,从学生价值观的实际切入,以满足学生对价值观的需求为目标,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单纯的理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价值体系,结合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满足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需求,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找到自己的文化生态位置

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自身的文化生态定位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单纯的教育活动来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重点还在于学生的文化生态位置确定,学生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当成是普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应该结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观需求实际,认识到自己在价值观问题上缺陷,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对自己价值观体系进行完善的最佳机遇,进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充分的结合实际需求、实际状况和特殊事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体会和领悟。

(三)建立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教师难做、学生难当的现象。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激发和培育情感上下功夫,使情感升华成为意志,实现意志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完美过渡,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生态价值论文篇(3)

第一,自然生态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追本溯源,在现代化进程中,过度攫取资源带来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后果,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缓解人类与自然间的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才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范畴,目的是人类的发展应保持可持续性。第二,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精神文明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内在价值追求,表现为人类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和价值理念,强调摒弃人类单向征服、支配自然的错误思维,采取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性思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因子。第三,社会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根源。生态危机不是偶合的“个人价值取向”的精神问题,其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几乎所有当代生态问题,都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根源。如果不彻底解决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就不可能被正确认识,更不可能解决”。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展紧密相连。生态文明提倡科学认识、尊重、顺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糟践、滥用和盲目干预自然,以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均衡负责为宗旨,为后代人保留和创造可持续的自然物质财富,进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发展的新局面。

(二)生态文明建设须从主体、地域、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多方位设计布局

在建设主体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人类的广泛参与,包括各国政府、企业、家庭、非政府组织(NGO)、混合主体等。其中,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建设的推动者和环境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是核心建设主体,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家庭是基本单元,是最广泛的参与者;非政府组织是发挥咨询和监督作用的民间组织;混合主体是多种形式其他主体的组合,也是可以调动的积极力量。在建设地域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全球、国家、区域、地区和社区等多个层次。其中,全球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将为世界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全国层次以国土空间优化为重点,因地制宜以实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区域层次和地区层次是主阵地,应结合各功能区的特点,着力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社区层次以推进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为重点。在建设内容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如森林生态、农田生态、水生态、荒漠生态和城镇生态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始终引领、指导各种生态系统建设,以形成可持续的生态运行模式和发展模式。在建设手段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采取意识手段、规划手段、制度手段、科技手段和资金手段。如开展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让公众树立唯自然客观规律至上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强调政府规划和政策导向,全面论证、统筹谋划、整体布局,科学开发;加大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管理制度创新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体制和政府考核机制;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保障基本环境质量。

二、生态文明观是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并演变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着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对生态文明观的认识建立在对生态文明的明确把握基础之上。我们要明确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不单指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对生态与环境危机的反思,三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总结。正是基于这些思想渊源,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理性逻辑在现实的践行中逐渐展开,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它以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为引子,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分歧消除阶段。《寂静的春天》从被攻击到被肯定的巨大转变,其标志是联合国在1972年召开全球环境大会,对生态与环境问题取得了相对统一的认识。二是反思阶段。

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全球环境大会到20世纪80年代中叶,对工业文明进行初步反思并加深认识,探索原因,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实践。三是生态文明观初步形成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认识到由发展理念和模式不当引起的生态环境危机必须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来应对,进而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及一系列实践;与此同时,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互相交叉渗透,相继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学科并得到迅速发展,为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打下了重要基础。四是生态文明理论形成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学者们在总结大量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各个新兴学科的科学内核,将大量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以及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绿色人文精神等等。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延伸以及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人类对社会发展模式重新反思的成果。在历经生态危机过程中,在审视自然、精神与社会旨趣的基础上,人类逐渐以生态文明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和思考问题。生态文明观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谐协调既是复合体发展演进的结果,又是促进复合体发展进步、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主要动因。自古以来,渴望、追求和谐,始终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达到和谐协调状态,社会系统才能升华到新的境界并焕发生机。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公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和共享发展成果,基于此,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建立何种生态文明观以适合我们当前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综合中国古代传统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社会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关于生态文明价值、目标和实现方式的科学化认识与理论化概括,是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它指明人与人的发展、自然与生态的发展都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终极目的。换言之,既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的可持续生存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保证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可持续生存与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实践选择的两重目的与终极价值尺度,是以自然、人、社会和谐统一为导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理论归旨。

三、中国共产党人是生态文明观的积极践行者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实践推动的过程,又是理论反思的过程,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多元市场主体存在的社会现实以及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我们在生产领域长期沿用粗放型的以资源换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精神生态失范和社会制度生态缺位的后果。今天,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要求,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生态文明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发展历程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不断发展,中国历代领导集体都对生态文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⒈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治理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观开始形成。如针对江河水患灾害频繁,发出了大力兴修水利的号召,对淮河、黄河、海河、长江分别作出了治理的号召和批示;对南涝北旱的自然灾害问题,发出了南水北调的倡议。针对时期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第一代领导集体号召在全国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运动。

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化与法制化。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其中包括:第一,把环境保护工作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和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二,提出环境保护是长期工程,要制度化、法制化。《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先后制定、颁布和实施,并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坚持下去。这些都为我国生态治理法治化和可持续奠定了基础。

⒊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思想,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人口资源环境观、生态与经济协调观和生态科技进步观,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新亮点,体现了我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⒋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对环境保护的体悟更加通彻,提出并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念:第一,生态文明战略观。“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生态文明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框架。第二,人与自然和谐观。提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第三,建设“两型社会”观。提出“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第四,生态科技创新观。提出“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五,保护环境机制观。提出推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必须花大力气消除制度,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治化。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体现出我党在新时期对生态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已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基本因子。

生态价值论文篇(4)

1.将自然资本直接等同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丁认为自然资本指一切自然资源。EISerafy(1989,1991)指出生态环境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就是自然资本,把自然资本分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本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本。刘思华(1997)认为生态资本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总量(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使用价值②。Hawken(2000)指出自然资本可以被看做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总和③。王健民等(2002)认为,生态资产从广义来说是一切生态资源的价值形式;从狭义来说是国家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带来直接、间接或潜在经济利益的生态经济资源从生态资产价值的角度,指出生态资产的构成包括生物资产、基因资产、生态功能资产和生境资产(以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适宜度来度量其价值)四大方面④。

2.将自然资本界定为一种有用的资源和环境存量。

Constanza等(1997)认为“资本”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的物资或信息的存量,每一种资本存量形式自主地或与其他资本存量一起产生一种服务流,这种服务流可以增进人类的福利⑤。Daily(2000)认为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本的存量⑥。黄兴文等(1999)将生态资产定义为“所有者对其实施生态所有权并且所有者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生态景观实体”⑦。董捷(2003)指出所谓生态资本是指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也就是能为未来产生有用商品和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存量⑧。

3.将自然资本范围扩大到纯自然资本和人造自然资本。

孙冬煌等(1999)认为自然资本是指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其实物形态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环境的净化能力、臭氧层以及各种环境和生态功能等。按照是否有人类劳动投入,又可分为纯生态资本和人造生态资本⑨。李萍,张雁(2001)将环境资本分为有形生态资本(或硬环境资本)与无形生态资本(或软生态资本)。有形生态资本主要包括土地、水、矿产等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交通、电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硬环境;无形生态资本则更多地强调制度(或体制)、机制、观点等因素⑩。武晓明等认为生态资本是指人类花费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其实质就是自然的生态资本存量和人为改造过的生态环境的总称瑏?瑡。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自然资本的研究角度不同,然而关于何为自然资本的结论则有几点共识:其一,自然资本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要素,具备一般资本的特性,即增值性。其二,自然资本都具有价值,无论哪一种观点都认为自然资本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其三,自然资本能够带来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

二、自然资本的特殊属性

自然资本是生态经济时代的特殊资本,作为自然和资本结合的概念,自然资本兼具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和资本的一般属性,既遵循自然规律也遵循市场规律,具有二重性。同时也表现出自然资本自身所独有的,不同于人造资本或者其他资本的特殊属性。

1.自然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

自然资本的不可替代性主要指其不可被人造资本或者其他资本所替代,自然资本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与生态环境资本两个方面,它们均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资源资本的自然再生产周期较长,且受到各种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因素影响,其供给数量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增长。生态环境资本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例如良好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等,这种资本更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证,表明人类即使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不可能替代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自然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自然资本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自然资本具有刚性和有限性,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因此,有限的自然资本供给能力与无限的人类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就成了自然资本运营中必须重视的挑战。自然资本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必须建立起自然资本的补偿和投资机制,通过自然资本的补偿机制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功能,通过自然资本的多方投资机制,实现资本的增值功能,从而保证自然资本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2.自然资本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不同于人造资本主要存在于技术化、劳动化的物品中,自然资本的存在形式更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自然资本既可以以具体的资源形式存在,也可以以生态系统服务的形式存在;既有物化的存在形式,也有非物化的存在形式。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对自然资本的基础成分和典型服务进行了简要归纳,足以体现自然资本存在形式的多样性。就自然资源的存在形式来讲,资源的多种形态与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自然资本的价值评估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同时,自然资本的生态服务形态又使得自然资本不断变化,决定了自然资本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加剧了评估难度。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目前关于自然资本价值的评估方法虽然很多,包括意愿调查法、享受价值法、旅行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能值分析法等,然而由于这些评估方法的应用范围、使用标准不尽相同,无法对形式多样的自然资本进行良好的价值评估和定价。因此,目前的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适应自然资本特殊属性的定价和评估体系,只有实现自然资本的量化和货币化,才能使自然资本进入市场流通,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

3.自然资本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传统经济学家之所以未将自然资本纳入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之中,不仅是因为他们深信人造资本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稀缺性因素,同时也因为自然资本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所谓的公共产品特性是指自然资本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且某些自然资本(例如清新的空气)在产权界定上属于国家资本甚至全球资本,明显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本形态可以私人拥有的特性。一直以来自然资本的边界并不清晰,在数百年的工业经济发展中担当了公共产品的角色,如今工业经济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自然资本的负外部效应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类陷入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困境中,这些都是自然资本无法明确边界,确定产权所产生的结果。自然资本要发挥作用,实现保值增值就必须明确产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框架下,自然资本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产权界定只能是使用权、保护权、收益权等产权的界定。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资本形态确定不同的产权,形成多种产权相结合的一个产权体系,从而化解自然资本的“公地悲剧”,充分发挥自然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资本的特殊属性为自然资本的运营带来了现实挑战,其不可替代性决定了自然资本不仅稀缺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物,必然会形成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本供需不平衡,甚至供不应求的挑战,要破解这一挑战必须建立补偿和投资机制,实现其保值增值。存在形式多样性会导致难以估算自然资本的价值,而价值估算和清晰定价又是自然资本补偿的前提,因此必须迅速建立起定价和评估系统。公共产品特性导致自然资本成为无偿使用的公共产品,边界模糊,因此需要诉诸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权制度改革来确立清晰的产权,为自然资本的有效运营做好准备。

三、自然资本引发经济学理论的生态变革

自然资本的提出引发了资本结构的深层变革,为生态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核心范畴和基本原理,奠定了生态经济学的立论基础,在经济增长的稀缺性要素、资源价值、研究范式以及发展目标等四个方面影响着传统经济理论向生态经济理论的生态变革。

1.自然资本引发经济增长的稀缺性要素

从人造资本到自然资本的变革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最基本的假定,主张对经济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传统经济学所主张的“资源稀缺”只是特定的“资源稀缺”,即认为人造资本是稀缺的,同时认为稀缺资源都具有可替代性,即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或其它资源来代替,当一种稀缺要素的供应量逐渐降低,或者其价格高到无法接受时,经营者就会寻找新的替代物。而现实中有些资源很难找到替代物,尤其是在自然界中,无法为不可再生资源找到替代物,即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过其再生能力,它也将变成不可再生资源,而无法找到其替代物。因此人们才开始关注并重视自然资本。自然资本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约束条件,延伸了传统经济学的关注范围,成为生态经济学之所以区别传统经济学的最关键因素。生态经济学理论将自然环境视为一种资本,认为自然资本是有限的、稀缺的和不可替代的,相对于人造资本,自然资本已经成为现时代的稀缺要素,并将其纳入到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之中,试图解决人类需求无限性和生态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生态经济学并未完全抛弃人造资本,认为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具有互补关系,快速地消耗自然资本会使人造资本变得越来越有限制性,主张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自然资本引发资源价值从单一价值体系到多元价值体系的变革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逐渐演化,价值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期的价值体系均属于单一价值体系,农业经济赖以发展的主要是原始的自然资源,部分可以转换为交换价值,因此其价值形态主要是以实物价值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工业经济时期,经济发展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化合物资源基础上,化合物资源所产生的人造资本具有可分割性和排他性,能够进行充分的市场定价,因此工业经济时代的价值体系是以货币为主的价值体系。随着能源环境的约束以及自然资本概念的提出,人类逐渐进入生态经济时期。由于支持生态经济的能源资源来自复杂的生态系统,主要以可再生生态资源为主,具有多样混合性质,决定了生态价值的多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既包含可货币化的价值,比如目前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就是将碳排放量实现了市场定价,表现为一种货币化的价值形态;也包含不可货币化、不可交换的使用价值形态,比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减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等;还有已经融入生态自然一部分的文化价值,其具有遗产价值的特性,比如自然景观、珍惜物种等。生态经济所追求的最大化价值,应该是可货币化的价值、使用价值与遗产价值等均衡基础上的综合最优价值。自然资本理论的提出,使得生态系统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导致传统单一价值体系丧失了对复杂生态系统的解释力。因此,突破工业经济时代的单一货币价值的实现和评价体系,是加快传统经济学向生态经济学变革的一大重要变量。

3.自然资本引发经济学研究范式从单一范式到系统范式的变革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帕累托最优的分配方式及各种经济增长理论,都充分地表明其关注的重点是经济系统,注重对经济系统本身内在规律的研究,常常在研究过程中将经济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舍去,不同程度地忽视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可以说传统经济学是一种线性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一种只进行纯经济学研究的单一范式。随着由此带来的能源环境危机的加剧,以及自然资本概念的提出,经济学家开始在研究过程中将作为常量舍去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还原,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认为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系统过度扩展必然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本,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最终影响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家中也逐渐将系统科学整体研究的思维方法导入经济学的研究中,使经济学研究走出工业经济时代追求局部最优、短期最优的思维局限,走出单纯经济的研究思路,从单一范式向系统范式转变,促进传统经济学向生态经济学的变革。

4.自然资本引发经济发展目标从单一追求

经济效益到同时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变革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逻辑起点以及研究范式等,都最终导致其发展目标只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传统经济学以经济人为假设前提,认为无限的物质需求才是人类的最大需求,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传统经济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有限的人类认知和追求生存的人类需求,使得人们认为只有无限增长的经济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然而不断恶化的环境给了人类当头一棒,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随着自然资本的提出,经济学家们倡导进行自然资本的保护和投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修复生态环境,甚至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来满足人类日益多元化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由此,经济发展的目标逐渐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自然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

生态经济学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提出了自然资本,将其嵌入经济发展中,为生态经济的内生发展模式提供了核心变量,将外部成本内化为生产动力,催生和支撑了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国环境署于2011年的《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绿色经济是基于自然资本增值的经济,这里的绿色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上提出,要健全和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为自然资本的产权明晰化提供了战略和制度保障,开辟了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1.自然资本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人造资本,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将依靠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新资本,基于自然资本的生态经济与基于人造资本的工业经济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工业经济时代建立在人造资本基础上的产业,是造成环境污染、导致负财富效应的产业,而正在兴起的自然资本将引导的产业,则是同时满足经济收益和生态收益的产业。通过明晰自然资本的产权,可以发挥自然资本的优势,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建立自然资本定价体系,健全自然资本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破坏成本的内在化,可以发挥自然资本的保值功能;加强自然资本投资积累机制,提高自然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例,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本的增值功能。通过对自然资本的一系列的改革,将会从制度和机制上发挥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推动建立在自然资本基础上的生态产业的发展。这些生态产业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传统产业生态化的产业,在传统产业中加入自然资本考量,对其进行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类产业是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第三类是满足低碳消费的生态产业,例如生态旅游业、生态住宅等;第四类是发挥中国五千年生态农耕文明优势的生态农业。建立在自然资本基础上的产业将极大地促进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

2.自然资本促进生态市场模式的形成。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充分竞争是市场均衡的唯一机制和动力,这一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工业经济建立在人造资本基础之上,基于竞争动力的市场理论只适用于人造体系的经济系统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不是单一的达尔文式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竞争与共生相互作用机制的结果。由于生态经济是建立在自然资本基础上的经济,生态经济资源的配置需要的市场自然不再是单纯竞争的市场,而是在竞争与共生制衡基础上的新市场。事实上,市场经济从其诞生第一天起,竞争与共生两个机制就同时在发挥作用,只不过工业经济时代的时代背景、资源特性、文化、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更需要竞争机制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自然资本基础上的生态经济时代,市场模式将是共生与竞争组合形成多种类型的新市场模式(见表3),其中纯竞争和纯共生将产生两种模式,即内部共生与外部竞争相结合,外部共生和内部竞争相结合。

生态价值论文篇(5)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泛指我们的居住环境,具体来说,生态环境就是指一切生物存在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这个词涉及面十分宽广,所能表达的范畴也越来越大,人们常常用生态形容很多美好令人向往的事物,例如健康、美丽、和谐的事物,都可以用生态修饰。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系统具有平衡性、整体性和生态性的特点,中学语文的生态构建应该以生活为源头,以平等对话为手段构建起主体生态,从校园语文教学环境、班级语文课教学环境、家庭语文教学环境、社会语文教学环境出发构建生态价值环境。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将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相联系,建立一个和谐的语文教学网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和关爱大自然的人,只有具有了这些特质的学生才可以说是身心健康具备生态价值观念的人。

初中教学是学生进入高等学习阶段的过渡时期,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价值观培养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1中学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垫脚石,它是学生培养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只有在开始阶段打好基础,才可以更好地培养生态价值观。

1.2根据新课标编制的中学语文教学,涉及生态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为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1.3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在校参加课或者活动课时思维活跃,并且带有许多新鲜思想,能够很好地与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实践课相融合,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不是以往的生硬地照本宣科了,强调在学科中感受到自然、人文、社会的力量,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人文环境,爱护生态系统,了解怎样运用自己的力量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了解怎样保护一切美好的生态环境,培养生态价值观。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与好处

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自然万物以关怀的态度理性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反映出来的价值意识和价值诉求。它要求人们在谋取自身的利益中,以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本前提下,以关怀的方式生活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实现自身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互生互助的生存方式。

2.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必要性

2.1.1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形成到成熟的重要阶段,初中教学与生态问题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尤其是语文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渗透生态价值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们对生态高度重视,了解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2.1.2初中课堂实践教学性强,在竞争压力还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多开展生态互动教学,让同学们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更加亲近社会,亲近自然,从而培养生态价值观意识。

2.1.3初中生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语文学习由于贴近社会和生活,容易被学生们接受,在语文学习中渗透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喜爱之情,更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生态价值观。

2.2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好处

现代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不断加剧,经济日益发达,造成了社会价值观的冷漠,生态价值观的薄弱和人文观念的缺乏,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不了解什么是生态,什么是生态价值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生态价值观的好处不言而喻,概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2.2.1由于小学生对于概念性的东西只有浅显的了解,甚至只能说是知道,却没有深入了解其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而进入中学以后,会在学习和理解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吸收知识极快,所以在中学培养生态价值观是最佳选择。

2.2.2初中生的科学实践性强,也就是说他们更加喜欢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学校通过语文教学开展的生态活动较多,每年节假日,更会组织学生亲近社会,亲近自然,亲近周围的人们,从生活和实践中接受生态知识。

2.2.3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阶段,由于高中学习压力较大,大学面临就业问题的压力,所以选择初中培养生态价值观,不但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灌输一定的理念,更可以让他们从活动中了解生态,树立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教师培训中都会有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这一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不仅可以带动学生快速思考,让他们感受生态的美好和不足,从而得到启发,学会思考,培养生态价值观,而且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红.生态课堂教师需具备的三种心态[J].科学教育,2010(05).

生态价值论文篇(6)

摘 要:蒙古族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传承、发扬、挖掘蒙古族文化的生态教育价值,有利于人们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并有利于引导人们最终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中.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生态教育价值;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5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2013年度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DBZ13047)

1 蒙古族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

所谓的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1]是工业社会之后,人类重新进行的文化选择.它摒弃“反自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主张“尊重自然”,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有学者认为,生态文化应该具备三点:第一,在认识上,将人(包括社会)看作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第二,在信仰上,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应该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自然;第三,在行为上,“取之有道”,不损害自然,又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2]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从事畜牧业、狩猎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极具特色的“逐水草而游牧”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游牧文化.用以上三点来衡量,蒙古族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

首先,在认识上,蒙古族文化将人(包括社会)看作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的核心思想是“天父地母”,认为长生天(蒙语“腾格里”指天)是“慈悲从爱的父亲”,给予世间万物及人以生命,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都是天神所造,一切不能感知的东西都是上天的安排;大地则是“喜乐好施的母亲”,繁衍了所有存在、生存的物体,抚育了人的身体,为哺育万物的慈母.可见,蒙古人把天下万物(包括自我)都视为天地的孩子,是大自然的有机构成.这样蒙古人就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参赞天地的化育,和世间万物相互依赖、相互通融、相互促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大生物圈.蒙古人对天、地、人及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情感,包含着“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理念,“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其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这在蒙古民歌里也有反映,如“茫茫绿草地是我生长的摇篮”.

其次,在信仰上,蒙古族文化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永恒的苍天是万能的、至高无尚的、无时不在、无事不为的“大神”,是最高尚的善神,它赐予人类一切幸福.地是养育一切生物的神灵,为“二神”.所以,蒙古人“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称天”.这在蒙古可汗的诏书里也有体现,诏书中常常以“长生天底气力”这句话为起始,表示可汗受命于天.同时蒙古人也有对大山、丘陵、敖包、水、火、树、飞禽走兽的崇拜与祭祀.这样天地间的自然物,即使是一草一木,都被蒙古人赋予灵性,超越了原有的纯粹自然属性,或是被神格化,或是被人格化.萨满教赋予了天地万物产生、存在的理由与合理性.萨满教之后,蒙古族信奉了藏传佛教.佛教宣扬因果法则、整体观念、和谐原则,以及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认为人类只有崇尚、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又进一步完善了蒙古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哲学.可以说,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一直是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在行为上,蒙古族文化讲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取之有道.蒙古人重要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是和万物平等和谐相处.在对草、水资源、牲畜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中都有充分地体现.比如,为了恢复草原的生态功能,牧民们进行轮牧、休牧、转场等畜牧方式,将可利用的草原划分为四季营盘,这就减轻了草原和草场的人为压力,确保了牧草的生生不息和永不枯竭,成功地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牲畜管理等重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牧民们并没有制造一个人工过程或半人工过程,干涉草场固有的生态过程,而是通过创造没有人干扰的外部条件,令其按照固有的自然生态过程进行恢复[3].这就构筑了天、地、人的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尽天道而与天德合”的顺应自然的协调发展观念.同时,蒙古族文化对自然的索取是取之有道的,草原游牧业是以资源的节约、保护、循环利用为其主要特征的低熵绿色产业[4],具有明显的简约循环化特征.如,在建造蒙古包时,除木料外,毡、皮绳、毛绳等都为畜产品.这就节约了能量,限制了废品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蒙古人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热爱、保护草原.这在蒙古民歌里也有反映,如“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当我的身躯一样爱惜”.这在生态保护的条款中更能体现.如,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札撒”中,不得损坏土壤,严禁破坏草场;禁止在夏秋两季白昼下水洗浴及在江河洗手等等;放牧时,蒙古人跟随畜群播撒优良牧草种子,对草原进行补播改良.严禁没有限制的不必要的杀生,不准猎杀或杀害怀胎动物、哺乳动物和动物幼仔.宰杀时,蒙古人有念咒的祈祷仪式,同时还有一些伦理道德的禁忌规定,如“其杀所食之动物,必须缚其四肢,破胸,入手紧握其心脏;如牲畜穆斯林杀生者,则因如法杀其人”[5].对于牲畜的爱护,也有生动的描述:“在朔风凛凛的旷野里,对刚刚生下的羔羊或犊牛给予温情,正像护理一个家族成员一样而笑容满面地辛勤劳动.……有时在帐幕中与犊牛同居,曾目睹过怀抱仔畜,用牛角哺乳器的老妇的慈祥姿态,象爱护作物的农民有时对某个单一的植株表示贪恋一样,家畜更需要照管和流露的情爱.”[6]从中可见蒙古人高尚的泛伦理主义情怀和生态保护的质朴.

蒙古族文化的生态性是牧民在人、家畜、自然三要素构成的生业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生态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以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崇尚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这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近年来,这一曾被现代文明斥之为落后、愚昧、原始的文化,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并得到高度的评价,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游牧文化的生态特征”[7].可见,进入21世纪,我们应该很好地理解蒙古族文化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将其价值凸显,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宝贵的文化资本和智力资源.

2 蒙古族文化的生态教育价值

在这里,笔者谈蒙古族文化的生态教育价值,是指通过传承、发扬、挖掘蒙古族文化,使人们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将其生态意识用来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并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在当下急需恢复与重建草原生态系统的今天,蒙古族文化作为生态文化,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对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利于人们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0世纪中叶以来,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人们一直信奉“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念.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我国的环境问题更为紧迫和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有16个中国城市.[8]我国草地退化、沙化、碱化的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石漠化现象.大气、土壤和水污染严重,臭氧层被耗竭与破坏,垃圾泛滥成灾,水资源缺伐.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约有7000种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处境更不容乐观.然而调查发现,仍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仅有8.3%的人较多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9]可见,人们急需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蒙古族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它告诉我们:人类属于大地,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生活在地球生物圈,受到自然的制约.所以,人类必须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共处.蒙古族文化让我们认识到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以及生命间及生命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它把人类行为的参考框架从人类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转移到天下万物的利益和价值上,这就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实现了由单向功利型向多元互惠型的转变.我们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加强蒙古族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能够使人们正确认知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纠正人们思维深处“天人对立”的错误认知;能够使人们深刻理解生态的基本规律,唤起人们对人与自然的整体关注;能够实现人们人生观、自然观以及生存发展观的生态化转变,形成科学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最终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2 利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提高民族素质

造成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很多,如,无序与过度地开发自然,不当或失误地运用科技,对生命和资源不懂得珍爱与节约,等等.但这些最终都归结于人的素质不高.因此,有人提出“如果全部人类体制准备与自然建立较高层次的友好关系和以稳定的内部平衡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并进行幸福的交流,那么人类就必须经历一个深刻的文化进化,从根本上改善人的素质和能力”[10].这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应当有计划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蒙古族文化讲究利用自然要取之有道,无论是在畜牧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人、草、畜有机统一起来.从整体生态系统出发,崇尚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满足了蒙古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自然,走的是循环经济之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生态,爱护生态与节约资源对人的长远发展有何意义,什么是污染与生态失衡,它给人类带来哪些深重的危害.它告诉我们如何去爱鸟,爱草、树木,如何保护植被,保护爱护珍惜动物,节约用水,如何从小养成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通过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使之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感;能够使青人们摒弃对自然的霸权主义态度,从而构建一种保护其它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的生态环境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及生态道德意识;能够克服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近视和短视,使善待自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态自觉、道德自觉,并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从而最终提升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提高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这合乎人的全面发展.

2.3 利于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长期以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浅薄,将游牧文化与落后愚昧画上等号,憎恨草、仇视草、视草为敌.这种视草为敌的文化意识转化为行动后,成为破坏草原的一种巨大的制度力量.如,“畜牧业落后论”者姚锡光,在光绪三十一年,曾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守边”.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当局仍继续清朝“蒙地汉化”的开垦政策,继续大量开垦草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左”的影响,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草地又被大规模开垦.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生活方式,破坏了草原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竭泽而渔的资源利用,超出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最终造成了今天“农业吃牧业,风沙吃农业”的两业俱伤局面,带来的是大自然的灾难性的破坏.

蒙古族文化认为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这是符合草原生态自然规律的.其合理地调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给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掌握蒙古族文化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利于将其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运用到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能够有效地约束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控制人类对生态的盲目行为,避免出现人为的生态破坏活动;蒙古族文化表明,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大规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活动,这给我们蒙古高原上的农业生产活动以警示.对其进行宣传,利于人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提出的退耕还草、还林,以及实行的严格封育;蒙古族文化的讲究节约,有利于引导人们适度地消费、节俭地生活,杜绝一切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蒙古族文化的讲究循环利用、无废利用,能够促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向节约生态资源、优质高效转变,使人们的活动更合理、更有效、更生态文明.

在现代化浪潮中,蒙古族文化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继承、发扬、挖掘蒙古族文化的生态教育价值,对于人们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引导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缓解我国环境、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压力,是草原牧区的发展策略之一,也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生态文化.

〔2〕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蒙古民族生态文化——亚洲游牧文明遗产[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5-6.

〔3〕刘荣臻,包羽.蒙古族传统游牧技术及其生态适应性[J]..前沿,2011(11):155.

〔4〕暴庆五.蒙古族生态经济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5〕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58.

〔6〕后藤十三雄.蒙古游牧社会[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49.

〔7〕田澍,马啸.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J].西域研究,2008(2).

生态价值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16-02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各项工作,在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但无论何种实现途径,归根结底都是建构在实践的基础上,而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这实质上就是人们实践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新突破。

1."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的一次伟大理论创造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灵魂"。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伟大的实践必然伴随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必然包含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人类真正科学地认识了人类所面对的世界的本质、存在状态,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有效地促进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到形成人类的共识,再到全面的深入贯彻实施,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运用,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针对生态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写进了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生态文明"理念从提出,到形成人类的共识,迎来了全面的深入贯彻实施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2.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总结、反思和创新

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追寻的永恒话题,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程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三个时代,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科技水平不高,认识能力有限,对大自然的奥妙缺乏深刻的认识,敬畏自然、顺从自然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理念。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由于人性的贪欲无限膨胀,自然资源不断枯竭,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各种生态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排放废水总量400多亿吨,超过了环境的容量,导致全国约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收到污染,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在全国330多个城市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空气污染严重,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PM2.5指标严重超标,严重有损人类的身体健康。另外,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20亿亩,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荒漠化、石漠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不断呈现出来。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总结、反思和创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引人类实践走向未来的哲学明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自身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如下哲学价值:

(1)生态文明建设启示人类实践活动要把握自然界的物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和谐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但却蕴藏着"生态文明"的丰富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认识自然界物质性,"自然界,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复合"。 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指导人类实践必须认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必须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自然界客观规律制定出科学的政策,不违背最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生态价值论文篇(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符合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共同诉求。在党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喻示着人与自然是共命运的,自然的存亡就是人类的存亡。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生态危机的出现无不是源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无不是发生于人类自身理性对自然界的潜越,无不是将自然界视为人类的征服对象,而人类却将这种征服视为正义的和理所当然的,这必然导致了自然资源的紧张和自然道德原则的失序。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任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生态价值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39-02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其内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蕴深长。

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 “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国占了八个,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造成饮用水紧张,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生态价值论文篇(10)

[作者简介]者丽艳,昆明医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云南昆明650031;朱雄,广州国电京信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广州510623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64-04

一、云南省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生态旅游的关键,云南省旅游要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成为云南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真实质朴生活,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体验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当地提供有效经济支持的新型旅游形式。民族生态旅游在让旅游者领略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体验民族文化风情的同时又充分保护旅游需求的生态和文化环境。10多年来,云南省正是以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云南省旅游在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打造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当前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仅次于烟草业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035倍。2008年,全年接待海外游客250万人次,增长12.7%,旅游外汇收入9.5亿美元,增长10.5%;接待国内游客9500万人次,增长5.7%,国内旅游收入600亿元,增长11.2%。

但是2009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旅游作为一种非必需性消费品,受到很大影响,我国旅游业也出现下滑,据国家旅游局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入境游人数明显下降。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云南省来看,据媒体报道,2009年10月以来,丽江、香格里拉等地境外旅游团数量急剧减少。香格里拉部分景点已经被迫关闭。丽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统计的数据表明,2008年和2007年相比,欧美国家前往丽江旅游的人数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法国、澳大利亚下跌率分别为40%和20%。2009年前8个月,昆明石林景点人流量下降了30%;大理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30%。36%。作为云南省资历最老的龙头旅行社,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去年的总收人才达到4.5亿元,同比已经直降40%。据了解,云南省其他几大旅行社的营业收入降幅情况也大致如此。云南省旅游业每年接待的欧美游客,有60%~70%是由昆明国旅引入的。而昆明国旅到目前接到2010年的欧美日韩订单几乎为零。

面对危机和困难,中国国家旅游局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已经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旅游业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中国旅游部门将吸引各类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推动开发一批高水准的旅游景区,开发一批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促进国内旅游消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与包括世界旅游组织在内的各国际旅游组织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客源互送,实现合作共蠃;促进旅游行业自身能力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全行业应对危机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的质量、结构和效益;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认真审视云南省的旅游市场会发现,云南省入境旅游人数急剧下降,但国内游客数量却有所上升。针对目前全球大环境的实际情况,云南省的旅游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又有新的机遇,云南省旅游业应积极进行旅游业内部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重组,旅游市场重新定位,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对服务体系、价格体系等有更规范的管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的质量、结构和效益,一些老景区也要适时推陈出新。总之,应当尽快与国家大政策相接轨,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云南省旅游业从上到下各个环节都应当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

在当前国际和国内旅游业形势之下,根据云南省的实际,它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宝贵旅游资源。特色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坚持特色发展,提高旅游吸引力,云南省应该牢固树立发展旅游经济就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思想观念,从加快全省特色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资源开发与现代科技、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优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云南省旅游业应该在加强民族生态旅游文化深度挖掘方面多做文章,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拓展国内旅游市场和未来的入境游市场,开发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快云南省特色旅游发展的步伐,永葆云南省旅游的吸引力。

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是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性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无论是旅游开发、旅游经营活动还是旅游消费行为都具有文化性。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文化是旅游的根与源,旅游是文化的形与体,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关键,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开发和挖掘云南省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会大大提高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二、云南省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生态资源优势

云南省拥有特色鲜明的高山湖泊、高山峡谷、雪山冰川、石林溶洞、热带雨林,构成了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品位极高的自然景观,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大省。从资源分布状况看,云南省的滇中旅游区以及滇西北、滇西南、滇西、滇东南和滇东北六大旅游区域中,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是属于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截至2004年,共拥有lo个部级风景名胜区、4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6个部级森林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4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已建立的1个部级旅游度假区和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有大量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梅里雪山、腾冲地热温泉、元阳哈尼梯田等,还有大批农业观光、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产品。云南省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并具

多样性及高质量的特点,其通达性良好,且与文化价值有密切的联系,十分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也为我们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深挖其文化内涵,赋予更多的文化色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方面,云南省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富饶秀丽的边塞风光造就了云南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云南省是亚洲几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以形态多样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自立,兼容汉、藏、巴蜀、荆楚、南亚、东南亚文化的精华,形成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乃强。52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元文化景观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为典型最为集中的,这也是云南省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各民族的居住环境、文化沿革受外来影响的程度都不一样,在语言、文字、习俗、绘画、音乐、宗教、建筑、服饰等方面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的习俗、节庆活动、民族婚恋、日常生活方式和崇信的宗教等种类多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和乡土气息。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民族居所、日常生活用品都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民族歌舞、民族餐饮、民族工艺以及民族体育等均魅力无穷。

云南省拥有5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如傣、独龙、阿昌、景颇、德昂、基诺等。云南省境内众多块状交错的民族区划,经济文化发展各异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化。彝族、白族创造了云南省历史上最辉煌的文化――南诏、大理文化,丽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界,是“茶马古道”南北交汇的枢纽,民族文化也在此处融合。纳西族先民创造的东巴教以及东巴文化(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象形文字)是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色,泸沽湖畔摩梭人――女儿国――独特的民风、民俗、民居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而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迪庆形成了一个以雪域文化与藏传佛教为核心的区域文化。如此众多异彩纷呈、绚丽多姿的文化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旅游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文化在云南省民族生态旅游中的价值

在民族生态旅游中,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文化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主导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一)文化可提升旅游资源品位。首先,文化可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一旦旅游资源被赋予某种文化内涵,其知名度就会随着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播而迅速提高。如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后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昆明大观楼的长联,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赢得了文化界很高的赞誉,引来无数游客。据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和媒体的报道,《阿诗玛》形象累计给云南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00亿元。大理“三道茶”每年直接创利2000万元,这就是文化与旅游经济有机融合并放大其价值的审美需求效应和人文产品的消费效应。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内涵,有的是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的,有的需要开发者的深度挖掘甚至创造,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通过发掘或创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其知名度。其次,文化可提升旅游资源的附加值。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必须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加工才能体现出来。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一种文化来消费时,其文化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就体现出来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这种文化的价值显而易见。如电影《阿诗玛》的艺术扩散效应与石林这一著名的世界奇观,电影《五朵金花》与美丽神奇的大理蝴蝶泉,“纳西洞经古乐”与丽江,使旅游者既饱览了当地的自然美景,又增添了一份对文化的体验与向往。这些都是由于文化增加了旅游资源的附加值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价值,最后,文化可提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取决于资源本身,也取决于其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中的文化一旦形成,会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时间越久其文化价值体现得越明显,越能够吸引旅游者,如“风、花、雪、月”的文化形象对大理旅游发展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

(二)文化主导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文化能主导旅游形象定位。文化是旅游形象的灵魂,其对旅游形象定位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旅游形象的构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文化旅游形象,不同的文化旅游地有不同的代表性文化,分为无形的代表文化和有形的代表文化。如昆明四季如春,鲜花不断,“春城”就成为其有形的文化旅游形象。二是文化旅游形象的重塑。文化旅游形象重塑是由于原有的文化旅游形象已经过时,所以要对原有的文化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其次,文化能主导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文化创造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在旅游资源进行定位的资源上,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物化成产品的过程,也是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外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由文化主导的。文化对旅游开发的主导作用是旅游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如纳西族东巴文化就是丽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将东巴文化与其优越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开发,构成了丽江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文化内涵”。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趋势,就是文化、教育、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当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竞争。综观国内外具有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的旅游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旅游发展中文化和文化审美的投入,又重视提高其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发掘。

(三)文化赋予旅游资源强大的生命力。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已经成为中外旅游业的共同行为。旅游业行家提出要抓四个注重,即注重文化内涵、注重文化形式、注重过程的文化性、注重细节的文化性。英国著名地理学家纽拜说:“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世上并无绝对意义上的自然风景,一处风景的魅力长存,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的维系,没有文化赋存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生命力的。试想如果没有电影(阿诗玛》的艺术扩散效应,有多少人知道这一美丽的传说?有多少人认识石林这一著名的世界奇观?如果没有电影《五朵金花》,又有多少人知道美丽神奇的大理蝴蝶泉,看到那美丽的银苍玉洱?如果到丽江看不到“大研古镇”,听不到“纳西洞经古乐”,丽江还会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吗?近年来,每年到石林、大理、丽江参观、游览、度假、休闲、开会的人数均在几千万人次以上,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融合自然景观一人文历史一文化名品影响力于一体的文化景区。将优秀的地方民族人文旅游资源以恰当的形式奉献于游人,使他们充分领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受到启示和教育,获得体验和熏陶,旅游者就会得到

一种满足,就会将旅游业推向新的层次和高度。

(四)文化对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旅游研究专家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得知,外国旅游者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物,认为是风光名胜的占30%,认为是民族文化的占70%。在美国人中,27%的人每年要把数十亿美元花在文化旅游上。文化是旅游和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经营的就是文化,销售的也是文化。在当今旅游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如观光旅游、寻根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探亲访友旅游、宗教朝圣旅游、度假疗养保健旅游、体育与探险猎奇旅游、海底文化沙漠旅游以及各种专项旅游、兴趣旅游等等,旅游者无论参加哪一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其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了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因此,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具有文化才能耐人寻味,从而对游客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上一篇: 信贷制度论文 下一篇: 工程施工合同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