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发展机遇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06 16:15:38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1)

为加快推进威海市医药工业发展,我们对全市医药工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运用SWOT分析法对医药工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一、威海市医药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威海市现有医药企业9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从业人员2.7万人,总资产337.2亿元。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19.8%。医疗器械、化学原料药及制剂、新型中成药、生物药物等主导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威海市医药工业SWOT分析

1、优势

(4)环境资源优势。威海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41.6%,空气质量优良率约80%,饮用水源和海洋功能区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已发现各类矿产47种,探明具有工业规模的矿床103处,海域平均生物量为353克/平方米,拥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海洋生物300多种。比较适合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这类耗材少、耗能低、污染小、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2、劣势

(3)高端人才缺乏。医药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要求较高,由于威海市医药产业起步较晚,多数企业对自主创新重视不够,导致高端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4)融资难、招工难的现象突出。据调查,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自有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不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现象比较突出。企业生产一线65%的工人来自外地,该部分职工在威海安家落户的不到15%,3―5年返乡或离厂的约占50%。由于多数企业搬迁后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生活娱乐设施缺乏,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

3、机遇

4、威胁

(1)国际威胁

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威胁。印度医药工业用于研发专利药物的平均投入提升到8%,韩国、日本在医药工业技术研发领域,拥有一大批科技人才和专家队伍,科研实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周边国家在吸引跨国制药企业投资方面,也不同程度上对中国形成了挑战。其次是国外制药企业及研究机构技术的垄断。发达国家外资医药企业的介入,抢占国内医药市场,造成医药行业竞争加剧。国外研发机构实施“技术锁定”,也对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

(2)国内威胁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介绍说,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药工业是第四大创利产业。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平稳,2008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增幅为25.7%,2009年前4个月同比增长18.29%。

去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侵蚀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受到影响,我国医药产业也受到波及,特别是医药出口受冲击比较严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112.41亿元,同比增长3.57%,医药出口出现负增长(-0.45%)。其中,西药原料药出口下降了8.8%,中成药出口下降了13.74%,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下降22.61%。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拉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在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新医改政策带来市场扩容的机遇下,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前景比较乐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方面,制药工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我国现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738家,去年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40.59%,比2007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呈现集中度提高态势的同时,工业企业的销售规模也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同时,医药工业盈利水平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2009年前2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8%。尽管由于外销受阻,化学原料药工业的利润仅增长6.9%。但生物制药工业的盈利水平较高,1-2月的增幅为43.4%,显示出生物技术产业高增长、高回报的特征。

另一方面,医药商业购销增长稳定。2008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累计购进约3450亿元,同比增长11.45%,累计销售3330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一季度,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933.21亿元,同比增长9.81%,销售总值为103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1%,增幅比较平稳。

医药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主要是化学类药品,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导致这类药品利润空间变小。然而由于我国中药资源比较丰富,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同时,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以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为例,坐拥长白山这个“立体资源宝库”,吉林省的医药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冲击。2008年吉林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196亿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在其他工业产品出口萎缩的情况下,吉林省医药产业出口却实现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去年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其中中药产品占了不小的比重。

同时,我国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已经建立起从药物靶标发现、新药发现到新药开发的完整药物创新体系。

盐酸安妥沙星及制剂是中药创新药物的一个代表。该药是由源自中药的石杉碱甲设计开发的创新药物,对多种动物的多种认知障碍模型有恢复效果,具有抗早老性痴呆的作用。目前,生产该药的上海药物所已经获得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专利授权,Ⅱ期临床研究在法国、瑞士、南非等6个国家35家医院展开,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生物制药是金融危机下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又一个亮点。尽管起步较晚,但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达7730亿美元,而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近7000亿元,接近全球的15%。

受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不少生物制药巨头都出现了利润下滑,但长春金赛药业公司却逆势上扬,创纪录地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作为一家从事生物制药的企业,金赛从成立之初就把强化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国内第一支用于矮小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第一支专利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产品都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这也让金赛药业在金融危机中尝到甜头,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重组人胸腺素,预计上市后使用人群至少80万,产品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万支。

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表示,生物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物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科学院已于2008年成立了医药产业创新联盟,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过程。目前,联盟企业共120余家,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共吸引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逾25亿元。”李家洋说。

紧抓机遇危中寻机

一些专家表示,金融危机既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为我国医药产业实施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我国医药产业应紧抓这一机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破解融资难题,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桑国卫认为,医药工业应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及时跟上和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当前制约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缺乏创新能力和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导致在国际医药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提高产品高附加值能够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抢占国内高端医药市场。

同时,随着医药政策和标准的提高,应加速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国家重大药物创新专项和医药技术改造专项推动下,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物制药等具有高回报率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组织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提供服务,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外包企业进行深度市场拓展,强化品牌建设。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3)

一、中国医药市场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以及入世带来了多种机遇,医药行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1至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缓,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好。2014年1至9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0%。2014年1至9月,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7%;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9%;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6%;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7%。

二、入世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对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

1.保护药品知识产权。WTO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十分严格,加入WTO后,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药品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例如,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至10亿美元的赔款等,这将使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因仿制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同时,还会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以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体制不适应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主要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努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问题可能是加入WTO对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影响因素。

2.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承诺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9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同时我国将逐步取消限制药品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流通。因此,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可能会因关税下降、性能价格比提高而冲击国产药品。例如一些注射器等常规性质的品种,随着关税的下降,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而不利于国内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本身价格差距就很大,进口关税下降空间也并不大,即降低关税之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差距仍然很大,故降低部分关税并不能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总体来说,进口药品因关税下降而剧烈冲击国产药品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3.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的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同时,承诺开放医疗服务,外商可开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这一点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我国医药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医药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4.2001年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这一点对于我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企业影响将是较大的。

(二)WTO在医药行业方面赋予中国的主要权利

1.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中国可在12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在最大范围内享受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同时,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入世将使中国从更多的会员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享受到这些优惠。例如中国的中药,过去,由于不能享受WTO成员国之间的普惠制,我国中药出口不是受到各国法律上的限制、认证标准上的苛求,就是被高关税挡了回来。因此加入WTO是我国中成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好机会。

3.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入世后中国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此类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上述条款都将为我国医药产品迈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应对入世的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各种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策略也被称为4Ps。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行业完全是依照计划经济在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是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三级批发,一级零售”,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省以下统一管理,一级站调拨给二级站,二级站调拨给三级站,逐级调拨,至终端消费者。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药品销售根本谈不上营销,更谈不上营销策略,而仅仅是一种“购销”。

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行业逐渐脱离了三级批发、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而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局面,医药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找出对公司利润有巨大贡献的重点顾客,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使之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这便是所谓的“关系营销”。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造成了药品营销当中的“回扣”、“红包”现象泛滥,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文所述,加入WTO继续改变着中国医药行业所处的环境,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要考虑现行的营销理念是否能够继续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

1.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是4Ps营销策略的核心,其自身又包括很多内容。制定产品策略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问题,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了不同的消费者而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一般不适合采用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医药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是加大了外资医药企业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因为国内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达到经济规模而降低成本,所以采用标准化策略既发挥不了其自身优势,也使其竞争不过大型外资企业,因此国内企业应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或少数几种产品,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进行生产。这就要求国内企业经营者能看准市场行情,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灵活应变。

2.价格策略分析

我国大多数国有医药企业采用的是低价渗透策略,即以低价位来快速和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并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销售额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获利。现在的相关价格政策是,大多数的进口药品可以自主定价,而国有企业的药品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不能随意调整,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的药品与进口同类药品的价格相差甚远,国有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再加上国内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匮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因素,众多国有医药企业也只能采用低价渗透定价方法。当然,在打入市场之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提高调整价格,实现盈利的目标。

3.渠道策略分析

这是中国国内医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渠道。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帮助生产厂家迅速铺货,占领市场的速度较快,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鼓励了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产生的问题是商之间可能因供应范围的界定不清而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低效率。另外,这种渠道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医药企业应注意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与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区域市场医药品牌的打造,实现销量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医药企业正在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试点医药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4.促销策略分析

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有关信息进行传播,帮助消费者或用户认识商品或劳务能给购买者带来的利益,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欲望、促进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为此,企业应与新老客户相互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主动为对方服务或解决问题,及时提供更个性化,更细致化,更人性化的关心,增强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在入世所带来的新的环境背景下,国内医药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与国外企业及消费者们更多地进行接触。这就需要国内医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促销策略的创新,如利用在海外的半官方贸易机构展开促销活动;利用出访机会携带样品、货单以及各种宣传品,到海外进行业务性的宣传,拓展市场;参加国际性展览会,以及在海外市场举办贸易展览会等等方式。

总之,在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必须重新理顺营销思路,对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医药市场经济需要医药市场营销的支持与维护,对营销模式及策略进行创新,才能使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医药行业新的营销环境和新的政策相适应,为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新的行业增长。

[参考文献]

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2015.

[2]李河源.药品营销的几种主要模式与常见营销策略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10).

[3]宋利辉,苏子仪.加入WTO,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医学与社会,2000,(3).

[4]程艳霞,方勇.入世后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2,(6):47-50.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4)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国际化

    《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而教育国际化更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近年来,中医药教育在国际上呈现良好态势。全国各中医药院校每年培养了大批国际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激增,已仅次于来华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

1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状况

1.1中医药教育在国内目前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共118所,中医院校(含民族医药院校)33所,西医院校85所,其中13所设有中医系。

1.2中医药教育在国外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中医药机构,全球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气功治疗的人数越为全球总人口的1/3。由于中医药疗效逐步得到证实,国外中医药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2.1中医药教育在欧洲目前欧洲已有各类中医药学校40余所,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规范了针灸注册制度,如英国对中医药教育的需求量大,由政府或私人资助的中医院校数量与日俱增,法国每年培养1000名以上的中医药人才,包括针灸师、自然疗法与草药疗法师。德国目前已有38个医药院校开设了针灸课。

1.2.2中医药教育在美国已有70余所中医、针灸学校,在校生8000多人,学制由业余制该为全日制。

1.2.3中医药教育在东南亚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中医药教育发展潜力巨大。

1.2.4中医药教育在澳大利亚2005年5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中医法案,承认中医合法地位,与西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中医药教育纳人了澳大利亚正规高等教育。

1.2.5中医药教育在日韩日本承认针灸合法地位,但汉方医学目前还没有列人日本政府正式教育体系。在韩国,由中医药学和韩国治疗方法结合而成的韩医学教育得到政府认可。

2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研究取得进展

    去年2月,中医药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教育机构设置、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3个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研究已经结题。上述3个国际行业标准研究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承担的重大课题。另外,在由该会承担的“十五”攻关课题一中药标准国际合作研究中,已采用ISO国际标准化工作格式写出人参、黄茂和葛根3种中药的示范性国际标准草案;在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和常用名词术语的英译课题研究中,已建立起1.3万条的名词库和资料库;" G. B.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英译国际标准、国际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水平)的各类考试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13个国际标准文件也在制定之中。这些国际标准的建立,对于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3. 1面临的机遇

3.1.1中国加人 WTO加人WTO后,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目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境外消费,即互派留学生。加人WTO,为中医药教育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为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中医药院校教育结构、吸引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更新和管理机制的改善,为中医药国际教育产业化提供了空间。

3.1.2医学模式的转化和中医药教育的特色现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医药教育理论上从天、地、神多方位考察人体的阴阳、藏象之间互相联系,在“天人相应”中把握疾病发生演变过程。这与现代医学模式是一致的。

3.1.3全球中药、植物药潮流现代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层出不穷,而中医药的毒副作用较小且疗效是某些生物药、西药无法达到的,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倾向潮流越来越明显,中医药、植物药开始显示出超强的科学价值,中医药教育备受外国留学生的青睐。

3.1.4  WHO的推动在世界卫生组织第56次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发展传统医药的决议,将传统医学纳人了世界卫生组织工作总体规划。这标志着传统医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正式得到了世界主流医学的认可。

3. 2存在的问题

3. 2. 1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合法性和教育行为无序性之间的矛盾在国外,中医药教育的合法性还没有解决,大多数国家中医药教育没有纳人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因此国外的中医药教育事业有的是商业注册的、有的是文化事业注册的等无序性行为,中医药教育的立法和规范还很欠缺。

3.2.2中医药国际教育的规范性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目前国外学习中医药的人员构成复杂,有的是学习西医的,也有普通群众,有使用汉语学习的,也有使用其他语言的等,这些使得开展中医药教育的规范化遇到重大障碍。

3.2.3中医药国际教育的科学标准化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性间的矛盾中医药教育要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理论及教学方面等一系列的标准问题,而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使得标准化的推进方面做的远远不够,阻碍了国际化进程。

3.2.4中医药教育特色优势与国外同类型教育机构越来越多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国外办学机构将大规模进人我国,另一方面,国外许多高校纷纷开办中医药课程和科研机构,跟我国抢夺生源、师资等,这使得作为中医药教育发源地,我国中医药教育的主体地位正接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3.2.5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与外语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很多深奥的哲理、专业术语等难以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描述方法,因此对外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人才很欠缺,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播。

4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思考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5)

【关键词】:医院药学;机遇挑战

医院制剂生产在不断的萎缩,随着OTC这一处方已经出现,在我国医院中,对药学服务的这种职能,正逐渐的由之前的药品作为中心转向病人作为中心,药学的发展中,面临着哪些现状以及机遇,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 药学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一) 医院药房与社会药店的关系

目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在药品中其成本价与核定的售价之间存在着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了背离,也就是药品的价格要高于其价值,这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平价药房的规模其效应是比较大的,平价药房依靠着对中间环节的减少进而来降低采购的成本,流通是比较快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来的药品利益的垄断局面予以打破,它的出现为创造一种较为公平与公正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良性效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药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而且也与人民的性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每一种药来说,其都有一些不良性的反映。而且目前来说,大多数百姓的医务水平还不是很高,如果缺少医生的引导而自己服用,就会往往出现医疗的隐患,这种平价的药房对于一级二级的药店影响较大,对三级的医院影响较小,毕竟大医院有着很独特的优势,百姓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

(二) 医院药学的发展与执业药师的关系

目前来说,我国的药师大约有30多万,往往分布在药品的生产、经营、以及医疗相关机构中,医院的药师占有大部分。国外的药师执业的必要条件是具有执业药师的资格,我国执业药师的制度也已经在不断的推行中,但是还没有达到社会的相关需求,药师执业的范围主要是包括生产负毒药品、全面的监督与管理销售以及经营的质量、对处方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监督与调配、对用药情况提供咨询、指导合理的用药、以及开展一些TDM以及临床的药学等等的一些工作内容。从药师的管理方面来看,其是有卫生部门来直属领导,而对执业药师的资格认定主要是由国家的药品与食品的管理局进行组织与管理,因为执业药师这种制度是刚开始起步,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所以说,药师的权益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医院的领导对于职业的药师还不够重视、不够了解,因此很多药剂师还不够重视,因此,应该及早的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对药师的考试与管理要统一。

(三) 医院的药剂科定位

我国的医院在四大骨科医、护、药、技中,医学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对药学的重视度不是很高,然而药品比较多,相同种类的产品也比较多,所以药学相关人员对药学的管理中就消耗了很大的精力,所以很多时候就没有时间去顾及专业的提升与发展。此外,还有很多的医药人员其学历比较低,接受的培训比较少,知识结构也不是很合理,因此不能适应药学发展的新形势。而且目前药学的发展其要求比较高,这就意味着医药人员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情况:教育的背景还不很适应,下临床的底气也不是很足;而且医院的环境不是很理想,还存在着重医轻药的意识,对药师来说,其工作的难度还比较大。

二. 药学发展的机遇

(一) 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

目前在国外,很多医院的药房已经从之前的处方调配者转变成为现在的健康服务者,转变成为了健康咨询中心,能够有效的帮助护士以及医师来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影响治疗的相关因素、患者耐受性等等,药师不再仅仅是药物的使用评价、替代治疗、用药方式等等一些方面的权威者,而且也是药品费用的一个控制者与监督者。在近几年中,国外已经提出以病人作为中心的一种医药监护,这已经成为医院药学一个趋势与方向。医药监护即摒弃过去的以药物作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在监护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病人现有的或者是一种潜在的用药方面的问题,而且要解决病人在实际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应该要防止病人发生一些错误的用药问题。

(二) 充分的发挥出药师在用药过程中的作用

药师可以下临床来参与查房、对用药的方案进行讨论、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合理的用药建议来进行指导、监督、参与合理的用药。药师也应该对不良反应比较大、质量指数窄的一些药物来实施治疗,进一步拟定给药的方案,实现有效、安全的质量目标。此外,在临床中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研究,将研究的这项结果再用于临床当中,进而为临床更好的进行服务。另外,医院的药师还应该要定期的办理一些讲座、板报、药训等等,作为医护以及其他一些卫生人员来获得药物信息的一个主要的信息渠道。

(三) 加速培养临床药师

我国的临床药师与国外相比,在培养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比如说,在美国,要想成为一个药剂师,就需要4年的BS,或者是需要学习6年的PharmD。然而在我国仅仅是要求有4年的BS就可以,所以说,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我国的临床药师人员在配备方面还很不足,不能担负起实施药学服务以及合理用药的大任,毕业的大学生在进入医院之后,仅仅是负责配方发药,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而一些较为高学历、高素质的药师还不能摆脱发药以及配药原有的模式,难以形成药学的人才梯队,所以说,药师的相关领导就应该多为年轻的药师着想,为他们提供出一个能够发挥才干与能力的空间,医药公司以及企业也应该为药学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 切实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

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总目标;第二,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完善体制与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第四,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最后,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结:总之,医院药学的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在药学的发展中,面临着很多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这就需要医院要重视起来,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药学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映云;叶晓芬;;知识竞赛是临床药学教学和考核的一种方式[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年04期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6)

2011年8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2.21亿,占全国人口16%。由于过去特殊的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呈加速增长状态。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激增,老龄化社会问题特别是健康问题将成立社会焦点问题,同时,这将推动老龄化产业特别是给医药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1年6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较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较2000年上升6.29个百分点;与1999~2000年对比,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分别上升了1.77个和1.4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2亿、2025年将超过3亿、到2045年将达到4亿人。

二、老龄化人口疾病特征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降低,患病几率也逐渐增高。在人一生中,大约80%的医药消费是在最后20年产生的,在医药市场,老龄化人口医药消费占了医药消费总额的50%以上。

据调查,我国老龄健康人口(无重大脏器疾病)占老龄总人口的20%~25%,约82%的老龄化人口均患有慢性疾病。老龄化人口所患疾病大多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所患疾病常不只一种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甚至有的患病多达七八种之多。老龄化人口所患疾病多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抑郁症等。这些疾病都具有疗程长、费用大、难以痊愈等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降脂减肥、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但是我国的医疗保健品市场发展并不规范,很多保健品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国家规范保健品市场,同时医药企业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出更多高品质的医疗保健品。

三、人口老龄化给医药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老龄化人口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医药经济的发展规模。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过老龄化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致死率已超过恶性肿瘤位居第一,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老龄化人口第一杀手,其治疗药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销售规模约占全国药品总销售的15%。

老龄化人口的第二杀手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约在500亿美元左右。中国抗肿瘤药物的消费也有500亿元的市场份额。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是如此,其它老龄人口用药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地高。

过去几年,生物医药连续实现了超过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且出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未来医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新特药,如多肽蛋白类药物、抗肿瘤药物、抗心脑血管病药物,预防和治疗类的疫苗等,都具有不可想象的空间。随着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加,医药消费也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给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将有力地促进医药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医药经济腾飞之路

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理念

以老龄化人口数量激增为契机,改变过去那种只顾生产、不顾研发,只管销售、不管服务的传统观念,打造研发、生产、流通、消费、服务一条龙的医药经济新理念,从整体上把握市场,发展特色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国医药经济快发展。

2 重视新产品研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性疾病正逐步被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所代替,这给我国传统医药也提出了挑战。我国医药行业生产药品很多都是仿制品,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不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使企业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避免同质化价格竞争。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7)

回顾 中国行动可圈可点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国已经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这些都为全球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刘燕华首先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医药现代化的中国行动”。

2002年1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卫生部等8部委(局)共同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对2002年至2010年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做出了全面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自“九五”开始,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科技攻关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及其他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一批重大项目,使中医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主要表现为:初步建立了中药产品创新技术平台,制定了一批质量标准,开发了一批中药新产品。

为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十五”期间我国筹建了14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突破了一批中药制药关键技术,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有了很大进展,现代中药产业链日趋完善,现代中药产业的雏形初步形成。

2004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达958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18.3%,中药工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均高于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

分析 发展面临三大机遇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医药现代化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刘燕华在报告中分析认为,中医药当前正面临着三大新机遇。

市场对中医药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肿瘤、肝炎等复杂性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节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同时,由于中医药的低成本、适用性广,人们对新剂型的中医药的需求愈显迫切。

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深入。近年来,不仅中国,欧美许多发达国家也加强了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的研究。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等新学科、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医药发展的国际环境有了较大变化。2003年,WHO制定了新的全球传统医学战略规划。全球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制定了草药法规。世界草药市场年销售额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刘燕华提醒,“认识传统中医药有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有了认识之后,不加速实现现代化则是不可原谅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共同努力,相信传统医药一定会给人类健康带来福祉。”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8)

优势企业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在新医改改变产业格局和行业洗牌加速的大背景下,哪些类型的优势企业将从中受益实现快速发展?和君咨询认为三类企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具备政策和规模优势的国有企业,以哈药集团、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和石药集团等为代表的国有大型医药企业,在医药市场改革初期,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内部问题,加之众多民营医药企业的灵活竞争,曾经经营困难,举步为艰。但它们并不缺乏产品、技术、人才和资金,缺乏的只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其次是具有专业化优势的民营企业,优秀的民营医药企业大都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打拼出来的企业,具有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往往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专业化发展往往是其成功的秘诀。

最后是具备战略眼光的合资企业。改革开放30年来以辉瑞、杨森、史克、拜耳和诺华等为代表的跨国药企是我国医药市场的最大赢家。他们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方式销售高端的专利和品牌产品,牢牢掌控着三甲医院为核心的高端医疗市场。跨国外企对产业政策的把握能力令人叹服,往往能准确预测政策导向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那么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应该做哪些事情?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持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加强政府事务能力,把握政策机遇。加强地政关系建设,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争取更多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同时赢得以各省为平台的药品统一招标采购资格,在各类药品终端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其次是提升研发能力,保障可持续发展。新品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支持研发创新的政策导向下,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越来越困难。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更具备提升研发能力的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主观意愿。科技部、卫生部等11部委共同启动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以支持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制药企业研发项目和新药孵化基地。大型药企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持续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未来抢占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第三是借力资本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越大、行业地位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行业资源的聚集,扩大企业规模的路径无外乎两条: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前者采取自我积累逐步壮大的业务经营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后者采取横向并购或者纵向并购的资本经营方式,提升结构效率。大型药企应该抓住机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选择有价值的制药企业和药品投资并购的方式,补充和完善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弱势企业要认清自身寻找退路

新版GMP认证和其他方面的高额投入已经使很多制药企业苦苦支撑,基本药物制度和省级招标采购提高了医药终端市场的准入门槛,这些都直接加剧了弱势制药企业的生存危机,但大家都希望坚持到最后成为胜(剩)者,所以不到山穷水尽很少有企业主动退出。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在医药行业继续‘坚守’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小医药企业如果已经不具备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应该怎么办?

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特色,是否具备低成本的生产能力、独家或者有特色的品种,先进的剂型等等。如果不具备任何特色优势或者互补能力,企业也就只有自生自灭了。如果具备自身特色和优势,还可以在以下三条出路中作出选择:

1、成为生产工厂。将企业定位在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利用生产成本优势或者剂型优势为其他企业、连锁药店或者医药商业提供贴牌生产服务,仅仅收取加工费,维持企业生存。

2、 特色品种营销托管。品种是医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特色品种或者独家品种更是价值不菲。医疗市场上有些营销机构多家企业品种,在相应专业领域形成品种优势,实现良性发展。企业在已经不具备自建营销队伍或者独立招商的能力时,可以考虑采取营销托管的方式将特色品种委托给其他企业或者营销机构进行运作,企业自身只收取托管费用维持生存。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9)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9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即将召开的2008北京奥运会等新形势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更广阔的空间。如何抓住现阶段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呢?兹作浅论如下。

1 发展机遇

1.1 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渐为认同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讲求辨证论治,主张治未病,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方面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具有西医不可替代的特色。中医药甚至对一些西医解决不了的疾病也有着较好作用,如2003年爆发的SARS风暴,更是使中医药的低毒性、高疗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据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病死率只有用西药治疗的1/5到1/4;用中药治愈的SARS病人股骨头坏死率极少,还不到西医治愈病人的1/10。如今,WHO已经承认了中医中药治疗SARS的功效,正在向全世界进行推广。2007年10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围绕中西医发展的争议,外国学者纷纷发言力挺中医。可见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渐为世人所认同。

1.2 中医药在各国迅速普及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原有的东北亚、东南亚、北美、欧洲等传统国际市场外,正逐步向澳洲、非洲、南美、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区传播和扩展,WHO还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制定传统医药临床诊疗指南。中医药医疗、教育、生产和科学研究已开始全面走向国际。中医药,特别是中医针灸,已在众多国家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1.3 学术活动日益活跃,中医教育发展迅速

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上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共有中医药机构及民间学术组织1000多个,每年举行的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有几十个。此外,国际上中医药的教育也呈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学制也由过去的业余制、半日制改为全日制。很多国际大型制药公司都对中药的研究开发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2 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中医事业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随着近代西方医药学的大规模传入和不断发展,近来有人对中医学术体系的特点与中医事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不同看法。甚至有人提出“废除中医药”,在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引起激烈争论,对中医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某些片面的过激的观点,我们固然要坚决反对,但其中暴露出中医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亦需要每一个中医人深思。

2.1 诊断论治存在的问题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论治,通过采集四诊结果而处方。不同的医生诊断难免不一致,不像现代医学借助精微的仪器和实验室检测那么精确,所以诊断治疗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中医药很难完全用现代医学解释的一个原因,故很难做到中医现代化。

2.2 制剂方面存在的问题

临床自制中药是许多传统中医的一项特长,民间秘方均为自制药,但是现行的规章制度却严格限制使用自制药,中医用药时除了饮片熬制的汤剂之外的任何剂型,若没有准字号,则均属非法药。而对于中小医院来说,不准设制剂室,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制剂的应用。

2.3 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为目前中医教学存在不少弊端,中西医课程比例不合理,教学资源不足等,使中医教学、科研严重西化,导致中医药特色的极大丢失,能用中医独立解决问题的临床人才青黄不接。

2.4 中医药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现有财政支持力度与中医药发展需求差距大,中医药资源总体不足、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还不完善,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3 解决对策

3.1 增加对中医药建设的投入

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政策和资金,加强中医机构基础建设,提高装备水平。不断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3.2 注重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强力推进专科建设、特色病症管理和中医临床科研,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手段,逐步提高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

3.3 剂型制作方面要适应市场和人民的生活需要

将“方剂学”中的大部分方剂和许多临床高效验方开发成中成药制剂,将“中药学”中的数百味中药提炼成独立的浓缩颗粒或口服液,将会带动中成药全面而广泛地运用于临床,顺应了市场的变化和方便了人民生活,中医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来新的辉煌。

3.4 抓好中医教育

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采取切实措施,扎实继承,勇于创新。培养中医临床骨干,推广适宜技术,切实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工作。

3.5 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作为主管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形成一部《中医法》的草案,现在应该加快立法进展速度。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4个国家对传统医药立法,还有42个国家正在制订。

3.6 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工程

向世界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的关注和认同,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医药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的卫生医疗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4 展望未来

由于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变,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爱滋病等重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西医学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上依然头痛,令人振奋的是中医药在这些领域里的成就使世界刮目想看。中医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调理“亚健康”状态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而这正使中医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以它独特的双向调节、治疗与保健双重功效等优势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满足了西医西药无法满足的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和保健需求。世界各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中医专科在治疗老年病以及养生、康复等方面特色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际对中医的关注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促进了中医药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4个国家对传统医药立法,还有42个国家正在制订。2008北京奥运给中医宣传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势必能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的了解,让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充满希望。政府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都为加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工作,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医药现代化工作整体部署,确保中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使中医研究开始出现良好发展态势。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应抓住奥运契机做好宣传,势必能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医药的了解与认同。

参考文献:

[1] 杨宝林,茹东风,崔丹.对当前中医药发展改革的建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65~166.

[2] 尹常健.对中医若干问题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7,24(2):92~96.

[3] 袁维舟.试析中医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64~167.

[4] 魏磊,王明来,沈志祥,等.浅谈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6,6:24~26.

[5] 崔蒙,范为宇,伊爱宁,等.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17~20,33.

[6] 于友华.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重点[J].中国科技沦坛,2007,1:6~7.

[7] 王唏星,赵剑锋.谈中医学科的发展[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07,15(1):42~44.

[8] 贺卫国.对中医药的思考[J].国医论坛,2007,9(5):50~51.

医药行业发展机遇篇(10)

【关键词】

SWOT分析法;重庆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0 引言

作为一项新兴起的医疗科学类产业,中医药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作为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中医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了支撑我国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产业。放眼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市场,中医药产业已经呈现出在一定区域内发展、初步具备一定发展规模、中医药生产中心突出、发展独具特色等发展特点。重庆市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对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研究对策,笔者将通过SWOT分析法,对重庆中医药产业的集群发展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研究得出促进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1 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是一项国际兴起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具体是指通过将研究对象置于具体环境下,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从而就内部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条件两点进行较为统筹全面的分析结论,以科学系统的眼光对研究对象进行较为详实全面的多角度多方位研究分析,并将所研究对象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外界的机遇、威胁等进行列举并绘制成矩阵排列,从而使研究对象从自身角度的缺点与优势、外界角度缺点与优势较为具体地展现在研究者的眼前,从而加强人们对所研究事物的具体了解,既然得出相应的结论,进一步制定出相关发展决策。

2 基于SWOT分析法的重庆中医药产业集群研究

SWOT分析法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产业可在SWOT分析法下得出自身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进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同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加以改进完善,从而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下面笔者就对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

2.1 重庆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优势

重庆处在高原地区,地势较不平坦,同时气候利于多种中药植物资源的生长种植。重庆所含的中医药资源品种丰富,中医药品牌在市场经济上也占有一定份额。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地道性还体现在特色中医药材料上。多种特色中药材都生长在重庆。

2.2 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重庆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还做的不是太精,这就是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劣势。同时重庆中医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所产出中药材料质量不稳定。因此部分质量较差的中医药资源材料流入市场,造成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同时重庆没有将中医药的生产制作产业化、规模化,对中医药的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将新型科技运用于中医药的生产上,中医药生产的技术工艺较为落后,没有开创出一套摆脱传统的创新型中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2.3 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国家政策对于重庆的中医药发挥着较大力度的扶持是有利于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家加大了对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同时国家政策对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以刺激重庆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的中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因此中医药产品的进口贸易总额得到了增长,为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国际合作项目增多,为重庆中医药产业迈向国际化的脚步奠定了基础。

2.4 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面对着其他省市的竞争,如辽宁、广东等省市,这些省市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也较为先进,在国内市场上一定程度下挤压了重庆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威胁着重庆中药产业的市场份额。同时除了国内的中医药企业的威胁,国际上也出现了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中医药生产制造企业,给重庆市的中医药产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3 对重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决策建议

3.1 对重庆内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重庆还有国内中医药研究基地,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重庆的分段式地理环境更为多种多样的中医药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不同习性的中医药植物资源可以满足于不同的分层日照、分层气候,从而使重庆的中医药资源种类丰富、分布较广泛。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著名药材生长,比如中低山区域的黄连、党参、杜仲、天麻、金银花、八角莲等职务中医药资源。再往海拔低处,则有丹皮、青蒿、木瓜等中医药资源生长。而浅秋地带则生长着使君子、花椒等中医药材。优良的自身发展优势,再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发挥自身发展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重庆市中医药产业发展。

3.2 重庆中医药产业面对外部机遇相关建议

政府部门应鼓励重庆相关中医药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中医药产业文化氛围浓厚。相关企业应积极促进市场消费能力提高,鼓励重庆市民经常性选择中医药来进行治病、预防等,从而促进了中医药产业形成良性循环。相关企业应当注重中药的质量建设,树立良好的中医药企业形象,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链的扩大。

3.3 针对外部威胁的发展决策建议

对于外部的发展优势,重庆的中医药产业企业应当把握住市场拓宽的大好机遇,提高中医药制作质量,将中医药贸易推向更深远的国际市场,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利润率,进一步积极向国际市场寻求对口企业,从而实现中医药产品的对接。针对目前国际以及省外的中医药发展威胁,重庆中医药产业更应该建立起完备的中医药发展模式,积极应对相关挑战。

4 结语

重庆的中医药产业是一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相关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对中医药企业的建设力度,扩大重庆中医药企业贸易市场,加强中医药企业集群间的联系,从而加强重庆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力度。

【参考文献】

[1]杨东梅.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7-08

[2]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05-01

[3]田庆爱.重庆市医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J].西南大学.2013-05-20

[4]李春光.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中医药制造业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2010-03-01

[5]刘红宁.时洪洋.薛铁瑛.江西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0-10

上一篇: 作文教学教案 下一篇: 医药制剂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