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 22-1108/R 国内刊号
  • 1001-5256 国际刊号
  • 1.3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临床肝胆病是吉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临床肝胆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设述评、专家论坛、热点·视点·观点、学术争鸣、指南与规范、指南解读、论著、临床病例讨论、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国内外会议动态、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等

临床肝胆病 200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专家共识
2004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323-328

摘要: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1.2亿.慢性感染者中约50%~75%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漫长,可持续30~50年,并且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期间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残留期(低复制或无复制期)或终末肝病期.在免疫清除期,机体免疫系统和病毒反复相互作用,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持续进展,因而是亟需接受治疗的重要时期.

临床肝胆病杂志默认
心得安治疗食道静脉曲张31例临床观察328-32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第20卷总目录386-389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LA-DRB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分析及其与抗病毒治疗应答关系的比较329-331

摘要: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LA-DRB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答率的相关性.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HLA-DRB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DRB1*04和DRB1*1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DRB1*07阳性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较高,而DRB1*04阳性者应答率较低.患者性别、HCV基因型、宿主HLA-DRB等位基因三种因素均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DRB1*07等位基因及Ⅳ型HCV感染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最大.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对慢性肝病诊断的价值331-332

摘要:观察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慢性肝病中的变化,评价临床诊断价值.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131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和103名正常人血清GPDA活性,同步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比较分析.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肝癌患者升高尤为显著;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GPDA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ALT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01),ALT升高的例数与倍数明显高于GPDA.血清GPDA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及病情估计有一定的意义,但敏感性不如ALT.GPDA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不大,但GPDA异常升高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耐拉米夫定基因变异333-334

摘要: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拉米夫定基因变异的可行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356例经拉米夫定治疗半年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HBV病毒的突变情况,对比直接测序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直接测序结果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在检测单一病毒株感染时,两者符合率达到100%;检测混合病毒株感染时,两者符合率在85%以上.基因芯片技术在拉米夫定相关的HBV变异检测中具良好应用前景.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慢乙肝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335-337

摘要:观察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探讨TGF-β1对慢乙肝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ELISA法测定83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以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1.慢性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慢性乙肝轻、中、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血清TGF-β1与CSD4+T细胞、CD4+/CD8+呈负相关,与CD8+T细胞呈正相关.慢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GF-β1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HBV DNA定量关系的研究337-338

摘要: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HBV DNA定量的关系.分别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能与HBV的持续感染与复制相关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HBVDNA及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339-340

摘要:研究活化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AICD)在乙型肝炎慢性化中的作用以及与HBVDNA和Th1/Th2的关系.分离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1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的刺激下培养,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0.经过PHA诱导的PBMC凋亡率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慢乙肝组中,随着HBVDNA的上升,凋亡比率升高,IL-4与凋亡成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01).AICD可能在乙型肝炎感染慢性化与形成免疫耐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HBVDNA与AICD有关,IL-4促进AICD的发生.

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和丙型重叠感染肝炎患者临床研究341-342

摘要:为探讨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重叠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及临床特征,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对203例HBVM一项/一项以上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定量及HCV-RNA基因分型检测,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肝功能等临床特征.HBsAg阴性及HBsAg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差异;但血清ALT及总胆红素水平在HBsAg阳性者较高.Ⅱ/1b型HCV感染在HBsAg阴性者中的比例高于HBsAg阳性者(P<0.05).HBsAg阴性慢性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及HBV水平均低于HBsAg阳性患者.HBsAg阴性的慢性丙肝患者中,抗HBc单独阳性者HBV-DNA阳性率最高,但HBV-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Ⅱ/1b型HCV感染在HBV-DNA阴性患者中的出现频率较高,与HBV-DNA阳性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因此,临床上对于那些肝功能损害严重,同时有抗HBc阳性或Ⅱ/1b型HCV感染,尤其是HCV-RNA阴性而肝功能仍有持续损害的患者要及时行HBV-DNA检测,以除外HBV活动的可能.

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基因含量与临床的关系343-344

摘要:探讨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的关系.18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基因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含量(106.35±1.84)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104.73±1.88)(P<0.01),不同类型慢乙肝组血清HBV DNA含量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实,血清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的水平变化,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损害程度与血清HBV DNA基因含量无明显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关系及其相关研究345-346

摘要:为了阐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对肝纤维化的影响.4组共170例患者治疗(或观察)前后分别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其外周血中的HBV DNA及YMDD变异株,用RIA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治疗后未变异组与变异组比较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HBV 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显示拉米夫定能有效地抑制HBV复制,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但是,YMDD变异使其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减弱,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也受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内皮素、补体的变化347-348

摘要:探讨补体及内皮素(ET)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中的变化.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正常人及HBV-GN患者血、尿内皮素的水平;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补体水平.HBV-GN患者血、尿田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血清补体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内皮素及补体在HBV-GN的发病机理及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值高低可作为判断肾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瘦素与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关系348-350

摘要:研究瘦素与酒精性肝病(ALD)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用ELISA法检测60例A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步检测了ALD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及TGFβ1,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AL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单纯性脂肪肝(AFL)、脂肪性肝炎(AH)、脂肪性肝硬化(ALC)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在AH、ALC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和TGFβ1正相关,AL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密切相关.血清瘦素是ALD患者肝纤维化的始动因子之一.

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351-352

摘要: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3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等综合治疗;对照组14例,应用甘利欣等综合治疗,疗程为1月.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降低、PTA上升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Bi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PTA明显上升(P<0.0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有较好的疗效.

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意义353-355

摘要: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体内内毒素、TNF-α、IL-6水平变化及乳果糖治疗的临床意义.将34例SBP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对照组和乳果糖治疗组.同时设肝硬化无菌性腹水(SA)对照组(11例)和健康对照组(11例).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内毒素水平、TNF-α、IL-6水平.治疗前SBP组、SA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治疗后乳果糖治疗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浓度较标准治疗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内毒素、TNF-α及IL-6水平相互正相关(P<0.001).乳果糖短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炎肝硬化SBP患者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观察355-356

摘要: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酒精性肝病的保肝、降酶、退黄等的临床疗效.7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38例(阿拓莫兰注射液1200mg/d+丹参、维生素C、肌苷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5例(丹参、维生素C、肌苷注射液静滴),疗程3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1月后ALT、AST、GGT、TBil、TBA等肝功能恢复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GGT、TBA值较前明显下降(P<0.05),其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

16排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肝硬化病变程度的评价357-358

摘要:肝硬化临床很常见,对肝硬化病变程度的评价尚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本组研究通过16排螺旋CT门静脉造影观察门静脉系统病变,探讨其与肝硬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