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时间:2022-01-18 10:25:06

摘要:湿地公园是以水为基础和主体的生态公园,复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使其拥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兼具休闲观光、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教宣传学习的功能。因此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对我们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以西安浐河桃花潭滨水湿地公园为例,从它的空间格局、休憩空间分布、文化特色方面入手研究,挖掘总结出它的设计亮点并力求发现一些能够改进的地方。通过此次的深入研究,体现出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意义。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湿地作为独特的一种水陆相互作用并同存的生态系统,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1]。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但同时这也导致了它的生态脆弱性,湿地水文、土壤和气候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和满足人审美及休闲的需求,还需要注重对于湿地系统的保护。需要科学的设计和研究方法,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而城市滨水公园不仅保护了城市中的湿地系统,还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环境,改善了城市空间和环境[2]。桃花潭滨水公园就合理地利用了浐河以及浐河的滨水空间,巧妙地进行了土方的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营造出高效益的生态公园,改善了居民们的生活环境,为西安人民提供了一个生态观光的好去处。本文以桃花潭滨水公园为例,分析该公园的现状以及设计特色,并提出一些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1湿地公园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在公园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它贯穿设计的首尾,宏观指导着每一步的规划与设计。它确定了作品的风格和游人的感受,不仅是设计的精髓之处,而且让作品具有独特性,针对性和专业性[3]。湿地公园的设计首先应该尊重它的自然原本面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并且实现社会效益。

1.1尊重自然原本面貌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因此在建设湿地公园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它的自然原本面貌。保护它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环境,坚持保护在先,自然恢复和发展为主的方向,营造和谐的环境。尽可能地减少人造景观,避免对众多的物种生活环境产生影响。保证湿地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联系作用,无论失去哪个要素,对于这片湿地系统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个生态系统也将不再完整,不具备以前的所有功能。

1.2展现地域特色文化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还应该凸显地域特色文化,深入了解并利用本土的地域文化,提取文化符号和风格,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使其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比如,用雕塑来表现区域文化特色;或植物造景的时候多选用乡土树种,既经济,成活率又高,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造景组合的时候赋予地域文化典故等含义,让景致有自己的灵魂也是一种展现的手法。突显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开发旅游资源[4]。

1.3能够实现社会效益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在保护自然的同时,还发挥着巨大社会效益的作用。打造休闲旅游的湿地公园,满足了城市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使人们能够在繁忙的都市和工作中找到一片放松身心的天地;还可以组织科教活动前来观光学习,让学生们在生态环境中切身地去体会学习各方面知识,进行广泛的科普教育。还能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带动周边经济生产活动等等[5]。

2西安桃花潭公园调研

桃花潭公园位于西安浐灞区的浐河下游,距西安市中心约8公里,位居浐灞生态区的中心位置。中央的自然岛屿上遍种桃树,因此被人们称为桃花潭公园。它于2014年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1516亩,水域面积达608亩。整个园内地形多样,道路起伏有致,通过塑造自然岛屿,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形成了以浐河河道为轴,东西两岸的景观带。游客可以游览桃花生态岛、竹影廊桥、香湖湾、荷塘锦鲤等主题景点,也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文化活动。

2.1空间格局分析

桃花潭公园的空间格局设计考虑了地形、水文、植被以及周围交通等因素,地形设计是该公园考虑最多的地方,该公园四周地形偏高,特别是北侧的高地和东侧的垃圾山及土方围合,使得整个景区视线不够开阔,形成了一个中心偏下沉的地形。因此必须依靠科学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巧妙地将视线不开阔的劣势转变为引导观光视线的优势,构造出了“一轴两带三山”的空间格局和游览路线。以湖中心南北为轴,在其河畔两岸设计游览主路线,以轴对称,两岸互望,称为“两带”。并在浐河中心的自然生态岛上营造了三个景观组团,分别为桃花山、樱花山和梨花山,称为“三山”。沿着两带游览观光,河水、河中心的桃花岛以及对岸的游人美景都可以尽收眼底。其中桃花山地势最高,成为了整个公园的制高点,山上有观景亭,可以供游人驻停俯瞰公园全景,而它本身也成为了整个园区的焦点。沿着景观轴,还有竹影廊桥、栈桥广场、荷叶田园等景观节点,使得园内景致丰富,步移景异(图1)。

2.2游憩空间分析

古往今来,回归自然一直是人们的追求。滨水游憩空间在湿地公园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湿地公园各个要素得以体现并和人进行互动作用的载体,休憩空间也多种多样,在桃花潭公园中,最常见的空间形态是点状空间和带状式空间两种形式(图2)。点状空间一般较为分散,而且空间较为独立,不受主园路的人群活动所干扰。服务的功能也单一明确,适合停留交谈、驻坐休息。路边的亲水平台或者小广场等,都相对地较为独立一些。而且点状休憩空间对地形的要求不高,园内随处可以设置并满足人们不同的休憩需求。合理的休憩空间可以让人具有亲和性,更利于加强沟通和信任。同时,它也满足了人们观景的场地需求(图3)。带状空间在湿地公园中应用得更多一些,它具有曲线形,更强调让人在行进中进行观赏体验,可以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且更具线条的美感,狭长的场地使得游客不断路过,不利于停留,有效地对人流进行分散。多沿湖畔或湿地边缘分布,满足了人们的亲水性。还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给一些道路和栈桥设计出高差变化,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立体空间的起伏变化(图4)。

2.3植物配置分析

一个生物系统中的物种种类和数量越复杂,也就越稳定,越不容易遭受到破坏[6]。园内运用多种乡土植物或其他易活种类,地被类比如匍匐翦股颖、结缕草等;灌木类如南天竹、大叶黄杨等;乔木类比如桃树、梨树、水杉等。水生植物更为丰富多样,运用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相互组合搭配,比如芦苇、水葱、菖蒲等,同时也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觅食、休憩的场所,保证不同生态位鸟类的正常栖息和繁育。所选的这些植物也都有净化水质、改善土壤的作用,体现了西安地区具有特色的植物自然景观[7]。同时,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运用方法,比如堤岸边运用柔软线条的柳树,突出造景效果;根据造景需要,种植方式有块植、丛植和片植三种方式,块植注重点缀装饰周围环境的作用;丛植注重组合搭配造景,像林荫间的组团植物,景观节点的花坛;片植更易于营造背景,效果突出。如所营造的“三山”、荷叶田园等(图5)。

3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绿化补植

绿地裸露和局部斑秃严重,由于公园游览人群数量庞大,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人踩踏草坪去水边摘花折枝,加上后期的管护不够导致部分易践踏区域草皮裸露,绿化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应当定期进行补植并进行适当的围栏防护。

3.2设施维护

开放式公园也导致公园内的设施老化和损耗严重,没有及时地更换和维护,影响了游客的观光体验,并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灯具破碎、围栏麻绳老化断开等。

3.3景色较为单一

由于公园内大面积的同种植物种植,所以沿途观赏稍显枯燥,无法做到步移景异,游人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可以搭配设计一些多样的植物造景组合,来进行点缀。

4总结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进行公园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生态、文化以及教育科普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绿色宜居城市。同时,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而言,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发挥极其重要的改善作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作用。虽然我国湿地公园保护还处于发展中,起步相比国外来说稍晚,但通过不断地学结一些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所积累的经验,相信未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湿地公园能够发挥更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2l(2):11l-120.

[2]冼伟明,陈海,梁少忠.国内外湿地保护及湿地公园建设现状浅析[J].南方农业,2017(14):1-2.

[3]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5):51-54.

[4]杨滨章.景观设计地域性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园林,2012(11):12-17.

[5]刘剑锋,欧阳晓钰.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初探[J].山西建筑,2007(30):72-74.

[7]张颖,李莉华.曲江池遗址公园乡土植物的文化特色利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60-66.

作者:贾泽臻 张梓煜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上一篇: 乡村传统聚落聚居空间分析 下一篇: 土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