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Ecologica Sinica

  • 11-2031/Q 国内刊号
  • 1000-0933 国际刊号
  • 3.2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专论与综述、学术信息与动态

生态学报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五个箭筈豌豆品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农艺性状稳定性395-401

摘要:通过2a、4个区试点和5种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研究,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和MINQUE(1)法,对箭筈豌豆包括株高在内的9个农艺性状可塑性进行评价,揭示了年份和区试点的生态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p<0.001).生态环境分量(年份、区试点、年份×区试点)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较大,同时在不同生态环境间各农艺性状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区试点分量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最大,各农艺性状在4个区试点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肃南和天祝的2个区试点的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大于另2个区试点.各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002年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优于2001年.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数量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5~8月份的月均温对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较大,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提高;7月份的降水量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品系2556和2560在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性评价后,4个区试点两年间都表现稳定,种子产量较大,而且品系2556牧草干重最大,与其它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显著性.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和MINQUE(1)法分析,可客观地判断生态环境效应对产量等目标性状的影响.

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402-408

摘要:牧草种子田间出苗率低是我国草业生产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较高渗透势和短时间的聚乙二醇引发技术(-0.6MPa,24h),研究了引发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不同质量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及其生理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引发可显著(p<0.05)提高种子的早期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缩短达30%出苗的天数,但对最终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引发效果因植物种、种批质量和萌发条件不同而异;其中,沙打旺大于紫花苜蓿,质量中等或中等偏下种批大于质量高或质量低的种批,在低温和干旱逆境条件下萌发大于适宜条件萌发.引发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水浸电导率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引发回干24h种子的水浸电导率与引发种子的相当.引发种子在萌发吸水0~30h的吸水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在24~72h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

播期对春箭筈豌豆种子质量的影响409-413

摘要:对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4个品系,2a共7个播期收获的种子进行了发芽率、千粒重、电导率的测定和带菌率的统计,并测定了主要种带真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2000年不同播期收获的种子在千粒重、带菌率、电导率、发芽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晚播导致种子质量的下降.但在2001年不同播期收获的种子除个别品系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之外,其他品系各播期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真菌接种试验表明,除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外,青霉(Penicillium sp.),大刀镰孢(Fusarium culmorum),厚垣镰孢(F.chlamydosporum),粉红单端孢(Trichothercium rosen)4种真菌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其中以大刀镰孢、厚垣镰孢对种子的危害最大,降低萌发率分别达26%和44%.

岛屿植物舟山新木姜子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414-422

摘要: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分析了舟山群岛濒危植物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6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10条随机引物扩增出84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38.10%.经POPOGENE分析发现,舟山新木姜子居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23.18%,Nei's基因多样度(HE)为0.0793,Shannon信息指数(H)为0.1201,与其它岛屿植物比较具有中等偏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岛屿各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Gst=0.3646);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697,P=96.62%),岛屿隔离效应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结合居群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推测普陀山岛舟山新木姜子部分个体可能为大猫岛迁入的后裔,而朱家尖岛舟山新木姜子则由人为移植自普陀山岛.基于舟山新木姜子的物种保护及资源利用,建议加强现有自然居群的就地保护,促进居群自然更新;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不同岛屿的种源进行混合繁殖,促进基因交流;选育优良品系用于海岛植被恢复及园林观赏.

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423-431

摘要:运用RAPD技术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生境8个羊草种群进行分析.采用24个随机引物(10nt)在8个种群中共检测到224个扩增片断,其中多态性片断173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77.2%,特异性片断22个,占9.8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9.33条.利用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估算了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计算种群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羊草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只有少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85.4%和66.8%;羊草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8个羊草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0.2316,变异范围为0.1587~0.2700,说明8个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不大,即: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8个种群可聚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生境相似的种群能够聚在一起,而地理距离最近的种群不一定归为一类,说明小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其生境间的相似度相关.影响遗传相似性的不是单一因子而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较小地理范围内羊草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异质性所引起的.

转Bt基因抗虫棉根际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的变化432-437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GK-12和常规棉花泗棉3号作为材料,在棉花不同发育时期,于2001和2002连续两年测定棉花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并在2002年棉花的花铃期和吐絮期对根际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年份和生育期棉花根际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但是,年度间和相同的发育时期棉花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棉花的苗期和吐絮期,转Bt基因抗虫棉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棉花的花铃期,转Bt基因抗虫棉根际细菌的数量比对照增加,放线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而真菌的数量变化没有规律.在棉花发育的花铃期和吐絮期,Bt棉根际细菌生理群的总数量比常规棉增加,但是根际细菌生理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细菌生理群分布的均匀度下降.

不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其细菌碳酸酐酶的活性分析及生态意义438-443

摘要:对能加速岩溶作用的碳酸酐酶(CA)的来源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采自中国西南4个不同岩溶地区生态系统土壤样品中的CA活性,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都能检测到CA活性,且CA活性在不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植被覆盖率低的六盘水米苏嘎的土壤CA活性最低,而植被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的重庆金佛山和马山弄拉等地土壤CA活性较高.同一类型岩溶生态系统不同岩溶地形的土壤CA活性亦存在差异,植物根际附近土壤CA活性较高,而且土壤CA活性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表明植物根系及土壤微生物是土壤CA的主要来源.同时还筛选了能产CA的细菌,并测定了细胞内和细胞外CA活性,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的细胞内和细胞外CA活性在具有不同植被状况的弄拉和试验场两种不同岩溶生态系统间具有明显差异.这些都暗示着土壤及其细菌CA活性与赋予不同地形和植被特征的岩溶生态系统的特性高度相关.

逃逸外来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生长繁殖特性、地理分布现状及群落特征444-449

摘要:调查表明,肿柄菊在云南省已逃逸生长于北纬24°10′以南的53个县区,面积达184,212km2.分布区为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类型.逃逸生长的肿柄菊呈多年生灌木或亚灌木状,植株全年生长,5~10月份的雨季是其生长旺盛期,10月份开始献蕾,花期为11月至翌年1月份,果熟期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份.肿柄菊的结实量高达80000~160000枚/m2,种子(瘦果)千粒重4.5782~6.5292g.成熟种子在风力摇曳下从果序中脱出,借助风力、流水或附着于交通工具、人畜等广泛散播,在适宜的生境下实现萌发生长和种群扩增.肿柄菊能依靠植株基部节处萌生的小芽体形成克隆分株,克隆分株迅速生长后成密集状丛生,在倒伏或贴地面生长的茎秆上萌生无数的不定根和不定芽,进一步实现植物体的克隆增殖.由于肿柄菊强大种子繁殖潜力、特殊的克隆增殖特性和植物体固有的化感作用,种群个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快速扩增,排挤本土植物,形成大面积的单一优势种群落,其伴生植物多为一些适应范围广的1年、2年生或多年生杂草.肿柄菊的多种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在危害性的外来植物.

湖南茶陵湖里沼泽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450-456

摘要:研究了湖南茶陵湖里沼泽中水毛花(Scirpus triangulatus)、疏忽蓼(Polygonum praetermissum),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4种植被类型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4种类型中共萌发了29种植物,种子平均密度为5672粒·m-2.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库的物种数和平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疏忽蓼斑块的种子库中萌发22种,平均密度是10089粒·m-2;而普通野生稻斑块种子库中只有14种,平均密度仅2500粒·m-2.在地表植被中共鉴定出18种植物.4种植被类型中,其地表植被的物种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种子库.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物种相似性系数的范围从0.4375至0.6923.每种植被类型中,均有一些物种只在种子库中出现,而另有一些物种只在植被中出现.表明种子库在湿地保护和受损湿地的恢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移植法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应综合考虑种子库与地表植被、以及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植被的物种多样性.

红壤坡地干旱季节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以茶园为例457-463

摘要:以红壤坡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用波纹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红壤坡地干旱季节地表-大气界面水热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茶园稳定生态系统中,气象因素和表层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地表-大气界面水热传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受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对地表-大气界面水热传输起决定作用,土壤水分越小,潜热通量越小,显热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观测期间,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32%,因此通过减少田间土壤水分蒸发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大有可为.

天然草地合理利用的判别模型研究464-468

摘要:天然草地具有资源和生境的双重功能,合理利用与否直接关系着资源的可持续性及生态环境的优劣.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实地观测研究了建群种短花针茅、优势种无芒隐子草和碱韭的枝条密度、单枝重及株丛枝条数目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初步建立了草地合理利用的判别模型.不同放牧制度下植物的枝条密度、单枝重存在差异,轮牧区植物的单枝重高于自由放牧区,枝条生长也较优越.株丛单枝重与枝条数目之间负相关,单枝重随枝条数目的增加最终出现负增长.绝对不利用会造成草地资源的浪费,并且对植物的生长不利.轮牧实现了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加强了草地的生态功能.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69-476

摘要: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及其山前地带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其垂直分异规律是:山地荒漠草原沿土壤剖面依次降低,高山草甸、草原化荒漠和沙砾质草原化荒漠0~20cm与20~40cm土层差异不显著,但高于40~60cm土层.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土壤含水量和<0.05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影响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和年降水量,而影响2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盖度.放牧与围封对荒漠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重度放牧下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放牧处理(P<0.05);重度退化草地围封3a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自由放牧草地显著增加.研究区沙砾质草原化荒漠区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5a持续过度放牧后下降了25.2%.

中国西北干旱区树木蒸腾对气象因子的响应477-485

摘要:应用数值方法,对中国西北干旱区5个主要树种(樟子松、榆树、二白杨、胡杨和沙枣)的叶面蒸腾及气孔导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进行了探讨,时间尺度为日.两套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分别安置在黑河中游的临泽和下游的额济纳旗,每半小时自动记录微气象因子、土壤水分和树汁流量.应用日平均树汁流量、饱和差、总辐射、平均气温和土壤含水量拟合树木叶面蒸腾及气孔导度的经验公式.气孔导度和单个气象因子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应用多个气象因子所建立的经验公式能够很好的模拟气孔导度,模拟效果比气孔导度与单一因子的相关性高.气孔导度总体上和饱和差和气温呈指数关系,与总辐射的关系多种多样,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较复杂.在中游地区,二白杨气孔导度、叶面蒸腾量和单株树木树汁流量最大.试验期间下游试验点土壤水分充足,耐旱树种胡杨及沙枣树汁流量较大,但其气孔导度及叶面蒸腾量均较小.本次研究没有发现树木叶面蒸腾量和单一环境因子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叶面蒸腾模拟效果没有气孔导度模拟效果好,原因是叶面蒸腾是气孔导度和饱和差的函数.

黄土高原区苜蓿与小麦轮作系统根部入侵真菌研究486-494

摘要:以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地区草田轮作系统中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研究材料,分别于2002年两种作物的拔节期(分枝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幼苗期(第3茬分枝期)取样,分离、鉴定了根部入侵真菌,测定了分离所得根部入侵真菌对其寄主作物及另一种轮作作物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共分离到27种根部入侵真菌,包括自小麦根系分离到26种,苜蓿侧根分离到23种,其中22种为苜蓿和小麦共同的根部入侵真菌.两种作物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种明显不同,苜蓿根部最主要的5种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17.0%、大孢肉座菌(Selinia sp.)15.4%、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9.5%、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6.7%及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6.6%;而小麦根部5种最主要的入侵真菌按分离率的高低依次为黑团孢(Periconia sp.)15.0%、丝葚霉(Papulaspora sp.)12.1%、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5.4%、丝核菌(Rhizoctonia sp.)4.0%及尖镰孢3.9%;总的真菌分离率亦是苜蓿高于小麦.苜蓿与小麦的根段带菌率均有随生长季的延长而增高的特征.在试验条件下,参试的苜蓿、小麦根部入侵真菌对苜蓿和小麦均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对苜蓿种子和幼苗的致病力强于对小麦种子和幼苗的致病力.在轮作体系中,小麦田轮作苜蓿应注意防治根部入侵真菌的危害.

三种草坪草的种带与土传真菌及杀菌剂拌种的防效495-502

摘要: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3种9个草坪草品种为材料,在实验室、温室和田间开展了系列研究.实验室结果表明:高羊茅Barlexas品种和草地早熟禾的3个品种,在滤纸苗床发芽率显著高于同样条件下田间土床上的发芽率(P<0.05).对种带和土传真菌的分离表明,自种子上仅分离获得4种常见种带真菌,而经在田间土壤培养后,分离获得14种真菌,包括早熟禾德氏霉(Drechslera po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数种镰刀菌(Fusarium spp.)等.以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和三唑酮对参试品种单独拌种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播后13~16d,福美双显著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品种Premier和草地早熟禾品种Platini的出苗率,增幅最高分别为80.6%和45.2%.与对照比,三唑酮拌种显著提高了高羊茅3个品种的出苗率,增幅最高的是Barlexas品种,可达166.7%.福美双、甲基硫菌灵或三唑酮均可提高多年生黑麦草Taya每盆根和茎干重,与对照比,每盆茎干重分别增加47.2%、29.5%和34.7%,福美双和甲基硫菌灵使其根干重分别增加67.7%和97.1%.福美双和三唑酮显著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Gator Ⅱ每盆茎干重,增幅分别为32.1%和29.6%.甲基硫菌灵拌种使草地早熟禾Platini品种的根与茎干重分别增加230%和100%,参试品种每株幼苗根与茎干重对杀菌剂拌种的反应与每盆重量相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拌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草坪草出苗率和田间生物量.经相关与回归分析,参试草坪草在田间与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二者根和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82,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13.178+3.5911X1和Y2=0.11803+3.6845X2表示.

丹顶鹤性活动的声行为研究503-509

摘要:丹顶鹤繁殖期的性活动可分为雄鹤求偶、雌鹤对雄性求偶的应答、两性交配和交配完结4个阶段,其相应的鸣声模式分别为雄性的求偶鸣声、雌性对雄性求偶的应答声和两性的对鸣声、两性对唱的交配声和两性的高声合唱.4个阶段鸣声都是以基本音的主频率(PF)为主音的单音调声,前3个阶段都带数个近似fn=nf0(f0=FP)关系的低幅值谐频成分,第4个阶段带数个近似fn=nf0(f0=FP)关系的高幅值谐频成分;品质因数(Q3dB)多半为4~6,声脉冲重复频率(RFP)一般为150~180Hz,而第2阶段声的RFP一般为180~260Hz.雄性鸣声的每个单次叫声中含有的音节数较少,一般不超过4个;而雌性鸣声比较复杂,每个单次叫声中含有的音节数较多,一般都在7~8个以上;但雌雄鸣声的每个音节都是由3个声脉冲组成.雄鹤鸣唱声频率变化范围较小,而雌鹤鸣唱声频率变化形式是由低到高达到高峰后又开始下降.4个阶段的鸣声都具有较好共鸣.只有第2阶段发声运动较快.而且发现雄鹤鸣唱单次鸣叫声的音节数'增多'.各阶段鸣声特性均存在差异,不同配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丹顶鹤雌雄都具有不同的鸣声,且其性活动过程中不同的鸣声行为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信号潜能.另外,求偶鸣叫声和求偶应答与对鸣声在性活动鸣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下鸟类群落研究510-516

摘要:从2000年5月到2002年3月,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3992.7网·h,捕到林下鸟312只40种,隶属于6个目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25 g重的雀形目鸟类占优势,但许多个体较大的非雀形目鸟类也到林下活动,最大个体重达370 g,大于100 g重的个体占整个林下鸟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食虫鸟占整个林下鸟种数的70.0%、鸟数量的77.56%;食果鸟虽然占第2位,但其所占比例较小.林下鸟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存在季节变化.留鸟是林下鸟最重要的成分,留鸟占鸟类种类的比例超过85%,留鸟的捕获数量占整个捕获鸟类数量的比例超过90%;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对林下鸟群落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原始林与演替40a后的次生林林下鸟平均网捕率相近但林下鸟群落种类组成不同,其种的相似性仅为0.35.

桡足类滞育规律研究517-523

摘要:首次提出用滞育指数对桡足类滞育能力进行相对量化处理,并对102种桡足类的滞育能力同迁移能力、体长、栖息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学分析,初步得出了滞育在桡足类中的分布规律:在桡足类中滞育与迁移呈负相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置换;个体较小的桡足类一般具有较强的滞育能力和较弱的迁移能力,个体较大的桡足类一般具有较弱的滞育能力和较强的迁移能力;淡水桡足类一般比海洋桡足类具有较强的滞育能力.最后探讨了这种分布模式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