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 11-6010/F 国内刊号
  • 2095-1086 国际刊号
  • 4.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学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评论、“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论文

经济学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学杂志论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计日程功——学习党的精神的一点体会1-13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辉煌过去的文明古国。本文以若干新的见解,并着重从经济角度系统阐明中国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优势、巨大的技术后发优势空间、特别是有深厚而广阔的科技原创性的潜力和面临第五个长波上行期与机遇期的有利条件,充分地论证了党的重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计日程功。

十月革命开启的社会主义道路:来自中国经济的推动25-35

摘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起点,开启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俄罗斯、东欧各国实行了“休克疗法”,而中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区别进行研究,认为“四个自信”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的改革发展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资本论》语境下的中国经济:解读与重构36-47

摘要:在《资本论》语境下解读中国经济,着重分析了生产关系层面的财税制度和土地制度、分配关系层面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生产力层面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财税分权是政府展开“县域竞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带动了以招商引资、公共投资、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投资为标志的投资驱动增长模式的形成,但同时也因其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第二,土地要素的确权不仅从微观上有效地激发了经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还从宏观上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这一“要素红利”将随着土地确权的推进而得以不断释放;第三,收入分配不平等既带来了要素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创新的缺乏,又带来了消费需求的不足和贸易顺差的扩大,两者都共同引致了中国“要素投入型增长”和“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48-57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系统性经济学说。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在经济发展理念、制度、运行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应涵盖理念、制度、运行、基本原则四个维度。

“孤岛”时期上海工人阶级贫困化研究58-67

摘要:工人阶级贫困化是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推动力。“孤岛”时期的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受到资本家的绝对剩余价值剥削,贫困化现象比较严重。分析表明,上海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是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又进一步导致失业后备军不断壮大、劳动力恶性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而且,当时的通货膨胀不断恶化也是其主要成因。这严重影响了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甚至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由此发现,当时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对于理解中国民族资本的阶段性发展及绝对剩余价值方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宏观经济--金融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理论回顾与展望68-81

摘要:以利率为"桥梁",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融合研究已成为趋势,表现在宏观经济-金融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标准的金融仿射无套利期限结构模型中加入宏观经济的因素,表明标准的金融期限结构的潜在构成因素也包括宏观经济基础。其次,将宏观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EG)与债券定价结合起来,发掘其金融学意义。通过引入DSGE模型,可以对资产价格进行更好的解释。最后,发展一种实证上易处理的无套利期限结构模型,有利于期限结构模型向宏观金融领域的扩展,而能识别潜在收益率曲线因子的AFNS模型就具有这种性质,并表现出很好的实证预测效果,有助于阐明很多问题。展望未来,宏观经济-金融模型在关于债券供给和债券风险溢价之间的联系这一领域将取得更大的进展。

城市集聚-扩散效应: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下的中国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82-112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的机制体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2017年10月18日,在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集聚-扩散效应是各类要素在空间中流动的重要动力来源,促使空间的重构和地区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变迁。研究梳理建立出城市集聚-扩散作用机理及演化规律的理论框架,基于理论框架联系物理场的概念,提出创新性的构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研究对空间信息场叠加模型进行MATLAB软件程序开发,计算得到集聚-扩散效应下城市边界及承载力范围,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系统性评估。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各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城市边界及承载力与其综合实力正向相关。东部地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良好,城市边界及承载力适中。中部地区城市之间存在空间挤压,城市承载力过高,城市扩散能力受限。西部地区城市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水平较弱,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阻碍了其集聚-扩散效应发展。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负价值理论视野下排污权交易机理分析113-125

摘要:开展排污权交易是一项在环境资源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政策实践。现行调剂式排污权交易机制体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和科斯对自愿交易中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运行中存在权利关系安排上的公平悖论、初始排污权确定上的历史原则与效率原则的两难取舍、排污量控制上的确定性要求与不确定性现实的矛盾等问题。负价值理论明确了排污权交易机制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思维路径,强调通过形成处理式排污权交易机制,实现排污权交易的有效开展;排污权交易确切地说是污染物交易,污染物的负价值是其价格形成的基础,对污染物实行严格的排放限制,确认了排污权交易的法权关系,支撑了排污权交易的顺利开展。通过加大污染物禁排力度、培育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市场主体,推动调剂式排污权交易机制向处理式排污权交易机制转换。

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126-138

摘要:在政策、市场和体制改革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西方享乐主义、金钱诱惑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小的阻碍,这种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是理论的缺失。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理论进行了诸多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实践的唯物主义"与"主体性文化观"等观点,引发了学者对二者关系的思考与研究。不管是当前还是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文化生产力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及唯物史观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风险最小化视角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投资组合研究——基于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139-150

摘要: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巨大和社会统筹账户累计余额巨大,其运营管理面临谨慎安全和保值增值的两难选择。基于风险最小化和达到预期收益率要求,运用拓展的Markowitz模型实证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在不同预期收益率的最优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并以6%的目标收益率测算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在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的资产配置比例及政策建议。

从危机后美国产业兴衰看贸易战终极目标及我国对策151-167

摘要:通过美国金融危机后产业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制造业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高科技贸易持续逆差,奥巴马再工业化政策基本上没有成功。但农业和能源取得了较快发展,服务业仍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增量主要来源于少数行业且存在虚拟成分。在商品贸易领域,美国并不具备打贸易战的实力,通过金融手段控制中国金融市场和产业才是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终极目标,一旦出现这一局面,中国金融和产业安全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基于上述分析和判断,本文提出了积极应对贸易战的对策和建议。

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是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168-180

摘要:美国认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称为“国家资本主义”)必将打败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出发,它千方百计地要改造中国的经济制度。而中国也有人把政府与市场对立起来,提倡按照资源配置的绝对化概念来构建我们的经济制度,也要改掉我们基本的经济制度。这种思路是没有历史依据的。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崛起不是僵化的资源配置观念的成功,也不是完全自由市场的成功,更不是自由贸易的成功。美国经济的成功不是《国富论》的成功,而是对《国富论》说“不”的成功,是美国学派的成功,是对市场原教旨主义说“不”的成功。我们提倡学习世界一切成功的经验。为此,就不能把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改革建立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基础上,不能从那个概念出发,而必须认真地研究美国崛起的真实经验,要向美国一样向资源配置的僵化观念说“不”,而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崛起的需要来推动经济改革。

评析金融化时代181-193

摘要: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已然是一个金融化的世界。逻辑地看,资本作为有机体在利润率下降规律的正反馈作用机制下,不断自我否定而生成自己的总体性;历史地看,自由竞争经过垄断最终转向今天的金融化;在世界历史视野中,21世纪资本生产剩余的模式体现着全球化,资本占有剩余的方式和范围体现着金融化,资本的强大力量在于不断地金融化,生成了总体性的国际资本金融体系,而这一体系作为人类对象化的产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形成深刻的对立。

现代福利国家的产生、矛盾及其危机194-204

摘要: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贫富差距与财富增长的同比扩大。为缩小贫富差距与缓和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并逐渐建成现代福利国家。然而,福利国家通过“降商品化”和“行政性再商品化”政策来维持和稳定商品形式和交换过程,导致了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存在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尽管资本主义系统可以通过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自我调节,暂时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深化,但是由于福利国家的这种系统调节的有限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反而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

经济学杂志默认
中外马克思主义论坛-F0003

摘要:《纪念改革开放40年“争议与走向”》·主讲人:程恩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特聘首席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2018年11月13日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派经济论坛-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