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当代城市建设11-11

摘要:D从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一时间"海绵城市"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当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单纯的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已无法适应城市的高速发展,也无法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潮流。海绵城市,从生态的视角,运用低环境影响的理论,针对目前日趋严重的城市水生态安全问题,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景观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国网客服中心南方分中心项目为例12-2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在迅猛发展、更新,洪涝灾害、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缺乏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海绵城市"的概念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城市建设,尤其是园林景观方面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海绵城市理念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国网客服中心南方分中心项目为例,从"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对海绵城市在园林景观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建筑与文化杂志嘉文选摘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24-31

摘要:1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Underground Spac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1.1城市急剧发展的需求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城市化(Urbanization)得到跨越式发展,从1980年的19.60%上升到2011年的51.27%,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标准(图1)。从城市化率的增速上看更为惊人,1980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化增长值高达25.30个百分点,比世界增长值11.58%高出13.72个百分点。

建筑与文化杂志评论
特色小镇的文化生命力——以艺术小镇为例32-37

摘要:特色小镇并非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2016年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又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建筑与文化杂志视点平移
祥和温馨夜傣院,心灵栖息光胜地——西双版纳度假酒店群光环境的管控艺术38-43

摘要:西双版纳度假酒店群整体光环境规划和设计紧紧围绕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通过光的强度、方向、色温的合理应用,营造出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夜景,创造出一片祥和温馨的栖息圣地。完全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推演,使设计效果和实景高度吻合。

盒子里的山水——记桂林万达城展示中心的设计与建造44-46

摘要:文章主要诠释了万达城展示中心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了桂林万达城展示中心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展示中心将桂林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文化作为设计主题,并通过抽象和写意的设计方式进行表达,将山水景观"去图案化",通过一种抽象的线构方式转化为展示中心的空间叙事与形态语言。一系列精心组织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形成了在左右、远近、内外之间微妙变化的戏剧性空间叙事,使参观者游观尽致,唤起心中的山水情怀。最终,展示中心的精彩开放得到了城市的认可和市场的积极反馈。

云水禅心,雨林天堂——西双版纳文华度假酒店景观规划中的文化意境营造47-49

摘要:创造有独特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意境是万达度假酒店产品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西双版纳文华度假酒店的景观规划在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和传承当地文脉基础上,根据当地独特的热带雨林的自然条件及傣族的人文资源,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传说故事、建筑特色、材料工艺等纳入到景观设计可利用资源的范畴,通过清晰的文化脉络和艺术的空间规划手法,营造出了云水禅心、雨林天堂的文化意境景观。

建筑与文化杂志清·筑
苏州鲁能会馆51-55

摘要:苏式格局,古韵新风——简介INTRODUCTION 本案位于苏州南城吴中区,北与苏州古城接壤,西衔太湖。出檐深远的金属屋面,半室外的亲水走廊,结合大面积中央水景,于窗花百叶的光影摇曳中营造出典雅苏州味道的空间氛围。既体现现代建筑的简约时尚,又蕴含姑苏园林的古典美。水榭亭台,烟雨长廊——空间与流线TECHNIQUE&METERIAL建筑主体由一栋三层的南北向主楼和一栋二层的东西向辅楼围合而成,中央庭院以水景为主,辅以绿树红花点缀其中。水院以南一字排开四间实体样板房,囊括了即将销售的主力产品。

建筑与文化杂志品鉴·手记
医德之城,医者之道——北大国际医院项目手记57-61

摘要:1.项目概况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北京大学医疗城内,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体规划方案包括5大部分:由门诊、医技、住院楼组成的综合楼,独立的感染楼,科研肿瘤楼,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倒班宿舍和行政楼。设计床位1800张(其中1200张已投入使用),是亚洲一次性建成单体量最大的医院。本次设计为北大国际医院门诊医技楼等2项工程,总建筑面积:249083m2。

建筑与文化杂志理论研究
合肥市“后毕业时代”租房调研及对策研究63-65

摘要:文章以合肥市毕业1-3年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总结出"年龄段较集中、恋校情结较浓、高学历低收入、租房比重大且房型多"是"后毕业时代"的基本特征,其租房过程中主观方面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择房能力弱"两个问题,客观方面存在"租金不稳定、环境不理想、房源不充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社会关注度不够"五个问题。针对问题,对"后毕业时代"自身意识强化及相关部门在规划选址、户型设计、房源保障、租金控制等方面提出建议,以解决"后毕业时代"的租房问题。

基于建构视角下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设计初探66-67

摘要:引入"建构"的视角对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进行研究,探讨改造中高校建筑建构价值的保留和校园文脉的延续。并结合国内高校建筑改造优秀案例,阐释了建构视角下高校历史建筑改造设计中的建构策略。

牌坊的起源及其发展68-69

摘要:随着近几年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我国古代建筑构造技艺、部件以及配饰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牌坊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地被各类学者、建筑师所研究。本文对牌坊的起源,根据自己对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考察的查阅和认识,把相关历史和形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以期使读者对牌坊有更清晰的认识。

京西王平古道历史考证研究70-72

摘要:王平古道位于门头沟境内,属于京西古道的一部分,在南北朝以前已经存在,一直是运煤驼队进入京城的必经之路。随着商队的往来,古道的作用日渐突出。时至今日,古道尽管被平坦的公路取代,但其承载的文化依旧辉煌。本文通过梳理、考证相关文献与图像资料,分析探讨王平古道的起点位置、线路变迁及沿线村落的关系,并借此为古道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史实依据。

基于声场声级分布的城市商业街声景优化策略研究73-74

摘要:城市商业街声环境的改善对于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言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探索城市商业街空间尺度及其两侧建筑界面参数对其声场中声级水平及分布的影响,以期为商业街空间形式及两侧建筑界面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

芜湖近代建筑营造方式探析75-77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芜湖现存的多栋近代建筑,整理、研究其营造技术,深入分析西方建筑技术和理念如何影响芜湖的近代建筑营造方式,在此基础上,论述芜湖建筑营造技术的近代化演变过程。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全局观78-79

摘要:本文从《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一书入手,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从其平面布局,立面构图,装饰构件,施工建造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全局观念是其中共通的特征。

卡迪夫市太阳能利用改进策略研究——以德国弗莱堡为例80-81

摘要:寻求资源以获得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能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通过对英国卡迪夫的走访调研,发现该市在太阳能资源利用及推广方面存在欠缺和不足。弗莱堡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杰出代表城市,在全球享有盛誉。参照弗莱堡的发展经验,对比分析两市各自具体情况,文章对卡迪夫太阳能资源发展提出了相应改善性方案与发展规划建议。

普罗米修斯音乐空间解读与启示82-83

摘要:20世纪50年代,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多的艺术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始抛弃传统观念中的预先设计好的"既定意图",开始摆脱结构主义对艺术的干预。形成了一种不确定性、无规则性和无中心性的特点。诺诺的歌剧《普罗米修斯》就是一部典型作品。诺诺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人感知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因此他去除掉了空间中的干扰(传统舞台声源的布局、传统歌剧声音的传播方式)创造出了一个依附于观演空间内部的听觉景观。因此,来自诺诺的歌剧《普罗米修斯》和《普罗米修斯的音乐空间》关联研究就成了我们的选题来源,也是我们理解《普罗米修斯的音乐空间》的一座桥梁,为观演空间设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