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作用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23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1)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地跨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个省区,流域面积14.2万km2,干流全长821km。黑河流域地势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流域平均海拔高度为3600m,相对高差3000m左右,较大的海拔高差使得流域生态格局、气候状况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整个黑河流域自南向北依次可划分为:上游祁连山山区水源涵养区、中游张掖人工农业绿洲区和下游额济纳旗沙漠绿洲区三个典型区域[7]。上游祁连山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处于300~500mm之间,中游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100~250mm,而下游额尔济纳旗绿洲区域降水量不足45mm,属于极端干旱荒漠区域。黑河流域发源于上游祁连山山区约有35条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73亿m3,其中出山径流量占88.26%。

1.2数据来源

本文水生态系统及河流水环境等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按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流域水生态系统不同类型设置了采样断面,共设置了94个水生态系统采样点(图1)。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主要依据水生生物调查有关技术规范[8]。在野外水生态调查过程中,对河流底质、流速、水深进行了同步测定,并采集了河流水质、底质样品。按照有关测试分析标准,在实验室内完成N、P等生源要素的测试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指标因子归一化为消除环境因子指标量纲差异的影响,客观分析指标空间上影响特征,需进行指标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在指标归一化处理中,考虑各个指标对于水生态系统作用特征,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生长发育具有正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1),呈负相关的指标则采用公式(2),从而使得转换后的环境指标数据X''''越大时,该指标对水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等作用就越有利。利用上述归一化公式,对环境因子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完成指标标准化后,采用Arc-GIS样条空间插值法进行栅格化处理,为环境因子与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特征分析提供分析数据。

1.3.2空间主成分分析考虑到部分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消除信息冗余,突出关键环境因子信息,通过对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指标降维,可获得相对彼此独立的因子。本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PrincipalComponents工具,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空间主成分因子转换。

1.3.3典范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是一种数量排序分析方法,是从对应分析发展而来的。在该排序方法中,通过实现对应分析与多元回归的结合,从而详细地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典范对应分析可以将多个环境因子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与直接梯度分析不同,CCA分析结果直观明显,可以更好地反映生物群落与环境的作用关系[9],为研究水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采用Cannoca典范对应分析软件(Cannocaforwindows4.5),对流域水生生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对应分析。水生生物物种数据采用物种数及生物密度数据,利用lg(x+1)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处理,使之更趋于正态分布[12]。

2结果与分析

2.1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

根据野外调查及实验室水生生物样品鉴定,对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及优势物种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经统计整理,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植物8门98属231种,其中,硅藻为流域广布种,占总浮游植物物种数42.42%。尺骨针杆藻(Synedraul-na(Nitzsch.))、膜孔平板藻(Tabellariafenestrata)和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irregularis)为流域内浮游藻类的优势种。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动物4门44种,其中,原生动物为流域优势类群,共计20种,占流域总物种数45.45%。黑河流域调查到底栖动物5门17种,其中,水生昆虫为流域的优势类群,共11种,占总物种数64.71%。黑河流域共调查到19种鱼类,其中,野生种类13种,主要以鲤科和高原鳅为主;人工养殖鱼类6种,人工养殖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人工池塘或湖泊等水体。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处理技术,对黑河流域各个采样点调查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种类数或物种密度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图2)。可以看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上具有流域中上游地区物种数量相对较多,而下游区域相对较少的特点。

2.2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特征分析

2.2.1环境因子及其生态表征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的流域环境因子是多方面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3-15]。为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需要构建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环境因子指标体系。结合黑河流域以往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自然地理区划以及河流水功能区划等区划指标,以及黑河流域干旱区流域的特点,从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方面,建立了影响流域水生态特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P)、多年平均气温(T)、多年平均蒸发量(E)、多年平均干旱指数(D)、平均径流深度(R)、绝对高度(DEM)、相对高度、坡向(PECT)、坡度(SLOP)、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指数(NDVI)等,共11个指标。通过对各指标的作用特点分析[20-21],概括出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生态表征特征(表1)。

2.2.2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为识别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探索性空间相关分析中的相关性分析(CA)方法,判别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特征。由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环境因子指标中,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径流深度、平均降水量、NPP、NDVI以及坡向、坡度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尤其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以上;而绝对高度与平均气温、平均蒸发量和干旱指数之间,则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负向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9、-0.79。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环境因子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变换,得到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由表2可知,前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9.3%,已综合了各环境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绝对高度(X6)、相对高度(X7)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0.661),而指标绝对高度(X6)与相对高度(X7)是黑河流域地形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一主成分PC1可以看作是流域地形特征的代表。第二主成分PC2与平均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负相关关系(-0.107),而与平均蒸发量(X4)具有较强正相关性(0.928),与干旱指数(X5)具有一定的正相关(0.342),而指标平均降水量(X1)、平均蒸发量(X4)和干旱指数(X5)均作为黑河流域气候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二主成分PC2可以看作流域气候特征的代表。由此可知,地形要素指标和气候要素指标对于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地形因子中,流域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任选其一作为地形因子的表征指标,在此选取绝对高度(DEM)作为黑河流域地形特征的表征指标。气候因子中,流域的降水量(P)与蒸发量(E)、干旱指数(D)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蒸发量(E)与干旱指数(D)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为减少信息冗余,在蒸发量(E)和干旱指数(D)中可选择其中之一,考虑到干旱指数(D)反映出西北黑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内陆河流域特点,因此将降水量(P)、干旱指数(D)作为黑河流域的气候表征指标。

2.3水生态系统异质性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利用数量排序反映物种在分类学性状上的差异,明确物种在多个环境梯度上的空间位置,是生态学上的每一物种在超体积生态位的n维空间中都由其特定的位置特性所决定。因此,通过排序手段识别物种分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揭示它们在不同环境因子(非生物的和生物的)上的生态分化现象[16]。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除了能够反映不同物种的生态分化现象以外,还可以很好地解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CCA分析,将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各样点数据与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排序,得到环境因子二维排序图(图3),通过排序轴可知,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各个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干旱指数是3个影响流域水生物物种数量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该情形也与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判断,地形因子(DEM)、气候因子(降水、干旱指数)是干旱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宏观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3讨论

研究表明,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直接驱动因子为水量和水质条件,这些因子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流域水体的局部特征上。对于黑河流域而言,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种类分布主要以中游地区居多,与黑河中游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易于沉积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具有较多营养物质有关[17];而且,黑河中游区域广泛分布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中游分布有张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的栖息生境[18]。其他研究如太子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驱动着生藻类结构空间格局的水环境因子为总氮(TN)、电导率(EH)和总溶解固体(TDS),但研究同时指出,由于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外源性营养盐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等差异,致使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格局有所不同[19]。在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影响因子中,电导率(EH)和总氮(TN)是影响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巢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受到水温、浊度及入湖水量因子等变化的影响。而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受到不同尺度上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在河流或河段尺度上,河道动力学、栖息地特征和生境条件、水质和水量差异等往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但是,在宏观尺度上,区域气候和地质条件素通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致使流域水生态系统出现宏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1],且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要素具有长期而稳定(数百年或者数年前)、作用范围广(大于几十平方公里)的特点。实质上,流域的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除了直接与河流等水体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息息相关以外,宏观尺度上的流域环境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等)通过对河流水生物栖息环境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如降水变化、营养物质输移、底质条件改变、河流形态变化等),也会影响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使之出现鱼类等水生生物区系、种类及数量等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126-02

非谓语动词是英语语法学习中较难攻克的一个语法项目,它的用法涉及句子中的各个成分(除了不做谓语)。它形式多样,有不定式、v-ing和done等不同形式,每种形式又涉及时间和语态。学习语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语用,语用就是指语法知识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作用,不同的语法项目有不同的概念特征和形态,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也不尽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法时,先要明白相关语法知识的概念、特征和形态,然后学习如何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作用和意义来决定其使用形式的基本规律。因为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用法的时候就已经将其语法知识结构建立起来,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用法,可以是随遇随学,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不会凌乱无序了。学生将相关语法概念和其在句子中的作用相联系,就明白了各个用法之间的联系和各个用法的来龙去脉,就能记住语法规则,就会运用自如了。

在教语法时或语法书中,对于非谓语动词的学习,多是采纳将不定式、v-ing和done的用法分别讲授和学习的方式,很少从其概念和成分作用方面入手学习。结果,学生虽然学习了非谓语动词在各个句子成分中的运用,但是不知道其中的相互关系和缘由,当然就记不住,就不能灵活运用。非谓语动词在特征和用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就为非谓语动词放在一起学习提供了可行性。再则,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来掌握其运用规律,可以更清晰地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掌握好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应先建立非谓语动词的相关概念。学习各个非谓语动词形式及其表现的不同时间性;学习各个非谓语动词表现的词性特征;学习如何判断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然后再学习如何从句子成分的作用和非谓语动词的特征来学习非谓语动词的基本用法。学习时要注意的问题是,各个学习内容定要以例句为依据。

1)非谓语动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充当谓语句法功能的动词诸形式,有不定式、v-ing和done三种形式(表1)。非谓语动词既有动词的特征,又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动词的特征表现在时间性、动作性和语态性,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动作发生的不同时间关系(即与其所在句子的谓语动词发生的先后关系)和语态关系(即与其逻辑主语的主动关系或被动关系)。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不同的词性特征,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若具有名词的特征,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示谓语要说明的内容)、宾语(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特征)或表语(表示主语的内容);若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在句子中充当定语(表示被修饰语的性质、状态、内容、作用或行为)、表语(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宾语补足语(表示宾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或状语(表示主语的状态);若具有副词的特征,在句子中充当状语(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或句子等)。

非谓语动词所表现的时间性是相对于所在句子中的谓语。所谓将来是指非谓语动词的动作或状态是发生在谓语之后;所谓正在是指在谓语动词发生的时候,它正在发生;所谓同时是指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所谓已完成是指在谓语动词之前发生过的动作。

2)非谓语动词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选择取决于与其逻辑主语的关系。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因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不同而不同,若与其逻辑主语是主谓关系,用主动式;若是动宾关系,用被动式。

3)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定语和状语(表2)。不同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具有不同的词性特征,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和作用。

①作主语:谓语所要说明的对象。doing/being done表示经常行为或侧重对某行为过程的描述;to do/to be done表示将来一次或提出的建议和看法。

②作动词宾语:在及物动词之后。doing/being表示与其前动词的动作同时或之前发生;having done/having been done表示在其前动词之前发生;to do/to be done表示在其前动词动作之后发生。

③作介词宾语:在in、on、by、of、with、without、through、besides等介词之后。doing/being done表示与其前动词的动作同时或之前发生having done/having been done表示在其前动词之前发生。但在but/except(“除了”)介词之后,在but/except前没有“DO”的各种形式,用to do;在but/except前有“DO”的各种形式,用去to的动词原形。

④作表语: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内容。表示主语的性质用doing(vt.);表示主语的状态特征用done(vt.);表示主语的内容用doing或to do,doing强调经常、习惯或过程,to do强调将来或一次。

⑤作定语:表示被修饰语的性质、状态特征、内容、作用或行为。单词作定语要前置;短语作定语要后置。性质用doing(vt.);状态特征用done(vt.);内容用to do/doing(to do强调将来;doing强调同时);做用doing;将来行为用to do/to be done;正在行为用doing/being done;被动已完成的行为用done(vt.);主动已完成的行为用done(vi.)。

⑥作宾语补足语:表示宾语的性质、状态特征或行为。因为宾语补足语可以视为是对宾语的修饰,所以,其用法与非谓语动词作定语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有时to do/to be done中的to要去掉。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3)

收稿日期:20131202

作者简介:陈鹏(1985―),男,湖南益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陈亮明(1963―),男,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等各项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3803

1森林景观资源特征评价原则和方法

石燕湖作为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绿心”地带,有着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其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对该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基本原则

(1)理论性原则。评价指标应符合客观标准,对其森林景观资源做系统性、科学性研究,要充分运用各类理论知识,结合园林景观、艺术原理、自然地理、人文美学等,科学有效地做出分析和评价。

(2)整体性原则。对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分析评价指标应立足整体,逐步剖析研究,研究体系要能客观真实反映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和价值的各个方面,确保系统完备有效。

(3)实用性原则。研究方法应便于实际操作,评价分析方法以利于景观设计者掌握和运用,划分等级标准清晰明确。

(4)动态性原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应随时保持独立、动态,互不干扰,同时注重各部分、各指标、各体系的随机动态结合,体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随机性。

1.2基本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工具是三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分析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及其动态运行规律,总结分析其森林景观资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和不同之处。具体方法是:在一个三维的表面网格空间上,把森林景观资源的运动特征固定在其上,采用邻居定义的形式,使每个元胞有相邻的8个元胞相互支撑和影响,邻近每个元胞分别代表不同景观状态,以时间和空间的演绎模式动态运行。元胞景观的运动特征初步分为7种特性,并分别用数字对其定义。自然性=0;多样性=1;地域性=2;交叉性=3;永续性=4;脆弱性=5;增智性=6,对7种特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赋予景观动态:rt1,rt2,rt3,rt4,rt5,rt6。具体演绎规则示例如下:若景观元胞所赋予的景观因素动态变化,其与之邻近的元胞状态变为0,且经计算得出该景观多样性的变化概率大于0.5,则在下一步的计算中,该景观元胞的状态就变成参数1,反之则依然是参数0;当景观元胞状态为参数1,若影响景观因素的时间大于rt1,则密切联系景观元胞参数为0的当即状态,转变成为参数2,反之则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景观多样性状态保持不动,维持现状。以此类推。具体景观元胞运行规则如图1。

图1景观元胞运行规划

2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元胞分析示例

2.1森林景观资源动态变化概率

根据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实际,5种特别所具有的因素是本模型需要重点考虑研究的。分别是生物、水文、天象、地文、人文资源状态,用英文字母:Q、S、W、N、H分别代表。

考虑到这几个因子最能反映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体系概率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分析模型,分析计算每一个相邻元胞因子对本元胞景观因子的概率Pi=f(Ni,Si,Qi,Wi,Hi),B表示常量因子,K1、K2、K3、K4分别表示相对的参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i=Ki×Qi×(B+K2×Si+K3×Wi+K4×Hi),ifNi=LandscapeChange

0,otherwise(i=1,2,3,…8)。

研究中,对整个系统当前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元胞来说,其所表现出来的景观特征变化规律和价值特点就相当于元胞自动机系统中,各个彼此邻近的元胞动态变化的概率之和。即:

P=∑ni=1 Pi。

再通过运用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得出石燕湖Pi的5个基本数据,密切结合Ki各个参数因子,总结计算得出各个彼此相邻的元胞景观因子动态变化的概率之和为0.87。即表示石燕湖生态公园里这5种森林景观资源对整体景观的系统性影响较大,得出要科学规划和组合好这5种自然景观资源,才能发挥其公园森林景观效益的最大优势,凸显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

2.2森林景观斑块因子分析研究

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元胞因子是密切相关、彼此协同的,通过其所代表的景观因子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因子运行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比对研究,就可以得出各个景观元胞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的概率,模拟运行如图2。

图2模拟运行图

具体计算和描述方法如下:景观元胞的运行角度是多样的和动态的,本研究中采用字母S代表这个三维模拟空间的一个基点,与其各个相邻的景观因子元胞用大写字母R代表其相互优势度,元胞景观模拟研究系统是一个三元斜面立体空间,采用四定点固定模式,分别用字母Z表示,4个定点的参数分别设置为:(1,1)、(0,l)、(1,0)、Z(0,0);研究计算中,牵涉到景观资源特征因子的空间结构,其空间结构点可以采用¢函数作为代表,其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分量,可以用¢X、¢Y来表示,用以辅助函数的形式,来计算景观元胞空间运行动态概率。景观资源各项特征在运行中,涉及到其在空间中的横向和纵向斑块投影,所体现的方差间距分别用X、Y来表示。计算函数如下:

tg(θχ)=(Z10+Z11)/2-(Z00+Z01)/2Δx,

tg(θγ)=(Z01+Z11)/2-(Z00+Z10)/2Δγ,

tg(θ)=±(tg(θχ)×tg(θχ)+tg(θγ)×tg(θγ))。

得到:

Sc=arctg(tg(θ))。

景观斑块模拟研究计算中,采取的方式是对该系统中景观元胞和其相邻的景观元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建的一个三维立体动态计算模拟模型,立体空间中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表示其优势度。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采取结合型和离散型表示,具体组合的效果用积极和消极来评价,为此,采用大写字母R表示,C表示景观元胞,N表示与之相邻的其他景观元胞。通过对以上函数的计算、分析、比照,可以把森林景观特征资源的类型分为三类,类型一是可持续性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优等类系统组合;类型二是基本符合森林资源科学开发的良等类系统组合;类型三是基本不符合森林景观资源开发规律的差等类系统组合。在森林景观资源五种类型的综合动态运行中,斑块对它们的影响概率,可以用以下函数来分析研究:

If spread type is not ignitable then

Si=0

Else if Sc>90 then

Si=1.0

Else if Sc>70 then

Si=0.9

Else if Sc>50 then

Si=0.8

Else if Sc>30 then

S=0.6+tg(Sc)/5

Else if Sc

S=0.5+tg(Sc)/5

End if

如果在计算结果中,出现S≥0.45,则表示该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显示为紧密结合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若出现S=4/(Si×3),则表示其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显示为离散破碎型,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调整和完善。

本文前期研究中,充分运用了SWOT、3S技术、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归纳提炼出了影响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的各类动态变化因子,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元胞自动机的数学原理对影响森林景观特征的各因子赋予数学函数,立体化全方位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各模拟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规律的随机概率。通过采用3D景观元胞自动机模拟测评工具,以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五大类型为评价对象,建立综合评价的相对隶属矩阵,进行系统计算和比照,再结合对其数据的综合、整理、分析、检验等程序,得出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详细计算矩阵为:A=(05857,03985,00241,00035,00003),系统评价级别为:B=5×05857+4×03985+3×00241+2×00035+1×00003=46018。通过数据比对,可以发现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斑块特征指数为46018,大于S所赋予的标准指数值045,即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显示为紧密结合型,符合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规律。

3基本结论

该公园森林资源类型丰富,特征结合紧密。通过研究,发现该公园共有5种特色景观资源,即地文、水文、人文、生物、天象资源,且相对于其他公园而言,特征优势明显。其所体现的因子耦合度和优化度独一无二,自然性、永续性、多样性、地域性得到较好结合。

该公园森林景观质量优良,达到良等类水平。以该公园时间和空间的布局角度出发,采取森林景观特征表现形式的三大研究要素,即景观斑块、景观破碎度、景观连接度,用3D景观元胞自动机的模拟评价方法,构建系统指标体系,得出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协调性好、景观因子动态联系水平得到优化组合,综合得出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属于Ⅱ级水平即良等类森林景观资源特征。

参考文献:

[1] 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5)

(1)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2)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

(3)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种类组成特征;

(2)外貌和结构特征;

(3)动态特征。

3、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

(1)多度和密度;

(2)频度;

(3)盖度;

(4)优势度;

(5)重要值。

4、简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水平结构:①镶嵌性;②复合性;③群落交错区。

(2)垂直结构

(3)年龄结构

5、生态位有哪些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6)

为什么人们在谈论孩子的个性时经常喜欢着眼于性格特征?因为最能体现一个孩子个性的莫过于性格了。所谓性格,就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是一个孩子精神面貌的主要标志。

一 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它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

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诚实、勇敢、谦虚、乐于助人,有的人则狡猾、傲慢、自私自利。每个人都有一些性格特征,其中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这些特征结合为一个整体,便形成为一个人的性格。

性格是指那些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的特征,性格也指那些表现在一贯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应当注意的是,一个人一时的、偶然的表现不能代表他的性格特征。如一个素来是细致、谨慎的人偶尔有一次粗心大意,不能就因为这认为这个人具有粗心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性的、习惯化的,甚至在不同的场合都会出现的表现,才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有典型性和个别性。性格的典型性是指某个社会集团的人们共有的性格特征。一定社会集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条件,因而在成员身上行成了该集团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便表现为民族性、阶级性和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人们共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的个别性是由于个人的生活条件、所从事的活动、所受的教育以及知识经验的千差万别,这一切反映到人的性格上,便形成了个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的性格都是性格的典型性和个别性的统一。

性格特征是自儿童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长期塑造而成的。正因为如此。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

二 性格的基本特征

(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人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三种。(1)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2)对学习和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谦虚、自信、严于律己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有骄傲、自卑、放任、自暴自弃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品质在性格特征中占重要地位。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性格的意志品质跟良好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才有价值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心境等方面的特点构成了他的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个别差异。

上述的几个特征仅只是基本的特征,而性格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三 良好性格品质的类型

(一)快乐活泼

活泼的孩子有6表现:表情活泼、 嘴巴活泼、感知活、双手活泼、身体活泼、思想活泼。

(二)安静专注

(三)勇敢自信

(四)勤劳善良

(五)独立精神

(六)创造精神。

四 性格的鉴定方法

儿童良好品格的类型非常多,我们要想进一步明确了解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鉴定:观察法、谈话法、投射法、自然试验法、作品分析法

五 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人的性格不是天赋的。幼小的儿童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现实态度,他的行为方式也没发展起来.更没有定型。儿童是在后天环境中,在成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他们独有的性格。遗传因素为心理的发展提供自然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但社会环境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巴甫洛夫曾指出:“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哪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二者之间的混合物了。”就是说,孩子先天的神经系统的特性影响到性格,但决定性格的还是后天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家庭环境。

因此,无论孩子的性格发展如何,主要看家庭生活给他奠定了何种基础。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影响,而且是在儿童的生活、学习的集体中,通过各种活动进行的。

(三)社会影响

这里所讲的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社会风气或风尚,也就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爱好、风气和习惯。这种社会风气或风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学生的爱好、道德评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其中最有影响的渠道是电影、电视和各种读物,它们宣传和提供的内容如是健康的、积极的、引人向上的,则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摸仿意向并付诸行动,经过反复行为实践就会巩固下来,从而成为他们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它们宣传和提供的内容是不健康的、有害的,甚至是反动的,那么就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甚至会诱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特别加强指导学生读书,抵制有害读物,这是一件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工作。

(四)个别教育

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个人生活经历和从事的实践活动等原因使性格在每个人身上产生个别性或独特性,即使是具有同一性格特征的人,如热爱集体,情绪型的人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热情而活泼,而意志型的人则表现为沉默而稳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差易进行个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摸清学生性格中的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其次,教师亲切的态度和公正的评价、对学生良好性格发展的激励、对学生的信任等,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往往在学生性格的形成的关键时刻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7)

【摘 要 题】民族文化

【英文摘要】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the physiological consti tutions and national mentalities of 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 during diff erent historical phases.It shows from an aspect that the evolution of nati onal physiological constitutions and mentalities is not only a result of t 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ecological envir onment considerably.

【关 键 词】生态环境/华南少数民族/生理/心态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south China minorities/physiology mentality

【正 文】

生态环境的不同与变迁,不仅形成自然现象的千差万别,比如气候差异、地貌差异、水文差异、物种差异等,也会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人类种群繁衍与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形成风格各异的人种,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类,在生理外貌、遗传变异上的不同。因为不同的民族群体,经过与生存环境的顽强斗争和自然淘汰之后,在不同地域内形成的聚居区,而人类民族群体的生理肌体对所在聚居区的环境也逐渐适应,并通过遗传巩固下来,形成该地区民族的生理特征与外貌特征。同时,人类民族群体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表现在生理外貌上,也反映在心理心态的变化特征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具有不同的民族群体心态特征。一般而言,民族群体生理特征变化相对较为稳定,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可能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基本变化不大,因为它主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影响,而生态环境的变迁,通常具有相对漫长的历史进程。而人类民族群体的心理心态变化则相对较为灵活与明显。由于民族心理心态的变化,不仅容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更为容易,其波幅起伏也较大。因此,民族心理心态,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相对于民族生理外貌,更容易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出现变化。历史时期,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生理外貌特征与心理心态特点,在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发展变化,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一、生态环境与华南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

历史时期的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江河纵横,山地起伏,森林密布,植被丰富。这种自然生态环境都会给生产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民族群体先天或后天的生理体质带来重要的影响。

华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如广东地区出土的马坝人化石,广西地区出土的柳江人化石,就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华南先民的代表。而且从当时有关考古文物的出土,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还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1974年广西都安仙洞发掘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可能是属于晚更新世。据研究,这里出土的动物种群化石,种类最多是森林动物,例如猕猴、象、貘、熊、犀、野猪和鹿等,可以推测当时的环境主要是多林环境,局部有一些草原和沼泽地区。而且都安仙洞动物群中没有喜冷动物,犀牛、貘、象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上的喜热动物,可推测当时的气候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1]又广西柳江田东等地的人类伴生动物中,均有猩猩和长臂猿,这两种灵长目动物的存在说明,该地区森林密布,气候比较热。[2](P362)

类似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较容易生息繁衍。因为在远古时期的华南地区,当时既有茂密的山林和大片竹林,也有丘陵或山间平原上的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附近分布着一些潮湿沼泽和潺潺河流、溪水,这样的生态自然环境为远古人类采集、狩猎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3](P112-114)同时这种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华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生理体质特点。如柳江人化石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齿槽突颌程度中等,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的性质。表明我国华南有可能是蒙古人种发祥地的一部分,也表明蒙古人种在更新纪晚期尚在分化和形成之中。[4]又如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化石,其头骨特征表明属蒙古人种,与现代蒙古人种中分布于华南、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南亚种族相近。也有个别例数的眼眶为斜方型,梨状孔下缘呈钝型,则是接近于赤道人种的特征。这应该看作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体质特征的结果,未必意味着有其他人种的混杂。[5]但不管如何,华南地区的远古人类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因而其民族生理体质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后世。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曾出土殉葬人骨。据分析,罗泊湾人以女性为代表的颅骨形态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面部比较扁平,眉弓不发育,颧骨在转角处欠圆钝,很浅的鼻梁凹陷,犬齿窝不发达,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典型的铲型门齿等,都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新旧石器时代人类颅骨特征相似,具有明显的亚洲蒙古人种特征。同时,明显的齿槽突颌,短宽的鼻骨,很低的鼻根指数,阔鼻和较低的眼眶等方面,又具有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罗泊湾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展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原始居民的体质特征的结果,所以罗泊湾西汉墓出土的殉葬人骨,无论从形态观察和测量对比,其体质特征与华南人类型最接近,应属华南人类型,而且很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6]即华南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华南地区,虽然聚居有不同的少数民族,但基本上显示了相似的人种发展趋向。除了东亚蒙古人种的因素之外,还具备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南亚人种成份。如壮族和黎族,由于其共处一个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其体质生理特征颇为接近。

根据朱泓编著《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的有关内容编制。

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体生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群体的人类,也会在相同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也会渐趋具有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清代海南黎族,史称:“黎男貌紫黑,圆目直视,高颧骨,妇女面白而且长,不殊民妇,闻竟有绝色者。”[7](P118)而与海南地区生态环境相近的台湾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公元1897年,据日本人实地调查,纪录了台湾一些少数民族的容貌特征如下:

(1)身躯大致上矮小,四个番人都瘦瘦的。

(2)颧骨高挺,下颚狭小。

(3)眼窝深陷,眉毛浓密。

(4)鼻子宽广,尖端成钩型。

(5)耳朵较小。[8](P195-196)

这说明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可以逐渐通过遗传巩固下来,成为某一区域各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或体质特征。体质人类学家已经证实了人体结构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实际上也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一般地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起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来说,其身体相对于四肢(手臂和腿)往往比较肥大,而后者身体趋向于细长。很多人类学家认为身体结构的这种差别代表着一种气候适应,也即是环境适应。有些身体结构比其他类型的身体结构更适于某种生活环境,身体较硕大而四肢较短的人与四肢较长而身体纤细的人相比在夏天更容易受热气之袭,但在寒冷条件下,这种身材就比较有利。因为肥大的身体往往比细小的身体能保存更多的热量,原因是对比体积而言其面积较小。而相反,四肢修长、躯体纤细的人生活于炎热地区则散热较快而能免其受酷热之袭。又如鼻孔,生活在热带森林的人,其鼻孔一般是宽阔的,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因此鼻子的温暖和湿润功能是次要的。较长而突出的鼻子(这是寒冷地带的典型),其作用是帮助将进入肺部以前的寒冷空气加以暖化、润化。[9](P143-144)而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体质特征明显表现了具有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的适应。1964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人类学教研组对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体质进行抽样检查,初步描绘了瑶族的体质特征:肤色为清棕色,眼色为暗褐色,头发为黑色平直型,个别为波浪卷曲型,头呈圆形,额部微斜,蒙古褶明显。鼻根高,鼻孔大部分为卵圆形,口部两唇厚,口裂宽,身材普遍矮小,男性平均身高1569.29毫米,女性1491.93毫米。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而在某些方面具有南亚类型的部分特征。[10]主要显示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种生理特点。如口唇厚,口裂宽,能够增大口腔通气量,同时扩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从而有助于冷却吸入的空气。人类种族生理体质特征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影响人类体质生理特征的因素也很多,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有些问题至今仍难以给予十分合理的解释。但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人类体质生理特征,就是通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经过世代遗传而逐步固定下来。

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生理体质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特殊的生理体质特点,也反映了华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如健走,尤其是在山路上健走如平地,就是华南地区少数民族一个重要的体质特征。明代有所谓生丁、白丁、黑丁等少数民族,“椎结斑衣,儿时即烧铁石烙其跟蹠,沁以蛇油,重趼若鞹,穿箐走棘,履险若夷”。[11]又清代广西庆远府过山瑶,其“僻处山颠,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辄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12](P390)华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崇山峻岭,交通艰险,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没有健走的体魄,寸步难行。所以必须从小就为适应生态环境在生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也可能把其身体体质生理的某些特殊性遗传下去。有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皴厚,行于棱石丛苇之中,一无所损,其事想自开闢皆然。”[13]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只有适应环境方为生存之道。所以华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对自己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体质生理特征而颇感自豪。有载,粤北八排瑶,“其人耐寒暑,善走险,精药弩,惯捕猎。儿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跟蹠,虽践枳棘巉石,终不能伤。或令儿童著长齿木屐,旋转石碛上,日十数回登山,俾其习惯陟岭,健如猨猱,平民莫能及。而瑶人亦颇以此自恃”。[14]域内在同样生态环境下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表现了类似的体质生理特点。如台湾少数民族。有载:“番俗以驰走飞逐为活计,状腰肥为累,从髫齔便令箍腹,以细竹编如篱,阔有咫,长与腰齐,围绕束之,故有力善走,重茧累胝,能数千里。”[15]“其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16]。这也是与台湾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史载:“诸罗、凤山番,有土番、野番之别,野番在深山中,叠嶂如屏,连峰插汉,深林密箐,仰不见天。棘刺藤罗,举足触碍。盖自洪荒以来,斧斤所未入,野番居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芥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平地诸番恒畏之,无敢入其境。”[17]健走已成为在恶劣生态环境下,少数民族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那些居住在台湾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更表现了攀树如飞的体魄特征。有谓:“内山有社,名曰嘟啯,其番翦发,突睛大耳,状甚恶,足指如鸡爪,上树如猿猕,善射好杀。番境补遗云,鸡距番,足趾楂*[木+丫],食息皆在树间,非种植不下平地,常深夜独出,至海滨取水。遇土番往往窃其首去。土番亦追杀不遗余力。盖其足趾楂*[木+丫],不利平地,多为土番追及,既登树,则穿林度棘,不可复制矣。其巢与鸡笼山相近,无路可通,土人扳藤上下,与之交易,一日一次,虽生番亦慑焉。惟惧炮火,闻声即跳遁”[18],由于长期在山区密林中生活,形成了其攀树如飞的体质生理特征,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结合,而成为其重要的生理特点。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8)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 经济 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 企业 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 交通 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 计算 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 科学 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 自然 生态 旅游 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 经济 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 企业 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9)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

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 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

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

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

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

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

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 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

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

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篇(10)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主要是威胁他们心里健康的因素极为复杂,更甚至于心理状况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因为大学生的人格水平的高低直接被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普遍的认为应该以贫困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此来进一步的研究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

1 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与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河北省某大学2010级学生中抽取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所收回的问卷有190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78人,女生112人。

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教育方式,第一类为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形成严重的服从、懦弱,甚至于不诚实的人格特征;第二类为放纵型的教育方式,采用这种方法的父母对于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任性、独立性差的人格特征;第三类为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况下孩子多表现为活泼、积极、自立的人格特征。

1.2 调查方法及工具

父母家庭教育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主要有12个因素,即F1(父亲态度温和)、F2(父亲严厉)、F3(父亲干涉)、F4(父亲偏爱)、F5(父亲拒绝)、F6(父亲过分保护)以及M1(母亲态度温和)、M2(母亲严厉)、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M6(母亲过分保护)。采用1-4计分形式,经过检测各个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464-0.905之间。

人格问卷调查方式也通过成人问卷形式,共名列80道题目,其中包括4个因素表,即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L(效用度)。EPQ的特使体重的因素分析只要求问答者回答是与否,此因素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8以上。

1.3 调查数据的处理

通过本次问卷得到的相关数据,以班为小组进行统一的数据整理,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的分析及处理。

2 研究结果的分析

2.1 男女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P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在L因素上的差别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见表1

表1 男女生人格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因素表 男 女

n=78 n=112

T检验

P因素 6.373.94 5.672.29 3.349**

L因素 9.342.98 11.032.76 3.778**

注:**P

2.2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人格特征与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E因素与F1、M1因素呈正相关;N因素与F1、M1呈负相关,与M3呈正相关;P因素与F4、M2呈正相关,与M4、M5呈负相关,相关结果如表2。

表2 人格特征与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E因素 N因素 P因素 L因素

F1 0.202** 0.122 0.048 0.105

F2 0.014 0.065 0.087 0.243**

F3 0.105 0.075 0.019 0.057

F4 0.007 0.005 0.146* 0.161*

F5 0.009 0.065 0.097 0.187**

F6 0.093 0.095 0.097 0.054

M1 0.203** 0.178** 0.094 0.015*

M2 0.046 0.042 0.142* 0.124*

M3 0.086 0.203** 0,.055 0.204**

M4 0.042 0.105 0.156** 0.207**

M5 0.014 0.035 0.196** 0.146**

注:**P

3 结果总结与讨论

3.1 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典型性结果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男女在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地差异,主要表现在,在P因素(精神质)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又称为倔强性,并不是人们理解的精神病,它在所有人的身上都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结果表明的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表示男生比女生更有可能表现出孤独感,很难适应外部的环境,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在调查中因素主要表现为调查者的性格特征为虚假,而女生分数高于男生则表现为女生在遇到不利问题时明显的表现为自我的隐蔽心态。

3.2 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方式中F1(父亲态度温和)、M1(母亲态度温和)与E因素和N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与E因素存在正相关,与N因素存在负相关,这表明在父母态度温和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性格外向,表现为爱好社交,爱好冒险,很少有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时候,这样比较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而与L因素相关性较高的F2(父亲严厉)、F5(父亲拒绝)、M3(母亲干涉)、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等因素,表明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大多采用比较严厉或者惩罚的方式,这就使得大学生产生了逃避处罚并喜欢说谎的习惯,而且在母亲身上表现的过于溺爱以及过分干涉孩子的一切,也进一步的说明了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于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其中M4(母亲偏爱)、M5(母亲拒绝)和F2(父亲严厉)因素对于L因素的解释率也表明了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下,母亲的态度相比较于父亲而言,对于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更重要的注重母亲的教育方式,以避免对于孩子的后天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4 结束语

上一篇: 市场监督管理处罚 下一篇: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分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