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11-1384/F 国内刊号
  • 1000-7636 国际刊号
  • 1.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与管理研究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与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宏观经济、金融、劳动经济、公共管理、学术前沿、区域与城市经济、突发公共事件与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特别报道
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观点综述5-13

摘要:2006年4月29日~30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协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2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特点是官、产、学相结合,理论探讨、政策建议、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经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相结合。参加论坛的有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家、两院院士、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郑新立、李京文、何祚庥、包克辛、高铁生、刘福垣、申建军、文魁、韩俊、郑海航、吕政、张晓山、温铁军、谢扬、张红宇、安冈、杨河清、庹国柱、张强、李树生、纪韶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代表出席了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申建军书记、文魁校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词,20多位与会者作了重点发言。高层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郑海航副校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韩俊部长主持。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探讨理论与对话,第二阶段到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大会代表发言热烈,内容精彩,颇受欢迎。论坛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论坛重要观点综述如下: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专题论坛
发展大流通 建设新农村14-19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流通规模小,流通方式落后,流通效率低,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就要深化流通改革,加快流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照顾农民的消费习惯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并且做好金融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的流通服务。

建设新农村需要加快农业保险建设20-24

摘要:农业保险新一轮试验和调研在中国保监会的力促下启动两年了,而且批设了三家农业保险公司,虽然试验有了小小的突破,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保险业务大规模的发展还尚待时日。笔者认为,这种局面的关键是政府迄今没有整体性制度建设计划,而农业保险的第一需求来自于政府,如果政策性保险只是停留在号召、提倡或临时性补助上,政府的这种需求不可能变成现实有效需求,这种保险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那么,商业保险公司只能承担一些商业性的不亏损的“小打小闹”的农业保险业务。永远停留在试验阶段。

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与村民自治的完善之路25-28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术讨论中,有论者指出:没有村民自治,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就不算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强调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但是,有了这一认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一认识,完善村民自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最根本的挑战在于,我们不能仅就发展管理民主来谈村民自治,而是应该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来看村民自治;我们不能仅就村级管理来看村民自治,而是要从完善农村政治社会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的角度看村民自治。本文试图阐明,过去我们构建农村政治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有所偏颇,今后应更加考虑农村社会基础来构建这一体制;在这一原则基础上,提出完善村民自治的几个方向。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科技需求的探讨29-32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传统的农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重要转变,它使社会分工和组织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它们的转变同属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笔者在全面分析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科技引领发展的政策思路。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理论前沿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效率评价33-38

摘要: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经营效率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经济与管理研究杂志学者视点
宏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39-42

摘要:作为企业融资的外部条件,宏观经济状况、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资本结构决策。笔者以定性分析宏观经济要素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为基础,经过变量选取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计量统计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要素与资本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上一年的GDP增长率正相关,与通货膨胀率、实际贷款利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负相关。

中国股票市场被边缘化的制度思考43-45

摘要:本文从中国股票市场正在被边缘化的现实出发,分别对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先天缺失和交易市场的功能变异是导致股票市场遭遇尴尬局面的制度原因。

企业“价值竞争”的经营方略46-49

摘要:如今,许多成功企业在竞争战略上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战略中枢已经明显地表现为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即“价值竞争”。然而,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价值竞争?价值竞争有哪些成功的经营模式呢?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对一些公司进行价值竞争的成功实践的提炼,归纳了价值竞争的四种经营方略,即:其一,增加顾客让渡价值;其二,改变价值曲线逻辑;其三,重构价值创造系统:其四,把握价值转移规律。可以说,一些企业成功实践的这些价值竞争方略,对我们的企业重塑以价值为核心的竞争理念,创造性地实施“价值竞争”颇具启迪和借鉴意义。

基于竞争因素的战略联盟性质研究50-53

摘要:本文依据成员企业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将战略联盟划分为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并给出相关定义,同时结合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情况,分别列举了三种典型的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类型,并据此从组建联盟的动机、联盟的稳定性、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以及联盟模式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区别,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农耕文化对企业管理实践的负面影响54-58

摘要:农耕文化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封闭性、保守性、悠闲性、平均主义、经验主义、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血缘与地缘意识浓厚等特征。这种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产生冲突,并给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负面影响,表现在:桎梏国企改革的深入;影响企业的快速成长;不利于规范化和科学管理;制约企业的创新活动,阻碍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利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及其他内部制度的贯彻;引发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彼此的不信任和矛盾;不关注外界变化导致企业应变能力低下等。

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59-62

摘要:职业成功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有70多年的历史。西方学者一般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职业成功分为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两部分,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客观职业成功和主观职业成功的标准、测量及影响因素。本文作者强调职业成功标准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应将职业成功标准的研究纳入价值观的研究领域,从理论上揭示职业成功标准时代性、多元性和社会比较性的本质特征。

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溢出效应63-67

摘要: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提高本国的劳动力素质,那么通过其所产生的微观溢出效应,也即资源配置效应,就可以间接迫使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转移某些更为高端的生产过程,以此获得诸如国际生产分工地位提升、国民福利水平增加、技术引进目标实现及本国环境状况改善等宏观溢出效应,进而达到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正负效应之比的目的。

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瓶颈68-71

摘要: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分析民营企业内外制度缺失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给缺失的主要表现和成因,探讨消除制度供给缺失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行政主导的传媒产业集团化现象与问题的研究72-75

摘要: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传媒业市场化、产业化迅速发展的有利的产业背景下,我国政府用了短短不到10年时间,组建了一大批国有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出版与发行集团,以期实现组建“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由于已组建的传媒集团体制落后,未建立起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造成我国行政主导的传媒产业集团化运作问题重重。因此,我国行政主导的传媒产业集团化运动已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理论课题与现实问题。

北京西部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76-80

摘要:北京空间结构的现状是“单中心”的,城市中心区“一极独大”,承担了过多的城市功能。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不能完全依靠城市中心区,而应当发挥市区、平原、山区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形成市区、平原、山区联动机制,从而为市区产业升级开辟空间,为平原发展创造机会,为山区涵养减轻经济压力。正是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两区、两带”的北京经济布局战略:“两区”即城市中心区和山区;“两带”即东部平原发展带和西部平原发展带。北京西部发展带不仅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功能疏解及转移至关重要,而且对于西部山区的生态保护也是举足轻重的。

北京高等教育投融资对策研究81-85

摘要:目前,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高教园区、举办独立学院等方面,北京开展了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诸多实践,学术界围绕高等教育的非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产业化、政府投资力度、多渠道筹资办学、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高等教育投融资现状分析和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北京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论教育投资及其结构86-90

摘要:教育投资能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增加,个人、社会投资教育的意愿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但在教育过程未结束时它直接又具有消费性,这决定了它具有投资周期长、效益显现的间接潜在性和长效性以及教育投资会不断增长:教育投资的来源主体和分配的去向不同、所占份额也不同,这就是教育投资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