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陈设设计应有规可循11-11

摘要:2017年11月4日,国家主席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强调行业标准化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家庭环境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使得陈设艺术越来越受重视。近几年来陈设行业的产值平均在2.5万亿以上,但如此庞大的产业市场却缺乏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从而导致不少陈设工程质量低下,施工混乱,粗制滥造,环保和安全令人堪忧。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中国第一部“室内陈设设计规范”的诞生——《室内陈设设计规范》编写中期汇报会暨新闻会在南京举行12-19

摘要:2018年12月18日中国室内陈设设计论坛,暨中国第一部《室内陈设设计规范》编写中期新闻会,在东南大学六朝松旁的梅庵举行。来自全国陈设设计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大咖聚集一堂,畅所欲言,献计献策。高祥生教授在会议上发言,强调'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是由国家文化部和建设部共同批准后报民政部审批同意后成立的部级社团组织'。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师的建筑
室内20-21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造型风格之外还有室内环境设计等。人们工作、生产、学习、教育大部分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室内环境要求防寒、防热、防潮。室内一般净高2.9m,其中门、窗、桌、椅、床是必备的。在楼层内,楼梯最为重要,对于高层那就是电梯,超高层更是离不开电梯。

建筑与文化杂志观筑之道
历史语境下的当代建筑设计表述22-25

摘要:文脉(CONTEXT)最早起源于语言学的翻版,意思是文化上的脉络和文化承上启下的关系,文脉是物质和空间的概念,也是时间与动态的关系。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的过程,其最大载体是建筑。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历史形成的街巷、胡同、牌坊等城市形态,会更加真实地记载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历程。历史可以质疑和批判,但却无法改变。建筑设计提倡文脉,并不是为了眷恋过去,而是强调个体建筑在建筑群中的连续性。

建筑与文化杂志设计品阅
我了解的现代著名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26-33

摘要:我关注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已经多年了,觉得他对芬兰以及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影响极大,值得研究。因此,我先后参观调查了阿尔托在芬兰、美国诸地的数十件作品,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现编撰成短文发表,请朋友们阅后不吝指教。1建筑设计界的暖男建筑史中常常把阿尔瓦·阿尔托归为'乡土''人情化'一栏,但我却喜欢称阿尔托为'建筑设计界的暖男'。

成都吾悦广场——元宝街34-37

摘要:【隐世英雄部落】在很久很久以前,蜀国熊猫大侠为首的众英雄因厌倦江湖纷争而退隐于山水田园间寄居于'熊猫村',过着与世无争的平常生活但,功夫仍存在于山野田园间中船坞入口水路,是熊猫村与外界连接的唯一入口,也担当着对外商贾的贸易平台。船家、工人、外出归子,一切井然有序地各行其道。

建筑与文化杂志理论研究
院落邻里再塑——陕西关中农村聚居方式研究39-41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里坊、聚落、院落围合等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从中获取灵感进行农村新聚居方式探索。反思当前农村居住困境与问题,提出聚居单元的概念,以陕西关中地区八合院、十合院聚居实例研究为对象,通过建筑围合等空间组织手段,进行新宅院的组合变化,营造院落、塑造弹性边界,以促进邻里交往,探讨院落邻里聚居的新方式。

江南水乡城镇空间文化研究——以朱家角古镇为例42-43

摘要:当代中国的地域建筑与传统聚落正以蓬勃的姿态不断更新发展,江南水乡城镇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更是走在前沿。我国当前的江南水乡城镇,最主要的发展策略为旅游开发,因此对这一类型地域城镇空间文化进行综合考究,科学性的分析其空间特点,将更有利于引导古镇可持续的发展。本次研究将结合国内现有水乡城镇空间文化特点及案例,以笔者实际调研过的朱家角古镇为研究对象,浅谈这类水乡城镇的空间文化及其开发利用。

曲靖老城西门片区改造设计研究44-45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冲击下,曲靖市的城市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为'提升老城区,完善南片区,重点建设西片区,南北联动,创造条件向东发展。近中期主要向西、向东,适当向南发展。远期远景向东、向南发展'。如何实现老(古)城的更新,使其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则是老城'重生'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新的环境下,保护曲靖的'老',实现历史文化的'新',研究在保护'老'的文脉和神韵的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实现建筑风貌的保护、延续历史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研究控制规划区与周边山水环境的廊道关系。

民国时期建筑中设计意识研究46-47

摘要:民国时期开始,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形式现有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不断发展并出现了混合建筑以及西式建筑。在民国时期,从西方来讲,西方人主动将西式建筑推向中国,主要是为了传播教会思想,西方人在中国建立了教堂,在这之后西方开始在中国建设侵略性的殖民建筑。后来,中国建筑师对于自身缺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建筑技术,从而出现混合式建筑。从本质上讲,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必须对差异有深刻的理解,积极探索后才能建设、融合,使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加多元化,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基于此展开如下论述。

探析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脉络48-53

摘要:在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研究材料观念的演变,18~19世纪从理性出发关注'材料真实性'的材料观念用于抵抗风格争论,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构建新材料新风格,20世纪末以材料的地域性建构策略作为抵抗文化漠视与后现代布景式历史主义,乃至当代以人为主体着重材料的知觉表现。

时间与空间知觉理论下的特色小镇街区尺度研究——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特色小镇为例54-55

摘要:随着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升温,如何在'千城一面'的小镇中创造特色和空间活力成为问题导向。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除了产业、文化底蕴方面的支持,小镇的空间形态、街区尺度同样重要。街区尺度的合理性影响着空间的布局,进而影响人类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文章以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特色小镇为例,基于'时间与空间知觉'理论,试图通过对街区尺度进行研究。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游客对'街区尺度'的心理空间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街区尺度的优化策略,探讨人性化适宜尺度的街区形态及设施布局的设计对策。

舒尔茨和海德格尔现象学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阐释56-57

摘要:江南古典园林形成宏观上受江南地域影响,微观上与园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互动变换,具有历时性和个人性。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观点场所精神描述自然和人类建造活动的关系,其前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讨论个人存于世的方式。两者在这从宏观自然到微观上都与园林的形成呼应。因此文章试图通过两者的现象学解释江南古典园林本体论层面的成因。

建筑设计基础中的建筑分析教学思考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建筑系1年级为例58-60

摘要:整合'分析+设计'两条线索,从教学定位、存在问题、教学组织、经验启示几个方面,对建筑设计基础中的建筑分析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旨在通过建筑分析途径,引导一年级学生向日常生活学习,培养感知力、判断力,激发学习自主性。

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评价体系构建初探61-62

摘要:以国家颁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为蓝本,在梳理其存在缺失的基础上,结合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和特色,对其指标的地域适应性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建构了《图们江地区朝鲜族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当地传统村落分类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边置化与构件化——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作品的结构理念63-64

摘要:文章提出了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作品在结构表现方面的两个特征:'支撑体系的边置化'与'节点细部的构件化'。文章还通过对其建成案例的分析和比较,详细阐述了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作品中的结构逻辑和技术理念。

居住空间分异影响下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品质劣化研究65-67

摘要:随着城市居住建设用地面积的紧缩,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将由过去的拆建扩张转变为既有居住建筑更新与户外环境品质的提升。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已有一定政策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而作为与建筑息息相关的住区户外环境却因较少受到关注,缺乏系统的改造方法与理论研究,日渐无法满足人民对居住环境质量和性能的需求。居住品质的差异带来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而空间分异又进一步加剧了居住空间品质的劣化。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地调研,对既有住区户外环境品质劣化现象及本质进行研究,探索户外环境劣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关系,探讨户外环境品质劣化的本质原因、动力机制,分析既有住区外环境有价值的保留点,提出相应策略、展望,推动和促进既有住区户外环境改造的发展。

日本新陈代谢学派与城市设计分形学的关联性初探68-69

摘要:文章简要论述现代建筑语汇、空间及功能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探讨新陈代谢派对城市设计的影响及其局限性。文章着重对比新陈代谢派,特别是槙文彦的群造型理论与城市设计学中的分形学理论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为城市设计分形学的发展提供基于新陈代谢学派群造型理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