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30 02:50:31

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篇(1)

[3]关立欣.在中国开展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PL)培训策略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03.

[4]于广涛,王二平,李永娟.非技术技能及其培训[J].人类工效学,2004年3月第10卷第1期.

[5]Harry W Orlady,Linda M Orlady.黄为等译.多机组飞行运行中的人为因素[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6]Don Harris,Helen C Muir.刘晓杰,刘英,译.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7]CD威肯斯,JD李,刘乙力,SG贝克编著.张侃,等译.人因工程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C D 威肯斯,JG 霍兰兹编著.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M W 艾森克,MT 基恩编著.认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技能培养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三、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素1.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内因

(1)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课程的融通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的一致性。两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一致是融通的前提,也可以说专业课程融通是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充要条件,离开专业课程融通谈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融合是空谈,更是无稽之谈,专业课程的融通当然也少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但专业课程的融通程度完全取决于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制订相关的指导性专业课程融通标准,指导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条件与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条件要完全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在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条件要求。在实现了专业课程融通的前提下,既能保证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又能满足专业课程对实习、实验、实操的要求。

(3)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的适应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设置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两者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与岗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完全一致。只有这样,专业才是社会上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才是社会需求的人才,技能才是社会紧缺的技能。

(4)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入度。它是指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教材的内容要足够支撑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知识的一致性程度。教材内容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不能短斤少两,更不能用盗版以次充好,在满足专业知识完全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性与实操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与专业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统一却是十分重要的,兼顾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做到既遵循成人高等教育规律,又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既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又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既有严格的理论知识要求,又有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操功能,达到完全符合职业标准的知识融入程度。

2.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外因

(1)“职业资格证书制”。它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

(2)“双证制”。它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允许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分发,学分互认,成人高等教育颁发学历毕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学历毕业证是从业者系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证明,而职业资格证是从业者具备足够专业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证明。

(3)“行业准入制”。它是指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一体化国际市场,我国的人事制度逐步从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过渡,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已做规定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准进入的制度。“行业准入制”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就业制度迈入常态化、法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认证体系”。它是指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数据库、职业资格数据库进行网上认证的体系。特殊情况或由政府授权,委派教育主管部门或社保部门的某个单位对认证者在网上进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5)“双证管理制”。即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的管理体系。双证管理体系是指从业者在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专业技能和职业标准为核心,以专业课程融通为纽带,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一致,达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从业者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相互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同时持有的体制机制。

四、注重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1)科学拟定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要兼顾理论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应用性,强化实操性,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研发机制,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的合理化建议,力促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完全符合职业技能准入标准要求,实现两种教育模式专业课程互相融通,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经济社会对“留得住”“善管理”“精工艺”“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有高深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技能的传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可通过师资培训、内请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建立“金牌师资库”,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才培养质量。

(3)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技能素养,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实践平台。高校应加大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与基层企业与生产单位的联系,让实习实训基地落地行业企业内部,深入生产线、流水线,真正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

(4)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学习培训平台。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要重视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学习平台建设,建立学习便捷、不限时空、形式灵活、开放自由、轻松愉悦、兴致乐向、反复演练、利于记忆的网上学习和考试平台,方便从业者业余学习,有效避免了工学矛盾。

(5)开展“双向互动,订单培养”服务。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委托培养、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专门人才。

(6)加强监管,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好坏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要把监管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制度机制、监管队伍和措施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达到职业标准的准入度要求。

(7)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合作联盟,走驱动发展之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已日益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拓宽思路,完善系列制度建设,建立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的内外因素上下功夫,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便于产学研互相促进,教学与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两种教育模式的专业课程融通作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相一致,校企合作、计划共订、教师互聘、课程融通、学分互认,证书分发、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相互配合,完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共同奋斗,强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共同建造服务型成人高等教育新体系,服务当今经济社会,引领新常态,走驱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技能培养篇(3)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59-01

一、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对于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条件首先第一方面就是“高技能”,高技能是相对初、中级技能人才存在的更高一级的人才,对于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在企业的发挥作用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还要有非常高的综合能力,也可以称之为“高素质”,相对于一般技能人才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局限于操作技能上的突出,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有解决的能力,尤其是遇到的突发问题,在关键生产环节要突出作用。

目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大多数中、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培养都是以中级工为目的,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对能够从事高新技术的运用与维护的复合人才需求十分迫切,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要跟上社会需求的供应。

二、高技能人才需掌握的能力

高技能人需掌握的能力有以下几点。

1.高技能人才要掌握与职业岗位配套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企业中实际解决难题的时候离不开理论的支持,所以高技能人才不可以和一般操作工人一样只知道如何去做,同时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这样才可以分析与解决问题,所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分析问题时所必要的。

2.高技能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一定要强。

对于中、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生。一定要在进入企业前取得相关专业的高级技工证,具有长时间实践经验。在企业中遇到问题后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企业中遇到的问题是:研究分析问题的专业人员动手能力弱,普通劳动操作者理论知识掌握甚少。造成遇到问题后,研究分析人员不能解决实际操作,告知操作人员后他们又不理解,分析问题的人员与实际操作人员发生沟通障碍。而高技能人才在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其他高技能人才组成团队,通过良好的沟通顺利解决问题。增加了工作效率。

3.高技能人才要有良好的再学习能力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工艺与技术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遇到知识的延伸与不断更新变化的新事物,所以高技能人才只有在不断的再学习之中才能更新知识储备,跟上企业生产和发展的脚步。也就是说高技能人才要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扩大知识的延伸,适应企业要求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应具备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企业迫切需要一线员工掌握的。

三、中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法

1.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出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师,所以学校需要一批具有高学历和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才能为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前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具有理论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的前提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需具备的条件有:(1)教师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专业内不同学科领域的扩展(3)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以及企业培训(4)具有实际参加生产的能力(5)较强的实际生产管理能力(6)具有高级技师证

2.专业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根据人才的培养方向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明确的,规范的课程计划。对于中、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学习目标,首先要以更高层次的高级工为学生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重理论轻实践,有些重实践轻理论。这些教学理念都是不规范的。对于理论与实践,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要达到“知行合一。才是培养高级人才所需要的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的结合,衔接得当。课程的设置要避免重复又要将关联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通过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摆脱束缚,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围绕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3.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高级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的,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模式。这种合作方式使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企业通过一部分生产线引入学校,这样既可以为学校提供先进的设备,又可以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企业的生产加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加完善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有力保证。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所遇到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的价值没有受到重视。

总体来看,大多数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不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没有优势,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动力。

2.重学历轻实力

这也是很多企业的弊病,在招聘中本科、研究生的待遇从起始到工作进入正轨都相对于中、高职院校有明显的优势,即使单位中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企业创造的贡献很少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很多企业中的高学历员工存在靠学历吃老本的状况,使得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待遇因学历问题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工作量大,解决的问题多,为企业的贡献多,反而得到的待遇因学历问题比付出少的员工要少,这样造成高技能人才的心里失衡,造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高级资格等级,低级实践能力

现在大多数的中、高级技能培养陷入了“应试教育”的一个怪圈,技工证的取得只需要背诵一些题目,或者完成一些简单的已知实践题目。这样造成很多人持有高级技工证但是到了实践之中感觉无从下手。还有一点就是缺乏实践的人和高技能人才同样持有高级技工证,这样对于企业选取高技能人才就显得非常困难了。

高级能人才是各个企业所需求的必要人才,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既要重视量的跟进,也要重视质的保证。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会使得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序并趋于完善化的进行,最终跟上市场的脚步,符合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技能培养篇(4)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2006年学院全面启动一体化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确定了“双核培养、内涵发展”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职业技能的“双核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打造学院的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笔者从教学角度围绕“双核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如下思考、探讨。

1 “双核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概念阐述

1.1 核心职业素养:学生胜任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既是基本的生存技能又是基本的发展技能,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自我提高、创新革新等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等内容,因专业不同而各有侧重。

1.2 核心职业技能:学生胜任职业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指在特定的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1],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工作工具的使用以及对工作材料的认识和应用等技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

2 “双核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核心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在教学环节应该相互交融,在教学环境、内容、方法、评价中融为一体。

2.1 建设“职业化”育人环境

学校的育人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熏陶和教化的作用,要大力建设利于学生成长的“职业化”学习环境。第一,紧紧围绕职业素养教育来进行实训文化建设,开展工业文化进课堂活动,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与工业文化对接,将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等要求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工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第二,围绕职业技能培养进行实训环境建设,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科学布置实训设施设备,营造企业实境,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以员工标准要求学生,使其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不断提升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

2.2 开发“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

“项目化”课程即从“双核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2]。第一,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提炼,以工作过程为向导来序化知识技能,创设具体工作情境,建构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第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本职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入手,逐步延伸至本专业的系统知识技能。第三,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组合知识、技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生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构建自己的综合能力。第四,以典型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综合化情境中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培养其“核心职业素养、核心职业技能”。

2.3 筛选“典型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根据行业、专业发展,围绕双核能力培养进行科学筛选,体现职业“典型化”特性。第一,符合职业标准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即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又不脱离职业标准。第二,以岗位需求为主体,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筛选专业知识、技能,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教学内容体系。第三,便于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四,提炼出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充实到各专业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紧跟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步伐。

2.4 “校企互动”的教学方式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第一,合理划分教学阶段,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轮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通过学校―企业―学校的循环交错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第二,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管理,开展工学交替式学习,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第三,聘请行业、企业管理专家、技术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成立专业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在制定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开发专业教材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教学与生产有效对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2.5 “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应遵循需求性、发展性、合作性评价原则,建立“多元化”技能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模式。第一,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应当强化市场标准,紧跟社会、企业的需要,结合行业新发展,贴近企业实际,以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第二,技能人才的评价范围应包括知识、技能、素养三个方面,涵盖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做到全方位地评价。第三,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学校评价,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用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突出社会评价,通过毕业生评价、企业评价、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形式,保证评估效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总之,“双核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和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自主地进行探索、表达和发展,在实际行动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素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最终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处、会生存。

技能培养篇(5)

作者简介:魏海波(1970—),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项目简介: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社科研项目(2010SJD880045)的研究成果,得到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项目资助。

一、 应用翻译技能是应用性涉外人才培养的关键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满足社会需求,造就高素质应用型涉外人才的重要环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商英专业历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商英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涉外企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和业务岗位,如翻译、市场营销人员、进出口业务员、办公文员等。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既精通现代商务,又具备足够的外语沟通能力,其中应用翻译技能已成为这些岗位的必备技能。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提高商英专业翻译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商英专业的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高职商英专业翻译课程的中心任务,通过涵盖商务,旅游,科技,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文体的翻译实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对高职商英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为毕业生就业及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彰显商英专业特色,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实现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近年来南通人才网公布的经贸和外语类人才交流专场的信息来看,多数招聘岗位的从业者可能会接触到各类应用型外文资料,需要完成一定的应用翻译任务。在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具备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的求职者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求职过程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

二、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现存的问题

(一)应用翻译技能在英语教学体系的定位模糊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翻译专门人才培养方面至今还没有把翻译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来培养,[2]应用翻译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高职院校商英专业英语教学在教材、教法、考核等方面大多沿袭本科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应用为特色的高职模式尚待形成。大多数高职院校商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英语能力的描述强调听说交际能力,应用翻译技能鲜有提及,或者仅依附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培养中。

在作为英语教学效果评价重要指标的各类考试中,如英语四六级考试,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翻译题型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翻译题型是选择题,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型是词组或句型翻译,它们并不能考核考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而且所占卷面分值低,英语四六级翻译分值仅占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教学和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手段和途径单调低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还没有形成独立高效的教学模式。翻译课程肩负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任务,但目前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偏离实际,重文学体裁翻译轻应用文体翻译;教学模式僵化,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翻译实践;考核手段单一,重课程考试轻社会和行业测评。以上种种表现反映了翻译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主体有待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行业的力量在培养学生应用翻译技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还远远不够。

(三)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所需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匮乏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师资和实训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教老师要有理论有实践,具备丰富的翻译实战经验,同时学院上下能够利用各种渠道,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获得真实的翻译任务资源和翻译实训岗位。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拥有“双师”证书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也成功建立了一些实训基地,但整体而言,高职院校商英专业,在师资和实训基地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 高职商英专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对策

(一)应用翻译技能构成

应用翻译技能是翻译能力的运用,其构成应包括各种知识和操作,同时更强调两者在翻译实践中的融合和应用。因此,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可以表述为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它们自成体系,分别构成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其中,知识系统提供各种必要的知识储备,主要回答“是什么”,操作系统由包括翻译行为在内的各种操作构成,主要解决“做什么”,综合应用系统将知识和操作融合起来,并付诸实施,在翻译实践中完成应用翻译任务,主要解决“怎么做”。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其中,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基础,综合应用系统是关键。[3]

1.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构成。基础知识包括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和世界知识。双语知识指源语和译语语言知识,包括两种语言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掌握双语知识是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的基础,也是翻译活动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知识包括两种语言民族所特有的惯常信仰、社会礼仪、道德法律、生活风俗、宗教观点、艺术思想等知识。译者只有具备跨文化知识,并使之成为内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世界知识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般性认识和经验,与双语知识、跨文化知识一起构成了翻译活动的基石。

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由信息识解、译文生成和调节控制三个层面的具体操作构成。信息的识解表现为各种认知活动。译文的产出包括各类转换操作。翻译活动中的相关环节的调节和控制则表现为人格统协、交际和自我评估。

3. 综合应用系统

综合应用系统统协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是应用翻译技能构成的核心。综合应用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有机融合,最终建构实用翻译技能。实际上,操作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撑,将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区分开来,是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它们是紧密联系的。

综合应用系统构成和运作包括如下环节和步骤:目标----评估----方案----实施。在目标阶段,确定实用翻译任务,包括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类型和译文用途等。评估对象包括翻译任务涉及的内容、难度以及要求等。在评估的基础上,激活相关知识储备,选择相关操作,形成翻译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相关知识和操作有机融合,构成实用翻译技能,完成实用翻译任务。[4]

(二)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框架

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表明:知识系统,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应用翻译技能构建的关键。以此为基础,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的框架可以表述为: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应用文体翻译训练为主线,以应用翻译技能建构和运用为核心,以基于翻译过程的项目教学为载体,课内外翻译实践相结合,构建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图1)。

(三)校企合作是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共创学校、企业双赢局面,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一方面,企业岗位虚位以待,要求待聘的员工符合一定的岗位要求,具备某种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的使命,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校企合作模式将人才的需求端和供给端联系起来,互惠互利,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必须与职业岗位特征和社会需求接轨。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岗位设置,分析专业岗位群涉及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共同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大有作为。来自企业的专家对岗位设置及技能要求比较熟悉,他们的加入使培养目标的制定更加准确和全面。此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岗位,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校企合作制定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包括以下环节:(1)调研阶段。企业根据岗位群,确定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2)培养目标的制定。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应用翻译技能运用领域,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完成应用翻译任务的种类、难度及技能发展的阶段。(3)方案的形成。校企双方协商技能培养的途径、方法及评价,制定课程标准,突出翻译实训及完成真实翻译任务的顶岗实习环节,引入企业和社会评价,改革传统的考评制度。

2.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

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是落实校企双方制定的技能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实用翻译教材必须突出翻译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根据应用翻译技能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材编写大纲,确定教材内容和实训项目。教材编写体例必须打破重理论知识的学科体系,构建以应用翻译任务为载体,以具体翻译操作项目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单元设计既要全面反映应用翻译技能的构成要素,又要重点突出,强调知识系统、翻译操作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和项目。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真”、“新”、“精”的原则,无论是例句,还是提供给学生翻译训练的材料,必须反映岗位要求的相关性,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选材的广泛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

3. 校企合作培养师资,构建应用翻译实训体系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需要建设一支既精通职业教育和教学规律,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水平,积累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目前高职院校翻译课程的任课老师,大多数缺乏一定时间和某种类型的社会翻译实践,具备翻译实践经验和翻译资格证书的双师型老师严重缺乏,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本科教学重知识的传授,包括翻译在内的实践环节薄弱,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翻译实践方面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当他们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学校的课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社会去从事翻译实践。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应用翻译技能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应用翻译实训体系的建立将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师资力量和水平。一方面,校企双方支持企业中应用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和任教,使其熟悉教育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和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将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步扩大兼职教师的比重。另一方面,校企双方鼓励翻译课程老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相关运作,积累应用翻译的实践经验,并将其在企业的表现和成果作为专业技术评聘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4. 校企合作创新应用翻译技能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建立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企业评价和社会考证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学生投身翻译实践,掌握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考评的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审视结果,还要突出过程,根据应用翻译技能构成,将应用翻译过程分成若干项目,量化评分,让学习、训练、考评有据可依,使评价不仅客观、全面、而且便于操作。

四、结语

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是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商英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应用翻译技能是由知识、操作和综合应用系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应用翻译技能培养模式应以上述三个系统的建构为核心,以应用文体翻译为主线,走工学结合之路,循序渐进,培养顺应社会需求,高质量的涉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04).

技能培养篇(6)

(二)职业培训资金筹措创新市政府开展了将失业救助金提前为培训补贴金的创新,为此市政府制定实施了“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与《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政府补贴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级别、补贴范围依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定期《政府补贴培训目录》,以确保该项目良性运行,满足市民对高新技术职业培训的需求。

(三)挖掘企业潜能,扶助新生劳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市政府着重加强职工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市已签约的2400余家企业见习基地中,每年参加“上海市青年见习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近2万人次。同时,市政府大力推进“百万职工技能登高计划”、“名师带高徒”、“首席技师”工作室、“百佳技师传艺授技”等活动,有效缓解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和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四)职业技能培训对象惠及全社会通过政策引导、加大财政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培训学习平台。职业培训对象从城市失业人员扩展到在校大学生、农民工和多种类型的劳动者。至今已完成210万人次的职业培训,每年参加补贴培训与见习计划的大学生约为4万人”。

(五)职业教育构建立交桥和开放式体系上海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根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求,优化上海中、高职业学校布局和规模,并于2009年在职教集团内的中、高职院校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10]在市教委的统一规划下,依托上海市职业院校,有计划地建设了80个开放实训中心,构建了一个面向产业、贴近企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体系”。

(六)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的标准通过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先后成立了18个职教集团,启动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工程,二工大、上师大和上海电机学院等应用型高校与在沪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实训纳入日常教学环节,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举的“双证书”制度。

(七)改革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海市还进一步将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纳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制订中、高职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妥善安排城市教育附加和专项经费。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奠定了上海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上海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体制方面滞后,机制方面有缺位就体制方面而言,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普遍实行条块化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管职业学校的教育和以文化为主的职业培训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主管以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工作,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割裂。学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机制和价值取向。校企合作制度改革涉及职业资格制度、职业教育体系、企业教育制度等问题,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办学体制滞后。在实训中心建设方面,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在建设公共实训中心,但两部门之间因基本定位和分工的不同,无法统筹和规划建设资金使用。一些培训机构往往热衷建大楼、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浪费了原本就不太宽裕的培训资源。由于公共实训中心目前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还不健全,基地“造血”功能不足,而公共实训基地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在无资金持续投入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机制方面而言,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财税、科技和规范性政策普遍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机制。企业在无利益保障的情况下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参与学校教育,双边利益机制缺失;政府补贴培训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削弱了技能培训的市场机制,运行机制缺位,没有形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上海市青年见习计划”是政府为了促进就业而搭建的一个平台,但在青年职业见习制度中,见习学员与见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学员的劳动权益没有法律层面的保护。随着见习计划的深入开展,见习过程中职业培训的质量监控、评估工作机制不完善的缺点日益显现。少数企业把见习青年当作廉价劳动力,让见习青年从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偏离了青年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指导的本意。就管理职能而言,重复管理和真空管理并存。由于体制的分化,上海的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各归口部门出台了不同的管理规章制度,各自为政与多头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职责不清、功能重叠和协调不顺的局面,缺乏相互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与协调机制。教育、建设、农业、人事和劳动等不同职能部门都在组织、审批和举办各类职业培训,而且“证出多门”,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系列化和延续性。此外,“双师”培养呈现管理上的真空,学校教师评职升级、企业员工提薪升职均与职业技能证书无关。

(二)企业缺乏职工培训意识、培训动力和良好的培训机制目前的职业资格鉴定变相成了“应试考试”,职业证书含金量下降,企业员工晋升,提高薪酬,提升行政、技术职务或岗位,主要还是根据员工所获得的普通教育文凭,职工教育颁发的各种资格证书作用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扼杀了职工更新知识的热情和需求。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员工流动性强,对关键岗位人员多采用国内外同行业会议交流或管理职业培训,企业经营者从主观上弱化了对员工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成人学历教育和培训的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上海大型国有制造企业的教育培训中心虽然规模庞大,但未能建立起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培训体系,只能培训传统行业的技术工人,缺乏有效的与国内同行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对外交流机制。从已建的22家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情况看,多数企业培训基地的作用还停留在为本企业职工实施岗位适应性培训、转岗培训、技能提高培训等方面。如何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委托培训和订单培训,面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虽然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但缺乏规范具体的操作办法,很少有企业开展这些工作。这使得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是今后需重点研究解决的。

(三)职业教育跟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求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人才的短周期需求。在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学科特色过浓,重视开展学历教育,忽视工学结合、职业培训,未能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导致能力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脱节。而企业注重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技能,对于职业学校设置专业的技能性有明确要求,期待招来即用。近年来,劳动人事部门主管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职业证书标准开发和职业培训机构资质审批上发展较快,且对企业特殊岗位员工的从业资格设置条件的倾向明显,职业技能证书日益受到重视。由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资质由劳动人事系统颁发,一批社会化办学培训机构积极加入到职业培训中,其市场化营运模式让职业培训进一步升温,部分成人教育机构也转向劳动职业证书培训。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职业学校教育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而各类职业培训则持续高温,个中原因值得深入思考。职业教育体制缺乏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好招生的难就业、好就业的难招生”这种局面,致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出现错位。上海许多高职院校设置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汽车维修等热门专业,但针对轨道交通、核能与风能、过程装备制造产业的装配和维修专业却明显不足,这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不匹配。受学科教育思想和体系的影响,职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职业技能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出现了“以学为主、以工为辅”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远离企业和市场。此外,忽视专业技术素养、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也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偏低,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欠缺。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础正日益成为制约校企合作改革深层次化的主要障碍。热衷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为数不多,这导致职业教育仍然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方式运转,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的性质难以突显。目前,多数院校未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毕业学生缺乏敬业精神,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意识,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融入企业文化。上海的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间已有一定的衔接,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具体界定还不明确,中、高职在职业技能要求上的区分不清晰,在学分互认、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等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造成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同时,职业技术大专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又缺乏沟通和衔接,职业教育没有对应的应用本科,学生提升空间受到限制。目前虽有部分市属学校仍然在少量招收专升本的学生,但很多学生难以找到对应的专业。职教生与本科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本科,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职技院校教学内容又过于职业化,缺乏继续深造的理论基础和后劲,职业技术教育难以向高层次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几乎是终结性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上海虽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但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无法对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履行全程指导、协调、监督职能。各种教育资源重复、割裂与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机构大多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配合,这些都影响了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促进保障作用的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面对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必须坚持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举,推动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形成一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代表产业实力、适应产业能级提升的高技能人才梯队。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与区域产业的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除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功能外,它还要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经济的现实需求。这是一种打破教育与职业的界限,“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的育人活动。因此“,跨界性”应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从政策层面引导资金、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等要素资源集聚,以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培养一大批可以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与生产实践,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的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能为上海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打破部门、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界限,完善管理体制、消除政策隔阂。建议由市教委、市经贸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委员会,统筹制定本市公共实训体系建设规划,整合资金和资源,设置运行管理模式,引导、规范、监控和评估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修订《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条例》,从宏观层面制定各种有利于行业协会参与的政策和法规,增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自主性,把服务性职能赋予诸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扩大行业协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由行业协会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及政策制定与监督。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本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改变单纯以政府补贴作为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制定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有关于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税收减免等政策的相关实施细则,保证企业、民办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引导企业实施以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政府应调整自身角色,积极介入金融资本市场,加大债务融资力度,利用金融手段来为职业教育产业融资。

(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职业院校中推进“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针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轨道交通、新能源、过程装备等新设置专业,组织由行业、企业和高校专家共同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组织专业教学评估或专业认证。针对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对高职毕业生需求明显增大的趋势,利用上海高职教育在全国领先的优势进行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努力扩大在长三角、西部地区的招生范围和比例,拓展和丰富学校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增加学校发展后劲,提高学校的辐射力和办学能力。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创业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形成面向全国、面向行业、技术领先的“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创新企业与学校双主体办学体制,通过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融合,夯实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满足上海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由“双师型”骨干教师、企业技术员、高学历教师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企业工程师、企业家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从而确保专业设置的新、精、专,将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与技术同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学历的提升,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在职业工作中不断培养。因此,应依托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强化行业特色,市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高技能人才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使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在学历、技能、技术上迈向新的层次,以适应新的岗位和职位要求,使职业院校成为职工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

技能培养篇(7)

2国外研究现状

2.1办学主体的研究

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日本以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修学校为主。其中负责中职教育的是专科学校,以国立为主,招收的是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主要培养中级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一般具有较深的专业技能知识、较强工作能力,毕业后即可升入大学,也可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短期大学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中以女生为主,学制2-3年,主要培养在实际生活中或职场上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专修学校学制为2-3年,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教养水平,学成后能够取得国家执业资格证书或者通过相应的技能等级鉴定。高等职业教育在美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社区和技术学院、工业管理学院、高校附设的职业技术课程等,内容形式十分丰富。社区学院属于短期高等学校,由社区开办和管理,学制1年。把社区和学院相结合,采用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教学,即学校学习、社会实践和全面素质,课程内容实用性强,体现了多科性和综合性,是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

2.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卡内伍纳(CarneVlaer)认为:人力资本的竞争是最强的竞争资本,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本,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个企业就能获胜。所以,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各国研究者努力探索研究的重点。

3技能大赛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3.1技能大赛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可以帮助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是主体,采用以知识点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上课地点在教室,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往往接受知识点比较被动,而在技能大赛中,学生全身心投入,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不断自主学习和实践,在技能竞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更能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

3.2有助于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是一场“真刀真枪”的比赛,赛场设计和比赛要求,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大赛是企业所需要的,赛项的选择,不仅是一场实战演习,更是新技术应用的体现。这就需要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按照大赛的要求脱颖而出并获得真正的职业技能,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自身技能水平及对相关赛项理解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职业技能大赛考察的不仅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更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检阅。

技能培养篇(8)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技术素质教育;“双师型”师资

Key words: skilled talents;technical quality education;"double division types" 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86-01

0引言

经济学家预测,10-1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可以认为,21世纪将是“中国制造”之旗高扬的时代。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的严峻挑战,显而易见的是“制造”业呼唤大量技能型人才。例如:在浙江,媒体上更是载出“10万元年薪聘不到一个钳工”,以至“技工荒”成了浙江人才市场上的强烈呼声;东北则是用“断层”来描绘技工后继乏人的境况。据统计,我国技师只占工人总数的4%,而中等发达国家为10%,美国已达40%。如何快速培养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技校新生多为十五、六岁,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多家长“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的思想,导致学生产生“职业院校培养的就是工人,工人就是社会的下层人物”的陈旧观念。因此学校要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学校要把教“书”转为重点教“能”,真正增强“三个能力”职业教育市场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主要是面向企业,而不是机关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的就业方向,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由过去的教书为主转变为教能为主,也就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1.3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教材几十年一贯制,技术设备和教育手段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发展教育的舆论导向要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之外,还要改革教材,既然是职业教育,教材不应过多研究“为什么”,而应该研究“怎么做、怎么做得快、怎么做得好,怎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的技能与技巧”。

2加强专业技术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所以在专业技术上有其独特的要求。首先要培养学生一技多能。生产第一线面临的技术问题大都比较复杂,比如设备问题、工艺问题、人为的问题,甚至是几个方面的综合问题,所以一线工作人员如果知识面窄,实践经验少,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二是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该熟知每一环节每一种设备的性能,这样才会指挥得当且有权威性;三是要有很强的学习研究精神。目前企业里的管理模式很多,引进的设备也很多,加之产品更新快等特点,每天都有新的东西需要去熟悉去研究,所以要有继续学习不断充实更新知识的能力。

3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办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是快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

3.1 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条件一是要有良好的实践工作环境,使学生实习时间随生产工程的时间改变,以便让教师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实习环节,使之和生产工程紧密联系。二是把教师送到对口生产单位进行中、短期锻炼,让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在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教师在校内要多实践。教师除上好本门课程之外,应多寻找校内实践机会,如多收集专业技术信息、参加本门课程实验室建设、积极参加用于生产的设计及实验等。

3.2 缩短获得第二技术职称资格时间,促使向“双师型”发展第二系列技术职称资格的获得所需时间比教师系列职称要长,这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为克服这一难题,一是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建设,重视面向社会、面向专业资质的获得,重视加强与和专业有关的管理、生产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为教师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同时给教师下达与教学有关的生产任务,使教师直接参与生产实践,为教师获得技术职称提供机会和时间。二要大力推行科技服务开发。科技服务与开发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所学校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既加强了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三要特别注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或聘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到校任教,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在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传给教师,促进教育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3.3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加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改革以往师资培训经费主要靠学校的模式,采取单位与个人共同负担或鼓励自费学习等办法,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合理调配教师资源,鼓励骨干专业教师读在职研究生;学校还应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制订政策允许各专业教师申报技术职称。三是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以教师的实际工作业绩为依据,在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出国进行培训、职称聘任、职务晋升、提薪奖励时给予优先考虑,并逐步淘汰不合格教师。

技能培养篇(9)

自2010年以来,湖南省开始在职业院校实施学生专业技能抽考。笔者所在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力度,2010年,数控专业参加全省专业技能抽考,在全省参赛的31所职院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2011年,物流专业在技能抽考中又取得了全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充分证明我院以技能抽考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培养质量上成效显著,这也是我院探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途径上的一个新的突破。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专业技能抽考是切实推进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价机制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试金石”,直接关系到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院把这一项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了考出好成绩,学院领导深入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团队,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千方百计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抽考提供最大的支持。在财力、物力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花巨资新建了物流实训室,重装了数控中心,添置了能满足学生需要的刀具、量具等实训器材,为学生校内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接到抽考任务后,院领导召集各部门分别在全院、二级学院及各专业教研室召开动员会,认真制定抽考方案,分析考核内容,分解工作任务,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并针对不同专业的考核模块,结合老师的专业特长,进行了合理分工,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二、抽考导向,强化技能

专业技能抽考是展现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最好的平台,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有点夸张,但专业技能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突击训练就能奏效的,更需要注重平时的实践和培养。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始终把技能考核内容纳入日常教学中,各专业教学团队在深刻解读和领悟了专业技能抽考的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考核模块要求调整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动手能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省厅要求,在学生离校实习前,认真组织,做好集中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分项目、分模块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就确保了培训时间充裕,培训效果显著。

三、校企合作,大师指导

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我们全方位寻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拓展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如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等。如物流专业,我们加强了与某商业中心的合作,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高级物流师为学生授课,传授专业技能,派学生到大型物流中心顶岗实习;数控专业,我们加强了与某机械集团的合作,聘请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

四、引进标准,改进教学

技能抽考在检验我校技能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引导和改进了我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和改革工作。技能考核内容全部脱胎于生产实际,来自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这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需要之间的差距,考核标准坚持科学适用、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举、基础与创新兼顾的原则,也对我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和课程模式的更新上有所促进。而抽考中一些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运用,也成为引领我校办学的风向标,为我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两年来,我们以“技能抽考”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上成效显著,下面谈几点体会。

第一,通过狠抓专业技能抽考,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技能考核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技能抽考也完全融入到我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就业综合能力。我院已连续三年在全省“挑战杯”竞赛中夺得金奖,取得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对全国很多本科院校来说也是不常见的。在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和全国优秀组织奖,作品《防长流水自关断自动控制阀》还应邀参展湖南省2011科技活动周并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2011年12月5日,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湖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上,我院学子的作品分获大赛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学院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得到了省委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第二,通过狠抓专业技能抽考,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技能抽考这个平台,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如商学院与云南白药集团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福寿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湖南新龙超市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专任教师下企业进行指导和学习,并了解企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从而反馈到教学教育中进行调整和改进。如专任老师与某大型商业中心合作开发《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教材,把岗位实践中可能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引进课堂,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第三,通过狠抓专业技能抽考,有力地推动了“两个转变”。通过技能抽考,有力推动我院学生从“劳务输出主导型”向“服务地方产业主导型”、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型;我院发挥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主动与本地园区企业联姻,将课堂搬进工厂,将学生融入车间,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紧密对接;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学校与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毕业后到本地企业就业,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难题。

技能培养篇(10)

一、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但我国高技能人才还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现象,这成为了提升“中国制造”品牌价值的一个制约因素。

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2009年有超过610多万名新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就业虽然势头较好,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有不少学生在面试时或者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弱等情况,大多进入企业,要培训少则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基本达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状况

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甚至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等。从上面可以看到,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学生素质的要求有: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中最好有所创新。

技能型人才,它是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但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仅仅停留在验证的层面;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各院校要改变、或者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技能型人才。

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

那么,如何去培养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呢,跟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身在一线的教师也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理论,掌握好一个培养人才的方法:第一,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第二,能够进行实践问题的解决;第三,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向。

以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一课的教学要求为例,要求学生能按需求独立地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解决网络设备中遇到的各种故障和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锻炼。

从另一个方面,人们的学习层次可分为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语言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就让学生具备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正是我们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目的,问题解决学习法也是这一阶段倡导的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创新的环境,又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看出“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符合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一课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问题解决学习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结论的迫切追求的欲望。

2.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当学生对实践问题有了真正的感知,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并为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提供必要的前提。

3.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已有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应用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4.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勤思、善想、深钻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总的来说,实施“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景、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然,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都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师其做法都有差异。

(二)以下是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中的“STP协议”一课出发,进行设计的教学过程: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网络规划建设时,为了保障两个核心部门网络之间通信的稳定,在两个核心部门之间的两个交换机之间连接两条网线,当有一条网线产生故障,交换机还能保障正常的通信,这样设计行不行呢?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H3C-S3100交换机可直接进行,在默认开启STP协议的交换机实验时可事先关闭)。

(1)连接如下网络结构图(图1),设置好电脑的配置 :

(2)由PC1主机ping PC2主机

命令:Ping 192.168.2.2-t

现象:30至50秒之后,出现超时(图2所示)。两台交换机端口橙色灯急剧闪烁。去掉①号线②号线,任意取掉一条,两主机间通信恢复正常。

2.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

在交换机有之间有一条线畅通的情况下,电脑之间可以正常通信。连接两条线后,由于拓扑环的存在,广播帧被无休止的复制和转发,使电脑之间的通信产生了问题。

3.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案

拔掉一条网线,通信能够正常,但是如果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线路产生故障后,无法自动恢复。

那么,有没有办法连接上两条网线,使其中一条在正常通信情况下,另一条处于关闭状态;当在通信的网线出现问题时,备用的网线可以自动恢复通信呢?

引入STP的使用,在任何一台(或两台)交换机上启动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两主机间通信正常,然后引入STP协议及其用法。可见学生是在一个怎样的渴望状态下进行认真学习、思考的。

4.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创造性则是问题解决的最高级表现。为了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一些启发性假设,创造想象的条件,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待学生掌握好STP的使用之后,提出一问题:(1)是不是产生了资源浪费?相连接的两条网线,只有一条在工作,另一条一直处在备用状态。(2)如果这两台交换机之间,通信量较大,现有的单条百兆宽带满足不了要求,有什么办法解决?

这些设想合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课堂探讨研究气氛热烈,师生教与学同步,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很快地进入下一段知识点,端口聚合(将多个物理连接当作一个单一的逻辑连接来处理,它允许两个交换器之间通过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数据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吞吐量和可恢复性的技术)……

四、小结与反思

本课程通过创设情境,以相互紧扣或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为载体,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问题解决学习法”教学,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大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但是对教师专业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设计上,全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在社会专业实践方面,课堂效果反思方面注重下工夫。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对教育的深刻变革,没有绝对的捷径和固定的形式。一个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在教学中,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要从文化环境、教学、培养模式、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思考。总的来说,不拘于现有教学规则的束缚,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条件,努力地开拓跟进当前社会科技和文明的进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将使教学的效果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竞聘工作计划 下一篇: 大学生创新实践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