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99
  • 国内刊号:11-1930/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92
  • 创刊时间:195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43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学报 2013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城市公共空间

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的演变与批判:纽约经验

摘要:从公共空间的理论定义与现实作用出发,对美国纽约“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着重分析了区划制度与城市管理政策对公共空间形态及其公共性的影响,批判性地探讨了政府规划理念与私人资本在城市公共空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对城市公共空间实施严格精密的规划控制、加强空问建后监管、保证公众在此过程中的知情权与话语权。
1-7

城市肌理与可步行性——城市步行空间基本特征的形态学解读

摘要:以城市步行者的空间游历与感受作为观察对象,尝试将城市肌理及其内蕴的“解析度”概念运用于城市步行空间与可步行性的研究中,对尺度层级性、连续性以及公共性这3个城市步行空间的基本特征展开城市形态学的分析与解读,认为在不同尺度层级的城市空间中主动追求城市步行的空间连续性与历史连续性,是提升城市空间公共性和民主性的重要途径;城市肌理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将当前城市步行空间建设所面临的形态学问题层层地呈现出来,从而辅助分析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8-13
建筑学报杂志书评

做“有观念”的建筑人

摘要:《走向公民建筑——中国建筑传媒奖/中国建筑思想论坛2011—2012》一书于2013年4月出版。这是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双子星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这项活动.建筑与传媒联姻、评奖与论坛并举,在中国建筑界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籍出版之际,两年一次的传媒奖和思想论坛都已经历三度回归,不管是活动本身还是作为背景的中国建筑思想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在华丽的形式之外,大奖和论坛更在旗帜鲜明地推行着独特的价值观,这大概是更值得注意的。
14-15
建筑学报杂志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大使馆

16-21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事馆办公楼新建工程

22-25

国家的门脸儿——南非使领馆设计

摘要:国家强大了!国人有钱了!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腰杆也挺起来了。然而在人们对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充满好奇和羡慕的同时,也对中国人处事态度的变化产生疑虑和担心。外交使团代表着国家的风范,使领馆建筑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26-29

“活的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

36-37

十院书屋,上海文化信息产业园一期工程B1地块

38-44

秩序与自由——十院书屋设计策略浅析

45-45

山水之间——重庆云阳市民活动中心设计

摘要:“如果我们抛开这种令人惊奇的、剌耳的、但是无知的所谓人的至高无上的断言,眼睛往下看,我们就能找到另一种传统,这种传统比孤立的纪念性建筑更为普遍,各处都有,很少受大的建筑风格潮流的影响。这就是民间的传统。” ——麦克哈格
52-53

粹化自然——关于休憩亭的二三事

摘要:项目所在的城市昆山位于苏州与上海之间,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境内的周庄、镜溪等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近些年,昆山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旧文化的交织更替与人们日益增高的生活需求。都激烈地冲击着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地理风貌。昆山市区沿河处大多已开发为提供市民活动的滨河公园.问或穿插着小尺度的商业空间。在此背景下,位于滨河公园内的本项目除了要提供未来可供出租的商业空间外,也需满足作为公园基本配套设施的公厕和休憩等功能需求。
59-59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

60-61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设计

62-63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古城再生——基于3个案1列的设计策略探讨

摘要: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案例,通过其设计过程的对比呈现,探讨在复杂的城市条件、不同语境下古城再生的设计策略与价值思考。
64-69

整体的把控本质的追求——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实践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天津文化中心建筑集群项目规划理念及实践的介绍,鳃析其在整体城市设计的把控、建筑设计的本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体现等方面的探索,表达了对规划设计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70-75

坡地·空间·历史——重庆抗战陪都风格系列建筑创作思考与实践

摘要:针对重庆独特自然环境和多面文化特征的分析,指出抗战陪都时期形成的建筑风格作为城市人文的集中体现.为打造独特的城市历史风貌提供了丰富的文脉资源;重庆陪都建筑风格的保护利用,是对地标建筑进行新定义:由点及面,以风貌的整合取代个体的凸显。
76-80
建筑学报杂志论坛

批评的反省和辨析——千城一面再认识

摘要:针对我国当前“千城一面”现象,从3个层面对千城一面展开讨论:一是对批评的剖析、还原,更深层次、多维度地认识批评的话语问题,二是在新的空间理论下辨析出城市认知范式的转换路径;三是探讨以空间文化认同和可持续性作为千城一面问题的一种回答的可能。
96-98
建筑学报杂志院所专集

“绿金”释放城市生命力——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理念发展与创新

摘要:自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以来,“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开始被全世界关注,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绿色建筑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占据全国能耗近1/3的房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值得思考,作为行业内涉及产业链条最长的开发主体,开发商如何才能起引领行业与城市、自然与建筑共同成长,走向未来?
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