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0 15:08:05

景观文化论文

景观文化论文篇(1)

自1858年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建成,景观建筑学走向普通人和独立的学科道路以来,文化和艺术早已走出了精神贵族们的世袭领地,来到尘世中摸爬滚打,不断影响甚至引领着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欧洲和日本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持续而活跃地交流和融合,并反映出其受到20世纪艺术流派——从概念艺术到地景艺术和建筑——从包豪斯到纽约第五大道的影响。传统风格不再是当代设计师为我们这个技术社会设计创作庭院的典范。设计师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及现代建筑理论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逐步得以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60年代以来年景观设计则受到了环境艺术的影响及后现代主义的推动。此时的艺术怀着更为宽容的态度,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量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艺术不再是先验的形式主宰,而成为了设计的激励力量。

在这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开始了解并懂得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设计师们找回和重视城市中的边缘生态系统,通过种植天然草坪和耐旱植物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节约能源。

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激烈的对立态度先后出现,但这并不影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者的吸收和容纳。现代艺术把景观设计从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但也因其过分地追求纯粹、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的单调而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后现代艺术真正包容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标准和不同的表达语言,使得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个尽可能立体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其中一些全新的艺术活动开辟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局面,他们主要是: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大地艺术的作品都十分关作品的“场所感”,即作品与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史密森的《螺旋防波堤》。这个巨大的,由6500吨黑色玄武古石、石灰岩和泥士建造的螺旋形防波堤匐卧在美国尤他洲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盘旋伸入粉红色的湖水中,被作者称为是通往海底史前文明遗迹的通道。其它著名的作品有: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通过壮观的不锈钢陈列,通过闪电雷鸣等自然力量接近了天与地,把人类引导到对自然灾难的体验中;松非斯特的《时间风景》,则通过种植大片的松树和毒胡萝卜林,来营造一个都市中的先哥伦布时代的森林。这些大地艺术的作品大都介于雕塑和建筑之间,并逐渐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将风景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并接近了自然与人类的感受和距离。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家拜耶和瑞士景观设计师克拉墨设计了一系列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又具有神秘的艺术性的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作品。如著名的西亚图的米溪尔土地工作和亚斯本草原旅馆的“土丘园”。

概念艺术

概念艺术来源于20年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有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后物体艺术或无物体艺术。用来记录思想的照相实录或者对一个事件的文字材料,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杜尚。概念艺术家探询艺术与思想或艺术与知识的关系,这种作品实际上并不是用来观赏的,所以在美术馆以及其他场合展出的往往是一些临时性的装置。海泽的《双重否定》和克里斯托的一系列包裹作品都可以看作是概念艺术与地景艺术的奇妙结合。这些作品透露出某种哲学意味并且随着作品本身的消失加强了人们对这些观念的记忆。代表的艺术家还有依夫斯。克莱恩,皮埃尔。曼佐尼和美籍犹太艺术家施瓦次。施瓦次的景观设计作品融合了多元的艺术风格,除了受到概念艺术的影响,直接把实物复制应用到公共环境中,她还以极简艺术和波谱艺术的手法来表达其对景观环境中艺术气氛和文脉的理解。

二、生态论理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0年代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取得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西蒙。凡。得。瑞恩曾提出其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在这一期间,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赋予了景观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院性质。景观建筑学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而是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

三、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和创作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特别是6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和雕塑,利用机器批量生产艺术品后,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地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型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其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主要是:

人造雾

人造雾是采用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色自然物的奇特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人造雾可按设计想要的效果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及特色造景当中。

塑料制品及聚合物

塑料制品聚合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广的造景材料。塑料制品现在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使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加易于实现。

玻璃纤维和光纤

景观文化论文篇(2)

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与景观环境中的人类,因地域的“文化性”而彼此互为影响并同存同在、同生同灭。人类的生存需要空间,人与空间的彼此联系就是环境。抛开人类生存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文化性的相同是人类群体生存的基本前提,不同群体的人因共同的认识,彼此聚集、相互关联而获得生存的条件。由于人的文化性的影响,不同的地域内才形成了不同的景观形态。

在汉语中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理解“景观”为“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但实际上要确切定义这个名词是很困难的。我们在研究时可以把它理解简单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包含客观存在并能被人所感知的事物,另一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感受的结果,即对“景”与“观”的分别解释。

这里的解释是从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中的概念延伸来的,它区别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在生态学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及创造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广义的景观规划设计现在已经涵盖了视觉景观、环境生态、人文景象的内容,但是我们在研究城市景观时,是以景观建筑学的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2.景观中的文化性

2.1 景观中的文化认识

文化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着文化,学习的知识属于文化,课后去卫生间也有相应的厕所文化,和同学玩闹则有游戏文化,回到家打开电脑有网络文化,晚上休息时还有睡眠文化,梦中的梦境预示着什么,会告诉我们什么,这些统统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同时,我们又会感觉文化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却很难给人以存在感,也就是说,你无法去触摸,去感知它的存在,它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等同于“飞机”“电脑”“苹果”这样拥有着实物的名词。

景观文化大体具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它通过外在所表达的内涵。也就是深层意义。以北京故宫为例,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它融合了景观中各个景观的内容,是无可比拟的古代杰出建筑群落,同时还是世界上保存最大、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群。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无论是从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庄严、富丽堂皇,那种彰显着皇家气派无疑为它的艺术性增光添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而另一方便,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显示着明代匠师们在建筑造诣上的巧夺天工。故宫不仅是皇权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是一种文化底蕴的展现,还是留给我们后人佐以历史考证的见证。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包容性之广,底蕴之深厚,是值得我们以学习和崇敬的。

即使在一个时期的景观,也会不尽相同,清朝修建的颐和园彰显了皇家园林的气派,远在西方的英国,却是塔楼、雉堞,体形凸凹起伏的古堡,不能不说是地区造就的差异。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清代崇尚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表现出来的是皇帝的个人独断专权。英国则是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的鼎盛时期,当时是由维多利亚女王在位,还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依靠剥削劳动人民来榨取剩余价值,但这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2.2 景观中的文化特征

首先,任何的物质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论其形态大小,其中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则必须具有固定性和不可位移性。其次,景观中的文化性也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个景观都是时代的产物,它必定会带着时代的色彩以及特点,长城用来防御外敌侵入,在现代却是旅游观光景点,原有的防御意义早已失去;烽火台具有军事传递功能,现代也早已失去原来的功能;但无论如何,它们原本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得到了传承,世人根据史料以及观察其特征判断出原来的意义。不仅为史料增添了可性度,同样也为历史的考证带来了依据。

2.3 文化性在景观中的重要意义

建筑、道路、桥梁、广场、绿化等人文景观以及文物古迹等历史遗存,它们都有自身的文化魅力。任何人文景观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古代长城是历代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它记录着历史,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

景观因附带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人文价值,从而富有生机和活力。景观的历史人文价值是发展变化的,它的内涵在于发现、保存这种意义和价值。景观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这种理念和意义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表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说就是景观的实际存在,如景观的亭台楼阁、雕栏玉砌、碑刻石雕以及布局等等,都可看作是实际的存在意义,正是这实际的存在构成了景观的文化内涵。作为旅游景观,仅有这些还差的很远。现代人都希望在特定景观中看到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独特仪式和活动。旅游景观是有具体的人群经营管理的,景观文化中意义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景观团队的经营来实现的。简而言之,景观是文化的一种印记,它是人类附加在大自然上的劳动果实,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3.结论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人们越来越

讲究对所生活、居住的环境的要求,对景观的欣赏更多是它的深刻意境和造型的文化内涵,我们寻求的是时代和历史完美结合的作品。经过以上的分析阐述,我们可以看到理想环境的塑造将永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初的设计构想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与自然的参与活动而渐渐丰富其中的内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塑造。

景观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应该是当代设计的宗旨,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设计应与科学、艺术一起不断的深入、不断的发现,用以为人类提供更新、更进步的思想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

景观文化论文篇(3)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real estate developers making "cultural property", "humanistic landscape mansion" and other slogan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phenomenon, many people questioned: this will be to understand and criticize the old residential culture or nationality culture, the name simply a means to obtain interests from dressing? Thinking can not help in seemingly benign misinterpreted people: real estate landscape contains a kind of culture,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is culture, where the meaning of it?......

Keywords: real estate landscape populated homogeneous culture city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设计中经常提到“文化”一词,文化在语言表述中似乎成为一种不言而喻却又似是而非但又象征着某种特权的专有名词。当文化成为自我标榜或是自抬身价的一种常态时,伴随着虚无和浮躁,事物本质性的东西流失了,而文化则成了承担拙劣伎俩的最后一道遮羞布的职责。房产景观亦是如此,和在名词前加以“特色”或“非常”等词藻彰显所谓的个性一样,这种无畏式的示大在展示果然凶猛正面的同时,须不知也将自身羸弱暴露无遗。面对众多的这种现象,有必要一探当中的究竟。

一当下房产景观文化的形成和状态

房地产作为当下热门的产业,在中国大地上早已硝烟四起、颇具规模。地产景观也是最近几年越来越被开发商和购房者普遍关注的话题内容,房产在相互竞争中,从原先的硬件比拼,逐渐转移到景观和服务等一系列软实力上来。这样一来,景观在房产中的重要性是日益凸显的。当谈到房产景观文化时,印记在人们脑海的便是诸如新古典、地中海、ARTDECO等令人津津乐道的概念名词。前些年流行新古典、法式,这两年ARTDECO风格盛行。更多的时候,人们是将风格形式与文化混淆了,这皆“归功”于房地产商,当然还有一大批紧随其后的炒房者和炒房团,皆为利益驱使使然。问到寻常百姓何为房产景观文化时,回答莫过于:自然、生态,有大花园、有雕塑、有喷泉水景等,皆道不出所以然来。其实大部分房地产商所标榜的文化无非为两种:一种是前面谈到过的以照搬形式当作文化的;一是将所谓的自身企业文化贴上地点性文化标签而大肆宣扬的。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在满足居住者浅性需求的同时,大敛其财,而真正将文化做到骨子里的却着实很少。

二论房地产景观文化的实质

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并赋有兼容性和社会属的专有名词。文化是一种思潮和实物长期作用力的产物,是维持共性共存的一种状态。如果要谈到房产景观文化中的具体实质性的存在,在脱去包裹外衣之下,仅能存立的便是直指居住文化。居住文化从有人类生存开始就已经存在,人类从最原始的居住需求出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多样性的出现,其生活方式一直在变化,这种改变始终围绕社会发展在匍匐前行。生产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生活方式,也下意识地影响着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诉求。在猛兽洪荒中,人类但求生存;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们渴求绿色、阳光、新鲜空气;而面临环境逐渐恶化、城市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人们想到的是能徜徉在良性生态环境中并有着地域性文化生活特征的品味生活。在此,人们学会如何与其他个体相互依存,当然,在共性中还必须拥有其专属的个性。因为有需求,便会有了供应,虽然供应的形式和内容一直在改变,而如今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毫无掩饰地对人性虚荣乐此不疲地催化。在大肆开发被抑制和保有量渐趋上涨到一种相对程度时,房产景观俨然成为从中得到实惠的施用者又恨有爱的道具,为了表示所谓的各种形式背后深层次的含义,人们找到了“文化”一词,目的将“文化”神话,文化神话的结果是在房地产商举品质大旗,炒房团呐喊助威中,众多“信教徒”甘愿被盘剥的事实。

三探讨房产景观文化实质下的意义

文化是时间沉淀下的产物,也是一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在居住文化的实质之下,公共生活的方式在一定条件和引导的作用力状态中是千差万别的。从以前的园区能见绿就能满足,到如今各种形式风格手法不厌其烦地运用,无非是为原本的本质中加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因为这个外衣关系到大多数人心里那份看似无形却实比金坚的虚荣。这一切像极了“皇帝的新装”。实际上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里有一种关系奇迹般的产生,发生的无声无息,即使在开始的时候可喻为病态的,但它毕竟是产生了,那便是新型的生物链,进而形成可细胞分裂般产生和生存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集合便组成了大的生态圈。由此可见生态的概念的真实性如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药引,而良性生态的实质倒成了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在这里为何要谈到房产景观文化,因为房产是当下,而实际的景观概念是宽泛的。房产不管其有如何功利的一面,它毕竟是现实当中的现象和产物。本着对环境的尊重和处于不断改变的人类生活习惯和行为的理解,景观在其中充当一种营养液和剂的作用,单纯的景观既然上升到文化的范畴,那么更多是如何把握角色和实际性的意义。如何在改造生态环境、增进交流、提升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进步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语: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文化的概念屡屡被人们提起,甚至是被标榜。面对当下房地产业提出的文化口号,其实的目的是显而易见。在试图说道澄清中,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望在知晓实质后,正确和善意地看待。的确,单纯的事物无法合理存在,理想是美好的,正视问题,在找寻答案中前行已经是一种解决,因为事情的发展无关乎始终。

景观文化论文篇(4)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景观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景观文化论文篇(6)

据统计,我国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临时景观设计花费高达百万,然而正是因为少数民族临时景观设计为区域环境创造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形态,因此媒介呈现的信息传播功能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在特定时间内的参观者数量与频度,推动景观利用程度,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经济收益和传播价值。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呈现的生态保护思想与当代的媒介传播价值高度契合,通过临时景观设计,借助媒介实现其民族价值观便成为了可能。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相较大众体育景观而言拥有鲜明的文化生态学内涵,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受到少数民族地域形态与文化习惯的影响,相较大众体育景观设计的差异明显。一般来说,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建筑材料大多取材于少数民族区域生活,天然具备西方环保主义造型的“嫁接”与“拼合”风格,例如云南篝火体育晚会使用玻璃纤维与反光金属来制作篝火晚会的栏杆,通过材料自身的光泽度在夜晚进行空间分割;新疆维吾尔族每年一度的牛车竞赛,采用牛车轮胎来拼接赛道,“大面积的几何曲线表现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5]。此类自然取材又遵从几何学规则的秩序空间设计,俨然成为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志,简单、明确、大胆又充满创意,即使伴随着当代新建材、新技术源源不断的更新,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灵感与方法仍然没有做出较大改变,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是对少数民族独特生态资源的利用,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组建与拆卸的便捷性、组合功能的灵活性都反映了自然利用的生态保护观,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对现代新型材料应用的滞后影响了少数民族体育景观设计的前进”[6],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媒介传播的景观视觉理论与环境行为学说的引入却否决了这一说法。当代媒介传播讲究“和而不同”,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组建与拆卸的便捷性、组合功能的灵活性,设计者减少自然资源掠夺的生态目标,它们展现出的民族独特生态资源的利用反映了自然利用的生态保护观,契合了媒介呈现的生态学意义在于“促使中国体育文化焕发多样化生机”,与当代媒介传播价值高度契合。

二、价值渗透

从环境行为学说来看,体育临时景观设计关注的人的临时性体育意愿的实现,其本质是人的体育行为与体育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蕴含着“少数民族通过感知特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反应”[7],其中行为反应可以围绕设计材料与技术创新来获得新的生物适应性,但是心理反应却有赖于媒介传播来沟通信息,调适景观占有者与观赏者的审美视野与精神空间,当今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静态的物质文化形态,尚未通过媒介呈现渠道发扬自身的社会交际内涵,形成良性的社会价值观渗透。例如白族女子霸王鞭比赛寄托着“凤穿花”、“打四门”、“爆平安”的吉祥兆头,其体育临时景观设计常“以空心竹或扁形木条制作成回旋体结构的三维纯几何空间放置在场地四周”[8],获胜者可以将自己队伍的特制铜钱装饰悬挂其中,当铜钱被填满后,将会出现一个形似玉璧的金色钱眼,该景观设计的建筑过程完全交给了体育运动的参与者,体育景观的审美价值实现需要依靠运动员去发挥创作激情,然而这种前沿设计思潮并没有通过媒介传播得到有力的宣传与培育,损失了受众者心理感知的深层次美学经验获得,取而代之的是对白族女性霸王鞭运动的性别逻辑强化,由于媒介传播过多聚焦白族女性运动员的年龄、体形、容貌,不仅抹杀了少数民族女性体育的独立品格,还模糊了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体系,使体育传媒推广陷入娱乐消遣的怪圈。

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的社会价值渗透是媒介呈现追求的主要目的,从环境行为学说来看,体育临时景观设计关注的是人的体育意愿的实现,蕴含着少数民族通过感知特定空间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反应,其中媒介传播的作用是沟通信息,调适景观占有者与观赏者的审美视野与精神空间,实现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社会交际内涵。环境行为学说将社会交际内涵与媒介呈现功能等同,认为“有效的媒介呈现是通过行为人与空间环境的信息沟通获得主体意识的提升”[9],包括了深层次的审美感悟以及对正确社会舆论的引导,体现为专业人员采访写作、编辑发行、报纸杂志、广播评论等静态媒介呈现形式对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设计的媒介监管与文化引导工作。一方面是提取区别于当今主流体育景观设计的异质性体育理解;另一方面是强化少数民族体育临时景观中的文化共融,既客观务实又能加以选择性地陈述。正确的社会价值渗透要求媒介传播“在媒体议题、篇幅架构、内容选择、重要性排列、叙事方式等各个方面”[10]超越特定社会群体不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可的归属性文化,从而引导少数民族体育中的独立人格,促进社会平等与舆论和谐。

三、价值实现

景观文化论文篇(7)

自1858年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心公园建成,景观建筑学走向普通人和独立的学科道路以来,文化和艺术早已走出了精神贵族们的世袭领地,来到尘世中摸爬滚打,不断影响甚至引领着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欧洲和日本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持续而活跃地交流和融合,并反映出其受到20世纪艺术流派——从概念艺术到地景艺术和建筑——从包豪斯到纽约第五大道的影响。传统风格不再是当代设计师为我们这个技术社会设计创作庭院的典范。设计师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二战前后的现代艺术及现代建筑理论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逐步得以形成。现代主义对景观建筑学最积极的贡献并不在于新材料的运用,而是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漂亮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和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60年代以来年景观设计则受到了环境艺术的影响及后现代主义的推动。此时的艺术怀着更为宽容的态度,赋予了景观建筑适用的量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艺术不再是先验的形式主宰,而成为了设计的激励力量。

在这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及优越文化的沉醉中,引向对自然和自然和人的关系的关注,开始了解并懂得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设计师们找回和重视城市中的边缘生态系统,通过种植天然草坪和耐旱植物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节约能源。

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

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激烈的对立态度先后出现,但这并不影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者的吸收和容纳。现代艺术把景观设计从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但也因其过分地追求纯粹、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的单调而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后现代艺术真正包容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标准和不同的表达语言,使得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个尽可能立体的舞台上粉墨登场。其中一些全新的艺术活动开辟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局面,他们主要是摘要: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大地艺术的作品都十分关作品的“场所感”,即作品和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计来加强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质、季节变化等特性,从而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感受自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史密森的《螺旋防波堤》。这个巨大的,由6500吨黑色玄武古石、石灰岩和泥士建造的螺旋形防波堤匐卧在美国尤他洲大盐湖东北角的岸边,盘旋伸入粉红色的湖水中,被作者称为是通往海底史前文明遗迹的通道。其它闻名的作品有摘要:德。玛利亚的《闪电原野》,通过壮观的不锈钢陈列,通过闪电雷鸣等自然力量接近了天和地,把人类引导到对自然灾难的体验中;松非斯特的《时间风景》,则通过种植大片的松树和毒胡萝卜林,来营造一个都市中的先哥伦布时代的森林。这些大地艺术的作品大都介于雕塑和建筑之间,并逐渐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将风景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并接近了自然和人类的感受和距离。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奥地利艺术家拜耶和瑞士景观设计师克拉墨设计了一系列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又具有神秘的艺术性的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作品。如闻名的西亚图的米溪尔土地工作和亚斯本草原旅馆的“土丘园”。

概念艺术

概念艺术来源于20年代早期的达达艺术,认为艺术没有什么神圣和持久的价值,它的本质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态的具体作品并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艺术、后物体艺术或无物体艺术。用来记录思想的照相实录或者对一个事件的文字材料,是概念艺术的常见形态。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马塞尔。杜尚。概念艺术家探询艺术和思想或艺术和知识的关系,这种作品实际上并不是用来观赏的,所以在美术馆以及其他场合展出的往往是一些临时性的装置。海泽的《双重否定》和克里斯托的一系列包裹作品都可以看作是概念艺术和地景艺术的奇妙结合。这些作品透露出某种哲学意味并且随着作品本身的消失加强了人们对这些观念的记忆。代表的艺术家还有依夫斯。克莱恩,皮埃尔。曼佐尼和美籍犹太艺术家施瓦次。施瓦次的景观设计作品融合了多元的艺术风格,除了受到概念艺术的影响,直接把实物复制应用到公共环境中,她还以极简艺术和波谱艺术的手法来表达其对景观环境中艺术气氛和文脉的理解。

二、生态论理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70年代始,生态环境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相互取得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西蒙。凡。得。瑞恩曾提出其定义摘要:“任何和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在这一期间,麦克哈格提出了“千层饼模式”,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赋予了景观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院性质。景观建筑学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而是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楚界定的学科。

三、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和创作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造物过程,非凡是6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摆脱了架上绘画和雕塑,利用机器批量生产艺术品后,景观设计领域也突破了沙、石、水、树木等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地使用塑料制品、光导纤维、合成金属等新型材料来制作景观作品。其中广泛应用的新兴材料和技术主要是摘要:

人造雾

人造雾是采用设备处理后的净化水,以直径极小的微粒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色自然物的奇异景观,颇似自然雾气的浓缩,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人造雾可按设计想要的效果及实际应用的要求随意控制。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建筑及特色造景当中。

塑料制品及聚合物

塑料制品聚合物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方便、经济、适用范围极广的造景材料。塑料制品现在已经普遍地应用于公共雕塑,景观设施甚至建筑设计等领域中,而各种聚合物则使轻质的、大跨度的室外遮蔽设计更加易于实现。

玻璃纤维和光纤

景观文化论文篇(8)

1.1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PublicArt)一词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创作活动在二战后逐渐兴起。经过数十年的探索,西方国家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理论及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设计者对公共艺术创作的不断创新以及对城市文脉的深切关注,城市空间中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为西方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活力,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公共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历史文化、表达特定情感、凸显城市特色,对当今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根据美国公共艺术协会(AssociationforPublicArt)所述,“公共艺术,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铸作、雕刻、建造、拼装、绘制出的物体均可为之。公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为何而建、建于何处及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公共艺术能表达社会价值,提升环境质量,改变景观风貌,强化公众意识。置于公共场所的公共艺术是一种为了每个人而存在的社会表达形式。”[1]由此观之,公共艺术并不只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任意一种艺术门类,也不是空间环境中的单纯附加物;“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的最根本属性之一,不仅使公共艺术承载了特定集体的文化及思想,甚至能够影响观赏者的活动与思维,从而将公众、艺术、文化、社会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否认,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甚至城市,这些形态各异的公共空间都蕴含了其过去的历史,当今的风貌和未来的发展。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恰恰是艺术与空间的良性互动结果。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载体,使场地的历史及文脉得以直观、鲜明的聚现;另一方面,人们以公共艺术为媒介,感受场地所蕴含的信息并融入自身情感,将历史与文化在心灵中重新演绎,最终通过思想与行为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因此,公共艺术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公众与空间环境进行互动交流的纽带。

1.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地理学界,其概念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2]。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人群在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因此文化景观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地域的文脉特征。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述,文化景观可以是有机进化而成的景观,它既包含过去某段时间已完结进化过程的遗产景观(LandscapeFossil),也包含仍处在演变之中的持续性景观(LandscapeContinuous)。所以,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文化景观可分为已存在的文化景观和潜在的文化景观两类。从广义上说,有别于历史遗迹、历史性乡土景观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它通过展现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和美学价值,记录城市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承担着城市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功能。从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既应对其中的物化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也应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要素进行传承。因此,如何在城市发展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隐喻

“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最早为一种文学语言中的修辞手法。隐喻虽来源于修辞学,但如今却被人们广泛的运用于各类设计领域之中。在建筑学领域中,隐喻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的关系[3];在城市景观体验中,隐喻意味着审美的人通过与城市本身或城市艺术现象互动而显示的某种认知关系或自身精神、心理、情感态度[4]。而从广义上说,任何人造的实在形态都是某种隐喻观念的物化,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这种目的性即是它的“隐喻意义”[5]。由此观之,城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自身特性凝练城市文脉,向人们传达蕴含其身后的思想及情感,便是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

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特征

2.1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载体

公共艺术作为由某种媒介或材料构成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味和功能,人们可以从视觉上欣赏它,亦可以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它。因此,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载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如同室外的展览品,即安放于已建成的景观场所中,由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另一种,则是艺术家介入景观设计过程并与不同专业的人士共同合作,将公共艺术泛化于景观场地而特化出的,各具功能的实体形式。

(1)公共艺术作品本身

公共艺术作为跟现代城市关系特别密切的一种艺术形态,具有一切艺术所共有的形象性和可感性特征[6]。公共艺术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造型、色彩及材质等要素向人们直观传递各种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内容。因此,园林景观中诸如雕塑、壁画、绘画等传统认知上的公共艺术门类,往往能够以独特、新颖的形式语言传递场所精神,彰显文化内涵(图1~2)。

(2)公共艺术在景观中的泛化

除了造型艺术的方式,公共艺术可通过多元的艺术手段泛化于整个园林景观场地之中。艺术家与建筑师、工程师和景观设计师共同合作,将建筑构造体、城市公共设施、水景、照明及标识物等场地内的景观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具备一定功能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艺术性,从而创造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更广泛联系的新的公共艺术形式(图3~4)。

2.2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一般地,公共艺术由于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材质,不同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安置方式多样,因此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自身所适用的隐喻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掌握公共艺术的不同隐喻表达方式,并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及与景观设计的结合过程中巧妙运用,是提升景观场地文化内涵的关键之一。

(1)通过公共艺术自身的造型实现隐喻表达

优秀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景观中富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化符号,它以其独特的空间造型特征,赋予场地特定的艺术氛围。通过公共艺术的造型来实现隐喻表达,就是利用公共艺术具象或抽象的造型,从功能性、艺术性上对隐喻对象进行形式再创造,进而使公共艺术与之建立联系,实现意象的聚现及观赏者情感的投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拉斯科林纳斯的威廉姆斯广场(WilliamsSquare),SWA景观设计公司经过与雕塑家罗伯特•格伦合作,将写实青铜雕塑作为广场景观的视觉中心,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德州独特自然地理风光的记忆(图5)。在一条横贯广场的奔流水景中,安置着九匹比实物还要大的青铜马雕像。雕像呈奔腾跳跃态势,充满了力量与永恒的意味。如果说,威廉姆斯广场硬朗开放的形象是对广阔的德州草原风光的抽象概括,马匹雕像桀骜不驯的造型则是对德克萨斯州多变气候的隐喻表现。野性的雕塑与流水、铺装、植物一起,将德州大自然的魅力浓缩于此,带给人们独特的心灵体验。

(2)通过不同材质的运用实现隐喻表达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岩石的厚重,原木的古朴,叠水的欢腾,钢铁的冰冷材质的不同特性赋予人丰富的心灵体验。使用一种或多种材质制作而成的公共艺术,往往因材质本身所固有的感官属性而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质。因此,依托材质赋予公共艺术独特的感受,借由人的触觉和视觉来实现公共艺术与人在情感上的呼应,并最终将公共艺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传递给人们,便是以材质的运用来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本质所在。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的设计作品时常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与隐喻色彩,她在耶鲁大学设计的雕塑作品女子桌(Women'sTable)可以说是运用材质实现公共艺术隐喻表达的典范(图6)。绿色花岗岩的椭圆形喷泉桌置于黑色花岗岩底座之上,清水顺着桌沿静静淌下。椭圆桌面上镌刻着耶鲁大学每年招收的女生人数,数字从水池中央按螺旋状轨迹向外延伸,在流水的映衬下独具意境。流淌的水面将所有元素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仿佛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历史;坚毅的花岗岩平静而稳重,表达了人们捍卫民权的坚定决心。在这里,由石材和水生成的意义赋予雕塑独特的人文内涵,使得整个场所焕发出了极不平凡的魅力。

(3)通过不同公共艺术在空间中的组合排布实现隐喻表达

除了发挥公共艺术自身特质以实现文化或情感的传达之外,景观空间中也可以通过多个公共艺术作品并置的方式来表现一定的隐喻意味。这种方式犹如在讲述故事:景观中的各个公共艺术围绕同一意向,根据空间、路径或自身形态等因素安放于不同场所,将隐喻的内容以片段分层次的形式逐步展现,层层递进地向人们传递情感或信息。就青海原子城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师巧妙运用公共艺术,以分场景叙事的手段实现了景观设计对于一个时代精神的隐喻。在“钟摆型”的游览路线中,设计师设置了若干具象和抽象的公共艺术作品,每个作品均围绕同一主题侧重表达了不同内容(图7~8)。当由南向北走完所有路线,人们会对场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当人们将途中所“阅读”的“故事片段“拼接到一起时,则体会到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正是借助公共艺术,设计师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评判交付于观众,人们才能在过去与现实中不断来回穿梭,发掘场地更为潜在的内涵。

3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

在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应用一座城市的文化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即是城市文化景观的不断生长、积聚和延续。在城市文化景观中,藉由公共艺术实现场地文化的隐喻表达,旨在强化和拓展场地的记忆,引发使用者的情感共鸣。具有隐喻表现力的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过往的历史和文脉,记录着城市现今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人们可以凭借它沟通历史与现代,凝聚对过往岁月的记忆;或者反映城市的变迁,突显场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抑或引导人们对场地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延续城市文脉。

3.1公共艺术凝聚城市历史记忆

作为人们在城市中长期生活、活动的历史结果,城市文化景观忠实反映了城市空间的变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兴衰与更替。发挥公共艺术的隐喻表达手法,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铭记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传达场地的历史情感。在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附近,由3位建筑师和2位艺术家设计的灯光装置艺术——世贸中心纪念光碑(TributeinLight),是借用隐喻手法对城市历史事件进行纪念及追思的标志性案例(图9)。纪念光碑依世贸中心遗址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由44个高强度射灯组成。每当到了特定日期,人们均可以看到两束蓝白色的巨大光束从高楼大厦间升起,直冲天际。简洁有力的光碑是对世贸中心建筑的高度抽象概括,它不仅暂时延续了曼哈顿上空的城市天际线,而且唤起了居民对于城市过往的记忆。人们可以宁神内敛,回首过去;也可物我两忘,荡涤心灵。在这里,设计者借由光营造出平静而震撼的情感氛围,为人们开拓了一片希望的净土。

3.2公共艺术突显场地文化唯一性

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谈及城市时曾说:“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更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流传的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7]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型,城市文化景观在公共艺术的作用下逐渐显露出别样的风貌。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反映场地情感的公共艺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法表达场地文化并使之渗透入每个来者的内心。在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改建公园项目中,公园的设计者并未将场所全部翻新重建,而是将原址内的金属冷却塔、混凝土河槽及工事基础进行保留,增添植物、长廊、坡道、台阶等要素从而为城市居民够建了一个崭新的休憩公园(图10)。通过艺术生成和二次加工,场地内的历史工业元素被改造为公共艺术品,使得公园内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独特的工业氛围。这些工业元素像陈列于美术馆一样留存于场地中,将场地的过往历史展示在使用者面前,从而保留并强化了周边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3公共艺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一座城市的历史、思想、人物、事件及场景均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在优秀的设计中,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自身属性来与场地景观相结合,以隐喻的手法将这些内容聚现为实体,让历史文脉不仅在物质空间内得以保存,更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延续。美国费城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内多处地点均安放与富兰克林有关的雕塑以表达民众对其的纪念和追思之情。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文丘里在富兰克林纪念馆外制作的公共艺术——幽灵构架(GhostStructure),则无异于是借助隐喻将这种情绪推向巅峰的经典作品之一(图11)。建筑师保留富兰克林故居原址的部分地基和墙体,罩上玻璃供来者瞻仰;原址上方则用钢结构勾勒出故居的简化轮廓。刷上白漆的钢体框架简洁轻盈,整体结构内部与外部似隔非隔。文丘里的设计既朴实又复杂,既理性又感性。隐喻手法使公共艺术与环境实现真正的共鸣,它让人在想象与情感的驱使下,将场地的时间轴线拉向对过往的回忆和追溯中去,使历史和文化在记忆中得以延续。不论是对原有场地中的物质进行艺术创造以凝聚对过往文脉的记忆,还是以独特的手法来强化公众对于城市历史的情感,置于文化景观中的公共艺术,通过隐喻——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物化并传递了情感和文化,让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会到城市中那些不能用具体语句和文字所能概括描述的内容。通过公共艺术来表达恰当的隐喻内容,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的体验层次,更使得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景观文化论文篇(9)

1.1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园林艺术

我国的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都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对比两处园林,都不乏耗资巨大,心思巧妙的传世佳作,然而,两个园林在地域文化内涵上却不尽相同,由此也影响到了艺术风格的呈现。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深受帝王文化影响。其布局严谨,多为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布局是园林处于宫殿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居家住宅是住宅在前、花园在后,如恭王府花园。景物的配搭强调轴线对称,规模雄伟宏大、建筑主体突出。色彩辉煌华丽,红黄墙、琉璃瓦配上雕梁画栋,很好的体现富贵雍容的特色。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相比,南方园林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更“接地气”,它比北方园林文化更充分展示自我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园林的布局潇洒活泼,厅堂自由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台水榭,宛转其间,规模虽不及北方的气势宏大,但善于以小见大,景物安排曲折幽深,色彩淡雅明媚,建筑朴素,富书卷气。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总体来说,北方园林沉稳大气,南方园林明秀典雅。

1.2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影响力的便是儒、释、道这三家,在中国园林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儒、释、道的思想互为交织,共同影响了园林的发展。首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首重“伦理”,北方园林中前朝后寝,轴线对称就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前朝后寝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对应,轴线对称则是儒家提倡“礼制”,“居中不偏”的思想渗透。“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古典园林也将“崇尚自然,师从造化”视为最高准绳,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尽量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抒发无限的情怀,以物喻德,以花木寄情,如兰花寓意幽谷自芳,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等,创造出心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协的园林艺术。二是佛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对园林影响较大的是禅宗思想,它关照人的“心性”,将园林空间升华到“意境”的层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为园林这种有限的景物形式提供了超越时空直达最高灵境的可能性。三是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成长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还体现在崇尚神仙境界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布局方式与道教有极深的渊源,道家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与日月同生的仙人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宫殿中营造园林,为追求仙境,建造一池湖水,曰太液,而湖中有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至汉代,此格局尤为兴盛,汉高祖、汉武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建岛,以效仿仙境。此后这种模式成为历代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经典布局方式。我们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中证实了文化与园林艺术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建筑“建”起来的是理工科的知识,测量、计算、绘图等等,让建筑“立”起来的却是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二者交相辉映。由此可见,建筑价值不仅体现于建筑本身的工艺技术,也体现在建筑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民族特点与时代精神上,我们研究园林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重视历史文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现代园林建筑的高度。

2传统美学观念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美学思想早已深深融入了园林发展过程。无论是如诗画般优美的景致,如书法般巧思的布局,还是如音乐般空灵的境界,都让我们体悟到中国人特有的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思想是快速形成中国现代园林自身特色的捷径。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既拥有可触碰的物质形态,又有耐人寻味的精神形态,只是它的精神形态容易掩盖在纷繁复杂的物质形态之下,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因此,从中国诗、书、画、乐的表现手法中提炼园林艺术的民族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而以诗、书、画、乐的创作手法进行园林的空间处理和营造意境更具有代表性。

2.1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西方的园林多是由建筑师设计规划,以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运用自然环境,讲究科学的透视方法,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打造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师多是文人与画家,他们是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将建筑引入自然环境,他们重视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异于西方,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中国传统画家作画,不是从一个视点观察物体,他是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再从无限回顾有限,具有高度的心灵自由,是《易经》上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正是这样的空间意识形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风格。我们看扬州个园,个园是典型的文人山水园,相传清代大画家石涛曾参与造园。个园最令人称道的是设计者将四时美景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春景沿花墙点缀石笋,似春竹破土,加上竹林呼应,春的气息迎面而来;夏景以湖面假山为主,青灰色的太湖石,碧绿的池水,秀木紫荫将整座山体衬映得分外灵秀,清幽无比;秋景以棕黄色的黄山石堆叠假山为主,山势较高,面积也大,可登上山顶,欣赏园景;冬景所处的位置几乎终年不见阳光,地面用白石铺成,山体用宣石堆叠,宣石雪白的颜色一眼望去似积雪未消,令人惊叹。个园占地面积并不大,却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郭熙)的境界。中国人的空间处理还重视“虚实结合”,在中国人看来留白的空间是物与心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可以借助观众的再创造联想将它补足的,就好像“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生成的意境自然各异,而这正是艺术的情趣所在。传统园林设计者通常都会预先埋设虚实相生的空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虚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灵魂所在。水既可成景以供观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溪涧潺潺,渊潭深邃。也可激发变形、虚幻的意境之美。比如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上天天光”,利用水面形成的虚幻倒影空间与天连成一片,大面积的虚空为欣赏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欣赏者凭借自身的美感经验在这虚空中领会到各自的意境。乾隆帝就曾御笔题诗曰“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可见,擅用虚实互补正是园林灵性所在。

2.2传统美学的意境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园林风格的重要标志,意境也是中国艺术最富民族意味的语言。我们要凸显现代园林的民族语言,就必须彰显园林的中国意境。诗词书画的艺术境界与园林最为契合,王国维将诗词境界分为“优美之境”、“宏状之境”、“古雅之境”和“眩惑之境”。园林主要追求的是“优美之境”。“优美之境”,优雅,从容,淡定。如江南园林,精雕细琢中飘溢着清雅气息,清新、淡雅、宁静的色调,高洁的气质令人遥想闲逸淡泊的诗人情怀。园林与诗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是在一个固定空间环境中营造意境,只有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情意相通时,才产生意境。同时,它的意境随着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变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候出现,如“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园林艺术的意境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等多种艺术的成果,不是所有园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意境,因为难得,所以可贵。意境无疑是一代代中国园林设计师追求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对仗、赋、比、兴,绘画的“气韵生动”、“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书法的向背、曲直、疏密、聚散等创作手法中汲取灵感,用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创造中国意境。

2.3传统美学的音律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就是说只有合乎规律的声音才能组织起来成为乐音,构成乐曲,其中包括了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的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的起伏,是一种微妙的创造性形式,启示着最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起来,从音律时间性、规律性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正如《史记》所述:“阴阳之施化,万物之始终,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中国园林造景参照了音乐的严整形式,依照节奏旋律的张驰疾缓,运用门、亭、台、廊、桥、水面、假山、植物、观赏石等等,造成园内的各种曲折变化,空间上的层层深入与高低起伏,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置身园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调感受,使园林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景观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背景

文物建筑、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物收藏,但真正成气候的保护是从十九世纪的法国开始的。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的相继出现,标志着文物建筑保护作为一门学科已具雏形,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就此兴起。就以文物建筑保护为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来看,其发展的两个里程碑是193 1年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雅典》和19 64年的《威尼斯》,两者都体现了意大利派的影响,又以后者的历史地位更为重要。后来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献都是以《威尼斯》为基础制定的,如关于历史园林的《佛罗伦萨》、关于历史城镇的《华盛顿》、关于木结构建筑的(古木结构)保护原则、《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等等。

二、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景观设计学的介入

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现代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始于20世纪。北京大学192 2年成立的考古学研究所被认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的开端之一。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努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前以文物保护为单一中心的保护体系,到1952年以来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体系,再到1986年以来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逐渐确立,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地方危机

当代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发生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科提出了新的迫切任务。就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角度看,文化认同危机的本质实际上是乡土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所带来的“场所精神”危机,是一种场所自性的危机。这些正是现代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人地关系危机则更多的表现为生态环境危机。在本质上,这两大危机的解决都与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文化景观相继占用

“相继占用”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文化景观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它反映了不同时段下不同文化对景观的使用,反映了文化景观的累积性特征。这一点在中国主要文化景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及几个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区,景观己经高度人工化。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历史之古老和景观文化层积之深厚,表明人类对自然景观改造之剧烈,也说明中国文化景观和国土景观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累积深厚、高度的人工干扰、自然景观的高度破碎化。中国文化景观的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应充分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相结合,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使我们的土地持续和健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讨论以土地为设计对象的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三、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觉醒

国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并不鲜见,但与世界遗产体系对接的文化景观研究却一直没有受到业界关注,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遭到忽视。中国申遗成功的单位在提交申报文本时均不是以文化景观的名义,甚至目前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国内认可的庐山和五台山也是如此,它们的文化景观价值是被ICOMOS专家发掘出来的。随后,在高度的国际关注下,中国学者也纷纷醒悟,快速认识到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体系中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景观遗产潜力。

近年来在文化景观领域撰写和翻译的多篇论文中,都对中国遗产界的文化景观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遗产研究团队在遗产申报的实践中也总结了景观设计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中国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西湖申报文化景观遗产的文本,是中国遗产界开始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相接轨的标志。尽管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与日俱增,各种研讨活动相继开展,但对于文化景观遗产所特有的不同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乃至混合遗产的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目前尚存极大研究空白,尤其对于现存的文化景观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误区,迫切需要做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尝试。

四、中国景观文化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1、保护与管理机制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风景园林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现状呈双轨模式,其一是建设部领导下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遗产、混合遗产保护体系,其二是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研究中,物质性载体的保护相对完善,譬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技术、古建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等。虽然二者在保护实践中都十分强调文化与自然环境兼顾的保护理念,但由于两套保护体系各自的局限性,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保护的制度保证和规范落实。进一步说,文化景观必然与人的活动、思想等有关,而且往往这种无形的遗产正是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在保护有形的物质载体之外,对于与文化景观相联系的人的活动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保护、保存和展示也尤为重要。有些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已经消逝,例如玛雅文化的祭坛,我们只能以各种展示或解说教育手段对其无形的文化精神进行传递,使后人能够理解这一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而对于那些仍保存着一定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则无法回避其非物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譬如华山道士至今仍延续着在石洞中隐逸避世的修道方式,但面对游客的进入及各种社会影响的冲击,这一无形遗产正面临衰败的危险。如何对这种活态的、非物质的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这是对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进行保护所面临的难题,相关的保护实践在目前中国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系下还十分薄弱,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2、保护方法的研究趋势

对于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可以从景观设计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这其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准确分析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载体,其次是对于以人的活动如风俗等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后者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3、构建连续的景观生态网络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国土景观背景下,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遗产价值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辩识那些对于形成遗产和遗产体验的关键性 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并以之为节点,通过生态恢复、景观整治、文物保护等手段,联系残存 自然景观、半 自然景观和人工化景观中残存的 自然斑块,加入非 机动车休 闲和游 憩系统,形成连续的遗产景观生态网络,使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一环。从而维护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骨架。这也是重提大地园林化的实质要义。

结束语

作为遗产的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景观文化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展示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这是未来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需要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都属于保护的范畴。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月考家长会总结 下一篇: 市政工程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