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25 01:28:06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1)

****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敬业中学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

“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欢迎,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纲纲条条,学生厌学、怕学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四年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去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做到: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如2002届高一(1)班李元洋同学,第一次预习时,他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第二次预习时,他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加强王权,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教师立即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这个问题好在不仅看到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而且注意观察两者实质性的区别。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渐学会了质疑。第四,对少数预习不认真的,“造假”的学生,以假当真。正面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以后不再造假(当然不可能杜绝造假)。这一指导还是有效的,2002届高一在进校后不久的问卷调查中,65%的学生能认真的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不预习、造假的学生只占2—3%。

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的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学生提“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也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一定深刻性。

3.思维的准确性:学生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的多,但却比中国首先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4.思维的迁移性:学生的思维和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迁移,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如:(1)“希特勒策动苏台德区自治和科索沃地区要求自治之间有什么区别?”(2)“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经济都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而且法西斯势力近年来都出现了抬头的趋势,尤其是日本近年来的军费、自卫队的规模、数量以及其武器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都在美国的扶植下保持一种不断上升的势头,而且不断叫嚣“中国”,是不是世界又面临着一战后同样的形势?世界会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长期以来,学生较习惯于由教师的“授业”、“解惑”,因此“问题教学法”实行之初,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由教师直接解答问题(注;见附调查问卷)。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提出问题仅仅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指导学生主动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从各种途径去探究答案,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特征、历史发展的本质,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才是更为重要的。

各课组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对学生的问题,围绕着教学目标筛选、整理、挖掘出学生思维中的火花,精心设计教学。如2001届高一(7)班在学习第二十四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有不少学生提出“中共与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如果没有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教师从这个问题入手,组织教学。对前半个问题,分解出几个问题:

(1)中共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2)有没有合作的愿望?为什么?

(3)国共两党性质不同,在当时有没有相近的目标?

这样一层层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对后半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学说:现在的香港不也是“一国两制”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教师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

(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段相勾结;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

(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

尽管教师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学会了不人云亦云。

“问题教学法”倡导一种把已获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从知识传递中找到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联系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教会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因热点问题而产生的种种疑惑进行捕导,倡导学生把已取得的信息作为发展的起点,在探索中自己解决问题。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顿时“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缅怀烈士的同时,同学们表现了对美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和严正抗议,同时同学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科索沃问题的由来、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原因。但是从历史课本内容来看,关于南斯拉夫问题,高一教科书下册只有简单的介绍,很明显单靠书上的知识,同学们是“吃不饱”的。因此这段时间同学们预习本上的问题,几乎都围绕这一社会热点。同学们的问题,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A.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矛盾的由来是怎样的?

B.科索沃问题是怎么回事?

C.美国为何轰炸南联盟?

D.以后世界会不会出现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殖民主义会不会卷土重来?

由于是热点,又是刚刚发生的历史,因此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学习历史联系现实能力的契机。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报纸(主要是《文汇报》、《解放日报》等比较权威的报纸)、书籍、录相、网络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并查阅有关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和内战的内容。在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信息、共同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南联盟问题纯属民族矛盾、地区冲突,尽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却纯属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他国无权干涉,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实质是一种侵略,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极端体现。同学们通过学习认清了所谓世界上最民主、最公正的国家——美国的丑恶嘴脸,也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正在大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性,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捍卫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同学们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明天,更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心。一堂历史课不仅传授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真可谓一举多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的目的。

“问题教学法”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有教师的释疑;也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探索。例如2002届高中学生在学习《英法的绥靖政策和欧洲战争危机的加深》这一节的时候,提出了如:“什么是绥靖政策?”“为什么英法会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充分体现了“问题教学法”在提问这一方面的成功。对于类似的问题,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学生的预习本子上或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但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化没有直接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希望同学们用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予以解决。一开始学生都比较茫然,毕竟这是一个他们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他们跑到学校图书馆、南市区图书馆四处查找,但缺乏一个明确的方向,结果收获甚微。此时教师适时指导,指出要查找有关资料,可以到图书馆中历史一栏中去查找,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还使用《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史话》等专题书籍,有些学生利用星期天到上海书城摘抄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些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上网查找,有的学生购买一些二战实录片音像资料来查找,充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这些都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说明学生主动性调动起来会释放巨大的能量!通过二个星期的查找,学生们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原始的、二手的资料。教师此时指导学生们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甄别,从而学会取舍材料。他们分为几组,互相交流资料,以资料为根据,提出本小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们在整理中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而对一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如:英法等国家为什么长期实行绥靖政策?下课期间,学生们利用手中的材料,各抒已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作为绥靖派代表的张伯伦和作为强硬派代表的丘吉尔同样没有错,他们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绥靖政策失败了罢了。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颇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胆识,立即遭到一大批丘吉尔的“支持者”的反对,双方展开唇枪舌战。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辛勤劳动,对他们的积极性予以表扬,尤其是这个敢于提不同看法的学生。同时,教师也提出自己的一些材料,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最终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绥靖政策出于何种目的,它客观上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也使英国自食恶果。从而达到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整理材料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从一种传统的单向传授的角色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角色。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自己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解决问题的训练无论是对于其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我们鼓励学生作为一个课题立项,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如2002届高中(6)班胡文婷等同学提出“二战后对战败国日本究竟怎样处理?这样处理对当今国际政治有什么影响?”立题后,胡文婷小组跑到图书馆查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专程拜访了专家苏智良教授。收获甚大,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问题教学法”在研究中,我们备课组的教师力求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和探索中尝试一种自我思考、自我体验、自我获得知识的全新的学习方法。

近两年,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对学生两次的问卷调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认同了“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课前预习、质疑、释疑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和有帮助的比例从30%上升到80%;学生对答疑的满意率从65%上升到100%;答疑的方式要求教师直接解答的下降了13个百分点,愿意师生共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的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课题组成员的实践得到专家的肯定:陈锋两次公开课《绥靖政策》和《洋务运动》都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好评;钱君端的论文《实施“问题教学法,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收入中央教科所编辑的《特级教师谈教学》一书;王旭峰用问题教学法执教初中课《春秋战国的儒家学说》,作为上海市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范例向全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2000年年会代表展示。

(三)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2)

第一,内容不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初一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初二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初三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为主要内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三部分内容。这些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社会学、文化学的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所没有的。

第二,角度不同。《历史与社会》中虽然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材第一册中),但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的。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不同,表明课程的具体出发点不同。

第三,要求不同。在《历史与社会》中有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其中,政治和经济的某些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些重合,但是要求不同。高中的课程要求既有生活化的东西,也有学理化的内容,在理论的深度上不可能与初中有相同的要求。因此,具体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也不会相同。初中的教学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更具常识性的内容,如,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职业的分化情况,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和遵守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懂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而高中的相关课程则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二、初中综合课后是否有高中的综合课与之衔接

初中综合课后的高中课程仍然是分科教学。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才能够深化和精确。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决定,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不应该过于分化和精确,那样不利于其理解。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浅层次的认识上,必须有所深化,而深化的可能前提就是必须将认识对象分解后才利于分析(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分化将更为细致)。所以,高中课程将继续分学科进行教学。

但是,分学科教学不等于鼓励或强化机械思维方式,虽然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强调综合思维。这既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这种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思维,既不同于古代那种直观的综合,也不同于近代那种机械的相加综合。它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高中的课程设置将保留近代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分析性,克服其静态性和机械性等特点。为此,高中的课程改革将会有一些变化。

根据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特长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增删、整合,对课时进行调整,实行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教育要求具有梯度,教育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学分制学业评价体系。借鉴高等院校学分制的做法,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换算成学分,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并达到要求,记相应的学分,还要建立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等等。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淡化知识要求、强化能力要求,并不意味着不要求知识。关键是要求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观念(即教学模式的观念),还要改变对于知识的看法。按照英国“大百科”中的名词解释,“定理是迄今为止还正确的结论”“学说是看上去貌似正确的学问”。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通常认为: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就是正确的。但是,新的课程观却要求正确认识知识,要求认识到知识是变动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正确性是需要怀疑的。如此,学生究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就要有所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增有删就体现了这一点。即选择了那些更具有稳定性的,对学生生活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也就构成了学生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就谈不到能力。

既然知识是发展的、变动的(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就成为本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按照以往教学模式获得的知识,因为缺少体验、缺少探究,很难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外在于学生的纯粹客观的知识,很难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成为能力。所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不仅不否定知识的价值。相反,更认可知识对于能力的作用。不同的只是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成为能力?这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的问题。

四、课程改革是否还要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建立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由各个要素的认识构成的系统认识。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人们构建了各种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而言,更多的应该是获得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见得一定以学科体系的方式呈现。因为现实生活是多变的、复杂的,由于问题的主题不同、中心不同,与之相关的子问题也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说有体系,那么,随着问题中心的不同,呈辐射状的问题体系也不会相同,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本课程是按照主题建构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说有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呈现的体系。而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在新问题面前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行建构新的体系,解决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也是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本课程是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的重构。

五、课程改革是否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素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标准(一)》为不同地区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即课程标准的实现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即可。而目标要求应该是不仅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有地区性。特别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离开了地区特点,就无从存在,也无法理解了。因此,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实现条件和方式,具体设计评价方式等等。

就学生素质而言,会有地区差异,但不是不可改变的。有的地区教师考虑到学生素质会表现在不会活动、不爱活动上,这倒不必担心。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活泼多样的生活。只要依据具体情况,引导得当,都会达到目标。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要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是客观的。这就意味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的活动设计。即使地区发达,教学条件好的地区,也需要重新设计教学。

六、《历史与社会》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历史与社会》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要求,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准备好了,就可以上好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现中,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会产生许多想象不到的新的课堂情境,是预设不出来的。因此,如何使教学过程正常化,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程这种创新教育活动的实现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也是应该处于首位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变观念,努力克服其主导性压抑、阻碍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一面,尽可能地强化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指点方向、引导主题、监控过程、解答疑难、评价学习结果等建构学生主体的一面。

七、如何把握《标准(一)》中“了解、理解、掌握”的尺度

“了解、理解、掌握”是用来界定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等级的。

了解:即一般性地知道事情的基本状况、来龙去脉,并能够回忆起来。如简要描述、进行辨认或识别、指出名称、举例说明等。

理解: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深层联系,以及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能够有所解释。如懂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将知识归类或推演,知道知识的意义等。

掌握: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在新情境下的灵活变通、自觉运用,甚至在无意识中的应用。如,比较准确、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八、课程改革与“减负”的关系

“减负”指的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本课程标准恰恰体现了这一要求。删减了一些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的繁难旧重内容,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当然,加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此,不能理解为是“负担”,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学设计得当,教师就能够把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变成学生乐学、爱学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那就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了。

九、教师该如何应对教学和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3)

中学历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从这里不难看出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时对德的重视。而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自然也要为此服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提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包括传授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目的之一。

德育,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使学生形成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和平、诚实、谦虚、坚强、有毅力、勇敢等良好的思想品质。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要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在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都应贯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思想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在中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说过:“历史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记亿。”世界黑人改善协会的建立者玛科斯夫·卡维也曾说:“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无源之水。”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有繁荣强大也有积贫积弱而遭外来入侵;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造福本国、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明创造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可以帮助形成民族自豪感,产生爱国主义热情。如《中国历史》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早在汉唐时外国使节友人的来访、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清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时期陈化成、葛云飞等的为国捐躯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便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可以说:历史点燃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火。

二、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分析了世界的统一性。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世界各地的联系就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想孤立于世界之外,单独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用大量的、鲜活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十六世纪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政府应邀派军援朝既帮助了朝鲜人民捍卫国家、民族独立,也让本国避免了日本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战斗更是说明在面对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时,世界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帮助了其它国家民族争取胜利的同时,共同敌人的力量被削弱了,本国、本民族的胜利也就有了保障。十九世纪早、中期亚洲人民五大起义中,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互相起到了为对方牵制敌人的作用。不管是十六世纪明朝政府的援朝;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班牙纵队;1950年的中国抗美援朝等等史实,都说明国际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都有助于我们的学生形成国际主义精神。可以说历史又点燃了学生对危害世界和平的人、事的愤怒之火。也在学生心里埋下了国际主义的种子。

三、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生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历史至今已经历过五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意味着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如何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这是历史老师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今昔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对比,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特别是通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党的“十五大”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此更应让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通过中国历史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的发展”这一真理。我想,这也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等良好的思想品质

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创新都是良好的思想品质。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有利于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曾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外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无不说明这个道理,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萨拉托加大捷、中国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等。中国历史名人刘备如不谦虚则不会三顾茅芦,也就不能成就西蜀霸业。史书还用大量史实说明骄兵必败。而在诚实品质方面,林肯、华盛顿、列宁等都是众所景仰的历史人物。林肯年轻时在超市工作曾步行几十里路还给顾客少找的一点零钱。此外华盛顿小时候“斧头和樱桃树”的故事,列宁小时候打破花瓶的故事等等史料,均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身上所具备的诚实品质。学生在学习这些史料时,诚实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而文天祥宁死不屈、、叶挺、夏明翰、林祥谦、施洋等的英雄事迹则可影响学生形成不屈不挠为正义不怕牺牲的品质。

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这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答案,如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4)

二、创设问题式教学氛围

教学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在形式上调动起来,还要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问题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发展。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实施问题式教学必须首先创设氛围,只有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教师悉心教导,真正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寻找属于自身的学习规律,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式教学。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式教学氛围;鼓励和表扬是教师进行教育的良好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与课本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让学生对历史有一种亲近感;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教学视频联系相关时事,进行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说明他们已经在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应当进行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把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营造轻松、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解答,学生和教师进行问题探讨,有利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增加学生的探讨热情。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错误,强化自身领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而不是因为错误就退缩,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才能会越来越强。

四、有技巧地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历史问题式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将大问题转化成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对学生给予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启动思维,从而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教师设问要善于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好题目,又要有明确指向的引导、点拨、示范,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开展教学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教师还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这样就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强了交流,同时也使学生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引导、多启发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11-01

引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案例分析,对于历史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最终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通过所接触到的历史案例来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加学生创新能力,贡献于社会。

一、案例教学应该重视案例呈现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方向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时候都是着重利用书本知识的传授作用,教师对于各种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和盲目地接受,同时也只能通过硬性记忆来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历史案例就能够以形象生动的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和不够明确的历史概念,让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这个时候就需要历史教学把典型的历史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画面和资料的展示,如讲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对于中华文明进行思考,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可以包括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的地方,包括许多证明的遗址等。然后可以通过展示来介绍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展示我国原始农耕的工具等来证明古代农耕的发展轨迹。之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各个国家不断战争和统一的过程正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从古代到近代,从遭受侵略到民族统一,中华文明不断发展,拥有众多优秀的文明之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二、案例教学应该重视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案例教学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为主要目的。同时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问题、问题怎么来的,同时还教会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对于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只是一个指导和组织的角色,更多的内容还是以学生为主。其主要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讨论和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弄清楚结论得出的理由和原因,这样的话就与以往的教学中唯一的答案大大不同,这样得出来的可以不只是一个答案,促使问题呈多元化呈现出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以后的工作也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在对于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应该让学生在简短的实践内对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给出自己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因为个人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可以组成小组研究和分析问题。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和理解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想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小组成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有效的回应以表示听明白或者还是对于其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个问题一定会有同学对于起源的时间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式辩论,大家可以畅谈对于问题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序的对于不同意的部分进行辩论,让学生激发起对于问题研究的热情,争取创设一种积极学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更加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三、案例教学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是有效结合教与学关系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对于问题进行互动,把问题分析和研究的更加明确。教师在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把关于主题的问题和案例合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问题的谈论和研究,最后对于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这也是体现“教”的作用的具体体现。但是同时应该注重“学”的重要作用,以学生问案例教学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学生有效的进行启发,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初中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接触的不够多,缺少基本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增加更多的教与学的互动。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谈论过后,教师应该根据讨论的结果对于问题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对于问题研究和理解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总结,这样更加具有代表性,其他学生也能够更有效的接受。总结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问题解决、讨论情况评价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例如对于文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其最终的起源的源头主要集中在那几个地方,让学生对于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对于以后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应该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所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来找到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最佳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营改增注意把握教学的方向,所有教学都应该基于传统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养成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只有克服案例教学的各种局限性,才能够使初中历史案例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会蓉.略谈历史案例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1:281-283.

[2] 徐旭阳,周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70-72.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08-02

一、世界史要论课程的基本地位和目标

(一)课程的基本地位和作用

世界史要论是一门面向军队院校本科合训学员开设的人文社科基教育必修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夯实学员人文基础,培养学员人文素养,提升学员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世界史要论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较为系统的世界史教育,引导学员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理论和方法,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和发展线索、世界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培养学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

通过世界史要论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基本内容,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学员的全球史观、宏观历史视野和观察问题的世界眼光;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历史问题,能够从世界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展大势,做到以史鉴今,为军校合训学员人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能力目标

1.发现和筛选、吸收各种世界史信息的能力。熟悉世界史文献检索方法,通过课内外大量阅读世界史图书和文章,培养阅读、理解、判别、分析各类世界史信息的能力。鼓励学员课外阅读外文世界史资料,初步具备通过外文文献获得信息的能力。

2.运用世界史理论分析和研究世界历史问题的能力。具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透过表象掌握本质,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对世界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具备在世界视野下观察问题的能力。

3.具备以史鉴今的能力。初步具备从世界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从而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当代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的能力,能客观认识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能理清国际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脉络。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员正确的文明观。通过学习世界史要论,全面了解世界不同文明国家的状况,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培养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内涵和文明精神,以使学员科学地认识世界未来的走向。

2.培养学员的全球史观、宏观历史视野和观察问题的世界眼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讲授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帮助学员逐步确立全球史观,以全球史观的视角看待各种文明的发展与交往、历史问题和国际问题,提升世界眼光,提高综合素质。

3.培养学员正确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在历史中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而关注现实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做到关注自我、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从内心树立正确的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4.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新的创新精神。通过对世界历史演变趋势、不同文明的传播交流、大国崛起等历史问题的理论分析、专题研讨、学员讲授、论文撰写等方式,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勇气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二、世界史要论的课程设计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世界史要论采用专题化教学方式,按照精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学科体系结构,共设置世界史综述、西方文明的起源、现代文明的确立、现代文明的扩散与西方大国的崛起四个专题。教学内容精选体现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审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理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我们在2013年秋季学期的世界史要论教学中,推行了专题式授课。每位教员准备1-3个专题的课程,精心备课,精益求精,为8个教学班轮流授课。8次课均讲授同一个专题,可以让教员发现授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安排

世界史要论课程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讨式、学员授课式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专题研讨是在精讲和学员自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世界史重大问题展开,以学员连为基本单元,组织学员进行典型观点交流,教员指导研讨并进行点评。我们在教学活动别注意抓好课堂讨论环节,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主要采用了两种讨论方式:一是确定统一的讨论题。二是在课堂上交流课程论文。以匈奴人西迁和蒙古军队西征为例,来讨论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学员印象深刻。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探索军民融合式的世界史要论教学模式

世界史要论是一门新开课程,缺乏授课经验,我们积极探索开放办学。在2013年秋季学期的首轮授课中,我们采取了外请专家授课。我们外请首都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世界史教学团队的博士生导师群为我们授课。几位博导均是各自领域的知名专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对于学员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对于军队院校世界史团队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二)探索在世界史要论课堂实行小班双语教学改革

所谓双语世界史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员逐步导入、部分渗透地运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世界历史的教与学,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既有现行教学大纲规定的母语教材,同时使用非母语教材与之配套,即采用双教材共同进行教学。进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依据有两个方面:

1.学员的英语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最新要求,英语四级应掌握英语单词量为4 795个。如世界史双语教学提前介入,既可充分利用学员的英语资源,又可促进学员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前接触专业英语,有利于学员英语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相信随着各门学科“双语教学”在大学的扩大,本科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会逐年提高,反过来也会对世界史学科的双语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

2.教材的基础。现行各种世界历史教材都是经过国内史学专家编译而成的。这些教材的原始著作都是非汉语的,因此在世界历史学科中使用双语教学切实可行。教员用英语对原版教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世界历史学习的原汁原味。考虑到学员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建议选用美国夏威夷大学杰里・本特利教授的代表作《简明新全球史》。由于英语原版的历史教材在编写思想、体系结构、内容取舍、习题配置等多个方面与我们的教材有着重大的差异,这就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另一种角度来认识历史,了解外国历史学家怎样看待本国的历史,外国同龄学员接受了怎样的历史教育。

四、世界史要论的教学建议

(一)授课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目前军队院校开设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本科必修课,2012年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又开设了《中国古代史纲要》选修课,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史课程体系。教员在授课时要注意比较同一时期中西历史的差异,把中国史放在全球史的视野中进行分析,开拓学员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军队院校本科必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讲授二战以来当代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规律的课程。在讲授《世界史要论》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二战之前国家间、国际组织间的经济、政治、军事关系进行梳理,理清学员思路,为后续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打下基础。

(二)在教学中注意贯彻“史论结合”的原则

选择世界历史上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重大战争、重大事件等进行专题研究,注重通过事件分析加深对世界史理论的理解,使学员在研究世界历史现象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理论,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研究能力。

(三)综合利用影视、音响、动画、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历史氛围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影视、音响、动画、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世界历史画面,营造历史氛围,创造历史教学情境,使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古代罗马历史时,可以让学员观看影片《斯巴达克斯》有关片段,感受金戈铁马的悲壮场面,使学员仿佛置身于古战场,增强历史形象的真实感,增加历史课堂的感染力,激发学员学习世界史要论的兴趣和热情。借助军队院校的电影放映平台,播放反映世界史题材的优秀影片。看完电影后,让学员撰写影评,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斯德.大学世界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拉尔夫.世界文明史[M].赵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7)

正文:

历史学科的学习,必须在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向提高人文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方向发展。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有着诸多的情感体验和主观认识,要将这些发展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的地步,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理论素养,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课堂讨论法”的特点

“课堂讨论法”就是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之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导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其新在于:

第一,它有利于把教学从知识中心转变为能力中心。现代课堂教学要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结合,并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要教学目标。“能力中心”既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志。某种意义上,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即“能力中心”模式。

第二,它有利于把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教师无论怎么教,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较大程度地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相对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而言,课堂讨论法能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它有利于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重视学习的过程。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在于现代教学从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课堂讨论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效地达到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课堂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 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中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贯穿教学过程; 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 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为关键,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励者。课堂讨论法的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对问题情景的创设,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点拨、引导、示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

二、课堂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上应用的三种方式

( 一) 在新课上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新课时,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步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追溯当时的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果或者历史结论,形成历史认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判断的综合统一。例如学习高一历史中的“”史,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红卫兵在北京接受检阅的视频,然后询问学生: “你们觉得当时这些人崇拜到了什么地步? 你们觉得他们愚昧吗? 如果你在当时,你会这么做吗? 或者你敢反对这样做吗?”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再引导学生探求的起因、过程、结果、教训,以及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甚至可以延伸到当代国内外学者对“”研究的情况。新课的学习,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往往只需抓住一个突破点,或者一条线索,以问题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串联和贯穿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动力,将历史体验和历史知识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学生既得到历史知识的信息,又得到历史情感的体验,并且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当时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否合理,甚至可以用人物替代法( 如果你在当时你怎么办? 如果你是某某你又怎么办?) 进入历史,进入人物,得出历史判断,形成一种体验性的历史观。在当前的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课件,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通过课堂讨论法的引入,可以将历史课本中那些时间跨度比较大、历史截面比较广( 历史活动和历史事件众多的时期) 、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章节内容,较好地处理和传授给学生,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二) 在一般复习课上的应用

课堂讨论法在一般复习课上的应用,往往是针对单元复习、章节复习来进行。一般以某一经纬作为线索贯穿起来,通过具体的材料( 如图片、资料或者人物) 引入创设的问题情境,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寻找、得出答案。在此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科学、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的能力。例如复习中华民国史,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简述从中华民国成立到前,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最终的结果如何? 有什么启示? 你对孙中山如何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一些偏颇甚至肤浅的观点都可以先给予肯定,然后再进行纠正和拓展。

四、结语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课堂讨论法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够将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情境和历史判断能力结合在一起,既能够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当时的历史事实,同时理解某些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学生在获得生动的历史体验时,又能够观照当下和现实,以现实理解历史,以历史了解现实,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历史这门人文社会学科。课堂讨论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较好地做到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在基本能够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束鹏芳.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M].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8)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研究专题,并能主动地获得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的机械模仿,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获得历史知识,更重要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注重联系实际,让科学知识真正融入心里,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初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意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比如,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的评价等,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阀,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在教师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怎样发现并提出问题,体验到质疑探究的乐趣,从而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缄默使人愚钝,争辩使人聪慧。学生对所提问题经过自由思考之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质疑、自圆其说,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出新意,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善疑巧问、浅处深问、明知故问、无中生有等,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也应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三、在史料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历史材料的种类其实很多,文字记载、文物古迹、图片、数字表格、雕刻等都属于历史材料。离开了史料,历史教学便无从谈起。中学生学习历史虽不是进行历史研究,但通过基本的史料构建历史概念,理解历史问题,进而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学生拓展知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找寻史料、丰富史料、并从史料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论从史出”与“举一反三”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现存史料出发探究历史真相,以史料为媒介去了解和认识历史,还历史以真相。历史材料是记录历史事实的主要载体,它必然渗透有记录者的主观意识因素,读懂历史材料并不一定就真的有用。只有当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口的地去发现,并尽可能地从中获取信息为自己的探究服务时,材料才是有用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读懂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弄清材料背后人的思想、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对于有争议的史料,尤其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评价方而,引用时一定要向学生说明。影视文艺作品虽可采用,但采用时一定要说明它的来源和性质。

四、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历史认识过程的体验性,历史学科的艺术性和历史教学的根本口的共同决定了施行创设情境策略。它是还历史课堂以生动,让历史教学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需要。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打破历史的时空界限,生动再现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可以把声、行、色、态同时作用与学生,使学生获得多种信息,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可以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有血有肉、丰富而生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世界,受到思想教育。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或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历史文物、图片、录音和录象等历史材料或让学生亲临古战场、遗址、遗迹,以烘托出一种历史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历史氛围中认识和感悟历史。

参考文献:

[1]刘小玉. 主题渐进式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08)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9)

一、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指导思想和内容的转变

“问题意识”是研究生阶段学生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一种实践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科研型人才,其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和理论素养的培养,它更加强调创新意识,而要体现创新意识,首先要具备“问题意识”,尤其是历史学这样一门人文学科,更加重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恰恰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对实现研究生由以学为主到以研究为主以及由应用型人才向科研型人才身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的能力。PBL的认知范式为“知识是可以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建构的”[4],在PBL模式研究生历史教学中,师生成为“知识建构的共同体”[5]。在这个知识建构的共同体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更多充当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按图索骥般地照着历史教科书的白纸黑字进行讲解,而是结合研究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较高的特点,打破固定思维模式,挣脱僵化的意识形态,让学生真正思考历史是什么、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类本质性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史料的堆砌和简单论述的层面。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历史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资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它既有知识性又有价值意义。既然历史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那么,用教条式的语言来讲授的历史就不是真正的历史了,而至多只能算是历史事件的堆砌。”[6]在师生共同探讨这类历史本质性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平等地交流、磋商、分析研究,在对历史的认识上“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体中,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激发,在高水平的思维运作中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何为“问题意识”?赵世瑜先生曾说:“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理论素养的表现。……这个(理论素养)提高是历史认识层面的提高,不是说只增加一些历史知识。我们现在教给中学生都说知识很重要,但知识不是唯一的目的,在于你在历史的认知上有多大提高,有多大创见,这才是重要的。”[7]在PBL模式主导下,山西大学中国史硕士生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史学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近现代史重要问题专题研究》等主干课程。我们经常会看到研究生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热火朝天地讨论,他们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为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思考,想方设法寻找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正是在这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产生出新的思想火花,促进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新理论层次上又产生新的问题,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在这一围绕问题的反复循环、不断上升的过程,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他们历史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认识深度的不断加深,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理论素养。其次,淡化学科界限,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是指在研究具体的历史对象时吸收、借鉴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获取新的视角,拓展新的思路,以开阔视野,深化理解,促进历史重构与历史阐释的深入发展[8]。以社会历史学为例,它将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对于研究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深入挖掘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历史是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从研究的对象和手法来讲,历史学家面对的历史是“过去的他者”,与其他学科不同,它要从横向和纵向出发考虑发展脉络、社会变迁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时段、广范围的研究对象。从方法上来讲,为了了解过去,它只能依靠残缺不全的材料,主要是文献,而历史的文献却是经过人为选择的“历史”,已经不能揭示一个完整的全貌,如何还原客观的真实,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与其他学科对话,使我们在认识过去时多一点手段。对于以科研型学习为目标的历史研究生而言,他们不仅要重构历史,还要阐明历史,不仅要叙述历史,还要揭示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结构,具有复杂的层次与丰富的内容,包括过去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深入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开展研究,需要借助不同学科的概念和分析工具。这就要求研究生具备包括历史学在内的多学科复合知识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改变传统那种“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教学方式,将PBL模式运用于研究生历史教学中,让具有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专业能力的研究生展开讨论和探究,在这种广泛的互动中,开阔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把视线从传统历史学的政治史领域转向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专业和学科的方法为历史研究服务,为研究生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样的视角和方法。

二、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体积极性的提高

在知识呈爆炸性增长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和“知识源泉”的固有形象受到挑战,再加上研究生的思想业已成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满足不了其需求,他们渴望在平等互动中学习,在问题导向的实践中感悟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学重心必须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9]。“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PBL模式教学中,学生不再被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自主的学习个体,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的主角。霍华德和安凯尔森教授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习者能够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10]。因此将PBL运用于研究生历史教学中,有助于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思考者。

(一)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思想逐渐成熟、思维方式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欲望较强,很适合进行高水平的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将PBL模式运用于具体的研究生教学实践中,正是与研究生阶段特征相适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模式。兴趣是研究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的首要条件。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葛兆光先生曾讲过:“历史教学恰当的途径,应当是通过写作者或讲授者的叙述,来‘激活’读者或听众的记忆、体验与经验,调动心底的‘储备’,唤回心中的‘记忆’,重新建构并认同这一历史和传统的过程。……学生想听的,是与他们的生活相关、并能唤起他的历史记忆和生活经验的东西,而不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或者是机械教条的文本。”[6]。因此将PBL模式运用于研究生历史教学中时,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而教师则变成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其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传统“课本式”教学不同,在研究生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知识、概念融进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今天与未来的时空中,构筑一个让他们主动性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从教材视野走进生活世界,体验历史情境,并构建对过去、现实和自我的理解,进而使之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

(二)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葛兆光先生曾说过:“历史研究是要有想象和经验的掺入,对历史总是要重新解读的。”[6]因此作为有独立意志、以探究性学习为目标的研究生来说,他们要透过历史的帷幕,通过想象和思考,重新让“死的东西”复活,重新解读史料,建构历史。这就要求研究生成为一个勤思考、会思考的个体。PBL模式正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具体到研究生历史教学中,它通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性学习,让研究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追根溯源,思考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历史”,从而实现研究生从“学”的层面到“思”的层面的飞跃。此外,PBL模式对于解决历史专业研究生面临“选题难”的困境具有积极作用,它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爱思考、爱提问”的思维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选择论文方向和撰写论文打下基础。总之PBL模式在研究生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勤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看法,是一种激励学生勤思考、多钻研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研究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

三、田野情景法:教学方式多样性与灵活性的增加

PBL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具体到研究生历史教学中,即为“田野情景法”,亦称为“走进历史现场”[11]或“走向田野与社会”[12],是一种从课堂走向田野、博物馆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真实的田野实践中进行教学的方法,是一条教学相长、“实践育人”的较好路径。它不仅实现了教学重点由知识到技能的转移、教学方式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型、教学地点由书斋到田野的转换,而且田野情景法强调从各类材料的搜集到资料的分析鉴别,再到资料的深入解读的实践过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在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使他们学会了从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操作方式,在以老师引导的集体协作的实践中掌握文献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循序渐进的层层实践中增强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13]。

(一)加强历史考察,提升研究生的历史领悟力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64-02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旧观念长期仍存在,往往给少数民族政权贴上野蛮、落后的标签,忽视或抹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过程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偏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校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学者提出,历史是多文本,多声音、多范式的。深化历史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秉承正确的民族史观。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话题,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教学改革中一个可以进行多维度认识和讨论的范例。本文试以此为实例,对高校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与民族史观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的讨论讲起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来为大多数国人敬仰。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近数十年来在史学界争论不断,范文澜、翦伯赞、邓广铭等学者的观点也不甚相同。但在史学界内外被广泛讨论,始于2002年的,被多家媒体披露的新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提出:“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这种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睨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在是非问题上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概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统称为掠夺和破坏,评价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一样。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称之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教育部随即声明:“媒体所传与事实不符,在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岳飞的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重新定义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从官方来说, 这一声明已澄清是非。然而此事件引发的史学界内外的讨论没有停止。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我们从岳飞身上能够得到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坚决抵抗外族的侵略。然而我们必须同时指出的是,女真族也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尽管在当时宋朝与金邦是两个独立的政权,但是金邦并不是外国。”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代表了部分学人的观点。

二、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讲授

有别于中学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历史基本史实和方法,高校历史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高校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教材束缚,不再把教材看成教学的法定依据,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开放的教学意识,注意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鼓励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专题式”和“探究式”教学,教学中适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背后,存在着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是民族英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什么是民族英雄?”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民族英雄,是指代表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是为了拯救全民族的生存和文明,与外族或外国进行不屈斗争的英雄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在向学生讲授民族英雄的基本定义后,还可以介绍学界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式,适时启发学生:

第一,引导学生弄明白岳飞所处的时代和宋金战争的性质。向学生介绍主流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如邓广铭先生认为“宋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军民们抗击女真铁骑的斗争,从政治意义上讲,乃是属于用反抗的手段以解除外来的民族压迫的,亦即自卫性的战争,从而也就是正义性的战争!从经济意义上讲,则更是为了保障一种进步的生产方式,要尽量使其免受破坏以致更向后逆转,自然也是属于进步性和正义性的战争”。

第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岳飞代表的民族英雄。作为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既向学生介绍邓先生的观点:岳飞“始终笃实英勇地置身于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尽最大的努力以抵御女真兵马的南进,及其在进军过程中的掠夺和屠杀,以求使东南半壁的各族人民尽可能免遭蹂躏和涂炭。这说明,岳飞对于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封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都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这种种,固然符合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利益,……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确实提供了大量的积极因素,把他称作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也不回避部分学者认为的岳飞是“部分民族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抗金是为了捍卫汉民族和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可以看成是汉民族和南方各民族的民族英雄”的观点。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可在教学环节设置交流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历史知识,提高交流技能,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如果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效果较理想,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讨论延伸至“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定义认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范畴认识”和“中华民族的忠与奸是非标准认识”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从而提高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关于此问题的讲授

“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讨论,引出的新问题――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观点也不同:张子侠认为品评人物重在辨别是非得失,评断善恶功过,而要衡量是非功过,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判标准。这一标准有四点“立德、立功、立言和合其志功而观”。王沛林认为对岳飞的历史评价认识,有三个基准点:一是放在什么范围内;二是放在什么位置上;三是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坐标。因此,评价岳飞不能脱离社会背景,应将其放到宋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分析,不能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否定其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展现历史人物的原貌,提供历史评价的多样尺度,组织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讨论,避免简单、片面、毋庸置疑的历史评价结论等原则,丰富教与学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品评历史人物的标准。通过对岳飞的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行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活动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岳飞的评价,肯定的声音如前所述,邓广铭先生《岳飞传》已有精辟论述。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岳飞的抗金战争,只是维护了南宋统治阶级利益,并未代表人民的利益;岳飞是统治阶级内部“和”“战”两派斗争的牺牲品,而不是为中华民族英勇献身;岳飞的全部作为都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即将灭亡的旧制度,他没有也不可能将历史推向前进。

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教育学生用气节观品评历史人物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却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历史传承给我们的,大多是封建社会的气节观,而这种气节观又往往和一种被认为是高尚的道德观捆绑在一起,即诸如忠君爱国等等。”这也是史学界对于岳飞评价讨论的一个重点,即岳飞表现出的气节观究竟是“精忠” 还是“愚忠”,是不是爱国主义。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对岳飞评价中的不同声音,而且要组织教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讨论,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锻炼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中民族史观问题的讲授

通过讲授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争论,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等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本质是我们作为历史学人应采取什么样的民族史观。

所谓民族史观,简单地说,就是在史学活动、史学思潮及史家思想中存在的民族观念;具体地说,指史学中关于历史上各民族历史地位、相互关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属于历史观中民族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民族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古代中国史家的民族史观,包涵族类、文化、政治三方面的思想要素。文化是古代史家民族史观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文化主义是这一史观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即中国中心观念;族类思想主要表现为“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的观念。同时,华夷之辨和华夷一家又是两种政治诉求,即“正闰”观和“大一统”观。这一民族史观深刻影响了古代史学的发展。刘浦江先生认为通过辽金王朝的正统性之争,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千年来华夷观念的演变轨迹。

在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于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在此环节可进一步升华到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史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评价岳飞时,要认识到中国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从岳飞所处的时代出发,具体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宋金民族关系的本质:宋金是并立的国家,岳飞的抗金斗争,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性的;要认识到宋金民族关系的主流:统一和融合;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文化认同这种强力精神黏和剂的作用下,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民族的归属感和个人的献身精神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联合系统”;尊重历史事实,还要认识到岳飞的历史局限性,且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随意贬低。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对岳飞评价问题的讨论,深刻理解“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这一命题背后隐藏的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最本质的是坚持何种民族史观和历史观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岳飞评价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史学界是否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根本问题。而对这一问题,只有在辩证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民族史观和方法论,才能最大程度上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这场讨论中,双方都坚称是在遵循马克思唯物论的基础上得到的看法。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历史观,则是留给高校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4,(2).

[2]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J].学术月刊,2002,(4).

[3]李珍.民族融合与民族史观[J].史学月刊,2004,(9).

[4]张子侠.品评历史人物的理论与方法[J].史学月刊,2004,(9).

上一篇: 物业业务工作计划 下一篇: 居民社保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