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28 15:52:12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1)

2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库存控制策略

本文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结合,归纳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库存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下面对它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1)供应商管理库存:由石油装备企业供应商在供应方与需求方双方同意的体系架构下管理库存,实现供需双方的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从而对需求更准确的预测能够做出,石油装备企业的订货批量能够进行更准确地确定,从而降低了安全库存的库存量。因此,当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减少时,就加快了石油装备企业的资金和物资的周转速度。然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用户不会担负库存相关的成本、运输花销和发生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些花费都是供应商负担的,由此可见,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会加大供应商的风险。由于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库存周转速度,因此,许多著名的石油装备企业结合实际经济、技术、人员情况,都采用了这种库存控制策略。此种策略的实现需要参与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彼此合作,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要求主导方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能够很快接受和掌握,与参与方进行合作共赢,最终使供应商管理库存取得良好效果。石油装备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之后,会获得下面的效益:促进石油装备企业库存的合理化,消除牛鞭效应。使参与双方的库存管理成本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降低。使石油装备企业的产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虽然石油装备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有可能降低,但是从长远上看,石油装备企业将来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联合管理库存: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要求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的供应方、采购方、需求方等等全部都要加入进来,由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商议拟定库存计划,他们都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加。此种策略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强调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的协调合作,而不仅局限于供需两方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在联合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一种相当于分销部门的职能部门必须存在,这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可以作为商品的联合库存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供需信息的沟通中心,通过这种方式,供应链中的销售企业仅仅储备很少的库存就可以了,而分销企业储备非常多的库存,这样,供应链中的每个销售企业的库存压力得到大大的减轻,进一步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得到减少,从而达到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不仅着眼于供需关系,更将协同合作深入到供应链上各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对整个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全面处理的策略,不仅使用业务过程,而且也进行信息的共享,使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都能够获利,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着眼于大局的利益,进行供应链中的全体企业统一业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制定。所以,和上面的几种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策略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的实现。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2)

(1)相比于制造业,建筑企业的库存材料管理粗放、以现场临时管理为主,需求预测不到位,为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往往储存大量建筑材料,造成库存积压、资金流转率降低。仓库建筑产品的总成本中,60%~70%由建筑材料、建筑部件和设备构成。

(2)建筑企业项目从立项到最后建成完工,从建筑材料的计划、采购、储存等主要由企业自己负责,投入资金多且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材料供应过程,物流服务能力较低。同时各个项目部门更多关注自身项目的成本和盈利情况,较少从流通的全过程来考虑,造成项目内部的协调性较差,建筑项目的投标、施工和建造完工后的后续服务有不同的部门或项目部来完成,因此较低的协调性影响了库存的预测。

(3)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粗放型管理企业还占多数,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建筑设施的配套供应时间多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对供应链出现的波动性进行预测与调整,易出现建筑材料过量货短缺现象,在与国际建筑公司的建造成本造价相比,我国所用成本高出20%。积压造成的存储成本与短缺带来的缺货成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通过良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这部分库存可以有效地得以控制。

(4)建筑企业与建筑材料供应商之间的贸易关系明确但伙伴关系相对较弱,缺乏合作和协调性,独立管理各自库存,使得总体库存管理成本上升。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3)

二、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首先,加强物资供应部门和物资需求部门的合作和协调,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需要在生产现场进行办公,依据现场办公所得的数据和信息,准确掌握需求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以及需求变动情况。其次,加强物资需求信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物资消耗数据库,逐渐形成一个由需求计划引导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库存管理机制。第三,让物资供应部门参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中,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设计两个阶段,不断优化和完善需求建议,提高对采购风险的预见性,以规避和降低风险,减少采购成本。最后,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编制科学的统筹采购计划,并以此作为项目采购的依据。

(二)加强物资储备定额研究

物资储备定额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以金额和品种为依据将物资进行分类,并根据物资的特定进行专用和通分类。如果某种物资属于通用型物资,则可将该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定额的物质。其次,总结物资消耗的情况。建立储备定额物资的消耗规律模型或消耗定额,统计通用性物质在不同年份或月份的实际消耗量,并选取订货模型。

(三)提高积压物资处理力度

积压物质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提高积压物资处理能力,缓解库存物资积压问题是绝大所数石油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首先,石油企业可以利用政策手段缓解库存积压。例如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设计、施工和勘探等物资需求部门在选择物质时首选库存物资,尤其是积压时间较长的物资。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网络,加强其它企业的联系,将积压的物资调剂给其它单位,实现物资互通有无。如果物资由于技术更新或产品换代造成积压,企业可以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积极改造再利用积压物资,保证积压的物资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4)

 

1引言

2008年,由于受到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前11个月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幅度实现均在50%以上,达到历史之最.由于金融危机爆发,2009年我国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出口定单几乎全部取消。由于最近一些年来的经济形势转变太快,库存问题对石油装备企业的影响逐步体现出来,造成石油装备企业的损失也比较大。根据外部环境有效的优化供应链,控制库存对石油装备企业来说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的途径

要做好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必须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准确的分析出未来的走势,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进行采购,生产。对国内外的需求变化进行充分及时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内调整库存,在遇到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能把石油装备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使石油装备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转得到保证,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做到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提高资金流的快速正常运转。论文写作,库存控制。现金流转情况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没有现金周转,就立刻导致企业窒息。论文写作,库存控制。只有合理的控制生产和库存,达到有效控制供应链,让现金流正常运转,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论文写作,库存控制。

3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库存控制策略

本文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实践经验进行结合,归纳出基于供应链的生产库存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下面对它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1)供应商管理库存:由石油装备企业供应商在供应方与需求方双方同意的体系架构下管理库存,实现供需双方的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由于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实现了共享,从而对需求更准确的预测能够做出,石油装备企业的订货批量能够进行更准确地确定,从而降低了安全库存的库存量。因此,当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减少时,就加快了石油装备企业的资金和物资的周转速度。然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用户不会担负库存相关的成本、运输花销和发生意外造成的损失,这些花费都是供应商负担的,由此可见,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会加大供应商的风险。

由于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库存周转速度,因此,许多著名的石油装备企业结合实际经济、技术、人员情况,都采用了这种库存控制策略。此种策略的实现需要参与双方的信息共享和彼此合作,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要求主导方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必须能够很快接受和掌握,与参与方进行合作共赢,最终使供应商管理库存取得良好效果。

石油装备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之后,会获得下面的效益:

第一,促进石油装备企业库存的合理化,消除牛鞭效应。

第二,使参与双方的库存管理成本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降低。

第三,使石油装备企业的产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四,虽然石油装备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有可能降低,但是从长远上看,石油装备企业将来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2)联合管理库存: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要求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的供应方、采购方、需求方等等全部都要加入进来,由他们联合起来一起商议拟定库存计划,他们都共同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使供应链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加。此种策略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加强调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的协调合作,而不仅局限于供需两方互相合作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在联合管理库存策略的系统中,一种相当于分销部门的职能部门必须存在,这个职能部门一方面可以作为商品的联合库存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供需信息的沟通中心,通过这种方式,供应链中的销售企业仅仅储备很少的库存就可以了,而分销企业储备非常多的库存,这样,供应链中的每个销售企业的库存压力得到大大的减轻,进一步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得到减少,从而达到了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论文写作,库存控制。

(3)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不仅着眼于供需关系,更将协同合作深入到供应链上各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对整个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中“所有的节点”全面处理的策略,不仅使用业务过程,而且也进行信息的共享,使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论文写作,库存控制。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都能够获利,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着眼于大局的利益,进行供应链中的全体企业统一业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制定。论文写作,库存控制。所以,和上面的几种库存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协同式供应链生产库存控制策略更有利于各参与者之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的实现。

(4)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能够做到石油装备企业供应链的全局库存控制。这种库存控制策略的方法主要采用集中式的和分布式的策略。所谓分布式的策略,就是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行确定库存的多少,但是如果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不能搞好,那么非常容易导致他们各自为政。集中式的多级优化策略是将核心的节点作为控制焦点,库存控制与协调由核心节点企业进行,所以,该策略的优势就是对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能够较为全面的掌握。

4结束语

总之,相对于其它企业的发展来说,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是非常特别的。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技术和产量方面,中国石油装备企业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很多的发展障碍和不利的外部条件也同样限制着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2009年的经济危机,大幅度降低了国外的需求量,导致了一部分管理不力的工厂倒闭。通过基于供应链的石油装备企业生产与库存控制,有利于改善和促进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雪江.石化装备热战冷市场[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随着国际化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给各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在这些商机面前无疑也是更多的挑战。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的管理逐渐形成,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指导。供应管理链更注重全局,从制造、供应、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管理,在此过程中也要求企业可以很好的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并且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本文主要结合库存管理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理论的介绍实现对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并且从国外的发展中寻求先进可借鉴经验,为我国企业供应链下实现库存管理提供建议,从而实现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提升。

一、供应链下研究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探究

由于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供应链集成管理和供应链企业实现合作的基础地位。库存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过多则证明该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过多相应的会增加仓库的面积以及物品的保管费用等。如果库存过少,那么则很容易出现因为材料缺乏而致使生产出现异常,造成材料订货成本升高,服务水平下降,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对客服服务满意度降低,从而影响客服合作兴趣。供应链库存中出现的问题复杂多变,而且它涵盖了整个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所有的生产、供应、销售等问题,加之一些市场不确定因素,使得传统模式下的库存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面对传统模式下库存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改善此类问题,实现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中库存管理模式的创新。

掌握好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以此来实现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而且可以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以往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需要按时交货,经常会以牺牲库存来完成交货的目的,这就使得企业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不能投入更多供企业库存管理发展。而在供应链之中存在着“牛鞭效应”,它影响着各个节点的业绩,牛鞭效应主要是指在供应链之上信息流从终客户逐渐向着原客户传递,但是在此过程中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并且还会使得传递的信息变大,从而形成了信息的传递偏差。因此在很多的企业会受到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的问题,从而造成其在库存水平上常常出现业绩平平的情况。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库存理论和方法研究

(一)库存及其相关简述

1.分类和含义

所谓的库存,即是存货,库存是一个企业正常经营必须具备的基础,存货通常可以理解为储存的物资,即可能现在闲置但是未来有需求的有价值的商品或资源,具体来说明存货是为了未来支持企业生产、支持服务、支持操作、支持维护等工作的物资。库存并不是现代经济社会中诞生的产物,而是在物质产生活动中就已经出现,只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重要作用而被人所关注。商品因为在社会生产中和消费中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都有所差异,使得库存被直接投入到使用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社会市场瞬息万变,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库存就发挥了其重要作用,解决商品消费矛盾这个重要难题。目前库存商品的分类有几种,按照作用进行分类有成品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运行库存、原材料库存等,按照存放地点进行分类有在制库存、寄售库存、在库库存、在途库存。

2.库存的作用

上述就提到在商品经济中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社会需求是不同的,供需矛盾较大,库存就是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库存的作用就是在供求之间建立一个缓冲条件,使消费者、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供求矛盾得以缓和,可以理解为库存是销售、供应、生产之间的缓和剂,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缓和供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消费和生产上的时间差异,二是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保证生产的连贯性,保证商品生产的独立性,四是解决交货时间上的矛盾,五是增加生产企业生产计划的柔韧性,克服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库存的作用很大,但是库存同样有一定的弊端,如资金占用率大,资金周转不灵活,企业增加了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等。

(二)库存的管理主要方法

1.定量订货管理方法

定量订货均是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当库存量下降到重复订购点时就发出了订购指令,在考虑到定量的时候要从订购的成本、库存、价格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从图1中可以表示出订货批量、费用以及库存费用的最小订货之间的关系。

图1 定量订货系统

定量订货系统中首先要确定订货量以及订购点,并且需要连续不断的对库存量进行检查,确保能够维持企业的定量订货的运行。此种方法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明了,而且对于价值的要求相对较高,但库存费用的掌控难度很高;其主要的缺点就是订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造成采购次数增多,带给采购很大的压力。

2.定期订货方法

所谓的定期订货则主要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订购指令,而订货量从Q逐渐补充到订货量M,当间隔一定T时间段时,库存量下降到某一个水平,不论订货期间库存货量消耗是多少,均按照固定时段补充货源,那么在此过程中的补货量则按照实际的消耗来决定,则定期订货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定期订货系统

定期订货不会随时检查库存量,而只是需要按照固定的周期进行下单,此方法简单便于管理,且订货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定期订货不会考虑到库存量,只要时间一到就会发出订货单。所以定期订货系统的库存量较之定量订货的库存量均要大,且一直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量之上。

3.最小最大订货法

图3 最小最大订货系统

对于最小最大订货系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是根据自定义来决定。当库存量大于最小库存量时则不需要进行订货,如果库存量出现接近或者小于最小库存量,那么就说明此时拥有了订货的需求。订货量Q则是根据最大库存量以及可用库存量计算得出,同时还要考虑最小订购量以及标准的包装要求。

三、供应链下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论述

(一)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外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1.国外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对于库存的研究,Scarf与Clark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最先开创了多级库存管理并对多级库存管理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分析了不考虑批量的N级流水系统,通过研究他们证明了最大订货水平策略是存储成本与贴现罚金的N级流水系统的最佳控制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中出现了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人们对库存的研究慢慢的深入,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分析了供应链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如G.Reiner与W.Jammernegg就以生产能力管理与应用库存管理来对供应链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在随后的模拟中证明了生产能力管理与应用库存管理对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组织绩效水平有改善的作用;如Kim与Banerjee等人就配送库存、生产和采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补充,他们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单一产品的供应链模型,还提出了启发式两阶段的算法;Yuliang与Philip等人合力开发出一个关于运输费用与订货费用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证明了两者对库存成本的影响,随后说明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来说明怎样去减少这一成本;Towill与Disney对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中的供应链牛鞭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随后的模拟验证中讲述了怎么去降低牛鞭效应。

2.国外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的零售沃尔玛就针对库存管理模式进行应用摸索。沃尔玛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将POS机上的零售信息数据传输给供应商,通过这些数据来为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市场动向。如此一来则可以实时的了解整个商品市场的动向,同时供应商在进行发货的时候为沃尔玛提供相应的清单,此时沃尔玛则准备好接收货物的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商品检验效率,同时省去了货物输入作业数据录取。由于沃尔玛在进行库存管理、订货、进货的管理中非常恰当,减少了很多的繁杂程序,使得供应商的库存得到减少和优化,供应商的及时准确的供货使得沃尔玛的库存大大的减小,而且还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量减少了。

(二)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1.国内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下对于库存的管理控制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尚不成熟,而且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很少,明显比国外的研究要少。但是也不乏一些学者对于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的研究。其中马士华等人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发展现状,并且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还提出了在供应链上出现的多级管理控制问题,并且还提出了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在保障生产、供应等连续性上不断对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方案进行研究;另外林辉等人针对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论述;李雷等人针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了传统模式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分析,并且介绍了制造型的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策略,论述了制造商、供应商、采购物体流之间的库存关系。

2.国内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应用案例

国内在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上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实例。美的空调就开始使用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使用信息代替库存的思想,完成了供应链上的库存管理。以顺德厂开展的库存管理为例来看,美的在该区域设立了一些仓库,用于为供应商存放零件,当美的需要货物时,则通知供应商划拨资金并取货。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供应链库存管理,美的与供应商建立了信息交流平台,采用ERP系统来进行管理,但是美的不需要供应商也采用一样的管理系统,只需要供应商通过网站来进行订货,在Web网站上实现了订货、订单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美的零部件的库存年换率达到了80~90次,零部件较之原来的保存一周左右,变为目前的三天,这三天的还是均由供应商管理,随着周转率的提高,库存的成本明显下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资金风险。

国内经过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研究,有很多的企业都逐渐将其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之中。联想通过使用第三方物流完成了对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经由第三方进行零件的配送,建立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联想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所需要的零件配送及时,采用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有效的降低了库存成本,而且使得整个订货、购货的灵活性明显增强了。

四、总结语

库存管理一直都是经济活动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可以明显的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盈利和服务管理水平。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到当前的需求,加之从传统的库存管理上没有供应链的理念,所以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不适合时展和进步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供应链下研究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和库存理论和方法以及国内外在供应链下企业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结合了实际的案例,以此来实现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卢晓东.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迪米服饰有限公司库存管理模式改进[D].西北大学,2012.

[2]孙硕.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医药库存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奚嫦燕.K企业供应链环境中的库存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4]黄丽敏.供应链环境下基于VMI和JIT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5]吴智峰.供应链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7-20.

[6]秦绪霞.供应链环境下造船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6)

一、引言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库存管理占据着核心的位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库存管理的影响。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库存管理文献可知目前企业库存管理主要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微观方面的库存管理。优化库存量的主要方法就是运用运筹学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库存模型。人们对库存管理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从单个企业库存的层面上升到供应链的层次上。这种供应商管理库存与联合库存管理使传统的分块的库存管理模式转变为一种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1]。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的方法于20世纪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的Jay W.Forrester教授提出的。是一种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综合控制论、信息论和决策论的成果,以计算机为工具,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结构和行为[2-3]。

本文主要应用SD方法对供应链库存管理进行研究本,分别讨论分析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与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指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在以前管理者认为库存越多代表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盈利越多。现在却恰恰相反,管理者则认为零库存才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因为库存较多时不仅会占用大面积的仓库而且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成本增加。但零库存的弊端是由于库存减少出现缺货的现象,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运营。因此对企业而言库存管理尤为重要。随着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并且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也由简单向复杂转变,由分散化供应链向集成化供应链发展,目前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主要有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IM)、同步客户响应、快速补货、连续补货、协同计划预测补给和多级库存管理等[4]。这些策略的目标都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库存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降低库存成本,保证企业的利益。在这些策略中最常用的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

三、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的分析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即指供应商与零售商在达成一致目标的前提下,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用此信息使得其生产、库存活动、与零售商的销售同步,从而对零售商的订货策略、库存策略进行计划和管理。VIM策略的巨大优势在于供应商及时准确的掌握订货量情况从而有效的控制牛鞭效应。在运用VMI策略时,供应商仅对零售商的商品库存有决策主导权,并且供应商的决策也是以零售商的销售情况为依据的。而对零售商店铺内空间布置管理决策没有主导权并且都有零售商决策。

VMI是以零售商与供应商达成一致为前提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使传统的库存管理由所有者主导库存量的方法转变成由供应商来决策库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即制定了合理的库存水平也降低了库存成本,并且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使供需双方共同获利,实现双赢。

(二)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简称JMI)是以VM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关系,是一种协调的、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共赢,库存计划由供需双方共同制定,来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使得库存减少,顾客满意度提高[5]。

JMI由于在制造商、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建立了一种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三方不仅可以及时准确的获得市场需求信息,而且库存的一体化管理使三方准时采购,从而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有效控制牛鞭效应,实现共赢。

四、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系统具有因果关系并且系统的发展变化是非线性的,如果用线性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描述供应链中的库存系统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因此可以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描述库存系统反应实际情况。

(一)VMI模式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该供应链模型中的水准变量是制造商在制品库、供应商成品库、分销商在途成品库存和分销商库存;速率变量为制造商订单执行率、制造商生产率、供应商出货率、分销商成品收货率和分销商成品出货率;辅助变量为生产批量、供应商期望生产、分销商期望生产、用户需求率、订单达成率;存在时间延长。系统所包括的工作流程以订单的执行过程为主。

(二)JMI模式下的系统流程图

联合库存管理供应链模型中水平变量不变,辅助变量在VMI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平均销售量。

五、结论

通过以上建模分别讨论分析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和联合库存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企业可以依据以上模型进行仿真来判断哪种管理模式更适合自己。

在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系统动力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一方面在建立模型时为了反应实际情况需要做一些假设,当假设较多时会与现实系统产生差距导致决策会有误差;另一方面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仿真中是连续的,但现实中大多事件是离散的。所以在之后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中要结合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陶在朴.系统动态学:直击《第五项修炼》奥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91)

摘 要:当今,社会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已经引起了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间的竞争已发展成了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中,库存管理模式的优化已成为提高供应链性能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实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基础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库存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39-02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逐步发展成供应链间的竞争。库存成本已经直接影响到供应链成本的高低。

(二)研究现状

1.主要研究范围:VMI与运输协调,VMI信息共享,VMI收益及其协调等方面。

2.VMI实施在管理思想、决策方式、预测体系、补货模式、延迟策略方面的优点研究较多,VMI实施的缺点研究较少。

(三)研究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根据已有研究理论,论述相关理论对VMI的形成与发展的支持作业和促进作用,为企业奠定VMI理念。

研究内容:论述VMI的产生和发展与供应链管理、准时生产制和零库存、信息技术等理论的关系,并与传统库存管理进行比较,阐述VMI的实施。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基础

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简称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是一种被企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协调策略。该策略目的是为用户和供应商双方获得最低成本,在用户和供应商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对协议的执行情况和修改协议内容进行不断监督,为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一)VMI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

VMI的产生和发展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准时制和零库存、信息技术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

l.供应链管理与VMI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VMI创造了发展的环境。VMI应用供应链的能力管理库存,集成供应与需求,规划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配置过程,实现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和管理,从整体上优化供应链。

2.准时制和零库存与VMI

准时制支持VMI,具体表现在生产、物流配送、销售环节上。准时制生产将生产环节中的在制品和半成品降到最低,减少在制品和半成品库存占用资金。准时制配送在物流和运输中做到一体化协同运作,减少中间仓储和搬运等环节,将物流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准时制销售按“真实的”订单生产,“消灭”成品库存,或销售预测准确,降低成品因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产生的降价风险,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VMI所谓的零库存,是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VMI是供应链环境下实现“零库存”的一种手段,在某种意义上VMI确实实现了“零库存”,VMI的需求方实现了“零库存”。

3.信息技术与VMI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指各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工具,用来加工信息,并支持组织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的任务。VMI中零售商的店铺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决策由零售商主导,而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把握,供应商基于零售商销售库存等信息,判断零售商库存是否需要补充。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与传统库存管理的比较

传统库存管理(Retailer Management Inventory,RMI)是指零售商依据顾客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需要,使用独立需求库存控制订货点技术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供应商根据订单将产品配送到零售商仓库中,并依据零售商历史订单制定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而VMI是供应商管理零售商库存,依据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进行库存补充,传统库存管理中各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各自为政,易引起高库存。VMI与传统库存管理除了在工作原理、供应链简单模型、信息流与物流有不同之外,在库存管理思想、库存决策权、需求预测信息来源、补货驱动模式、库存风险承担、延迟策略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

企业成功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必须满足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双方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等基本条件。企业有积极性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其实质是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比未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花费的成本小或获得的收益大。

(一)资产专用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资产专用性是指投资专门化的一种特有交易关系的程度。VMI模式是一种具有阶梯层次性的公司间的管理监控结构,在一定的资产专用范围(AL至AH)内,VMI模式与短期的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了较低的治理成本,如图1所示。

(二)交易频率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交易频率是指在既定交易安排程序上的交易量。VMI的实施需要技术与人力的投资,当交易不频繁时,机会主义的损失可能比实施VMI的损失更小,采用纯市场交易模式为宜;当交易更频繁时,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可能比实施VMI的成本更小,采用企业内部交易模式为宜;当交易较频繁时,不合作导致的潜在损失可能超过VMI运作的间接成本,VMI模式成为较佳的选择。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交易频率范围(FL至FH)内,VMI模式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了较低的治理成本。

(三)不确定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系

不确定性是指不可能预测到的相关意外事件发生的状况,包括行为不确定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组织流、信息流、物流的不畅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衔接的不确定性和运作过程的不确定性;供应商供货不及时、生产系统的不可靠、机器的故障、计划的执行偏差、资金周转不灵、预测的不准确、购买力的波动等不确定性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订货提前期、货物运输状况、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的时间、运输时间、需求的变化等不确定性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长期承诺,潜在地增加了意外事件下运作的僵化与成本,导致VMI不确定性增加。如图3所示,在一定的不确定范围(UL至UH)内,VMI模式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相比,提供较低的治理成本。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和相关理论的联系分析可知,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不同于纯市场交易模式和企业内部交易模式。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关键经济决定因素,指出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与资产的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等因素是正相关关系。对供应链库存成本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虽然探讨了VMI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信息技术平台、信任机制、战略等研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全方位的支持;

(2)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协调机制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

参考文献:

[1] 赵林度.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2(3):514-522.

[2]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槐林,杨敏刁,张晓凤,等.供应链管理中VMI系统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5,8(l):12-15.

[4] 张爱文,陈俊芳.供应商管理库存对供应商的成本分析[J].预测,2004,23(4):72-74.

[5] 陶进,姚冠新,谈迎莹.供应商管理库存对顾客服务水平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5,(8):40-42.

[6] 孙斌锋,吕雄伟,谭顺勇.VMI模式下最优订货点的仿真研究[J].物流技术,2005,(3):33-34.

[7] 章芹敏,张诚.论供应商管理库存(VMD)对SCM的流程优化[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3,(l):126-127.

[8] 吴文祥.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3,15(6):55.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飞速发展和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谓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络结构[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进行企业活动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上游的所有关系企业,以及与下游用户及最终消费者所形成的链条网状结构,它是从企业供应出发,到最终的消费结束的整个过程。在汽车供应链上以汽车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涉及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下游汽车4S店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一、汽车服务行业的库存管理现状

20世纪末期我国引进供应链理论,相对于国外企业来说在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的应用相对比较晚,但供应链(Supply Chain)理论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管理理念,值得国内各企业研究和学习。在国内的汽车行业领域供应链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可与应用,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制造商在面对上游供应商企业通过库存信息要形成合理的采购订单,面对下游的4S店以及消费者要有准时保质高效的供货保证,这就需要汽车制造商对自身的库存做出保证。库存是连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重要桥梁之一,在汽车制造行业的整个供应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只对汽车制造商对4S店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环节中的库存做出分析。

所谓4S店是一个主要以汽车厂家连销式专项品牌经营为主体,以整车销售(Sale)、配件供应(Spare part)、维修服务和信息反馈的“四位一体”为特色的综合性汽车营销模式[2]。汽车制造商与4S店直接的供货连接是通过制造商的库存来联系的,所以汽车制造商的库存管理对于汽车销售的整条供应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库存能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供汽车制造商与4S店的效率,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库存的优化管理成为汽车制造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我国现阶段汽车自主产品少,依托国外品牌的优势建立的汽车加工厂较多的现状,汽车制造商对其下游的4S店零部件供应环节中的库存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汽车零部件库存的管理信息系统落后。国内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系统落后的现象,与国企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接轨程度差,如库存管理软件的应用技术在国内各企业的应用比较少见或者落后。

(2)库存控制的方法或者策略简单。国内企业从上层到下层所有管理者对库存控制的意识淡薄,库存管理的操作方法简单,企业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库存管理和控制机制,如:盘点周期无法正常实现、企业缺少库存管理章程。

(3)与4S店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低,汽车制造商与下游的4S店经营管理的沟通方式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的缺货、少货,信息数据统计不准确,因此难以达到顾客的满意度。

(4)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比较低。国内各企业吸收的员工能力素质存在相应问题,企业对于员工后期的教育培训做得不到位。

二、库存管理改善措施

在正确分析国内汽车制造商对4S店的零部件供应的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当今国际对库存管理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来实现库存管理优化。

(1)建立新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信息流可以实现企业内的信息流通以及制造商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在库存管理中好的信息平台可以对各个零部件的库存信息、流动状态做出详尽了解,便于库存管理人员对零件进发货处理。

(2)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与培训。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对员工进行教育与培训,能使员工更好的掌握企业库存管理方法的同时,发挥人员的创造性来实现更好更优的管理体制。

(3)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3]。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做到及时更新,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这样便于库存的盘点与整理,有利于汽车制造商对库存内零部件的整理,更有利于下游企业对自己订货做出判断。

(4)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新信息系统的建立、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等环节都需要企业内部领导者的参与和支持,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下员工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库存管理过程上。领导者对下属员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结论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个性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开放以来,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制造商在面对这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如何使自身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是企业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行业供应链上处于核心企业地位,上游与供应商有这联系,下游与4S店及其最终消费者产生关联。由于汽车本身的复杂性,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制造商必须做好对自身的库存管理,采取先进的信息系统,不断对企业员工素质进行培养与再教育,与4S店共同搭建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零部件库存管理的优化,从而提高整个汽车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要对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产业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保证供应链环境的质量。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采购管理及库存管理是供应链体系的两个方面,这两部分的规范性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产品价格浮动与公司的效益和利润。因此,对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研究具备相当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如何保证采购、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环境下的协作,提高企业利润,是众多学者亟待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基于现代贸易企业,对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的定义源于1982年,奥弗尔、韦伯两位咨询人员提出物流管理被供应链管理所提升,并强调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希望高层管理者能注意到该点并协调企业各节点的矛盾性。但对于独立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已经被实践开展起来。后来许多学者对该问题加以关注和研究,在大量专著中都有涉及,其定义分别有以下几类。供应链世界论坛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提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的,是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关键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供应链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它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供应链管理包括: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备品备件的采购、制造与装配,物件的存放与库存查询,订单的录入与管理,渠道的分销及最终交付用户。上述定义中的基本思想一致:供应链管理,即通过集成管理思想和方法,有机结合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如供应环节、生产制造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直到到达顾客手中,供应链管理能有效管理从原材料到顾客手中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领导、执行、控制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的效益。

2企业采购和库存管理的背景

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与传统的采购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主要差异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多为订单采购模式,只有拥有客户的订单需求,才会驱动订单的采购,因此也称作“订单驱动模式”,其主要特点为信息传递效率高、供应商应变力强、可不断修正计划保持供需的一致性、减少成本消耗等;第二,供应链环境的采购管理重视对外部资源的整合;第三,其将采购双方的关系从一般买卖转变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库存管理则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良好的库存管理体系能给企业提供缓冲和应急功能,避免企业因特殊事件而出现问题,如21世纪初的李宁公司就曾因库存管理的问题导致市值出现急剧下滑。采购和库存管理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紧密相连,采购管理是库存管理的成本管理方式,库存管理则是采购管理的重要参考条件。统一来看,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企业获取更多效益,减少成本花费,如原材料、运输和库存消耗等成本对企业管理的制约。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联系不够密切

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本质上息息相关,两者不可或缺。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未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将两者进行了割裂和分离,最终导致生产管理出现了严峻问题,严重制约了采购和库存管理的完善和发展。第一,库存管理是采购管理的基础,若无库存管理提供支持,采购人员无法了解企业的库存状态,使得采购缺乏数据支撑和计划依据,极易导致企业内部货源出现重复、短缺、资金浪费等多种问题。第二,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的分离使得企业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一般采购管理需要率先了解企业内库存管理实际状态并进行综合分析,两者分离会导致两方都很难进行有效把握和控制,对企业整体运行极为不利。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两个重要部分,两者联系不够密切所导致的质量降低也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运营。

3.2缺乏一体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当前的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和库存管理缺乏一体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这使得企业内部两者的合并相当困难,难以实现深度交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使得企业需求很难被满足。目前信息化管理的不足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首先,现代企业缺乏满足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自身信息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缺乏信息基础;其次,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控制系统,信息普及和处理质量都相对较差;最后,企业内员工个人信息化素质水平不足,难以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制约着企业内部采购和库存管理的协同化发展。

3.3采购和库存管理模式涣散

现代企业内部,采购和库存管理模式涣散的问题极为普遍。企业内管理系统缺乏完整性,采购、库存管理及两者的协同管理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协同管理体系不明确、职务责任分配不明确及执行力差等,制约着现代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企业内管理人员也未起到监督职能,监督缺位,企业内管理的专业化不足。

3.4库存控制策略针对性不强

库存管理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影响很大,企业一般会通过已知信息对库存进行控制从而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对供应商来说,必须要提供可靠的交货数量和质量,但总有些供货商的货物质量堪忧。这种状况使得市场中货品存在不稳定性,很容易出现部分货品需求可预测,另外一部分不可控的局面。这种供货商差异带来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库存控制策略便能统一和解决,但很多企业所采用的都是统一的库存控制措施,无法应对这些状况。

3.5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风险主要有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对其进行细化,则有道德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生产组织与采购风险、分销商选择风险、物流运作风险和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六种。其中道德风险及信息传递风险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信息传递错误等原因所造成的,极容易导致供应商为寻求利益以次充好,或者生产和销售理解存在分歧从而导致“牛鞭效应”的出现。生产组织和采购风险使得生产中缺乏柔性,极容易因某环节的疏漏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停滞。分销商选择风险则有可能导致竞争失败,甚至供应链分崩离析。物流运作风险则是供应链管理中难以实现高效物流运作造成的风险。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则是因为上下游企业自身企业文化的不同,经营理念、文化制度、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工作结论相悖的风险,很容易造成供应链崩溃。

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促进采购和库存协同管理的对策

4.1改革管理体系,强调准时采购

若想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对企业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进行协同化发展,必须要从体制上将两者整合起来,优化管理系统,改革管理体系。首先,必须要将采购和库存管理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其作为企业的关键部门,设置企业内的管理职位,从而使得两者的管理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其次,改革管理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对管理办法的创新和完善,要改变传统库存管理方法的冗杂性和粗糙性的特点,简化库存管理的业务量,把握对少数物品的关键管理。保证管理方法趋向条理化、精细化发展,避免管理出现质量混乱。准时采购(JIT采购法)作为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可以作为管理体系改革中的采购方法,该模式有助于集中应用和反映采购信息,并且在需求层面上按需提品和服务。采购过程既不提前,也不延迟,因此叫作准时采购。准时采购的应用对于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要求都更高,取决于全社会的管理水平,在选择中应慎重而全面考虑,从而做出决策。该方法的使用可以大幅减少库存,提高材料与外购件质量,并减少成本花费

4.2创新优化信息化建设

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采购和库存管理的共同进步,必须要进行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创新优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程度,给两者的管理奠定外在基础。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频率互动,确保企业内更体系化、精确化数据库的建立和更新,能够给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反映。一旦出现采购或者库存数据的变更,都能迅速反馈给系统,从而便于企业处理信息,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现代企业也需要提升员工素质,最大限度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建立来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

4.3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联合库存管理

现代企业的采购和管理的协同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失去监督会导致管理工作懈怠,影响工作效率,严重制约管理效率和质量。企业必须要对分管采购和库存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细究各环节员工的素质水平高低。通过企业严格的监督体系,为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企业还必须要依据发展状况对采购和库存管理环节设定应急方案,一旦出现问题保证能即刻处理解决。同时,也应该加强联合库存管理,让供应商和客户对库存计划进行协同处理和制定,避免“牛鞭效应”的出现,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4.4结合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对于企业来说,VMI策略的实施是依托于订单标准而处理的。企业必须要和供应商共同了解供应商订单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及相关信息;需要建立EDI标准报文,强化企业的功能性,将订货、交货、票据处理等环节都交予企业处理。对于企业来说,VMI的关键点在于企业库存管理是否透明。一旦两者之间的库存信息系统是透明化的,企业就能及时了解供应商的库存变化量,也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需求,从而促进采购和库存的协同管理。

4.5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长效合作关系

在供应商与制造商关系中,存在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争关系和合作性关系,或者叫双赢关系(Win-Win)。两种关系模式的采购特征有所不同。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以贸易企业来说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供应商需为企业采购需求反应实时现状,时间要求比较紧张,因此要求较高的工作效率。但是企业人员在采购和库存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验收步骤进行依次检查审批,后续销售出库之前也需要评定货物质量,因此,如果与供应商形成长期、高质量的合作,对企业供应链的优化有很重要的帮助。

5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便于企业建立更完整、高质、高效的商业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的采购和库存管理都是货物供应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该项管理关乎于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等诸多方面。想要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充分保障企业的合理性,对供应链进行合理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和库存管理需要对实践应用进行优化。对企业内部咨询、内部招标的合理规范,能减少企业的成本花费,促使企业的物资采购及库存工作都能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企业利润。尽力将供应商、采购和库存管理三者进行有机融合,协同管理,促进三者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从供应链角度对企业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战略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其他企业带来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明亮.对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的几点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7(22):167-168.

[2]张竞予.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智富时代,2017(2):205.

[3]姜慧华.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复杂网络理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69-73.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43-02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演化历程的规律性把握,对各个高校所开设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总结性归纳,以及对优秀企业实践的探索性演绎,提出一个关于供应链管理教学的基础性框架。供应链管理教学人员和学生都可以通过此框架准确把握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知识架构,以避免当前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存在的无序现象。

二、供应链管理教学设计框架

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以下几个途径。首先,从国内外著名高校搜集了50个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通过对这些教学大纲的比较,找到供应链管理基本的核心框架。第二,通过查阅国内外主流供应链管理教材,寻找各教材之间的异同,并归纳出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第三,通过对相关高校教研人员和企业相关经理的访谈进一步了解供应链管理人才需求特点和教学理念及方法。在收集到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理,提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框架。

在供应链管理出现之前,供应链管理的各个职能大都属于高校商学院的课程或是章节,比如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组织理论。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出现之后,这些职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职能,而是放在了以整合为目标的供应链管理框架之下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并没有弱化供应链管理各个职能的研究,各个职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反而为传统的职能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

根据对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对比,同时考虑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笔者对供应链管理教学进行了设计,主要包含内容结构,各个部分内容以及相应配合的大量案例、辅助文献和视频材料等。由于供应链管理发展时间尚短,相关理论还不够完善和精确。因此,供应链管理在逻辑推演中依靠大量的案例作为依据,案例教学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整合,即整合供应链各个职能以及各个企业的运营。因此,整合理念贯穿于课程的始末。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介绍、库存控制、网络规划等十部分内容,下面就对各个部分内容进行简短的介绍。

供应链管理介绍部分主要描述供应链管理的哲学理念及其在当前环境下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的哲学理念就是整合,整合包括把供应链看作一个系统,而各个职能和企业都是供应链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整合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合作,即摒弃传统的零和游戏观念而追求双赢。供应链管理属于跨学科课程,因此在本部分也需要介绍供应链管理与其他学科比如营销管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库存控制在供应链管理出现之前早已存在,在运营管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样,供应链管理也把库存控制放到了核心的地位。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企业运营成本的巨大影响上,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主要就是通过降低库存成本而实现供应链总成本优化的。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库存控制与传统库存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主要关注单一环节的库存,而后者是把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库存看成一体,通过供应链的库存配置优化供应链的总库存。

网络规划对应于传统的选址理论,但是供应链网络规划的目的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即在高服务水平约束下的供应链总成本最小。由于供应链网络十分复杂,包含多个节点,因此在本科阶段的网络规划进行了简化,一般都是侧重于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网络配置,通过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的权衡实现配送中心数量、规模和位置的最优。

交易管理和供应链合作充分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精髓。传统的交易决策一般都是买方根据自己的产销情况向上游供应商下达订单,上游供应商则按照订单满足下游用户需求。在交易过程中双方缺少信息沟通和合作,使得供应链利润没有实现优化,而且容易导致缺货或者库存的积压。在供应链管理下的交易管理中,上下游根据供应链总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协商确定订货和生产决策,对增加的利润进行分配,从而使每一方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供应链交易管理暗含了供应链合作和供应链优化,是双赢思想的充分体现。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牛鞭效应说的是需求或订货数量的波动沿着供应链上游不断扩大的现象。牛鞭效应给供应链的运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供应链库存水平高居不下,另一方面却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牛鞭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供应链成员之间缺少足够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双输的结局。从牛鞭效应的原因可以看出,信息在供应链中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

在产品设计和延迟策略部分,产品设计是与供应链目标相一致的,即产品设计一方面要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增加客户服务水平。为此,产品设计需要融入到供应链管理框架中来。最具有革命性的产品设计策略就是延迟策略,即通过把产品差异化的环节延迟到客户订单下达后进行。延迟策略在供应链管理中占用重要地位。

配送策略主要说的是产品向市场的流动过程。传统的配送策略主要是采用以仓库作为主要节点的配送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配送是基于对产品需求的预测,根据预测提前布局产品。在新的环境下,需求不确定性不断提高,预测的难度越来越大,在仓库中所布局的产品数量越来越难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在配送策略领域,供应链管理的革命之处在于以存储产品为主的仓库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配送为主要功能的配送中心。当前,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配送策略成为各个供应链的主要配送模式。

采购管理是一门相对古老的学科。传统的采购管理更多关注一次交易的结果,因此更加注重交易价格。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采购管理不仅仅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产品的交货期等服务水平指标也能有效改善。本部分是以以下逻辑顺序展开:首先从一家企业的零部件的获取入手,该企业可以选择自制,也可以选择购买。如果放弃自制而选择购买就是一个外包的过程。最后,如果选择购买,企业就需要进行采购管理。

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则成为了新经济的代名词。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也有必要成为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一部分内容。由于缺乏时间的检验,这一部分还缺少相对成熟的理论,更多的内容是案例分析。

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化的普及。因此,国际供应链管理也必然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国内供应链,国际供应链更加复杂,运营的难度更大。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供应链管理的标杆企业多是具有国际运作背景的跨国公司。大部分电子产品和服装等轻工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国际供应链运作特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位于不同国家。因此,探讨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战略就变得十分重要。

三、建议和结论

(一)教学建议

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精髓,除了以上内容的分析,笔者还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以下内容和活动:首先,利用应用软件或其他实验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过程。许多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是通过应用软件应用到实践当中的,给学生足够的软件模拟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聘请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客座讲师。由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较晚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供应链管理理论还不够严谨,与企业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来自企业的客座讲师对企业运营具有更深的真知灼见。因此,聘请客座讲师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差距。最后,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实习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甚至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实习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沟通技能和人际关系能力。

(二)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整合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框架。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整合,通过整合这一供应链管理理念各个章节有机地衔接到了一起。课程框架不仅仅适用于高校本科供应链管理教学,还能应用于对企业供应链管理岗位员工和经理人员的培训。当然,由于供应链管理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本课程框架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开阔学生最新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学术造诣和就业市场都具有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分公司登记申请书 下一篇: 端午节活动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