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0 10:39:36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F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5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最初单纯的政府外事接待部门、单一机构发展成为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产业,2011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4.77%,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所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效益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事实上,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社科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指出,“旅游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只有优化结构,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1]。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部署,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结构性问题。因此,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旅游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领域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回顾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现状、研究领域和研究特点,进而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

二、旅游产业结构概念与内涵研究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2]。一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的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后者是指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3]。旅游产业结构也反映了稀缺旅游资源的配置问题,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4]。它既包括旅游产业各要素在规模上的比例关系,也包括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分别用以反映旅游产业结构量的内容和质的特点[5]。同时,旅游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6]。在现代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旅游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7],因而旅游产业结构对于区域旅游增长影响重大。根据对旅游产业结构的要素分析,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仅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还与交通、园林绿化、制造业等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旅游产业界限的确定成为一个难题。旅游产业边界的模糊广泛性,使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的确定也呈现出一种不明确性。马波[8]认为在研究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时应采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考必须从全球、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的背景出发。张涛[9]将旅游产业流行的新旧三大支柱产业说和新旧四大支柱产业说进行比较,分析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杨振之、陈谨[10]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张立生[11]依照旅游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将旅游产业划分为基础层次产业、中间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三个层次,并分析它们彼此间的演进规律,提出旅游产业部门结构演进的三种结构模式理论。马波[12]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点出当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导致旅游产业链条拉长,对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结构构成要素有不同的结论,但都认识到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强关联性,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

三、旅游产业结构测度方法与模型

旅游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方法论及其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多借鉴产业结构论、系统论、运筹学理论等中的方法,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结构测度研究中较常使用的方法有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区位熵、集中度等。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模型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经济关联性很强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发展不仅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且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就使得界定旅游产业的全部关联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变得较为困难。为有效分析各类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将旅游产业整体看作是一个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有效测度旅游产业结构的关联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一定地域内的旅游产业结构是现在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带有“旅游产业”和“灰色关联分析”词语的旅游学科类文献,可查到有效文献约为1500篇,其中硕博士论文达700篇,可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王淼[13]较早将灰色系统理论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中,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定量分析江苏省大旅游产业结构状态及发展趋势,并对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一些思路;陈雪琼、任晓春[14]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对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动态分析,提出优化建议;苏林宁、谢新丽等[15]运用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判断影响区内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就是结构合理化和发展高级化;廉同辉[16]通过对黄山、九华山景区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提出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协调性等建议。

(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测度分析

目前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研究较为常见的方法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一种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普遍使用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这三个分量,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较早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的是潘景胜、王淼,评价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根据计算结果给出提高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对策[17];杨新军、马晓龙[18]等运用SSM分析法分析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并指出SSM法在旅游创汇部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汪惠萍、章锦河[19]运用该方法对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康传德[20]对青岛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诸如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及区域整合、塑造旅游精品工程等发展对策;葛军、刘家明[21]综合运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不同相关部门的发展状况,应采取不同的优化调整策略。张明磊[22]、付岗[23]、刘月皓[24]、张晓明[25]、郑平[26]等分别运用SSM分析方法对云南、四川、山东、秦皇岛、西安、广西等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状况,提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应建议。除上述普遍从产业效益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分析外,杨勇[27]、李文静[28]尝试从产业角度、结构红利角度结合偏离-份额法分析旅游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潜力的关系。

(三)旅游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

旅游产业不仅产业内各行业紧密联系,旅游产业与其相关的产业部门也具有较强的关联,可以说旅游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研究旅游产业结构时,为有效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效应、经济贡献,常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部门联系分析法”或者“产业关联法”,它主要以均衡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量化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度出旅游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闫敏[29]通过比照分析《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按照旅游研究的需要重新进行了行业划分,得出中国旅游业的直接投入结构和完全投入结构,并论证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阶段旅游业并非“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的观点。戴斌、束菊萍[30]从产业供给和产业关联的视角,结合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指出该地区旅游业的前向关联度与环向关联度较弱,中间需求率偏低的现象。乔玮[31]侧重于从经济效应的基点出发,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以及内部各行业的关联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王丽、石陪基[32]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投入结构、产出结构、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的分析,探讨甘肃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卢璐、宋保平等[33]运用投入结构、产业结构、中间需求等指标测度中国旅游产业,定量分析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指出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张吉林[34]提出为准确衡量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产业关联度,投入-产出理论的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马仪亮[35]从经济学原理内核出发,提出强化各级旅游与统计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推广旅游卫星账号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产出表的流量矩阵,使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更加合理和客观。根据以往研究可知,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产业关联及波及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广泛的,得到的相关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然而该方法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关联这种复杂现象,有时会由于对投入-产出方法只是单纯在片面、静态理解的基础上的运用而致使出现一些错误,因而投入-产出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加合理、科学地结合旅游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应用。

(四)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测度研究

除运用单一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或者一定地域的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之外,部分文献还基于产业经济等理论运用多种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吴铮争[36]将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动态研究规律联系起来,采用比较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内部结构、结构效益、结构关联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优化现状;黎美洋[37]运用偏离-份额法、效益指数法、差异比较分析法及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指标等相关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进行了测算分析和验证;王松茂、何昭丽等[38]在对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运用了偏离-份额、灰色系统关联度以及绝对集中度指标等方法;杨琴、王兆峰[39]试图根据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技术创新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崔振兴[40]在产业组织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区位熵、系统熵、偏离-份额等方法量化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效果;张佑印、顾静[41]利用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四个理论模型,阐明我国不同区域旅游核心产业之间的变化及差异;廖涛[5]运用发展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力结构的定量分析法,从理论上提出旅游产业的构成比重、结构变动指数及结构生产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此外庄小丽[42]、刘水良[43]、张广海[44]、甘永萍[45]分别在对湖北、张家界、山东、广西的旅游产业结构分析时综合采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专业化指数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计量、产业经济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评,使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用于旅游产业结构定量测评分析的方法除常见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这些基础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之外,国内学者也试图将效益比较分析法、效益指数分析、区位熵、产业集中度指数、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生产力系数等计量方法运用到旅游产业结构的研究中,对国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科学测算和评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应用研究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旅游资源要素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在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达到旅游产业之间的协调、产品供求结构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46]。随着旅游经济规模扩展带来的资源要素在旅游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和再配置,从而使得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出现合理化、高级化现象。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旅游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促使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大,保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旅游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条件下,新兴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旅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47]。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优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合理化,主要表现在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未能协调发展;二是未能进一步高度化,主要表现在六大要素的每一要素内部未形成完善的体系[48]。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部门高度相关,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使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较为困难。事实上,在旅游产业高级化的工程中,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配置”[49]。

我国学者结合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陈仙波[50]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运用分析,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征,指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索其优化模型与优化措施。郭胜[51]、高维忠[52]分别探讨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目标和措施。随着我国各省市纷纷提出旅游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的目标,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表现出由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移的趋势。顾朝林等[5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分析江苏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空间结构,指出江苏省处于产业结构明显转型期,强调产业优化的重要性;李刚[54]对辽宁省的旅游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宋静[55]针对重庆市旅游产业结构具体情况,评述重庆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任建华[56]在分析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优化建议;马勇[57]、王迪云[58]、吴冬霞[59]、单珍[60]等分别对福建、南岳旅游区、广西、浙江等地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上学者都是通过分析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确定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进而得出该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及发展路径。

(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政府推动型特征,产业政策仍然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除了区位条件、资源基础、开发环境等因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优化的进程。王兆峰、杨卫书[61]从微、中观层面,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视角、系统学的耗散结构角度,构建了旅游企业与产业结构变迁过程的演化模型,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在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的作用。麻学锋[62]借鉴价值链和系统论的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与动态演化,建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应遵循升级轨迹进行系统自适应的调整。王云龙提出旅游产业结构概念模型和运行模型,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李峰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演化方面的重要动力来源,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生延超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政策扶持和措施实施在显著改善旅游市场、投融资等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地区间绝对差异的扩大仍不容忽视。以上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动态演进等空缺,对于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述评及展望

近年来旅游产业结构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旅游产业管理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提升与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亟待提升,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凸显。通过梳理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第一,研究内容日益多样,部分领域相对不足。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对策研究等成果逐年增多的态势。同时,研究普遍认识到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有些不吻合。第二,研究范式较为成熟,研究视角需要拓展。纵观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采用“分析发展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给出优化建议”的研究范式。研究侧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机制作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而从旅游产业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明显不足,较少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城市化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探讨。第三,研究热点相对集中,理论体系尚需完善。目前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优化理论和方法测度主要集中在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大多借鉴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领域较为成熟的公式或基础理论,缺乏结合旅游产业特殊性对这些公式和方法进行的调整和改良,分析手段较单一,比较分析方法的使用较少,缺乏创新实证研究,旅游产业结构量化分析方法与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理论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首先,重视旅游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构建。深入探讨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划分等基础理论,在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产业特性,完善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体系、评价模型与测度方法研究,还应加深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动力研究,注重将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与旅游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城市化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其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机理的研究。在定量研究中,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往往关注结构要素之间的关联、产业影响和效益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影响机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指导价值较小,因此,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优化机理将会是今后关注的重要领域。再次,重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的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需重视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环境效益,注重与其他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研究等。对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政策正确引导是避免产业结构失衡、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量。区域政府应正确发挥其引导和服务职能,防止盲目干扰旅游产业发展,尽量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旅游市场机制发挥出调节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0:5-6.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3]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8-63.

[4]陈玉英.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J].旅游科学,2000(1):28-30.

[5]廖涛.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定量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17):131-132.

[6]张辉.旅游经济论坛[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5-8.

[7]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4-26.

[8]马波.试论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建立[J].旅游学刊(基础理论与教育专刊),1999(51):24-28.

[9]张涛.旅游业内部支柱性行业构成辨析[J].旅游学刊,2003,18(40):24-29.

[10]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30-34.

[11] 张立生.旅游业部门结构演进规律及演进模式[J].经济经纬,2005(2):120-123.

[12]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22(12):12-17.

[13] 王淼.旅游业的产业结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72-76.

[14] 陈雪琼,任晓春.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研究及其优化对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20-26.

[15] 苏林宁,谢新丽.环三都澳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66-68

[16] 廉同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以黄山、九华山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4(4):66-68.

[17] 潘景胜,王淼.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上海大学报,1998(5):37-42

[18] 杨新军,马晓龙.旅游产业部门结构合理性的SSM分析[J].人文地理,2005(1):49-52.

[19] 汪惠萍,章锦河.黄山市旅游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15.

[20] 康传德.青岛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3-25

[21] 葛军,刘家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6):760-765.

[22] 张明磊,孟庆红.云南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下):163-164

[23] 付岗,赵爱婷.秦皇岛旅游产业结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07(4):101-105.

[24] 刘月皓,孙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8,34(3):113-117.

[25] 张晓明,刘总理.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1):103-105.

[26] 郑平,汪东亮.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分析[J].产业观察,2011(18):120-121

[27] 杨勇.结构变迁效应与旅游业发展潜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3.

[28] 李文静,乔小燕.省际旅游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2012(10):29-31.

[29] 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J].旅游学刊(双月刊),1999(5):10-15.

[30] 戴斌,束菊萍.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框架与北京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7-15.

[31]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12):63-66.

[32] 王丽,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1):68-72.

[33] 卢璐,宋保平,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43-48.

[34] 张吉林.旅游业—一个产业化组织的过程[J].财贸经济,1999(2):61-64.

[35]马仪亮.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5):852-856.

[36] 吴铮争.西安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1-5.

[37] 黎美洋.四川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1-3.

[38] 王松茂,何昭丽,等.新疆国际旅游业集中度及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81-84.

[39] 杨琴,王兆峰.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以湖南为例[J].求索,2009(10):86-71.

[40] 崔振兴.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可持续性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12-32.

[41] 张佑印,顾静.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4):155-172.

[42] 庄小丽,康传德.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1-54.

[43] 刘水亮,田金霞,等.张家界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与优化[J].商业研究,2009(3):200-203.

[44] 张广海,孙文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3):1-8.

[45] 甘永萍.基于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广西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79-82.

[46] 谢春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33(1):37-40.

[47] 师萍.旅游产业结构评价方法初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1):85-88.

[48] 兰楠.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在实际中的约束分析[J].四川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15-18.

[49] 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0(1):10-14.

[50] 陈仙波.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策略[J].未来与发展,1995(6):27-30.

[51] 郭胜.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标与措施[J].财贸研究,2003(4):18-20.

[52] 高维忠.新时期优化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途径探讨[J].经济师,2003(4):70-71.

[53] 吴泓,顾朝林,马荣华,徐晓勤.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6):755-761.

[54] 李刚,赵静玮.辽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93-99.

[55] 宋静.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1-5.

[56] 任建华.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评价及优化建议[J].山东纺织经济,2012(5):102-105.

[57] 马勇,王春雷.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5):103-107.

[58] 王迪云.南岳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6):754-759.

[59] 吴冬霞.广西旅游产业结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64-68.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随之得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是将投入与产出的信息进行综合,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优劣,考核指标包括固定资产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这些指标间往往此高彼低且相互间有联系,不能有效地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多个对象(或多个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的统计规律性,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在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依托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企业经济效益。

一、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当时针对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的特点,特别制定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十大指标体系,并在2002年进行了修改,综合考虑了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虽然此评价体系是根据新财务会计准则进行的调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过于注重财务指标(总资产报酬率等8个指标),忽视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非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存货周转率)。有些指标间有交叉或是关联,致使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效益。假如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它的自有资本高,同时如果净利润相当,那么它的资本收益率反而比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还要低。基于上述的情况和问题,全面考虑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财务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发展能力,建立多元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主要从获取利润的能力、开展资产运营能力、参与竞争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系统评估。

二、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统计学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提供了支持,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开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可以把多维度问题映射到单一维度,然后通过模糊决策、加权平均等方法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应用较多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下:

(一)主成分分析方法

所谓主成分分析是将具有多个相关的指标转换成新的相互独立的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各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尽可能小的数据损失,反映尽可能多的指标,客观地描述样本的相对地位,减少主观的评价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企业经济效益中,在评价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时,可以将多项的财务指标(总资产报酬率等8个指标)重新组合、分解,形成生产经营成果指标、资金利用效率和消耗资源指标三个新的相对独立的指标,然后将三个指标通过杜邦分析图进行分析即可。

(二)因子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方法可以看作是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推广,也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因子分析方法能够将多个具有较复杂的关系的指标归纳为主要的少数几个指标的统计方法。此方法以多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并加以组合,形成最少个数的独立新变量(因子),简化变量并能够避免不同变量权重设计的误差。例如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时,可以将固定资产税率、资金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资金利润率、固定资产产值率、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万元产值能耗、全员劳动生产率等综合为盈利能力(固定资产税率、资金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资金利润率、固定资产产值率)、资金和人力利用因子(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能耗(万元产值能耗)三个因子作为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将研究对象、数据进行分类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研究对象的相似性来分类,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相似元素归为一类,然后再将相似的样本进行合并,直到所有样本都归为一类。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可以将资产周转率、利息倍数、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速动比例、偿债比率、存货周转率等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归为企业资产运营能力进行评价。

(四)判别分析方法

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判别分析是在分类确定的条件下,即事先已经知道了判别的规则和类型,在分析未知样品类型是,只需要遵循判别规则进行样品分类的多元分析方法。在进行企业综合效益分析时,如已经明确了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体系,只需要对指标进行加权分类,就可以判定不同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判别标准不同时,常用的判别方法是Fisher判别;按函数的形式,一般用线性判别。判别的方法可分为很多种,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评价指标,选择最能反映企业效益的判别方法。

三、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景

由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统计学科,应用到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简化了错综复杂的评价指标,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效率。可以真实、完整地对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济效果进行判别,并确定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还可以有针对性对企业资本运营效率、资源利用率等分项进行评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多方面评价,寻找和挖掘企业的可利用潜力并预测企业发展的前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四、结束语

多元统计分析针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中多项指标且错综复杂的情况,通过简化数据结构、或是将复杂变量转化为相对独立的新变量,在尽可能降低数据损失的情况下,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积系统化、全面化。现代企业发展迅速且规模越来越大,采用多元化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分析的成本,同时对稳定企业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鹏鹏.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4,(14):4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近年来,我国经编产业在广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经编产业呈现出稳步高速成长的势态,不仅经编服装及面料品种更加丰富,而且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经编产品,在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经编产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资料比较缺乏、研究方法比较滞后,我国经编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管理以及产业决策等方面受到明显制约。因此,必须要从产业统计的角度,把统计方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经济管理中,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经编产业的基本信息,而且有利于搜集积累国内外经编产业的数据资料,为建立我国的经编产业统计制度及经编产业统计方法,加强我国经编产业的研究、预测以及管理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经编产业统计分析指的是在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经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统计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掌握经编产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及运行规律。结合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实际,可以运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定分析方法等。

一、成本分析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成本分析指的是利用有关成本资料为依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挖掘我国经编产业的生产潜力,在有效利用资金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经编产业的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经编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内容

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1.深入研究并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以及变动情况的主要原因。2.比较不同的经编企业之间的经编产业成本差异,并研究出现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3.研究单位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情况、单位生产费用以及单位产品成本等影响产品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4.分析经编产品的成本项目,深入分析构成经编产业产品成本项目的结构及其特征,全面把握经编产业产品的各个成本项目对经编产业成本变动的影响情况及其程度。5.还要对经编产业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把握经编产品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二)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根据经编产业的特点以及成本分析内容的相关要求,经编产业成本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保本分析法等进行。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相对简便而且应用广泛的经济统计及分析方法。在一般的成本分析活动中,通过对性质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基本分辨出成本水平等情况以及成本管理状况。把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经编产业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经编产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在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过程中,要把实际成本指标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及其程度,并且可以采用百分比法等来计算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判断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距

经编产业的企业要了解本企业与其他经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水平上的差距,也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了解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

了解经编生产企业的成本变动情况时,可以将某一个时期的实际成本与历史同期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2.因素分析法

在进行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并且要分析各个因素在成本变动中的作用时,就应当采用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不仅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在经编产业成本变动中的作用及其影,而且能够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保本分析法

在经编产业的生经营产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变动会对经编产业相关的企业出现亏损等问题。因此,要推动经编产业的发展,使经编企业获取经济效益,防止由于经济形势等的变动而出现亏损等局面,就应当认真做好包括生产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济分析等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经编产业的发展。而保本分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我国经编产业基础薄弱,对于成本计算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把成本分析方法应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时,应当要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经编产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成本分析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意识。2.重视并加强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根据经编产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3.对于成本分析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解决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趋势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趋势统计方法指的是在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指标或者数字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两期或者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比率等进行定基对比以及环比对比,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以及变动幅等,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就经编产业来说,可以采用的趋势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分析法以及统计预测法等。

(一)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指的是分析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演变规律。动态分析法的研究内容包括:1.借助于相关数据指标等分析经编产业的发展变化特征。例如,使用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增长量等数据揭示经编产业的发展水平等。2.借助特定的数据模型等描述经编产业的变动规律。3.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状况进行预测。

(二)统计预测法

根据统计学的基本观点,统计预测法指的是在运用有关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信息等,对经编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测算或推断。统计预测主要包括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借助于统计预测方法对经编产业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经编产业的服务需求量进行预判,而且可以对经编产业的市场状况进行预测及决策。

三、综合评价分析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经编产业的相关企业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中,单一指标的评价分析总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计算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复杂的经编产业现象分解成各种要素,通过分析或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在经济产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有:1.因素的设置非常重要,但是没有统一的法则。2.层次分析法中所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必须合理。3.层次分析法中在进行多层比较时,应当符合一致性指标的要求。4.层次分析法中需要求矩阵的特征值,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统计学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将模糊评判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是对多重属性、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定性指标数量化及各项指标的无量纲化,从而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以综合反映经编产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状况。把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评价中,首先要建立各子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起隶属函数以及评判矩阵,最后经过一系列矩阵运算,分析出不同水平年经编产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得分情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果。

四、结语

随着经编产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经编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经编服装以及产品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经编产业资料缺乏以及经编产业研究方法的滞后,我国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采用科学的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经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经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经编行业快速、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娜.当前国内外经编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2(8).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4)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经济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并不统一。本文采用我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解释: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发展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发展经济学是指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学说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其理论可以溯源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中涉及到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狭义的发展经济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发展经济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所谈的发展经济学是指狭义的发展经济学。

(二)结构主义方法。结构主义方法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基本理论要素包括其发展观、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描述、资本形成理论、伪装性失业理论和国际经济理论。而指导这些理论的分析方法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济结构构成的分析:经济结构的构成在结构主义者当中说法不一,根据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颖和陈波的归纳分析,其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结构构成是指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经济各个部门的构成及相关变量,包括有关的经济活动部门和作为生产中主要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等变量;第二,结构构成是指按经济活动部门所组成的部门结构或者按某种需要来划分的经济结构。”[1]其中大多数学者运用第二种含义进行分析。例如W.A.刘易斯有关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霍利斯?B?钱纳里的“两缺口”模式即是按经济活动的部门结构进行分析的。且霍利斯?B?钱纳里是按积累过程(包括投资、政府收入和教育三个类目)、资源配置过程(包括国内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三个类目)、人口与分配过程(由劳动力配置、城市化、人口转型、收入分配四个方面构成)这三个过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的。其认为,结构构成表现为“一个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相对稳定的关系。”[2]2.对经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的分析:结构主义方法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型”(thestructuraltransformation)的分析一直在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学派研究纲领中占据着中心位置。“结构转型”亦称“结构变迁”(thestructuralchange)。它们被钱纳里定义为“需求、生产、贸易和就业构成的一组互相关联的变化,而“需求、生产、贸易、就业构成的各自的变化又反映了因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资源配置格局转移的不同方面”[3];赛尔奎因则把“结构变迁”定义为“从生产和要素使用角度来考虑的各部门在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工业化便成了结构变迁的中心过程”[4]从钱纳里和赛尔奎因两人对“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的定义中可看出两层含义:第一,“结构转型”本身就涵盖了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而赛尔奎因的定义中提到的“各部门”实际上也是指“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结构转变”过程同“结构转型”过程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结构转型”的作用因素,影响着“产业结构转变”。3.对经济结构与经济现象之关系的分析:结构主义者还透过经济运行中的众多变量,强调经济结构作为“深层因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他们看到了影响经济运行的诸多因素,指出,在一国经济中,劳动市场二元结构、农业、运输、动力、进出口等行业都被列举为结构刚性。如农业部门对价格激励做出的反映严重滞后于工业部门,往往会成为导致发展中断的瓶颈;运输和动力等基础设施部门中的刚性表现为生产缺乏伸缩性,对价格反映存在滞后性;这些部门还会因为投资不足而拉整个经济的后腿。

二、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方法工具例析

在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指导之下形成了具体的研究方法,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B?钱纳里、M?赛尔奎因即在产业结构转型研究中倡导“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和“广义的结构转型”分析方法。以下通过对两种研究方法的概述,对这两种方法做出评价。

(一)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变方法。狭义的产业结构转型方法主要指统计方法与投入——产出法。最早对产业结构转变进行研究的是克拉克。他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三个部门就业人数的变动入手,研究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农业部门的相对规模不断缩小,工业部门先增大后缩小,而服务业处于部门不断增大趋势;第二,效率和需求是促成产业结构转变的两个基本方面。库兹涅茨对克拉克的研究方法作了进一步发展,他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一书中,指出了有关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三个部门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关系式:

ri=ai(1+rT)—1

式中,ri和ai分别表示部门产出和国民总产出每10年的增长率,ai为部门某一时期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对10年前该部门占总产出比值的比例。通过分析一个世纪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各自占国民总产出比重的变化可以得出ai,再经过对国民总产出增长率进行估算得出各部门的产出增长率,进而描述各部门的变动趋势。该公式基本描述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的变动趋势,为结构主义研究的精确化作出了贡献。

霍利斯?B?钱纳里将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统计研究方法又作了进一步推进,在他与M?赛尔奎因1975年合著的《发展模式:1950——1970》一书对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变动作出广泛的统计上的解释。在该书中其除了使用传统的统计方法之外,还巧妙地使用了相关分析。他们为了创造一整套可以对更为广泛的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度量的方法,专门设计了对包括积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在内的10个基本过程进行描述的27个变量,以便分析与各国经济增长相伴随的产业结构转变。

钱纳里率先用投入——产出方法来分析产业结构转变,早在1959年,在他与克拉克合写的《产业关联经济学》一书中,就第一次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间的结构关联问题。这一分析方法共两个步骤:第一,用于投入产出方法来细化行业分类,建立起全面的产业结构转变分析框架,用以克服传统的统计方法在分析结构转变方面的缺陷。他们通过对中间产品使用比例wi和中间产品投入比例uj进行计算,将产业结构中的各行业细分为四种类型:中间产品使用和投入的比重均偏高的产业(钢铁、石油制品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高但中间产品投入比重低的产业(农林业、煤矿业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低但投入比重却偏高的产业(服装、造船、食品加工等)、中间产品使用比重和投入比重均偏低的产业(渔业、运输业等)。wi值和nj值的高低代表着产业关联程度的强弱。

(二)广义的产业结构转型方法。CGE模型于20世纪60——70年代问世,起初由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运用该模型讨论经济问题。由于CGE模型具有能够对经济全面地加以模拟的巨大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们以结构主义的假设,使之能按照结构主义表述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结构主义这一研究方法至今影响尚存,被新一代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所继承。恰如新一代结构主义领军人物泰勒所言,结构主义思路的基本假设“在于一个经济的制度以及各生产部门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决定这个经济的宏观经济行为方面起主要作用”。[5]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结构主义学家改变传统方法一般地分析产业结构的转变,而是从某一具体角度来研究包括产业结构转变在内的广义的结构转型。例如,CGE模型被用来分析短期内在外汇短缺前提下调节政策的选择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以说明宏观调节与结构转变之间的关联所在;CGE模型还被用来讨论包括货币、债券和分割的可贷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压抑问题,使其既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结构特征,又能解释市场不完善条件下各种替代机制的宏观经济学本义;而且,工资水平、生活状况、金融资产收益、资本利得等方面也被纳入CGE模型,以便分析贸易条件变化对发展中经济所造成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德尔曼——罗宾逊模型。其是1978年阿德尔曼和罗宾逊在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CGE模型的基础上,建构了第一个结构主义CGE模型,讨论了韩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广义的结构转型相伴随的收入分配问题。

三、对发展经济学经济结构主义方法的评价

结构主义方法产生于早期新古典主义方法之后,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早期新古典主义方法的缺陷,但由于其是二战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显现出许多不足。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5)

二、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程序

由于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企业应该有一定的科学分析程序来具体实施,否则,很难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工作的具体程序主要是这样的,即企业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具体的分析目标,这是做好财务经济分析工作的前提条件所在,也是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活动的起始点,因为不同的分析目标将会需要使用不同的经济信息,实施的分析策略也是有所不同的。然后,企业就应该收集、整理、检查、核实相关的分析资料,不仅包含了企业内部的微观经济资料,还包含了企业外部的宏观经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的调整,尽可能的提高这些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接着,企业应该确定分析评价的基准,即经验基准、行业基准、历史基准、目标基准等,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分析评价基准。当然,企业还应该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要发挥出每一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尽可能的避免每一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根据分析目标与分析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的对比与选择,尽可能的让分析结果达到客观全面的标准。目前为止,企业最常使用的分析方法为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1998年以后,国家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开始了货币分房的时代,并把住房逐步推向市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也开始迅速升温,2003年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投资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对房地产投资效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房地产投资正外部性研究

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比较晚,对房地产投资带动效应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仅仅依靠简单的数字比较关系和回归分析来分析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随着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国内对房地产投资的研究也更为深入,特别是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应用到房地产投资的研究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起初对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只局限于对房地产投资的定性分析,王骐骥(2000)、蒙天森(1999)等认为加大房地产业投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房地产投资的带动效应。谷涛(2000)、施建刚等(2000)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房地产投资对刺激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回归分析是建立在数据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当遇到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时候就显示其缺陷性。一些学者开始把先进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融入房地产投资的研究当中。沈悦、刘洪玉(2004)、刘红(2006)、黄忠华等(2008)等通过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计量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房地产投资带动效应。

投入产出理论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效应,由关联效应的强弱来分析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最终又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效率。顾云昌(1998)、李启明(2002)等通过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粗算得到对其他产业带动的诱发系数。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带动效应更为准确。刘水杏(2003)、王国军、刘水杏(2004)、闫永涛等(2007)、程杰、彭灿(2010)等学者对我国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进行了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驱动效应区域差异分析。大量研究表明,房地产对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不同区域的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却显示出区域差异的特点。王国军、刘水杏(2004)利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国际和国内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总的拉动效应与美、日、英、澳基本一致,但也显示出后向拉动的效果比前向拉动的效果更为明显。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房地产业效率不高,中间投入多,最终导致产业本身发展水平低下。闫永涛等(2007)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析得出

主要参考文献: 整理

[1]沈悦,刘洪玉.

[4]谷涛.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房地,2000.5.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7)

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三农”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层面的高度关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直指我国“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的突破口在于有效解决农业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农业经济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我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人才,这对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农业经济学课程特点和学科特色,我国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符合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农业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农业经济学”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是研究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运用西方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国内不同区域农业的演进规律、空间布局、投入产出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区域性

受市场经济、自然资源条件、资源禀赋的影响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如东部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此外,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地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中度。针对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依照不同区域的要素资源状况,突出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因此,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必须与区域经济学、自然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在方法应用上也可与区域产业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

2.综合性

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产业演进和空间布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内涵和外延较为广泛,如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问题、农业产业组织问题、农业区域专业化布局优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必须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多种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因此,农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以及农业经济相关问题的发掘与解决,都体现出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实践性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业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问题,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十分丰富,要深刻领悟其理论,必须深入农业经济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实践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农业经济学的主要学习方法,脱离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因此,农业经济学具有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二、农业经济学的教学方法

在农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还牵涉到学生对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把握,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农业经济理论去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知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知识讲解和传授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有利于教师传授更多的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有灌输式讲授、启发式讲授和画龙点睛式讲授三种方式。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以及知识体系。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应注重设问、提问、案例引入等方式的采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专题讲座法

专题讲座法在形式和课堂教学法基本相同,但在内容的设计上有所差异,它是把农业经济学分成几个专题,针对某一个专题知识,安排一次讲授。专题讲座法具有占用时间少、形式灵活、针对性强、易于理解和掌握等优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涉及到农业经济学的某一理论前沿时,就邀请在这一领域内具有较深研究的国内外专家来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在中央出台有关农业的政策后,就邀请专家学者对中央有关农业的政策进行深刻剖析,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和政策的认识。

3.研讨法

研讨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教学方法,如有关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教学,运用研究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这些领域的问题理解更深刻,由于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和借鉴,并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思路,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从头到尾由教师组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回答,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讨论不断深入下去。如笔者在讲解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组织形式的过程中,先要求学生阅读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材料,然后围绕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然后由笔者进行总结分析。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信息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它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两者相融合,在农业经济问题和政策的教学和研究中非常实用。案例分析法是通过收集和整理一些典型的个案,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除了首先要明确通过案例分析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外,还应注意案例本身要内容真实,并包含一定的经营管理问题。案例分析可分为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类。描述评价型是描述农业经营主体或决策主体解决某一问题的全过程及其实际后果(成功或失败),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农业经济理论,对案例的成功或失败做法进行事后分析,以及提出“亡羊补牢”性的建议。分析决策型是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农业经济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学习的要点,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数目、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等,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是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农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回答问题,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通过精选一些经典论文,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找一些学生来讲解,笔者在全班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1.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保障

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意向比较系统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仅要吃透课本的重点和难点,还要经常阅读文献资料、学术期刊、报刊杂志,对本学科或课程当前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学科理论和经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传授学生有用的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都不是教师的单方面行为,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生的参与,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注定要失败。实际上,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探索,加大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逐渐把新方法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逐渐适应;二是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中,提出教育教学方法的意见,甚至从自身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教学形式,逐渐被教师采纳运用。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3.配套推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是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保证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离不开课程考核方法的变革,课程考核方式应主动和课程内容、教学方式配套。应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考勤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应考虑学生平时自学、查阅文献资料、课堂讨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因素。在期末试题中,应加大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比重。

参考文献: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8)

蓝盛芳等[7]把农业系统作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来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决了能量分析无法克服的不同能质的能量无法比较和加减的难题、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对系统的能量流,物流和价值流进行综合分析、能量分析只能对系统的部分能流加权计算分析。闻大中[8-11]通过研究描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的一些指标、并提出建议。陆宏芳等[12]研究认为能值分析方法用生产某种能量或物质所直接或间接耗用的太阳能值量来衡量该能量或物质的价值、能值分析阶段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方法亦有不足、如能值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及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能值转换率的计算过于繁复等、上述问题的解决与能值分析和能量及耗散分析的结合,能值最大功率的明晰化,物质分析及景观结构分析的结合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发展的几大方向。陆宏芳等[13]从成本价值结构和产出效应价值出发、以顺德市农业系统改革开放22年的发展动态为研究对象、以能值理论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探索能值方法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整合路径、提出一系列生态经济评价指标、认为能值分析方法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有着较好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但在具体指标体系选择与构建及产出端分支的量化上还有待完善。此外、提出了新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渊EISD冤=渊能值产出率-能值交换率冤/环境负载率、即EISD=渊EYR伊EER冤/ELR。严茂超等[14]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评估中国大陆各省渊市冤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及其宏观经济价值、分析比较和排序各省区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农产品能值占有情况等指标、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产出情况、发现山东省产出居全国首位、而通过分析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产出指标、发现新疆,等10个省区的土地现实生产力较低。李双成等[15]对中国的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1978要1998年、除1981年,1989年和1990年外、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年增长率都在7%以上。经济总量增幅明显、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用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来衡量、发现中国现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处于下降态势。陈敏刚等[16]研究了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自然,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定量计算反映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并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蚕桑生态系统亟须提升科技水平、以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2省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曹志宏等[17]用能值理论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特征、并对影响该地区投入产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吴磊等[18]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院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都比较高、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值投入、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复杂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该省的农业产业更趋于可持续发展。王闰平等[19]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5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生态系统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属于传统农业、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果蔬类产值仍然较小。以后的发展要逐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机械化农业。潘安等[20]对四川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省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持续增加、农业属于石油型农业、因此该地区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保持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开发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从而增强四川省的农产品竞争力。吴伟程等[21]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环境负载率为0.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63、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能值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大农技推广力度、以促进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希彪[22]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发展对本地资源过分依赖、加之购买能力不足、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土地生产水平较低、人均能值用量较低、属于高资源消耗型农业。罗昆燕[2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以及王建源,刘继展,王明全,刘自强等人分别对山东,江苏,东北和乌鲁木齐等省份的农业进行的能值分析、得出以上几个省的农业发展处于石油农业阶段。

3市,地区,县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熊金林等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株洲市2001要2008年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依赖人力、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环境压力大、空间资源利用率低、需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孙会东[24]用能值分析法对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和环境负载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净能值产出率为1.18、环境负载率为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91、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韩清延等[25]以都安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的能值产出指标、结果显示院该县的能值利用率低、技术文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差。高红梅等[26]对天津市的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院该地区的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对环境压力较大、应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富刚[27]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德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了该区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特征、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应进一步调控工业辅助的能值投入、提高可更新资源利用率及科技含量、保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岳敏等[28]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现代化程度不高、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杨松等[29]对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院应加强重庆市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学技术研究、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4其他特殊区域,地形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尚清芳[30]对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发展态势进行了能值分析、系统研究1986要2005年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定量分析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靳雪艳等[31]对紫色土区陈家湾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了四川紫色土区的投入产出状况、得出该地区的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经济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应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可更新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出率。周萍等[32]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入手、对环境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院退耕还林后能值产出率大大降低、畜产品的能值产出也有所下降、但是系统优势度有所上升。付晓等[33]通过研究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发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由此产生了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张希彪[34]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该地区的能值投入水平较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不高、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9)

一、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

(一)概念

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是进行房地产投资可行性分析中必不可少核心内容,是保障房产项目科学性决策的重要方法。它主要通过科学化分析手段,对拟建项目进行多个建设方案财务等相关因素对比分析,运用相关经济技术手段筛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评价,提出对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评价意见。

(二)特征

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特征。客观性是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属性,也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有效的基础。评价人员的评价依据必须是真实的,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分析人员要善于利用各界的统计资料,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一定要求分析是客观的。但在实践中,评价人员运用评价的方法的能力、专业技能、观念意识等差异都会使评价结果具有高主观性的特征。

高度策划性特征。开展房产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实质是为投资者出谋划策。由此而来,策划性便是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目的。分析人员不仅要告诉投资者所面临的客观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告知投资者如何去应对和利用客观投资环境,要为投资者分析投资进程中的机会与威胁,提出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当客观因素变化难以确定时,要运用概率等科学的方法分析出变化的趋势。

全面性特征。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分析人员对投资活动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从投资的方向选择、形式特征、方案筛选、需求分析、资金筹措到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社会因素评价等,充分运用定量分析的手段以便客观准确的把握开发项目在市场中的实际状况。

责任性特征。由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的策划性决定了,进行经济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投资者出谋划策,辅助投资者进行科学正确的投资抉择。一项好的经济评价可为投资者节省大量资金的同时谋得巨额收益,而一项质量较差或错误的经济评价可能使投资者产生巨额亏损。因此,分析者必须要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负责。

(三)影响因素

首先是财务因素。对于一个拟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从财务角度厘清相关财务影响因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收益、住宅销售收益、商业部分销售收益、土地转让收益、管理支出、资金投入、财务费用、税费成本、投资回收期、清偿能力和资金平衡能力等,这一系列财务指标都可能对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是市场不确定因素。作为对未来事物的评价,房产开发还必须面对市场不确定因素,涵盖从销售单价、去化速度、房屋空置率、容积率、可售面积、开发时序、土地成本、建安费用、融资成本、资金来源等方面。

此外,在充分分析上述因素指标的同时还必须按照《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制定的原则,同时综合考虑新财会制度、国家现行法规和政策,按照合理合法的原则进行处理。

二、我国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先入为主”,评价带有极强的主观性

在房地产开发实践中,失败项目的开发商总是认为有诸多的不可预见因素影响了项目的成功,在进行相关评价时,带着求证自己心中的某种假设进行相关论证分析,自然而然的将分析重心置于论证分析某种方向可行的方面,人为的忽视项目的负面因素与不利影响。更有甚者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后才开展项目经济评价分析工作,必然导致项目投资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为增加。

(二)评价配套不完善,缺乏专业评价机构与人员

一个成熟可信的经济评价分析报告必须要求数据准确、使用的方法规范科学、观点客观可信,这就要求进行评价的机构和人员必须是业内的专家。一般来讲,房地产项目的经济评价应由这样几种人来主持分析:由经济专家主持的市场调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和财务专家主持的投资预算;由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营销专家进行市场推广。

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评价人员责任心较弱,加之缺乏自我补充学习能力,导致专业技能存在加大缺陷。此外,部分设计单位根本没有配置市场分析、运营管理、财务分析、项目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板块专业人员,导致评价方案可靠性大为降低。甚至有些房地产项目根本没有成立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小组,只是由开发商凭主观经验编写一份评价报告,敷衍了事。有些房地产项目即使成立了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小组,但其组成成员往外很难同时配备具备丰富经验经济专家、营销专家、工程师等。这样小组在进行评价工作时,往往凭借主观经验,而非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进行技术、经济上的研究、论证,从而导致结论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缺乏市场分析,基础工作不扎实

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必须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方法。客观、高质的评价方案,必须建立在大量市场调研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扭转部分开发商将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单一的理解为财务分析的意识。实际上,经济评价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市场的评价,其次才是财务评价。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设想,要证明其是否可行,首先要研究它有没有市场,其次才进行财务评价,研究是否可行。在对房地产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定的街区功能配置和变化,交通条件、社会和人文环境、社会商业利润水平及其变动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再谈财务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真正有效。

(四)忽视项目不确定因素分析

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置于论证项目投资回收周期、盈利能力的论证分析,而忽视了对项目不确定性因素的筛选与分析。但是任何一个房产投资项目都具有各式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合理界定项目不确定因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并据此提出减少或规避风险的方法,对于保障项目评价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经费不足

我国房产企业或投资者在房产项目决策阶段,普遍依靠经验主义,定性的分析较多。未充分认识到经济评价对房产开发项目的重大指导意义,对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视程度极为不足,有些开发商即使外表看来很重视,但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又大幅压缩,严重阻碍了评价方案的系统全面性与科学有效性。

三、对策建议

(一)改变观念,从意识形态角度增强对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视程度

经济评价对于房地产项目决策的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上为能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那么想得到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作为房产业内人士必须高度重视房产项目经济评价,另一方面作为行业的关联者或管理者的投资方、业主政府管理部门和人员同样也必须高度重视房产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在充分认识到经济评价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加大对经济评价的资金以及人力支持,保证评价过程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

完善房地产经济评价指标。首先是财务评价体系的规范化,利用相关财务分析指标,如财务盈利能力、资产平衡状况、财务收支水平等明晰项目财务风险及其可行性;其次是充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站在区域发展运营的角度,对房产项目的区域效应与成本进行有效评估,衡量拟建项目对区域经济贡献度,论证项目社会效益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三)培育专业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研究市场,规范房地产咨询业发展

国家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培育经济评价研究的专业市场。此外,应鼓励企业与高校进行联合,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校中的经济专家、营销专家、工程师等,挖掘校企合作的模式,保证房产企业经济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人员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升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需要。

(五)强化市场调查对房产项目经济评价的重大作用

房地产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项目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系统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查,获取第一手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细致缜密的数据分析处理,从根源上明晰拟建项目的投资必要性与财务、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六)加大对经济评价方案的再评估力度

学会运用专家验证法,将掌握行业专业技术与经验丰富的专家意见同项目经济评价有机结合,对相关评价结论,组织专家团队再评估,将评价过程中不合理因素进行有效的剔除,可极大地增强相关投资决策意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小结

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可极大的提高房地产投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为多个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它不仅可以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决策的依据,也能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项目审批依据,还可以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审查依据。合理的房产经济评价报告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避免项目决策失误、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金、缩短建设工期、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无论是房产从业人员,还是投资者、相关政府部门都应重视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经济评价。(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竹成. 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

[2]中国建设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游达明.刘亚铮.技术经济与项目经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洪 红.杜昌盛.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

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篇(10)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规制经济学(Regulation economics)就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应用性微观经济学科如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也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中受益良多,此外,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理财学、企业战略等领域也深受其影响。(注:想进一步对此了解的读者可参阅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0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主义观点

如果追根溯源,一般认为马歇尔(A.Marshall)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源头,其后如20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P.Sraffa)、张伯伦(Chamberlin)、琼·罗宾逊(J.Robinson)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克拉克(J.M.Clark)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当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产业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梅森(Mason)和贝恩(J.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的,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注: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duct(市场行为)-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简称,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贝恩编写的著名教科书《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注:参见Bain,J.S.,1959,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ain,J.S.,

1956,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并在其后的20年间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和决策者。这一阶段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中。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谢勒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组织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那时,哈佛大学成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但哈佛学派的组织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日本著名的产业组织理论权威马场正雄就将自己的主要理论称为“反垄断的经济学”。

二、SCP范式的衰落

自60年代以来,SCP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讨论与批评的热点,这些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 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波斯纳(R.Posner)等人,正是在这一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还由于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蒂格勒的获奖公告中指出:“斯蒂格勒为市场运行的研究和产业结构的分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市场和产业结构运用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的学术带头人”。引自马广奇,2000,10。)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F.Knight)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注:关于产业组织的芝加哥学派理论的评述可参见夏大尉,“西方产业组织流派:方法论与基本观点”,载于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版,pp.10~17,及水主编《产业经济学》一书第4章第3节的有关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注:Stigler,G.J.,1968,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Illinois:Irvin Press.中译本见〔美〕J.施蒂格勒,潘振民译,1996,《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为代表的学者们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大转变,而且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S.Peltzman)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是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这一理论对80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进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又译“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注:参见〔美〕约翰·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7~872页。)

与哈佛学派相同,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反托拉斯活动和政府管制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曾在里根政府的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等重要部门担任要职,直接参与反垄断商业活动的司法实践。

SCP范式的衰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一方面该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旧产业组织学”与30年代就被普遍接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合以及它对大型企业的成长与行为和日益突出的产业集中趋势缺乏解释能力,才导致70年代后期SCP范式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地位不断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于立、王旬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版,第4页。)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发现那种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关系,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自相矛盾。还有就是博弈论(Game Theory)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市场中的策略以及企业内部人的策略,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如斯宾塞(Spence)、萨洛普(Salop)、泰勒尔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预示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注:参见Spence,A.M.,1977,Entry,Capacity,Investment and Oligopolistic Pricing,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pp.534~544.Salop,S.C.,1979,Strategic Entry Deterr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69,pp.335~358.)最为重要的是,SCP范式的衰落正是产业组织理论迅速发展的结果。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理论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断地加入研究的行列,极大地弥补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来源于经验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缺陷。尤其是博弈论的应用,“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第2页,英文版见Cable,John(ed.),1994,Current Issue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New York,Macmillan.)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对象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应用性强的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学科。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沿着SCP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 是突出市场行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力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并且不存在反馈线路,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在研究方法上,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R.H.Coase)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North)、威廉姆森(O.E.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的著作之中,可参见Williamson,O.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

Williamson.O.E.,1989,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in Schmalensee R.,and Willig,R.D.,(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话,新制度经济学则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新奥学派的最主要特征。针对新古典学派通过均衡对市场进行分析,把经济学当作客观的科学并模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来构筑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新奥学派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们从主观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经济学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领域,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现象通常存在某种规律性,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而经济规律是通过对一些不言而喻的公理进行逻辑推论而发现的,历史事实是由多种因素发生作用的复合结果,因此难以用来检验经济理论。所以该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注:参见哈耶克,1982年,《知识的虚伪》,《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新奥学派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过程理解为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而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哈佛学派建立在SCP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反垄断政策着眼于形成和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又由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所决定,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新奥学派认为,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反对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的结构主义政策主张。(注:对产业组织新奥地利学派理论的进一步评述可参考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3页。)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泰勒尔(法国)1988年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这是近10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组织学教科书。此外,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形式出版的一期论文集和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以及1994年由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布尔主编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些著作包括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整个80年代西方产业经济学各个流派取得的最新进展。

更加注重对产业组织理论政策含义的研究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浏览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关于产业组织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探讨公共经济政策中有争议的问题,如兼并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掠夺性定价问题、反托拉斯法是否有利于竞争等问题。(注:参见Hay,D.,Morris,D.,1991,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at]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巨大变化上,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产业组织理论上的诸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演变,研究方法的演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取决于它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单一的方法难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所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研究方法的集合,包括实证方法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博弈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等。

实证方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在整个产业组织学的方法论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证研究又分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部分。就方法论而言,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具有强烈规范经济学色彩的应用经济学,在有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中,其有关判断或结论的得出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标准为前提的。

产业组织学中的经验性规律,大多是综合应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的结果,静态分析常被称为横断面分析,虽然一般而言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但产业组织学研究进行的主要是动态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产业组织学中有许多研究成果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归纳一般规律需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而在研究具体国家产业问题时又往往需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与相应国家 或地区的产业状态进行比较。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十分注重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产业内各企业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并由此结构出发研究整个产业的整体行为。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这一点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一致。系统动力学进一步指出,系统的结构是动态反馈结构,可用控制论的方法来研究,所以系统动力学尤其注重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反馈结构,而对变量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特别适合于像产业经济这种许多方面难以定量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国外已有许多学者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诸多产业经济对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从时间上看,20世纪50年代案例分析是产业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曾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案例法特别适用于无法精确定量分析的实际的复杂经济事例,非常有助于揭示出普遍经济规律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有助于培养经济研究人员对实际经济事务中所蕴涵的经济规律的敏感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计量学方法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产业经济学转入实证以后采用的主要方法,目前仍是主要的实证研究方法。“60年代中后期,随着在经济计量学方法方面受过良好训练的(或匆匆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学者的出现,也由于电子计算机和经济计量学软件的迅速普及,利用结构—绩效模式横断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时间几乎成为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时尚”。(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总之,这一时期研究的基本脉络是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建立和验证SCP范式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五、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运用

产业组织理论是应用博弈论方法较早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领域。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都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运用而取得的,同时,博弈论及机制设计、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应用也使得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大大加强。如果说经济计量学方法主要适合于实证研究的话,那么博弈论方法则主要适用于理论分析,80年代以法国学者泰勒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应用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进行了再造。博弈论被引入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意味着那种过去认为只能依靠市场实现的瓦尔拉斯均衡现在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结构调整等来解决市场问题。理性预期学派为这一客观事实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企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还取决于企业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致的其他企业反应行为的预期,即企业的行为是其心理预期的函数。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企业的行为是各个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信息结构或判断概率的函数,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使产业组织理论对现实经济中厂商的行为有更强的解释力。

现在博弈论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工具,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博弈论的应用,才使产业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中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吸引了一大批一流经济学家投身其中,“我们开始找到一个对丰富多彩的行为的某些方面进行处理的理论方法……我们现在有了能从策略和信息方面对种种现象给出解释的理论模型,这些现象包括:价格战、不真实广告、限制性定价、各种默契合作与合谋、讨价还价的破裂与协议的延误、担保和服务合同的作用、寡头垄断企业选择的定价方式、供货商与顾客之间的合同性质、各种交易制度的采用等,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5年前几乎是无法得到的……”。(注:Roberts,D.J.,1987,Battles for Market Share:Incomplete Information Aggressive Pricing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in Bewley,T.(ed.),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57.)

但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需要基于坚实的实证研究,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两个方面……”。(注:Scherer,F.M.,1988,The Economics of Market Dominance,Basil Blackwell:Oxford,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6,pp.517~518.)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这种看法:我们对许多古典问题的认识,包括进入障碍和卡特尔稳定性问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的两个不足:首先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简单的多阶段博弈也有多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但如何处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尚不清楚,而且认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复杂的多阶段博弈问题这种假设,也似乎把理性原则推得过远了;其次,大量使用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也变得相当困难,博弈论模型的预测看上去很微妙,但往往难以检验,这样除非博弈论分析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般性预测或者被能做到这一点的其他理论所取代,否则就应相信,产业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来自于实证研究,只有实证研究才能揭示出哪些理论模型是“空盒子”,哪些理论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注:Schmalensee,1988,Indu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Economic Journal,98,pp.675~676.)这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又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组织学家们又转向依靠实证研究来解决分歧、填补漏洞和提炼思想”(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过去截然区分理论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的界线消失了,实证研究者越来越愿意吸纳和利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计量学方法的新成果,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整体上都具有更高的水准,理论研究者也比过去更多地接触实际,实际数据更加准确并且更易于获得。所以,伴随着理论层次上对博弈论的广泛重视,案例研究方法继续受到青睐,其重要性相对提高,但横断面回归分析有所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除了非合作博弈论仍将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外,网络博弈和合作—非合作混合博弈将日益渗透到产业组织的分析中。

普拉特(Plott)的实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和8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去的时间序列分析(time-series analysis)方法,是近年来出现的对今后实证研究工作来说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注:Plott,C.R.,1989,An Updated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pplications of

Experimental Methods,in Schmalensee,R.and Willig,R.D.(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s 1 and 2,Amsterd am:North-Holland.)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利用计算机在实验室内观察现实市场中无法观察到的某项变量,如信心、边际成本等对产品价格从而对厂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注:与此相关的内容参见藏旭恒,“美国的产业组织理论评述”,载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25~37页。)经济时间序列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协整(cointegration)模型、误差修正模型(ECMs)、双线性模型,Threshold自回归模型和混沌模型(chaotic model)等都在产业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历史纵向数据资料的积累和越来越容易获得,这些模型和分析方法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广泛的应用。

六、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研究,但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遇到与产业组织有关的问题需加以解决,因此,经济学界还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过一些分析和研究,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进入6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分析工业托拉斯的优点(李必强,1968),但由于这些研究仍然是在传统范式下进行的,其研究的出发点只是如何通过计划来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因而这些研究均未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马歇尔冲突”作理论上的分析。

1978年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引进与研究范式初步转换的时期,在整个80年代,从研究的理论视角和范式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双重性:一方面传统的范式和在传统范式影响下进行讨论的问题仍然得以继续;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展开,一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范式对我国产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90年我国对学科专业门类作了调整,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第一次位列其中,在学科设置上初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最早介绍到我国的产业组织著作是美国学者W.G.谢佩德(W.G.Shepherd)的《市场势利与经济福利导论》(易家祥译),该译著于1980年出版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治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在国内影响较大,其后国内出版的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基本框架大多与其相近,尽管这本著作没有附参考文献,但从书中所引的数据来源和理论框架来看其受日本产业组织理论影响的痕迹很重。

与西方不同,该书的研究范围较为宽泛,将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都纳入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主流经济学的要求。同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经济管理讲习班,编印了《产业组织经济学》,比较系统地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介绍。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注:参见〔日〕植草益(卢东斌译),1988年,《产业组织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虽然篇幅不大,只有不到10万字,但结构框架比较完整。随后,国内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几本西方学者研究产业组织的著作,如K.W.克拉克森和R.L.米勒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注:K.W.克拉克森,R.L.米勒著,1989年,《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Clarkson,K.W.and Miller,R.L.,1982,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ory,Evidence 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Macmillan))、D.卡尔顿和J.佩罗夫的《现代产业组织》(注:丹尼斯·卡尔顿和杰佛里·佩罗夫著,1998年,《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Carlton,D.W.and Perloff,J.M.,1994,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Harpercollins

上一篇: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下一篇: 工程力学的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