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53-1006/F 国内刊号
  • 1006-2912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探索是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论坛、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资源环境与能源、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宏观经济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基础设施投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迅速上升,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试图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文章重点探讨了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金融环境等变量后,邻接空间权重矩阵下,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基础设施投资有着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溢出效应),基础设施投资对其他地区也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晋升激励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不再显著,并对此现象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中国区域结构转换的增长效应:要素流动与技术扩散10-17

摘要:本文采用199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要素流动和技术扩散的视角研究了区域结构转换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并基于空间计量的方法验证了区域结构转换的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区域结构转换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增长,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流动对本地增长的直接效应较高,而技术要素扩散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要高于本地的提升效应。从各区域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受到劳动和技术要素流动的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受到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较大。中国未来应当继续消除影响要素流动的不合理因素,进一步强化区域结构转换的市场决定特征,从而提升整体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长期持续增长。

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18-22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明确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知: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影响及路径研究23-30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要素集聚的外部性和创新效率,在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领域形成外溢效应,强化投入产出的循环累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制造业结构层次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沿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冲击效应大于内陆地区。为更好发挥两者间的协同互动作用,各省份间应树立区域协作发展意识,对制造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谋划,同时要兼顾邻近地区相关政策,促进省际间各类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贫困问题研究——基于MPI指数的比较静态分析31-41

摘要:本文运用“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量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2010—2014年我国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定量测度、指数分解与国际比较,并对其权重进行稳健性检验及贫困临界值占优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维贫困发生率较低,但贫困人口被剥夺强度较深;从全国来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多维贫困贡献度较大;从子群分解来看,农村与西部地区应首要扶持教育;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正处于多维贫困与收入贫困共存的阶段。总体来讲,我国多维贫困程度逐渐减弱,但仍将长期存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研究——前提、诱因、动力和路径42-49

摘要:为提高政策有效性,基于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非线性特征,从前提、诱因和动力三方面揭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提炼并总结了序参量主导下,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在时空序列上的演化路径。为此,政府要以自组织机制作为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创造条件保障并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自组织演化进程。

文化差异、制度环境和科技创新——基于跨国视角的比较分析50-61

摘要:本文首次将文化差异与制度环境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不同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1)文化对科技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这两种文化维度会抑制创新,长期/短期价值取向会促进创新。(2)对文化影响科技创新的内在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文化不仅可以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对创新起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影响一国制度体系的构建对创新产生间接作用。(3)通过对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比较,我们还发现,不同文化维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其中,权力距离和长期/短期价值取向对科技创新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但不确定性规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制度环境这一间接效应来实现,而直接效应却不稳定。本文注重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的讨论,为文化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国内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62-72

摘要:本文考察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主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ECM检验和Granger causality检验,考察国内旅游业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3年间的数据,按照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地带层面考察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与此同时,旅游政策调整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研发投入能促进中国智慧城市企业技术进步吗?73-82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智慧城市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探讨了研发投入对智慧城市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一方面,研发投入总体上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倒“u”型非线性动态特征,只有适度的研发投入强度才能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过高的研发投入强度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所有制差异,民营企业、公众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分别具有倒“w”型、有条件的“u”型和负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影响。进一步对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约束机制分析表明:一是在资本密度和企业规模门槛条件下,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u”型非线性规律,只有在较高的资本密度和企业规模水平条件下,研发投入才会显著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在股权集中度门槛条件下,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呈现明显的“N”型影响特征,只有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水平才有利于研发投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溢出。三是新常态下,多数企业的资本密度、规模水平和股权集中度均尚未处于最优门槛区间。不断提高资本密度和企业规模水平,持续优化股权结构应是持续推动研发投入促进智慧城市企业技术进步效应的有效手段。

个人版微信的使用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吗?83-90

摘要:2017年,中国微信用户达到8.89亿,职业场所中员工采用个人版微信进行工作沟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个人版微信各种功能的高度集合化、便利化的使用对于工作场所员工的工作促进作用也是众说纷纭,喜忧参半。微信平台上各种信息的涌入是否能够激发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这是企业业主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因此,本文研究的议题是:中国企业员工工作卷入度通过对个人版微信工作内容占比的影响进而影响员工创造力。研究过程中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高工作卷入度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使用微信进行工作沟通内容占比高,并且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其次,对于这一结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在统计学关系的表现上更加显著。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人口结构与经济重心空间耦合演化及机制探析——以江苏省为例91-101

摘要:伴随快速城镇化、经济社会转型、人口流动频繁以及人口结构转变成为中国及江苏省的挑战,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发展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模型,采取标准差椭圆模型与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和变动一致性等方法,对江苏省人口结构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其形成机制进行探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1990—2010年,江苏省人口结构与经济的耦合度下降,从较高关联为主转向中等关联为主。耦合类型由低水平型为主转变为拮抗型向磨合型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阶段提高,将促进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类型不断升级。②耦合度标准差椭圆居于江苏省苏中地区的中部,空间上趋向集聚,在西北一东南方向上呈极化趋势。耦合度重心大致位于江都市东部与泰兴市西北部。耦合度重心先向东南转移,后向西北转移,其中南北偏移量最大。③经济对耦合度重心空间格局的影响一直最大,人口产业结构仅次于经济发展,二者均是对耦合度最重要的内生驱动力。江苏省各驱动力因子南北差异较大而产生的区域发展势能差,推动各指标重心向均衡点不断移动与跃迁,这是导致人口结构与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差异的本质原因。

高铁网络下我国城市通达性与土地利用效率关系研究102-109

摘要:以城市为空间单位,并II用DEA—Tobit模型考察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特征以及城市通达性、产业结构对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1)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呈现“中心-”式递减特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规模效益随城市化率呈“S”型曲线特征;(2)土地供应结构是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着距省会城市距离增加呈现倒“U”型变化;(4)产业结构越高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5)城市通达性的改善对于不同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调节效应;(6)城市通达性、产业结构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随地理区位变动呈现双门槛效应。最后,本文从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促进城市产业升级、立足区位禀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收入差距的城乡分解:城市化的影响110-115

摘要: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主导总体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近些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减少,导致总体收入差距可能进入下降轨道。为了检验这个观点,利用两部门模型模拟与预测发现,未来十年总体收入差距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中城镇收入差距扩大势头一直没有得到抑制,高企的城镇收入差距抵消了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预测发现十三五时期城镇收入差距将主导总体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中高企的城镇收入差距将阻碍总体收入差距减少。

基于PLSPM—GRA测度的区域“五化”协调发展研究116-125

摘要:新常态下“五化”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科学有效地对“五化”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同时解决潜变量不能直接测度和显变量指标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难题,构建了测算“五化”协调发展度的PLSPM发展水平模型和GRA协调水平模型。主要创新与特色:一是根据“五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不能直接测度的特性,建立了测度“五化”发展水平的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二是解决了“五化”系统显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难题;三是提出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测算“五化”协调度的测度方法,并以吉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演进及协同发展研究126-131

摘要:近年来“大城市病”困扰北京城市发展,引导城市体系理性发展和结构优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等级-规模”分布演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城镇化时期京津冀城市群总体呈现超大城市人口膨胀、中等规模城市断层和小城市空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与帕累托最优分布存在偏离,且偏离幅度具有加剧趋势。基于此,应借鉴近年来国外“多中心大都市区域”(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s)的规划治理经验,构建“多中心、金三角、放射状”的空间发展新格局,以雄安新区建设为契机有效疏解首都人口,打破目前北京和天津“双磁力中心”虹吸局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经济与贸易
新常态下我国贸易扩展边际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132-140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与171个国家(地区)HS-6贸易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传统因素、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对我国进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12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传统因素影响,非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影响;进口国互联网普及或我国与进口国间制度距离降低,在各位分点都促进了非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增加,而完善贸易信贷的相关法规主要在低分位点对非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作用。本文的结论对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沿扩展边际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外贸发展中的“转移支付”效应——基于分行业的比较研究.141-147

摘要:关于“贫困化增长”和“转移支付”的已有研究大都基于国家层面,忽略了行业差异。本文在对中国总体的外贸增长“转移支付”效应进行估算的结果上,考察行业差异。计算结果显示,2000—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导致了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但是,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2012年之后中国获得了国外福利的“转移支付”。分行业类别的计算结果显示,2012—2015年资源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现了大量的对外“转移支付”现象,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未出现向外“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最后,在探讨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经济
人力资本集聚、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空间过滤模型的区域对比分析148-155

摘要:人力资本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运用Getis空间过滤模型考察2001—2015年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及空间溢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发现:从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东部地区最强、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而从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和贡献来看,除东部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充分吸收人力资本空间溢出的发展红利,带动产业结构实现调整和升级。作为对策,本文对东部地区的职责定位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的解读,同时提出要打造有效的区域间人力资本合作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