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文化浸润的城市新价值体现5-5

摘要:城市是社会文明的综合体。当一个城市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并将昔日的情感沉淀进文明的血脉时,这个城市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身处文化城市时代。物质至上的建设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城市心灵家园的追求与向往。因此,我们需要重塑城市价值观,重塑城市的文化观,这样才会重新体认与发现城市对于我们的价值,才会从根本上改变当下城市建设的模式,进而。我们所期望的中国城市文化复兴,才有可能真正到来。本期美注栏目主题为“看不见的文化城市”,从政治、经济、景观和文化四个维度呈现中国城市的多元文化现象,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看不见的文化城市6-7

摘要:我们对城市的价值维度更为多元化,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将回到平民生活场景之中,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群构成城市的多样性文化生态。因此,“文化城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平民城市”或者”生活城市”。

政治体制与生活的表象8-8

摘要:房子聚集就是城市吗?广义的说来,如果没有思想,就没有城市的灵魂。国家的政治思想是如何构思城市发展的呢?究竟是在历史上的哪个时期造成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又以何种方式完成?政治城市在建立之初就有着一个计划,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天地。在政治城市,工作、建设才是重心,生活已经退居其次。

经济与城市家园的共生9-9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经历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城市”发展阶段。特区城市是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产物;作为政府验证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之间互动关系的实验地,特区城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价值观颠覆了城市人的生活价值观。在“深圳速度”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城市不断在膨胀,长高、变大,经济使城市得到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居住却日益封闭。“家”与“园”作为社会实现与自我欲望的统一,已经被转述为标准化的居住户型,共享贝尔高林式的标准景观。

景观之于城市的意义10-10

摘要:景观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是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整体意识形态在城市的烙印。从城市标志性建筑、大广场、大马路等“城市美化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到“绿色奥运”、“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体现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巨变。同时在这个巨变的过程中,城市始终在学习、在觉醒,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在领悟人、城市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文化城市的现象片段11-11

摘要:在过去或现在,大规模、超尺度城市翻新的背景下,互相隔绝的城市空间、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单一而纯净的城市生活使得城市渐渐失去世俗的真实感。现在或者未来的城市现状制约下的城市发展应该如何?“文化城市”,倡导的是自由与开放的城市空间,注重生活场所的营造,多元化并存的城市混合体。

立足于“平民”和“生活”的“文化城市”12-13

摘要:从“文化城市”的角度来看中国“后奥运”时代的城市,也许,从一条因钉子户被迫拐弯的道路,从一条可以斜穿过居民区的便道,从一个破旧但生意红火的小店,到不伦不类土洋结合的新民居建筑,这是否应该成为,或者说将成为代替整齐划一的新城市的新新城市的图景。至少,我是这么期望的。

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身份的认同14-15

摘要:1城市景观面临的挑战 过去的10年是中国城市景观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从1999年昆明世博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美化运动此起彼伏,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由此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中国式的城市景观,目前这种城市景观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历史与当代的遭遇——关于城市文化空间的片段思考16-17

摘要: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是一个过程.如同文化的发展是个过程.体现的文化城市是一个断面,既是物质断面,反映特定空间的城市文化特征,又是时间断面,反映一个日期的城市文化趋向。文化城市是一种存在,存在于这个城市相关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载体中,人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工业产品、建筑、城市街道广场、城市山水等感知,也可以通过参与城市活动、交流、庆典等方式体会。

溶解和构建后奥林匹克北京18-18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它已然成为“老北京”向“新北京”剧烈转变的催化剂,同时,给后奥运时代中国城市未来的规划留下了许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拥有大量昂贵基建设施和代表性体育馆,总面积375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公园将会需求种新的建筑规划策略以一种统一的态度去维持城市的发展,并将车身转化成为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与文化为一体的小型都市。北京的未来决不只是眼下的光景(已是昨日)又或是过去的包袱。北京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已经被突然重组的巨大纪念性建筑所改变。

城市种类:不同的类型与城市19-19

摘要:中国当代的城市化速度造成了严重紧张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这种现象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马清运最近指出:“中国没有真正的公共空间”,“农田能否成为都市化的最后形式?”这两个观点给建筑师和规划者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叠加、镶嵌、浸润、同化——解读哈尔滨城市文化20-21

摘要:城市是社会文明的综合体。当一个城市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并将昔日的情感沉淀进文明的血脉时,这个城市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在城市纷繁复杂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环境属于显性的文化要素。而在建筑环境之中每天上演的,往往是与之形影相随的特有的生活方式。

建筑与文化杂志设计
聚焦上海世博会国家展馆设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2-23

摘要: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综合类世博会,通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宣言来探讨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这三个永恒的课题,是一次关于城市文明的精彩对话。

和谐都市之旅——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设计24-25

摘要:主题思想为了响应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德国带给世博会的主题是:Balancity(和谐都市)——Balance(和谐)也city(都市)这两个词的组合——一座在更新与保留、创新与传统、城市化与自然化、集体化与个人主义、工作与休闲、

从剪纸艺术的灵感出发——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馆设计26-29

摘要: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分为“人类,创造力、城市”三个概念。人们把对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到生活中,把艺术和创造力融入到城市中。

幸福生活,童话乐园——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丹麦馆设计30-33

摘要:丹麦馆的名字为“Welfairytales”,是“Welfare”(幸福生活)和“fairy tales”(童话故事)的组合。通过Welfairytales,设计者所要表现的幸福生活并不是只限于财富,而是人性化的、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活体验。正如它的名字所示,这座新颖美丽的丹麦馆将会带来有关健康、

“冰壶”,分享北欧城巿的灵感——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馆设计34-35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展馆定名为Kirnu"冰壶",表达了 "优裕、才智与环境"的主题。微型城市芬兰展馆将向大家呈现一个微型的芬兰,向世界展现芬兰及其整个社会的风貌。展馆雕塑式的建筑设计旨在营造适合未来发展的充满自由、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的景象。展馆好似一座在水面上的微型岛屿城市。中心部分由微型城市的城中心和广场组成。

“快乐街”展现创意城市生活——2010年上海世博会荷兰馆设计36-37

摘要: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源自一条快乐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