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管理培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1 21:46:34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1)

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各部门对个性化培训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需求调查、方案制定、资源整合、系统建设、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培训评价和工作总结等多个环节开展工作(如图1所示)。

需求调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整合形成个性化培训计划。

方案制定:通过制定个性化培训项目工作方案,明确整个项目工作流程,说明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事项。

资源整合:基于科学系统的资源利用,将个性化培训计划与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常规业务培训计划整合。考虑资源现状、学员需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形成集中面授、在线直播(大讲堂)、网络自学、在岗培训等多种教学模式。

系统建设:以个性化选学培训项目为载体,通过座谈、访谈等措施与课程研发部、网络教育培训部等进行深入沟通和协作,加快配套资源体系的开发建设。

计划编制:在基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优化,编制个性化选学培训计划,明确分层分类的实施主体和学习管理要求。

项目实施:组织网络自学、大讲堂、集中授课的具体实施,发文通知,跟踪反馈,按月度做好实施情况总结统计,确保培训过程有序开展。

培训评价:全面梳理并分析培训考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网络平台系统设计并分类实施一、二级评估,同时增加对课程、师资的评价反馈,持续完善提升。

工作总结:进行各个时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反馈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持续对课程、师资、网络平台进行完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流程化、信息化”的实施模式

确保培训实效

目前公司个性化选学培训已经涵盖了公司系统各类人员,包括县区级单位(县区局(分公司))的部门、乡镇供电所、班组。2013年累计有10156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5万多。2014年有32362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11.4万。

个性化定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对“症”实施,提高了培训效率。将培训需求与现有课程匹配整合,发现课程缺口,明确后续课程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方向,使个性化选学的课程库内容与员工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了个性化培训的针对性。其次,对多种培训形式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网络自学、视频大讲堂、集中面授等不同的培训形式,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实现了培训效率的有效提升和培训成本的合理控制。

流程化跟踪与推进过程管理

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把控多个关键环节和里程碑事件,确保培训实施的有序推进和工作流程的高效执行。图2所示为项目里程碑事项图。

在2013年基础上,2014年个性化选学培训新增实操技能课程481门、管理和技术课程17门,新增实操技能培训套餐34类,在线直播新增通用管理大讲堂2期(2013年已开展8期),推荐凤凰网、腾讯网公开课等外部公开课。网络学习的满意度总体平均值为96.88分,在线直播大讲堂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7.02%,各期讲师的满意度得分均在85分以上,个性化集中面授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7.14分。

信息化驱动需求调查与效果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个性化选学培训的系统功能需求,在公司已有的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个性化定制,实现了按需选课、需求分析、学习包同步、学员考核管理、管理员账户等多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完善,推动了网络学院的应用。针对集中面授和网络自学,组织学员统一进行在线评价,将结果反馈至直属各单位,同时也能了解课程满意度情况。针对在线直播大讲堂培训,要求参培学员完成在线学习后,登陆学习系统完成一、二级评估,包括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班满意度和师资满意度等。

“四位一体”的有益实践推动培训模式创新

实施按需选课,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员工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制定员工个性化培训计划。实行按需选课,让员工在完成公司的培训要求之外,还能够按照个人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选修课程。

加快课程开发,锤炼多层次精品课程

在公司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制定新课程开发方案,组织相关人员积极研发涵盖不同人员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课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滚动修编和完善,逐步锤炼出一批精品课程。

拓展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激励体系

对各类培训方式制定对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如视频教学采用在线一二级考核评估;网络自学组织学习分享会,根据学员自学情况进行评分;集中面授统一进行培训考核评估。通过多渠道进行培训考核评价,完善公司培训评价激励体系。

完善系统功能,打造综合化学习平台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2)

二、培训目标

为全面推进我行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板块建设及业务经营转型工作,着力提升我行市场竞争力,20XX年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实施全员培训目标,具体要抓好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个金业务、公司业务、结算业务、内控与合规、文明优质服务、人力资源、计算机操作、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工作等14个方面的培训;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一是适应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板块建设及业务经营转型和人力资源改革发展的需要,突出新知识新业务品种培训;二是提高综合柜员的业务操作能力,突出综合柜员业务技能培训;三是推动业务发展,突出展业培训;四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突出对管理层领导能力和执行力培训;五是大力培训团队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三、基本做法

1、依靠本行教学力量切实搞好培训。组织兼职教师、行部负责人、骨干人才按培训内容和要求认真备课授课,完成预计的培训内容,逐步提高我行自身办学能力。

2、组织和鼓励员工在线自学。随着省分行内部网站在线培训课程的开通及增加,组织和鼓励员工利用在线学习的便利条件进行学习。

3、利用教学光盘,进行个性化培训。为加强管理及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分行提供自选培训课程,鼓励员工业余自学,逐步实现个性化培训。

4、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上级培训资源搞好在培训和转培训。一是结合我行目前实际,充分利用总、分行的培训资源加强对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操作类人员的管理、业务拓展和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组织一线员工到系统内或同业兄弟单位观摩学习,使其得到直观的感受,学到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从而提高自已。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3)

2学习系统结构设计

2.1软件配置

对软件配置主要分为服务器软件配置以及客户机软件配置。①服务器软件环境要求:MSWindows2007Server的操作系统,安装MSSQLServer2003的数据库系统。②客户机软件环境要求:采用的是Windows7本操作系统;客户端IE浏览器应使用8.0版本;采用2007的Word软件。

2.2在线学习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采用B/S的多层次结构,对于客户端的用户主要分为学员、管理员和专家三大类,使用Browser的访问服务器,主要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公共服务层以及数据可层。

2.3构建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

个性化在线学习模型分为4个模块,如图1所示。1)学员学习信息采集模块。在线培训系统对学员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以及调查,主要是通过学员学习行为的“点击流”以及依据采集到的测试结果,来掌握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课程知识模块。建立知识库、课程及试题库。3)个性化引擎模块。向学员推荐学习方案,可以通过测试成绩及学员浏览次数自动生成日记,向学员提供学习方案。4)学员信息模块。主个模块信息主要包括学员编号、姓名及单位、所述部门等;学习测试历史;学员最近登录的时间、登录次数及在线总时间等。

3在线学习系统的实际应用

目前,该系统已经整合到××电厂中,职员采用单点登录模式,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培训和考试。将计划、学习、考试、评价连成一体,其主要功能及流程如下。1)教育培训计划的生成。培训项目分为计划内培训和计划外培训,通过需求调研创建培训计划,管理员发起培训计划需要经过发起需求调查、需求上报、需求汇总最后到创建培训计划四个步骤,这个流程下来后,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已经按流程反映在培训计划之上了,真正达到了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与实际受培结合在一起。2)在线课程的学习。在课程中心中,包括了培训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即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班管理、培训班的课程管理和培训班的学员管理等。在培训班外,本集团公司的各类课程如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电力技术、社交礼仪等知识,均在线上课程中分类,供员工在工余,或者利用时间碎片进行在线学习,达到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3)考试流程的实现。考试流程经过部门管理员按照题库快速组固定卷或者随机卷,对试卷编辑后到考试管理,对本次考试的试卷、人员、时间等要素进行分配,也可以通过将考试挂在培训班上,参加培训的学员就能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员工进行在线考试。达到了培训、考核全程一体化。4)资源中心。主要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包括了粤电书苑、培训师资、培训机构、培训设施、课件管理、课程管理、新闻管理等。其中,粤电书苑电子书内容丰富,囊括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工业技术等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知识水平。5)员工教育培训的统计分析。主要建立了大量的报表,如学时积分报表、考试报表等,管理层对员工的学习、考试情况做到一目了然,方便领导对员工教育培训情况的决策。

4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经过在线学习在××电厂的应用,××电厂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如下目标。1)需求、计划、培训、考试、效果评价全程一体化运行。针对传统培训、考核独立运行的状态,通过对培训、学习、考试管理思想的深刻提炼,形成先进的一体化运行模式,达到知识传播,资源共享,对培训、考试工作运行科学管理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日常工作的强度,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2)丰富的培训资源。课件学习、在线图书、题库和试卷练习,内训师资交流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能够对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3)直观的培训效果管理。能形成人员教育培训方面的各类报表,使决策层能详尽地掌握本单位人员情况。对本单位培训资源现状可与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能直接调配培训资源。针对培训工作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不同时间段、各种类型的工作统计表。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4)

【中电联】6月10日,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公布2013年度电力行业高级技师名单。2013年度共有4174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其高级技师资格生效时间从2013年12月31日起计算。

【广西电网公司】6月10日至12日,广西电网公司举办输配电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标志着公司2014年“创先杯”职工系列技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输配电带电作业技能竞赛设立理论与实操两个环节,共有25支队伍、139名选手参加集体和个人项目的角逐。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6月10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集中轮训任务结束。本次轮训共分6期,共计培训210名高级技师、技师。本轮培训紧紧围绕公司高级技能人员非技能素质短板,搭建针对性课程体系,设计实用培训内容。培训课程有公司人才政策及环境、技能员工岗位成才案例、创新思维与实践、专业技术文件写作实践、立足岗位成才、拓展训练与思考、公司企业文化、办公软件深度应用技能、电力专业技能工作论坛等。

【国家电网公司】6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总部培训结束。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共举办了4期总部处级管理人员培训和3期职员培训。培训设置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解读、刘振亚董事长在公司局级领导干部学讲话精神培训班辅导讲话、大数据时代与互联网思维、管理沟通与团队建设等内容,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外交学院等知名院校的教授授课。

【中国三峡集团】6月13日,中国三峡集团2014年班组长培训班在清华大学结束,来自集团公司一线的100名班组长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内容有班组建设与班组管理标准化、班组绩效管理、高绩效团队与有效沟通、素养提升阳光心态、系统思维与工具学习等课程。培训班还采用了交流互动、分组研讨、代表发言、学习分享、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将管理理念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专题讲授与交流互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学员的能力和素质。

【国家电网公司】6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直属单位教育培训与人才开发培训班开班,来自25家直属单位的48名学员参与了培训。本期培训为期5天,课程结构上呈现“三个三”,从理念、技能、典型实践三个维度进行课程设置,每个维度下设置三门课程。在前沿趋势模块中,设置培训改变未来、学习战略制定和人才管理体系建设三门课程;在最佳实践模块中,邀请中国移动学院、中粮集团、平高集团三家单位进行专题交流;在培训实务模块中,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与年度计划制定、学习项目管理和培训价值呈现三门技能训练课程。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6月17日,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2014年第一期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结业。在为期2周的培训中,授课老师重点从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企业家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3个方面入手,为中层领导干部讲授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中层领导干部的治企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对集团的系列战略举措、管理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了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增强了贯彻执行集团战略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京能集团】6月17日,京能集团第七期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党委书记专题培训)在北京开班。来自集团全资、控股企业的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和在京企业总经理共50余人参加了开班仪式。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明星要求,企业领导班子要团结协作,加强沟通,相互配合,激发和调动团队合作的力量,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双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6月24日,第十二届中国大唐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电气一次点检定修专业决赛举行。本次竞赛历时4天,来自系统各单位102名选手参赛,主要体现了以下5个特点:层层选优,人人参与,推进了关键工种人才开发工作;赛事创新,贴近实际,提高了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则严格,裁判负责,确保了赛事的公平公正和认同;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树立了一大批专门拔尖人才标杆;赛事测试,成就基地,提升了专业培训基地品牌形象。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这一中心工作,以**部长帮扶黑河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采取“送教下乡”的形式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做到学用结合,以用定学,以学促用,切实将知识技能、政策法规送到基层一线,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系统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总体目标和培训原则

(一)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是提高职工理解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

三是提高职工实际生产操作能力;

四是提高职工专业技术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

(二)培训原则

一是坚持业务培训与政治学习并重的原则,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是坚持学用一致的原则,做到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

三是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针对公路行业岗位的特点,分类施教,切实体现出针对性;

四是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实际效果。

三、培训对象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人员,路政执法人员。

四、培训方法

一是送教材下乡,将《农村公路施工技术指南》、《养护技术操作规范》、《公路路政管理培训教程》等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建设、养护、路政人员,鼓励和提倡职工自学技术和知识。

二是送教师下乡,聘请交通运输部西部讲师团、省交通运输厅、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到地(市)、县(市)为基层职工集中授课;

三是送技术下乡,组建省公路局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志愿者团队,根据地方需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解疑答难。

四是送远程教学下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围绕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二级公路监管及公路养护管理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重点培训以下内容:

(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黑河市为试点,围绕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形势、业务知识、关键技术、管理方法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二)二级路监理、管理和建设人员培训

以虎饶公路指挥部为试点,对二级公路指挥部监理和管理人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关键环节、技术的培训。

(三)国省干线养护管理人员培训

以伊春市嘉荫县公路管理站为试点,对全站养护管理人员及养路员工进行白色路面养护技术培训。

(四)路政执法人员培训

以呼兰养路总段为试点单位,开展路政队长、内业人员的路政业务规范化培训。

六、组织实施

“送教下乡”活动从2010年3月开始到2010年12月结束。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经验总结三个阶段。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0年3月至5月)

1、组织地道处、养护处、网化处、路政处、政治处、科教处等相关处室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分工,确定具体培训方式、内容和时间。

2、科教处根据各类培训需求情况,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全面启动培训工作。

(二)教育培训阶段(2010年6月至11月)

培训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内容、分期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组织实施。

1、6月4日在黑河举行“送教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2、6月6日至16日将技术普及系列教材分发到一线公路建设、养护、路政人员手中。

3、6月至7月在黑河市公路处、嘉荫公路站、虎饶公路指挥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

4、6月开展路政执法人员理论课程培训工作。

5、6月至10月(即公路建设施工期间)由省公路局帮扶志愿者团队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养护工作。

6、10月至11月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人员,二级公路建设监理和管理人员,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技术人员、路政执法人员远程教学培训工作。

(三)经验总结阶段(2010年12月)

2010年12月中旬对全省“送教下乡”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将培训工作中好的做法、经验和典型,在全省公路系统推广交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省公路局成立“送教下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毕百良

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培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同时成立公路局“送教下乡”帮扶志愿者团队,与基层一线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构架省、地、县三级专业技术人员梯队,使我省的公路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实现新的飞跃。

(二)加强宣传报导,营造学习氛围

为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加强此次“送教下乡”活动的宣传报道,省公路局将邀请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亲临指导,同时请中国公路、中国交通报、黑龙江新闻台、黑龙江交通、省交通科技、龙广新闻台及地市新闻媒体进行“送教下乡”启动仪式的全程跟踪报道。: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6)

一、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培训管理模式创新达到新高度

现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各行各业争先恐后进入互联网+的新型平台。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2011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纳入到世界经济轨道,如何提高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参与世界经济体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知识经济竞争优势,核心就是“人才”,因而企业更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地深化企业人员培训,以提高竞争优势。而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企业更应探求培训管理的一些新的模式,来解决现有状态下企业培训管理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及难点。

(一)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企业发展壮大

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员规模及管理业态不断增加和变化,培训需求不断扩大,培训的内容、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给培训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及增加了工作量。

2、同时根据企业培训对象不同,如何完善企业内外部培训体系,打造适合企业文化的创新平台,让培训管理更系统化、有序化,兼顾好企业内部纵向、企业外部横向的培训管理也是企业厄待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趋势下,培训管理走向“四个现代化”

1、学习模式多元化。从PC端过渡到移动终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学习模式,用终端APP进行阅读、分享、观看视频成相较于传统的PC提供了更优选择。

2、学习方法一体化。鉴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空间需求的灵活性,线上、线下学习互为补充,在线学习平台使得企业线上、线下培训一站式管理成为可能,合理的兼顾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安排。

3、学习课程个性化。培训课程的个性化是指通过以不同企业培训内容需求而单独设计与开发,进而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特色。

4、学习时间碎片化。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割整理,形成一个个可以快速灵活学习的小单元,方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最快的强化自身。

面对互联网+经济,企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相应的培训管理模式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用户需求,体现用户差异,使知识碎片化,移动化,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让用户自我产生,在平台中共享智慧,在社交中互动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培训管理的创新

下文以平安集团知鸟移动学习平台(以下简称“知鸟平台”)为例,旨在研究企业培训管理平台如何提供竞争优势,以供其他企业参考。

(一)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的作用

面对企业培训管理的新形态,企业应建立一个个性化专属的“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具备强大的功能,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推动各类培训管理工作;为员工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图文、视频、游戏等手段让员工快乐主动,随时随地学习。知鸟平台就是一个从应用功能设计、版面设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在操作上兼顾便捷易操作、美观实用的性能,构建的创新移动培训管理和学习互动平台。

(二)知鸟平台的应用功能体现

1、灵活的用户属性管理:企业可自主按照公司总部、分公司、部门、岗位职级等对员工的属性进行便捷管理。

2、严谨的课程保密权限管理:课程上传时,可进行可见性(指定用户可见)和阅读权限(指定用户有权阅读)两类保密设置。

3、精准的人课匹配:根据培训需求,企业可根据员工属性和学习需要,实现定向推送,必修、选修等。

4、020培训班管理:可延伸做活动的和报名,打通线上和线下,整合报名、签到、线上学习和问题互动、考试、调研、学习评估等功能。

5、即时考试系统:输入题库和答案,轻松配置上岗考试、证书考试、考题考试等,考试结果即时输出。

6、轻松配置调查问卷和投票:轻松配置调研和问卷,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直接插入某课程或活动中。

7、企业专属的互动讨论圈:企业可设置内部讨论圈,按主题需要自行定义多个讨论板块,为员工提供专属互动区。

8、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可轻松设置视频直播和语音直播,重要的领导讲话及会议、培训等让员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9、微课制作工具“来做课”:“来做课”,内置多样化图文、图文+视频/语言、通关、交互游戏等模板,让您轻松制作微课,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的培训内容轻松上线,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10、学员学习数据输出和分析:培训管理者可对学员的已学课程、在线时长、活跃度、学习爱好者、活动参与、考试结果进行管理。

11、企业个性化平台设置:可视化自定义页面,5分钟轻松设置自有的个性化平台。企业可按需,对平台首页名称、LOGO、功能图标、栏目布局,功能呈现等进行个性化配置。

12、总分―分总模式的平台建设:设置好集团总部页面,下属公司或区域公司页面。

(三)核心定制化功能的运用

1、属性管理、权限管理、课程配置:按公司、按区域、按班级、按自定义用户属性,管理用户名单,根据需要实现定向必修等的配课,设置后台―课程设置,前端―必修学习。

2、020培训班管理,系统的创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系统通过报名推送、员工报名菜单自动生成班级;系统还设置了训前学习、训前互动、面授签到、课堂测验、课堂调查、评价反馈、训后学习互动等功能。

3、考试系统:使培训测试、上岗考试、证书考试、人才测评等轻松移动化,考试结果可实时输出。

4、调研问卷和投票:有线上可轻松完成调研和问卷功能,可查询统计结果,如查看问卷的分析报表,培训服务满意度问卷调研结果统计等,并且可以导出EXCEL,查看问卷统计的数据清单。

5、专属讨论圈:轻松建立内容丰富的企业内部自己的讨论圈,多种话题分类,增进交流互动。

6、微课制作:知鸟独家配套“来做课”微课制作工具,与知鸟帐户、管理后台等打通,让员工可以“傻瓜式”的制作课程,一键上传。

(四)培训课程内容的产生

通过微课制作,让您的企业内部知识和实践轻松上线,推动外部精品课程和企业实践,共享图文、视频、游戏、动漫、通关等,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1、基于移动学习平台,企业可快速将通用、应知应会、标准化等内容轻松上线。移动Online课程形式有:图文、游戏、视频、通关、语言、测试、幕课等;Offline课程形式有:行动学习、安全学习、大咖分享、互动交流、兴趣互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2、移动Online课程内容:有战略文化类、制度类、产品、流程、能力提升、实践案例,“来做课”支持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制作,绝大部分的课程企业可以轻松自行制作完成。

3、丰富的课程形式:让学习变得有趣,纯视频、纯图文、图文+视频/语言、交互动漫、测试闯关类。

4、外部精品课程:知鸟为企业用户整合了部分顶级商学院、培训机构、名企实践等系列的精品课程,企业和学员可轻松使用学习。

(五)知鸟平台适用场景

知鸟平台聚集了培训和信息传递的核心应用场景,线上学习、020混合学习、考试应用、兴趣学习、评价交互、主题互动、金币体系、视频直播、语音直播、考试、课程测验、通关学习、调查问卷、投票评选、活动和重大新闻。

1、纯线上推送课程学习:将应知应会、通用类、实践类等课程,搬到“线上”学习,让学习更加有趣。

2、020 培训新模式,线上+线下020培训,综合线下培训班和线上微课功能,打造混合式020学习闭环。

2、完善考试应用场景:(1)专项模拟/正式考试;(2)课程测验,随到随考;(3)通关测试课件。

3、战略和文化宣传:覆盖广,手段多,效果好,可通过微课学习、现场直播、录播、评论等形式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4、新产品:企业可快速复制岗位能手和高手,打造一线业务精英实践案例,推动榜样的力量,实现一带多,多带一片,培训助力业务的发展。

5、按兴趣,员工自主学习:员工可根据自已兴趣,通过分类、搜索、排行等,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

6、商和供应商培训,创新客户服务模式

过去:组织商到公司来,或者安排讲师去全国各地进行培训。

现在:知鸟微课,按人群配课,即时传播,不受区域限制,实现轻松学习,效果追踪。

7、增加交互功能设计,学习和交互相结合,让学员更有参与感

(1)学习交互功能:评论:课程学完讨论;评分:课程/班级/老师均可评分,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

(2)朋友圈交互功能:设置公开和私密讨论圈,覆盖吃穿住行玩各领域粉丝运营提高平台活性。

(3)商城交互功能:看精品,设置花金币才能看,并设置礼品兑换,可以跟福利体系对接,金币换礼品。

8、信息和交流平台:1、头条信息;2、会议直播功能;3、问卷调研功能。

9、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保密:

(1)在法律层面,知鸟作为第三方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法务审核,条款明确提及“确保课程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2)在技术层面,知鸟具有独立的数据存储、高级别容灾备份、客户数据保密、秘密课程权限设置等。

(六)知鸟移动学习平台在企业培训管理中的成功推行

平安集团的知鸟移动学习平台自2015年9月面市以来,迅速成为行业标杆,超700家大型企业选择了“知鸟”移动互联平台,这些企业类型囊括了各行各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终端支持。多家企业均利用基础平台进行深化创新定制培养模式,应对经济冲击下多元化的岗位能力需求。

三、结论

从平安知鸟移动学习平台的成功建立及其投入市场后受到企业的青睐可见,面对互联网+时代,企业逐步走向用互联网思维和全景视角引导培训活动及开展培训管理。未来的企业培训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以“部门主导”+“自主学习”+“头脑风暴”相融合的全新“互联网+培训”的体系。用户以自身为中心,通过学习终端、微课制作、管理后台三大模块,打通培训的“供应”和学习的“需求”以及自我的“创新”。这种具有独立企业文化的管理培训平台。在本身具备强大的基础功能下,同时为企业能借助互联网、轻松、自主、便捷地打造各类适应企业本身的培训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新浪科技编著,―北京:中国

铁道出版社,2015.10

[2]互联网+时代大变革:社会重构、企业再造与个人重塑/

刘涛著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计,2015.10

[3]三天读懂互联网+/王春燕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7

[4]互联网世界观/李善友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12

[5]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

联网转型/王吉斌,彭丽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4

[6]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如何做电商/陈杰著,―北京:中国

华侨出版社.2014.6

[7]创新引擎: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华海敏编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

[8]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彭剑锋,中国人力资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7)

2009年6月,在公司“大营销”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华北电网廊坊供电公司配电中心正式成立,专业负责廊坊直供区域内10千伏配电网络的规划、基建、技改大修、运行检修、配网调度以及市区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检修、急修任务。成立之初的配电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77人,设有配网调度班、保护直流班、带电作业班、综合管理班、线路运行(检修)班等17个班组。人员全部来源于改革之前的各个基层单位,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承担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任务艰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廊坊城市配电网概况

截至2010年底,配电中心管辖10kv开闭站25座;电缆分接箱245座;柱上开关397台;10千伏出线261条,线路总长度2743km(架空裸导线1297km,绝缘架空导线495km,电缆线路951km);配电变压器1097台;0.4千伏线路2589km,其中架空线路2092km,电缆线路497km。配网线路绝缘化率52.71%,电缆化率34.67%,拉手线路比例42.53%,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

二、配电中心人员结构分析

年龄方面,配电中心35周岁以下人员65人,占配电中心总人数的36.7%;35~45周岁61人,占总人数的34.5%;45周岁以上51人,占总人数的28.8%。生产一线员工占总人数的80%,且45岁以上员工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随着现代化手段的不断应用,生产一线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要求、不能胜任工作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年轻员工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亟需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践来提高工作能力。

知识构成方面,配电中心大专以上学历(含后续学历)占中心人数的36.2%,大专以下学历113人,占63.8%。尤其是35周岁到45周岁年龄段内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职称方面,配电中心有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33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52人,缺乏高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配电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配电网精益化、标准化的需要,生产一线员工与电网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电网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上来;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管理岗位上来。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势在必行。在岗人员需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配电中心整体队伍素质,适应打造坚强配网、实现“四好”配网工作目标的需求。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为适应配电网的发展需求,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围绕“我与企业共发展”培训主题,提出建立健全培训机构,运用多种形式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使职工在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使配电中心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

1.健全机构,理顺教育培训流程

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发展之本。先进的配电网技术需要高素质的职工来掌握和使用。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企业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配电中心自2010年初提出“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岗位技能”的培训方针。建立培训组织机构,负责培训、考核的管理工作,使配电中心的培训工作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和考试均有计划、有档案、有成绩、有考核、有总结。职工的培训学习观念与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变化,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逐步适应配电网发展要求提供了保证。

在公司培训中心的指导下,配电中心于2010年初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实施措施,建立培训项目负责制。保证培训项目开班前有计划、有申请,开班中有记录、有考核,开班后有报道、有测评。健全职工培训、考核台帐。2010年度,配电中心计划内培训项目25个,完成率100%;参加华北电网公司组织的培训项目16期;参加设备厂家组织的新设备新技术学习班8期;积极组织参加普调考和技能鉴定工作;认真做好带电作业兼职培训师工作;圆满完成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建设与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

2.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2010年,配电中心结合重点工作和职工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职工教育培训。有计划地进行了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教育、专业技术、信息系统应用、自动化建设、智能电网、企业管理、消防等培训活动。

(1)安全培训。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配电中心加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春检、秋检前的《安规》、“两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中心领导亲自授课,严肃培训、考试纪律,培训成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使每位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做到“我能够安全”。职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营造出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从源头堵住事故隐患,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扎实做好一线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入职和转岗员工。采取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交叉培训的方式,使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上岗。针对所有在岗员工进行的在岗培训主要包括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知识。专门制定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按照“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专业、班组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现场实操、定期测评、技术比武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员工的学习动力。

(3)新技术与新技能培训。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要使员工适应新形势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员工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的不断学习。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配电中心组织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拓展为重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培训学习,先后完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建设、配电综合应用平台设计、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

(4)融入中心,开展实践活动。配电中心在40天时间组织5次配网春季检修会战,配合主网停电对21条10千伏出线进行清扫检修。在完成检修任务、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2010年4月中旬启动“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月”活动。配电员工走进“三场”(商场、广场、施工现场)、走进农村集市开展用电宣传,发放5000余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册》。在汛期及夏季大负荷到来之前,协调地方政府解决树线矛盾,清理树障5300余棵,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5月启动“安全宣传月”活动。采取安全宣传“赶大集”、安全警示片连环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5)素质提升拓展培训。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是高素质、高绩效职工队伍的核心,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配电中心分两期组织全员参加素质提升拓展培训。通过相应的项目设计,让员工通过富有挑战性、充满激情的项目活动,磨练意志和毅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应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沟通和信息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培训工作亮点

1.建设实训基地,搭建培训平台

配电中心把总经理在2010年初职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方案策划、设计审核、材料准备、现场施工等各工序严格按照建设方案有序进行。在基地施工安装现场,配电青年员工把基地建设作为检验与提升专业技能的良机自觉加班加点,仅用一周时间就建设完成。速度快、标准高,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新建成的实训基地在10月下旬举办的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实操中得到首次应用,为提升配网作业队伍专业技能提供了高质量训练平台。

2.设立“迎迎课堂”,打造培训品牌

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设立“迎迎课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师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了管理时间、有效沟通、信息写作、系统应用、智能电网知识等多项培训,多角度、多形式提升全员素质,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品牌。积极引导一线员工立足本职开展“五小”创新创效活动。2010年,配电中心有4项“五小”活动成果、2项合理化建议被推荐到网公司参评,有4项管理创新、5项qc成果被推荐到公司参评。市区运行班专责工白庆永研制的带电安装10千伏线路驱鸟器等两项工具在华北电网公司“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获得好评,白庆永同志也被推荐为河北省“金牌工人”,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五、实施效果

通过强化培训体系建设,配电队伍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营销体制改革的“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管理效果得到初步显现。

配电网运行平稳。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未发生误操作、误调度事故,未发生人员责任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供电可靠率rs-1完成99.934%,比预控指标高0.0229个百分点,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v用完成99.77%,比预控指标高0.03个百分点;完成带电作业119次,节省8630时·户数,增加供电量101万千瓦时;圆满完成“省运会”、“城博会”及“热气球节”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圆满完成新奥高尔夫智能小区建设任务。总之,全面完成各项绩效考核责任目标。

六、2011年培训重点工作

认真落实网公司营销部务虚会议精神,做好基层调研,发挥专业主管优势,认真做好2011年培训规划,确保切实可行。

梳理规范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机制建设,确保培训工作运转常态化。

积极利用配电实训基地平台,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持续开展“迎迎课堂”,创新培训形式,推进企业文化、班组文化落地,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培训品牌。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基本情况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859公里,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为确保2014年7月1日大西客专顺利开通运营,为今后大西高铁的运营管理储备人才队伍,需要对上岗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作两大方面。

本次培训任务为:在理论培训顺利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实作培训。培训内容按照原铁道部印发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规范》规定的供电、工务、电务专业岗位实作培训科目内容,完成3个专业相应课时实作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从2014年3月开始,共四期,培训人数为796人。

培训对象为高铁基础设施维修岗位人员,包括电务、工务和牵引供电3个专业共11个岗位从业人员。

培训组织。太原铁路局是本次培训需求的提出方,具体组织实施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负责。参训学员均分布在京广高铁沿线,北京、涿州、保定等六个站区实作。

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和实施,本次培训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用人单位太原铁路局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好评。参训人员经过考核,顺利进入各自工作岗位,且通过了铁路总公司开通前的评估验收,为大西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项目运营模式

(一)组织管理

此次培训为实作培训,由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三方共同完成。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各自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培训管理组,负责业务的总体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北京交通大学成立项目实施小组,针对高铁实作训练地点分散在京广高铁沿线各保养点和夜间进行维修作业的特点,分别在各实训地点设立培训管理小组,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办法,对学员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各小组分别负责各实训点的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并详细制定了学员管理办法、宿舍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人员守则、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细则、重大问题应急预案等,保障了实作培训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师资

为保证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培训师资队伍由专业技术教师、带队教师和考核教师组成。专业技术教师负责结合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和讲解,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实作;带队教师负责指导学员的日常跟班作业;考核教师负责培训效果的考核。

现场实作培训的师资多从现场优秀的专兼职教师中选聘。所选人员均具有在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突出,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技术扎实、业务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强的特点。其中,有很多授课人员荣获过路局技术能手、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三)培训方式

结合实作培训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采用现场讲授、交流研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模拟器训练、跟班作业等方法,结合不同实作科目,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相应的培训效果。如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模拟特殊情景下一些培训科目要求的培训内容。

(四)效果评估

实训的效果一般通过受训人对培训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因此,评估的前提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要求;检验方式可以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判断受训人是否达标,进而确定是否达到培训效果。高铁基础设施维护岗位有严格的岗位培训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对检验培训效果也有了相应依据。

三、项目特色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课程体系

此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要求为理论培训和实作培训相结合。在前期实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课程之后,如何将实作培训有效衔接起来,是我们在培训项目策划前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方案中要处理好理论讲授的内容与现场实作内容的区分,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采用何种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重新编排各部分培训科目,将每一培训科目都变成任务情况,理论与实作部分内容一目了然。在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和现场实作指导教师根据每一科目任务及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将各部分培训内容有效衔接起来。

(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方共赢

高校的优势在于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而企业需要的则是较为现实、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取得实效的培训项目。因此,利用行业内优势企业提供的实作环境,实现培训项目主办方对实作培训的需求,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共赢。此次培训通过三方通力合作,取得了预期培训效果。对企业来说,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实现了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对学校来说,利用企业优势和实际工作环境,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实作培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培训合作和管理模式。因此,用人单位提出需求,学校承担主体任务,校企合作伙伴提供实训场地,三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实作培训项目的运营组织模式,成为高铁岗位人员实作培训领域可推行的方式。

(三)完善管理制度与培训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学校及校企合作单位三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保障培训任务顺利完成。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建立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经费管理、师资管理等合作管理制度;为适应项目特定的运作模式,特制订了学员实训管理办法。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教学管理、考勤管理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维护学员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了培训质量。

四、项目评价

培训项目圆满结束后,学校先后与太原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召开两次项目总结会,了解用人单位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可推广的培训模式。

此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完成了企业(太原铁路局铁路)对高铁上岗人员培训任务,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学校凭借其周密规划,出色的实施方案,良好的协调沟通,周到的管理服务赢得了企业高度评价。此次所培训人员通过考核,顺利上岗,并通过上级单位的考核评估,为新线的顺利开通提供了人员保障。

企业的上级单位(铁路总公司)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运作模式高度肯定,并希望能够发挥学校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对运作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铁路局。

五、项目发展前景

我国新建高铁线路在开通运营前,除了基础建设、各种设备设施配备齐全外,更要配备相应的管理运营人员。高速铁路岗位从业人员岗前培训项目是高铁从业人员上岗前的资格性培训,培训包括理论和实作两部分内容。所有高铁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后,考核通过才能持证上岗。因此,探索一套成熟可操作的培训运营及管理模式,其推广应用价值可想而知。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9)

2009年6月,在公司“大营销”体制改革启动之后,华北电网廊坊供电公司配电中心正式成立,专业负责廊坊直供区域内10千伏配电网络的规划、基建、技改大修、运行检修、配网调度以及市区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检修、急修任务。成立之初的配电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77人,设有配网调度班、保护直流班、带电作业班、综合管理班、线路运行(检修)班等17个班组。人员全部来源于改革之前的各个基层单位,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承担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任务艰巨。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一、廊坊城市配电网概况

截至2010年底,配电中心管辖10kv开闭站25座;电缆分接箱245座;柱上开关397台;10千伏出线261条,线路总长度2743km(架空裸导线1297km,绝缘架空导线495km,电缆线路951km);配电变压器1097台;0.4千伏线路2589km,其中架空线路2092km,电缆线路497km。配网线路绝缘化率52.71%,电缆化率34.67%,拉手线路比例42.53%,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

二、配电中心人员结构分析

年龄方面,配电中心35周岁以下人员65人,占配电中心总人数的36.7%;35~45周岁61人,占总人数的34.5%;45周岁以上51人,占总人数的28.8%。生产一线员工占总人数的80%,且45岁以上员工主要集中在基层一线。随着现代化手段的不断应用,生产一线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要求、不能胜任工作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年轻员工实践经验相对较少,亟需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践来提高工作能力。

知识构成方面,配电中心大专以上学历(含后续学历)占中心人数的36.2%,大专以下学历113人,占63.8%。尤其是35周岁到45周岁年龄段内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职称方面,配电中心有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33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52人,缺乏高级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配电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配电网精益化、标准化的需要,生产一线员工与电网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电网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上来;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管理岗位上来。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势在必行。在岗人员需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配电中心整体队伍素质,适应打造坚强配网、实现“四好”配网工作目标的需求。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为适应配电网的发展需求,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围绕“我与企业共发展”培训主题,提出建立健全培训机构,运用多种形式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使职工在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精神风貌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使配电中心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

1.健全机构,理顺教育培训流程

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发展之本。先进的配电网技术需要高素质的职工来掌握和使用。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企业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配电中心自2010年初提出“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岗位技能”的培训方针。建立培训组织机构,负责培训、考核的管理工作,使配电中心的培训工作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和考试均有计划、有档案、有成绩、有考核、有总结。职工的培训学习观念与学习状态也有了明显变化,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逐步适应配电网发展要求提供了保证。

在公司培训中心的指导下,配电中心于2010年初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实施措施,建立培训项目负责制。保证培训项目开班前有计划、有申请,开班中有记录、有考核,开班后有报道、有测评。健全职工培训、考核台帐。2010年度,配电中心计划内培训项目25个,完成率100%;参加华北电网公司组织的培训项目16期;参加设备厂家组织的新设备新技术学习班8期;积极组织参加普调考和技能鉴定工作;认真做好带电作业兼职培训师工作;圆满完成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建设与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

2.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2010年,配电中心结合重点工作和职工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职工教育培训。有计划地进行了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教育、专业技术、信息系统应用、自动化建设、智能电网、企业管理、消防等培训活动。

(1)安全培训。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配电中心加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春检、秋检前的《安规》、“两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中心领导亲自授课,严肃培训、考试纪律,培训成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使每位职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做到“我能够安全”。职工安全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营造出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从源头堵住事故隐患,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技术与技能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扎实做好一线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主要针对新入职和转岗员工。采取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交叉培训的方式,使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上岗。针对所有在岗员工进行的在岗培训主要包括本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知识。专门制定相应的岗位培训计划,按照“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专业、班组为单位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现场实操、定期测评、技术比武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员工的学习动力。

(3)新技术与新技能培训。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要使员工适应新形势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员工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的不断学习。根据岗位的具体要求,配电中心组织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拓展为重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培训学习,先后完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建设、配电综合应用平台设计、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

(4)融入中心,开展实践活动。配电中心在40天时间组织5次配网春季检修会战,配合主网停电对21条10千伏出线进行清扫检修。在完成检修任务、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2010年4月中旬启动“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月”活动。配电员工走进“三场”(商场、广场、施工现场)、走进农村集市开展用电宣传,发放5000余份《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册》。在汛期及夏季大负荷到来之前,协调地方政府解决树线矛盾,清理树障5300余棵,保障了线路的安全运行。5月启动“安全宣传月”活动。采取安全宣传“赶大集”、安全警示片连环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与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5)素质提升拓展培训。团队战斗力与凝聚力是高素质、高绩效职工队伍的核心,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配电中心分两期组织全员参加素质提升拓展培训。通过相应的项目设计,让员工通过富有挑战性、充满激情的项目活动,磨练意志和毅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应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沟通和信息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培训工作亮点

1.建设实训基地,搭建培训平台

配电中心把总经理在2010年初职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方案策划、设计审核、材料准备、现场施工等各工序严格按照建设方案有序进行。在基地施工安装现场,配电青年员工把基地建设作为检验与提升专业技能的良机自觉加班加点,仅用一周时间就建设完成。速度快、标准高,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新建成的实训基地在10月下旬举办的配电线路专业技术比武实操中得到首次应用,为提升配网作业队伍专业技能提供了高质量训练平台。

2.设立“迎迎课堂”,打造培训品牌

配电中心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设立“迎迎课堂”,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师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了管理时间、有效沟通、信息写作、系统应用、智能电网知识等多项培训,多角度、多形式提升全员素质,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品牌。积极引导一线员工立足本职开展“五小”创新创效活动。2010年,配电中心有4项“五小”活动成果、2项合理化建议被推荐到网公司参评,有4项管理创新、5项qc成果被推荐到公司参评。市区运行班专责工白庆永研制的带电安装10千伏线路驱鸟器等两项工具在华北电网公司“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获得好评,白庆永同志也被推荐为河北省“金牌工人”,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五、实施效果

通过强化培训体系建设,配电队伍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营销体制改革的“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管理效果得到初步显现。

配电网运行平稳。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未发生误操作、误调度事故,未发生人员责任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供电可靠率rs-1完成99.934%,比预控指标高0.0229个百分点,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v用完成99.77%,比预控指标高0.03个百分点;完成带电作业119次,节省8630时·户数,增加供电量101万千瓦时;圆满完成“省运会”、“城博会”及“热气球节”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圆满完成新奥高尔夫智能小区建设任务。总之,全面完成各项绩效考核责任目标。

六、2011年培训重点工作

认真落实网公司营销部务虚会议精神,做好基层调研,发挥专业主管优势,认真做好2011年培训规划,确保切实可行。

梳理规范学习培训制度,完善培训机制建设,确保培训工作运转常态化。

积极利用配电实训基地平台,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水平。

持续开展“迎迎课堂”,创新培训形式,推进企业文化、班组文化落地,打造配电中心学习培训品牌。

一线管理培训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9-0012-03

随着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实践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授教学,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不但与受训者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指导作用、人格魅力、思维方法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等因素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开始受到关注。所谓混合式学习(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把传统课堂学习(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学习(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以实现学习(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混合式培训是基于混合式学习(教学)的概念而提出的。笔者认为,所谓混合式培训是指在整合不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培训课程的设计使传统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有机融合,从而使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过程主要包含受训者的学习过程和培训者的教学过程,因此,本文中的“混合式培训”与“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有时将等同使用。

本文将首先分析混合式培训的实质和结构要素;然后,以“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项目”为例来具体阐述混合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并对该项目运用混合式培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混合式培训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其他培训项目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混合式培训的实质与结构要素

从形式上看,混合式培训是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的混合,但从实质上分析,它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而更好地在培训课程中整合多种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从而给受训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给培训者提供多样化的指导环境和教学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式培训为多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以及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的重建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从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角度来分析,在培训目标既定的情况下,混合式培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结构要素:课程内容的混合,既有网络学习内容,也有面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活动的混合,既有网络教学、网络研讨与交流、网络辅导等,也有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学习环境的混合,既有课堂学习环境,也有网络学习环境;课程资源的混合,既有传统的学习资源,也有网络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评价方式的混合,既有传统的作业评估、考核等,也有在线测试、电子作业、论坛交流状态等。

基于对混合式培训结构要素的分析,下面结合一个案例项目来具体阐述混合式培训的构建与实施。

二、混合式培训的应用案例分析――“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项目

(一)案例项目简介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培训” 项目的培训对象是北京市中小学目前从事或即将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该项目于2006至2008年分三期进行,旨在为北京市每所中、小学校较为系统地培训一名能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

由于培训任务较重、培训资源比较短缺,考虑到基础知识和理论比较适合网络培训、项目单位有较丰富的网络培训经验等原因,该项目采用了混合式培训方式。

(二)混合式培训的构建

1.混合式培训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四个课程模块:网络课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面授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校本实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总结与反思,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自我成长方面的全面提升。

2.支持混合式培训的网络平台建设

支持混合式培训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系统:

(1)首页:主要包括学员登录入口、指导教师及培训管理者入口、主要功能系统入口等。

(2)学员登录系统。

(3)网络课程:包括学习导航和16个专题模块。

(4)学习论坛:辟有专题分论坛和班级分论坛等。

(5)学习资源:通过两种方式建设学习资源库,一种是由培训者提供相关资源,另一种是由受训者上传资源(须经过审核)。学习资源分为重要文献、心理健康活动课录像、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专家讲座演示文稿等类型。

(6)在线测试系统: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部分,每个专题设考核题库。

(7)电子档案袋系统: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系统,包含网络课程测试结果、网络学结、面授课程反思日志、校本实习反思日志、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自我成长报告、培训总结等。其中,培训者开发了若干作业模板,对受训者完成学习起到支架作用;受训者可以查看教师的作业指导,还可以进一步查阅同学的作业作为同伴交流。

(8)学习状态系统:受训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状况,如网络课程状态、指导教师对作业的批复情况等。

(9)课程管理与作业指导系统:指导教师可以在线编辑班级信息、课程安排、查看学生学习状况和作业状况,并可以在线批阅学员作业。

(10)培训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者可以查看班级管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管理,包括终结性管理(网络学习成绩、各项作业成绩等)和过程性管理(作业提交情况、作业回复情况、论坛交流情况);分层次统计管理,包括各培训点、各班情况统计;可以进行学习资源库管理。

(三)混合式培训的实施

1.混合式培训的实施过程

首先,以面授形式向受训者讲解整体培训方案,同时启动网络课程学习,分发“网络平台使用手册”,现场培训受训者如何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和面授阶段的在线学习与研讨。还要对培训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网络平台的各种功能从而能够顺利开展混合式培训工作。

网络课程主要以在线形式实施,同时以面授辅导作为补充。在此过程中,强调教师在线指导和面授辅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各班指导教师每日在线论坛值班,及时回复学员的各种问题,动态管理班级分论坛,并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适时组织面授辅导和答疑。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考核是:通过16个专题的在线测试,并在线提交网络课程学结(须经指导教师的审核通过)。

面授课程和校本实习两个模块以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和校本实习研讨为主,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组织在线专题研讨和交流来促进受训者的深度理解。对这两部分的学习考核是在线提交以下作业:每次培训的反思日志,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和课堂实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培训总结和反思主要以现场汇报和交流的形式进行,受训者需在线提交个人成长报告和培训总结并接受指导教师的在线指导,也可在论坛上进行互动和分享。

2.混合式培训的结构要素体现

上一篇: 劳动派遣合同 下一篇: 家庭收入调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