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53-1006/F 国内刊号
  • 1006-2912 国际刊号
  • 1.7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经济问题探索是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经济问题探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论坛、宏观经济、区域与城市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财政与金融、资源环境与能源、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经济问题探索 2016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宏观经济
产能过剩、价格扭曲与经济波动——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1-6

摘要:在考察中国区域经济波动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解为产能过剩因素和价格扭曲因素,利用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价格扭曲在产能过剩与经济波动的影响路径上具有中介效应;产能过剩、价格扭曲均与经济波动显著正相关;价格扭曲程度与异常经济波动正相关;通货膨胀和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显著正相关,全要素生产率和FDI与经济波动显著负相关。因此应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反应真实、灵敏的价格信号机制,化解产能过剩,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抑制通货膨胀水平与金融发展程度,适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FDI所占的比重,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持续扩大财政赤字是否合理?——基于时变协整模型的实证检验7-15

摘要:本文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视角下推导得出财政可持续性检验条件,并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1952—2015年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我国财政收支之间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52—2015年我国财政政策具有可持续性,但财政收支的长期均衡关系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财政失衡态势较为严重;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和2012以来的经济“新常态”时期,财政收支规模较为均衡;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财政赤字率的持续提高并未对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造成显著影响。同时,由于我国财政收支调整行为与“财政同步假说”相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为此,从长期来看,为了保证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政府可根据未来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变,适时的将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健调整,并从财政收支两方面采取措施,实现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

中国宏观经济的混频模型分析和短期预测16-24

摘要:宏观经济的运行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对于一个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走势和波动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影响重大。由于GDP的增长率是按季度度量的,而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增长率都是按月度度量的,因此本文利用混合频率数据抽样模型(MI—DAS),并结合中国经济有巨大波动性的事实,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和短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MIDAS模型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精确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投资增速的放缓和出口增速的下滑是引起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传统的“三驾马车”思路,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化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25-32

摘要:本文利用2000年一2013年间的资金流量表,对我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初次分配而言,企业和政府所得比例有所上升的同时,住户部门所得有所下降;(2)在考虑部门间经常转移之后,企业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政府的上升幅度有大幅度增加,住户部门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发生了从企业向政府部门的经常转移;(3)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下降现象有所缓解,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呈现出明显的u型趋势;(4)分析期间中国国民储蓄率之所以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政府储蓄增加引起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基于共同前沿DEA的中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33-38

摘要:本文选取中西部地区17个省市2000—2014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方法(Meta Frontier—DEA)测算非传统地理划分下的中西部区域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在新分类下,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均存在下降趋势,说明该地区能源效率利用状况亟待改善;中西部省份之间存在能源效率差异,区域问的技术落差比率差距导致了区域间能源效率差距拉大。本文利用Tobit模型探究了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政府规制、产业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解释变量对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存在影响,但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回归结果,本文提出中西部地区在加大城市化进程时,须提高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并且加大对高耗能产业的治理支出等政策建议。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39-44

摘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住房关系民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目标偏差和局部利益的冲突,加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缺陷,致使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效率降低。文章将在总结政府干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博弈论分析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剖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借鉴国外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途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创新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市场路径45-50

摘要:当前我国规模化生产制造主导的经济发展日益受到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向创新技术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型成为当前迫切任务。本文探讨引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创新驱动,从市场视角研究创新驱动引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路径,提出加大高新技术股票融资力度、鼓励横向兼并推动创新技术应用、发展创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推广产业化多层次教育等建议。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区域与城市经济
空间视角下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协调性研究——以中国城市群为样本51-58

摘要: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城镇化三个子系统,并考察三者协调情况。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中的莫兰指数研究判定上述协调性为空间负相关。该研究结论表明,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全国范围内城镇化,在现阶段会出现各个城市群内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城镇化的协调度在群与群之间呈现反向影响,某一城市群的三系统协调性,会受到周边城市群协调性的反向扰动。文末对该结论给出了现实解释。

1992—2013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溢出效应59-6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一直制约着区域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本文综合DMSP/OLS夜间灯光和可比GDP构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以量化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分别从失衡溢出特征(采用增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和外溢效用距离(SDM空间计量分析)探讨经济发展失衡的溢出效应,量化评估经济发展热点的正向外溢和经济发展冷点的负向外溢。结果表明,(1)不同评估尺度下京津冀地区经济失衡溢出都有总体相似的时间阶段性特征和空间地域性特征,先呈显著集聚后趋于离散,大致形成1992—1999年和2000—2013年2个时段与60km和100km左右为界3个地段。1992—2000年不断显化的经济失衡在2000年以来不断弱化。2000年以后区县区划对区域经济失衡趋于加剧。(2)经济热点的正向溢出和经济冷点的负向溢出有明显差异,经济冷点负向溢出距离约为130km,120km距离内的经济热点有明显虹吸效应,正向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健全,区域虹吸效应距离从20世纪90年代的95km外延至21世纪初的115km左右。

信息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回归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的实证67-75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Lesage and Pace(2009)提出的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活动受其他与之相近空间特征地区的影响;三种空间权重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在0.18—0.25之间,但区域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影响小于信息化的效应水平;人力资本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潜能需要进一步释放;政府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间接效应抵消了负向直接效应,因而总效应表现为促进。

我国城市群装备制造业的战略类型及空间分布76-81

摘要:当前区域竞争已经变成城市群的角逐,装备制造业成为争夺的焦点,而从国家层面,合理规划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质和量两个维度对我国五大城市群八大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类型的划分,然后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视角研究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有利于掌握我国城市群装备制造业发展及装备制造业在城市群的分布,为合理的产业战略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母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82-90

摘要: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2001—2011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此来考察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影响中国就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越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越低,中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越大。子样本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较发达国家而言,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的促进作用更大;分技术层次进行分析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国各技术层次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都有促进作用,但是高技术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促进作用不显著。

区域经济背景下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研究——基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东盟国家的分析91-98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以Eaton和Kortum模型(2002)为基础,采用进出口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距离等变量共同构建了一个类似于引力模型的方程。研究表明,贸易国间的距离、共享边界、区域贸易协定PTA影响了双边贸易流量,贸易国的价格、工资、技术水平是影响贸易相对竞争力和开放程度的主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促进贸易发展潜力的提升。

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动态最优生产决策——基于嵌入位置与控制能力的实证研究99-105

摘要:基于最优生产决策动态模型,采用世界银行企业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市场控制力时,上下游投资呈替代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弱时,投资呈互补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非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选择,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和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财政与金融
基于网络舆论的金融安全状态监测:框架与验证106-115

摘要: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背景下,本文试从信息源的选取、专家选择、文本意见提取和指数合成四方面构建“互联网+金融安全”的监测框架,并通过选择并挖掘数名财经专家意见验证其可行性。此外,通过选择基于我国特殊国情的19个宏观经济指标建立传统金融安全指数,验证专家意见指数的灵敏性。结果表明,基于网络舆论构建的专家意见指数对金融安全进行监测具有可行性,并且灵敏性更强,为中央银行金融管理部门新型金融危机及时性决策提供一种思路参考。

发展中国家基于多重动机的货币替代机制研究116-127

摘要:本文建立了基于交易、谨慎和资产组合等多重动机的货币替代迭代模型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广义货币替代的形成机理,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速、外债水平、财政状况、利率、本币汇率、本币预期贬值率、通胀、社会政治和政策制度等因素会通过改变人们对本币的信心来影响货币替代;而后本文用多个案例研究了社会政治和政策制度因素对货币替代的影响,认为其他情况不变时,不稳定的社会政治局势或多变的政策制度会增加货币替代程度;然后本文选取了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的5个代表国家,做了货币替代率与以上各因素的基于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是货币替代率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它们都会影响货币替代的程度;最后本文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出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安全实证分析128-137

摘要:本文借鉴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并重点分析新常态下金融风险来源,针对性提出防御风险的对策。文章选取了影响金融安全的16个指标,运用2004年1月~2015年9月共141个月的月度数据做实证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总体来看,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动轨迹大致符合我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最后提出,在新常态下各监管部门应加强协调,改革当前金融监管模式,适应混业经营现实需求。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基于案例的研究138-147

摘要:本文对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瑞士、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并使用案例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主要有如下五点:(1)相对于单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实力因素,区域经济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具有更好的解释力;(2)海港与时区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兴衰而言,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3)基础设施与制度是国际金融中心兴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战争是国际金融中心兴衰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5)区域内巨额的或(长期持续的)资金供给或需求,是国际金融中心兴衰的充要条件。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突出了金融中心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