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防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6 16:22:15

供应链风险防范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1)

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客观的风险因素。风险和利益同时存在,风险是利益的代价,利益是风险的报酬,两者相辅相成。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与变化的客户需求使得供应链中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潜在的风险对供应链的正常稳定运营构成威胁。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与决策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不仅要求在供应链中建立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的机制,同时为了避免风险、减小风险对供应链构成的威胁与损失,还应建立合理的供应链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对供应链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决策并采取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

一、供应链风险的内涵及种类

供应链风险是指由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和破坏供应链的安全运行,使供应链管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成本增加,给整条供应链成员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及危害。供应链上物资从供应源流经众多节点企业,最终到达用户手中,要经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过程,期间伴随着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虽然整个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供应链上的企业毕竟是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有各自的经营战略、目标市场、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等,甚至存在一个企业同属多个相互竞争的供应链的情形,这一切都增加了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风险的产生。因此,在分析供应链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对供应链风险的认识。企业在供应链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既要最大化供应链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持续利益,更要对供应链中潜伏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并建立起防范与控制机制。

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分为两大类:内生风险(In-digenous Risk)和外生风险(EXO enOLl$Risk)。内生风险是指供应链系统内部来源于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不确定性的风险,如各环节企业之间潜在的互动博弈与合作引发的道德风险、信息传递风险、文化差异风险、利润分配风险、能力风险等。外生风险是指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一般不能通过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努力加以消除,而只能利用完善的预警系统规避风险,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紧急措施。如经济环境风险、法律法规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战争风险等。

二、供应链合作中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供应链风险预警是一种主动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供应链主体有计划、积极主动地对其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经营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积极预防,通过有计划地对供应链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为防范和控制各种可能出现的灾难提供经济、合理、可行的预案,从而将灾难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二是强调整体性,其立足点是整个供应链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一)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因此,对供应链的考察不能局限于某一企业以及其内部职能部门或者职工个人,应全面、整体考察整个供应链,即要求风险预警系统从考察整个供应链角度出发对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市场营销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且对各类风险的各个影响因素都予以充分考虑,做到监测指标不重复、不遗漏,使监测指标体系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供应链的风险程度。

2、层次性原则。对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人手,三个层次彼此联系。宏观风险一般是以信息决策流的运行表现出来,中观风险主要是以资金流的运行表现出来,而微观风险主要是以物流的具体运作表现出来。对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也应从信息层、资金层和物流层三个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3、动态性原则。动态性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空间上看,供应链与企业不同,它的组成要素具有一定独立性,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联接的,而是通过共同的经济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对供应链经营风险的监测有一定的柔性。

从时间上看,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对供应链经营风险的监测不仅具有预测未来的价值,而且要具有分析经营趋势的作用。它要求预警监测必须把过去与未来连接在一起,把供应链经营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风险预警监测应是一种动态的分析监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反映。动态分析监测还可以反映供应链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从监测时间跨度上看,监测的时间越长,越能反映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水平。动态性还体现在这个风险预警系统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供应链风险的变化而不断修正、补充监测的内容,确保风险预警系统的先进性,

4、灵敏性原则。由于供应链结构的特殊性,一种微小的风险都可能带给供应链剧烈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完全破坏一条供应链,使之解体。因此。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作为一种信息系统,所采用预警指标的灵敏度要高,即指标微小的变化能直接、客观、及时、准确地映射出供应链运营状况的变化。

5、及时性原则。从预警的性质来说预警是一种警报,即在供应链的运营状况出现恶化或发生险情之前,能够及时地亮出“黄牌”,给予警示。为此,预警机制必须具备及时性,能够及时发现并警告供应链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否则,等到风险已经转变为损失后才拉响警报,而此时“木已成舟”,预警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及时性是预警机制的灵魂。

6、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因构建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预警机制而导致的损失。强调经济性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企业构建预警机制只在重要环节和领域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各个环节和领域进行同样周密的预警,

(二)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内容

1、风险意识。在供应链的各种活动中,风险并未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难以置信的结果可能令人手忙

脚乱。其实,其中有些后果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求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能被系统地管理起来,识别风险并能确定其影响范围,也就是说供应链的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必须提高对风险的主动意识,对待风险及其影响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预案、有措施。

2、风险识别。它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不经过识别并用语言描述,风险是无法衡量、无法进行科学管理的。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

3、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以测量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为风险处理提供依据。其目的和任务是评价供应链已识别风险的原因和结果,

4、风险处理。是指针对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的风险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它是风险管理过程的一个关键性阶段。风险处理的手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控制型和财务型。控制型风险处理手段是损失形成前防止和减轻风险损失的技术性措施。财务型风险处理手段是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筹措资金,以便对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偿,与此同时,还要进行风险控制与反馈。

(三)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体系框架

如图所示:

三、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控制策略

供应链风险防范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预警实施过程中提出的信号显示,分别根据不同风险类别采取的解决和消化供应链风险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的总称。其目的是将可能出现的损失减至最小,确保供应链正常运行,消除或降低供应链风险损失。

第一,建立科学的进入考评标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关系属于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它应具有科学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考虑新成员的加入时,应根据一套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对其进行考评。这套标准体系涉及到对企业多方面的水平和能力的要求,如服务质量、交货时效、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另外,还涉及到合作的基础与前提:优势能否实现互补、文化是否兼容共存、组织是否协调有效等。科学有效的考评系统,有利于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作伙伴选择;选择与自己业务密切相关且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有助于规避风险,加强供应链的稳健性。

第二,订立防御性合作关系条款。选择了合适的合作伙伴后,在订立相应的合同内容时,可适当考虑加入一些防御性条款。比如,供应链中成员企业可以达成共识,对于新进的成员,不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都要做出相应的责任承诺,如资金或设备的投入,或名誉、商誉的保证。如果放弃合作关系,该成员企业的人力、设备和商誉等资产将受到很大损失。通过这种防御性合作条款的订立,一方面,可以使有意进入供应链的企业做好充分准备,达到既定的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约束成员企业关心整条供应链的兴衰成败。另外,较高的退出成本也可以尽量消除企业通过欺骗而谋私利的可能性。

第三,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共享就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共同拥有一些知识或行动。供应链上各企业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一方面,提高了供应链运作的协同性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供应链上潜在的风险,为规避风险、及早采取补救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至少应该包括:库存信息、销售量信息、订单信息、计划信息、物流信息等。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2)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及其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是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变为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本质上,供应链融资是贸易融资的延伸和深化。同传统贸易融资相同,银行在供应链融资服务体系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资金。但是,供应链融资突破了买卖双方由于贸易形成的贸易关系的局限,使融资活动形成一条贯穿供货商、核心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高速公路,从而使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供应链中资金的利用效率,供应链金融的目的就是为供应链各方提供一种多赢的高效融资解决方案。物流企业参与了供应链交易的整个过程,掌握较多供应链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参与主体带来多赢的局面。首先,商业银行可以拓展业务范围,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集群;其次,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来获取融资,缓解流动资金压力,继续扩大生产,节省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而核心企业只要提供信用担保,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成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加入这条供应链。

当前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一点对全国、属地化办理和集中处理模式。“一点”是指以某一核心主体为中心,“全国”是指位于核心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上小游的中小企业。这种模式主要是核心企业提供其供应链企业名单,并为这些企业提供信用支持,然后以核心企业为起点,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展到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众多中小企业。属地化办理模式强调供应链企业营销的营销主体是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属地行。其特点是总行统筹,属地行办理,核心企业所在地行配合营销。集中办理模式是由属地行发起,核心企业所在行配合,有统一的中心部门处理。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必须建立统一的供应链融资业务部门,如民生银行的贸易金融部,统筹供应链融资和贸易融资业务的运营和拓展。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由于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产品中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供应链金融同样具有传统的金融风险特征,仍然具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监管方的管理风险。关于信用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供应链金融是以贸易的自偿性和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为基础进行授信的,能够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违约风险,但是仍然有其他风险因素可能造成借款企业违约,给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由于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对于市场预测缺乏一定的分析,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有时候会出现盲目生产、盲目投资的现象。一旦市场风向发生转变,那么中小微企业可能会出现破产的状况,有些中小微企业主会选择逃债,留给银行的是空壳的公司。对于市场风险,一旦发生逾期未还贷款的情况时,企业资产的变现价格就可能和当初作为抵押、担保时的价格不等,若是此时价格处于低谷期,就无法弥补银行的损失了,这就是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风险,可能引发动产变现价值的缩水,无法足额偿还或者不能偿还债务,形成坏账。而对于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的过程包括:产品设计、信用调查、授信审批、出账、贷后管理和贷款回收等,每一个操作环节上发生偏差,都有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供应链融资的核心部分就是有效控制授信支持型资产,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实质上这一做法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转移,降低了信用风险的发生,增大了操作风险的概率,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远大于传统的授信业务。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是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主要是资产支持型信贷业务,因此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过程中,动产担保物权的归属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开展这类业务的安全性,但我国国内相关法律制度关于动产担保物权的方面内容模糊,可操作性差,由此带来了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监管风险,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只有近二十年,物流市场上以民营企业居多,存在着公司规模小、操作不规范、监管人员素质低的问题。监管公司对抵质押物的审核不严、管理不善等行为,易导致存货价值低于融资金额,一旦发生贷款企业逾期不还的状况,存货价值难以弥补银行的损失。因此,监管公司的管理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措施,首先应当营造适宜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供应链金融的制度环境:完善关于动产的保护法律,我国应尽快修订原有法律中不适宜实际操作的条款,根据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制定详细具体的法律法规;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行业规范,建立供应链金融的准入系统,对于金融机构、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行业规范,这样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杜绝一些商业银行采用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加快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建设,提升供应链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的服务水平。其次应当优化供应链金融行为主体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的管理:。一方面,核心企业不应该凭借自己在供应链上的强势地位,在交易价格、付款方式、销售指标等方面挤压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将中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转移到自己企业中来。并且核心企业还应该积极发挥供应链中核心地位的作用,可以给与供应链成员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涨跌价补偿、品牌支持、订单保证等等,来增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供应链融资的授信风险。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应该严格管理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并建立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准入和退出制度,为商业银行筛选出良好的合作对象,并在贷款定期向商业银行有关授信人的相关信息。最后应当选择良好的合作监管方式,应建立物流合作监管方的评估体系,严格筛选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那些经营管理能力强、合作意愿强、具有一定偿付能力的合作监管方,商业银行可以将固定经营场所、经营规模、商誉、责任意识、硬件设施等因素纳入合作监管方的评估体系,以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3)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Establishing of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Zhang Hua1 Yu Mengxi2 Chen Dan1

(1.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Business;2.Finance Depart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As the new research are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ocuses that cash flow should correspond with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 Due to the goa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It is hoped that what the autho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带来规模效益,供应链这一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连成一个功能性网络,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与整合,供应链上企业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品库存和商业交易时间的最小化。实践证明,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与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应链管理侧重于对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整合物流与信息流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较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伴随物流、信息流的资金流之中。

强调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供应链即金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循环与增值是由现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终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整合,可以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与单个企业资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更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实施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应将金融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结合考虑。

一、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指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并且更强调引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供应链风险则是指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流与物流的协调性下降,供应链金融成本上升,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供应链延滞或者中断的风险。

按照金融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

外生风险主要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影响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协调顺畅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于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不完全协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信用风险、贸易信用风险以及信息风险,如由于企业的违约而导致银行终止贷款,顾客信用等级评价失实而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以及有关资金信息传递扭曲等问题。

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认识有助于全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强化对不可抗性较小的内生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对外生风险感应的灵敏度,是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任务所在。为此,必须增强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协调性、提升供应链的协作效应。

二、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1、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应链突出了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血液”功能,强调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如何实现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供应链在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强灵活性,防止资金循环的迟缓或中断,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是构建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

所以,增强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必将以提高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由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中,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此外,它还将在供应链网络中起到信息中枢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业则集中精力做好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

在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在提供仓储、运输和配送服务的同时及时获取原材料、产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联结消费者的零售商为起点,将有关产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库存信息及时反馈于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以便制造企业适时调整生产以及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实时、可靠的产品需求及库存信息,能够有效较低贸易信用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这种物流与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状态,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

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他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通仓服务,将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实施整合。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贸易,代办销售、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收付款项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有关资金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分析风险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及时反馈于其他链上企业;此外,根据对供应链上企业金融信用等级评价的状况,建立供应链综合金融信用体系,为其他企业提供委托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这样既可避免链上企业单独建立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必要重复和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在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谈判中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识的弊端。这种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的集成式管理,以为供应、制造、销售架设的物流、信息流桥梁为纽带,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对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和金融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并提高供应链对外生风险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实现风险防范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风险防范机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着“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这对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些业务的实施状况也将直接决定供应链运营的成败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奏效。

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性。信息流的传输覆盖了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个信息中心汇集,经过分析、加工与整理,再反馈给各链上企业。若包含了资金状况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带来“牛鞭效应”,不仅不能防范风险,还会形成更多损失。由此,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是风险防范机制实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应链是企业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但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的实现,否则就会出现因缺乏激励而带来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甚至供应链的解体。链上企业公平分配收益,是实现共赢的最直观表现,也是确保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通过谈判确定收益分配原则并在运营中合理调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实现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

三、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防范金融供应链风险、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赢格局,链上企业应当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这可以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过订立各项契约保证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约,它将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保证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合作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而在运营过程中,供应链上企业应严格遵照契约,保证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协调性。为此,在核心企业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拟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2、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信任

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成员间的信任,供应链上企业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ERP系统平台,利用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以此保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性,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物流、信息流活动的无缝隙整合。这要求供应链企业加大对信息管理硬件的投入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加速交易处理过程、降低信息风险和成本,实现信息传递及沟通方式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张华,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俞梦曦,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丹,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4)

【关键词】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市场需求,它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是由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全球性业务外包衍生出供应链管理概念。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板”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以适应这一需求。供应链金融随之渐次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供综合的财务金融服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要求能够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集成管理。供应链金融通过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促进了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竞争性国有大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全面放开,其目的在于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创新、刺激需求等,中小企业的发展承载了相当一部分推动国民经济前进的重任,也是创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可以说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中小企业,一般而言,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低、管理不系统、财务报告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公司无法利用财务杠杆进行再扩大生产,甚至由于强势上下游的压货、赊账问题,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在这种前提下,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就显得极为重要。

1 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创新金融业务。它通过将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结合动产,提供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融资、担保、结算、账款管理、风险参与及风险回避等金融产品和组合服务,可在为企业盘活资金流的同时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 供应链金融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典型的业务模式,它们包括但不限于进口业务、出口业务、保兑仓、境内外物流、海陆舱和池融资等。

2 供应链金融可以解决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过去中小企业由于征信有难度、贷款额度小,被银行默认为“放弃”的一块业务。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链条上数量最大、资产最薄弱的“草根企业”,而这些这些企业,没有专业融资的CFO或财务总监,甚至没有会计,融资十分困难。同时由于产业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付款条件,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潜在资金流的应收账款,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用问题,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而供应链金融,银行通过与各行业链的核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合作,给予行业成员全方位的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显而易见,这种授信模式流程长、主体多、操作复杂、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这些特征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态、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如果商业银行只为抢占市场而专注于产品推出和市场营销,而未能适时建立起相对应的风险识别、控制制度和防范措施,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是当前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3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供应链金融可以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零售商及终端用户。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分析,构成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要素包括:

①银行:银行作为该业务的资金提供者,通过整合一个行业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将基于正常贸易背景的企业信用进行捆绑,并基于此对该行业中短缺资金的企业提供支持。

②企业:这里的企业是指资金需求方,也是供应链中相对弱势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其自身资质的制约,按传统融资方法较难筹集资金,容易发生资金链紧张、断裂的可能性。

③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指在供应链金融中为上下游提供担保的企业,也是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这种企业通常规模大,自身实力雄厚,在行业中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对于上下游有较强的价格谈判能力。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即是通过对核心企业的审核,判断其商业信用和价值,帮助核心企业稳定上下游的资金链,进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发展。

④第三方:第三方是该业务的主要协调者,包括货物监管方、物流公司等,为银行及企业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是银行在物流方面为实现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降低质押贷款成本,而将一部分业务进行外包,主要包括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的监管、向银行与企业双方就到货情况进行通告、货物入库时出具仓单、对货物质量的日常监管、企业赎货货物出库时的数量监管、以及其他需要与企业、银行沟通的事项等。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有着显著地差异,其特点表现为参与主体众多,链条环节长,操作程序复杂,在各个环节上都容易出现风险点,加之供应链金融将上下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捆绑,风险可能进行纵向传递使风险控制更加复杂。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切实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其前提条件即是如何防范供应链金融中的各项风险。

4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

4.1 规范授信前的尽职调查

授信前的尽职调查是银行把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前提条件。银行第一线业务人员应对核心企业所处行业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包括行业所处的经济地位、有无国家或地方政策影响、前景如何、行业的运转周期及特点、产能是否过剩,并应尽量精准的反应在授信报告中,以方便上级审批人员审阅判断。审批人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实际了解该行业特点,并据此批复合适的授信额度、物流及还款时间,避免批复意见不合实际,流于形式。业务人员及审批人员都应该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优先选择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行业领域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2012年光伏企业由于产能过剩导致整个行业出现风险,究其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银行盲目对其提供保理业务,贷款盲目扩大所致。

4.2 严格控制核心企业准入条件

除了对行业需要进行选择外,对于行业内的核心企业也需要精挑细选。商业银行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时应审查核心企业在行业内的排名、市场占有率、商誉、内部管理制度等,明确核心企业的准入条件。审核的重点在于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经济与信誉两方面)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担保,并考虑该企业内部权责是否明晰,以保证业务开展后有专人专岗对接。

4.3 严格把控上下游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将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结合动产,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是1+n的形式,虽然该业务的核心在于“1”,但是上下游的“n”才是该金融产品的第一还款来源,换言之,上下游众多企业的信用风险必须在供应链金融中着重考虑,应杜绝只审核核心企业,不关心上下游企业资质的情况。为把控供应链金融风险,在选择授信企业时,应审查该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紧密度、运营及财务情况、实际控制人与高级管理层的资信情况等,确保还款的安全、稳定。

4.4 严格控制监管方准入。

监管方一般由仓储管理公司及仓库两方组成。银行在监管方的选择上必须审慎,确认监管方与企业无关联关系、内部管理职责完善、场地规划合理等,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自身经济能力较强的,与监管方订立的监管协议中应明确监管范围、货物的出入库细则、质押物的核对细则等。另外,确保质押物的安全还包含合理的保存质押物,防止质押物变质、损坏,从而导致银行与企业的利益受损。

4.5 优化操作流程、防范操作风险

供应链金融有别于传统贷款的“一年一查”,是根据质押资产的动态变化核定具体贷款金额,并不固定,体现了业务灵活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风险的难度。另外,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除了传统的借贷双方之外,还有核心企业与监管方的参与,使得整个流程较为复杂,为了防范操作风险,流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厂商银 业务为例,在操作流程中应至少注意以下几方面:

1)签立的合约应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确保质押资产全程在监管之下。

例如在厂商银合作协议中明确厂方的监管义务是到码头的还是直接到仓库的;如果为水陆联运, 水上监管如何落实;各监管路程中如有货物短缺如何定责。在实务操作中,一般断点出现于货物刚到达码头或刚运到仓库,监管方仍未接货的情况,需重点注意。

2)监管方应与银行充分合作。

由于供应链金融的动态特点,银行需要随时知道企业准确的货物情况,并据此核定企业的授信余额,这就要求监管方与银行共享物流信息,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对接系统,保证货物批次与购买合同严格对应,预防货物外漏。此外,当企业向银行偿还一定数额贷款要求从仓库提货时,双方信息通畅才能保证企业赎回货物的效率,这种效率才最终保证供应链金融并非只是一个融资的外壳,而是确实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3)建立快速的市场价格收集及补仓系统。

厂商银业务的实质依然是质押业务,所以足值的质押物是银行授信收回的保证。厂商银选择的质押物普遍具有价值稳定、不易变质、规格统一、易变现的特征,但是质押物的公允价值仍然会随着市场供求变化,而银行为企业支付货款则是根据合同价格核定的,这两者之间必然出现差额,在质押物市场价格下降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风险敞口。为了防止这种风险,就需要银行内部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收集系统,并在价格波动超过警戒线时,要求企业补货或者增加保证金。实务操作中,一般警戒线设置为质押物价值的70-80%。

4)加强对质押物的监管。

上文已有提及,厂商银业务仍然是依托于质押业务的,所以确保质押物安全是防范风险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质押物的保管一般由银行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监管,尽管如此,银行仍应该实地考察、定时盘点,并督促仓库方合理规划区域,严格区分不同货权方货物的堆放。谨慎设置企业提货出库流程,设立专人登记台账,确保银行与监管方的账账相符、台账与质押物的账实相符。

5)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

银行在撰写合约时就应尽力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这些应急措施除了质押物市场价值大幅波动之外,还应包括:为预防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质押物受损,是否要求保险;如果借款企业无法还款,核心企业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回购,运费如何分配等。沪上曾有案例,在2011年钢贸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时,有众多中小企业无法还款,但是鉴于初始合约签订时回购条款不明确,导致银行进入清收程序时间很长,质押品钢材由于生锈价值大幅下跌,为银行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立完善的应急措施才能确保在问题发生时,有理可据,防范法律风险。

5 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其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为大型企业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能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使自身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既为银行提供了比传统业务更丰富的利润、更多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因为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既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配合收款方式的改进、库存盘活和延期支付,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快了金融改革与创新的脚步,各金融机构与地方银行的崛起使得商业银行面临更市场化的竞争,而中小企业作为中国二次腾飞的中坚力量,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种解决其融资困难的模式,因此把控供应链金融的质量,防范各种可能的风险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 2009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5)

随着供应和需求不确定的增加、市场的全球化、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企业合作等所导致的供应链关系的日趋复杂,以及供应链所处环境的变化加快,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是由供应链协会SCC主持开发的产品。它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由5个基本的管理流程组成,它们分别是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和退货流程。本文研究就是基于SCOR模型分析供应链运作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一、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分析

1.供应链外部环境风险因素

(1)自然灾害、疾病、恐怖主义和战争。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风险、洪涝、风暴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是供应链失败的风险因素。疾病及战争也会影响供应链管理的绩效。

(2)社会环境。政治不稳定,政府对行业的管治及政府关于产品和工艺质量、环境及安全标准方面的严格管制成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公共事业,如供水、供电等出现供应中断时,也会对供应链的运作绩效有严重的影响。

2.供应链内部运作风险因素

(1)采购供应流程风险。采购供应流程中,采购的价格过高和采购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供应链运作发生危机;此外,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发生破坏的风险,选择不当是指选择单一供应商、供应商的实力不够、关键供应商破产等;最后就是交货迟延也会导致供应链运作发生危机。

(2)计划与制造流程风险。计划流程是企业根据需求预测数据在供应链进行统一计划,以平衡需求和供应。故计划的不准确和调整困难会导致供应链管理达不到预期目标。

制造流程中,关键客户的流失和客户变动过大都会导致供应链风险的产生;此外,由于供应链的成员之间因需求预测、批量订货价格波动和短期博弈等原因所导致的牛鞭效应现象,致使企业对需求无法准确把握;最后,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弹性不足,如生产的柔性低和规模过小。

(3)配送与退货流程风险。配送流程中,企业如何保质、保时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存有的风险有:运输失败,如无法保质、保时地将货物运送到正确的地点;配送管理软件发生故障或系统崩溃。退货流程中,退货业务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的信誉受损,还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影响供应链绩效。

(4)财务与控制风险。在企业中,财务能力的不足和财税制度不健全(如资金占用过高、资产专用性高和做假账等)也会使企业所在的供应链存有风险;还有就是企业对产品成本和库存控制不当都会导致资金占用;最后,作业安全制度的不健全也会使供应链运作存在风险。

3.供应链合作风险因素

合作伙伴间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以合同的方式,在合作过程中,信息起着主要的作用。供应链合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信息共享基础薄弱所导致的沟通不畅和不及时影响了供应链的运作绩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所导致的自利原则及合作伙伴之间缺乏信任,使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着风险和道德风险;利润分配不公和风险责任分配不公都会导致供应链的破裂。

二、供应链风险的防范

针对我们前面的风险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整体上可以将这些风险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像自然灾害、政治的不稳定等就属于不可控风险,对于此类风险,企业应建立应急措施,使得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而对于其他的可控风险,企业应从日常业务上对其进行关注。

1.供应链内部运作风险防范

(1)采购供应流程风险。企业应该从战略的角度选择供应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并开发后备供应商。此外,还要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检,以此来确保供应链稳定进行。

(2)计划和制造流程风险。对于下游的非最终客户,企业应加强与其在销售环节的信息共享降低需求波动,同时增强计划的柔性,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多变性;此外,采用尽量接近最终客户的网上直销方式,缩短上市时间和获取需求信息,降低风险;最后,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加强生产的弹性,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配送和退货流程风险。企业需要优化自己的配送网络,适当的将一些业务外包,从而提高配送绩效;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GPS、EDI、POS和RFID等新兴技术来提高交货的速率和效率,降低供应链的风险。

(4)财务控制风险。企业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和投资的科学性规范,减弱财务的风险。对于运作中的控制风险,从企业的日常管理抓起,建立一套预警信号,其中“临界值”可以根据行业水平和自身水平来确定,当现实情况偏离临界值过大时,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早减轻和消除风险。

2.供应链合作风险防范

供应链中,各企业不是孤立的,仅仅使自己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并不能保证整条链的最大化,因此,各企业如何协作发展,使得1+1>2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协作主要体现在交流合作上,像沃尔玛让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加强交流合作的目的就是使信息的共享度尽可能最大化,使得整条链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提升整条链的反应速度。为此,要设计激励合同和加强信息的合作基础性建设,如加强供应商的激励、建立EDI通信渠道、举行成员交流会等。

参考文献:

[1]Cranfield Management School.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R].Cranfield University,2002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世界正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社会迈进。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朗,竞争的形式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到世界《财富》五百强之首,沃尔玛的商业神话传遍世界,引起了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极大兴趣。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信息共享,快速响应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等亮点强烈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但是在尝试供应链管理的同时,供应链风险却没有被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总结沃尔玛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经验,探讨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应如何面对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沃尔玛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

从1962年山姆·沃尔顿开第一间连锁性质的零售店算起,沃尔玛家族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他们的事业推上了巅峰,40多年的风雨铸就了这个零售王国的辉煌,留给我们的是服务顾客、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和打破常规、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

“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才能够获得不可阻挡的威力”。正是供应链管理的率先引入,沃尔玛才能够成功的不断推进“天天平价”的成本领先战略,为从价格上战胜群雄,统一零售业扫除后顾之忧。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从四个方面体现出它的卓越:

(一)顾客需求管理

“对于一个志在长远的优秀企业来说,一个好的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理念,就犹如一颗好的种子”,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这样说。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是典型的拉动式供应链管理,即以最终顾客的需求为驱动力,系统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反应敏捷。沃尔玛创造顾客的经营实践表现在一方面千方百计为顾客省钱,让消费者满意,另一方面专注于他人忽视的市场,创造需求。“顾客永远是对的”是沃尔玛的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循的金玉良言,“三米微笑原则”、“日落原则”、“比满意更满意原则”等是公司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

正是这种时刻把顾客需要放在第一位,善待顾客的优良服务品质,以及在价格上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经营战略,使沃尔玛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并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二)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参与了企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对企业的经营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沃尔玛与宝洁的产销联盟正是这样双赢的典范。

与供货企业的和谐关系,使沃尔玛始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廉价货源。同时,这些产品也不会因为低价而导致质量下降,因为沃尔玛亲自参与了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一方面供应商的产品只要能卖到沃尔玛,就不需要进场费和保证金,而且程序简单,承诺一致;另一方面沃尔玛为关键供应商在店内安排适当空间,让供应商自行设计布置自己商品的展示区,旨在店内造成更吸引、更专业化的购物环境;另外沃尔玛还会免费为供应商提供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支持。在为供应商提供应有帮助和支持的同时,沃尔玛也对供应商制订一系列规范并督促他们遵守,包括沃尔玛对供应商自身的报酬、工作时间、歧视权利、工作环境、环境问题和机密性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沃尔玛的实践证明,零售企业和它的供应商之间并不是永远处于不可调和的利害相争之中,在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建立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以相互合作来实现双方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可以做到的。

(三)物流配送体系管理

沃尔玛的前任总裁大卫·格拉斯这样说:“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

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使沃尔玛被称为零售配送革命的领袖,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其独特的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存货周转,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沃尔玛的“不停留送货”供货系统共包括四个部分:高效的配送中心;迅速的运输系统;先进的卫星网络;连锁经营的流通组织。为合理调度大规模的商品采购、库存、物流和销售管理,沃尔玛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拥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结合出色的补货系统和零售链接,沃尔玛实现了产品从工厂到商店货架的“无缝”物流。

(四)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可靠支持。山姆·沃尔顿认为,信息化对商业企业的影响绝不只是技术应用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对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营销规划,进而整个企业管理思想现代化演进中的重要影响。

沃尔玛是最早使用信息化管理的零售企业,也是对信息通信系统投资最大的企业。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化了沃尔玛的核心价值,使沃尔玛走上数字化道路。同时,沃尔玛运用科技手段促进业务发展为各界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沃尔玛在全球4000多家店面通过全球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凭借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沃尔玛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保持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运转保持一致,使得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对象。

通过供应链管理运作,沃尔玛大幅减少了商品库存,节约了管理费用,简化了采购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各方共赢的局面,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零售王国。

沃尔玛经验对企业规避供应链风险的启示

供应链管理被引入我国已有一段时间,真正推行和尝试的行业与企业寥寥无几,但其在国外优秀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所展现的巨大能量使每个企业都心驰神往。因此笔者认为,选取国外优秀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剖析他们在应对供应链风险时的策略,为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作一番未雨绸缪的工作十分必要,而沃尔玛公司正是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优秀企业的典范。

(一)做好政府公关是规避外部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进入WTO之前,我国零售业并不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对于一个国外零售企业的进入,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显得尤其重要。1992年沃尔玛就拿到了在中国经营零售业的许可证,并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作,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官方支持、城市经济、国民收入、零售市场、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沃尔玛的对外扩张一直保持少有的谨慎,除了实施“采购中国”发展战略以促进与政府、商界的关系外,还向沃尔玛商店所在地的福利机构捐款,甚至还建立过一所学校。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登陆,充分说明了在开拓市场时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企业规避外部环境风险的重要性。

(二)大型零售业主导型供应链的成功经验

由于沃尔玛的供应链是典型的大型零售业主导型供应链,整个链条是以沃尔玛零售企业为核心,这种组织形式使沃尔玛在预防供应链固有风险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供应商的眼里,沃尔玛是一个强硬的客户,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为顾客讨价还价,而不必对供应商感到抱歉,他们惟一要得到的就是最低价。霸主的地位使沃尔玛在与供应商的交往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他要求每个企业都必须以最低价格保证标准质量,必须使用新技术与沃尔玛保持信息的同步,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能力而不被淘汰等,通过要求各个供应商遵循自己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将自己的价值观等潜移默化的移植到供应商的企业中,增加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文化共性,逐步减少了因企业间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磨擦和风险。

供应链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形式,若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很难使各企业紧密团结。沃尔玛针对于此,一方面尽最大努力降低成本,获取较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公平、透明、合理的分配各企业应得的供应链利润,化解了因利益分配问题导致供应链分崩离析的风险。

零售业是距离最终顾客最近的流通环节,一方面几乎所有产品都必须流经这一环节,使沃尔玛根本不存在供应商选择风险。另一方面,顾客需求信息的变化随时通过企业调查反馈到沃尔玛,其间没有任何环节的失真,因此,能够有效克服牛鞭效应的影响,使信息处理过程产生的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三)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

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高度重视,既是成就沃尔玛零售王国的重要保障,也是控制沃尔玛供应链风险的有效手段。沃尔玛的信息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其主要特点是:投入大、功能全、速度快、智能化和全球联网。公司专门负责软件设计的工程师就有2000多名。沃尔玛的自动补货系统采用条形码(UPC)技术,射频数据通讯(RFDC)技术和电脑系统自动分析并建议采购量使得自动补货系统更加准确、高效、降低了成本,加速了商品流转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其运输车队采用电脑进行车辆调度并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车辆进行定位跟踪。通过以上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大力投资和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配送系统之一。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7)

1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3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杨晏忠.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7(10).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8)

供应链是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网络组织,虽然整个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供应链上的企业是在行政隶属关系上相互独立的经营主体群,有各自的经营战略、目标市场、技术水平、运作水平,以及企业文化,这些因素使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面临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风险。

一、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的定义及内涵

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通过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来实现供应链整体产出价值最大化,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从中获益,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关系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加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强调合作和信任。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

二、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风险的类别、起因及特征等。桑圣举、王炬香、杨阳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将供应链面对的风险划分为合作风险,信息风险,道德风险,契约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等。章海峰从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自身及交易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的风险因素。各种分类方法固然有其科学的地方,但是却容易让人感到面面俱到,使防范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增加难度。因此,本文力求抓住供应链战略合作中的关键风险,将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面临的战略合作风险归纳为能力风险、道德风险、分配风险和外包风险。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的是战略合作伙伴遵守合作契约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得到剩余的收益,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危机。供应链是一个企业群体,链上的各企业分担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职能,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但是供应链涉及的是不同的利益实体,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表现在:一是合作伙伴没有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整条供应链的利益着想。这样,供应链就不能够通过合作来挖掘机制增值的潜力,失去了其合作的意义;二是合作伙伴退出合作关系。这样,供应链出现段裂,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失衡,要弥补断点、重建秩序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供应链的效率也会受到损害。

2.能力风险

能力风险指的是战略合作伙伴完成供应链上的相应功能的能力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能力风险一方面是能力的不匹配,根据“木桶理论”,供应链的效率取决于网链上效率最低的一环,能力最薄弱的战略合作伙伴限定了供应链整体的能力,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瓶颈。若选择的合作伙伴没有足够强的能力,那么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将受到影响。能力风险的另一方面是能力的过时,供应链是动态的、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不会永远占有优势,当竞争对手采用了新技术或新方法使效率大大提高时,若企业仍满足于维持原状,原来的高效优势可能不再突出,甚至相比之下呈低效弱势,从而制约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共同发展。能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供应链管理理念落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应用等信息化相关工作还不深入,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支撑技术,如VMI、CMI没得到普及等。

3.分配风险

分配风险是指供应链上的总产出价值在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分配时,达到公平分配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供应链整体利润是以各企业利润为基础的,在整个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各企业利润分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利润分配不公平,某个或某些合作伙伴觉得参与战略合作后的利润率或其他指标比参与前还要低,就会打击其合作的积极性,导致其要么拒绝合作,要么在合作中消极,不利于供应链整体产出价值的最大化。这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所创造的整体利润难以确定,缺乏统一、明确的计算方法,给分配造成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相互之间的业务没有明确的界限,难以确切地计算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共同创造的利润当中的贡献比例,同时供应链分配不均也是由于合作伙伴各自追求利益追大化的结果。

4.业务外包风险

业务外包风险指的是企业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后,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业务外包是供应链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桥梁。成功的业务外包策略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但是业务外包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包括:外包企业控制权的分散和丧失导致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供应链上外包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下降,进而影响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关键技能和交叉职能上的技能的丧失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信息的泄露,战略合作伙伴建立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信息共享,这就面临着对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失控的风险;成本可能提高,这主要是源自错误的外包决策。

三、 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防范

1.科学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所以,企业在考虑合作伙伴时应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评估机制,采用科学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对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并从中选择与核心企业业务密切相关且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有助于风险的规避,同时也是对合作伙伴能力的评估过程,应对合作关系建立前和合作关系维系期间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估。

2.构筑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信任机制

在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后合作双方所经常遇到的是合作风险,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相互信任既是合作伙伴间互惠互利的需要,更是供应链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行为路径。要建立起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首先要建立起能够促成相互信任的产生机制。相互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机制型等三种形式。究竟选择哪一种产生机制,应该由供应链管理人员根据供应链的属性和特征来确定,其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所选择的产生机制与供应链的属性和要求相互吻合、相互适应,并保证合作伙伴关系1+1>2的协同效应。

3.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激励机制

在供应链企业间,制造商为了鼓励供应商,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机制激励供应商的行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的激励机制要具有激励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叫做自动实施(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条件下,供应商也愿意自觉实施,因为它能够符合供应商的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方法和手段来降低合作风险和不道德风险。一是价格激励,供应链各个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价格包含供应链利润在所有企业间的分配,以及供应链优化而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损失在所有企业间的平衡。价格对合作伙伴的激励是显而易见的,高的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低价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供应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稳定和运行的顺畅。二是淘汰激励,淘汰激励是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一种危机激励机制,让所有合作企业都有一种危机感,这样一来,供应链成员企业为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获得群体优势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发展,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对自己承担的供货责任,从成本、质量、到交货期等进行全方位的负责。三是研发激励,邀请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和共同投资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可以让供应商全面掌握产品的开发信息,有利于新技术在供应链企业中的推广和开拓供应商的市场,同时也能增强供应商的责任感。四是信息激励,双方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能够促使供需双方在服务和物质迅速交流,能使合作双方的满意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激励的提出,也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在供应链合作中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此带来的合作风险。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9)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从单一主体经营、财务、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综合实力、还款能力进行的信用评价。但在供应链背景下,链上企业的风险已发生根本变化,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增级效用以及真实贸易项下产生的自偿性还款现金来源降低了上下游交易方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传递的风险因素又使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不仅包括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同时还涉及到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风险、交易对手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交易资产风险、操作环节风险以及来自于物流监管合作方的风险等。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累积的或有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另一方面,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用于体外循环,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自偿性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点,而自偿的根本依据就是贸易背后真实的交易。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为质押/抵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的根本保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出现伪造贸易合同、或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现问题、或质押物权属/质量有瑕疵、或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套取银行资金等情况出现,银行在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盲目给予借款人授信,就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防范篇(10)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个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主要体现为如何加强合作、加强对资源协调运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因此,信息作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沟通载体,对企业间的合作、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完全会产生一些信息风险,这是无法避免的。因而研究信息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供应链中的信息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风险,在这里是属于商业范畴之内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事件或一个行动对一个组织实现其商业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信息风险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组织实现其商业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其特征实际上是信息原因导致的不确定性。下面从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信息风险问题。

(一)委托—机制所带来的信息风险

众所周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间是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加入供应链,企业间是一种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但由于各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各自的工作方法可能因组织管理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供应链中的企业都会从各自的自身利益出发,展开合作对策研究,在委托与承包企业间形成一个合作协商机制和委托机制。那么,“委托—”关系就成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一种体现。

“委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一般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往往比人处于一个更不利的位置。在整个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从合作伙伴那儿得到最大的收益。

信息的不对称可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指某些人的知识,分别称为隐藏行为与隐藏信息。根据这一模型框架,我们假设供应链上有一家供应商和一家制造商。制造商委托经过挑选的供应商来完成一部分业务,自己则集中力量完成市场调查、产品设计、销售及服务和本企业的生产管理。但由于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缺乏信任,那么在“委托—”关系中,就会引起两种问题:一是逆向选择,就是制造商(委托人)在选择供应商(人)时,供应商掌握了一些制造商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是对制造商是不利的,供应商因此与制造商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契约,致使制造商受到损害,可能表现在供应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的决策导致了“逆向选择”——制造商误选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供应商。二是败德行为。假设供应商与制造商在签订契约时各自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成契约后,制造商无法观察到供应商的某些行为,或者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供应商所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在有契约保障之后,可能采取不利于制造商的一些行为,进而损害制造商的利益。当制造商集中精力对内部的生产管理、销售与服务、产品设计、市场调查控制时,它就不可能像原先那样全面、细致的了解供应商的运作全过程,那么供应商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表现在供应商供货的推后或者产品质量的降低上。这种隐藏行为导致了“败德行为”——供应商降低了服务水准、增加了潜在费用。

基于“委托—”理论,我们发现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成本。

(二)牛鞭效应导致的信息风险

牛鞭效应指的是供应链上最终用户的需求在向供应链上游前进的过程中逐级变大的现象。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信息是各个环节的沟通载体,对节点企业间的合作、资源有效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牛鞭效应使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发生失真,导致了一些信息风险,对供应链实现其商业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其运行效率的低下。具体来说,牛鞭效应带来的信息风险主要包括:

1.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产生过多库存的风险。研究表明,从产品离开生产商的生产线至其到达零售商的货架,产品的平均库存时间超过100天。供应链中由于牛鞭效应产生扭曲的需求信息,使物流在供应链上游节点向下游节点转移过程中出现逐级缩小现象,导致每个成员都相应增加了库存,但这些库存并不能起到缓冲作用,却会造成生产资金的积压,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而面临库存产品过时或退役的风险。

2.牛鞭效应会导致扰乱产品市场秩序的风险。牛鞭效应使企业的市场化反应变慢,客户满意程度下降,造成收益减少。而且,当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时,产品价格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样也会反过来影响下游企业。

3.牛鞭效应会产生误导生产计划预测的风险。反应过度的生产预测,增加了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节点企业如果没有足够库存或无法及时处理积压的订单会失掉信誉,进而丢失客户。各节点企业不得不频繁地修改生产计划,这无疑增加了补救措施的费用、加班费用以及加快运输的费用等,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上升。

4.牛鞭效应会造成制造商投资浪费的风险。牛鞭效应造成的信息失真给人们带来供求量增加的假象,导致制造商在设计企业生产能力时大于真实需求量。制造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导致投资的浪费。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中产生的信息风险是理性成员所运用的优化行为的结果。每一个成员都是理性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会隐藏一些敏感信息,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不外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夸大一些公用信息(例如消费者的订货量),使信息失真,造成信息风险。

二、供应链中的信息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集成化供应链中,增加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信息共享程度,用覆盖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代替缺乏柔性和集成度差的决策体系,使整个供应链能更好的协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并消除信息扭曲的不良效应。然而,在我们前面分析中指出,由于企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相互间缺乏信任,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就带来了“逆向选择”——制造商误选了不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败德行为”——供应商降低了服务水准,增加了潜在费用。在供应链管理中,由于制造商无法全面、细致的了解供应商的运作全过程,供应商对制造商服务的不确定性必将对制造商带来风险。假设供应商与制造商都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的激励机制应是一方面能对供应商产生激励,另一方面又能分担制造商的风险。

(二)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在供应链战略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减少或消除牛鞭效应的最有效途径是通过集中需求信息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提高了供应链运作的协同性和运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供应链上潜在的风险,为规避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赢得时间。

(三)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上一篇: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下一篇: 航空公司经营情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