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 41-1414/I 国内刊号
  • 1674-8506 国际刊号
  • 0.1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汉语言文学研究是河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河南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序跋、“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专辑、“电影与技术社会”专辑、近世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访谈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至善讲坛
众声喧哗之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4-13

摘要:我要谢谢解志熙教授的介绍,溢美之词让我愧不敢当。我要借这个机会向解教授和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同学问候,大家好!这的确是个非常难得的访问河南大学的机会。现在,我要利用以下的60到70分钟时间,向各位报告关于当代小说阅读与叙事学以及叙事伦理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开封城市文化研究专题
新书架13-13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近年来渐成热点,河南大学刘增杰教授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是这一领域的系统总结与反思之作。也是这一领域的拓荒之作。“源流篇”分“研究的起步”、“在曲折中行进”、“研究全方位的展开”三个部分回顾了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的各个历史阶段;“形态篇”从现代报纸与期刊、网络、文本修改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史料研究的得失;

清中叶以降开封演剧活动概述14-26

摘要:一、明清开封由于明初曾以开封为北京。所以开封城的修缮,比别的城市更加坚固,城墙和城门,也更为高大雄伟。到了明末,开封的城墙更趋完善。①和明代的西安城类似,二者固然都非帝国的首都,但出于战略或商业的考量,作为内线或后方的重要城市②,西安和开封仍是太祖册封的重要王国。

戏说市声/士声——《歧路灯》的儒者叙事27-34

摘要:前言 文人出于地域感情与乡土认同,往往倾其心力贡献于地方历史文物、文献、迹胜之整理与保存,成果甚至能超越官方系统的方志。特别在文化积累深厚的区域,如西安、北京、南京、杭州、苏州诸历史名城,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开封作为北宋京城,站在文明的巅峰,中州盛景、汴京风华,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重返晚清民国的思想与文学
李菊侪及其画报事业考述41-47

摘要:李菊侪是清末民初北京画报界的重要人物,曾参与创办并编辑多家画报,其中《菊侪绘图女报》和《菊侪画报》以其名字命名,颇具特色。本文即以《菊侪绘图女报》和《菊侪画报》这两份稀见画报的考证为中心,考察李菊侪的画报事业。在辨析两报的宗旨、版式、栏目、期数的基础之上,试图展现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在“开民智”、“开女智”的启蒙潮流中,李菊侪如何凸显这些启蒙宗旨,又如何在画笔之下并置出种种奇幻之象。

《点石斋画报》中的西方女性想象48-56

摘要: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发生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不过,晚清传媒中的西方女性形象却较少有人关注。事实上,谈到晚清女性解放.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典范”应该是晚清报刊中的“西方女性”。尽管这些数量众多的关于西方女性婚姻、家庭、教育和职业的图文报道带有明显的猎奇和想象成分,但在晚清女性解放的过程中却起过重要作用。本文以其时影响广泛、且带有明显平民色彩的《点石斋画报》为例,探讨晚清民众视野中的西方女性形象,以及民众对西方“女尊”的认知和解读。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新诗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57-57

摘要:本期的新诗研究,组织了一个穆旦专题,刊发易彬先生和刘燕女士的两篇文章。易彬先生在穆旦研究上后来居上,他已出版的著作《穆旦年谱》、《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和待出的《穆旦诗编年汇校》及正在写作的《穆旦评传》,

从浪漫到现代——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58-66

摘要: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和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至深。通过分析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主体意识、身份特征等,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诗从前期个性化、统一的浪漫自我转向了后期非个性化、分裂的现代自我。与此同时.穆旦这位追逐现代主义的诗人在晚年又走向了抒情、浪漫的某种回归。他力图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个性与非个性、抒情性与知性等两种不同的思潮和创作范式之间寻求某种结合点和平衡.建构具有中国特质的新诗传统。

北平,长沙,昆明——迁徙中的穆旦67-74

摘要:由于战争局势影响,在大半年时间之内,穆旦随着学校从北京迁往长沙,又步行至昆明,穿越了半个中国。迁徙行动本身显示了年轻学子们对于国民政府所坚持的“抗战建国”政策意义的体察,而这种像是“经历了几个国度”的迁徙经历也引领了年轻学子们心智的成长,对于穆旦日后的写作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不过,迁徙见闻与底层经验沉埋于穆旦的内心,直到两三年之后才有一次较为集中的勃发。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古典文学与文献学研究
论先秦“文”观念及其所衍生诸问题75-80

摘要:“文”观念自产生伊始便培育了丰富的思想质素,伴随着三代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文”义不断衍生,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已经成为思想领域一个普遍谈论的话题,从具体到抽象,从道德层面到哲学层面,由内在文德到外在文饰,由各种具体德行到一切人文总名,形成脉络相通的意义系统.辐射到古代思想史发生期的诸多领域。

“浮家泛宅”文化意识与姜夔“清空”创作理念81-86

摘要:“浮家泛宅”文化意识包括如下几点要素:清空浮动的生存体验、雅洁高尚的文化趣味、不为物累的行动自由。姜夔相当长一段时间生活在湖州、苏州、临安,而三地正是“浮家泛宅”思想浓厚之地,其中,吴淞江是姜夔往来最多、感触最深的一条河,姜夔屡屡在此河孤舟载雪的环境下,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最佳兴奋点。姜夔以孤舟蓑笠“过一生”的“天随子”陆龟蒙为异代知音,这些都影响到姜夔清空的创作理念。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近代文学研究
颠倒大同与小康——康有为《礼运注》解87-91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康有为的《礼运注》,试图一探康有为的思想。康有为非常重视《礼记》中的《礼运》篇,为之作注,以应对当时的时代问题。但康有为改经,他一方面调整了《礼运》的结构和次序,甚至也改动了原文。康有为以经就己意,实则是“六经注我”,他不顾经文之语境,将自己对大同和小康的理解悄悄地窜入《礼运》之中。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以解放区文学为例92-97

摘要:作为一种民族国家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国家想像和实践,它们通过对个人命运的书写.回答民族国家建构中“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谁的民族国家”等根本性的问题。本文以解放区文学为例,考察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一方面,民族国家实践中存在着性别盲点,甚至会给女性带来新的压抑因素;另一方面,解放区的解放运动不单纯是民族国家解放.其中还交织着女性解放、阶级解放、社会解放等议程,所以才显著地推进了女性的解放。

在启蒙叙事之外——以20世纪20年代庐隐、白薇的性别书写为例98-102

摘要:在五四时期女性解放话语的影响下,不少年轻女性以“娜拉”为楷模,纷纷走出传统家庭,其中的一些闯入了文学创作领域,如庐隐、石评梅和白薇等。这些女性作家不仅通过作品,而且通过生活和事业,贡献出了由女性自己来书写的“娜拉”故事,藉此打破男性作为叙述者的绝对主体性,同时发声于主导性的五四启蒙叙事及其认知权力体制之外。

周作人的讲演《人的文学之根源》的版本问题103-107

摘要:周作人1943年4月在南京伪中央大学的讲演《人的文学之根源》,存在着多个版本。本文通过对这些版本的对勘,发现“《中大周刊》本”为周作人讲演的原始版本,现在通行的“《艺文杂志》本”则是经过作者修改与润饰后形成的。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108-112

摘要:旅行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性空间想像与主体意识双重建构的产物。英国旅行文学的发展刺激了大英帝国的跨文化想像力.而大英帝国的崛起和扩张也促进了旅行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补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旅行文学的发展给英国社会文化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凸显,包括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秩序与混沌、中心与边缘、帝国与殖民地、全球化与地方性等一系列对立因素在不同文化空间中的并置和运动。对旅行文学的研究不仅使我们理解了帝国与旅行、内心空间与外部空间、个体身份与民族身份之间复杂的缠绕关系,也提出了一些涉及文艺美学和创作诗学的问题。

人,究竟有多大能耐?——重读《老人与海》113-120

摘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重压之下优雅风度的张扬,尽管促进了思想的复苏,但并非是永远的灵丹妙药.是我们对英雄的浪漫情怀以及对英雄末路的焦虑支撑着我们对老人桑提亚哥的理解接受。这部杰作就像一部博大精深的交响乐,其中的张力对位关系展示着海明威作为强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以及对弱者要成为强者的深沉忧虑,而我们只不过把它当做单音音乐来欣赏,只看到一条单一的旋律线。小说以赋格曲式结构,即主调主题(失败)、属调主题(不言败)的交替对位呈现,言说关于生死之道的命运主题。死亡与孤独同行,由此可以折射出老人桑提亚哥的诗性特征。悲怆的死亡意识所激起的巨大生命激情,使海明威和他笔下的人物始终都要向自己和世界证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但是面对死神的哭声,人的能耐究竟有多大?海明威的经历与他所讲述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再次深思,并以此纪念这个有思想的硬汉逝世50周年。

汉语言文学研究杂志文艺学研究
《小王子》的审美现象学分析121-127

摘要:本文借圣埃克絮佩里的传奇童话《小王子》,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审美的观看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审美和生活世界的关系。审美的观看方式,是出于本然的实际观看方式.但我们需要努力才能找回这种观看方式。审美的生活也是一种日常生活,是不是审美的生活要由生存的周边情况来界定。审美照亮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