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003-0344
  • 国内刊号:42-1439/TV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8-112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9
  • 综合影响因子:0.131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专题研究

上海中小学建筑风扇空调联合运行研究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过渡季节由风扇、空调联合运行改善室内舒适度在上海中小学建筑中的可行性及节能率。分析模型基于中小学建筑特征的调研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CFD与能耗模拟软件,对风扇运行能否满足室内舒适度要求,风扇与空调联合运行策略相对于单一使用空调满足室内舒适度要求的能耗差异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季节使用风扇可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度要求,风扇与空调联合运行的策略可以为学校带来23.2%的节能效益。
1-4

建筑室内热舒适性随通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摘要:针对典型建筑房间,通过建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结合CFD模拟方法,研究室内热舒适性随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地板孔板通风三种通风方式的送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人体前后侧0.2m处空气龄、温度场、PMV、PPD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将为不同通风方式下合理选择送风条件以改善室内人体热舒适性提供理论指导。
5-8

带阻挡的空调房间热舒适的可及性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对带有阻隔的空调房间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室内流场、温度场的分布图,同时引用对流传输的概念,采用热线进一步分析了混合对流房间中流体流动与传递过程,并对模拟房间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
9-12

地下停车场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摘要: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保证车库内部的污染物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其通风系统满足要求,而不关心排出的污染物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于人口密集区的地下车库,由于周边人口密度很大,污染物直接排出将会危害周边人群的健康,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应考虑添加空气净化装置,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本文根据某大型地下车库建立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选择空气净化装置的最佳安装位置提供指导意见。
13-16

竖井型公路隧道自然通风潜力评价

摘要:引入"污染系数"和"标准数"概念来评价城市竖井型公路隧道的自然通风潜力,分别给出正常行车工况下隧道的污染系数和阻滞工况下标准数计算方法。对南京某下穿隧道进行实例计算分析,采用三种CO浓度标准限值(10ppm、30ppm和50ppm),得出正常行车工况下四种典型车速(20km/h、40km/h、60km/h和80km/h)各段隧道污染系数以及阻滞工况下(车速≤10km/h)隧道标准数。研究表明:正常行车工况下,车速越快,污染系数越小,自然通风潜力越大;而阻滞工况下,车辆积压,散出热量大,促使CO气体从竖井排出,标准数基本满足要求。
17-22

基于果蝇的甲醛危害性评价中室内湿度的影响

摘要: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广泛存在于现代封闭式办公居住空间,对人体危害甚大。WHO以及国标根据甲醛对鼻子和喉咙的刺激阀值,建议室内甲醛的浓度值为不高于0.1mg/m3。但实际上室内空气污染是混合的,探讨混合污染时危害性的评价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采用果蝇作为受试生物,建立动态暴露浓度控制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不同湿度条件下甲醛浓度变化对果蝇生命周期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湿度对果蝇生命周期的影响,为建立混合空气污染评价果蝇生命周期模型积累基础数据。
23-25

湿度对ePTFE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阻力的影响

摘要:实验研究了相对湿度对e PTFE高效空气过滤材料阻力的影响,并与玻璃纤维高效滤料作对比。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e PTFE和玻纤高效滤料的初阻力没有影响。过滤固态气溶胶时,e PTFE滤料在表面过滤阶段的阻力呈线性增长,但增长速度高于相同湿度下的玻纤滤料;过滤液态气溶胶时,e PTFE滤料早于玻纤滤料进入阻力指数增长阶段,两种滤料的容尘性能存在显著差异。
26-28

环吹袋式除尘器除尘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针对人造毛皮行业存在短纤维和细小尘杂难处理的特点,设计一套新型环吹袋式除尘器,对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考察了关闭和开启环吹时过滤速度对过滤压力损失和过滤效率的影响以及清灰周期的确定。结果表明压力损失随过滤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过滤效率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在保证除尘器阻力的前提下,降低过滤速度,开启环吹,有利于清灰周期的延长。
29-32

不同运行模式下烤箱内腔温度场的优化研究

摘要: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运行模式下烤箱模型内部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将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善烤箱风扇盖板结构和风扇风速对现有烤箱模型内部温度场均匀性进行改进,实现烤箱内部温度场均匀性的最优化。
33-35

基于热-结构耦合的LNG板翅结构热应力模拟

摘要:为保证大型天然气液化(LNG)用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安全、可靠运行,建立了大型LNG冷箱内板翅式换热器的板翅结构热应力有限元分析数学物理模型,基于热弹性理论采用热-结构直接耦合方法分析了运行参数(流体温度、外载荷以及操作压力)对LNG板翅结构等效热应力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天然气和混合冷剂之间温差越大板翅结构承受最大等效热应力越大,混合冷剂和天然气温度越低其最大等效热应力越大;外载荷为压力时压力越大其最大等效热应力越小,外载荷为拉力时拉力越大其最大等效热应力越大;此外,天然气侧压力对热应力的影响大于混合冷剂侧压力对其影响,但均表现出增大趋势。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大型LNG冷箱内板翅式换热器结构以及运行参数设计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6-39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技术交流

新型混合地源热泵的土壤热平衡性能模拟

摘要:地源热泵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利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就是对土壤的吸放热不平衡。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地源热泵形式,将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耦合,对长沙某宾馆进行了系统设计并用TRNSYS进行了长达30年的模拟。通过和传统单一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比较,证实了该系统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土壤吸放热不平衡问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40-43

空气源热泵R22与R134a富余充注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以R22和R134a两种制冷剂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在冬季制热工况下的富余充注量分别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气旁通除霜、显热除霜、过冷放热除霜三种模式中的热量利用率、耗热率以及理论制热系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制冷剂流量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正常制热运行时,富余制冷剂充注量应用于三种除霜模式都能有效地抑制室外换热器表面的结霜,其中制冷剂过冷放热除霜法最佳,定时除霜时,显热除霜所用时间最短;另外,在三种不同的除霜模式下,R22的热效率均高于R134a,定时除霜时,R134a的除霜时间均少于R22。
44-48

竖直螺旋盘管降膜吸收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对竖直螺旋盘管降膜吸收器进行设计,并利用数学模型对螺旋盘管降膜吸收器吸收及换热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获得螺旋盘管吸收器吸收过程相关特性。获得的结论对于螺旋盘管吸收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9-51

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初探

摘要:利用现有的卧式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搭建了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台,并进行相关测试,在标准实验工况下,该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最大温降9.2℃,最高换热效率62.4%,最佳一次空气流量为2000-2500m3/h,最佳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7,最佳淋水密度1197kg/(m·h)。与卧式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进行对比,该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略低,二次空气侧阻力较大。总结出实际的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应设计为大管径、圆形换热管,布水方式采用管内直接布水。
52-55

核电站DEG制冷机冷媒泄漏分析处理及防止

摘要:制冷机换热铜管的蚁穴腐蚀问题在近年来为人们逐渐认识,但国内相关的案例较少,本文通过对某核电站DEG制冷机发生的冷媒泄漏原因调查、铜管腐蚀机理分析,找出了导致铜管腐蚀的来源,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处理方案,最后,根据蚁穴腐蚀的分析结论,提出了防止蚁穴腐蚀发生的对策。
56-58

分布式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节能分析

摘要:分布式循环水泵供热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一次管网输配形式,与传统的供热管网相比具有系统压力低、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本文以建立的模拟管网为基础,对3种不同形式的分布式循环水泵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热源泵单独设置、热网泵和热用户泵合一的分布式供热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是最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系统形式。
59-62

某商场空调冷冻水大温差系统分析

摘要:本文以某商场空调工程为实例,通过冷冻水系统在标准温差(7℃-12℃)与大温差(6℃-13℃)两种工况下,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末端的能耗和初投资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使冷冻水大温差系统(6℃-13℃)节能的措施。
63-65

首都机场风水平衡调试技术研究

摘要:空调系统中风、水系统平衡失调造成楼内冷热分配不均匀和能源的浪费。首都机场T3-D航站楼重新投入使用对空调系统风水平衡进行了调试,本文从理论上对空调系统的风、水平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T3-D楼的实施调试中加以应用;详细阐述调试过程和技术手法,并对调试前后的系统参数做了对比分析,最终保证了系统高效稳定地将设备所需的流量准确地输送,各个管道风量得以平衡均匀分布和输送;保障楼内环境品质的同时做到了能源节约。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