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 22-1108/R 国内刊号
  • 1001-5256 国际刊号
  • 1.3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肝胆病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肝胆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设述评、专家论坛、热点·视点·观点、学术争鸣、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临床病例讨论、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国内外会议动态、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

临床肝胆病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243-245

摘要: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巢式PCR扩增,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者。隐匿性HBV感染者与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易感因素、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分析。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较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并且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后者。本组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2.5%为隐匿性HBV感染。HBV隐匿性感染导致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245-246

摘要:观察应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确诊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58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30)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0.4-0.8)克溶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B组(n=28)常规保肝治疗,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两种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4.3%,血清胆红素下降A组较B组明显(P〈0.05)。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症状和降低血清转氨酶有较好的疗效,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应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优于常规保肝治疗。

血浆置换对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DNA含量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247-248

摘要: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40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40例经PE治疗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下降,PE治疗有效组比PE治疗无效组和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且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更明显。PE治疗可以有效的去除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改善肝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酚妥拉明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249-250

摘要:观察酚妥拉明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86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酚妥拉明1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苯巴比妥30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ml、VitK12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肝功能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77.3%(34/44),对照组总有效率52.5%(22/4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AST、ALT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TBil、TB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酚妥拉明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对HBeAg表达的影响251-253

摘要: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对HBeAg表达的影响。分别用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及基因型,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HBeAg含量,按照有无HBV前C区1896、BCP区1762、1764双突变、基因型等指标进行分组分析。无前C区1896和BCP区1762/1764双突变组、单纯1762、1764双突变和1896突变组以及1896、1762、1764联合突变组之间相互比较,HBeAg含量相差显著,F=6.47,P〈0.01;B、C基因型间HBeAg含量相比,相差无显著性,t=0.1394,P〉0.05。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和BCP区突变能显著影响HBeAg量的表达,从而导致乙型肝炎病毒致病能力的变化。

不同人群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分析253-254

摘要: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传播途径,为预防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血液、唾液、乳汁、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为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RNA。结果各类标本均可检测到HCV-RNA阳性结果。结论HCV可以通过这些体液传播

临床肝胆病杂志紧急通知
紧急通知254-254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255-257

摘要:研究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将5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单用人工肝治疗组、单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效果。联合治疗组病死率22.22%,胆红素下降明显,白蛋白回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好转,HBV DNA转阴或载量下降。血浆置换治疗可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核苷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可加快肝功能好转,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病例报告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1例257-257

摘要:患者林XX,男,39岁,因“乏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一周”于2006年4月20日以“慢性重型肝炎”入院。入院时体检:慢性肝病面容,神清,精神差,计算力、定向力正常,皮肤巩膜黄染。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DNA微阵矩技术研究肝纤维化差异基因表达谱变化258-260

摘要:应用DNA微阵矩技术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改变,以寻找肝纤维化相关基因,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抽提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的mRNA来制备探针,经杂交、洗涤后,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情况。在100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99条差异表达基因,表达上调的有45条,表达下调的有54条。其中未知基因9条。因此基于DNA微阵矩技术的肝纤维化基因表达谱分析能够高通量筛选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

β-胡萝卜素对小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260-262

摘要:了解β-胡萝卜素对腹腔注射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昆明鼠肝纤维化有无防治作用。90只昆明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10只。未防治组10只,腹腔注射Con A。预防组10只,Con A腹腔注射、β-胡萝卜素灌胃。第9周同时处死这三组小鼠。治疗组50只,Con A腹腔注射8周,第9周起β-胡萝卜素灌胃,于1、2、3、4、5次灌胃后一周各处死10只。安慰剂治疗组10只第9周起生理盐水灌胃,第14周处死。小鼠处死后测血清ALT、AST,肝组织病理检查。预防组无肝纤维化;β-胡萝卜素治疗组治疗5周后肝纤维化消失。β-胡萝卜素对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临床肝胆病杂志征稿启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征订征稿启事262-262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熊去氧胆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研究263-265

摘要:研究熊去氧胆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2只大鼠腹腔内注射猪血清诱导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16只予以熊去氧胆酸(UDCA)灌胃,余16只为模型对照组。另32只大鼠中16只给予UDCA为药物对照组,其余16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于2、4、6、8周末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微弱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纤维化的肝组织PDGF-B、TIMP-1表达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升高而增强,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病理改变轻,而且肝组织PDGF-B和TIMP-1的表达下降。UDCA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PDGF-B分泌及其介导的与TIMP-1增强有关的肝纤维化过程。

血清尿酸检测在肝硬化中的意义266-267

摘要: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对2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UA检测。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组血U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80,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UA水平较肝硬化代偿组降低更为明显。肝硬化伴有肾功能损害时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28,P〈0.001)。肝硬化失代偿者UA降低比率(39.6%)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者降低比率(25.0%,x2=4.18,P〈0.05)。肝硬化患者血UA水平与前白蛋白(PA)水平呈正相关(r=0.2704,P〈0.01)。研究表明,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血UA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UA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左旋门冬氨酸鸟苷酸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探讨268-269

摘要:探讨左旋门冬氨酸鸟苷酸(雅博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的疗效。8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雅博司+美能治疗组(A组)和谷氨酸钠+美能治疗组(B组)疗程皆为7天。治疗后A组中24小时清醒34例,72小时清醒36例,B组24小时清醒20例,P〈0.01,72小时清醒30例,P〉0.05;A组血氨治疗前后分别为(76.25±26.5)umol/L vs(36.28±11.51)umol/L,B组为(71.58±16.99)umol/L vs(49.8±16.46)umol/L;P〈0.05,A组血ALT治疗前后分别为(92.23±41.23)U/L vs(32.8±11.74)U/L;血清胆红素则分别为(40.05±15.12)umol/L vs(20.95±11.27)umol/L,P〈0.001;B组血ALT治疗前后分别为(87.93±40.72)U/L vs(34.32±10.64)U/L;P〈0.001,血清胆红素则分别为(38.95±14.9)umol/L vs(22.33±10.9)umol/L,P〈0.001。雅博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迅速有效降低血氨及胆红素并进而加快肝性脑病清醒。

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70-273

摘要:探讨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对肝癌组织TGFβ受体Ⅰ、TGFβ受体Ⅱ、Smad2,Smad4,Smad7蛋白和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结果显示肝癌组织TGFβRⅡ、Smad4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及癌旁组织显著降低,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Smad7/Smad4比值显著升高。提示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使TGFβ1介导的抗增殖信号不能正常下传,可能是肝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准确性对比研究273-274

摘要:探讨超声造影前后肝内占位病变定性的准确性及可靠性。5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Sonovue超声造影(CEUS)检查,确诊后与常规彩超(CDFI)检查结果对照,计算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诊断原发性肝癌、肝恶性肿瘤治疗术后疗效评价、肝硬化恶性占位筛选方面CEUS与CDFI诊断准确性存在明显差异(P〈0.01)。Sonovue CEUS在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临床肝胆病杂志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