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能源的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5 08:30:33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08―04

一 引言

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确定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只有明确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有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如李永健[1]在其论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七个心理维度会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产生影响。王春蕾、刘美凤[2]在其论文“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从教师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同时指出领导能力是关键因素,学校整体规划、硬件因素和教师培训等因素也十分重要。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3]在论文“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指出,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因素是推动因素、障碍因素和决策因素。王春蕾、刘美凤[4]在其论文“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三方面关键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和各种影响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关系及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二 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应用,即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本文认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强调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引用,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

2 学校管理信息化

学校管理信息化(即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主要是指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学校管理职能,优化教育管理过程,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是必然的选择,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4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成长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面向信息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信息素养;二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德育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指出,应该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来思考学校教育信息化,这将有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他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进行归纳与整理,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框架。[6]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两个方面。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

围绕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因素,这是开展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基础,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要素,学校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在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每一种基础因素建设时,都要从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角度来思考。

(1) 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

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系统软件与各种技术。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配置以后,缺少持续的技术支持成为阻碍教师使用的另一个因素[5]。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需要各类系统软件和各种技术的支持,因此,学校系统软件、各种技术支持和硬件一样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

(2)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

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教师仅仅想用与会用还不行,学校必须要有教师能够方便使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学校管理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的关键因素。有了大量教学和管理的资源,才能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应用。

(3)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具体包括了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发展四个方面的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和创新的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主要是指对设备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对资源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和支持学校实际信息化工作的能力。

2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是对学校信息化具体应用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因素建设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学校教育信息化保障要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的规划、经费投入、规范与标准、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安全保障以及信息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的每一项内容应该涉及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涉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基础因素。在思考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每一方面应用和每一个基础因素时,都应该考虑建设相应的保障因素。

四 学校信息化应用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分析

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设计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广泛地收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关信息,对浦东新区近50所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主要从学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因素、信息化保障因素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评估。对每所学校的评估有8位左右的评估人员根据各自负责的指标分头进行,每所学校评估的时间为一天,评估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听取学校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观察、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最终确定学校每项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的分值。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各类因素的评估结果,通过SPSS17.0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开展各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各种基础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根据实际对近50所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四种应用评估的结果,通过统计软件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7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1,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整合”)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比较好的学校,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体水平相对也比较高。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4、0.194和0.182,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186、0.187、0.215,均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2)“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整合能力、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与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5,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校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44,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95,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三种信息化人力资源之间可能也存在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这就需要采用偏相关系数进行两个因素之间的偏相关分析。所谓偏相关分析是指在诸多相关的变量中,剔除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变量的影响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7]。

从表3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4757,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有着直接显著的影响。

从表4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1586,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293,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说明校长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是通过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影响。

(3)“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三种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信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0.317和0.351,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故认为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这三种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剔除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重新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发现,在剔除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089、0.2649、0.3078,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0、0.072、0.035,前者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后两者小于0.05,故拒绝零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管理信息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实际经验来分析,学校管理信息化更多的涉及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人员的能力关系比较密切,学校管理信息化开展的效果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不是很大。而学校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二种信息化应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与校长,因此,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与这两种具体应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 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分析,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374、、0.336、0.37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从表8分析,在剔除信息化基础因素中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294、0.2042、、-0.1665、0.1675,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846、0.173、0.269、0.266,均远远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这说明,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系数,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产生的,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直接影响。

五 结束语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化应用,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因素、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应用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一方面,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学校信息化应用保障因素、基础因素这两大影响因素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各层之间要协调发展,同一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每一层各个因素的发展要强调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李永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34-36.

[2] 王春蕾,刘美凤.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2):45-48.

[3] 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5):53-57.

[4] 王春蕾,刘美凤.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5-19.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2)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资源概念源自经济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借有此义,资源一词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使用,将其引申到政党政治中,就派生出“执政资源”这个概念,成为政治学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一个政党必须具备必需的资源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拥有雄厚的资源是政党执政不可或缺的条件。”[1] 而资源固有的特征决定,政党与其它资源主体一样,需要面对资源的紧张或短缺、资源过度消耗、资源流失、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政党应该树立资源安全意识,定位资源开发重点。

系统是指处在环境之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份(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构成一个系统,必须有三个条件:(1)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执政资源,是指执政党在领导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可资利用的人、财、物、信息等自然的、社会的因素总和。”[2]政党执政资源涉及的范围广,涉及的要素多,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个要素“合力”的效应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政党执政资源已经形成一个系统,这一点也业已被学术界所公认,笔者在此也不做过多的论述。笔者更为关注是政党执政资源系统内各资源要素之间究竟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政党能否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这不仅关系到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政党政治资源系统的有效运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在对政党执政资源研究中,以对策性研究较多,而基础性研究较少;从政治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比较多,但综合运用资源科学、系统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对执政资源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还很缺乏。为此,笔者在本文尝试着综合运用资源学、经济学、系统学和政治学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执政资源系统内各要素关系作基础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政党执政资源系统内,各资源要素之间呈现出排斥、联系和能量转化三种不同状态。它既反映各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反映执政资源系统各资源要素运作的基本规律。执政党执政资源的开发应避免第一种状态,力争第二种状态,并有效促进第三种状态。

一、排斥

排斥是指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一方。经济学认为,由于用于生产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经济物品的资源是稀缺的,因而,在经济资源配置中,随着一种资源配置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另外一种资源量的减少。假定一个社会利用其全部资源生产两种物品:物品X与物品Y。该社会的生产性边界如图标所示。

在图标中横轴代表物品X生产的数量,纵轴代表Y的生产数量。在经济学中,资源的配置都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多生产物品X;要么多生产物品Y;或者相反。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X,就要以少生产若干单位的物品Y作为代价,反之,多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Y,就要以少生产若干单位的物品X作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X产品和Y产品之间呈现出一种排斥关系。

同样,在政党执政资源系统中,各资源要素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关系。这种排斥关系主要表现为在执政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任何两种同时并存的资源要素之间活动一种可能性,即当一种资源要素产出增加时,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资源要素产出的减少。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为例,虽然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随着“左”的思想的泛滥,人为地夸大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性,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开发的重心逐步向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倾斜。“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他希望人们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种革命热情与精神,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这无疑是合理的、有战略远见的。但是,另一方面,又正是从这里走进了晚年错误的误区。”[3] 其结果是:由于坚持以意识形态资源单向度开发的导向,使意识形态资源脱离了与资源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它不仅导致意识形态自身走向畸形的发展轨道,而且也挤占了其他资源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从而使意识形态资源要素与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社会资源等资源要素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排斥的负相关关系,即意识形态资源要素量的正向增加,导致了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社会资源等资源量的反向减少。

二、相互联系

上述阐述了执政资源系统内各执政资源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的关系。其主要的分析工具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但对执政资源系统的各个要素来说,由于各执政资源要素大都是可再生的,因此,执政党在进行执政资源的开发时,两种同时并存的资源要素活动之间又并不一定会表现出相互排斥的负相关关系,反之可以表现为相互联系的正相关关系。两种资源要素的关系就可能表现出这样一种函数。(如下图)

在上图中,随着X资源产出的增加,Y资源的产出也随之增加。两种资源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济资源增加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就是明显的例证。

当然以上只是表示两种资源要素可能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其实在整个执政资源系统中,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权力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任何一个资源要素的正向性增长都离不开其他资源要素的配合和支撑。

如意识形态资源的增长就离不开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权力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撑。执政党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制度资源、权力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的成效越是明显,执政党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就越具有说服力,越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

同样执政党经济资源的增长,也离不开执政党其他资源要素的支撑。首先是来自意识形态资源的支撑。“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社会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或国家集团)和社会关系共同体(包括各种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在对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等进行自觉反映时所运用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心理认知、精神指向和理论学说等的总称。”[4]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认知体系,更是一种为人类思想和行为定向的价值体系。”[5] 它是个人和社会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省交易费用的工具,具有确认现行制度合法性或凝结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正如诺斯所指出的:“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因素……更一般地说,如果没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或知识社会学理论,那么,我们在说明无论是资源的现代配置还是历史变迁的能为上就存在无数困境。”[6]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能够减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摩擦或矛盾,从而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交易双方遵守交易规则,就需要一种价值体系,用于说明现行制度的正义性和合法性。从而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一种节约时间和精力的工具,有助于实现交易双方决策过程简化,并促进社会共同稳定发展,使经济组织富有粘合力。二是意识形态有利于克服搭便车。所谓搭便车是指某些人或团体在不付任何代价(成本)的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获得好处的行为。搭便车是新制度经济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们看来,产权界定不清、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存在都是搭便车产生的根源。而意识形态资源的有效开发则可以促进人们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从而使个人“搭便车”或违犯规则的行为减少。正所谓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意识形态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即使是在当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资源配置也是由市场配置机制与非市场配置机制构成的。”[7] 例如企业内的一些经济活动、家庭内的大多数经济活动都是由非市场配置机制决定的。“市场配置机制是由供求关系、价格等因素构成的,而意识形态在非市场配置机制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主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意识形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就是一个佐证。”[8] 总之,经济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意识形态资源的支撑。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诞生的诸多新生事物,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等等,无不是以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解放为前提的。同样,经济资源的增长,也离不开来自组织资源、权力资源、制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支撑。组织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为执政党进行经济资源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权力资源有效开发,可以减少经济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制度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

再以制度资源的开发为例。制度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党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撑,否则制度也成了一个空架子,失去了方向和精神指导,也变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1)就制度资源与意识形态资源而言。制度资源的开发如果不辅以有效的思想和观念建设,并与思想观念建设相辅相成,那么制度资源开发一方面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可能因为思想观念的问题而失去实际效能,如,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党在“左”倾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下,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和庸俗化,这不可避免导致党制度运作的失效和制度资源开发的严重挫折;(2)就制度资源与党的组织资源而言。制度资源开发如果没有党组织这一载体,那么党的制度也就失去了运作的主体,制度失效现象就不可避免;(3)就制度资源与经济资源而言。市场经济呼唤有限政府。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政经分离、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把属于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需要加快国家法治化进程,而执政党要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丰富自身的经济资源就必然要使自身的执政行为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制度资源的开发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而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资源开发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4)就制度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发而言。社会大众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增强,它可以为中国共产党制度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土壤环境。没有来自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和公共伦理,政治国家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代表民众意志和符合民众利益的法治体系,制度资源的开发也必然举步维艰,制度资源开发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因此,制度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党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从而保证中国共产党制度资源开发的效应得以提高。(5)就制度资源与文化资源而言。文化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制度不是凭空而来的,任何一种制度的出现都将会对应于一个历史既定的时点,都受到既有文化的影响。在面对相似的环境和条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制度变迁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历史的制度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格瑞夫认为,文化可以影响制度是因为由文化决定的预期影响均衡选择。由于文化信念影响人们的预期,一旦有关相互关系的不同策略预期形成以后,他们又会变化为新的“文化信念”,并且会超越他们所得以产生的原来的博弈。他在对热那亚和马格里布的文化差异与其不同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时指出:为什么面对着相似的环境和条件,热那亚和马格里布人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制度?是什么因素影响(或者说支配)了这种选择呢?格瑞夫认为,当马格里布人和热那亚人于11世纪开始在地中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时,他们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并在文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他们对不同制度的选择。具体地说,在热那亚人中,是个人主义均衡成为他们选择的自然焦点,而在马格里布人中,则选择了集体主义的均衡。 [9]由此可见,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被被文化打上深深的时空烙印,从而使制度变迁表现为很强的路径依赖。“所有的制度(包括市场自身)都是路径依赖的,必需建立在一国或地区已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之上。”[10]

同样,权力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增长也离不开其他资源要素支撑,在此就不作具体阐述。

总之,在执政资源系统中,各资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种资源要素的增长,都离不开来自其他资源要素的支撑。各资源要素的关系表现为:意识形态资源是灵魂,制度资源是贯穿于各资源要素始终的资源。(在政党执政资源系统中,制度资源有着特殊的作用,制度资源不仅与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权力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样属于执政党执政资源的要素之一,而且制度资源也是搭建各资源要素向国家和社会输送的“桥梁”。[11]制度资源的这种特殊作用,要求我们在进行执政资源开发时,要将制度资源开发贯穿于意识形态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开发的全过程。)组织资源是载体,权力资源是保障;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基础。(如下图)

三、能量转换

能量守恒定律认为,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对应着一种能量。物质的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伴随着运动形式的转化,与之对应的各种能量也可以相互转换。能量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也是能量利用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人们通常所说的能量转换是指能量形态上的转换,如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换成热能,热能通过热机再转换成机械能等。能量在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过程中,在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恒定不变。

同时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高低。比如一大桶水,所含热量可谓很多,但不足以煮熟一个鸡蛋;而一勺沸水所含热最可能很少,却可以烫伤人。所以一样多的两个热量,如果它们的温度不同,产生的客观效果也不同。正如能量“量”的属性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定律一样,能量“质”的属性则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二定律,即能量贬值原理。

能量贬值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例如在发电机中由于摩擦、内电阻等耗散结构,输入的机械能除绝大部分变成电能外,总有一小部分机械能要变成热能,使总的能量品质下降。能量品质保持不变,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对于政党执政资源系统来说,也存在一个能量转化的问题。这里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在执政资源系统中,各资源要素之间存在类似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现象。这种转化可以表述为:一种资源要素的能量的增强,可以弥补其他资源要素能量的不足。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弥补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的不足。再如,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党政干部的腐败大量消耗了党的政治资源。但是,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得到大幅度增长,并及时转化成了政治资源,转化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淀,极大地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仍然稳固。邓小平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就是内战。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12] 同样,一个资源要素能量不足,也会分散其它资源要素的“能量”,最终“连累”整个执政资源开发的成效。

第二,资源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价值贬值”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价值贬值”的程度可以用能量转化率来衡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能量转化效率=f转化数量/转化阻力

这里的f是变量。如面对不同的环境、时空,执政资源系统内,各资源要素的能量转化率是不同的。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系统为例,在改革开放前30年,意识形态资源对经济资源的弥补作用,肯定要比今天的效果好(当然今天经济资源开发成效是明显的,但也不能忽视经济下行的风险);二是执政资源能量“流向”所受到阻力的大小。执政资源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能量失散于环境之中,这时阻力的大小就决定了失散的多少,阻力大则能量失散的就多,反之就少。如在专制主义的国家,即使执政党经济资源能量很充分,但这种能量在向意识形态资源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的阻力作用,将会使经济资源的很多能量失散在环境中,其结果是即使经济资源开发取得很大成效,但民众对执政党所信奉的意识形态认同度依然很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开发也要注意这一点。即中国共产党在继续保持经济资源增长的同时,要拓宽资源开发和配置的维度,将更加关注制度资源的开发,以优良的制度调节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党、国家和社会之间有着比较清晰的、以法制和制度为基础的功能边界,使党在介入国家政权机关和社会的过程有着法制化的通道。”[13]具体表现为:在党和国家之间,党注重释放国家成长的空间,要强调党组织与政权机关职能上的分工,以消除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重视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提倡依法治国,把法律作为运作公共权力的主要手段,主张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党的主张,并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党和社会关系方面,要注重培育社会力量。党既需要建构一个具有吸纳、整合和凝聚社会资源的基层组织,更要通过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以取得民众的认同。[14]从而达到有效集结正向的资源,同化或吸收反向异质资源,提高执政资源系统的能量转化率。

参考文献

[1][2]周多刚, 邵云瑞. 论党的执政资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吴建国, 陈先奎.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风云录[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3.

[4][5]牟成文. 群体意识形态的概念、特点和功能[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6]诺斯, 罗华平等译.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7][8]王文贵. 互动与耦合: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9]韩毅. 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新进展[M]. 吉林: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2.

[10]张良. 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新视角[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3)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都表明,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强弱日益受到重视,社会给予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和高校有着特殊情感联系的群体,高校校友已经成为高校传递信息、展示理念、诠释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高校影响力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高校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受制于价值理念、信任障碍以及活动平台等因素,这些因素与高校校友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高校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其路径进行探讨。

一、校友资源与社会资本

1、校友资源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校友”相关研究就已经受到相关学者关注,“校友”被定义为“曾经在大学就读的具有校友会会员资格的学生,以及为大学做出贡献的捐助人”。随着人们对校友工作的愈加重视,其定义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一般而言,“校友”概念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来理解:微观层面,“校友”是指在某高校受过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及工作过的教师;中观层面,“校友”是指曾经在某高校受过教育(含非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宏观层面,则是指有意愿成为大学校友的人,包括捐款人、校友亲属以及在校生等。[1]

现代汉语中“资源”一词,是指生产、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随着校友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不断发展,校友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定义是:“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2]

针对校友资源,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高校为校友提供了哪些服务,能够给予校友什么;以及校友如何评价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回馈高校等等。从高校与校友关系的定位而言,并非是简单叠加或是单向的关系,而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是双向的、相互支持的。

一方面,校友是体现高校成果的“人才产品”,是传递高校声誉的“金名片”。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产品”,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便刻上了母校深深的“烙印”,成为高校精神的“缩影”,是社会了解高校的窗口,是链接社会与高校的桥梁。同时,校友是帮助高校发展的“资源库”,不仅可通过资金、智力、技术等形式,直接地回馈母校,也可通过提供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社会网络资源等,间接地推动母校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能够为校友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为其终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渠道,同时,高校也是校友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校友与高校之间的情感是长期的、持续的、日益醇厚的。

2、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提出,认为社会资本是资源的集合,是与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想联系的,这个群体网络是一个相互熟悉、认可并具有制度化关系的。[3]帕特南(Putnam)则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如规范、信任和网络等,而社会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行为来实现”。[4]从个体的目的和利益出发,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是行动者在目的性行动中获取和使用。[5]本文讨论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基于信任、合作以及互惠等因素,在在一定的社会参与网络中,通过目的性行动对其中有价值的资源进行获取和利用。

3、社会资本与校友资源的开发

基于上述分析,社会资本大致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构成社会资本的结构基础,即社会参与网络;(2)社会资本的行动规范,即信任、互惠与合作;(3)社会资本的行动基础,即共同的价值理念。

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主要是指寻求高校与校友之间合理的关系定位,并由此展开良性的互动,调动校友的积极性,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校友资源的开发,即在校友群体这一社会参与网络中,寻求共同的语言与价值理念,通过提高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进行校友资源的开发,促成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

二、校友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尽管已经意识到校友资源的重要性,但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未能充分地利用校友资源为高校服务。

1、高校与校友间的互动平台

公共关系学理论认为,如要互动关系保持下去,就需要通过交往双方不断的交流与联系,并获得共同利益。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目前,高校与校友间的沟通互动,主要停留在偶然的、普通的情感交流与交往层面,随机性比较大。尽管绝大多数校友对母校、师长有感恩、眷恋之情,但离校后很难与母校保持联络,途径也较为单一;同样,面对数量逐年增加的校友,高校在与校友联络方面,也存在范围窄、频率低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高校未能建立规范的、普及面广的、互动强度高的校友网络,使得双方之间缺少互动、交往的平台,从而阻碍了校友资源的开发和互动行为的发生。

2、高校与校友间的行动意愿

信任能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信任主要基于情感和制度两方面。以情感为基础的信任,主要基于校友对于高校的感情,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以制度榛础的信任,则是基于高校能否提供足够的信任资本,是否具有完善的、科学的、有效的行动规范与机制,以此来保障互动与合作行为的发生。由此,高校能否有足够的公信力和声誉来获得校友的信任,从而促进高校与校友间互动、互惠行为及合作关系的发生,就显得至关重要。

3、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理念

交往行为的发生,需要基于双方共同的价值理念,在高校与校友之间,这一价值理念的基础,便是校友文化。它是由高校和校友共同创造的,是连接高校高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是高校、校友以及社会三者相互之间的情感维系与价值取向,也是构成高校办学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校友文化的凝聚力、活力、辐射能力以及获认可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友主动与高校发生互动行为的可能性。

三、社会资本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

校友群体,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输出者,也是学校发展和前进的支持者;同时,高校也为校友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校友资源的开发以及高校与校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种促进双方互利双赢的必然。

通过对校友资源开发障碍的分析发现,诸多的障碍同高校与校友间的社会关系存在密切的联系。若要促进高校与校友g互动行为的发生,推动校友资源的开发,必须先从高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社会联系入手,使校友群体网络成为一种高互动性、高通透性的社会参与网络,提高相互之间的互动机会,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在互信、互惠、合作的关系中提高校友与高校的关系粘合度,促进互动行为的发生。

1、社会资本驱动校友资源开发的功能模型

社会资本理论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划分: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

在高校和校友之间,结构性社会资本表现为双方之间的关系网络及其特征,如高校与校友间联系的广泛程度、紧密程度和强弱程度。高校与校友群体的关系网络,是双方得以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能够促使高校与校友群体及个体间跨时间、跨空间地互动,充分挖掘校友所蕴含的资源,并进行获取和利用。同时,基于这一范围广、联系紧密的关系网络,高校能够反过来促进校友的群体及个体在离开校园之后的发展,帮助其获得更大的提升。

社会资本的关系性维度是指高校与校友间关系连接的特征,如信任、互惠、合作等。不同于陌生人之间的“弱信任”,高校与校友之间的社会联系,是一种持续的、互惠的,基于合作而产生的“关系信任”。校友之于母校的情感与信任,使得其愿意与母校展开互动,主动合作,提供自身的潜在资源。关系信任是在校友与高校间高质量的互动中产生的,这种互动和联系越密切、越频繁,双方间的信任程度就得以加强。[6]

认知性维度的社会资本表现为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价值理念与价值愿景,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互动行为得以发生的重要前提,而价值愿景则是保持和推动互动行为的保障。高校与校友间的共同价值理念与价值愿景,突出表现为高校的校友文化。在充满活力的、被普遍认可的校友文化氛围中,校友与高校发生互动的意愿会加强,能够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如果是一种活力偏低、未能被普遍接受的校友文化,则会阻碍高校与校友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能够促进双方之间互动行为的发生,而这种关系能够帮助激活、完善已有的校友文化,从而再次促进互动行为的发生,以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高校与校友间的结构性、关系性和认知性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双方不断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通过提高社会关系网络的强度,加强互动行为的信任、互惠程度,提升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从而促进校友资源的开发,形成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

2、社会资本促进校友资源开发的作用机制

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与校友间互动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双方的互动行为,还需要有交往、协作的机会,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及共同的价值愿景。社会资本对高校校友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是基于结构、关系以及认知这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

(1)结构维度:完善校友网络,加强组织保障。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校友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纵向的互动强度和横向的网络密度两方面:前者是指高校与校友之间互动的平均接触时间和强度;后者是指双方之间互动的范围。若高校与校友之间的互动是高网络密度、低互动强度的,则校友资源的开发会呈现范围广、收效低的情况;反之,若是高互动强度、低网络密度,则会出现校友互动面过窄的问题,不利于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高校与校友之间的关系网络,应该同时具备高互动强度、高网络密度两个特点。完善校友网络平台,是对校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这一关系网络中,每个校友个体及校友分会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促进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利用。这就要求,一方面,有效挖掘和开发潜在的校友资源,将高校与校友间的学缘关系扩展至社会各界,从而丰富校友社会资本的内涵,强化高校与校友间的关系网络。另一方面,通过校友会的网络式管理,建立健全院系校友分会和地方校友会,使校友网络呈现多维度、立体状的形态,从而加强高校与校友间互动的组织保障。此外,还应注重借助信息化时代的新兴媒体,开辟高校、校友互动的新阵地,以传递母校资讯、展示母校文化,从而丰富校友关系网络的形式与内容。

(2)关系维度:提升高校声誉,促进合作互动。信任、互惠与合作关系则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信任关系,作为长期维系个体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无论针对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社会网络,都是其存在并得以延续的前提条件。因此,若要促进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促进高校与校友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校要注重自身声誉的提升和公信力的提高。高校声誉是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综合反映,主要反映在学生、教师、管理与环境、品牌与文化等方面。这就要求树立办学育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强化学生和育人中心,同时要强化学术质量,明确特色办学和品牌建设理念,从多角度、全方面提升高校声誉。高校公信力是在其日常运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信任力,包括公平、民主、正义、责任等,主要体现在制度信用、行为信用等方面。一方面,高校在制订、落实方针政策时,要促进规范化运作和组织化管理,做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信任;另一方面,高校师生的言行要体现公信力,尤其在校友服务方面,要体现公平与公正,保障校友合法权益,共享合作成果。

(3)认知维度:培育校友文化,共享价值理念。个体与组织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中,而社会资本存在于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的关系结构中,因此,社会资本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脱离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社会资本便不复存在。[7]在高校与校友的互动关系中,先进的、充满活动力的校友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双方的互动与交往,促进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校友文化主要表现为高校与校友间以及校友相互间的情感维系、沟通交流、合作互动等,是影响高校与校友间密切性和粘合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当高校形成一种充满活动、认可度高的校友文化,双方间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与愿景时,高校与校友双方的交往行为便能够主动、自觉地发生,从而促进相互间的共同和谐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与校友间从“情感共同体”过渡到了“价值共同体”,最终形成“发展共同体”。校友文化的培育,首先要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宣传和发展校友文化;其次,要通过校友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校友信息库及宣传网站,使其成为繁荣校友文化、传递校友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内涵的活动,将校友汇聚到一起,从而发挥校友文化的凝聚人心、价值导向、全面育人的功能,促进校友文化蓬勃发展。

【注 释】

[1] 石慧霞.需求与回应:处于母校与校友之间的校友会[J].复旦教育论坛,2004(4)66-68.

[2] 贺美英,郭牛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78-82.

[3][5] [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

[4] 罗伯特・帕特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 郭毅,罗家德.社会资本与管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9-44.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4)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17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107―06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高校要充分认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建设当中,贯穿到改革当中。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源汇集地,为高校院系部门服务,在学科协同创新与信息资源的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致力于将原有的被动的知识传播方式转化为主动式的与学科融合的资源集成与推送方式。

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揭示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读者行为分析判断、以及海量数据资源的集中式存储和智能化揭示的需求,信息资源的集成融汇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由此而涌现出了不少跨学科信息集成融汇的系统平台,这些平台各有特点,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希望从不同平台的比较中总结出一些应用模式与规律,从而为今后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的通用框架与规范奠定基础。

1协同工作下的信息资源集成化趋势

从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到学科导航系统,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到学科服务系统等这几年的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系统正在逐步向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且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展现方式,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的信息呈现多元化的交互,并且信息的建设方也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单一建设者的模式,有不少平台像学科服务系统、荐购系统等已经尽可能地将协同建设的工作方式引入进来,大家一起协同工作,使得学科信息自由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在当今知识创新的时代,传统被动式的信息获取方式现在日趋被智能化、主动化的信息推送方式所替代,融合涉及各W科领域的多个机构的主动式、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已初见端倪。国内外有关机构纷纷开展了以社区服务、推拉式服务、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些国外著名高校也相继建立了所谓“自助式”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comell、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NCState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所推出的“我的数字图书馆”等。同时在这些系统平台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学科信息的资源被集成融汇到了一起,尽可能地一站式的将所有资源都揭示并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查找信息资源变得更为方便,无需再通过多个途径进行查找。

因此,面向协同学习、协同研究的交互式信息资源集成模式无疑已经是当前的应用趋势,这些系统平台都普遍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1协同性

协同性所展现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拥有比较强的交互性。传统的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所呈现的特征是“你给什么我看什么”,用户往往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被动接受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即使不满足口味也无法可施。而新模式下给了用户交互的权力,用户可以进行主动式的推荐甚至参与到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来,这种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针对性。

1.2集成性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海量信息资源如何获取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因此新平台都呈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概,尽可能多的将相关的学科信息资源都进行集成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信息资源数据的抽取、分析与集成,最终展现给用户的就是一个应有尽有的聚宝盆,从资源获取的方便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主流趋势。

1.3主动性

主动性体现的是信息资源的主动推送,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其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目前一些大型购物网站如亚马逊、淘宝网等都做了顾客行为分析的研究,根据顾客的购物兴趣主动推荐相关产品;而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网站来说,采用主动的还不多,不过相信也是未来的应用趋势。

2云环境体系架构

这几年云计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与存储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的信息资源数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各种大数据、海量数据的概念被摆上了桌面,传统“单机”版模式的系统平台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海量资源的存储与展示需求,不少系统平台已经开始架设在云端。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的计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大量的集群服务器与存储资源来为某个应用进行服务,因此相比传统的软件部署应用具备显著的应用优势:

1)服务方式更加弹性化:由于云端资源的划分相对较容易,因此服务的规模可快速伸缩,以自动适应业务负载的动态变化。这样用户使用的资源同业务的需求相一致,避免了因为服务器性能过载或冗余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或资源浪费。

2)计算性能与存储性能更强:一些大型的系统平台之后往往有着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与存储资源的支撑,这种规模不是单机服务模式的运算资源所能匹敌的,因此计算性能与存储性能呈几何级数增长,更适用于海量信息资源的集成融汇。

3)集中式管理,用户部署简化:云环境是以服务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基础设施等资源,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分配资源,而不需要系统管理员干预;而对用户来说只接触前端界面,只要考虑应用即可,无需再去进行繁琐的软硬件配置,部署应用变得非常方便。

4)泛在化接入:由于信息架设在云端,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终端设备(如PC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环境,获取想要的数据信息资源。

正是因为云环境拥有如此巨大的应用优势,因此利用云环境来搭建基于云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利用云环境的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进行快速汇聚与查询;另一方面部署应用与协同工作也会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制定好应用模式,环境的部署与前端应用的协同操作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如图1(原创)所示,本文勾画出在云环境下,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架构图。

1)服务器、存储层。这一层是底层硬件,包含网络/计算机集群与大规模存储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底层硬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与操作。

2)数据资源层。在信息资源集成平台上,存储着海量的信息元与数据,在这一层会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化处理,可用于后续的分类、查询与检索操作;同时通过从前端扶取到的日志文件、信息文件中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知用户的偏好信息、情景信息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预测用户行为;然后这一层会设定并实现资源的揭示方式。

3)信息调度层。这一层将数据资源层里整理好的相关资源,按照前端应用层的要求进行调度与分配,是整个架构中的控制中枢,对系统的稳定性与算法的精准性有较高要求

4)应用服务层。之前三层体系都由云环境的提供商直接管理,这一层主要用于服务与应用的部署,大部分工作可由应用提供商米完成,用户也可介入到部分应用配置过程中去。这一层实现了应用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没定。系统可基于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服务质量,对应用与服务过程进行优化进而模式化、模块化,建立服务模式库。

5)接人没备层。这一层是最终面向个人用户的层面,用户可通过各种设备实现云端系统的接入,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

3支撑学科协同创新的云系统平台

虽然协同创新的理念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始流行,但是之前许多学科系统平台在建设之初已经整合了协同工作的理念,希望把与学科相关的各个部门的人士都拉入到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中来。目前业界所知的学科建设类资源平台大部分都由图书馆所主导引进或建设,少部分由高校其它部门承担建设。笔者通过调研,大致列举一下目前广泛使用的学科资源平台。

CALL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由CALLS在2003年创建,实现了多馆参加共建的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学科博客与学科微博,利用开源软件或者云服务商,实现学科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SubjectPlus和Libguides,两个比较专业的学科资源服务平台,国外很多图书馆正在使用;CNKI机构学科子馆,依托CNKI的海量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资源平台;MediaWiki,最著名的开源维基百科软件,不少高校利用其知识存储与社区协作的特点来搭建学科资源平台;Myhbrary、Libdata、Research Guide、Li-brary Course Builder,这几个是针对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开源系统,国外有不少图书馆利用其搭建平台;Drupal,新兴的开源系统,是一套歼源内容管理框架,使用者可在其上任意搭建想要的系统,目前也已经推出了针对信息资源集成相关的模块;YADDA,2008年由华沙大学开始使用,系统包含灵活的数据仓库聚集机制,多层次的支持和全文索引功能,适合数据资源的存储与展示;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mine、澳大利亚的AARLIN、德国的SSG-FI,分别是各个国家的若干高校联合所成立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整合了多个知名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m然国内外提供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平台非常多,但是基于云环境的系统平台目前其实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云计算技术还属于新生事物,从传统的单机平台转变到云环境需要时间过渡;二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存储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信息资源拥有机构不太愿意接受资源不为自己掌控的情况。本文仅对基于云的系统平台做一些比对研究,希望能从中总结出一定的应用模式,为今后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的通用框架与规范奠定基础。

3.1 AARLIN

Intute、Infomine、AARLIN等系统平台性质类似,都是学科资源门户类的站点,而且均以“中央馆-成员馆”的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云端汇聚,支持云环境下的资源检索与共享,在此仅以澳大利亚的AARLIN系统作为范例进行解析。

AARLIN平台利用汇聚的资源,向前端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支持对内部集成的多种电子数据库、Web站点、在线图书馆目录及其它电子信息资源的分布式检索,并能使用同一格式进行检索。平台借助OpenURL的协议框架和相关软件技术,向最终用户提供内容敏感的参考链接服务或扩展服务,如全文文献的深度链接服务等。更人性化的是,系统能够根据认证过的用户资料,向每个用户推送相关的信息,并且每个用户都可以个性化定制并精炼“搜索环境”,只访问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资源,还能支持用户缩小或扩展门户推送的“信息图景”,并予以设定。系统还会提供最新的文献报道服务或定题服务,向用户定期通告与他们预先设定的搜索特征相匹配的最新的可利用信息资源。

从之前提到的协同创新资源集成平台的3个特征来分析:在协同性方面,AARLIN系统由19所大学图书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共同合作建设,具备一定的协同工作性质,但是缺乏用户的直接参与建设,在协同创新性上稍有欠缺,资源来源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在集成性方面,系统在云端环境下集成了多种途径的信息资源,并且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支持应用Z39.50、HTIP、SQL等协议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及网站进行统一形式的检索,集成度相对较高,体现了云计算架构的优势。在主动性方面,平台做得比较好,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资料分析其特点与特征,例如身份标识,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检索方式,推送其感兴趣或对口的信息资源,体现个性化定制与信息主动推送的特点。该系统在云架构方面略有不足,本地如要使用还需架设本地服务器与资源,无法完全依赖中心的云环境。

3.2学科博客/微博

学科博客/微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开源软件搭建的本地学科博客资源,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另一种是利用第三方云服务商提供的博客/微博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本文要分析的是第二种类型,以学科微博为例。

平台主要可用于学科信息资源的集中汇聚,进行与推送,但缺乏信息资源的存储功能。可以向用户主动推送各类的学科服务类信息,在微博上关注了平台账号的用户只要登录就可以看到,相比于其他众多的学科信息资源类平台,用户登录微博的频次与偏好显然更有优势,这样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科信息资源的推广效率,同时这些信息通过转发可以迅速遍布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小组与群,甚至用户之间也发生互动,因为他们也可能把信息转发给其他好友。平台在资源荐购的协同参与上也具备优势,可将资源列表直接发送到平台上,只要读者关注了资源荐购相关的微博,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资源采购情况,通过微博的转发大量用户都可以看到并根据需求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的准确购买显然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平台通过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资源。

在协同性上,博客/微博平台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由于架设在云端,因此只需提供账号密码即可由任何人进行管理,这样与学科相关的各种机构、甚至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来,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推荐方式直接参与进来。在集成性上,由于博客/微博平台的特点是信息的推送与,而非信息存储,因此该平台无法用于仓储大量的资源信息,只能起到资源整理与汇集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访问其它平台获取数据。在主动性上,平台可以通过订阅方式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但是目前尚没有用户行为分析与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该平台属于完全的云架构应用,资源获取非常方便快捷。

3.3 Libguides

Libguides是由美国Springshare公司推出的基于云环境的学科服务平台,提供的交互界面是Web方式,用户对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而无需关心后台的硬件配置。由于Libguides的应用对象比较专业,因此全球已有数千家图书馆使用该平台来进行学科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

Libguides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可以建设子站点,采用了框架与模块化的设计,页面上的布局与样式都可以由使用者任意调整,用户甚至可以用鼠标自由拖动每个模块进行自由排列。平台中内置了多种类型的模块,称为“box”,包括文本型box、RSS型box、多媒体型box、投票反馈类box等等,其中对于文本型box,用户还可以进行二次编程,将html、Javascript代码直接嵌入box中,可以实现对其它信息资源平台的嵌入式引用,实现一站式检索与信息集成的目标。另外,平台还支持对模块与页面的引用与复制,Srpingshare公司建设了分享社区供用户交流使用经验,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复制与引用其它高校站点的页面与模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博客/微博系统类似,Libguides也不擅长于信息资源的仓储,而更多地被用于信息资源的与推送。每个学科点都可以建设独立的子站点,进行个性化服务。

在协同性方面,Libguides平台做得非常出色,每个学科指南都有单独的账户权限控制,并且可以开设临时账号给其它机构的人员,使其参与到指南的制作中来;页面上的评论功能与反馈模块可以供用户提供参考建议,帮助资源的进一步完善。从不少高校的使用情况来看,很多院系已经参与到Libguides学科子站点的建设中来,丰富了信息的多元化来源。在集成性方面,平台可通过资源嵌入的方式实现一站式的资源推荐与检索,但同样需要利用第三方的系统界面来实现,不过无需跳转到其它页面,在站内即可完成检索与资源查看。在主动性方面,平台稍显欠缺,平台可通过不同学科子站点的资源建设,向各个不同学科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没有用户行为分析与主动推送的服务。该平全架设在云端,用户管理与建设非常方便。

3.4 Summon

Summon、Primo、EDS等系统同属于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将海量的信息资源汇聚于一体,提供一体化的检索与资源获取,可包括实体书资源与电子资源。这一类系统通常采用本地+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本地有实体书的信息资源,云服务提供电子资源的信息。本文以Summon为例进行分析。

Summon拥有39个Open Access数据库及平台,来自73个机构的257个特藏数据库可以通过Summon公开检索并访问,HathiTrust中超过200万册公开版权的图书可以在Sum.mon中做全文检索并免费获取,全部800万册图书可以做全文检索。信息资源来源非常多样化,全文主要来自Else-vier、Sage、Wiley,主题词和摘要来自于Gale、PorQuest,DOI来自CrossRef,同行评审状态来自Ulrich’s,文章被引用次数、主题词来自WebofScience。系统还提供专门为查询馆藏OPAC资料的特设功能,用户可以将检索结果限定为来自馆藏目录中的结果,还有浏览和查询OPAC书目数据的分面导航。基于用户输入的检索内容还可以推荐相关的数据库,这样读者可以直接去相关的数据库中检索,提高数据库的曝光率和使用率。Summon与Web of Science整合之后,可以显示检索结果的被引用次数,而引用次数会影响到这篇文章的相关性排序,且引用这篇文章的其他文献也会显示出来。

在协同性上,Summon平台主要由供应商进行资源的维护与建设,少量个性化工作可由本地用户完成,其它机构用户基本无法参与到资源的建设当中去,在f同创新方面比较欠缺。在集成性上,这是资源发现系统的最大优势,能够汇聚各个来源的海量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的查询检索,并且资源内容相当丰富,包含了各类学科相关的信息。在主动性上,平台能够做一些用户数据分析,基于用户的检索内容与记录给用户推荐关联度较大的数据库资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推送服务。平台采用本地与云环境结合的方式,假如不需要检索本地资源也可以采用独立云环境的部署方式。

4多种系统平台的比较

这些形形的学科信息资源系统各有特色,有些在资源的集成性方面具备优势,有些主要致力于信息资源的揭示与推送,表1是对这些系统做出的对比分析。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5)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当前大学生教育、就业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雇员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研究对象。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认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引入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实践性。

1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级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导向,高等教育的培养水平也反过来制约着社会人力资源的层次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

目前,高校已经将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成熟成果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引进和推广,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方法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变革与大学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等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导向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社会人力资源化成为必然。

2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分逐渐扩大,诸多大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都源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表现为相对独立和静态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缺失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化的衔接,相关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和滞后性。比如:大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变革落后于企业实践;较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在个别方向上的尝试性实践;实践的及时性、深入性不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上,对于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到大学生各项管理中较少;重视理论传输和灌输,缺少理念和方法培养、固化等,并未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大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充分应用。

那么,科学的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引进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价值。当前形势下提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的必要性:

2.1将提高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塑造的目标性与科学性

当前大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自我教育过程随机、缺乏规划。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标准能为大学生提供发展的目标、实现准确自我定位;通过借鉴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能提高自我教育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大学生自我培养目标和过程的社会需求导向化、明确化、科学化,抛弃模糊化、均一化、不切实际等病。       

2.2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考和实践能力

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系统化原理,科学的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并辅助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实践,逐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3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局限于思政教育,主观、随意的管理居多,借鉴和应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增加系统性的客观成分,真正将大学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2.4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

目前,大学生初入职场的问题较多,尤其是角色转换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主要原因就是大学教育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出现了脱节。那么,将大学教育视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开发阶段,本着系统化、企业人力资源导向化化的观点进行大学生教育与培养,将极大的减少脱节,实现两者良好的对接。

3全面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性探究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和不利现象几乎都与其不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认知和实践有关,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普及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实践,将对于树立职业规范、固化职业认知、塑造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的系列探究:

3.1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

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是单纯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学生缺失系统性的生涯规划基础,并未形成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沦为没有系统支撑的孤立式教育,出现自我发展无目标、混乱的现象。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能为传统断章取义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理论和系统依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发展理念,塑造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引导能力,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实践。

3.2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大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变革

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都是大学生团体组织,目前的大学生组织结构基本保持着多年的延承,但是,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大学生特点趋于多元化、时代化,很多原有的组织结构基本失去作用或是严重阻碍组织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当前大学生及其群体特点进行细致的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结构变革,使组织结构更适应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

3.3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实践组建高效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是辅导1进行大学生管理的左膀右臂,一个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着巨大的榜样和支撑作用。目前,干部遴选过程中的主观成分过大,科学性欠缺,往往造成学生干部遴选结果的偏差,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效率折扣,干部集体形象受损,极大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大学生干部队伍与普通学生的脱节和代沟。那么,借鉴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科学实践,讲提高干部队伍遴选效率,增加准确性,为后续的各项学生工作开展铺平道路。

3.4应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基本过程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实践空间。但是,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简单通过大学生业余活动、社会实践等载体来进行潜性培养,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往往出现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盲目动机。如果引进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明确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培训与开发程序、实施严格培训过程,那么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

3.5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助学等领域实施薪酬管理实践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在校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助学、勤工助学岗位进行自助和能力提高实践,但是,薪酬的设定却出现明显的不科学现象,并没有实现薪酬分配的效率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塑造了不良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虽然暂时解决了物质的贫穷,却用形成了态度的错误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科学的薪酬管理将直接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提高助学与服务校园的效率和效果。

3.6以劳动关系管理教育为契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相对淡薄,同时又对相对枯燥的法律普及课程缺乏兴趣,但是,毕业生异常关注劳动关系法律,我们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劳动关系法律教育入手,在毕业生毕业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提高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法律教育指导。

3.7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目前,虽然高等教育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缺乏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结合相关理论教育,从实践环节深化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使大学生从相关的被管理实践中适应、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实现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综上所析,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可以视为特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和真正的职业生涯阶段有着紧密的衔接和顺承关系。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培养的高效化、社会化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实践,实现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期和不良症状的减弱或消除,直接与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快速实现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6)

作者简介:韩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何志霞(1976-),女,甘肃泾川人,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D2009025)、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课题编号: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国高校设立新能源专业的必要性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为促进人类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所以这些国家在相关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不过,我国天然资源非常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很大,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领域成为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我国新能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总目标是:建立初步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壮大和升级,促进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争取在201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尽管国家已经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进行,它必将带来新的经济繁荣、新的社会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缺少成熟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的这些难题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所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资源环境复合体,涉及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管理学、工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产业。[3]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新能源专业来满足,新能源产业对新能源人才要有宽的知识面、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等要求,进而要求高校做好优化人才培养层次、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国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专业,用于培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并于2000年开设了光伏与太阳能本科专业,2003年又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其可持续能源系统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此外,意大利的都灵理工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都开办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专业。美国的俄勒冈州科技学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学本科学位课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对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开办有关新能源的专业。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新能源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专业人才,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江苏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承担开设任务,已分别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则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

1.培养目标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专业,目前处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阶段,因此,找准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尤为重要。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土木工程等学科专业的支持,并结合新能源产业的特点设立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一流的视野,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宽厚扎实的物理、化学及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专业知识及技能、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能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的构建

尽管自2010年以来国内陆续已有许多高校正式获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招生资格。但总体来看,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处于探索阶段。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而且,一个专业要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业务范围,就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科学与工程,属交叉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紧密相关,又强烈地依托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机械、电气、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因此,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内容先进、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孙根年有关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给出了系统思考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由图1可以看出,在层次上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五个方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不同的课程类别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结构,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在教学组织上前五学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第二、三、四、五学期还安排了金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第六、七学期组织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核心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第八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以厚基础、宽平台、交叉学科为理念,强调扎实的物理、化学和热流体科学基础理论

课程建设时,首先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增加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和“半导体物理”课程。其次,根据新能源专业的特点,强调物理、化学基础的同时,通过减少“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学时数来弱化机械类课程。再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学科优势和特点,在热流体理论方面除了开设“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课程外,还开设了“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热流体理论与技术”两门专业特色课程。目的是提升专业内涵,强化特色,确保学生具备新能源领域相关的扎实的基础理论,是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2.强调实践教学及新能源工程训练

首先,增加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其次,增加了实习环节的学时数,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变为第四学期末的一周认知实习和第六学期的三周生产实习。目的是增加实践教学,先认知实习,后生产实习,使实习环节更为科学和合理。再次,还增加了项目设计,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的两周课程设计修订为第六学期末的两周课程设计和第七学期末的两周项目设计。目的是先开展某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后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设置更为科学和合理。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训练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后,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指导老师在与国内外新能源企业合作中,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机会。这个环节是在第七学期前完成,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通过明确的学分要求保证学业导师制的落实。指导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向学院推荐其保研,实现本研贯通培养,前后的培养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最后,为了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及已有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新能源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课内及集中实践环节总学分要求基础上还增加大于等于六个学分的课外实践要求(社会实践、竞技活动)。

3.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

在课程设置时,除开设“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外,还增开了物理、化学方面的课以及“新能源材料”、“现代生物学导论”、“能源与环境”、“新能源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应用化学、材料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各学科的交叉。

4.重视形成宽阔的国际视野

首先,学校开设了全英文及双语课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及双语的“热流体数值计算基础”、“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质燃烧及混燃技术”课程。其次,借鉴国外新能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了反映新能源领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评价”课程。此外,还增设“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听取学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应用专题讲座7次以上。专题可以是合作企业、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讲座,也可以是本专业教师科研最新进展的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尽快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5.以太阳能为主,兼顾生物质能和风能,提供其他种类新能源的广泛选择的专业定位

首先,在太阳能方面,学校设置有“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技术”专业课;在生物质能方面,开设有“现代生物学导论”和“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而在风能方面,设置有“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和“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专业课。其次,还提供了广泛的新能源相关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比如“氢能与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水力发电与水电站”、“燃料电池原理与技术”、“热泵原理与应用”、“生物柴油制备及应用”、“生物质燃烧与混燃技术”、“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经济学概论”等课程。

四、结束语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新的专业,与之配套的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笔者考虑到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供参考。笔者相信江苏大学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该专业,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3]张珏.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人才,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7)

二、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基础

当今知识更新的快速性让学习和教学也呈现出空前开放、高效发展的态势,即要求课程知识必须以开放的形式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对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及时补充更新,快速应对技术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一本教材用十几年的陈旧观念。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命系统的特征,课程资源的构建更是如此,如何让相对静止处于休眠状态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教学动起来?对外,使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内,使他们可以自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于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即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能量交换。生态学的研究从最初生物链的揭示到生物群落发现,然后再到生态系统平衡的提出,体现了整体性、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阈下,是否可以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展观和建设思路?学习资源是生态型资源吗?其支持观点有:(一)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同样经历着从资源的产生(设计、生成)、资源的发展(进化)、资源的消亡(再生)的生态发展衍进过程,不是一经生成后就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的,它们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资源完成物质循环(物质流)、能量流动(能量流)以及信息交互(信息流)过程,呈现出生态化资源的生机与活力,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实现资源生命历程的演变,最终全面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二)学习资源是有生命力的活的存在,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中是有生命的活的存在,它们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特征,是一种过程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整体。(三)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是具有自我适应与发展能力的,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形式。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学习资源一经诞生便置于网络中不是静止不动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生态特征,是开放形态的。

三、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特征

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体验过程[3]。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传统的课程教学观认为学习资源作为网络课程实施的基础,是专业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保障,从整个学习与施教过程来看,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因此其课程实质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体系。立足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结合生态学理论全面审视,除了上述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外,其多维性、再生性与演化性是网络学习资源的生态性特征。(一)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多维的学习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完成学目的,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实现路径,给予学习者多种选择的可能,即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应该拥有科学、系统的层次化的知识与组织结构,多样化的学习呈现方式与资源种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匹配的课程知识,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成长与发展[4]。(二)学习资源的再生性。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等进行互动的一种过程,学习资源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互与信息交互时,进行知识与信息的双向互动,将同时获得的外界知识吸收归纳,而不断分化和衍生出新的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学习资源的延续性发展,期间也包括来自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体验等不断地被补充到课程中。(三)学习资源的演化性。是指学习资源受其自身的发展变化所决定,在资源教学使用过程中在受到相关技术、软件的有力支持以及内部课程与知识结构单元间的联系转化、竞争共生等管理运行机制的控制的综合内力作用下,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以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方式获得自身组织单元结构的分化裂变式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最终实现信息价值增量、增值的结果。

四、构建艺术设计网络生态化学习资源策略

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资源建设,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快速发展更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变化。在知识爆炸讯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技术浪潮对产业和行业的全面冲击下,课程体系中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活性元素,在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与课程学习者、授课教师、学习活动等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生态主义认为任何生物物种个体的生存都不是静止孤立的,生态环境中每个个体,包括同种与异种、植物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5]。由此发展而来的生态主义课程观尊重施教对象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人与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与当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强调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关注学习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获得的主流理念相契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和学习资源的科学适用性。当今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的总体趋势,为此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也必然是多维多样的,以知识内容的学科交叉为基础,课程资源以多样化形式承载,才能为艺术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必须是符合共享、开放的生态化课程标准,具备知识内容的可更新拓展机能,才能不断补充教学所必需的新技术、新知识,实现优化发展,使网络课程在与其他施教形式的竞争中,在课程与课程的竞争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使用环境。(一)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来源。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多元、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学习资源应有多种来源获得途径,并以此体现不同学习资源形式间的特点与优势,保证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诸多学习资源中灵活、自由的选择,构建自身所需的课程与知识。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来源包括课程自制资源、加工后的非自制资源以及直接引用的外部资源等,资源来源途径的多样化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丰富,保证了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可选择权利。(二)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应以艺术设计学科特点、专业知识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为实现依据,恰当地选择与之匹配的知识传授方式。通过学习平台科学清晰的资源构架、科学直观的导航导视界面、亲切友好的使用交互体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与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同的学习资源呈现形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因此不能武断的判断不同学习资源形式的好与坏,针对学习者而言,最合适的学习资源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习。(三)微课形式的知识载体。课程是知识点的集合,微课是将整块课程进行颗粒化分解,将知识点相关度高的对象,以相互独立又具备一定关联度的方式,即将知识分解成学习者易于消化接受的微小型知识单元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自由选择组合,将颗粒化的知识单元通过重新组合将这些对象组织不同的课程。微课的介入,摆脱了大型学习资源结构粘连,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种学习者自主构建课程,自主设计、控制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资源生态化生长和发展的源动力。(四)可拓展的弹性化课程资源。以发展的眼光构建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就要求在当前的使用环境中学习资源不仅要满足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术需求,又要兼顾考虑到学习者未来的职业长远发展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知识需求,要平衡好学习者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关系。所以资源应向学习者开放,鼓励他们参与共同构建,同时为学习资源日后常态化的扩充升级留出空间。学习资源科学合理地留下一定的知识空白,自然地引导学习者对已有资源的关注以及对课程的深度参与。学习资源在设计与规划时并不要求都是完整的、确定性的材料,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适当地在资源中留下一些问题供学习者探究补充,引导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活学活用,将知识固化为实践能力,迅速将不确定的内容转化为确定性的理解。课程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能为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预留下合理充裕的生长空间。

五、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引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建设途径与思路。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多样、联系、整体的观点为当前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资源同质化严重、可拓展性差、各自孤立缺乏联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维度的观念和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而言,学习资源建设处于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它的成败关系到专业与学科的长远发展。可以预见,用生态主义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的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构建工作,将更尊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征与创意创新人才培养对智慧、创造力的体现与关怀,必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作者:周大鹏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2014.

[2]武汉美,黄道华.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7).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8)

关键词:移动学习;知识关联;学习笔记;混合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6-0087-03

一、引言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和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呈上升趋势[1]。例如,华中师范大学融合MOOC技术与移动学习构建的移动云课堂已上线试运行并开展了云学习实践。该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学习者利用PC与移动通讯设备开展各种优秀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实现了个人与课程知识间的有效联通。在实践中,移动学习平台拥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者由于移动设备的诸多限制存在无法及时消化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的情况,因此,笔记系统的引入就至关重要。通常,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者通过课堂笔记整理细碎的知识点[2]。然而传统纸质笔记固有的稳定性、封闭性和静态性与移动教育情境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日益显著[3]。基于此,笔者探讨针对移动学习情境的新型学习笔记系统的实现方法,目的是满足学习者在使用移动平台时随时随地记录笔记的学习需求。系统重点解决资源与笔记之间关联不紧密的问题,同时也改善记录形式单一的现象并构建适用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新型笔记系统。

二、知识关联学习笔记概述

目前除了采用纸质笔记方式,网络上已有笔记类型主要分为独立式笔记与组件式笔记:独立式笔记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虽然功能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与网络学习资源关联不紧密,学习过程中需要频繁切换屏幕记录相关笔记,因此学习者较少选择此类应用作为移动学习的辅助工具;组件式笔记可以嵌入到学习资源中的应用,例如Google Notebook、backpack等,但是此笔记大多需要翻墙使用,功能较为简单,只支持文字记录,并且暂时不支持移动端使用[4]。各种笔记方式具体功能对比如表1所示。分析可见,新型的移动学习笔记需要与学习资源建立关联关系并兼容移动设备自身的优势。

知识关联本质上体现的是知识元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知识关联是我们普遍熟知的一些知识关系,而隐性知识关联可以分为知识本身的关联、隐性知识拥有者的关联[5]两部分。知识笔记大多是一些细碎、无序的知识碎片,利用这些知识间的关联关系对已有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化管理,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有序的个人知识体系。由于移动学习特有的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微小,资源之间具有明确的关联性[6]。利用笔记与资源、资源与知识点间的显性关系,挖掘出笔记与知识点间的隐性关联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知识关联笔记存储模型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改变了以往“章”、“节”的知识结构,设计标准遵循微型化、碎片化、交互性等原则[7],大多资源与知识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资源之间以知识关联为纽带形成了明确的结构关系。然而,学习笔记是以课程资源为单位的碎片知识,为了保持知识点与学习笔记间的笔记长久关联,需要将笔记与知识点间的关联关系记录到数据库中,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关联的笔记存储模型。

存储模型包含笔记的关联知识点、相关属性和笔记主体内容三个部分。所以,在结构设计上,整个存储模型结构分为标识区、属性区以及内容区三个区块。不同区块对应不同的数据内容并用不同的区块ID进行区分。为了方便系统快速检索出数据内容,每个区块需要包含一个唯一的标识属性,如标识区的“标识属性”对应的是笔记ID。而除了标识属性,其他的相关内容需要记录在区块的“数据内容“部分。最终为了方便系统读取数据,区块在结构设计上还添加了”终止标识“部分。

标识区主要将笔记ID以及对应的知识点ID、资源ID统一保存,保证笔记、相关知识点、资源三者间的关联关系;属性区存储了笔记的相关属性信息,包括笔记标签、笔记时间帧/页码、笔记标题、笔记公开范围、课程类型、记录者ID等内容;内容区存放了笔记的媒体类型、笔记的主体内容以及媒体地址。笔记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系统整体的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四、关联笔记系统功能设计

由上述模型,系统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要素:①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吸收、回忆已有的学科知识,移动学习笔记系统在设计上需要包含上传学习笔记、管理个人的笔记以及浏览笔记等诸多功能。②为了兼容移动智能设备自身的优势,打破以往笔记形式的束缚,针对智能设备特有的传感设备,笔记形式包括混合媒体的内容,如文字、图片、音频等。③关联了学习资源的笔记最终目的为更好地还原学习情境,强化知识点学习。

针对以上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系统笔记包括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笔记上传、笔记关联、笔记共享与笔记呈现(如图2所示)。

1.笔记上传

学习者可以选择某一种笔记类型进行记录并通过资源呈现界面上传个人的笔记内容。记录时,学习者需要填写一些相关的笔记信息并按照学习者个人的意愿对笔记进行合理化的归类。上传时,将笔记信息按照关联笔记存储模型格式,通过对应接口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上传成功后,会将新上传的笔记内容标注在课程资源的关键位置上,如视频类型的资源,会在对应的时间帧上显示笔记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习者快速定位到笔记内容,系统在播放进度条同样也加上对应标识。

2.笔记关联

关联存储后,为了体现笔记与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学习者可以通过单独的笔记内容直接跳转到对应资源的关键位置,帮助学习者更方便的回顾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者在学习某一资源时也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关笔记列表中。这样的方式减少了页面间切换次数,学习者可以更直观的回顾知识内容,从而避免降低学习效果。

3.笔记分享

对于不同知识点内容,学习者会有不同的理解认识,学习别人的学习心得,会促进学习者自身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在移动学习笔记系统中添加笔记分享功能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功能实现步骤如下:学习者上传前需要选择笔记的共享范围,即选择“个人”或“公开”。共享后的笔记内容则会列举在对应资源中并以列表的形式呈现给所有学习者。对于优秀的笔记内容,学习者决定是否收藏,收藏后的笔记会统一呈现在收藏笔记列表中,方便统一查看。同样,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收藏笔记的内容,跳转到对应的课程资源中。

4.笔记呈现

在笔记呈现上,为了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笔记采用资源呈现、总体呈现两种策略。资源呈现分为同屏呈现与资源笔记列表两种方式。其中,同屏呈现主要是将笔记类型以及笔记标题标记在课程资源上,对于文字类型的笔记,系统将笔记内容直接呈现出来,对于多媒体类型的笔记,系统需跳转到内容界面进行查看;资源笔记列表则是在课程资源的一侧列举出该资源所有的笔记内容,笔记按照关键位置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学习者点击列表中的笔记内容后,课程资源进度会调整到对应位置,方便学习者快速定位。

总体呈现主要是将同一课程下的所有笔记内容以列表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列表分为个人列表和收藏列表。个人列表中学习者可在搜索框里填写关键字,系统根据关键字快速搜索到相关笔记,同时列表包含文件夹、日期、笔记类型、章节内容四种分类排序方式,学习者根据学习目的选择相关排序方式。收藏笔记列表主要列举出学习者收藏的笔记,并按照收藏时间排序。

五、关联笔记系统功能实现

本文现了基于知识关联的混合式媒体的移动学习笔记。系统采用C/S结构,服务器端主要提供笔记的服务接口,方便客户端调用。服务接口是基于Restful Jersey结构框架设计的。客户端整体架构采用MVC 设计模式,该模式将显示数据与业务逻辑分离,降低了功能间的耦合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重用性、可读性及维护性。

服务器与客户端间的简单数据请求采用基于htttp协议下的HttpClient框架,包括从服务器端获取学习者的笔记数据等,由于HttpClient关于文件上传下载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系统采用了xutils开源框架,不仅支持大文件上传,也实现了文件的断点续传功能。系统通过Internet调用Android的多媒体数据库,从而实现利用安卓底层设备记录多元化学习笔记的目的。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过程中随时记录笔记的功能,系统利用自定义的PopupWindow半覆盖在课程资源Activity上,效果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笔记列表部分采用ExpandableListView控件,实现二级列表显示数据内容的效果。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在笔记列表部分添加了缓存机制,将服务器端获取到的JSON数据解析后封装到List对象中,然后遍历List将数据写入相应的本地数据库中,以后每次向服务器发起请求之前先在数据库中检索,如果有结果直接返回。因此,在一定时限内,系统不需要为了获取数据多次与服务器端进行网络通信,减少系统响应时间。

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关联的混合媒体式移动学习笔记系统实现了笔记与知识点、资源关联、笔记共享、笔记多元化呈现等功能。系统不同于其他移动平台的笔记系统,它既保证了笔记与资源间的关联关系,又加强了对笔记的自身管理,同时多元化的笔记类型简化了以往的记录方式,初步测试验证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移动学习更加高效。目前整个系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包括:当在线用户数增多时,由于服务器端设计问题,导致客户端加载速度过慢,影响用户体验;系统缺少相关数据分析论证其有效性。上述问题将在后续工作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1-3.

[2]伍奇.课堂笔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龚朝花,陈桄.电子教材:产生、发展及其研究的关键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9):89-94.

[4]陶宏,欧阳雪颖,陈亚雯等.网络学习笔记系统的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5):104-105,107.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9)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27-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4

引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个性化、智慧化、远程化、定制化、差异化、分散合作、扁平式组织结构等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数字制造技术、新型交互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加速了智慧教育发展的进程。智慧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其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核心业务,每个业务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大量的智慧资源或数据的支持。传统的数字资源尽管形态多样、数据海量化,却难以无缝地支持具有泛在性的智慧学习活动、深度互动与智能开放的智慧教学活动、基于学习分析的智慧评价过程、可视化的智慧管理和服务,不利于智慧学习者的培养。传统数字学习资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情境感知性:难以在多种终端设备上自适应呈现;有限的开放共享,缺乏深层整合;进化缺乏控制,散乱生长;杂乱、冗余,难以动态联通。因此,智慧教育的发展应改变目前传统数字资源的状况,实现资源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创新智慧资源的使用方式,以满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智慧化转变的需求,服务于智慧创造者的培养。

一、智慧资源内涵与特征

智慧资源是指以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技能的智慧创造者为目的,支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泛在性、情境感知性、联通性、进化性、多维交互性和个性化智能推送等核心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

智慧资源应为智慧化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必需的支撑,弥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满足学习者智慧化的发展需求。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得符合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走出封闭、僵化的教室,自由徜徉在情境化和社会化的真实环境中,实现个性化学习、共同体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智慧资源具有如下七大核心特征:

1.语义聚合与联通性

与Web2.0理念下传统数字资源的协同建设及机械化地导入导出的管理方式不同,智慧资源所采用的语义网技术和本体技术能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组织、汇聚、联通和管理。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学习元平台引入了语义技术,建立起各类资源之间动态的语义关联,实现资源、知识和学习者之间的动态连接,形成开放、动态、联通、进化的资源网络、社会认知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初级“智慧”。

2.深层开放与共享性

以发展学习者智慧为根本目的的智慧教育需要全方位开放共享资源的支持。智慧资源的深层开放和共享性表现在五个方面:①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实现最大规模的开放和共享;②资源的建设和共享达到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甚至是全球领域的规模,实现资源的深层整合与共享应用;③资源的使用者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其产品是可供开放和共享的优良资源;④在保留资源原作者版权的基础上,任何具有权限的人能够获取、使用、修改和共享资源,促进资源的持续进化。

3.进化与再生性

智慧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智慧资源是该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之一,具有“有机体”的核心特质,即生存、发展、繁衍、进化,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智慧资源能够智能地添加语义描述和标注,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动力,以外部资源、用户消费资源过程中的生成信息和根据语义相关度自动汇聚而成的主题资源圈为养料,实现进化和再生。

4.多终端自适应性

智慧资源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智慧”地自动识别各种终端设备,并做出相应调整:①自动识别智能终端性能并相应地调整内容;②根据终端的运算能力与操作的便捷性,适应性地呈现学习活动,实现交互学习的自适应;③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连接服务器获得反馈,或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取满足需求的资源信息;④对地理位置的自适应,发现周边学习者,满足实时交流互动的需求。

5.海量与泛在性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情境感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智慧资源呈现出海量化、泛在化的特性。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并且被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便捷地获取,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语义关联和存储。资源需求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取所需资源。

6.个性化智能推送

在智慧教育环境中,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逐渐模糊。无论是发生在教室、博物馆、海洋馆等室内场所的学习,还是发生车站、交通工具及田野等室外场所的学习,都可以利用GPS、RFID等情境感知技术和传感技术,智慧感知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偏好、认知特征、学习风格及所处的物理位置、周围环境,智能分析学习者潜在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并进行个性化推送。智慧资源的个性化推送特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方式。

7.多维交互与人机合一性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发展,人与资源之间不再是通过简单的听觉、视觉和触觉通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语音、动作、神态与媒体、系统和资源进行更加自然、轻松、健康地交互。交互不再局限于工具有限的功能,而是由人完全能动地主导工具,交互自然而然地发生,实现人机合一。资源之间的交互突破了以往发生在简单、静态的独立系统之内的局限,改变了资源和知识之间的简单树形上下位关系,形成了语义关联和网络联通的动态交互关系。

二、智慧资源建设体系框架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智慧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结构复杂、动态变化的系统,由“三库+六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三库”指处于教育云端的学习资源库、开放课程库和管理信息库,是构成智慧资源体系的基石。学习资源库和开放课程库中的内容,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教程等都将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如自动添加语义描述信息、智能分类和转换、智能汇聚和进化),实现智慧性转变;管理信息库不仅存储完备的教育基础信息,而且能以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智慧管控。“六系统”用于实现资源内容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是智慧资源体系的核心部件。

此外,智慧资源的建设和运行还需要以多元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自主建设、共建共享、公建众享、购买商业资源)和创新的资源保障与推进机制(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需求动力机制)为保障,协同资源建设中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保障智慧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建设。智慧资源体系的资源系统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化的必备条件,包括以下六部分:

1.智慧资源门户系统

智慧资源门户系统可以高效汇聚和存储海量的优质数字资源和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①建立安全可靠的用户数据中心,提供终身教育身份权限认证和资源需求服务;②门户下所汇集的资源如同现实世界中柜台上的商品一样,排放有序、门类齐全、便于检索;③智慧资源门户系统支持多终端的自适应与同步登陆:④动态记忆和更新用户的生成数据,支持教育资源的在线制作、编辑和共享;⑤面向各年龄段、学科、学历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家长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和资源子门户,并支持残障人士通过手势、语音等动作神态获取服务。

2.智慧检索导航系统

资源需求者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时,资源检索和导航服务系统功能是否精确、便捷和智能决定了能否为需求者检索到最合适的资源,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智慧检索导航系统的智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提供多种检索导航模式:如快捷检索导航、语义检索导航、语音与手势检索导航、个性化定制导航等;②人性化设计:支持多种语言的检索与导航,语义相关的英文和中文资源能被同时识别和检索,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资源需求者提供便利;为残障人士提供语音和手势检索功能;通过图形图像检索信息;智能记忆个性化检索,通过语义关联推荐资源等提升检索导航的体验性;③高精度检索:智能保存通过身份认证用户的所有历史检索信息,通过历次检索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动态语义聚合形成个性化的资源网络,提升检索精度。

3.情境感知与个性化智能推送系统

智慧资源库的情境感知与个性化推送系统,主要依据资源需求者的个性化认知风格、学习偏好、认知特征,通过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智能芯片对学习者的位置信息、活动信息、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经过数据挖掘,分析匹配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多种形态、语义关联的资源,然后通过智能推送平台向用户推送正在需要或潜在需求的个性化资源。该系统还能够根据用户最近一段时间所处的环境、活动信息和推送的资源,构建出短期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资源库。通过资源推荐、订阅、分享、关注和快速检索的方式,精准、迅速地实现资源获取和有相似个性需求的群体间共享。

4.资源动态语义汇聚与进化系统

智慧资源在数量上必须呈现海量化,在质量上必须能持续地语义关联和进化,在共享上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开放,以保证为广大用户提供和共享高质量的资源。资源动态语义汇聚与进化系统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①自动采集和汇聚数字资源:包括将用户对资源的操作进行分析和采集,动态汇聚有用的资源和信息;②智能添加语义描述:引入资源的语义建模技术,构建开放的学习资源本体,对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和标注;③动态语义聚合:在对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和语义建模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语义聚合技术,对语义相关资源进行自动聚合,构建联通的主题资源网络;④可持续聚合进化:为避免资源的散乱增长和进化,引入学习元平台所采用的资源有序进化控制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聚合进化。

5.资源智能转换与分类系统

目前,数字资源建设遵循多元化的规范和标准,这不仅造成海量资源大范围共享困难的局面,而且导致用户在不同地域或使用不同终端获取、使用资源存在障碍。智慧资源的智能转换与分类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可以解决现有问题:①对教育资源进行异构存储和数据转换,能够根据用户智能终端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浏览器、文图声像播放软件等配置信息,对资源格式、大小的智能转换,实现资源多终端的自适应,减少资源重复建设,扩大开放共享;②根据先进、完整、统一的数据标准库,采用KNN算法等技术,对各种形态的资源进行智能分类和存储;③智能地对转换和分类好的资源内容进行编目,不仅减轻资源管理者的负担,而且用户可以通过智慧检索导航系统精准、快速、高效地获得和管理所需的不同资源形态内容。

6.资源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

智慧时代下的资源处理、显示和管理是完全可视化的过程,直接体现了资源的智慧性。通过智慧资源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资源进行以下的管理:①通过各种传感器、智能芯片、物联网等感知和传送的数据,能够以可视化的、实时的、动态的方式监测各种情境中的学习活动、人员信息、环境信息等;②通过可视化检索技术,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清晰、直观、全面地向用户呈现各类所需的资源和服务;③通过Flex等资源进化的可视化系统技术,直观地呈现资源进化过程、路径,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同用户对资源的贡献;④通过资讯可视化技术,使学习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通过图表、仪表盘和可视化面板等直观的形式呈现;⑤用户终身使用信息的网络可视化呈现等。

三、智慧资源的建设策略

智慧资源的建设需要以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为指导,以人本化的建设理念、多元化的建设方式、智能化的建设技术、创新化的建设机制为策略,共同为智慧资源的建设保驾护航。

1.人本化的建设理念

智慧资源的建设要求改变以往以“技术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取向,转向“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更加关注人的体验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教育平等,满足人的自由发展。这体现的不仅是资源建设形式上的智慧转变,更是人类价值理性的回归。

2.多元化的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扩大了优质数字资源的共享。然而,从根本上而言,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理念所尊重的仍然是协同建设者的利益,优质资源难以突破利益的围墙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由此,陈琳教授提出了政府为投资主体、全民享用资源的“公建众享”建设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人人享有优质资源的权利。但该模式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从我国目前的国力及教育财政支出来看,有较大难度。企业不仅拥有大量的资源建设人才、先进的建设理念和管理运营模式,而且商业资本能够促进资源的结构重组和优化。因此,智慧资源的建设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即以“共建共享为主,商业建设和公建众享为辅”的资源建设模式。保证需求大和基础性强的优质资源实现公建众享,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推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特殊需求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区域差异的需要;鼓励商业化建设和运作,丰富资源形态、激活资源建设活力、提高社会资源建设的质量。

3.智能化的建设技术

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变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智慧资源的建设应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以实现智慧资源的规范化建设和更大规模的开放和共享。智慧资源的进化需要数据挖掘、语义描述、本体技术、资源的动态语义聚合技术、有序进化控制技术、基于规则的推理技术、资源语义基因提取技术等。智慧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和智能检索可为不同的用户智能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需要的技术有情境感知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协同过滤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推理搜索、知识发现等技术,实现将“智能信息推送”和“智能信息拉取”相结合。此外,智慧资源的分类管理还需要智能分类和智能转换等技术。

4.创新化的建设机制

智慧资源的建设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先进的建设理念、智能化的技术,还需要创新和完善的建设机制,关乎于所建资源的智慧性、对智慧教学活动的支持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资源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管理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等。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篇(10)

一、脱钩理论

近年来,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脱钩理论认为,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以环境恶化为代价,即其资源利用和对环境的压力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则称脱钩关系;反之则称耦合关系。脱钩理论中有完全脱钩和相对脱钩两种状态。完全脱钩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正指标保持稳定或者增长;相对脱钩是指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破环指标都有变化,只是环境破坏的指标变化比率低于经济发展的指标变化比率。一般来说,绝对脱钩状态相对较少,其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的生产效率超过经济的增长率(De Bruyn 2002)。

OECD在《衡量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脱钩关系的指标》报告中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发现OECD各成员国已经普遍处在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的脱钩状态,更有部分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完全脱钩。

UNEP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时,也采用了脱钩理论。在UNEP体系中,脱钩理论分为资源脱钩和影响脱钩两种模式。其中资源脱钩指的是减少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资源量,其实现途径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不降低经济增长率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能源使用量的减少。影响脱钩指的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一)分析思路

本文拟采用脱钩理论分别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污染、资源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之间的发展趋势。其次,由公式■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的脱钩系数。最后,通过脱钩系数的值及其发展趋势,简要得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况。当DIt≥1时,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耦合关系。在完全耦合阶段,脱钩系数越高,表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越高,对环境的破坏越大。当0<DIt<1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构成了相对脱钩关系,代表相对高效的资源使用效率,或者相对低的环境破坏程度。当DIt≤0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幅小于0,构成了绝对脱钩关系,代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费或污染物的排放随之减少。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中,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年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消耗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1)》。

1999—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由1999年的89677.1亿元人民币增长为2010年的401202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3.5倍;能源消耗总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的速度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增幅为135%。

由公式■,得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总消耗的脱钩系数,见图1。

由图1可见,2000—2010年间,除2003年外,我国GDP与能源消耗脱钩系数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其发展趋势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这一阶段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逐年上升。2000—2003年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从0.33上升到1.19,2003年DI>1,GDP与能耗形成了耦合关系。2003—2008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2003年的1.19下降到2008年的0.21。2008年后,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震荡趋势,但均低于1。

纵观10年间的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构成相对脱钩关系,表明在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效率有一定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耗总量脱钩系数大于1,与当年沿海地带新建扩建钢铁项目有较大关系。

(三)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上一篇: 地下水的意义 下一篇: 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