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好处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30 17:55:56

新闻学好处

新闻学好处篇(1)

(一)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与其他行业相比,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专业的岗位能力,编辑人员的岗位能力包括一一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高端的艺术审美能力、现场指挥控制能力、文辞修饰和组合能力、理性逻辑能力等等。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会在其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新闻题材和体裁,编辑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更要求灵活巧妙、真实具体的驾驭、拼接、组合各种文字和体裁,让事件以多维立体的形式再现给大众。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要具备处理视频影像和图片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稿件处理软件对新闻画面和影像视频进行技巧修改和处理。不光要熟练画面排列、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基本功底,还要掌握音频录制、复制等技术能力。

(二)受众为本的新闻素养。电视新闻是为受众服务的,这就是要求新闻编辑将受众理念放在关键的地位,坚持以受众为本的理论思想,以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度和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为基础,进行新闻稿件的处理。其次就是在进行报道的新闻稿件时做好“三贴近”。确保报道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只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具备平民角度和平民眼光的新闻报道才能深入人心,赢得受众的需求。

(三)具有新闻敏感,及时的发现有效的新闻。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也是新闻工作做好新闻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当前很多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者素养和能力都是入职后培养的。但是在今天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新闻编辑者每天面临着很多信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很多,如果单纯的将事件复制给观众,或者转载其他媒体人的文章,是无法满足新闻的力量性与时效性的。新闻稿件的处理也要讲究一个宁缺毋滥,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咨询,或者是将其他媒体人己经发现的咨询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漂亮的技巧重新展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编辑技术。

(四)全面的编辑能力。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做好新闻稿件的处理工作,这就要求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们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精通新闻中的画面语言,控制好新闻中的画面节奏感;还要求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要能够掌握新闻的画面处理和同期声的运行,保证新闻的画面和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最后就是要求电视新闻编辑着在进行新闻稿件的处理过程中做到尊重客观事实,让节目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提升新闻节目的受众吸引力,发挥出稿件的最佳传播效果。

二、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处理方式

(一)进行新闻主题的全面升华。优化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首先应掌握一定的稿件文字处理能力。做好价值评判、稿件内容科学筛选的同时,编辑人员应全面了解新闻采访以及录制拍摄的相关技巧,进而更好的把握新闻通讯员以及记者传递发送的新闻消息。其次应做好稿件主题内容的科学提炼并配以适宜的编后话进而促进新闻主题的全面升华。另外应有目的提升新闻吸引力以及感召力。通过稿件的编辑处理,引导观众更多的思索、感受进而有效补充电视新闻播出时间较短的不足,深化其舆论影响与传播范畴。

(二)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编辑能力和稿件处理水平。电视台新闻编辑人员,进行稿件内容的处理应优化编排技巧,扩充新闻影响力,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新闻稿件,能够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新闻稿件的丰富,满足大众日益丰富的需求。其次编辑稿件技巧应良好的服从编辑意识思想,契合新闻具体内容。倘若单纯的追求技巧应用的花哨、丰富,却对新闻内涵的挖掘以及整体节目真实性形成负面影响,那么技巧则仅仅为华丽而不实际的空架子,对于电视台新闻节目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极为不利。

(三)创新同期声方式,丰富新闻稿件内容。电视新闻稿件的处理还包括新闻内容的剪辑处理,做好新闻内容的剪辑处理工作,除了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掌握良好的操作技术、做好新闻稿件的包装,令文字内容鲜话、生动,并确保紧凑衔接外。还需要新闻编辑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优先的科学原则,确保新闻稿件的画面和声音的有效配合。

(四)提升交往能力,创新稿件内容。电视台新闻编辑经常需要同社会各界打交道,同时还需在电视台内部同各个环节产生互相联系。为此,应提升编辑的交往能力,这对于新闻稿件的处理也是非常有效的。编辑只有同社会各层广泛接触及时联络沟通,方能扩充新闻信息来源管道,并科学制定报导计划,令稿件内容大纲的编写更为科学清晰。

新闻学好处篇(2)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也为《新闻爱好者》题词:“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爱好新闻者的益友;新闻爱好者的知音,爱好新闻者的园地。”省委宣传部发来了贺信。

20年来,《新闻爱好者》以探讨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业务、传播新闻知识、交流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发展的经验、培养新闻工作人才为己任,坚持面向读者、面向基层,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新闻传播领域前沿动态的研究和传播,赢得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的青睐。该刊连续四次被评为省一级期刊,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日前又荣获龙源期刊网中文期刊网络阅读亚洲排行63名。目前,《新闻爱好者》已成为河南新闻界的一个知名品牌。

代表们在发言中认为,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新闻爱好者》创刊二十周年的重要题词,实际上是对全省新闻工作者寄予厚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的笔下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有世相人生的是非曲直,有个人、家庭、单位、事业的成败得失。全省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学好处篇(3)

    当前,网络媒体发展极为迅速,网络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准入门槛较低等优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方法论,它是建立在大量新闻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总结,即使是在网络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从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丰富和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副产品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新形势下,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开展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加强舆论引导,坚守新闻真实的底线,为人民服务。

    网络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依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笔者以为,在网络时代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与好看”、“反映与引导”、“新闻自由与滥用自由”的关系。处理好“正确与好看”的关系是坚守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反映与引导”的关系则是加强舆论引导的应有之义。同时继续推进新闻自由,防止新闻自由被滥用,也是网络时代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需要。

    (一)坚持党性原则,处理好“正确与好看”的辩证关系

    当前中国传媒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迁,党性原则有必要重申并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重视。新媒体在时效性和影响力方面都将赶超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没能处理好“正确与好看”的关系。不少新闻网站以点击率为追求目标,新闻多以吸引眼球的黄色新闻为主,其报道甚至严重违反党性原则。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然导致新闻陷入低俗化的境地。更有甚者,思想意识的混乱会导致受众的迷茫。

    处理好“正确与好看”的前提是正确认识什么样的新闻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新闻是“好看”的。同时,还必须弄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的新闻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的坚守,只有符合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新闻才是正确的新闻。一切对党的事业进行污蔑,对党性原则进行公然挑衅,对人民群众进行攻讦的新闻,都应排除在我们的新闻之外。“好看”意味着报道的新闻具有较高新闻价值,有足够吸引力,同时也要求新闻工作者立足人民大众,用尽量质朴通俗的语言来书写新闻。还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好看”的新闻都是我们的报道对象。好看并不意味着对受众猎奇心理的简单满足,它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正确”与“好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政治原则上的保障;“好看”则是一切新闻的归宿,所有的新闻必将以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传递出来。如果仅仅因为新闻的“正确”而忽略新闻的观赏性,是对新闻规律的蔑视。

    (二)加强舆论引导,处理好“反映与引导”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不再缺少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传播局面正日益形成。但这并非意味着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被剥夺了新闻领地;相反,全民传播媒介素养的养成,对我们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要处理好“反映与引导”的关系。

    何谓“反映”?顾名思义,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将新鲜的新闻信息反映给社会大众。这是新闻媒体发挥其信息传达功能,保障受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的已不再是新闻记者的专利。“反映”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所掌握。面对这样的改变,新闻工作者似乎有点手足无措。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信息,记者一方面要抢在第一时间“反映”新闻事实,同时也要做好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

    “反映”与“引导”绝非简单的对立关系,新闻工作者应该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对其进行科学把握。“反映”只是新闻的第一步,但是仅有简单的“反映”是不够的。当前网络世界充斥着海量信息,受众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无从选择,更有甚者,虚假、有害信息会对受众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在“反映”之余,新闻工作者更要做好“引导”工作,而不应满足于将新闻事实“反映”出来,更不能囿于网络狂欢的娱乐氛围无法自拔。新闻工作者应在人们狂欢的时刻坚守了望塔,避免社会这艘大船触礁。

    (三)推进新闻自由,理智区分“新闻自由与滥用自由”的界限

    “马克思认为,追求自由是人类固有的天性,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坚持新闻出版自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华之一,没有任何理论家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对此作出深刻而正确的阐述。”②新闻自由早已被马克思主义者看作是开展新闻创作的必要条件。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新闻工作更加开放。不少人认为新闻工作应该摆脱体制的束缚,任其自由发展。“有的人一讲新闻改革,就向党要新闻自由,他们认为只要党领导新闻工作,新闻工作就不自由。谁要是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被认为是保守,是反对改革。他们主张的新闻改革就是不要党的领导”。③新闻工作讲新闻自由,但是新闻自由是建立在遵守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正确认识“新闻自由与滥用自由”的区别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新闻自由”与“滥用自由”有着本质的区别,坚持“新闻自由”是恪守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特别是进入到网络时代,新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政府部门也要以更大的勇气对待新闻事业。网络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绝不可能抹杀新闻自由,搞所谓的新闻检查制度。但是“新闻自由”绝不意味着可以没有顾虑地进行新闻创作,滥用新闻自由必将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注释:

新闻学好处篇(4)

一、抓学习、抓教育,不断提高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抵制有偿新闻的自觉性

中共上海市委对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紧,明确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强调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不断提高本市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作为根本大计来抓。市委分管副书记每年都出席全市新闻宣传系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工作会议并提出要求。市委宣传部根据和市委的部署和要求,通过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举办研讨班、召开经济交流会、实行轮岗和挂职锻炼、加强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措施,把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也很关注,给予了大力支持。

各新闻单位联系队伍建设实际和新闻工作实践,采取多种形式,坚持组织记者编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等部门关于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有关文件。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和“二为”方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树立和维护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更好地担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者和实践者职责的必然要求。

解放日报党委在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同时,注重抓好处以上干部、党支部书记以及记者编辑的政治理论学习,以业余党校、培训班等形式,对新入党的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文汇报党委重点抓好部主任和青年编辑记者的学习培训,组织专题讨论,结合新闻队伍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新民晚报近年来每年都举办由全体党员干部和编辑记者参加的理论学习培训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打好基础。东方广播电台两年来先后举办了十多期夜校培训班,每期两周,利用业余时间,分批对记者编辑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深入剖析有偿新闻对新闻队伍的腐蚀性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危害性,做到教育在先、关口前移。上海有线电视台根据有线台网络连万家这一特点,把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便民活动作为行风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还重视发挥先进典型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去年,在全市新闻单位重点宣传了政法记者、共产党员吴真生的事迹。吴真生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新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在一次采访过程中,他倒在了自己热爱的新闻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年仅48岁。吴真生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全市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新闻工作者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推出本单位一批敬业爱岗、廉洁从业、无私奉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该台记者李惠英同志严格自律,从不接受被采访单位赠送的钱物,对未能拒收的钱物也及时上交单位,1992年至今已上交近两万元。另一位记者夏楠同志几年来先后捐资3万多元,帮助本市和外省市近百名失学儿童,使他们重新回到学校,直到有家长写来表扬信,台里才知道。在身边榜样的感召下,上海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主动上交礼金、礼品,一些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还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擅自参加社会上的商业性主持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抓体制、抓源头,认真落实“两分开”,努力实现宣传质量和经营效益“两提高”

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等四部门召开的历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从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声誉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闻报道活动和经营活动不分、新闻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不分的危害性。我们强调,搞好新闻报道是新闻单位的主业,是根本任务;新闻报道搞好了,媒体影响扩大了,就会有力地促进发行、广告等经营工作。绝不能因为搞经营而冲击主业,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为了把“两分开”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明确要求:所有新闻单位的广告经营活动一律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禁止以新闻的形式刊播广告;新闻单位不得向采访部门和采编人员下达创收指标;采编人员要集中精力抓选题、抓稿子、抓版面质量,不允许利用采访机会承揽广告和从事商业性活动,也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兼职取酬;未经单位许可,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清理取消新闻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小金库”,等等。对那些“两不分”或者“明分暗不分”的单位,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我们还以组建报业集团为契机,把“两分开”作为新闻单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1998年组建之初,就把“两分开”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突破口。集团下属报刊的所有经营活动一律归并集团统一领导,由一名总经理统抓经营管理工作;文汇报、新民晚报编辑部则集中精力编辑报纸版面,不承担广告、发行等经营管理业务,从而在组织体制上确保了“两分开”的有效落实。

解放日报在向报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在《申江服务导报》实行“广告总制”,即编辑部负责报道的采编工作,广告业务全部交由广告公司总。解放日报所属的《新闻报》是去年创刊的一日三刊、滚动出版的报纸。该报将广告、发行等部门组合为经营中心;将比较容易出现有偿新闻的工商专版全部划归经营中心,改为广告专版,部分适合从事经营工作的原工商专版编辑记者也转岗成为广告经营人员。

“两分开”使宣传质量和经营效益实现了“两提高”。过去不得不关心经营情况的编辑、记者普遍反映,现在不再需要为广告、发行操心了,可以集中精力写好稿子、编好版面,工作劲头更足了。实行“两分开”后,好稿子和好版面增多了,各种差错减少了。特别是在去年一系列重大庆典以及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中,上海各新闻单位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新闻宣传任务。与此同时,我们把擅长经营的采编人员充实调整到经营队伍中去,并对原来的广告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事实证明,只要措施到位,“两分开”不仅不会影响新闻单位的经济效益,只会使经营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强、事业越做越大。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为例,1999年广告到款数8.4亿元,比集团成立之初增长5%。

三、抓制度、抓落实,加强管理、监督和查处,严格禁止有偿新闻

一是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等四部门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我们结合上海实际制定了禁止有偿新闻的“十八条规定”和《关于在上海举行新闻会的暂行规定》。本市新闻单位也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并把各项准则和规章制度汇编成书,人手一册。

有了规定和制度,就要严格执行,使约束机制发挥实效。如我们明确规定,在本市未经登记而举办的新闻会,新闻单位不得派人参加,不得进行报道。对各单位拟举办的新闻会,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均要预先登记审批,了解新闻会是否必要、经费数额及来源,并明确要求会上不许发钱发物,会后要抽查执行情况。这个制度实施两年来,新闻单位、新闻单位和记者都受到了约束,效果较为明显。

记者编辑轮岗换岗和采编分开,也是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记者跑一个行业或部门时间久了,容易成为这个行业部门的代言人,不利于客观公正地采写新闻报道,也不利于遏止有偿新闻。为此,上海主要新闻单位采取了记者换条线、采编换角色、定期进行交流的措施。有的报社还纠正将新闻版面交由采访部门直接编辑组版的做法,恢复新闻版面由夜班编辑部统一编辑组版的传统,在机制上消除采编合一可能带来的弊端。

二是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市委宣传部加强对新闻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在每年新闻宣传系统文明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中,如发现有搞有偿新闻的,即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其评选资格。我们对一些新闻单位存在的以稿件、版面和节目谋私等不正之风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某些单位和个人收受被采访单位赠送的红包和高档礼品、收取所谓的“宣传费”以及一些编辑记者“拉广告”等有悖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作了严肃处理。我们还要求各新闻单位将执行职业道德建设规定的情况作为记者编辑年度考核评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闻单位的一把手作为本单位禁止有偿新闻的第一责任人,也都自觉加强领导,结合实际抓落实。上海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均实行采编播三级审稿制、监听监看制,规定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从事商业性主持活动;本市主要报纸规定记者发稿需经部门领导审核和当班编辑把关,并坚持编前会评报制度。市广电局、文新报业集团还实行了财务委派制度。新闻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教育、监督、检查、惩处职能,为遏制有偿新闻做了大量工作。对那些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特别是顶风违纪、搞有偿新闻的人和事,一经查实即严肃处理。两年来,共对56件反映有偿新闻问题的举报信进行了认真调查,做到查实一件、处理一件。3名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记者编辑分别受到了纪律处分和行政处分,其中1人被调离岗位,1人被单位辞退。

上海新闻单位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禁止有偿新闻工作的监督,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认真对待和答复群众来信来访,举行行风建设座谈会,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市记协也成立了举报中心,并通过全市各报台公布举报电话。禁止有偿新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本市12家企事业单位还联合发出倡议书,支持新闻单位抵制有偿新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三是建立必要的警示机制。市委宣传部定期通过新闻通气会、阅评员会、纪检专职干部会等途径,分析全市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新闻单位的领导。去年,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列出有偿新闻在新形势下的种种表现,如新闻报道活动与经营活动、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明分暗不分;将非典型企业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变相为企业做广告;在采访中接受以“误餐费”、“交通费”等各种名义发放的礼金、礼券和礼品;未经组织批准和统筹安排擅自接受被采访单位邀请出国或赴外地旅游、疗养等,要求各新闻单位认真对照检查,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制止和纠正。本市新闻单位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警示机制。东方电视台对处在“事故多发地段”的广告部、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谈话制度,台领导每年分别与他们谈话两次,提醒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廉洁从业的规定。上海电视台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干部、党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带头遵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规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建立奖优惩劣的激励机制。上海各主要新闻单位把稿件、版面和节目的优劣与工作奖惩紧密挂钩,促使记者编辑自觉抵制有偿新闻。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都建立了评报制度,对好稿给予奖励,对差稿给予批评和处罚;对搞有偿新闻的人从严查处,不仅不发稿费、编辑费,还要扣奖金,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通过稿件、版面和节目优劣与奖惩挂钩,奖惩分明,使记者编辑远离有偿新闻,并深切感受到写好稿、组好版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种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的做法,对引导新闻工作者自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抵制有偿新闻是行之有效的。

新闻学好处篇(5)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主体与客体必须一致,否则就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每一件事的反映都是准确的、可靠的,每一细节都经得起检验与推敲;二是从整体上反映时代的真相;三是反映了事件本质真实。①

新闻时新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闻与新闻事实发生之时距越小,新闻价值越大;受众未知范围(包括未知人数和未知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注意广泛寻觅人们未知的新闻事实并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距内公开报道。②

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新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处于矛盾之中。

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必须真实,做到这一点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确保新闻时新性从采到编的时间越短越好,而确保新闻真实性则需要充裕的时间。在时间因素面前,二者总是处于矛盾和对立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还是确保新闻的时新性呢?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偏废。

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二者之间不只有对立的一面,还有统一的一面。一是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新性共处于新闻的这个统一体中,它们与新闻的其他属性共同构成新闻的特点。

二是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新性二者之间相互依存。新闻失实,不论内容怎么新鲜、刊发的速度如何快,人们都不会把它当新闻看,更不会说它是好新闻。时新性不强,没有吸引力,人们都不看,再真实也是枉然。

在二者之中,新闻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要求。”③新闻是向公众传播的新近发生事实的信息,不真就不是新闻。人们重视新闻,喜欢听取和传播新闻是因为它反映的是客观真实的事实。真实是新闻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来看,真实性更重于时新性。真实性是绝对的,是必须保证的,而时新性有时是相对的。有时考虑到时宜性,本可早发的新闻有意压一压再发,特别是与政治军事有关的新闻。④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既重视时新性又兼顾真实性

失实给新闻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促使我们在杜绝新闻失实方面下大工夫,促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处理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关系,做到二者兼顾。

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二者的辩证关系。

真实性与时新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新闻特性。二者之间真实性是基础,是第一位的,时新性是在真实基础上的时新性。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把握它们之间的这一辩证关系为我们杜绝新闻的失实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记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失实的恶劣影响,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恰到好处地处理真实性与时新性的关系。

加强监督查处机制,让警钟长鸣。

杜绝新闻失实不仅是媒体自身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促使失实报道能及时被发现,并能得到及时处理。要注重发挥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监督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灵活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1)冷静。新闻工作者在采编工作中遇到时新性较强的新闻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特别是记者得到一条难得的新闻线索,往往会激动万分,会想到这个新闻如果能马上发出,就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能评个一类稿,能评个好新闻,能使自己的声誉提高,甚至能达到别的目的。这时,他们最着急的事就是怎么快写快刊,以免被别人抢先。心思用在这上面,就可能会出问题:

一是匆忙中出了差误,记错人名、地名、时间等要素。甚至搞错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造成张冠李戴。

二是不留心,被一些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骗子利用。

(2)客观。记者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新闻想赶着发,但有的内容心里不塌实,让人左右为难。到底怎么办才好呢?笔者认为,这时就需要实事求是。

(3)灵活。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处理真实性和时新性的辩证关系,还要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周密考虑做到时新性、真实性二者兼顾,决不能机械地、教条地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有的新闻要完全落实起来,很费时间;等情况全部落实了,别的媒体都已经报道了;有的等你都落实了,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新闻真实性的三个层次告诉我们,要视不同的情况而确保真实性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

在新闻工作中,把握和处理好真实性和时新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有很多工作阅历丰富的编辑记者还不时出现失误,况且如今为了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新闻工作者低龄化成了一种趋势。新闻失实问题不可能一时根除,不可能一劳永逸,它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会存在。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做到警钟长鸣,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新闻真实性与新闻时新性的关系,避免失实,为增强新闻事业的公信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②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13页。

③何梓华主编:《新闻理论教程》,30页。

新闻学好处篇(6)

2、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对负责员工的要求

2.1犀利的眼光

针对新闻编辑来讲,拥有较强的文字功底是做好节目编辑的核心基础,针对电视新闻节目后期制作编辑来说,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更好的文字创作能力,还应给观众营造一种更强的视听感受,令文字传神生动。制作新闻节目首先要进行必要的采访环节,对获得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而后明确主题,完成初期的稿件撰写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通常后期编辑制作是一项环节众多、内容复杂的任务,因此负责员工应以犀利的眼光形成敏锐的洞察力,以独特视角分析新闻、制作新闻,使大众切身体会新闻,了解信息,把握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性,了解各项事件的原委,此环节可全面提升新闻节目视听效果,引领大众挖掘新闻亮点内容,体现节目的审美性以及层次性。

2.2性格稳重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环节更加精细,即便仅有几分钟的内容也需要后期制作员工花费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因而,需要负责后期编辑制作的员工通过历练形成沉稳的性格,能够真正的静下心来,一丝不苟的制作编辑新闻,同时要耐心、悉心,避免过多的返修导致耗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甚至造成新闻节目播出的延误。再者,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人员应形成良好的心理耐受与耐压力,进而确保节目品质,确保如期制作出精品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2.3注重储备丰富知识

新闻后期编辑制作人员应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不应仅涵盖制作与采编类,还应涵盖其他专业领域的常识,例如筛选采集素材技巧、录制音频、内容剪辑、后期配音配字、展示特效等,上述环节均离不开丰富专业的知识。同时,为令电视新闻节目更加打动人们内心,吸引更多受众,后期编辑制作人员应全面把握新闻内容,这就要求有关员工能够广泛涉猎,了解各行各业相关信息,达到一专多能的发展目标,进而更加高效、精准的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

3、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与编辑的手法

3.1画面编辑

节目画面体现了更好的真实直观性与真切生动性,可直接反应电视新闻内容信息,因此在后期制作与编辑过程中应重视画面处理,通过画面更准确的传达新闻信息。基于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作用,后期制作编辑人员在节目处理过程中,应确保不同新闻画面能够自然流畅的衔接,体现良好的连贯性并符合逻辑。首先,在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把握好切换画面的既定规律,通过静态与静态对接、动态与动态对接,静态动态互接的有效编辑处理,使电视新闻每个节目画面均能够达到顺畅的衔接与过度,进而最大化的展现新闻节目报道的核心主题思想。另外,应依照新闻节目报道规律做好编辑处理,依照从远景、从全景再到中景最后直至近景的次序组织衔接画面,令新闻节目报道做到层次清晰与分明。再者,应有效的把控新闻节目的节奏,通过科学的镜头长短转换,真正显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在审美价值。例如,在制作有关项目竣工剪彩一类新闻节目的过程中,编辑员工应依照项目竣工剪彩这一核心主题,将项目建设场景、有关出席人员、领导剪彩等画面突出出来,通过科学的编辑处理方式实现各个画面的自如切换,同时依据时间顺序完成组接。可首先为观众呈现出项目的全景,而后一次介绍出席剪彩的嘉宾,并为观众展现出嘉宾剪彩的现场情况,对剪彩做镜头的特写处理,而后带入到参观场景之中,将项目剪彩的整体现场以最合理自然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出来。

3.2文字编辑处理

电视新闻节目体现了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泛等特征,新闻节目后期制作编辑人员在实践阶段中始终应确保新闻内容可靠真实,体现更高的时效性以及信息内容的严谨性,做到原原本本的呈现新闻真相,精准的把握新闻播报的最佳时间以及采用的视角,这也印证了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文字编辑的核心重要性,其不同于一般的文字编辑,在做好文字处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把握好声音以及画面,令三方因素合理融合,方能确保电视新闻节目播出效果更加和谐与流畅。首先,后期制作编辑员工应站在整体的角度,由大方向确定节目主题,清晰了解新闻节目的目标以及价值,重点了解目前社会变化发展的动向,进而精准的阐述了解新闻内容、编辑播出的立场以及最终达到的意图,形成科学的舆论引导。另外,节目后期制作编辑员工应将关注点放在制作标题模板上,基于电视新闻节目信息通常是我国政策方针、时政内容、热点问题以及重要事件,体现了权威性,因此在后期编辑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的搭配字幕颜色,选择规范字体。一般来说,电视新节目多采用黑体、宋体作为标题,在整体层面可形成舒服、协调以及清晰的效果,使受众产生庄重同时又不失活泼的适度合理之感。标题字幕可应用渐变半透明色块,并按照标版的方式进行制作,在切换过程中应用清洁纯净的划像处理方式,进而令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清晰、节奏紧凑,同素材以及画面达到互相匹配、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3.3声音编辑处理

新闻学好处篇(7)

通讯员要做好新闻报道,提高写作水平,应该在“热爱、勤奋、挖掘、提高”上下工夫。热爱宣传工作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我们从事宣传工作的通讯员就是新闻的喉舌,就是要将企业所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赢得良好的声誉。必须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一件事,别人可当故事听,听完就完了,而通讯员不行,要多听多看,还要多想,只有时时用心,才能发现报道线索,线索多了,“米”就多了。因此,作为通讯员,要学会跟踪追击,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闻抓到手,以炽热的感情写成新闻报道。所以,通讯员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心深处培养新闻写作的兴趣,才能循序渐进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勤奋学习,多练多写是写好新闻宣传报道的基础。作为通讯员,必须具备“五勤”:一是腿勤,多跑、多接触实际;二是眼勤,多看、多观察;三是嘴勤,遇事多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四是脑勤,勤分析、多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五是手勤,勤记、勤写,把看到的和听到的各种材料,记录积累起来。平时还要多写多练,笔耕不辍。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逐步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善于观察和挖掘是做好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世界著名的雕刻大师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通讯员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身边不可能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让我们写报道,应该随时处处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都要注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随意交谈中,在街谈巷议中,在餐馆就餐时,在外出旅游的途中,在回家的路上等等,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出它的与众不同,并且挖掘出使它产生被报道的价值。因此,通讯员要贯彻“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善于从大量初级信息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将零星的、散乱的、表象的信息加以整理,使其成为系统的、本质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质量。这其中要把握好“早、准、新”三个字。一是要找准重点,抓住一个“早”字,结合中心工作,迅速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和工作成绩。二是要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在写作稿件时,应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做到准确。三是要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作为通讯员,要紧紧抓住当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浅出地对新情况、新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和及时报道。

通讯员要做好新闻报道,就要有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特殊素质。新闻界有人把新闻敏感称为“新闻鼻”和“新闻眼”。这是一种借喻,意思是通讯员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通讯员必须练就的业务素质。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千千万万,但大部分都构不成新闻,只有经过我们的观察、辨别,判断其中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写成新闻。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左右,就看你会不会去发现了。通讯员要想练就“新闻眼”、“新闻鼻”,就得处处留心,对什么都要好奇才行。“发现并记住一般人容易忽略的事儿”,这是作为通讯员最起码的水准和要求,这需要我们通讯员用自己睿智并且深邃的“新闻眼”去看,用灵敏的“新闻鼻”去嗅。

新闻学好处篇(8)

一、真实性——新闻的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就点明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写作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而事实真实,这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其人、其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是确凿无误的;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为什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呢?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我想从四个小方面来阐述。第一,新闻作品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的反映这种客观性。如果事实没有被真实的报道,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新闻正因为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所以有人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资格”。没有真实性,事实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社会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也都是空话。第三,新闻作品是现实的报道,也是历史的记载。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对“新闻记载历史”这一点有深刻的看法:“为此我热爱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有哪一种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展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者就有这种非凡的可怕的特权。理会到这一点后,很自然的会深感到自己的不足。我每当遇到一个事件或一次重要的会见时总是焦虑不安,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眼睛、耳朵和头脑来进行观察、倾听、思考,以便从中理解一条蛀虫如何钻入历史这块木头中去的。”第四,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

二、适度的文学性语言——锦上添花

来看看一段截取的人物通讯,“1930年曾为浙江地方法院和上海特区法院法官,1957年后执教于上海向阳中学的蔡晋先生,是晚景最为凄凉的一个。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一个小房间,竹屏风后面,一张床板,很薄的被子,这就是他的卧室,里屋住孙子和孙媳妇,一个破旧奶粉罐,装着蔡晋的全部‘贵重’物品。弥留之际,蔡先生孤独的躺在阳台一角,而另一角,恰是护工的休息处。当《英美法词典》的编纂工作接近尾声时,蔡晋溘然长逝。陪伴蔡先生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除了他的1933年东吴法学学士证书之外,还有他亲自审订的《英美法词典》稿件,49页,轻轻的放入他的灵柩内。”这段文字运用白描等手法将细节描写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将文学化的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这样就将这个人物写活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文学性语言的应用,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三、过犹不及——文学化语言要适度

文学创作与新闻报道都十分强调真实性原则。但文学的真实性与新闻的真实性有不同的要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再造”,文学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再造”的合理性上,文学不是生活的机械摹写,它重在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因此,作者对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必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工和合理想象。这些经过精心改造修缮过的材料被纳入作品的框架,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不难看出,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在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再造理想材料,并以这些理想材料为工具再造“第二现实”的过程。而新闻写作是“再现”事实,所以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化的语言是要把握度的,不能“再造”事实,要“再现”事实。 转贴于

细节是优秀作品的亮点,它能把读者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细节成就好新闻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果细节还原的好、还原的适度,那么新闻作品就不仅是向读者报道一个新闻事实,而且在语言上还能使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发表于《南方周末》的《麻镇:警察故事》,充满了让人产生情绪化反映的细节,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打量初次见面的吴齐,A4打印纸一般与办公室人员联系在一起,而一个派出所长抱出一摞A4打印纸,且说“到局里蹭的,免得自己花钱买”(这句话应当说经过记者某些闲聊式的提问后说出的,由此说明发现细节后还要追踪细节),这也很值得注意了,好像觉得不好意思,吴齐“又替自己辩白”,突现了人物的人性化和日常化,表明了他所处的尴尬境地。

四、把握尺度,相互融通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还原是记者把在现场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准确的再现出来,运用适当可以丰满新闻的真实性。细节还原不能有想象成分在里面,如果出现了合理想象那么就不称为新闻了,就是纯粹的文学写作了。那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细节还原,真实的反映事实?又如何才能使细节还原不过度呢?如何使文学化的语言不过度呢?细心观察、提问、感觉、笔记是获取细节的前提条件。在获取细节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普遍意义上的观察,更要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让自己在参与或非参与的采访过程中,接触并掌握大量的感性资料,以便综合提取有益的细节,只有自己全情投入,抓住的细节才会动人,细节还原时才有据可依。在新闻写作中,细节还原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不会使细节还原失度,就不会走向文学化倾向。首先是确立整体的报道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提取采访过程中获取到的相应细节,细节犹如是锦上添花,为新闻作品增色,使新闻真实性更加丰满;第二就是由于对震撼人心的细节的体察,从而生发出整篇新闻报道此处的细节,好比是一串爆竹的引线,也许它们散布在文章的各处,但是从写作构思上来看,正是这些细节带给了采访者强烈的震撼从而生发出全篇新闻作品。

如果新闻中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没有引人瞩目的文字,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但是我们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细节还原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文学化的语言也要为新闻的真实性服务,切不可出现失度的想象。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不是文学。新闻写作文学化倾向要把握适度,否则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新闻写作在真实的基础上抓住了好的细节,运用了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并将他们有机的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去,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新闻学好处篇(9)

一、要合理把握拟定新闻标题、导语和结构的编辑技巧

要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创作,首先要将广播电视文稿与一般的报纸新闻稿件区分开来。与报纸新闻稿件相比,广播电视新闻稿虽然与其存在一定共通之处,但在新闻标题的拟定、新闻导语的创作以及新闻稿件的结构上都存在着一些不同。

首先,在新闻标题的拟定上,广播电视新闻稿的标题要比一般报纸稿件的新闻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在新闻报道中,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标题的拟定还应当更简洁明了,让受众在“听新闻”或“看新闻”的过程中能很容易明白新闻要报道的究竟是什么方面的内容,将最让观众感兴趣、受众接受面最大的新闻点放到标题中,在观众在换台的时候,能有效吸引观众注意。

其次,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上,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既要与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短小精悍、开门见山,能简明扼要地突出新闻报道的中心,又要比报纸媒体的新闻消息更口语化和日常化,使新闻报道更加流畅,更易于被观众记忆和理解。

最后,在新闻结构上,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更注重对广播电视新闻自身特点的了解,在声话结合的电视新闻中,要注重新闻内容与影像资料的切合程度,使电视新闻更加立体化,而对于只有声音而没有影像的广播新闻,受众对新闻的记忆性会变弱,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稿件的创作中,要注意让新闻结构更加精简,将较长消息中的主要信息点浓缩成一两句简短的语言来进行报道,在内容报道中,弱化对难以记忆的数字、复杂的地名等信息的报道,突出新闻事实本身。

二、对广播电视新闻要进行模糊化处理

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有许多新闻涉及到报道主体人物的个人隐私等不宜让公众知道的信息,因此,在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内容的处理过程中,掌握对新闻内容进行模糊处理的技巧很有必要。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在工作中明确什么信息需要进行模糊处理,什么信息不能进行模糊处理,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条件下将新闻事实呈献给广大受众。首先,对于需要立即报道,且新闻人员又无法对其中部分信息进行确认的新闻,编辑人员应当予以模糊处理,将新闻中不能确定的信息“某某”“大概”等词语代替,既保证新闻在有效时段内进行播报,又避免了新闻失真情况;其次,对于国家法律命令要求的需要保密的资料,比如说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政策机密的内容,编辑人员要进行模糊;最后,在一些社会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或者新闻主体人员个人隐私的内容,要进行模糊处理,如果新闻采访对象明确要求不透露其真实身份或打马赛克,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对其身份进行模糊处理。

三、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组织指导的技巧

新闻编辑部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主体和灵魂,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加强对编辑部的组织和协调是保证新闻报道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新闻编辑工作要在协调有序的组织管理下进行,在新闻编辑制作中,编辑部必须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合理安排新闻从策划到编辑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要鼓励新闻人员积极进行新闻线索的搜集工作,然后对于获取的新闻线索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新闻策划和采访,接着编辑要做好对新闻内容和材料的编辑和汇总,最后,还要对完成的新闻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新闻编辑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保证其不断提高自身新闻采编能力。

四、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技巧

后期编辑是指对新闻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达到播出标准的过程。在当前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中,一般存在录播和直播两种新闻报道形式。对于录播新闻,后期编辑过程中不仅要对错误部分进行删剪,还要注重对单条的报道时间和整体新闻报道流程的控制,做好新闻间的连接处理;对于直播的新闻,要加强新闻节目编导对栏目的统筹指挥能力,编导必须做好对参与栏目录制的技术人员的安排和调配,对节目中每一个画面的切转以及广告时间的分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直播中出现纰漏,让新闻报道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除此之外,编导还要加强对新闻的专题策划能力,在不同时段内针对不同受众报道他们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让新闻节目获得更好的收视率,增强节目的竞争力。

五、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监督的技巧

新闻学好处篇(10)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8-0014-02

长期以来,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采访,轻编辑的观念,认为负责新闻采访的记者要比负责后期新闻制作的编辑重要,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忽视后期的新闻制作编辑工作,影响到了广播电视新闻播出的质量。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兴起,后期编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编辑把记者采访回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新闻稿件的广播达到尽善尽美。那么,编辑到底该如何对原始采访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呢,这里就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技巧来进行。

1 前提编辑工作,是提高编辑效果的关键。

长期以来,都认为编辑工作就是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工作,就连编辑人员本身也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对采访回来的新闻材料进行必要的后期加工,但随着新闻媒体的扩张和从事新闻媒体人员的增加,经常会出现因记者找不准新闻采访的重点,而错过了对最佳和最必要新闻材料的采访和记录,这不仅给新闻播报带来了压力和困难,而且容易失去原有新闻播报的风格。编辑的第一要务,就是使后期节目的制作和播报始终保持节目原有的风格,但如果,编辑人员还像以前那样简单等待采访材料回来后进行制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后期制作的效果,因此,编辑人员要学会与时俱进,将编辑工作提前,主动参与到前期记者的采访工作中,帮记者采访定准方向,这将大大有助于其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例如,对汶川地震情况的播报,有的电视媒体编辑,对派出的记者都事先做了采访主题的安排,使其各负其责,等采访材料一回到后方,各个编辑就可以根据不同人负责的不同主题进行快速分类,之后进行迅速的制作和播报,这样不仅降低了新闻后期制作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进行其他新闻的采访、编辑和播报,充分体现了新闻播报的时效性,对确保文稿和表现力与节目风格保持一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 注重节目反馈,能有效督促编辑技巧的改变和提升

任何新闻媒体工作都十分注重收视率的提高,收视率提高的关键是能播报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因此,在新闻前期的采编和后期的制作中,要求记者和编辑都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尤其是编辑人员,要从众多的新闻采访材料中找到能提高收视率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角度选择性的编排制作,因此提升编辑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尤为重要。但编辑人员进行后期制作工作时,则必须要注重百姓对新闻栏目的态度和反应,也就是说要时刻注重节目反馈,要根据节目的反馈信息来处理新闻材料的后期制作,改进其编辑方法和改变其编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不断提高其编辑技巧,才能使新闻栏目收视率得到稳步提升。

3 注重具体新闻中的具体材料处理方式,是新闻编辑技巧的重点

根据当前新闻材料的特性和特点,在新闻材料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可以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当的处理技巧,来达到新闻播报的目的。

1)模糊化的处理技巧。模糊化的处理技巧适用于急发性的新闻和具有保密性特点的新闻播报。急发性新闻,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使得新闻采访人员没有时间去考证其发生的原委,但还需要紧急播报,这个时候就应该对没弄清楚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这样不仅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还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而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播报的内容时,编辑人员在对采访材料的处理技巧上可以采用模糊化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又可以达到新闻播报的目的;

2)巧用DV,提高新闻编辑技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DV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DV也是当前新闻采编人员最常用的现代化影像数字采编工具。新闻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新闻采编上,电视新闻媒体对社会普通人员提出了奖励DV新闻线索提供者的新闻采编方法,使所有的市民和百姓都成了新闻采访的一线工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闻采访信息的获取量,也保证了新闻媒体能够有效获得第一手的新闻材料,这些DV信息材料一般再经过编辑人员的加工处理就可以在新闻播报中播放了。但这种新闻采编手段也有一定的弊端,因为百姓毕竟不是经过新闻专业训练过的专业人士,其拍摄DV的角度常常以个人关注点为出发点,而不是从新闻价值角度去拍摄和发掘新闻价值的内涵,加上画面和语音文字的配备,常常出现不相协调的情况,因此,也影响了DV材料的最终实用性,但毕竟这是对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拓宽了新闻采编的一个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编辑的技巧,只是需要编辑人员进行选择性的运用;

3)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制作和播报的连贯性、及时性、时效性和灵活性,是新闻编辑技巧的完美展现。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快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应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要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和临时出现的“可观新闻”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是中药的突发新闻,导播可以临时决定进行适时播报,也可以将报道切入现场,达到及时播报的效果。而这种插播,就意味着对新闻节目的临时迅速重新规划,避免新闻播报的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影响新闻播报效果。新闻编辑的这种灵活性、及时性和突发性,经常发生,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很好掌握编辑技巧,才能做到完美处理。

4结论

上一篇: 固定资产可视化管理 下一篇: 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