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99
  • 国内刊号:11-1930/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92
  • 创刊时间:195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43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学报 2012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特稿

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历史——威廉·柯蒂斯《20世纪世界建筑史》书评

摘要:从现代建筑史学和现代中国建筑发展两个方面对柯蒂斯的《20世纪世界建筑史》作出评价,指出在从主线历史走向多元历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批判性的视角,我们很容易被“多元主义”所迷惑并滑向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对于今日中国的发展而言,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在建筑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都不无意义。
1-4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中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评估

摘要:从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厘清其和建筑设备系统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区别和联系.调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在生态建筑评估中所占比重、评估方法和所用参数,期望为生态建筑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13-16

新加坡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探析

摘要:通过对新加坡近年来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概况介绍,总结了新加坡建设局从法规、供给、需求及技术4方面提升绿色建筑的措施,并在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出新加坡发展绿色建筑遇到的挑战.旨在为国内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迪。
17-21

绿色窑居气候界面的形态模型菜单研究

摘要:以绿色窑居微气候的营建为例.提出调节窑居室内环境参数的被动式设计对策体系.并重点建构窑居气候界面的形态与模型菜单,为黄土高原的人居环境营建提供适宜的形态组合模板。
22-25

从人工美化走向景观协同——解析新加坡社区公园的发展历程

摘要:从景观规划和设计角度解析新加坡社区公园50年来的发展轨迹,归纳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1960年代实用主义理念下的边角剩余绿地;1970年代人工美化的娱乐运动场;1980年代成熟新镇模式下的3级结构;1990年代国际绿道思潮下的公园连接道网络;2000年代生态和环境视野下城市与自然的可持续景观协同。
26-31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建筑形式与形体节能——南京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办公楼设计

摘要:建筑形式的来源是综合而多样的,场地、功能、空间、视觉、构造等均是建筑形式产生的源泉,然而形体节能与建筑形式的关系似乎难以被重视,因为建筑需要解决的问题错综复杂,节能容易变成一种阻碍而影响了建筑师的构思。于是节能常常被当作一种后补的设计叠加进建筑设计过程之中。也即是说,通行的节能设计是在设计完成之后依靠材料的保温性能等达到节能指标,但是合理的设计方法应该是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节能问题。
38-39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

40-45

寻找设计的“解决之道”——对建筑师胡越的访谈

摘要:坐落于北京大兴黄村卫星城的北京建工学院新校区于2011年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包括教学楼、宿舍楼、体育场等。驱车在新校区中穿行,显而易见。这里依然采用了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新建大学校区中相当流行也颇受争议的规划模式,校园在整体上匀质而稍显空旷……在经过一片灰色调的宿舍楼后,我们前去探访的学生综合服务楼跃然而出。午后的阳光撤射在这个仅有4000m2的“小建筑”上,安静、明亮、生动。
46-47

介入自然——昆山悦丰岛有机农场采摘亭设计

摘要:2010夏天,我们受业主之邀,在昆山的悦丰岛有机农场里设计一组小型公共建筑,包括会所、采摘亭.植物展房和入口信息凉亭,目的是为未来在这里活动的人群提供休憩和餐饮的空间。2012年初,采摘亭成为这组系列建筑中第一座建成的房子。
54-55

内蒙古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56-59

分解、正交、嵌埋——恩格贝沙漠科学馆的设计策略

摘要: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被称为不可治理的地球癌症。该地区风狂沙漫.植被稀疏,年平均降雨量仅为250mm左右。在这块沙漠腹地有一方水土叫恩格贝,历史上。它曾是一个水草肥美、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是这一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之所在。后来.由于洪涝灾害、滥伐滥垦等原因,这里逐步沦为荒漠化土地。近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恩格贝沙漠的治理工作成绩非凡,恩格贝亦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部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并成为著名的治沙中心。
60-61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与分期

摘要:中国近代建筑史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从1980年代初创至今,为时不过30年。但任一学科都有其特有的历史、问题和方法,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因时而异、日益丰富的研究方法,是构成学科每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而言,如何在前30年探索和发展的基础上,厘清近代建筑史发展的主线与研完的框架,梳理研究方法的嬗递演变,从而认识这一学科在领域、视野和方法等方面成长的历程?解答这些问题,对于下一步继续深入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70-75

中日《近代建筑总览》的编撰与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摘要: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建筑总览》的比较,分析1980年代以来中日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异同。探讨近代建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76-78

“五脚基”洋楼:近代闽南侨乡社会的文化混杂与现代性想象

摘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闽南数量最多的洋楼类型“五脚基”的起源,以及其作为混杂体(hybridism)的空间文化形式,它如何转化成闽南侨乡社会的住宅类型;分析“五脚基”空间的功能与意义,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归纳出近代侨乡住宅空间体制及生活方式的变迁。
92-96
建筑学报杂志国外建筑

设计抽象自然——访荷兰Mecanoo建筑事务所及著名建筑师Francine Houben

摘要:通过对荷兰Mecanoo建筑师事务所主创FrancineHouben的访谈及作品分析,阐释该事务所坚持的“设计抽象自然”之理念:将“自然”视为触发设计灵感的催化剂。将对自然的“结合”提升至创造性的“抽象”,通过将自然特征渗入作品的个性语汇,成为超越物理性回应的作品精神特征。
97-101

介入社会的建筑师——法国ATM建筑事务所的创作理念

摘要:介绍活跃于1950-1970年代的法国ATM建筑事务所(L’Atelierd’ArchitectureMontrouge)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指出其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选择了“用建造介入社会”的创作道路,认为其创作理念对今日中国建筑师仍有一定启发。
102-105
建筑学报杂志特别报道

创新永无止境经典成就辉煌——《新时代,新经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获奖作品集》编撰有感

摘要:一部好书,可以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知识。扩大人的视野。最近。在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新经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获奖作品集》首发式上,专家们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106-108

“共同基础”——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综述

摘要:为期3个月的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2年8月29El向公众开放。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共同基础”(CommonGround)。总策展人、英国著名建筑师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Chipperfield)希望此次双年展能够展现出一种有生命力、相互关联的建筑文化.在建筑所涉及的精神与物质领域提出讨论。通过“共同基础”这一主题明确揭示建筑之间.建筑与土地及城市空间的关系.同时也在暗喻建筑艺术活动的场所。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