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9 10:29:57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1)

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只有通过科技体制的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笔者在渭南市创新创业中心负责招商工作已有三年,在这期间接触到的项目中,能存活下来的无一例外都是有自己核心专利技术。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对人的发展总体的把握,创业着重的是对人的价值具体的体现。仅仅具备创新精神是不够的,它只是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的准备,如果脱离创业实践,缺乏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精神所具有的意义,只有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才能有所体现,才有可能最终产生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与创新要有机融入,相辅相成。

在近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他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五种情况。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影响了后来的经济、管理及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

创新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或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关系、环境,并能获得一定社会价值的行为,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类创新等类别。其中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无论是新思维还是新发明,都需要有前期基础,根据自己的专业或特长来选择创新领域,更容易在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

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企业竞争的法宝,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非常重要性作用。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通过创新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有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创新、支撑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在上述分类中,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是属于基础性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等是属于支撑性创新了;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则属于应用性创新。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双创”,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创新,现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创业。

创业是由“创”和“业”二字组成。其中:“创”就是创造,即创建、创立、创新之意;“业”即是指专业、学业、就业、事业、企业、业务、工作以及家业或财产、财富等。

许多西方创业学家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市场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新组织的创建过程。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行为过程。所以,从广义上说无论是创建新企业、企业内部创业,还是岗位创业,即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发现机会、整合资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抱负,都可以称为创业。人生就是创业的过程。

创新与创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两者是“双生关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从广义上看,创新与创业是“双生关系”,两者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总体上看,创新和创业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即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同样,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创新。成功的创业离不开创新,成功的创新也往往在创业过程中产生。

2.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手段,是创业的引领和推动力。

首先,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过程中,新产品的开发,新材料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管理模式的推行等,都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做先导,创业才能成功。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业包括创新和未曾尝试过的技术”。创业者只有在创业的过程中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新的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才可能不断寻求新的模式、新的思路,取得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创业的成功。

其次,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主旋律,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审视当今那些成功的创业者,比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华为任正非,还有诸如李彦宏、马云、马化腾、雷军、刘强东等,无一不是“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者”。缺乏创新的创业,即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创业中,是没有出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具有潜力和希望。

最后,创新是创业的引领。“创业”前面加“创新”二字,实质是全面引领了创业的方向性,是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精益型创业和高增长型创业,创新推动创业,为创业提质增效,提高了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另一方面,创业则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

首先,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载体。创新的价值在于创业。从一定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创业者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现者。创业者可能不是创新者或是发明家,但必须具有能发现潜在商机的能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也并不一定是创业者或是企业家,但是创新的成果则是经由创业者推向市场,使潜在的价值市场化,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2)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利用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或组织形式,来改变金融体系中基本要素的搭配和组合,推出新的工具、新的机构、新的市场,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效率,使规避风险和追逐盈利达到高度的统一。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创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金融创新是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现阶段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国有金融企业目前的经营业务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存在问题较多,如资产负债比例不合理,不良资产占比重高,存在“短存长贷”的矛盾,此外金融企业经营风险加剧,盈利水平不佳,在与外资金融企业、地方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创新对国有金融企业的意义显得更为重大。金融企业业务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合理配置,是国有金融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金融创新将给国有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是提高国有金融企业竞争力的保证。现代金融企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以市场化、多样化、综合化为方向,因此,国有金融企业金融创新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加速推动业务多样化、综合化。金融企业业务多样化、综合化是指金融企业不断开拓新的负债、资产及中间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种类,拓宽服务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从负债方面来说,金融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新的负债业务领域,以增加其资金来源,金融企业除通过存款、借款等传统的负债业务来吸收资金外,还应创办新的存款账户、并开办信托、、信用卡等种类繁多的吸收资金来源的业务,使金融企业的负债业务从专业化逐步走向多样化。从资产业务方面来说,金融企业要从贷款等传统业务向经营证券投资、不动产抵押贷款、房地产信贷投资、消费者信贷等多种多样的资产业务发展。

国有金融企业已感受到内外资金融企业竞争的压力,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在金融创新上存在的不足,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针对目前国有金融企业在制度、与客户关系创新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金融创新。

一、国有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创新的思路分析

目前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主要存在这样以下问题:其一,一些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的重点是吸引新客户,而不是创造现有客户的满意。而创造现有客户的满意恰恰应当是国有金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现代的竞争是网络间的竞争,具有牢固的契约和忠诚关系的顾客是构成国有金融企业竞争优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系现有客户的成本,现有客户是金融企业主要的利润源,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只要降低5%的顾客损失率,就能增加25%—85%的利润。其二,能够为金融企业带来效益的客户群不稳定。一些金融企业在建立和保持客户关系方面,不仅在营销战略重点上存在问题,而且其方法主要是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这种方法不仅层次较低,而且极易被模仿。由于金融企业间的业务和服务的同质化,在金融企业间激烈甚至是无序竞争的条件下,真正能够为金融企业带来效益的客户群并不稳定。受利益驱动以及其他各种关系的作用,客户群经常摇摆于各家金融企业之间,这不仅使客户对金融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不断提高,使金融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迅速上升,效益进一步下降,而且由于各家金融企业相互间的信息封锁和企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对金融企业保密,从而加剧了金融企业的风险。其三,金融企业的客户关系“空壳化”。一些金融企业的客户关系主要建立在向客户的决策者提供财务利益的基础上。严格地说,这种关系还不是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而是一种个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朋友就是生产力”。这种建立和保持关系的活动将本属于金融企业和企业的资源异化为个人的资源,即使可以假设金融企业和客户的领导者品质很好,不会利用这种关系为个人谋取私利,也可以肯定它将导致金融企业客户关系的“空壳化”。一旦掌握这种关系的领导者离开现有岗位,这种利用大量投资建立的关系就可能丧失或转移到竞争对手一方。这对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来说,都不能不是一种现实的威胁。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是金融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标志,也是阻碍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为金融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是发展新客户而不是创造忠诚客户,难以形成以维系现有客户为目标的营销战略,难以高度重视提高金融企业内部以市场导向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创造客户高度满意的客户服务的水平。而且将客户关系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上,即使金融企业的管理者不是主观上抵制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必然对其轻视或忽视,这对金融企业的持续发展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为此,目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金融企业与客户关系:一是树立质量、服务和营销融为一体的关系营销观念。按照这种观念,“质量”从以“符合规格标准”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来定义,客户的期望是衡量金融企业工作质量的标准,质量标准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决定。同时,客户服务应当成为金融企业“与客户及其他市场主体建立联系,从而确保长期互惠的关系得以巩固”的活动。通过这种“全面质量”和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培养忠诚客户。在这一观念基础上,国有金融企业应该形成以一套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信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即在各级行的各种决策中,始终要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创造高度的顾客满意,并通过内部市场营销和CI导入,把这一思想贯彻到金融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员工,使整个金融企业紧密围绕客户满意这一中心运行。二是科学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金融企业市场细分是界定独特客户群的过程,也是正确地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的前提。在这方面,金融企业应按照关系营销的要求,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户的实际情况确定标准,使每个理想的细分市场具有共同的价值,即追求共同的一系列利益的顾客组成。在 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金融企业应全面了解每个细分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依赖于自身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长处和资源,寻找向客户传递卓越价值的机会,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选择正确的目标客户策略。各商业银业必须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为选定的细分市场设计特别的营销组合,使营销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金融企业选择目标客户的过程,也是发现目标客户没有满足的需求的过程。金融企业对这种营销机会的认识和把握,既有利于提供更高层次的客户满意,也往往是金融企业创新的开端。金融企业的定位,是其价值计划即金融企业在所选择的细分市场上对其客户所作的全部承诺的组成部分,它是客户的需要、需求与金融企业所具有的独特能力的准确交叉。其基本思路是,金融企业科学的价值定位专注于实现客户心中所期望的地位,塑造在产品和服务、员工、形象方面所具有的、能够识别、开发和沟通的、目标客户能够感觉到的、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更有特色的差异性优势,从而为关系营销战略奠定基础。三是完整制定和全面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关系营销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将财务利益增加到顾客关系中去,以此来创造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第二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在为顾客增加财务利益的同时,更注重为顾客增加社会利益,即企业在了解特定顾客的需要和愿望基础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来增进企业与顾客的社会联系。第三层次的关系营销是企业在为顾客增加财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再与顾客增加结构联系。例如金融企业为其主要客户提供特定的设备、软件或计算机联网,帮助客户理财。对创造忠诚顾客的目的而言,上述这三个层次策略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当企业与顾客真正建立起结构性联系时,顾客也就转化成了忠诚顾客。事实上,金融企业的关系营销战略应该是完整的体系。在正确地确立关系营销观培养成为忠诚客户为目的的基本价值观和信念,建立新型金融企业文化的同时,还必须完整制定和全面实施关系营销战略,提供具有长期价值的活动而使客户长期和持续的满意来培养忠诚客户,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金融企业制定实施关系营销战略的重点应该是迅速推进第二层的关系营销,即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发掘自身优势实现多方位创新,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增加社会利益,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增进金融企业与客户的社会联系,同时为客户增加财务利益。在条件具备时,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第三层次关系营销,即与客户建立结构性联系。这样才能使金融企业真正掌握客户资源。此外,金融企业对客户的关系营销,需要有对内部员工的关系营销即内部营销作为基础性条件,它们是关系营销体系中密切相关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金融企业中开展内部营销,建立新型的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和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就目前状况而言,国有金融企业加强对员工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其内容的侧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进行创新观念和知识的灌输、教育,使员工真正实现观念的转变,掌握金融企业关系营销的基本知识,从而使其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关系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切实进行关系营销技能培训、业务特别是创新业务培训和规范化服务工作培训,使员工能够掌握和运用营销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档次,真正为客户提供令其满意的高质量的服务。

二、国有金融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分析

(一)国有金融企业经营机制创新,重点是要加快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

目前影响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体制创新滞后,现行的产权制度已经严重窒息了国有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改革国有金融企业的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对国有金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这一点也已成为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强化国有金融企业盈利动机和风险防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金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金融创新的积极参与者。

(二)国有金融企业激励机制新,中心是要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金融企业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特定客户提供一些高智力投入的个性化极强的综合服务,诸如综合理财、财务顾问,投资金融企业业务等,这些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未来的金融企业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而是信息、知识密集型产业;决定金融企业竞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将不是高楼大厦,资金规模和机构网点,而是金融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和知识水平。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在业务创新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的激励力度,激发员工业务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国有金融企业监管机制新,核心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国有金融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抗管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所以,国有金融企业应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风险意识,把回避风险作为创新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来对待。作为中央银行来讲,只要不违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对国有金融企业的创新应抱支持的态度。同时,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业务创新的风险防范上,进行平稳的宏观调控,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3)

创业团队的概念是脱胎于团队概念得来的。Shonk比较早给团队下过定义,他认为团队是两个及其以上的个体为完成同一任务而相互协商组成的群体。然而,对于创业团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关于创业团队的定义也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甚至创业团队成员应当包括的组织成员究竟有哪些也比较模糊。这是因为,创业团队具有不稳定性,尤其是创业团队成员的高流动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Chandler和Hanks考察了12个创业团队的案例,结果发现只有2个创业团队在企业创建5年以后仍然存活。

Hambrick等通过研究发现由于环境动态性的改变将会间接地减少创业团队成员的职位任期,并且部分改变了整个团队的人口学特征变量。这就是说,创业团队内部成员职位的变动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加剧,而频繁的职位变动显然会引起一些成员的不满,这就会导致创业团队的不稳定,甚至会导致离职现象的发生。Hambrick和Mason还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会影响团队成员的社会动力,进而影响团队绩效。Hashimoto对创业团队进行的文献回顾显示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团队较之个人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他认为学术界对创业团队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创业团队所有权、人员以及时间界定之上。Discua, Hamilton和Jack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创业团队形成的创业文化对企业绩效会产生深刻影响。梅强和徐胜男通过实证发现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会对团队冲突和创业绩效造成影响。梳理现有文献后,可以发现关于创业团队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模糊了创业团队与高管团队的界限;二是创业团队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比较滞后;三是缺乏从创业团队组织特征角度出发的深度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创企业,它是指新近创立的、正处在创业初期的企业。此时的创业团队最具不稳定性。我们所关注的是:在深入到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组织“内核”特征的前提下,探讨这种特征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

二、 创业团队与普通团队的差异性

我们采用国内学者宋源的团队研究视角,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创业团队与普通团队的差异性作如下比较(如表1):

(1)目标明确性。创业团队将具有各方面专长的人员组合起来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创业目标。创业团队的目标来源是团队成员经过详细讨论最终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目标,团队成员参与共同制定目标使得他们清晰的感觉到团队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工作,会集中精力的对待工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搭便车”的现象,也可以促进团队信任。创业团队的目标定位首要是创建新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针对普通团队,其目标来源是组织安排或第三方委托,团队成员只是被动的接受目标,最终完成团队任务即可。这使得普通团队的成员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2)角色合理性。创业团队成员在团队中实际上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所谓团队角色,就是指团队成员为了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而与其他团队成员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以及态度。团队角色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管理学家Belbin博士提出,经由Margerison和McCann的进一步发展。所谓角色合理性,是指在创业团队中各成员在团队同一创业目标的指引下,合理分配各成员的任务,这些任务既符合完成整体目标的要求,又分别针对各成员具有的不同能力。创业团队的角色类型一般包括风险投资者、资本运营者以及经营开发者等,各个角色之间的角色界限十分清晰;在普通团队中,其角色类型一般包括跨职能部门成员、财务人员以及营销人员等,角色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

(3)任务依赖性。Van de Ven等指出创业团队的任务依赖性指的是团队成员必须彼此依赖,才足以完成任务。Katz-Navon和Erez认为团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一般来说都比较复杂和高度专业化,同时又很难明确地区分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因此团队成员的任务往往相互依赖才能完成。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是团队合作的基础,只有相互依赖才会产生团队信任,任务依赖性对团队协作和信任十分重要。在创业团队中,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密切相关,生死依存。每个创业者之间同样关系密切,每个人的任务都会深刻的影响到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在普通团队中,团队成员与团队关系并不密切,团队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团队成员的失业。同时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由于跨职能等原因并不密切,每个人的任务对别人的影响较小。

三、 新创企业创业团队特征与离职倾向关系

离职倾向作为预测员工离职的最佳预测变量,是指员工希望离开现有的组织去到其他地方工作的一种心理倾向。而我们所关心的是在新创企业创业团队中,究竟什么类型的创业团队更加具有高离职倾向。

(1)创业团队目标明确性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目标明确性使得创业团队各成员高度认同团队发展目标,各成员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工作步骤的安排,因此也可以说团队的成功与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Albanese和Van Fleet发现当每个成员都体会到自己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的积极工作。同时在团队目标的指引下各个成员都会清晰的了解各自的任务安排,从而也会进一步避免“搭便车”现象。目标明确性促进了创业团队内部信任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创企业内不良的人际活动。创业团队本来就是为了新创企业发展而成立的,成立之初,团队成员就必须明确要完成的目标以及为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团队成员为了已经明确的整体目标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样做有利于各成员之间的信任,进而可以提高整体团队的信任。整体团队信任的提高会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团队成员就会愿意继续留在创业团队中工作。例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小米手机,就是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研发的,作为小米的领头人,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话“小米手机就是要提升中国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基于这个明确的目标,小米手机在小米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仍然在书写着辉煌,同时其团队成员也在创造着移动行业内的低离职率。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1: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对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

(2)创业团队角色合理性与离职倾向的关系。角色合理性主要是分析创业团队成员为了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而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交流时是否表现出来合适的、合理的行为方式以及态度。Margerison和McCann提出了“团队管理”思想,他们认为团队中需要有最少四种类型的角色,分别是探寻者、建议者、控制者与组织者。创业团队成员的各种角色各司其职,保持着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样做既体现了创业团队内部角色的合理分配,也对各成员之间形成的团队信任产生了重要影响。合理的角色分配会提高创业团队内部的团队信任,使得各成员在一种相互信任的情境下工作,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完成。这样的创业团队给予员工一种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挽留住新创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苹果公司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功,和其在创业时期合理的角色分工是分不开的。作为苹果的合伙创始人,乔布斯在创业初期负责营销和募集资金,沃兹尼亚克负责研发,这样合理的角色分配促进了苹果的成功。不过后来,由于乔布斯的独断专行导致企业内部角色分配混乱,使得沃兹尼亚克离职,苹果公司也经历了一段低谷。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2:创业团队的角色合理性对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

(3)创业团队任务依赖性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任务依赖性指的是团队成员必须彼此依赖,才足以完成任务。任务依赖性强调了创业团队的整体性,强调了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作用。Kramer指出团队中的成员只有工作相互依赖,才有可能产生信任。也就是说,团队中任务相互依赖的根源、程度等是团队信任产生的原因。张喜征指出,团队的任务往往较为复杂、高度专业分工,其他人很难替代,很难去明确地界定某一个成员的特定任务,因而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各个成员必须相互依赖。田莉、张玉利从先前经验的角度阐释了新创企业创业团队任务依赖性对企业战略的巨大影响。所以针对需要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做出迅速反应的创业团队来说,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尤为可贵。当创业团队中的成员相互之间高度依赖时,他们所面对的困难也较为一致,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在创业团队中各成员之间持续的相互联系对团队信任的生成也很重要,团队成员之间由相互依赖产生的信任对于维持团队高的凝聚力、减少离职率有显著作用。海尔集团能够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为世界知名品牌,与其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密不可分。仅针对海尔创业初期而言,由于要以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创新,海尔集团研发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任务依赖性,研发新产品速度在世界家电行业名列前茅。好的业绩更加提高了员工的信心,对于海尔挽留优秀员工也有重要作用。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3:创业团队的任务依赖性对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

四、 结论与启示

新创企业创业团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与普通团队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以及任务依赖性。创业团队具有的不同特征也对团队成员的离职倾向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具体的说: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对成员的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角色合理性对成员的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任务依赖性对成员的离职倾向有负向影响。

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我们把握两种不同类型团队的本质区别,关注创业团队特征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复杂影响。虽然大公司高管团队有别于初创时期的创业团队,但本文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指导大型企业接班人更替的问题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未来可以在获得大规模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就上述三大命题进一步做出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Shonk, J.H.Working in teams:A practical manual for improving work groups.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2.

2. Chandler, G.N., Hanks, S.H.An investi- gation of new ventu re teams in emerging businesses.In P D Reynolds et al.(eds.).Fron- 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Welles ley, MA:Babson College Press,1998:318-330.

3. Hambrick, D. C., Cho, T. S., Chen, M. J.The influenc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hete- rogeneity on firms' competitive moves. Admini- 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4):659-684.

4. Hambrick, D.C., Mason, P. A.Upper ech- 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5. Tan, H. H.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Hashimoto, K.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ntrepreneurial tea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 elberg,2012:221-226.

6. Discua, C.A., Hamilton, E., Jack, S. L.Understand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s in fa- mily businesses:a study of family 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Honduras.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2,3(3):147-161.

7. 梅强,徐胜男.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和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冲突管理为调节变量.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6):94-103.

8. 朱仁宏,曾楚宏,代吉林.创业团队研究述评与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11):11-18.

9. 宋源.团队信任、团队互动行为与团队创新――传统面对面团队与虚拟团队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10. Margerison, C.J., McCann, D.Team mana- gement:Understanding how people work together. Melbourne:Business library,1991.

11. Van de Ven, A. H., Delbecq, A.L., Ko- ening, Jr.R.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 ew,1976,41(2):322-338.

12. Katz-Navon, T.Y., Erez, M.When colle- ctive-and self-efficacy affect team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task interdependence.Small Group Research,2005,36(4):437-465.

13. 张喜征.虚拟项目团队中的信任依赖和信任机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22(2):85-87.

14. 田莉,张玉利.基于创业团队先前经验的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选择研究.管理科学,2012,25(1):1-14.

15. 朱廷柏,李宁.企业联盟的信任协调机制研究.开发研究,2005,(3).

16. 吉峰,周敏.区域创新网络行为主体间信任机制研究――以江苏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区为实证.科技导报,2006,(9).

17. 代春艳.虚拟项目团队中信任保障机制框架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

18. 欧立雄,刘林奇,肖勇,邵婧婷.基于项目的虚拟研发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1).

19. 贺盛瑜.物流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博弈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4,(10).

20. 赵艳萍.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7.

21. 臧振春.人才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

22. 李宁.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6.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4)

无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怎样差别,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始终构成企业文化最深刻的一面,并反映到企业一切活动之中。企业创新作为一种文化是指:其一,创新构成企业经营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二,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始终依赖于创新实现。其三,企业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创新的过程。其四,通过创新,将谋得企业与社会发展间更完美的协调一致,实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

二、企业经营创新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1.目的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广为运用,它是在对日、美经济和企业发展比较分析基础之上提出并受到广泛重视的。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虽有种种差别,但认为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手段却是共同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倡导向上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协调好企业和社会间的关系,将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谋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改善企业的竞争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一点上,企业创新与企业文化之间无疑是吻合的。企业创新有可能带来种种收益,其基本点在于通过对现实的不断完善、否定、提高,确立其他企业未曾确立的优势。巩固和提高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获取潜在收益。可见,企业经营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把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建设,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激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创新的倡导和鼓励,将能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观和竞争观,使企业文化更具生机。

2.个性强调的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意识,即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习惯等,但这种群体意识,不是指完全混同于社区甚至民族文化的公共意识,而是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以企业员工的认同为基础。企业文化虽然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生命力却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即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经营创新正是企业优势亦即个性的形成和强化过程。新产品的开发的目的在于我有他无,以争取新的顾客群体;产品质量的改进的目的在于他有我强,稳定和壮大消费者队伍;新工艺的采纳,新材料的使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引人等,都是为了获取其他企业不曾拥有的优势和地位,从而获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机会。

3.手段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形式丰富多彩,虽不可能全盘套用于企业创新过程,但诸如规章制度的制订,却始终不能脱离企业经营过程的工作思路。企业文化建设对协调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丰富多彩的员工教育形式和竞赛方式的采用等,都对企业创新同样有效。这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所带来的最终效果是以优质的产品或劳务服务于社会,如通过“英雄的示范作用带动员工,鼓励创新成果的涌现,形成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工作行为的规范化等”。

三、企业经营创新所形成的创新文化建设

1.重视企业家的创新职能。企业家是指具有专门经营管理知识的经理人员,通常情况下是由该类人员组成的群体,而不只是指单个的厂长、经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行为根本性的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根据经济学的解释,企业家应当是创新者,正是企业家看到了创新潜在收益的存在而使他们成为创新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文化形成的关键。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5)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怎样变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和谋略性问题的科学实际、新颖、独特、简单的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迅速发 展变化,竞争日益加剧,目标市场变得日益难以琢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拥有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 取丰厚利润。建立核心能力所需的要素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企业的各部门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共同追 求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是拥有核心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来源于自主的研究开发 基础上的创新;二是来源于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并不是不要引进技术,而是要加强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奇瑞汽 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至2003年已全部完成一期至二期投资建设,现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前两期工程都拥有各自 的轿车生产四大工艺,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此外还包括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变速箱厂。紧接着三期工程也正式破土动工,四期、五期工程也在紧张地规划之 中。奇瑞经过短暂的发展,已取得瞩目的成绩,其发展战略与企业一贯奉行的自主创新的宗旨密不可分的。

1 注重自主研发

奇瑞公司成 立以来一直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快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倡导创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公司氛围。就企业行业而言,汽车若没有自主品牌,我国 汽车业将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的依附者。拥有自主品牌,才是支撑起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正道。作为汽车业的企业,搞自主研发要冒很大风险,同时也要 付出很大的代价。奇瑞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打破了汽车行业的技术神话,更为自主品牌的成长提供支持。几年来,奇瑞汽车在技术投入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每年研 发投入占营业额的8%,占去了企业相当大一部分利润。自主研发以来,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出现,很多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需要长期 的努力才能奏效,而且有可能失败,是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为了适应市场和技术不断变化的要求,奇瑞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下设车身部、车型部、底盘部、发动机 部、变速箱部、电子电器部、CAE部、试验试制部等八大研发部门,深入研究汽车技术,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年研发投放额达到销 售收入的10%~15%。仅2004投入就超过10个亿。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其核心技术的掌握,对于一辆车来说,发动机是它的核心部分,奇瑞汽车有限 公司积极涉足核心领域的研究。

在开发的全过程贯彻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即PLM思想,使产品紧跟市场要求;建立起3D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环 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奇瑞吸引了一批我国汽车研究方面最出色的人才。一方面是重视和发挥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技术创 新。近年来,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很快,“搞自主创新还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自主创新不排斥引进,市场永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准则来选择最实 用的技术。奇瑞现已与欧美12家世界一流的轿车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奇瑞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国际著名的汽车研发部门工作,参与全过程的研发,使奇瑞的技术 研发迅速跃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技术和人才资源,既冲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封锁,又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2 自主创新成效

2.1 技术成就

奇瑞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了260多项专利技术,拥有一支较强的研发队伍,技术创新能力强。2001年奇瑞成为国内主流轿车企业,跻身国内轿 车行业“八强”之列;2004年成长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2005年奇瑞发动机二发启动及首台发动机点火仪式,实现中国在主要零部件自主研发上 “零”的突破。

企业发展战略本身就要求处理好技术研究与管理研究的关系及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也要注意吸 取其他企业失败的教训,更应注意不能照搬照套。奇瑞作为汽车业的后来者,要借鉴已存在的知识为我所用,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借鉴原型车SPARK用动感的外 形设计来抢占市场,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赢得市场,也快速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奇瑞独特的开发模式投资不多,不仅有产权,更有知识,实现 奇瑞公司的技术积累。奇瑞公司汽车技术开发模式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熟练运用现在世界上的三种资源:一是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二是外国的技术人员,三是 模块式供货。中国良好的经济使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释放出来,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到中国来寻找机会,不少优秀的汽车技术人员也愿意来中国工作。

自主开发企业具有竞争力。产品开发成本比引进外国现成产品技术的成本低。虽然自主开发产品需要高投入,但比购买外国产品技术便宜且自主开发企业使用更大 比例的国产设备和材料也是事实,且建设投资成本低。自主开发企业因为掌握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确认权,所以也就掌握工艺设计确认权和生产设施建设的控制权。 自主开发企业也很可能在若干方面发展出对外国企业的优势。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工业。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学习获得,而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取 决于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由于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所以只有自主开发产品,中国企业通过学习获得技术能力,才可能发展出能力,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战略成功与 否的关键。

2.2 企业成长

奇瑞的出口销售不仅成绩显著,而且与伊朗SKT公司合作实现海外建厂。在进入中东市场后,东南亚、拉 美等地区也进入了奇瑞的视线范围。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奇瑞公司将每年向市场上推出3~4款新车。车展上的M14跑车、B13 的MPV、NewCross-Over、S16概念车以及面向家庭的中型轿车A15等五款车,展出了代表奇瑞3个系列18款发动机所拥有的出色技术的以 3.0V6为主的六款发动机以及CVT自动变速箱,突出自身技术实力。科技部以奇瑞为依托单位建立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了科技部对奇瑞 的信任、支持和鼓励。

从奇瑞大幅度地提升产能、控制成本及提高市场占有率角度看,奇瑞采取的是成本领先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奇瑞的一系列市 场行为此战略服务。自主研发促发奇瑞采用低价策略,一直凭借较低价格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积极发展壮大。2001年奇瑞风云上市10个月实现产销近3万 辆;2002年突破了5万辆,凭借在同类车型中低廉的价格优势进入国内轿车业8强;2004年奇瑞汽车以8.65万辆的销售量排名第10位,占据3.9% 的市场份额。

奇瑞汽车在原创技术与品牌塑造上持续不断投入,从而实现其在原创技术基础之上创造一个绝对差异化的汽车品牌企业发展战略。

奇瑞公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主开发,并制造出受到用户欢迎的轿车。通过整合和利用世界资源,奇瑞轿车的研发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了反向工程、模仿创新阶段,2002年就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

用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成长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八强,自主开发结合市场需求,其出口量全国第一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

3 奇瑞发展经验

在竞争激烈的轿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相对来说仍缺少技术核心,发展经验不足,在研发上处在由模仿到真正自主的过渡期,国外厂商进驻中国,奇瑞面临更 大的挑战。以自主品牌和技术实力为起点,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加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有效的营销手段,吸引媒体的注意力,进而扩 大奇瑞品牌的知名度。加上能源危机的威胁和小型车的逐步被认可,奇瑞因自主品牌而保持稳定的发展战略。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6)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怎样变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和谋略性问题的科学实际、新颖、独特、简单的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化,竞争日益加剧,目标市场变得日益难以琢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必须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拥有核心能力,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获取丰厚利润。建立核心能力所需的要素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企业的各部门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共同追求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是拥有核心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来源于自主的研究开发基础上的创新;二是来源于引进技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并不是不要引进技术,而是要加强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成立,至2003年已全部完成一期至二期投资建设,现已经形成年产40万台发动机和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前两期工程都拥有各自的轿车生产四大工艺,即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此外还包括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变速箱厂。紧接着三期工程也正式破土动工,四期、五期工程也在紧张地规划之中。奇瑞经过短暂的发展,已取得瞩目的成绩,其发展战略与企业一贯奉行的自主创新的宗旨密不可分的。

1 注重自主研发

奇瑞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快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倡导创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公司氛围。就企业行业而言,汽车若没有自主品牌,我国汽车业将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的依附者。拥有自主品牌,才是支撑起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正道。作为汽车业的企业,搞自主研发要冒很大风险,同时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奇瑞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打破了汽车行业的技术神话,更为自主品牌的成长提供支持。几年来,奇瑞汽车在技术投入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8%,占去了企业相当大一部分利润。自主研发以来,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出现,很多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发投入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奏效,而且有可能失败,是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为了适应市场和技术不断变化的要求,奇瑞成立汽车工程研究院,下设车身部、车型部、底盘部、发动机部、变速箱部、电子电器部、CAE部、试验试制部等八大研发部门,深入研究汽车技术,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年研发投放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0%~15%。仅2004投入就超过10个亿。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其核心技术的掌握,对于一辆车来说,发动机是它的核心部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积极涉足核心领域的研究。

在开发的全过程贯彻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即PLM思想,使产品紧跟市场要求;建立起3D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奇瑞吸引了一批我国汽车研究方面最出色的人才。一方面是重视和发挥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近年来,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很快,“搞自主创新还要正确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自主创新不排斥引进,市场永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准则来选择最实用的技术。奇瑞现已与欧美12家世界一流的轿车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奇瑞的科技人员常年在国际著名的汽车研发部门工作,参与全过程的研发,使奇瑞的技术研发迅速跃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技术和人才资源,既冲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封锁,又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2 自主创新成效

2.1 技术成就

奇瑞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获得了260多项专利技术,拥有一支较强的研发队伍,技术创新能力强。2001年奇瑞成为国内主流轿车企业,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2004年成长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2005年奇瑞发动机二发启动及首台发动机点火仪式,实现中国在主要零部件自主研发上“零”的突破。

企业发展战略本身就要求处理好技术研究与管理研究的关系及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也要注意吸取其他企业失败的教训,更应注意不能照搬照套。奇瑞作为汽车业的后来者,要借鉴已存在的知识为我所用,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借鉴原型车SPARK用动感的外形设计来抢占市场,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赢得市场,也快速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奇瑞独特的开发模式投资不多,不仅有产权,更有知识,实现奇瑞公司的技术积累。奇瑞公司汽车技术开发模式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熟练运用现在世界上的三种资源:一是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二是外国的技术人员,三是模块式供货。中国良好的经济使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正释放出来,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到中国来寻找机会,不少优秀的汽车技术人员也愿意来中国工作。

自主开发企业具有竞争力。产品开发成本比引进外国现成产品技术的成本低。虽然自主开发产品需要高投入,但比购买外国产品技术便宜且自主开发企业使用更大比例的国产设备和材料也是事实,且建设投资成本低。自主开发企业因为掌握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确认权,所以也就掌握工艺设计确认权和生产设施建设的控制权。自主开发企业也很可能在若干方面发展出对外国企业的优势。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的工业。技术能力只能通过学习获得,而技术转移的有效性取决于接受方的学习努力程度。由于能力是组织内生的,所以只有自主开发产品,中国企业通过学习获得技术能力,才可能发展出能力,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

2.2 企业成长

奇瑞的出口销售不仅成绩显著,而且与伊朗SKT公司合作实现海外建厂。在进入中东市场后,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也进入了奇瑞的视线范围。汽车市场的竞争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奇瑞公司将每年向市场上推出3~4款新车。车展上的M14跑车、B13的MPV、NewCross-Over、S16概念车以及面向家庭的中型轿车A15等五款车,展出了代表奇瑞3个系列18款发动机所拥有的出色技术的以3.0V6为主的六款发动机以及CVT自动变速箱,突出自身技术实力。科技部以奇瑞为依托单位建立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显示了科技部对奇瑞的信任、支持和鼓励。

从奇瑞大幅度地提升产能、控制成本及提高市场占有率角度看,奇瑞采取的是成本领先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奇瑞的一系列市场行为此战略服务。自主研发促发奇瑞采用低价策略,一直凭借较低价格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积极发展壮大。2001年奇瑞风云上市10个月实现产销近3万辆;2002年突破了5万辆,凭借在同类车型中低廉的价格优势进入国内轿车业8强;2004年奇瑞汽车以8.65万辆的销售量排名第10位,占据3.9%的市场份额。

奇瑞汽车在原创技术与品牌塑造上持续不断投入,从而实现其在原创技术基础之上创造一个绝对差异化的汽车品牌企业发展战略。

奇瑞公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自主开发,并制造出受到用户欢迎的轿车。通过整合和利用世界资源,奇瑞轿车的研发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了反向工程、模仿创新阶段,2002年就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

用不到10年的时间,从一个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成长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八强,自主开发结合市场需求,其出口量全国第一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7)

[中图分类号]G3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3-0120-04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早在1934年,熊彼特(Schumpeter,1934)提出了著名的“熊彼特假说”(集中度高的市场结构——垄断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其后,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1962)是第一个对熊彼特假说提出质疑的,认为垄断阻碍创新(由于存在“Arrow效应”)。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围绕着“熊彼特假说”与“Arrow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市场结构是指“影响竞争和垄断的性质和程度的市场性质”(金碚,1999),根据市场竞争程度(企业数量、集中度和进入壁垒条件)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典型市场结构。在产业组织领域,主要是沿用贝恩等提出的市场结构一企业行为一绩效研究框架(SCP范式)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由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并不存在简单线性关系(A曲ion,2005),学者们试图通过引入行业其他特征变量进行修正完善。主要引入的行业特征变量有以下五个。

(一)技术创新特征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受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特点的作用。Dasgupta&Stiglitz(1980)把技术的不确定性引人理论模型,认为竞争与创新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一些适当回报(比如垄断势力),企业不会进行创新。Gil-bert&Newbery(1982)研究表明,在获取新的专利时,现行的专利拥有者比其他竞争者有更多研发开支。Reinga-num(1983)认为,Gilbert和Newbery的结论依赖于技术创新特性,对于颠覆性的创新,阿罗效应会阻碍在位垄断者赢得创新竞争。Fudenberg等(1983)把带有记忆的泊松竞争过程引入模型,指出领导者(无论它的优势多么少)将最终在研发上获得垄断。Vickers(1993)引入创新演化的跨越性特征,认为当前落后者的成功创新并不能跳到领导者地位,而仅仅是拉近了与领导者的技术差距。Yin和Zuscovitch(1998)用一个双寡头垄断的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大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小企业则喜欢产品创新。WeiSS(2003)认为,企业在产品容易被替代的市场和创新成本很低时会倾向产品创新,在产品存在差异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企业会倾向过程创新。

(二)市场规模和需求弹性变量

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市场规模和需求直接决定技术机会和预期收益的大小,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Dasgupta和Stiglitz(1980)指出,市场结构和企业研发是内生决定的,市场企业数量与行业研发强度成反比,并与需求弹性成正比。Vives(2008)分析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的不同影响,发现在限制进入的市场,市场竞争度(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会降低每个企业的创新努力,但在以产品可替代性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度增加会激发企业的研发努力。在自由进入的市场,市场规模或产品替代性的增大会增加企业的创新努力和产出。

(三)技术溢出变量

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紧密联系。Spence(1984)认为.知识可以被复制转移应用,行业内溢出水平是研发激励的重要参数,高的溢出水平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Cohen&Levinthal(1989,1990a)进一步假设企业的研发具有两个方面的效应:一个是Spence(1980)的溢出效应;另一个是能够提高企业吸收能力,高的溢出水平可能导致企业更多的研发投入,因为研发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A曲ion等(1997)通过一个渐进创新的模型,认为,在容易模仿或更高技术外溢时,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增长。Marimon和Quadrini(2006)认为,对竞争的限制会减少知识的积累,高水平的创新是和低水平的知识传播限制相联系的;只有在较高的技术外溢情形,竞争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Vandekerckhove.J.& De Bondt(2008)在一个序列决策行为的四阶段博弈模型中,考虑对称与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研究行业内领导企业与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认为:在对称知识溢出情形,领导企业总是比追随企业的研发投资多;而在非对称的知识溢出情形下,从领导企业向落后企业的知识溢出对于企业的研发行为有重要影响,当知识溢出较高时落后企业的研发投资将会超过领导企业。

(四)进入壁垒变量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进入壁垒有关,市场进入条件是一个影响垄断企业行为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如果进入壁垒高,垄断者将维持高价;如果障碍较低,那么价格将存在正常的竞争。如果进入门槛高,任职者没有必要立即对新技术投资,因为其现有的垄断地位不太可能受到挑战。Buttner(2006)以熊彼特内生创新增长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市场准入障碍和长期增长关系的模型,认为,解除准入障碍和放松管制,是促进创新可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Aghion等(2009)通过一个自由进入多边熊彼特增长模型,指出:在位企业接近技术边界,可以通过更多创新来逃离进入威胁;而当企业技术落后很多时,根本没有希望胜出进入者,会降低企业的创新激励。

(五)行业环境其他特征变量

企业创新行为不仅受到市场结构本身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其他诸多特征变量,比如市场需求、溢出效应、进入壁垒、技术创新特点、产权、行政垄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Aghion & Tirole(1994)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企业研发行为,除了规模、范围、垄断势力的增长对企业创新有影响外,产权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Changa和Wub(2006)建立了一个在位者和多个挑战者的最优投资模型,把生产经验也作为R&D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生产经验和R&D的投入都促进了技术知识的积累。国内学者对于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实证进行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中度(或企业数量)有利于企业创新,过度竞争不利于企业创新(戚幸东,1998;刘小玄,2003;钟秀,2006;吴福象、周绍东,2006);企业规模对于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周黎安、罗凯,2005;陈泽聪、徐钟秀,2006;吴延兵,2008)。彭征波(2007)利用2000--2003年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发现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一般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认为,单纯的产业集中度不足以完全反映产业的真实状况,不能单纯地根据与企业规模有关的特性来解释企业创新,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二、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静态研究中,通常把市场结构假设为不受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外生变量。实际上,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市场结构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

(一)领导企业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同行业中企业之间的创新能力是不一样的,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会不同。针对这一事实,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市场结构演变。熊彼特(Schumpeter,1934)把行业类的企业分为两大类型:大企业和小企业,并认为企业创新与垄断力量是正相关关系。大企业比小企业会投入更多创新(Tirole,1988),市场结构将会趋于垄断。后来,产业组织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习惯上把行业内的企业分成领导企业和落后企业两大类,认为领导企业比落后企业会有更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扩大,市场结构将趋于集中直至形成寡头垄断结构(Gilbert &Newbery,1982;Reinganum,1983;Fudenberg,Gilbert,Stiglitz、and Ti—role,1983;Aghion,etal,1997;Et-ro,2004,2006;Sutton,2007)。在自由进入条件下,Etro(2004,2006a)指出,即使行业中只有一家领导企业,也比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更具有侵略性,垄断领导企业将设置更高的产量、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研发投入,这样可能会成功阻止小企业进入市场,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Dirk Czamitzki等(2010)通过德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了该观点。

(二)不同产业阶段企业创新的影响

创新经济学者沿袭熊彼特的思想分成两种类型的产业:熊彼特模型创新I和熊彼特模型创新II。熊彼特I型产业的特点是“创造性破坏”,行业技术进入壁垒低,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进入市场建立新厂商,这时创新活动主要是以企业家和新厂商(小企业)为主,创新集中度低,是一种广度创新。熊彼特II型的产业则主要以大企业优势、创造性积累、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等为特征,主要是深度创新。Utterback等(1975,1993)在研究美国汽车、自行车、TV和半导体等产业演化时,发现在产业发展早期剧烈的产品创新产生大量新进入企业,随后是过程创新使产业组织发生变化,产业发展到最后形成一种寡占的市场结构,以渐进性(增量)为特征的产品或工艺创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主导产品设计出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的替代变化与产业成长阶段有密切关系,提出了著名的A-U模型,揭示出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和市场结构演变的关系。Kleper(1996)把产品生命周期(PLC)与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结合,研究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进入、退出、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研究表明:在产业发展初期,小型企业的创新至关重要;在成熟期,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行业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大企业持续稳定主导着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主要是一些成本节约类型的)。随着技术创新的变化,市场结构也将发生改变,由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演变成相对集中的市场结构。

三、总结与评论

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是复杂的,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众多,但是至今仍无法明确“到底哪种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但是,从最新的研究来看,市场竞争与创新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过度竞争或集中度太高的市场结构均不利于企业创新。但是,在非渐进创新或创新速度很快的情形下,这种倒u型的关系也未必存在。从长期趋势来看,市场竞争和“创造性破坏”导致产业市场结构的竞争性下降,将最终形成由寡头垄断企业支配的市场结构。

虽然已有的相关研究很多,但还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局限,有待未来研究探讨。

(一)市场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互动态演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理论模型把市场结构视为技术创新的外生变量,事先设定好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比较研究其变化对于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作用。这样的假设虽然简化了研究也得出了一些重要直观的结论,但忽视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的企业创新会影响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是内生于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领导企业创新)的事实。

(二)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变量尚缺乏足够的重视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8)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主要手段就是企业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提上显著位置。以前的企业创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不约而同的从企业知识方面寻求创新,即知识创新。持续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延伸,是知识经济时代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组织的知识持续创新。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如何把握企业创新与持续管理的关系以及持续管理怎样实现企业创新是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探讨了企业创新与持续管理的内涵与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一种实现知识持续创新的方法。

一、企业创新与持续管理的内涵

1.企业创新的内涵。企业创新就是要建立一个创造性的“经营要素集成系统”,以追求最佳“系统组合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企业整体绩效。而企业的经营要素集成主要是对企业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智力资本等资源的综合运用。

传统的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制度创新、经营能力创新和基础结构创新。这些企业创新存在着不足:(1)企业创新能力没有达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要求;(2)技术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3)创新速度慢,没有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是一种资源,企业企图从知识角度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求通过知识的创新来实现企业创新。于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创新模式就产生了,即知识创新。

2.持续管理的内涵。根据汉密尔顿.比兹利、刘治江等人对持续管理进行的定义,归纳其内涵为:企业为防知识流失,并保持知识连续性,完成知识的传承,以保持企业知识持续发展,加速新员工的成长,减少因知识流失而造成的企业生产力下降,激发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把握机会,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持续管理的优势为:促进企业的知识持续学习;降低人才流失率、减少知识的流失;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维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力,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创新与持续管理的关系

上文介绍了企业创新与持续管理的内涵,下面介绍两者的关系。

1.持续管理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持续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知识的持续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创新,企业可以运用持续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知识创新,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2.持续管理推进企业创新,保持企业的持续创新。持续管理侧重于企业不同代员工的知识传递,防止企业知识的流失,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为知识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促进知识的创造、持续改善和知识学习,最终促进知识创新。

3.企业创新氛围使持续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一个鼓励企业创新的企业,更能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这就能使管理层和普通员工更加去学习知识,增加知识的积累,分享知识,这就使得持续管理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方面更容易实施。

4.企业创新是持续管理的动力所在。持续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企业知识的持续管理。在知识经济下,企业为了生存,赢得竞争,必须做出一些改变,进行企业创新,即知识创新。企业迫切需要企业能够快速的进行知识创新,这就促进了持续管理的发展,持续管理模式能够更趋于完整。

5.两者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只有不断的持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管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方式。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需要快速做出改变,迅速创新;持续管理不断进行着企业的知识收集、获取、共享及积累,最终完成知识的创新,并且持续下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完成自己的使命。

三、实现知识持续创新的一种方法

持续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持知识的持续创新。下面介绍一种实现知识持续创新的方法。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不管企业、产品还是技术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包括四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产品和技术要保持可持续成长,需要突破特定企业、产品和技术领域的制约,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图1所示。

企业成长模型对知识的持续性和创新指出一种思路。企业成长和突破的过程与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密切相关。图2,企业知识成长模型,是一种由知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知识从持续学习到知识创新的过程。相应于图1,企业每个成长期都会伴随着这一成长期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但会受到企业生命周期的限制,这需要实现知识创新,形成新的知识,使得企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正好体现了持续管理的原则。持续管理是进行知识的收集再到知识的传承再到知识的积累,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知识收集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治江.知识连续性与企业持续管理[J].商业时代,2006(8):20-21.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9)

摘要:以15个欧洲国家的4119个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计量分析确定了创新和商业信用的使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产品创新型中小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中小企业。结果表明,只有受到融资约束的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对商业信用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商业信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3-0069-0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Credit and Innovation

——th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uropean SMEs

SUN Ting-ting, CHEN Ding

(School of Business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Abstract: Using a sample of 4119 SMEs from 15 European countries, this paper confirmed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trade credit, which is especially true for SMEs with product innovations. In addi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when SMEs get into trouble with financing, the impact of product innovation to trade credit would have significant meaning.

Key words: trade credit; innovation; SMEs; financing constraints

目前为止,许多文献分析了商业信用的需求和供给。Biais等(1997)指出,受到银行融资约束的企业可能借助于商业信用融资。Schwartz(1974)指出,如果供应商能够获取更多关于客户业务和信贷风险的信息,同时易于获得外部融资,则供应商愿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此外,Ng等(1999)提出,企业为了实现价格歧视可能会提供商业信用,因为延长付款期限意味着降低交易价格。

本文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与此同时也容易获得商业信用。Beck等指出,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本身更容易受到融资约束,而创新型中小企业这种现象通常更加严重[1]。与此同时,供应商愿意向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因为与银行相比,供应商能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通过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评估中小企业未来的增长潜力。

Hall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内部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研发工作的重要决定因素[2]。但是,本文关注的是商业信用的使用与企业产品创新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因此,本文没有假设商业信用是创新活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正如Miwa提出的,当企业面临突发的短期资金需求时,它们会使用商业信用,而商业信用本身并不适合长期研发投资[3]。

1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1.1 商业信用的需求

Stiglitz(1981)提出了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的理论。Cunat证明了在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的资金来源,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更愿意增加商业信用的使用[4]。此外,Tsuruta研究指出,拥有较多无形资产的企业比拥有较少无形资产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5]。

但是,正如Ng等(1999)提出的,商业信用是一种相对昂贵的短期融资方式。最常见的商业信用模式是(2/10,30),这意味着有效的年度借款利率为43.9%。因此,只有当企业所需资金超过金融机构所能提供的贷款时,企业才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

1.2 商业信用的供给

根据商业信用的融资优势理论,在信贷供给方面,供应商与金融机构(例如银行)相比存在比较优势。首先,供应商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客户信息。其次,供应商可以通过停止供货威胁客户履行合约及时付款。正如Bastos所指出的,如果供应商销售的货物是客户的必需品,那么供应商就可以对客户构成威胁,而金融机构却没有这种能力[6]。再次,由于存在成熟的供应链,当客户不能履行合约时,供应商能够及时收回货物。

根据商业信用的价格歧视理论,为特定的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可以看作对价格歧视的一种替代 [7]。短期内,供应商将商业信用作为商品折扣的一种形式提供给具有较高弹性需求的客户;长期内,可从客户未来需求的增长中获利。

1.3 商业信用与创新

现有文献表明,商业信用的需求和融资约束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创新型中小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较高。一方面,创新型企业比非创新型企业更容易受到融资约束,创新型企业的资产主要为无形资产,银行在评估企业的价值方面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受到融资约束,无论它们是创新型企业还是非创新型企业。

文献还表明,商业信用的需求与企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创新型企业倾向于使用商业信用,因为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增长率。Almus(1999)发现与非创新型企业相比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Coad指出创新对于快速增长型企业至关重要[8]。

1.4 理论假设

根据现有文献分析,本文预测商业信用的使用与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重点关注产品创新,因为产品创新通常与企业未来的增长相关,而创新过程与企业未来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2 数据描述

2.1 样本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Data Bank)对企业的调查报告。世界银行调查的大多数企业是拥有少于250名员工的中小企业。因此,样本中的企业不具有市场影响力。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对于影响其增长障碍的认识,对于增加就业、提高生产力的各种制约因素的重要性分析等等。

为了减少差异性,本文分析的企业均来自于2005年已是欧盟成员的国家或即将成为欧盟成员的国家(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此外,对所有的企业在2005年进行调查,以避免全球经济的影响。同时,该项调查着重于那些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说明,并非所有的企业数据都可用,因此,剔除一些企业,最终的样本包括15个欧洲国家的4119家企业。

2.2 变量

因变量:在调查中,企业被要求列出目前营运资金的来源,以及各自在总营运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调查中提到的来源包括:内部资金或留存收益、商业银行、商业信用等。为了研究创新与商业信用的使用之间的关系,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如果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虚拟变量为1,反之为0。

产品创新:世界银行对企业的调查包含过去3年内企业产品创新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是否已经升级现有产品线或推出新的产品线。要区分企业是仅仅升级现有产品线,还是仅推出新的产品线,或者两者都有。在这个分类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产品创新的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在过去3年内进行了相应的产品创新,虚拟变量为1,反之为0。

融资约束:在调查中,企业被询问是否存在融资困难,其是否已成为企业运营和增长的障碍。调查将障碍分成5个程度:没有任何障碍、轻度障碍、中度障碍、重大障碍、非常严重的障碍。对此,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受到某种程度的障碍,相应的虚拟变量为1,反之为0。

其他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各个企业的特点,本文引入了如下的控制变量:员工数量、企业成立时间、高级员工的比例、原材料采购与销售额之比。为了与国际市场区分,设置了国内销售份额和国内采购份额两个变量。本文还使用了两组二元变量:所有者形式(个人企业和家族企业)、法律形式(个人独资企业、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2.3 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了每个国家的企业样本数量以及在总样本中的比例。

表1 各国的样本数以及在总样本数中的比例

表2描述了企业样本在20个行业中的分布。

为了证明商业信用作为营运资金来源的重要性,本文比较了三种外部营运资金来源:商业信用、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筹集的资金占营运资金总额的37.4%。这表明商业信用作为短期融资的来源与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表4给出了独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不使用商业信用的中小企业相比,使用商业信用的中小企业仅升级现有产品线的比例提高了6.2%,升级产品线同时推出新产品线的比例提高了6.7%。但是,对于只推出新产品线的企业而言,这种差异是负相关的。此外,使用商业信用的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比例提高了8%。对于企业成立时间、员工数量、原材料采购与销售额之比、家族企业、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这些变量而言,使用商业信用产生的差异是正相关的。

表2 各个行业的样本数以及

各行业样本数在总样本数中的比例

表3 外部营运资金来源

3 结果估计

本文通过一个二元概率回归模型测试产品创新和商业信用的使用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企业使用商业信用,因变量的值为1,反之为0。自变量是产品创新、融资约束,以及各种控制变量。此外,本文引入国家和行业虚拟变量来控制无法观测到的国家和行业的固定效应。

表5描述了使用商业信用概率的边际效应。使用边际效应而不是概率模型的系数变动,是因为前者能更直接地予以解释。第一列的估计结果显示,升级现有产品线、升级现有产品线同时推出新的产品线对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而仅推出新产品线并没有提高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融资障碍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列和第三列分别列出了具有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和不具有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的结果。结果显示,升级产品线或同时推出新产品线只对存在融资问题的企业具有重大意义,而仅推出新产品线没有任何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此外,具有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的边际效应明显提高,而不具有融资问题的企业创新的边际效应并不显著。最后两列是不具有融资问题的制造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分别表示在0.05,0.01,0.001水平下显著

企业和非制造企业的边际效应。具有融资问题的制造企业,仅升级产品线或同时推出新产品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而对于非制造企业,只有升级现有产品线同时推出新产品线才能提高商业信用的使用概率。总之,产品创新与商业信用的使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了证实。

控制变量对商业信用的使用也具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员工数量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在中小企业中,规模越大的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越高。相反,企业成立时间的边际效应是负的。尤其是刚刚成立的企业很可能受到融资约束,因此不得不使用商业信用。这符合 Huyghebaert发现的初创企业也使用商业信用的理论[9]。表5 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的边际效应

注:*,**,***分别表示在0.05,0.01,0.001水平下显著

为了检测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额外的回归分析。表6列示了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第一列将不存在融资障碍的中小企业作为参照组,与使用单一措施的模型比较,产品创新的边际效应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第二列中创新过程的边际效应不显著证实了产品创新与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相关,而创新过程与商业信用使用的关联度较低的结论。第三列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在2004年是否进行了研发活动,其边际效应也是不显著的。第四列反映融资约束,除了仅推出新产品线的企业外,所有企业的产品创新变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这一结果与Ughetto发现的产品创新与融资约束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吻合[10]。

表6 额外的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0.05,0.01,0.001水平下显著

4 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创新和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几年内升级现有产品线的中小企业比其他中小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要高。但是如果中小企业只推出新产品线,使用商业信用的概率并不会提高。此外,结果表明,创新过程和研发活动与商业信用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商业信用并不是和所有的创新相关,而只是和产品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结果还表明,产品创新与商业信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存在于具有融资约束的中小企业中。

综上所述,对于受到融资约束而导致存在流动性问题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商业信用是短期外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减少信贷供给,同时创新型中小企业使用银行信贷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此时,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来源变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Beck T, Demirgüc-Kunt A, MaksimovicV. Financial and Legal Constraints to Growth: Does Firm Size Matter? [J]. Journal of Finance,2005, 60: 137–177.

[2]Hall BH. 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2, Spring, 18(1): 35–51.

[3]Miwa Y, Ramseyer J M. The Implications of Trade Credit for Bank Monitoring: Suggestive Evidence from Japan[J].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8, 17: 317–343.

[4]Cunat V. Trade Credit: Suppliers as Debt Collectors and Insurance Providers[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7, 20(2):491–527.

[5]Tsuruta D. Bank Information Monopoly and Trade Credit: Do Only Banks Have Information About Small Businesses? [J]. Applied Economics,2008, 40: 981–996.

[6]Bastos R, Pindado J. An Agency Model to Explain Trade Credit Polic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Applied Economics ,2007, 39: 2631–2642.

[7]Pike R, Cheng NS, Carvens K, Lamminmaki D. Trade Credit Term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Price Discrimination Evidence from Three Continent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5, 32(5 & 6): 1197–1236.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篇(10)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契合关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已是当今社会各界取得的共识。表面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在具体含义、立法内容、公众对它们的诉求、运行范式、实现手段等方面似乎不存在交叉。对企业运行而言,它们似乎更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两大主题。可是,考察最近几年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失范,所引发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很多都能找到所谓“科技创新”的影子,如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先是在三鹿奶粉中,后来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诸多厂家的很多乳制品种里被检测出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本是一种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如果制成三聚氰胺树脂,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阻燃剂、水泥减水剂等。不法分子为提高蛋白质检测值将该物质添加到了奶源中。人们如果长期摄入该物质会导致身体的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还可诱发膀胱癌等疾患。再比如困扰中国二十多年的“瘦肉精”事件,尤其河南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瘦肉精”品种目录有盐酸克伦特罗等,此类药物因为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故统称“瘦肉精”。残留在动物肉质内的“瘦肉精”被摄入人体内之后,能造成人体多种不适症状。以上两个例子中,不管是化学物质三聚氰胺,还是药物盐酸克伦特罗等物质,都可谓是人类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不法企业和个人,这些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引发食品安全危机。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将人类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新产品、新工艺”当中,无疑也属于“科技创新”。这种不负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给社会所带来的是灾难,其社会效益是负数的。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之间再不能认为是互不相干的课题,政府、社会公众甚至于企业需要它们之间应有良性契合性关系,以下就是两者契合所具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因素。

(一)“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目前,世界上共有三种典型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公众推进型,政府推进型以及混合推进型。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模式也无非如此。具体国情的差异性会决定国家选择不同的推进模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路径被广泛地称为“中国模式”。其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的政府是“主导型政府”或者“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能够集中资源,行动高效,对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国家政权通过对于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中心地位。鉴于我国经济独特的发展模式,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模式不可避免地都属于“政府主导型”,靠企业或者公众都无法完成两者的推进。具体而言,政府承担着如下种种职责,如两者先进文化以及理念的倡导者,两者推进进程中大政方针、法律规章、政策文件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各种资源的分配者和整合者,不当行为的监管者和纠错者,等等。

(二)企业实践主体

它给我们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了可怕的危险,如各种污染坏境、食品安全、损害劳工权益、欺诈消费者等。但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可能再像原始社会那样混乱无序,作为“恶果”制造者的企业是政府管理的对象,根据权责利相互一致原则,企业必须为其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又是科技创新的主力,直接创造着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企业是创新选题、决策、融资、集成整合、风险承担和受益的主体。这些决定了它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使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成为现实。因此,企业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主体。

(三)社会公众的诉求

社会利益是不同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利益。空气质量变差,天空持续不断地被雾霾笼罩;交通拥堵、江河湖海水质变差,农业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恶性杀虫剂,食品行业化工原料的滥用;污染导致很多人非正常死亡等等许多司空见惯现象,能为社会公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面对生存的严重威胁,任何有理性和良知的公民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强烈的诉求: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是,解决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倒退回去,让经济停止发展,而只能在改革和发展中来进行,要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靠什么?靠经济转型,就要靠企业家微观机制的改革,来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除此之外,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依靠科技立国,把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世界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业已为公众所认知。社会公众希望中国能够仿效这些国家,总结和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先进发展模式,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治理机制的影响

“企业治理机制的功能在于,通过有形的规则程序和无形的文化模式,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激励约束结构。”这说明,企业的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社会责任承担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企业的行为活动,说到底还是由企业相关人员来完成的。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的所有者、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长期命运。因此,企业家总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如果企业家一方面心系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心怀社会责任,同时又具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和胆识。则企业既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又将赢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该企业就会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好公民”。这样“好公民”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正如总理说过:“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正是反映了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两者的重要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契合性的根本要求

第一,企业对利益的关切要超过其他;第二,只要是为了企业自身利益的提高,企业有可能采取一切措施。包括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等。从根本上讲,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实践的开展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生产要素的。这意味着,企业如果在社会责任方面过多地投入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则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要素投入就会相对减少。毕竟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因此,两者在生产要素的使用和分配方面存在有根本性矛盾。但是,根据以上论述,企业存在有同时进行科技创新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科技创新两者之间的矛盾,既是企业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公众等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我们在此对当今我国努力构建两者的契合关系提出几点根本的要求。

(一)符合国情、适应企业

我国的企业数量大,所有制结构复杂,发展水平各异。有很多科技创新的能力强、领先于世界的先进企业。但是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领域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已经迈入了科技大国的行列,但距离科技强国却强差人意。我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只是中等偏上水平,与其大国地位很不相称。而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存在着认知程度较低,忽视企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等问题。总之目前,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整体都比较低。反观欧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企业责任上,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着很大成就。因此,认识到我国在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和计划,就显得弥足珍贵。譬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科技创新方面就应该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就应该成为主力军、风向标、驱动器、领头羊。而对中小民企而言,却存在有风险承担能力差,实力弱,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其承担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应该让这些中小型企业承担合适的社会责任,以及实现力所能及的科技创新目标。

(二)严防底线、相互依托

毋庸置疑,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科技创新这两方面的利益诉求上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比如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这似乎成了一种共识。因此,企业为了达到其目的,可能会置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于不顾,依靠走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捷径,求得片面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但是,社会公众可能考虑的只是希望享受蓝天白云、风清气爽的天气,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水,会对企业罔顾社会责任的行为痛恨不已。而某些地方政府却更多地考虑GDP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地会去平衡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诚然,三者利益需要平衡。但问题在于,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政府在追求GDP过程中运行,这其中有没有底线?需不需要底线?我们认为应当有一个普适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国计民生,即一切应以不危机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存为底线,以不危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底线。当然这里面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比如在食品、环境安全方面,企业至少要给社会公众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饮食;不污染环境、不去危机社会公众的干净健康的生存空间,其次才是其他。以上可以称之为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这些基本责任应该优先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先于GDP的发展。正如新华网曾经警告社会说:残酷的现实告诫我们,当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成了奢侈品,那么要GDP又有何意义?正是一语中的。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技术冒险的过程,不加以适当控制的冒险更是一种以人类整体利益为赌注的巨大。因此,技术创新过程也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其底线跟上面的应当是相同的。如果创新出来的技术,不为人类造福,反倒为社会添祸,创造出来的能量是负能量,此种科技创新同样没有意义。不过,往往有很多科技创新本身没有对错之分的。如三聚氰胺等,让没有道德良知的人利用起来,祸害人类,这其实不是科技创新的责任,而是利用科技创新的人的责任。

(三)理念先行、制度保障

有研究者调查表明:目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还是较为陌生的。这当然不能说明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认知。相反,公众对企业应当承担经济、法律、环境保护等相关责任还是有相当意识的。从这个层面论,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观念上的和实践上的;观念上的社会责任要求整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这个意识,尤其企业更应有如此的意识。作为公共管理的政府必须通过宣传或者其他活动让企业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这个观念。同样的,科技创新的观念也是需要培养的。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经济发展的源泉,更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其有如此重要地位,培养全社会要有科技创新的观念,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应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之必须。而要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科技创新,没有制度保障是无法完成的。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制度是发挥技术潜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制度,从法律层面、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社会整个行业以及区域协同等方面,来保障两者之间的实现。

上一篇: 控制系统理论 下一篇: 建筑工程管理基础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