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0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尺度变换的正确率分析659-665

摘要:采用优势规则和随机规则为基础的尺度分析方法,对分类的TM数据(景观类型图,包含8类型)进行了尺度变换分析.随着尺度的增加,优势规则分析方法使景观中优势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相反,面积较小的非优势景观类型的面积减少.随机规则使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基本上保持不变.随着尺度的增加,随机Kappa指数、位置Kappa指数和标准Kappa指数减少.在优势规则分析法中数量Kappa指数减少,但在随机规则为基础的处理中它保持100%.优势规则处理中的正确率大于随机规则处理的.由景观类型的面积百分比引起的数量正确率在优势规则处理中增加,但在随机规则处理中保持9.64%不变;相反数量错误在优势规则处理中明显增加,但在随机规则处理中少量增加.偶然正确率保持12.50%不变.位置正确率减少,相反位置错误明显增加.层和亚层水平上的位置正确率和错误的变化不明显,而网格水平上的位置正确率和错误大幅度减少.网格水平上的位置正确率和错误率决定了整个位置正确率和错误率,同时位置正确率和错误率基本上决定了整个正确率和错误率.标准Kappa指数大于等于70%作为选择依据,认为210m是优势规则处理法的尺度阈值,150m是随机规则处理法的尺度阈值,欲提高尺度阈值,必须改变研究范围或分类系统.

天津地区迁徙水鸟群落的季节动态及种间相关性分析666-673

光强和光质对野外栽培高山红景天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674-679

摘要:为探讨野外条件下光强及光质对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于2001年5月8日至9月16日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高山红景天种植圃地,利用纱布及红色、蓝色和绿色的滤光膜遮光处理,对生长3a和4a的高山红景天进行了光强、光质控制实验.与温室实验类似,遮荫显著抑制高山红景天根的生长,并使红景天甙的含量略有提高.红膜处理使光强大约降低一半,但仅从光质的角度而言,红膜处理对根的生长影响不大,却显著增加了根中的红景天甙含量和产量,不过效果不如温室实验明显.绿膜处理未表现出对红景天甙积累的促进作用,这与温室实验结果不同.红膜处理不同天数的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红景天甙含量提高的程度影响很小.这意味着在野外种植的情况下,可以在临近收获的最后一段时间用红膜对高山红景天进行处理,这样既可避免红膜处理对高山红景天根生长的抑制(由于减弱了光照),又可显著提高根的红景天甙含量,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红景天甙产量的目的.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680-685

摘要:通过10余年的研究,发现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冷型小麦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即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它的活力较好、代谢功能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早衰能力,优于其它类型小麦;而在气象要素反差很大的干旱和连阴雨天气下,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中间型小麦相比,不但冠层温度依然持续偏低,且在叶片功能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籽粒饱满指数等一系列重要内、外性状上仍能继续保持优势.这种对干旱和阴雨条件的双重适应性是冷型小麦一种宝贵的生物学品质,它有可能为小麦在多种气象生态条件下的高产、稳产打下较为坚实的生态生理基础,并能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出一个把冷温特征作为重要内容的较为新鲜的育种目标.

三种类型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亚群落内禀增长率与链节数的关系686-692

摘要:通过对3类型稻田(有机养鸭田、有机稻田和常规化防田)田间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比较了节肢动物总群落丰富度、丰盛度、周转量、3个亚群落(天敌、中性昆虫、害虫)调查期间的平均内禀增长力()和通过构建以稻田蜘蛛为顶、中位物种的群落食物网的链节数与害虫、天敌亚群落的r和链节增长率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期间,总群落丰富度呈上升趋势,移栽后72d前,3类稻田总群落丰盛度、丰富度依次为:有机稻田>有机养鸭稻田>常规稻田;3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周转量时间动态均呈上口抛物线趋势,其最低值和出现时间依次为:常规稻田33.98、74.1d ;有机养鸭田33.90、79.1d ;有机稻田33.49、54.0d,有机稻田和常规化防田群落周转量和害虫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3类稻田中性昆虫亚群落在调查期间的依次为:有机稻田(0.0665)>常规化防田(0.0652)>有机养鸭田(0.0509);天敌依次为:有机稻田(0.0352)>有机养鸭田(0.0243)>常规化防田(-0.0132);害虫的依次为:常规化防田(0.0478)>有机养鸭田(0.0199)>有机稻田(0.0198).3类稻田总链节数依次为:有机稻田(6623348)>有机养鸭田 (2498217)> 常规化防田(1363372);每头害虫链节数依次为:有机稻田(1756.4)>有机养鸭田 (899.6)> 常规化防田(1362);每头天敌链节数依次为:有机稻田(5627.3)>有机养鸭田 (3652.4)> 常规化防田(2279.9),时间序列中链节数依次为:有机稻田>有机养鸭稻田>常规稻田;两亚群落r和链节增长率均呈线性关系,两块有机田害虫r和链节增长率线性斜率较常规化防田大214%、233%,有机田天敌r和链节增长率线性斜率较有机养鸭田和常规化防田大151%、89.4%.

菏泽牡丹园土壤甲螨群落特点研究693-699

摘要:调查共获甲螨(隐气门亚目)标本616头,分别隶属于17科23属,其中合若甲螨属(Zygoribatula)为优势属(个体数占总数量的10%以上).利用MGP-分析方法(Aoki,1983),菏泽牡丹园土壤甲螨群落在种类上属O型,在数量上分析属于P型,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菏泽牡丹园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所致.从3个采样点的MGP-分析Ⅰ结果来看,三者的结果是互不相同的,MI、MII和MIII分别为O型、P型和G型;但其MGP-分析Ⅱ的结果则均为P型,这是由于合若甲螨属在3个采样点中个体数量都非常多所致.由于甲螨具有表聚性,在0~5cm层土壤中,甲螨的种类和数量都往往表现为最高.在不同季节,土壤甲螨群落类型变化较为明显.M群、G群和P群的高峰期都发生在4月份左右.菏泽牡丹园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较高,可达最大多样性指数的79.26%,各采样点之间的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MII的多样性最高,MI次之,MIII的多性样最低.MI的合若甲螨属数量相对较多,可能是因为它所在的群落受人为干扰较大,这种干扰抑制了该群落中其他种群的生息繁衍,从而使适应性较强的合若甲螨属成了唯一的优势种类.3个采样点中土壤甲螨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差, MI和MII(0.5263),MI和MIII(0.5000)之间的相似程度为中度相似,而MII和MIII(0.4762)之间为中度不相似.原因可能是样点间的栽植历史,管理模式,植被和所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均不相同.

不同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土壤生态系统蚯蚓种群数量的影响700-705

摘要:通过在华北低肥力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的不同土壤培肥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中蚯蚓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5次调查到的蚯蚓属于同一个目--后孔寡毛目,3科、6属、7种;在7种蚯蚓中,天锡杜拉蚓Drawida gisti是该地区较低肥力土壤中的蚯蚓优势种.蚯蚓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化趋势为8月> 9月> 4月 >5月>11月.在低肥力土壤上,单独施用化肥与对照相比可以增加蚯蚓的数量,施用化肥对蚯蚓的影响程度依赖于有机物的投入情况,没有有机物投入或只有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化肥会对土壤中蚯蚓的种群数量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在同时用玉米秸和麦秸还田的情况下,施用化肥对蚯蚓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小.有机肥的施入可以增加蚯蚓的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愈为明显.在几种秸秆还田的投入方式中,蚯蚓种群数量的大小次序为双倍麦还>玉米麦秸全还>麦还.因此在施用化肥的时候应当同时进行有机物投入,以保持土壤中良好的生物状况,这也是土壤培肥的重要环节.

小菜蛾有机磷抗性季节性变化及毒理机制研究706-710

摘要:1998~2003年期间的田间监测结果显示,福州地区小菜蛾Ptutella xylostella对甲胺磷和敌敌畏的抗性水平呈季节性变化,每年春秋季的抗性水平显著高于夏季7月期间的抗性水平。与25℃ 2d的饲养条件相比,35℃ 2d和5℃ 30d可使小菜蛾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显著抑制,35℃ 2d还可使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显著抑制,但5C 4d对小菜蛾AChE、CarE和GST活力影响差异不显著。当反应温度均为25℃时,在35℃ 2d、25℃ 2d和5℃ 30d下饲养的小菜蛾AChE对甲胺磷和克百威的敏感性(Ki值)没有明显变化,但酶与杀虫剂在37℃的反应温度下,甲胺磷、敌敌畏和克百威对在25℃下饲养的小菜蛾AChE的抑制作用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会影响小菜蛾的解毒代谢及杀虫剂对AChE的抑制作用。探讨了环境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田间小菜蛾有机磷抗性水平影响的毒理学机制。

土壤砷污染对蔬菜砷含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711-717

华北蓝盆花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态学研究718-723

摘要:华北蓝盆花具头状花序,花冠蓝紫色,1朵花的花期约为7~8d.边缘花比中部花大,但二者在花药大小、花丝长度、花柱长度、柱头直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花粉寿命约为4d,花柱在花开后逐渐伸长,柱头微二裂、干燥型.同一花序内的花朵在2~3d内逐渐开放,晚开的花散粉时、早开的花花柱仍未伸长,因此,花药与柱头之间有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同一花序内的各花朵间相互传粉的机会很低.按照杂交指数,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依据P/O数据,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罩网试验显示,华北蓝盆花没有自发的自花传粉现象,自然条件下也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没有访花者访问便不能座果.在华北蓝盆花花序上记录到的访花者有10余种,以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为主,最常见的访花者是雏蜂虻和豆芫菁.开花后不同日期,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有所不同:开花第2天到第7天的花序上,访花者的访花频率较高;开花第4天,花序上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最高.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访花者的访花频率也有差异,一般规律是:11:00~15:00之间,访花者的访花频率较高.此外,气温骤降、阴天及降雨能使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明显降低.

人为扰动程度对土壤环境和甘草地下根系的影响724-729

摘要:在相对一致的生境条件下,人为干扰(即土壤耕作)是土壤物理性质改变的重要原因,而土壤条件的变化又是影响甘草地下部分形态变化和无性繁殖效率的主要原因.按照土壤扰动程度将甘草分为无扰动野生甘草、轻度扰动野生甘草、重度扰动野生甘草和栽培型甘草.土壤扰动程度对土壤的水分通透性、土壤保水能力、有机质含量、pH值等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壤干扰的程度越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大;土壤干扰的程度对40cm以下的土壤受到影响较小.土壤干扰可使适合甘草根茎生活的密沙壤层变薄.不同土壤扰动程度对无扰动野生甘草、轻度扰动野生甘草、重度扰动野生甘草的横走根茎的分布深度具有较大影响.在重度干扰土壤中,如果不考虑对横走根茎的人为破坏,野生甘草的主根分布的上限可能达到20cm.在不同土壤扰动程度下,3种野生型甘草休眠芽萌发率均在10%~15%之间,而栽培甘草高达29.78%;随着对土壤干扰的加强,野生甘草休眠芽萌发率有下降的趋势(栽培甘草例外).不同类型的甘草的休眠芽成苗率较低,均不超过7%,其中野生型、野生轻度干扰型、野生重度干扰型甘草休眠芽成苗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栽培甘草的成苗率最低,只有2.3%.横走根茎是甘草无性繁殖的重要器官,受土壤环境的影响最大.相对稳定的含水量、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是保持潜在繁殖能力的重要条件.横走根茎的无性繁殖效率与其分布深度和pH值关系不大,而是与其分布土壤层的水分和营养条件密切相关.

盐度变化对秋茄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730-735

摘要:探讨盐分选择对秋茄种群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沧、金山与浮宫3个亚种群的遗传变异性较小,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1、0.253、0.304,遗传一致度较高,为0.9778~0.9920,但亚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很小(0.0230),表明仅有2.3%的分化来自亚种群间,而97.7%来自亚种群内部,说明盐分选择对秋茄种群遗传分化影响不大,这种遗传结构的维持机制是秋茄亚种群之间强大的基因流(Nm=10.62).

甘肃民勤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花棒蒸腾耗水研究736-742

摘要:采用非称重式地下水恒位补偿蒸渗仪稳定供水系统、气候观测、土壤含水量测定等方法,研究了1995年分别定植于地下水埋深为1.6m、2.6m和3.6m蒸渗仪栽培池中的1年生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从1995年至2000年单株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花棒不同生长阶段(年龄)蒸腾耗水对地下水埋深具有不同的响应特点.1年生花棒2.6m和3.6m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蒸腾量分别比1.6m高出188.35mm和113.7mm;4年生花棒蒸腾耗水量比1年生有显著增长,1.6m、2.6m和3.6m地下水埋深的花棒蒸腾量分别为440.96mm、397.78mm和471.88mm,较1年生增长了3.5倍、0.39倍和1.2倍;6年生各地下水埋深蒸腾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稳定趋势,2.6m和3.6m埋深分别比4年生下降了16.3%和36.7%,而1.6m埋深几乎不变;(2)生长季花棒蒸腾耗水占全年蒸腾量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受气候、不同生长阶段植物生理生态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等的影响,各水位1年生和6年生花棒生长季蒸腾耗水主要集中在径生长期(7~8月份),而4年生花棒各水位条件下生长季不同阶段蒸腾耗水相差不大,同一生长季内各水位间的蒸腾耗相差较小;(3)生长季花棒蒸腾耗水量与环境因子单因素关系分析表明,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花棒蒸腾耗水主要相关因子不尽相同,但其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生态服务功能的动态货币化评价——以南水北调后的湖北省襄樊市为例743-749

摘要:生态环境是和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大系统,且其内部各因子之间存在大量的未知关系,神经网络为未知复杂系统的建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运用BP网络,就南水北调对湖北省襄樊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显示,在调走约1/3汉江水量后,襄樊的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的破坏,其后果是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受到损害和抑制.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论证了神经网络在生态建模中的适用性,探讨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价的技术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系统建模的新思路.

生态学报杂志研究综述与进展
北极浮冰生态学研究进展750-754

摘要: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的开放和全球变化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和海冰现存量的影响日益显现,北极浮冰生态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实质性的进展.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浮冰本身包含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高纬度浮冰生物群落的初级产量远高于原先的估算,浮冰生物群落在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进一步确认.但由于对浮冰生物群落的研究受后勤保障条件的制约,目前尚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预期我国科学家将在其中做出贡献.

荒漠化与气候变化间反馈机制研究进展755-760

摘要:荒漠化和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两者间的反馈机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从荒漠化与气候变化间的反馈机制和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碳源/汇的影响两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以往的研究表明,荒漠化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荒漠化过程中植被覆盖降低-地表反射率提高和(或)土壤含水量降低-降雨量降低-植被覆盖降低这样一个正反馈机制(荒漠化生物地球物理模型"Charney假说"及其衍生理论)来实现的,此外大气中悬浮的沙尘具有明显抑制降雨的作用,土地荒漠化所导致的沙尘暴频发及其影响范围之大也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则表现在对荒漠化的范围、发展速度和强度以及潜在危险性及干旱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生产力的影响上.同时作为全球重要的碳贮存地,干旱区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气中CO2的收支,据估算全球荒漠化所导致的碳损失总量为18~28 Pg C,其中中国近40a来因土地沙质荒漠化导致的CO2净释放量为91Mt C,如果UNEP建议的退化土地治理措施得以实施,每年可固定37 Pg的碳,约占CO2年排放量的15%,其投入低于一些限制CO2排放的措施,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大多数研究尚处于定性描述阶段,虽然有一些量化的尝试,但多停留在低精度的外推或估算上,因此今后有关荒漠化与气候变化间反馈机制研究的重点应放在:(1)量化气候变化过程对干旱生态系统弹性、生物多样性、生物生产力和总体健康的影响,(2)模拟荒漠化发生发展对区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3)评价荒漠化防治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其程度,特别是一些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工程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简言之,从科学和政策的角度来看弄清荒漠化与气候变化间的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761-768

摘要: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对象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具有系统性、研究手段具有主动性.它强调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其空间合理配置、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它更加强调格局与过程安全及其整体集成,将生态系统管理对策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实现管理效果的直观可视.相关理论,景观生态学、干扰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等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存在一个固定标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的不断变化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根本原因.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不但要以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和法规为手段,更要以其不断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需求为目标逐步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769-774

摘要:实验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对其理论的检验和发展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验研究途径开始应用于景观生态学,至今方兴未艾.近年来,"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而研究对象的尺度和空间异质性往往正是景观生态学实验设计和操作所面临的困难.自然界景观格局与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自相似结构为景观生态实验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现有的景观生态学实验方法可分为3类:野外比较观测性实验仍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操作性实验设计更严密,结果更可靠,但受现实条件的限制更大;计算机模拟实验是克服实验条件的困难的一个替代途径,并对理论的检验与发展特别有用.这3类实验方法各自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局限,彼此难以替代.景观生态实验方法主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实验中借鉴并发展而来,但其实验设计在科学问题和操作尺度上具有显著的特点.从空间范畴来讲,景观生态实验包含斑块、边界、景观、斑块景观4种,其所对应的生物群体组织水平、实验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多尺度的对比实验有助于了解生态现象与机制的尺度推移规律,是目前实验研究的难点和焦点之一.实验模型系统(EMS)途径来源于生态系统实验.由于它有对自然因素更多的保留和对实验变量的足够控制,因而适合于景观生态学实验研究.最后介绍了实验模型系统途径的设计思想.并指出EMS途径是景观生态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