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健康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6 16:18:40

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1)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64-01

建筑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不仅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严重损失,也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是以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的多工种交叉、轮替、顺序进行的生产活动,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且经常处于高空或地下,如不妥加防护,容易发生坠落、磕碰、触电等伤害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保护建筑安装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受职业病与伤残的威胁,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还有不少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屡见不鲜。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仍然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血的教训应足以引起建筑施企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氖┕た始直到工程施工结束,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施工中的每一种方法、施工条件、作业状况及作业人员都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2.2 建筑施工项目种类繁多,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各异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工程中其施工技术、工艺、周期、设备、材料等都会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所以与其相互联系的安全技术、知识、特点及人员素质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2.3 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有其独特性,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

每一项工程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每一项工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同,安全管理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因势利导的进行。

2.4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复杂而且多变,使得安全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大部分工程都处于高空作业当中,气候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建筑施工设备其能耗较大,强度较高,所以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导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较高。

3 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3.1 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在建筑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是一个企业只有投入,却不见收获的项目,建筑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对建筑安全这个项目减少投资,使得在建筑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2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水平亟待提高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有些技术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对安全的认识相当缺乏,不了解怎样进行安全建筑,因此违反安全规章的事情常有发生。

3.3 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或缺乏针对性

在建筑过程中,有些项目缺少对安全这方面的规划,缺少必要的施工方案,因此常常会造成施工现场非常混乱,缺少技术性操作,事故频发,给安全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3.4 安全教育培训相对滞后

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后,许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并不是只固定在一个地方,随时都有可能去另外一个工地,因此在安全培训上就存在了难度,造成施工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上的培训。另外,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也比较差,缺乏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一些施工现场虽然有培训计划,也实施了培训计划,但是这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4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建筑施工单位要能够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出发,在保证在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发展的同时,以保证建筑工人的安全为原则,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管理资料库,提高各单位、人员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施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运行。

4.2建筑施工安全与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要明确安全施工的职责,加强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要真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3在影响施工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环境因素是较为重要的一项。良好的施工环境必然会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而恶劣的施工环境则会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程度高的施工环境。

4.4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能够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并统一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标准,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监管力度。其次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单位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宣传安全施工知识的活动,普及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知识;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在安全教育课程结束后要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做好专门培训工作,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

4.5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施工单位的安全事例,以此来提高警惕,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避免同样事故的再次发生。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生产条例,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同时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技术、资金投入,运用先进可靠的施工装备来进行安全操作,淘汰一些落后过时的生产设备。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以制度为基础、科技为保障,可以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6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措施之一,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安全监督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遵循技术操作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施工工序都安全规范。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违规操作、违法操作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安全监督人员要能够及时中断施工程序、限令其做出更改,并记录在案,安全监督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消除一切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

综上所述,安全系于责任,责任则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头等大事,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根本利益。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做到人人绷紧安全弦,才能让安全生产的目标得以实现,让企业处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芳.综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广东科技,2007(S1):397-398.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引导、规范员工行为和价值取向,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近年来,长武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始终把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精神、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努力打造学习进取、求真务实、高效廉洁、和谐稳定的企业良好氛围,努力推动了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一、培育精神文化,筑牢理想信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一)以文化引领,构建员工共同的精神支柱。作为烟草企业最基层党组织,我们在“鼎诚咸烟,情注泾渭”的咸阳烟草企业文化的框架内,组织员工紧紧围绕企业奋斗目标、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服务精神等方面的要求,结合长武烟草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形成具有长武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作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总结、提炼出了富有时代特征、体现长武烟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并在机关醒目位置公示,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同时,大力倡导全体员工根据“鼎诚咸烟,情注泾渭”的咸阳烟草企业文化理念要求,联系本人的实际,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生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通过确立这些理念和格言,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教育。积极引导员工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追求。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八型机关”( 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责任型、效率型、创新型、团结型、节约型机关)为载体,以专题辅导、形势教育、主题实践、技能比武等形式,举办了“中国梦”、“我身边共产党员”、“忠诚、敬业、用心”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学习、遵守、贯彻,进一步增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浓厚的企业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

(三)坚持典型引导,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要以开展争创“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和岗位标兵等活动,树立一批“干事创业、乐于奉献”的先进典型和标杆,充分彰显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影响力,着力营造员工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二、倡导行为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

(一)以“贯彻《道德纲要》,塑造良好形象”为主题,全面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和行业行为规范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开展员工文明办公和职业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培训、诚信教育、“雷锋月”活动等,推动《道德纲要》和行业行为准则的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以“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坚持“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联村保户接地气,惠民务实树新风”、“忠诚敬业用心”、“三亮三比三评”主题教育活动和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大讨论活动,把“知荣辱、践承诺、树形象”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党员培训和干部考核内容,纳入争创先进的条件,着力解决员工在“知荣辱、践承诺、树形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股室活动,全体员工要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市民、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成员,树立员工“文明使者”的形象。

(三)以“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为主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要以反腐倡廉为重点,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管住“源头”,刹住“风头”,惩住“苗头”,多措并举促廉政,形式灵活抓教育,高筑党员干部的廉政“防火墙”。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进行正反面教育,使企业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四)以“推行服务承诺,开展效能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组织开展“改进作风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走前头”、“佩戴党徽上岗向我看齐树标杆”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员工工作作风转变。

三、健全制度文化,强化企业管理,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3)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引进和在本县注册成立并取得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企业及个人、民营投资商。

支持方向。本办法支持施工企业资质晋升、拓展县外建筑市场和引进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个人、民营投资企业与本县施工企业合作等。

第二章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严禁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

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地块,规划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引导建筑企业集中发展,做大做强。适时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解决建筑企业办公、仓储、生产、科研用地,参照工业企业供地的优惠政策,给予安排用地。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建筑企业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大厦,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第三章推动产业发展

加大对我县建筑企业晋级创优的扶持力度,在资质增项、升级办理上予以倾斜和奖励,积极培育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初始注册地在本县的现法人建筑企业晋升为总承包特级的企业奖励5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2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新增公路、水利水电、电力、桥梁、隧道、消防设施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每增一项一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增一项二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3万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局列入预算,用于经营场所、“企业总部”、“企业基地”建设或购置工程机械设备。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的县外建筑施工企业,每年在我县纳税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自迁入之日起三年内分别按该企业当年在我县缴纳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90%、80%、70%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迁入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晋升资质等级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资质晋升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利息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

鼓励建筑企业创优夺杯。本县建筑企业在本县项目中获国家“鲁班奖”、安徽省“黄山杯”、宣城市“云岭杯”,分别一次性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

支持鼓励我县建筑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政府投资采用epc、ppp等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支持本地企业集团或企业参与投标。支持本地企业积极与央企、省内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或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合作、资本合作形式参与我县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并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具有良好信用、能够提供足额担保和具有相关工程业绩的本地企业参与相应的项目建设。

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工程,鼓励优先选择本县独立法人资格施工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承包建设活动;

选择本县或在本县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建筑企业为项目承包人的,按施工企业承包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25%奖励给投资者,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形成部分重点区域的规模市场。对县外承包工程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的企业和单个工程合同额达到1亿元的大项目,进行项目跟踪服务。县内建筑企业到县外施工奖励回本县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10%,以支持建筑企业用于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积极举办对外合作推介会、银企合作对接会,鼓励银企合作,进一步拓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建筑业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县金融部门应对具备竞争力、信誉好、业绩优良的骨干企业加大资金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信贷授信额度或优惠贷款利率,及时为企业出具资信证明和工程保函,以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

第四章规范市场秩序

对非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建立限额400万元以下各类施工企业协议库,本县企业直接入库,协议库建立后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对新取得相应资质的本县企业原则上每半年增补入库一次。入库企业年产值达不到1000万元实行动态调整。

政府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项目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加强示范引领,以市场化方式,培育一批县内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提高工程总承包的供给质量和能力。

引导建筑企业以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保函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供履约担保;

落实好本县建筑业企业连续三年未发生欠薪的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免缴政策。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原则,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责任,实行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通过银行按月足额发放,积极探索建立商业保险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兑付。

县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政府的年度执法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建设监督执法检查,包含施工工地的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卫生措施、扬尘治理、消防、农民工工资等工作情况,对优质项目进行表彰,给企业和项目信用加分。

县公共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对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系统业务进行培训指导。县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对全县建筑施工企业税收政策辅导,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并加强外地企业来我县承建项目的税收指导。

第五章拓宽人才培养

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工学一体”,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和高职人才的培养、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县人社局、住建局等单位,要加大对建筑业高级职称和高级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高级人才占有率;

在职称评定方面,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材料的指导,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建筑业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符合条件的,享受县人才引进政策。

第六章强化服务保障

申请奖励政策的企业,于第二年7月31日前对上一年应得奖励提出申请。应如实提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县外中标合同、税票复印件、企业晋升资质等级证明及资质等级复印件等资料,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部门共同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由县财政局安排奖励资金拨到行业主管部门后拨付给企业。

企业发生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和信用失范等事件,涉及偷税等违法违规的,不能享受本奖励政策。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4)

高层建筑指高度达到一定层数或者一定高度的建筑物,目前,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物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每个国家都一颗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确定。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里的规定来看,住宅建筑物在10层以上的可以成为高层建筑,而其他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物在24m以上的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土地利用集约化,节约用地面积,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率。而且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高层建筑会节约工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一些高层,超高层建筑可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社会效应。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 高层建筑施工并不是单层建筑施工的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等方面有新的要求。与一般的建筑施工相比较,高层建筑施工所具有的独特的危险因素。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技术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工期相对较长等显着特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引起安全问题的因素也多于普通建筑工程施工。

1.2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主要有:

(1) 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火苗容易造成火灾,营救也比较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要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2)工程量大,施工布置难度大,基础开挖深度大,支护结构费用高。一般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大,工程量大,临时设施工程较多,现场材料、设备、制品储存量大,需要合理安排。而基础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加深,城市施工无条件放坡开挖,因此支护结构工程量大,特别是周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对支护结构的强度、位移变形都有很高的要求,使得本是施工临时结构的支护结构费用很大,有的达到数百万元。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4)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

2.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不确定因素多,因而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事故主要有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事故、消防安全事故、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等。这些危险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导致是施工过程违规违法操作导致了,致使建筑施工过程危险频频,给企业和工人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损失和伤害。

2.2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没有真正落实。

(2)“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

(3)施工专职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

(4)竞标单位不合理低价中标,使得安全防护费用紧缺。

(5)安全检形式,轻整改。

(6)立体交叉施工安排不合理,隔离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2.2.2 工人操作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特殊工种施工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2)新工艺不按照指导方案施工,导致安全隐患增大。

(3)施工前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3 机械设备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起重设备的安装、拆卸及升降过程无专项方案,超载现象严重;使用时不考虑天气情况,导致倾翻事故。

(2)起重吊装时无指挥或瞎指挥,导致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

(3)上料平台的防护设施不到位,致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4) 机械设施维修保养不到位,致使设备陈旧、老化加快。现场作业环境方面的问题

2.3 现场自然环境复杂时,在未探明情况下就开工;施工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但承包单位为抢工期强令工人违章作业,为以后的安全施工埋下隐患。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1)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可能引发火灾。

(2)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放有大量易燃及可燃材料,如木材、油漆、粘合胶、防护网、保温材料、乙炔气体等,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3)高层建筑施工时,由于电梯井、楼梯间没有安装防火门,发生火灾扩散快,扑救困难。

(4)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多,电器线路杂乱,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5)高层建筑施工中承包单位较多,民工流动性较大,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隐患。

(6)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是临时供水系统,水量较小、水压较低,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3.1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5)

倡导:“以健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

“设计医疗建筑能变相帮助人们解决对健康的需求,意在造福于人。”基于此,王恺在比利时深造时选择了攻读医疗建筑设计专业,同时,他也逐渐对健康产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成后的王恺先后在美国几家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任要职,回国后继续为医疗建筑事业而努力。但是无论是做医疗建筑师还是管理者,这仅仅是他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开始……

在20多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中,王恺深深感悟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患者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进入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医疗服务市场初期,这促进了“中国新医疗服务模式”的产生――从“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型为“以健康为中心”。

“正是这一趋势变化决定了医疗服务产业对医院设施、医技设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医疗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高效绿色的建筑,帮助医院改善环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但这只是医养健康产业中一个很小的环节。设计医院是我的专长,但我更希望人们身体健康,根本不用去医院。我们为何不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何不构筑一座‘健康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呢?”建设一所优秀的医院建筑尚且不易,何况是一座“健康城市”。看似难以实现的大胆想法并没有阻扰王恺的行动。带着“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他开始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成都智慧医学城、西安秦汉新城医疗健康区……王恺正将“健康城市”的规划理念,一步步实践于各地城市的建设中。

发现:缺乏健康理念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构建“健康城市”的想法是否经得住考验呢?然而王恺并没有空谈梦想。他研究了健康本源学理念,希望在医疗、环境、生活行为方式方面构建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健康综合服务体系,包括生活方式选择、预防性治疗、整体诊断、健康幸福、药物应用、健身应用、饮食应用、养生保健应用,细致而又完善。

“现在大家关注的已经不仅停留于是否得病,而是希望把此概念提升,更多的关注健康。”王恺提出,我们应该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建筑中。“坦白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目前还是不够健康。老百姓看病的庞大开销对国家而言就是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医院建得好是件好事,但确保人们少进医院不失为一件更好的事情。”王恺认为,如果把握好“健康”这一关,就可减少人们就医次数,从而减少医院床位。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能帮助医疗建筑进行整体结构调整,还能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节约巨大资源。

针对养老设施在中国的大兴建设,王恺认为只有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出发,构建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健康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医养健康服务为核心,采用宜居宜老的家居设计和绿色健康的规划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医养配套服务,才能真正符合中国养老地产的开发趋势。因此对目前“养老社区”的称谓,王恺有着不同的想法:“其实称为‘健康社区’更合适,老人应与家人一起生活,社区内提供全套的医疗服务,并与生活密切结合,真正从医疗观念转变为健康观念,最终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模式。”

现今,王恺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的研究中,为促进中国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努力。他提出希望通过联盟的形式,为医养健康产业提供三大服务平台。一是创新平台,立足于对中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为项目量身打造可持续、高回报的创新型医养健康发展模式与产品;二是服务平台,凭借资深业内经验,并利用自身强大的项目管理团队,提供集项目决策、项目建设管理、项目招商、项目运营等全方位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服务;三是资源平台,利用集投资、医疗、养老等国际顶尖业内资源,为医养健康产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他已然成为中国医养健康新产业模式的“创领者”。

行动: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力量

“欧洲以干净卫生为重点的健康城市,历经30年发展达到真正以民生为基础,以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中国虽然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概念完全不同。”王恺继续强调,从医疗建筑到医养建筑,再到医养健康综合体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应是“健康城市”。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政府出台指导政策,企业依据政策进行建造,个人参与其中,才能共同为我们的健康城市做出贡献,创造社会价值。”

在采访中,王恺认为,医疗建筑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孤立的医院建筑上,它其实需要考虑社区、康复、教学等多种功能的产业链,以便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转效率。比如设计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最后一些项目成为了运转缓慢、效率低下的建筑,其重要根源在于没有“一体化”的管理,没有前期的长远考虑,导致在医院施工完成后,最重要的运营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可见,健康城市不是政府、企业或个人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只有凝聚各方力量,甚至号召全球,才能共同实现健康城市的目标。

王恺继续总结道,如果将“医院单体”密集型建设时期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1.0时代”,那么我国正在发展以社区医疗为中心的“社区型医养健康综合体”则可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2.0时代”。目前,我们正努力朝着以“家庭医生”为中心、远程医疗网络为辅助的中国健康产业“3.0时代”跨步前进,相信在不久之后,国内的医疗水平和国民的健康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6)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0-0051-03

一、前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为三大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来源于管理学 “PDCA循环”的概念,企业通过管理体系中的17个要素的实施及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及自我完善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作为一种管理体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大到系统建立、小到危险源识别分析及审核文件的编写已经多次讨论过,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但在实际操作中,其施行过程却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事故频发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如何切实保证在中国劳动群体中占很大比重的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已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对建筑业而言,其自身具有安全事故频发、隐患多、工作队伍流动性大及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为此,有必要通过一套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员工作业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企业经营中员工的职业健康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自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率先在企业中积极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至今,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仅数千家,工程事故频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一方面,在市场的压力下,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于工期、费用、质量等因素的管理而忽视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于是出现了其为实现企业利润“铤而走险”,将员工工作安全置于不顾的情况;另一方面,不少建筑业企业存在体系运行和传统管理相脱节的“两层皮”现象。管理体系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取得体系认证资格的敲门砖,而忽于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的采购和维护。如上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中的上述运行状况,是与建筑行业自身专有特点分不开的:(1)经营成果的一次性和惟一性。建筑企业的最终成果为建筑项目,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提供他们的产品或服务。(2)客户的专一性。项目针对的服务对象为业主,成果为某一专门的、特定的建筑,具有区别于其他市场产品生产的批量性和客户的广泛性。(3)经营方式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业主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建筑企业,这就意味着如果建筑企业不能提供符合业主要求并富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他将失去项目经营机会。(4)安全隐患多,事故损失大。建筑工程企业区别于普通工商企业的另一特点就是经营活动(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具体表现为地下作业和高空作业多,安全保障措施少,施工过程复杂及危险因素转化快等等。(5)投资额回收缓慢且数额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必须在有限的项目进程内获得收益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能否实现短期利润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为此,有必要对建筑企业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本性分析,以保证这一管理方法的长期有效运行,切实保证员工的从业健康和安全。

三、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对建筑业自身分析不难看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中得不到根本性的建立和运行是因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立法执行问题。在国家立法和行业规范方面,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强安全法规和条例的立法工作,但在实际中执行效果都是比较差的。此外,劳动立法一般说来也只适用于比较大的企业,因不遵守安全条例而造成严重的事故甚至死亡,至多罚款了事,既不能震慑管理者,也不能迫使其对员工的安全引起重视。

2. 企业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正在逐渐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建筑市场向全球开放,利润空间逐步缩小,建筑企业也正在逐步由国有制向股份制转化。作为建筑企业,维持自身生存的惟一途径就是顺利实现利润。这一现况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将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与实现利润直接相关的问题上,而忽视了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3. 管理者问题。作为建筑企业管理者,管理人员很少受过相关的培训,甚至不清楚自己在事故预防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他们对待安全工作预防措施的态度,充其量只是为了遵守法律条款,而很少是出于其职业道德或者出于对人的尊重。在对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他们关注的只是企业利润和形象,而往往忽视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4. 员工自身问题。中国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单位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在建筑工人工资讨还尚有困难的情况下,很难想像建筑企业工作人员能有意识关注自身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这也为建筑企业无视员工安全一味追求利润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这些建筑工人大都出身于农村,未经培训即上岗施工者很多,普遍不了解潜在的危害和危险性,甚至难以理解书面或者口头的指导,极易酿成事故和遭受职业病的危害。他们在农村时的收入很低,尽管进入城市后收入也常常比城市人低,但是毕竟远远高于他们从农业中所能获得的收入。这种高收入常常刺激他们为了挣钱而冒一些不应该冒的险,或者不考虑疲劳因素继续加班加点。

四、解决建筑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建筑业行业发展角度出发,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建筑员工劳动安全,有必要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规范和管理体系对全行业内建筑企业实行有效约束,保证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建筑业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有必要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来减小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切实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为此,可通过以下途径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运行。

1. 加强安全法规执行力度,建立约束机制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通过约束机制的建立,可以规范建筑行业行为,使企业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为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不是作为一种附加的或选择。通过这一机制,可有效避免因体系建立投入而导致各建筑企业经营成本不易之的情况,使各企业参与竞争必须以切实保障员工从业安全为先决条件。同时,根据风险投资分析理论,当风险付出值较低时,决策者趋向于风险偏好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只关注企业利润而不顾工程事故的发生。通过约束机制的建立,风险付出值加大,管理者趋向于风险规避型,必然使其加强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否则企业无法实现利润,甚至影响到自身生存;这样,要求企业通过经营活动的科学化,标准化和法律化来实现利润,而不是一味地压缩生产成本。

2. 加强健康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持续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PDCA思想的实施关键即是持续评审与持续改进的过程。这时,就需要依靠政府制定专门的业务规范来辅导项目目标的实现。这里所说的规范与诸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的区别在于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化及实施过程中的持续评审。例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第21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这里要说明的是,法规中只是以限定的方式,如“有效的”、“恰当的”等,并且,法定的健康安全管理为最低要求,而不是最好的水平。所以,各地方政府应设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检查并督促整改,坚持项目进程中的持续评审制度,特别是在施工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3. 规范建筑企业行为,严格市场管理。强化业主工程总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一是业主在招标时即应对所有投标人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统一要求,承包商必须按照业主要求建立合格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才能获得投标资格;二是严格工程分包管理,杜绝无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包工程,禁止上述无资质的“三流”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三是工程发包单位直接向业主负责,必须对承包方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对分包、转包施工工程的外来施工公司、施工队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的,要追究发包单位责任,同时对合同价款在施工安全方面实行浮动制,对安全完成项目施工的承包商予以奖励,对发生工程事故的承包商以罚金形式在工程款中酌情扣除。

4.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定期举行安全培训:可于每月、每周定期举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视工种而定。通过向各个工种的员工传达从事该项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使员工对可能发生的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格外注意,并掌握发生事故时的自救方法。(2)实行工作许可证制度。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作业,如高空作业、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及焊接作业等,应事前取得施工许可证并要求项目强制执行。(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即对于特定时间内无安全问题的项目部、施工单位予以物质奖励,强化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但要注意这一方法可能引发的隐瞒安全事故的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从建筑企业自身,还是行业发展;无论是近期生存还是长远发展,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是必要的、可行的。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保护建筑业劳动人员的健康安全,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建设,等.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7)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将会在今后长期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行业,为此推进基于绿色节能要求的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十分重要,其不仅是绿色节能环保的需要,同时更重要的是其实一项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作用

(一)缓解能源危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的融合度也愈发增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要,能源的需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在能源被高消耗的今天,诸多一次能源面临着即将枯竭的危险,无论是哪个国家若想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绿色节能环保上寻求发展。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一些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仍然较少,为此我国必须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在建筑行业上发展绿色节能技术是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力量。

(二)绿色节能是时展的趋势

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不仅能够缓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危机,同时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还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以及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需要一个强大而又成熟并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力量支撑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利于社会发展,还可以促进先进技术、节能材料研发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因此发展绿色节能可使社会良性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三)绿色节能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潮流。而传统建筑的施工和设计已经不能与其他配套性绿色环境相适应,也无法满足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因此发展新型建筑必须要与绿色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所一致,以便满足与其他经济社会生活相配套。此外,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不仅给建筑企业的产品带来强大竞争力,同时其还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

三、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改良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自然规律原则

建筑物其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要符合与之对应的自然规律。由于在不同地区其在气候、地质、水文等环境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物的选址和施工必须满足当地的自然环境,并尊重其自然规律。此外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还要考虑建筑施工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尽量适应环境需求降低能源使用。

(二)安全经济原则

建筑施工绿色节能的改良在符合自然规律以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还需要服从安全经济原则。对于建筑施工绿色节能的改良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我们可以从外部环境改善入手。一般在不影响建筑采矿的前提下在建筑外部或周围,合理设置绿色植物,不仅遮阳降噪而且还能调节外部环境。此外在有条件地区建设人工假山,人工湖、人工小溪等也可改善环境,并降低建筑物周围大气温度,间接减少空调等使用率,节约能源成本。

(三)合理规划原则

建筑物的施工受其形状、大小以及朝向等因素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投入力量。因此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实现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改良的重要原则。在现代建筑设计技术当中,对于小区建筑其可以利用建筑物的朝向格局等排列分布,使得小区在无自然风的条件下,在建筑物布置带来的气压差的作用下保持通风状态,进而节约能源成本。此外在建筑物的墙体门窗等设计上,一些绿色节能环保材料或设计的使用也可节约能源成本。

四、建筑施工技术绿色节能改良的要点

(一)施工用地节约保护技术

施工用地的节约保护技术对于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绿色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用地的节约保护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置合理的施工道路和路径,设置一些合理的临时设施促进建筑施工工地的合理使用。做好施工用地的节约保护可使得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以及合理用地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该项施工技术的要点就是合理规划场地、施工便道,合理设置临时围墙、临时住房,并按照场地条件、设备占地需求、建筑工人需求等综合性考虑并控制。

(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在材料选择方面存在多样性,并且在行业内缺乏一定的技术标准体系。由于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成本而言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加强材料资源的利用技术以及控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十分重要。为此,利用材料资源节约技术的要点便是,在满足建筑工程质量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成本、绿色环保性材料。同时在废弃材料的管理和使用上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大力发展循环技术以及材料可再生技术,使得其不但降低了环境污染而且还提高了资源效率,节约成本。

(三)大力开展绿色健康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与其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关联十分密切,一个成熟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使建筑施工安全高效且得到创新,而一个较差的管理体系只能给建筑施工不断地带来麻烦,并且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为此若想做好建筑施工的绿色节能就必须实施绿色健康管理体系。在绿色健康管理体系下,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划、施工管理评价体系以及岗位责任制等要求组织施工,其主要内容包括:健康管理、人性化管理、安全管理、绿色管理、环保管理、规划管理以及组织实施管理。

(四)环境保护技术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8)

[关键词]职业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绿卡制度绿十字会劳工顾问委员会 1前言

香港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香港政府在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笔者曾撰写《香港特区建筑安全的过去和现状》一文,总结了香港自开埠以来有关安全的法规和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讨论了香港现阶段的安全管理理念。笔者现从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非政府机构的作用两方面,探讨其建筑安全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国内的建筑安全工作提供借鉴。

2香港政府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2.1与建筑安全有关的政府部门

香港政府的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与建筑安全关系密切,其组织关系大致如图1所示:2.1.1劳工处

劳工处是政府执行劳工法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及协助雇主遵守劳工法例,确保香港履行国际劳工协议,并负责提议制定劳工法例。

劳工处包括劳资关系、就业服务、工作安全与健康、雇员权益及福利和部门支持服务等五项主要职能。其中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是工作安全与健康和雇员权益及福利两方面,具体的职能又细分为:①加强现场安全的立法;②为提高建设安全,开展安全立法的补充及修订工作;③按照法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标准确定安全培训的提供及标准;④协助建立安全管理系统;⑤促进建设安全与健康;⑥调查严重的或致命的意外伤害事故,并对类似的事件提出预防建议;⑦对安全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建议;⑧提供有关建设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建议。

劳工处设有与建筑安全有关的4个科室:

劳工视察科,主要担任视察工作,以规管在所有行业雇用儿童事宜的《雇用儿童规例》,规管在工业界雇用青年事宜的《雇用青年(工业)规例》、强制雇主为雇员投购工伤保险的《雇员补偿条例》第IV部及禁止在香港雇用非法入境者的《入境条例》第IVB部等;

锅炉及压力容器科,负责执行《锅炉及压力容器条例》(香港法例第56章),以确保压力容器在操作方面的安全;

雇员补偿科,主要协助因工受伤或患上职业病的雇员,根据《雇员补偿条例》、《肺尘埃沉着病(补偿)条例》等条例的规定获得补偿;

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公营和私营机构的人员免费提供与安全有关的训练课程。雇主可派其雇员参加这些课程。

除此而外,在劳工处的组织结构中专门设置了直属于劳工处长的职业安全部与职业健康部,该部分别提供职业安全服务和职业健康服务。

(1)职业安全服务包括:①通过视察工作场所,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条例》、《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以及该等条例的附属规例,以确保有关安全、健康和福利的各项规定得以遵从;②调查意外事故,并就如何减少在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向雇主和雇员提供意见;③在设计和布置厂房及工作场所,以及推行厂内和工作场所内的安全计划各方面,免费向工厂/工作场所拥有人提供意见;④提供支持服务,向市民大众灌输安全意识,从而在雇主和雇员当中培养安全文化,让他们承担自我规管的责任,依循职业安全约章引入安全管理的方法;⑤开办职业安全及健康训练中心,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负责职业安全及健康的人员提供训练。

(2)职业健康服务负责预防职业病和推广职业健康,其,主要工作如下:①就公众在健康和卫生方面所遇到的职业健康问题,如预防由工作场所引致的职业病,提供咨询服务;②进行实地调查,以确保工作场所有关健康及卫生的各项规定得到执行;③执行与职业健康及卫生有关的法例;④调查可能染上职业病的个案,并替有关人士进行诊治;⑤为申请工伤补偿的雇员办理销假;⑥举办展览和讲座,以提高职业健康的意识。

总之,监督与服务并存,劳工处除了提供优良的服务之外,还通过工厂视察等制度对各个工作场所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惩处违规的企业。

2.1.2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环境运输及工务局也是政府的直属部门,主要是以政府业主的身份管理政府的公共工程,并对建造业进行检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与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有关的法律咨询。

该局与安全有关的职能主要有:①阐明政府合同中的建设安全政策;②阐明工程部的建设安全指南;③准备和更新建筑现场安全手册;④维护现场事故统计、报告和监控承包商执行现场安全的数据库;⑤组织和联合组织安全激励活动;⑥对承包商执行安全措施中存在的缺陷进行管制。

这些职能分别由其下辖的建造业检讨部、工务政策部、计划及资源部、行政部、法律咨询部等来完成(请参见图1)。

2.1.3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关系

劳工处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务部门对建筑安全工作的侧重和方向是有所区别的,劳工处负责劳工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全部职能,而工务部门作为政府业主,进行政府工程的建设,相当于社会的一般工程业主,必须执行劳工处的所有有关安全与健康的规定,对政府工程的安全与健康负责。同时,作为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其公共工程牵涉国计民生,对安全与健康的要求更高。因此,工务部门在满足劳工处一般的安全与健康要求之上,自行对安全与健康政策作出更高的规定,采取更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水平,对一般的社会工程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当然,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制定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仅仅适用于环境运输及工务局所承担的政府工程,并不能强制实行于社会一般工程。因此,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职能实际上并没有相冲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互补充的地方,例如,劳工处的许多管理措施可以先在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中试行,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工程经验也可直接供劳工处在制定新的管理措施时参考。

2.2政府部门对建筑安全的管理

劳工处作为全香港劳工安全健康的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安全是工作重点,其在建筑安全方面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对内地的建筑安全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绿卡制度

近年来,香港开始实施的绿卡制度。对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安全与健康水平和技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绿卡”又称“平安卡”,由香港建筑业训练局统一颁发,工人接受并通过安全培训后可获得此卡。这项制度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工人必须持有绿卡,否则他将被拒绝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规定,建筑公司不得接收没有绿卡的工人,否则公司将会受到严厉惩处。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了工人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素质,改善了安全施工状况。为了保证这个制度的执行,并监督建筑公司的行为,劳工处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各个公司进行检查。

2.2.2工人注册制度

工人注册制度是香港特区目前正在着手建立的一个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将建筑业的所有工人进行注册编号,记录其经考试所评定的技术水平,在意外工伤事故发生后,对工人的伤亡情况等资料进行记录,以方便数据的统计、整理,也有利于工人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安全事故的呈报就比较方便,遗漏和瞒骗的现象也会减少。

2.2.3安全宣传活动

香港政府在安全与健康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有关安全的各个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一是分发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其内容有的是政府下属部门的职能介绍,有的是某个社会团体的介绍,还有的是安全注意事项的和简单的危险防范措施介绍。二是张贴宣传海报,主要由职业安全健康局提供,在建筑工地上随处可见。三是开展安全活动,例如,职业健康日、职业安全健康周活动、全港职业安全与健康常识问答比赛。四是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大使计划,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积极示范作用,达到深入社区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理念的目的。另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与安全有关的电视教育片、音像资料等。这些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大加强了香港居民的安全意识,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与健康舆论环境,对建筑公司重视安全、促进安全起到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3其他非政府机构的作用

除特区政府外,香港社会还有许多依法设立的机构从事促进建筑业安全的工作,具体如图2所示。

3.1职业安全健康局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于1988年,其目标是“致力成为香港卓越的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确保香港每一位在职人士均可以在安全及健康的环境下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包括推广宣传、教育及训练、顾问服务、国际联系、调查及策略研究、提供信息,以及促进政府、雇主、雇员和专业及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

职业安全健康局还向市民提供职业安全健康信息,除一般宣传项目之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每年均有特定主题的推广项目,宣传不同工作类型的职业安全健康的信息,以加强其渗透力。

职业安全健康局的主要经费来源为雇员补偿保险征款,征款数额是保险金额保费的2%,征款的对象是所有的雇主,即每一位雇主每年所付出的保费中的2%会抽给职业安全健康局从事其既定的工作,2001年的总额大约为4000万港元。

职业安全健康局通过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与政府、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和学术团体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提高香港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其主要功能有:①青少年的安全教育;②在职人士的安全教育;③安全从业人员的持续专业发展;④在社区层面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协助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系统;⑥促进安全健康研究,探讨新路向;⑦传播职业安全健康知识;⑧作为资源中心,促进香港、内地和世界各地在职业安全健康事务的合作。

为使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工作科学合理,以及使工作能够得到贯彻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特别成立6个专责委员会及2个咨询委员会提供专业意见。另外设有11个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其成员包括雇主、雇员、专业人士及政府代表,以方便各行业与职业安全健康局之间的沟通。

3.2绿十字会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绿十字会,目的是帮助有志于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的机构进行标准借鉴。绿十字会可作为会员机构交换标准借鉴心得的中心,同时可以将有兴趣参加标准借鉴的会员紧密地维系起来,成为一个活跃的交流网络。

“绿十字会”提供的服务广泛,包括了安全训练、进行有关标准借鉴的研究和安排适合的机构作为标准借鉴伙伴等。其最主要的服务有以下几个内容:

(1)标准借鉴:职业安全健康局借助“绿十字会”,将不同机构汇聚一起参与标准借鉴,使其可将自己的安全及健康管理表现互相比较,从而学习并作出改善,形式之一便是发行交流刊物“绿十字”。“绿十字会”还提供专业顾问服务,协助会员找出最佳实务并建议会员如何应用于机构内,以取得卓越成绩。

(2)信息设施: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图书馆,储存大量关于标准借鉴及安全健康管理的期刊和参考书,和计算机及缩微胶片数据库。会员可到图书馆取得最新职业安全资料。

(3)网络服务:“绿十字会”为本地标准借鉴机构和业主缔造了一个交流网络,同时定期举办会议。“绿十字会”定期出版有关最新职业安全方面的动态,及标准借鉴热门话题的通讯,免费发放给会员。

(4)教育及培训:向不同行业管理人员提供标准借鉴方面的训练,使他们可以探索标准借鉴的用处,协助本身机构作出改善。此外还举办大型会议、本地及海外学习团及工作坊,以便会员分享经验及对最佳实务方式有更深的体会。

3.3建造业训练局

建造业训练局于1975年9月依照1975年《工业训练(建造业)条例》成立,目的是为建造业培训所需的技工、操作工及技术员,并为业内各级现职人员提供有关实用技术、管理和建筑安全的持续训练。建造业训练局的主要职责为:①设立及管理工业训练中心;②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③辅助结业学员就业,而协助的方式可包括给予经济支援;④评核任何人在涉及建造业或与其相关的任何种类的工作方面已达到的技术水平,并就其训练课程举行考核或测试,发出或颁发技术水平证明书以及确立相关工种应达到的技术水平。

建造业训练局辖下共有3所建筑训练中心、一个管理培训中心,一个安全训练中心及一个工艺测试中心,另外,有4个职能部门负责执行其法定职责,如公共关系并学员招募部及人事并学员就业辅导部等。建造业训练局共有340名教授和240名辅助工作人员,他们担负起了香港建筑业内最主要的训练工作。1990~2001年,建造业训练局共训练了194360名员工,其中169839名为安全管理人员,为建筑业安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4职业训练局

职业训练局(VTC)成立于1982年,目的是:提供一套全面、优质、高效益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颁发国际认可资格;配合社会经济需求及配合本地人才需求。

在职业训练局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建筑业人士提供各种安全培训。

职业训练局与前面提到过的建造业训练局在建筑安全的培训方面有职能的交叉,实际上,劳工处和一些大学和建筑公司也都可以向建筑业提供安全培训,其目的是形成竞争的局面,避免垄断,从而提高安全培训的效果。

3.5劳工顾问委员会

劳工顾问委员会(劳顾会)不是一个法定组织,由劳工处处长组建。

劳顾会由劳工处处长出任主席,共有12名非官方委员,分别由雇主及雇员方面的各6名代表出任。劳工顾问委员会的职责是就有关劳工事宜,包括法例、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及建议书,向劳工处处长提供意见。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收集现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经验,另一方面,劳工顾问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并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

由于劳顾会需要关注的事务日益繁重,为使劳顾会能应付这些事务,以及鼓励委员及非劳顾会委员的人士参与有关工作,劳顾会之下又成立了5个专责委员会,即雇员补偿委员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委员会、劳资关系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及健康委员会。

另外,职业安全健康局提倡雇主和雇员签订的“安全约章”以及1995年香港政府对建筑业进行检讨后总结的“安全管理的14条元素”,对香港特区的建筑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论及建议

笔者研究了香港特区政府目前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和社会因素对建筑安全的影响,给出了以下结论,希望能对我国内地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1)香港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依法确定并非常明确,政府与社会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工比较清楚,管理效率较高。

(2)香港的社会系统非常强大,其教育和舆论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如何形成建筑安全的正确舆论导向,通过非政府机构提高安全水平,这将成为中国内地建筑业安全工作新的增长点。

(3)香港的绿卡制度对香港工人的安全素质具有准入的性质,能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国内的农民工较多,如果能够有效地实行这种制度,必定能够大幅度提高安全状况。

(4)大力发展建筑业行业协会,建立自运行机制,形成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版权所有

1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1995

2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l.htm,2002

3http://www.info.gov.hk/labour/osh/content2.htm,2002

4建筑地盘安全手册.工务局,2000

5http://www.oshc.org.hk/b5/1—1—1.asp,2002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9)

The Analysis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s Basic Characteristics

Tang Shao-wei,Yang Yuan-hua

(Chongqing Ci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Chongqing400015)

【Abstract】It is in favour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s development by analysis of which basic characteristics to clear key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cleare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by aummarize which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which self-correlation.

【Key words】Green;Intelligent;Building;Characteristics

1.前言

智能建筑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单纯依靠智能系统并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为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环境这一目标,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于此同时,为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在工程中涉及的建筑设备、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生态等领域,有大量需要解决的智能控制与信息管理的课题,如果不能有效的实现各类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不能完备的进行建筑物建设、运行与更新过程的信息管理,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2]。可见,绿色是目的、方向、总纲,智能化是手段、措施与技术[3]。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关系正如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与绿色建筑前景》中所概括:“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2.绿色智能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充分融合,产生了绿色智能建筑。英国De Montfort大学的Derek Clements-Croome教授认为绿色建筑是高效运行,具有高效绩效反馈和响应系统、灵活的自适应设计、主动环境控制、多重使用空间、高效运行管理,能够独立控制通风、空调、自然采光、噪声和隐私性的建筑,智能建筑是自动运行,非格式化的智能空间管理,具有主动智能、组织智能、使用者智能等特性的建筑,综合起来绿色智能建筑就是智能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4]。南京工业大学的陆伟良教授认为现代绿色智能建筑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3]。有的专家认为绿色智能建筑即是以“可持续”为核心,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绿色理念的融合来实现人、资源、环境三者的最优化发展[5]。也有专家认为,绿色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计算机、通信、自控、建筑、物理、生物、生化、生态等高科技手段来建设低耗节能,与环境和谐相存的建筑物,是智能系统融入绿色建筑的完美结晶[1]。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把绿色智能建筑概括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

3.绿色智能建筑内涵

所谓内涵,维基百科解释为:称呼给定的词所包含的意义或特征;汉语百科解释为: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其基本解释为: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根据前文所述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结合文献[1],总结出绿色智能建筑的内涵:

(1) 智能化与绿色生态。绿色智能建筑首先应该是充分运用智能控制手段,服务于绿色生态建设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活动污染防治、节水、能耗监测、节能管理、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运用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做到现代高科技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2) 智能化与健康环保。绿色智能建筑号召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用新的思路来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 智能化与低碳节能。绿色智能建筑必须是低碳节能的,并由此带给用户或业主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4) 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目标,产生最少或不产生废弃物,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策略。

4.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特性

特性是指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特殊的品性、品质,是事物内涵的外在体现。根据前文所述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内涵,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3][5],总结出绿色智能建筑具有如下的基本特性:

(1)开放性。绿色智能建筑在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放性,留给研究者和有关从业人员广泛的空间,去思考、拓展,以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

(2)环保性。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

(3)生态性。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建造和维护。

(4)清洁性。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降低建筑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

(5)文化性。富有生态及艺术内涵,倡导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注重居住者、使用者精神需求的满足。

(6)舒适性。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日照、通风和采光。

(7)健康性。能够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求一切从使用者出发,不仅追求自然要素,还要注意使用者生理、心理、性格、喜好等人文要素,使之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

(8)安全性。具有预防外来入侵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5.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的自相关分析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是内涵的外在表现,若建筑具有绿色智能建筑的各类基本特性,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建筑是绿色智能建筑。

通过分析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之间的自相关性发现:健康性是绿色智能建筑最关键特性,其次是生态性。其中环保性、生态性、清洁性、舒适性等基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健康性目标的实现,而开放性、环保性、清洁性等基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生态性目标(表1)。

表1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自相关分析

基本特征 开放性 环保性 生态性 清洁性 文化性 舒适性 健康性 安全性 统计

开放性 2

环保性 2

生态性 3

清洁性 2

文化性 1

舒适性 2

健康性 4

安全性 1

注:表示强相关性,表示弱相关性。统计栏中数字表示从横向看除自相关的基本特性外,与该项基本特性强相关的其他基本特性数量。

6.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我国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通过前文分析,总结出了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特性,明确了健康性和生态性是最重要的基本特性。因此,在绿色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首先满足健康性和生态性要求。目前的智能工程技术比较好的体现了健康性基本特性,但是对生态性的技术支撑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陶根根 环境与绿色智能建筑 集团经济研究 2007年 第102期.

[2]陈大章 刘刚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5年 第10期.

[3]陆伟良 丁玉林 杨军志 对我国现阶段以绿色智能建筑为综合发展方向的探讨 城市建筑 2007年4期.

[4]D.J.Clements-croome,2006,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for the 21st Century,Proceedings of X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Architecture in Harmony,ISBN 884-897,978-7-112-00507-9.

建筑业健康发展篇(10)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施工体现绿色环保,是顺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环保和保健意识的需要,也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政府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城市环境因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了而逐步恶化,大气、水源等污染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把蓝天绿水还给广大市民、营造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环境,建筑行业必须恪守绿色施工的宗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和研究环保性能好的建材,实现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统一,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绿色建筑施工的涵义

绿色施工指的是,在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尽量保证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具有较高安全、环保和健康的性能,集约化使用资源,把建筑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有限的能源,节约使用建筑材料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即“四节一保”)。

2.绿色建筑施工对材料的要求

绿色施工把造就安全健康的人居环境作为己任,充分考虑人体健康所受的来自建筑的危害,并试图将这种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确保所选材料健康、环保:

(1)确保建材消耗最少

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应千方百计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水、电等能源的保护和节省。比如,采用隔声性能好、质量轻、强度高、保温的新型材料作为墙体,不仅能收到很好的隔热、保温的效果,还能很好的防水,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2)确保建材的性能高、效率高

要达到用量少、效果好的目的,绿色建筑施工材料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就必须区别于传统的建材。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性能和效率必须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节省材料的前提下,很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3)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

另外一点,这也是对绿色建筑施工材料最为关键的要求,那就是它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最低”的要求,即环境污染最低、环境破坏最低和能源消耗最低。高性能、高效率的新型材料需要,这就为我国制造业和新型材料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绿色建筑施工必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所谓绿色建筑施工的基本要素指的就是为了完成绿色施工,用于施工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和工艺必须满足的施工性能。绿色施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就所使用的材料而言,绿色建筑施工对其保温、隔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材料在施工工程和使用过程中要确保环保、安全、健康,并能长期。

(2)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不是来自自然资源,而是固体的工业废弃物。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很好的规避了传统建筑施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3)建筑施工所产生的“三废”即废气、废渣、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已达到排放标准。

用于建筑施工的材料能够被循环使用的,以对资源的最小消耗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的最大化。如用于污水净化、有害有毒工业废渣固化的水泥材料,或经过处理的高性能和资源化的沸石、硅灰和矿渣等。

4.绿色建筑施工四个方面的意义

(1)绿色施工有助于建筑环境向环保型转型。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往往造成土地、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对环境破坏和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而绿色建筑施工,很好的对上述缺陷进行了规避,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和保护了环境。

(2) 绿色施工有助于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

(3)绿色施工为现代建筑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便利。

(4)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建筑业中具体应用。

5绿色建筑施工的四个标准

和其他施工企业一样,绿色建筑施工企业也必须一定规范,才有壮大的可能,整个行业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

(1)生产的清洁化。

所谓生产的清洁化是指在达到施工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实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目的,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兼顾环境效益。

(2)方案的整体优化。

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施工要全面满足施工要求,最大限度的优化绿色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整体性。

(3)生产的减物质化。

所谓减物质化就是在单位经济产出相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物质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量的产生。绿色建筑施工的减物质化包括再利用、减量化和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利用和施工材料节约的最大化。

(4) 管理和控制的科学化。

绿色建筑施工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包括施工计划、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6.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前景

环保、节能是绿色建筑施工区别于其他建筑施工方式的两个最大特点。

绿色建筑施工并非完全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它只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于传统建筑施工中从而使之具有了环保节能的功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带给建筑企业的不仅仅是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效益,它必将带动和引导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新农村建设也蓄势待发,绿色建筑正好顺应了城镇建设和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它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新兴产业,有利我国整个经济模式的转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期目标息息相关。

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并将拉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把握好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转型和升级,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研发投入少、无增量成本的环保节能建筑产品及施工技术和工艺。

【结束语】现代人生活观念越来越健康科学、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建筑的保健功能越发重视,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建筑施工是传统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健康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它正在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新航标。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绿色施工技术和材料的研发为依托,绿色建筑施工必将引领现代建筑也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更稳、更快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高效流通体系 下一篇: 房地产法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