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 11-6010/F 国内刊号
  • 2095-1086 国际刊号
  • 4.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学是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文、评论、“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论文

经济学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建“世元”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1-16

摘要:经济全球化越发展,就越需要统一性的世界货币。当前,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元霸权的危害,加强了国家间和区域性的货币合作,而欧元的诞生又实现了主权国家货币在区域范围内的消亡。就此来看,实现更为广泛的货币合作,建立世界单一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的构想,需要提到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治理的议事日程上。本文将从现行世界经济的矛盾分析出发,对创建"世元"的必要性、实现的可能性和路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海派经济论坛2-2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的条件——兼对程恩富、马艳“正比论”的证明17-27

摘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但也有观点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存在正比关系。反比论认为正比论是错误的。其实,这只是反比论的一家之言。根据正比论的假设、定义和方法,可以证明,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正比关系,而且这一正比关系与反比关系并不发生冲突,因为前者指的是劳动生产率与实现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指的是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两种关系是互为独立的。前者是一种规律性函数关系,后者是一种规定性关系,因此前者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科学认识价值增值规律——访经济学家郑志国28-43

摘要:价值增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起转移给产品,价值增值是劳动力在转移自身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当活劳动有效时,产品价值量必然大于所消耗的生产要素价值量,从而形成剩余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增值规律,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静态价值转形问题解法的新探讨——兼对几种典型解法的评析44-54

摘要:转形问题的争论核心是平均利润率是否内生决定、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是否同时决定的问题。静态价值转形问题研究的是价值转形完成后的均衡状态下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本文在假定投入品和产出品的生产价格同时决定的基础上,构建静态价值转形新模型,分析"总计一致二命题",认为在投入品生产价格化之后,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偏离,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存在差额,并以此对几种典型的静态转形解法进行了评析。

对G.A.科恩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55-68

摘要:G.A.科恩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存在不能解释不同生产时期价值量的决定,存在着"通俗学说"与"严格学说"的矛盾;存在着把解释价值等同于创造价值的错误;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资本主义存在着剥削是资本家获得了工人所生产产品的一部分价值;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也不需要劳动价值论。但这种颠覆性的批评不是以建立严谨的科学分析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曲解、甚至是出于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基础之上的。因此,G.A科恩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种种责难也是不能成立的。

是科技价值论还是科技劳动价值论——与郑文范、杨建军就《科技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一文商榷69-78

摘要:在新科技革命和"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中,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为科技价值论还是科技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严肃认真的重大学术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关系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走向,前一走向将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实质而走进"物化劳动价值论"的泥潭,而后一走向将在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的基础上使其发展为与现代科技经济新时代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郑文范、杨建军在2005年发表了"科技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一文,从其具体内容看,它在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不仅作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但从其主题名称看,它用"科技价值论"来表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形态"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这是值得商榷的。

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当代审视与拓展79-86

摘要: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是第一次将劳资关系提升到"社会经济关系运转的轴心"地位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世界各国工人革命运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超越劳资关系;中国的劳动关系矛盾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也有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现代劳动关系的参与主体实现了四级扩展;劳动报酬受到动态的劳动力价值和劳资博弈力量格局的共同影响;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动关系是对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罗默对所有制与剥削关系的研究述评87-97

摘要:罗默根据财产占有的差异,重新定义了马克思主义剥削概念,并通过构建一系列案例,重新解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罗默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提出的一些概念和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罗默对资本主义剥削作出的假定是背离现实的,由此导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罗默根据产品分配结果判定剥削的方法是倒果为因。

《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兼论国内外学界关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98-116

摘要:马克思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的分析,对我们分析和认识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危机实质的某些观点,充满了非科学性。危机的实质不是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必须运用抽象法才能揭示出来。在当代,马克思所揭示的危机的特征,显然有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又派生出许多新的特点,但依然没有改变生产过剩这一本质特征。生产过剩作为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充分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性和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也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敲响了警钟。要使我国经济少走弯路,减少震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及其隐忧解析——拓展人性假设的必要性、现实性和艰巨性117-131

摘要: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必须与社会现实保持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三个基本前提——经济人、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都是静态抽象的,其中,经济人是核心假设,完全理性是初始步骤假设,而完全信息则是假设。因此,沿着这三条路径进行假设拓宽就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修正和完善。但迄今为止,主流经济研究基本上都是沿着后两条路径发展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大多数主流学者担心,对经济人这一核心假设的大幅度修改,不但使得当前经济学的任务过于艰巨,也可能颠覆经济学的整个体系;主流经济学家坚持认为,理论本身就是抽象化的,用不着非要符合现实。但显然,这两条理由都很牵强:理论发展本身就是在苛求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的;学术的探究本身是艰辛的;真正合理的抽象必然是反映社会的实际和发展的抽象。

关于市场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132-146

摘要:市场经济具有阶级重构性,是一只驾驭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看不见的手",对政治生活具有俘获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解决"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要摆脱完全的市场依赖路径,就需要提升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体性。

消费成长与经济转型: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147-155

摘要:在双重转型过程中,我国出现了涵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结构化内忧,其中一个难题是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本文在分析了短期刺激消费政策的效果和局限后,探查了造成居民消费成长乏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认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归根结底是要建立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后,从产权一交易费用的视角,提出了深化制度系统性变革、推进消费持续成长的政策思路。

有效制度、利益共容与经济增长——对非洲增长停滞的一个文献学分析156-168

摘要:非洲是经济增长最慢的大陆。缺乏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是非洲经济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有效的制度在非洲之所以难以建立,关键在于非洲缺乏可持续的民主政治体制。健全对当权者有约束的民主制度、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建立有效的经济治理制度、推进包容性增长是化解非洲悲剧的关键。

一个文献综述: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驱动力169-181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失衡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驱动结构是失衡的,其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不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公共支出转型的滞后等制约着居民消费的增长。这需要从相关的制度创新入手构建起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敢于消费、能于消费、乐于消费,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简新华教授的经济思想与学术贡献182-205

摘要:一.学术经历简新华教授1947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68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务农,1970年进厂做工,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1982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现任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人口、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