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建筑师理性的思考11-11

摘要:历来建筑师的关注范围与艺术家、雕塑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有很好的艺术功底和鉴赏力,还有更多的社会职责。然而近些年中国建筑师为应付大规模而快速的建造,忽略了自身的多样性,忽视了对社会的职责和思考。当我们回溯几十年的造城运动,席卷而来的城市化,带来的是“千城一面”与城市个性的磨灭,一些标志性建筑太具象征意义,且与社会文化发展脱节,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的社会问题,常常成为与权力合谋的产物。在这样表面光鲜而精神晦暗的现代都市中,建筑承载不了人性,人的自尊越发没有着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老城在加速消失,城市的文脉也逐渐沦丧。许多建筑师在承接较大项目时会顿生一种虚脱感,这虚脱并非由于过度亢奋,而是正在登高望远,准备大展宏图之时,突然发现脚下的梯子已被撤走,于是找不到根基和方向了。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中国当代十人建筑”评选新闻会12-27

摘要:一、评选背景 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将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化作为新一届政府核心工作内容。纵观过去二十年,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快速提升,中国仅用二十年的时间,几乎完成了欧美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建筑与文化杂志特别报道
技术科研双驱动机制人才赢未来--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28-29

摘要:2014年6月19日至20日,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下称“电子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钱蒙副总裁出席并代表集团和王会生董事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丁文武司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王素卿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王玉生副秘书长等领导应邀出席。国投集团驻电子院监事会张定元主席,电子院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共13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娄宇副院长主持并致开幕词。

建筑与文化杂志评论
维特根斯坦的小屋30-31

摘要:在紧张的东欧之行里,很可惜仅在维也纳这座城市停留了两个半天,留下了诸多遗憾。头一天下午4点多到达维也纳老城,匆匆游览了老城夜色后就回酒店休息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参观了三个博物馆后,就不得不离开维也纳。驶离城市的时候,我们要求导游告知司机在维也纳3区一条库德曼的小街停留一下。

建筑与文化杂志故文重拾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32-35

摘要:繁荣建筑创作,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鉴于建筑本身的综合性,其途径也应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试从建筑文化研究,加强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问题谈起,对如何发展地区建筑问题略陈管见。 一.研究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 中国城市化进入了高潮,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28.85%,按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对城市化过程的划分,已进入了“加速阶段”。城镇建设,无论其规模还是速度,都可以说史无前例,这种现象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然而,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设中,尽管各方面成绩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宜人的环境,十分满意的优秀作品,并不多见,这是当今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筑与文化杂志本土营造
陕西水洼村“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规划设计实践37-41

摘要:本文以陕西水洼村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整合生产与生活用地,改造利用废弃建筑,实现乡村的产业、人居环境与生态景观的整体发展,丰富了传统的以物质空间形态为主的乡村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

城镇化下保留“根性家园”本底的传统村落村庄规划技术实践--青海高海拔浅山区洪水泉回族村42-45

摘要:洪水泉村庄规划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针对拥有典型历史文化遗存的传统村落的一次规划理念、规划技术、建筑设计和乡土景观的全面探索。本文总结了规划和示范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和核心内容,并提出规划技术实践为传统村落发展的应对。

两分半宅基地“方院”关中民居营建试验--大石头村46-5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弱势群体研究所团队在咸阳大石头村新村农宅营建实验--尝试在关中地区二分半的宅基地限制下,以12.6x12.6m方形的院落构建关中新民居类型,推动关中新民居模式发展。

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设计试验--高庙社区51-55

摘要:本文以地处豫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三门峡市高庙乡新型农村社区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当地本土营造经验及自然特色,通过本土文化元素凝练、自然生态廊道梳理等手法,结合现代生产生活需求,进行该区域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规划实践,为该区域的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思路。

建筑与文化杂志品鉴·手记
自由转换的潜力空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57-61

摘要:该项目位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新校区内,是学生宿舍区内的一个小型公共建筑。在校园建设初期,业主将他定义为宿舍区的配套商业设施,按照传统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设计。经过设计师与业主的多次沟通与互动,校方提出了多种设想:多功能厅、展厅、活动中心、室内体育馆等,最终定义在“可以功能转换的多功能建筑”。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北方信息中心总体概念设计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62-67

摘要: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纬三道南北两侧,东侧为经八路,西侧为经七路,总占地面积约457.10亩,建设用地面积约385.8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09994.31平米,一期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23183.91平米。用地东南角为已建华为用地,西侧为廊坊科技谷。场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关于实体书店,我们有话要说69-73

摘要:关于实体书店的观点民营书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开始萌芽到现在,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一直是苟活者。妄说“观点”,即使一些小小的基本“想法”表达,还需看人脸色。因为,“观点”,是要表达给别人知道的;“想法”,是私人的,无需表达。现在,相关部门终于有了关注,还要出政策帮助。并且可以有了“观点”,真是莫大的进步!因此,有必要记下来。

建筑与文化杂志基金项目
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始末74-75

摘要:关于日本“巨大”建筑的争论是世界上对巨构建筑的争论运动的分支之一,也是现代主义建筑里面的一段有趣的学术讨论。其过程十分尖锐直接,也成果显著,让更多的人能够客观的看待“巨大建筑”这一新兴事物。争论对于目前在我国出现的更加巨大的“巨构建筑”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研究76-78

摘要:明确了弹性社区在城市防灾中的作用和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智慧技术,提出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原则。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构建弹性社区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的全阶段防灾体系,为社区防灾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中的应用--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例79-81

摘要: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信息采集为例,说明基于BIM技术的历史建筑信息采集过程、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方法、特点。重点讨论如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的结合实现历史建筑信息的无损传递及如何利用BIM解读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总结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中的特点。

建筑遗址的三维可视化过程研究82-83

摘要:本文在建筑遗址三维可视化流程梳理的基础上,比较了三种建模技术的特点和适用遗址类型,着重论述了三维可视化过程管理方法,并对可视化成果的真实性表达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简议十九世纪欧洲古典园林的社会学嬗变84-85

摘要:十九世纪的欧洲古典园林受到社会制度变革、城市规模扩张以及启蒙主义美学自然观的深刻影响,至此产生了社会学维度的设计形态变迁与设计模式转换,本文通过上述三重角度的解读,最终归纳出十九世纪大众城市公共园林产生的社会学意义以及其深刻的历史影响。

现代建筑认知教学笔记--以托利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为例86-87

摘要:为了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建筑观,笔者所在建筑系开设现代建筑认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分析建筑、理解建筑。本文以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的认知教学为例,对整个授课过程的教学引导和互动部分、以及学生作业成果进行评述,并从感官建筑要素、建筑直接影响要素、建筑间接影响要素反思建筑认知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