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7 11:34:51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农村体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条件制约,农村体育仍然是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体育场地设施医乏、体育组织建设滞后,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时冷时热、时断时续,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我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民是我省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体育工作作为我省群众体育工作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它既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更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没有农民的体育健身,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全民健身体系覆盖不到广大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农村体育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值得高度重视,需要着力加强。

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逐渐过上了富裕日子,闲暇时间增多,但文化体育生活却相对贫乏,生活方式落后,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个基础环节,发展深受农民欢迎的硬化篮球场地,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改变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平台、夯实基础,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村级小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民”,做到“亲民、便民、利民”,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积极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身体素质,努力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项目实施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建设项目和规模可灵活掌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投入,量力而行。

2、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场地建设要与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尽可能与学校、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

3、地方为主,多方参与。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给予指导和适当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参与农村体育发展。

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从有条件的行政村做起,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由点到面,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滚动发展。

5、农民自愿,民主决策。项目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听取当地农民群众意见,征得所在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同意,把政府支持与农民自觉自愿结合起来。

(三)发展目标与任务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到2010年在全国完成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按照国家总体要求,我省目前有23265个行政村,**末要完成4000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和体育骨干队伍,促进当地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开展,使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

三、建设内容与标准

(一)建设内容

在具备条件、有建设积极性的行政村,利用村级公共用地,建设1片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并配置1副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提倡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增加面积、器材及设施,更好地满足农村体育文化生活需求。

(二)建设标准

硬化标准篮球场必须按照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在篮球场的四周,要求各向外开辟不少于5米的平整空地,便于群众观看比赛和开展健身操(舞)等其他体育活动。

(三)项目遴选原则

确定的项目行政村和乡镇应具备以下条件:

1、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

2、能够认真履行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职责,保障设施的长期有效利用;

3、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有场地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且经民主决策,征得村委会同意;

4、有场地设施建设用地,无标准场地设施;

5、通过申报审核方式择优确定

四、资金安排

按照国家规定,“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每个标准篮球场及配套器材平均需投资3万元,其中场地建设约2万元(含材料费和机械费,不包括人工费),器材费1万元(含一副玻璃钢篮板固定篮球架、二张水磨石台面钢架室外乒乓球台)。完成4000个行政村的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共需投资1.2亿元。完成上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共同筹集,按5:3:2比例安排。各级政府负责承担地方配套资金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可引导农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但不能增加农民负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事关农村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局。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必须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要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的政府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调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宽,各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摸清情况,按照要求动员符合条件的县(区、市)积极申报,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申报工作方案。要把工程建设与村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统筹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等村级公益事业设施建设,在保证向农民开放并方便使用的条件下,尽可能与附近学校、文化站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真正做到一场多用、共建共享。做到科学规划、周密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工程,要保证建设资金和配备的器材及时到位,取信于民。

要严格资金使用监督与审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要通过签订援建协议书,使实施对象认真履行义务,确保建设质量,并按规定时间完成建设项目。将建设资金、设施和器材落到单位产权管理范围,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其完整与安全,并承担起维护和管理的职贵。

(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着重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各级体育部门要全面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各类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发挥其对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带动和指导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坚持与生产劳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并形成制度。做到组织到位、骨干到位、活动到位,引导更多的农民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切实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良好舆论氛围。

各地要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合作,配合新农村建设的宣传,结合农村举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群体系列活动机会,利用全民健身周等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视,引导农村基层体育工作的开展。

(六)加强对工程实施情况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对实施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2)

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于2012年7月19日通过的《关于印发“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目标及其保障措施,该规划还明确到2015年,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从目前的1.2平方米达到1.5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

应该说,这是2003年国务院施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2005年《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以来,在国家层面上最有力地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的文件,虽然只是一份规划,但这份规划有严格和完整的约束体系,有切实而有效的保障措施,是未来几年我国体育设施建设最有力的保护神。

《关于印发“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以及附件中的《“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中很多地方体现的意境已经达到了此前很多类似文件没有的高度,比如提及了民生,谈到了和谐社会和小康生活建设,联系了生活质量和国民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这个文本还对体育设施运营管理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不过,如果吹毛求疵的话,《“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文本还有一些不足。仅从第一章的规划背景部分略举几例。

一是提到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这个数字恐怕还是值得商榷的,至少经验还很难证明这一点,相关的调查结果也有不少与此存在矛盾。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3)

施自查工作检查组,负责对全市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的通知》,

发放了公共文化设施调查表,并按省文化厅要求对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保证了我市自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市

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意义的认识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布施行后,市文化局立即在县区文化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布署,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把《条

例》的学习宣传,当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狠抓

落实,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掌握《条例》,深刻认识《条例》的意义,提高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

、电视报道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通过橱窗、画廊、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扩大影响;利用街头宣传和出动宣传车等营造声势,共印发宣传资料

25000份,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热潮,并将《条例》的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计划,深入宣传。使《条例》成

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贯彻执行《条例》,打牢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淮北市在安徽率先崛起行动纲要上明确提出了

“文化兴市”战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2003年,按市政协的建议,市文化局组织有

关人员开展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取向、定位和布局的专题调研,并撰写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政府咨政会议,为政府

全面制定淮北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维修、管理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每年都要求文化部门将第二年的建设经费提出预算,供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

有所增加。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安排。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投入。2003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重建了市

群艺馆,新馆面积216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艺馆开展活动的需求;2004年市财政又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淮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

,成为淮北市城市建设的亮点;今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修改计划,扩大到12000-

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有标识意义的现代化图书馆,全面提升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修改设

计方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有望动工。

淮北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拆迁、选址、新建和设计符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各级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和条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扩大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近为加强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实现文化

设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并建立和向公众公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长远,找出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发展思路和开拓

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但

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经济的制约,观念的影响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

民的需求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市区文化建设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过缓,与经济发展的

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由于观念的滞后,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内部机制不活,社会捐助很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

遍存在。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了杜鹃花工程省级标准点1个,省级点5个,市级点9个,县级点5个,在基层文化事业

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现全市三区一县共有30个乡镇。除濉溪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外,其余三区均无独立的文化馆

和图书馆;30个乡镇都有乡镇文化站(文体广播站),但有活动场地的有26个,占总数的86.7%仍有少数乡镇一无所有,基层文化建设“四落

实”还不尽如人意,基层文化站活动经费困难,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肘。

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构建和谐淮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

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进取,找准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切入点和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达到文化的率先崛起。

(一)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学习宣传,采用有效的形式,多途径、大范围、强力度地开展宣传,使《条例》人人皆知,家

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文化设施保护、利用、管理意识。科学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精

神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检查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效性。

(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提高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公共文化设施单位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潜力,增强单位活力

,吸引外部财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

(六)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作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程来抓,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并长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

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4)

中图分类号:G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1)03-0019-04

Research on the Investment on the Sports Facility in the New C ountryside from the View of Public Finance

HOU Bin, CHEN Yuan xin, LEI Zhe

(College of P.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 9, Hubei China)

Abstract: The sports facility in countryside as the public goods should be invested by thepublic fina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investment on t he sports facility in countryside, the paper has analyzed the input for the spo rts facility construction in countryside on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new countrys ide from the view of theory and reality by applying the public finance theory,and then it considers that we should set up the multiple investment system lead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Key words: public finance; sports facility in countryside; investment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在于农村体育 场地设施建设。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而 场地建设又需要资金的投入,而且,冯建中副局长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 工程的意见》的新闻会上提出要加大政府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故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成为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的 关键。《意见》就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提出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 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而且,在《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要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公共财政作为政府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收支活动,其基本职能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因此,本文试从 公共财政的视角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为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产品性质判断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产品性质即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是属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根据 公共产品理论,判断某一产品性质的标准主要是该产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 性[1]。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在没有达到拥挤以前,某人对体育场地 的使用不 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甚至在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多人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使用体育场地 ,如集体项目。而且,某人对体育场地的使用不会减少他人对体育场地的使用,因此,农村 体育场地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太高 ,经济上不可行,而且也有悖于体育场地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也具有 非排他性。综上,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符合公共产品的判断标准, 故应其应属于公共产品。

理论上讲,公共产品可以供所有的人享有,但实际上大多数公共产品的享用都有特定的 受益范围,没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受益区域。根据公共产品的消费特征,可以把公共产品分 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的公共产品[2]。地方公共产品是指在受益范围上具 有地方性 特点,只被那些居住在某一区域,占全国一部分人口的人享用、消费的公共产品。农村体育 场地设施显然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

2 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现状分析

2.1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理应由公共财政投资,但由于长期受我国城乡二元发 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一直实行“以农补工”、“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重点或优先把财力 、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投资,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的投资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而农 村公共产品包括体育场地则主要由农民自身承担,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对农民来讲,是一种 发展及享受消费,并非必要消费,让他们自己出资修建体育场地几乎不太现实。因此,在现 行二元体制下,我国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 体育场地850 080个,其中分布在乡(镇)村的体育场地仅有66 446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 数的8.18%,与我国广大的农村人口比例极不相适应[3]。而且,根据国家有关部 门的调查, 我国财政对农村非标准体育场地数量的投入不足(表1),部分省市乡镇的人均体育经费仅 为0.052元[4]。如此低的投入,“吃饭”都难以维持,谈何投资建设体育场地。 此外,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使其不具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可行性。

2.2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主体单一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主要由地方基层政府和村民共同负责,由于地方基层财政 特别是乡镇财政过于薄弱,难以承担其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重任,加之地方基层政 府官员对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认识,重视不够,致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主体落在村民身 上,投入主体过于单一,严重制约了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虽然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 在体育公益金的使用上和“雪炭工程”实施方面加大了对贫困边远地区的扶持力度,但 相对于广大农村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2.3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区域差异大,城乡严重失衡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地方公共产品,根据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资金主要由基层地方政府和农民自己承担。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反映在各区 域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富裕乡镇对农村体育场 地设施建设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第五次 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库的有关数据,广东省对乡镇体育场地的投入是贵州、江西、青海、 四省投入总和的63倍,进一步表明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区域差异过大。农村体育 场地设施投入不仅区域差异过大,而且,城乡严重失衡。城市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是农村投 入的数十倍,如江西省乡镇人均体育经费仅为0.052元,而根据北京市西城区体育事业十五 发展计划,人均体育事业经费达到2元,后者是前者的38倍[4]。

2.4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以制度外筹集为主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的投入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而农村公共产 品的投入主要通过农民筹资以及劳务投入等制度外筹集方式来解决。地方财政虽然也对农村 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一定的投入,但由于地方财政多为“吃饭财政”,显然无力顾及对农村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因此,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是制度 外筹集。在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制度外资金主要来源于“三项提留”、“五项统筹”以及各 种罚没收入。上述收入成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包括体育场地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5]。 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统筹以及村级提留,使基层政府制度外筹资的路被堵死了。对于农 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采取“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一事一议”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本身存 在操作上的困难,加之农村群体利益的分化与公众意愿的整合难度大,“一事一议”制在实 践中很难得以实施,致使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几乎没有了资金来源。此外,我国农村体育 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另一主要来源――国家体育公益金,其投入仍属于制度外资金,未 纳入财政体制。因此,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制度外筹集。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机制显然是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对体育场地建设投入的需要,迫切需要就现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机制进行改革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机制。

3 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的理论分析

3.1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应由公共财政负担在《意见》中提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而且,在《关 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扩 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所谓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在经济运行过 程中,基本职能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缺陷,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 [6]。因此,公共财政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农 村体育场 地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 零。这就意味着,若按边际成本定价,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必须免费供给。而且,由于其非排 他性,无法将非付费者排除在对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之外,私人部门投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因此,农村体育场地 设施必须由公共财政投入。

3.2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应由地方基层政府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由于其受益范围具有地域性,受益群体主要是其周边 群众,因此,其为地方性公共产品。根据公共财政的财政分权理论,地方公共产品应由地方 财政提供。因此,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应由其所在地的基层政府部门投资,在我国目前政府组 织体制下,主要应由县乡政府财政投资。

4 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的困境分析

4.1 县、乡等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乏力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理论上应由县乡政府财政投资。但由于我国公共 财政体制尚不健全,大多数基层政府财政乏力,故难以独立承担起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 入的重任。我国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原本就比较少,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由于设计中存 在的制度缺陷,县乡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因为财权的上收,使大多数 县乡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更是雪上加霜。中央政府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又使县乡政府的财 政收入锐减,严重制约了县乡政府财政投资公共产品的能力。而且,目前我国县乡政府财政 多为“吃饭财政”,预算内支出主要用于政府工作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的支付上,具有明显的 消费性[7]。此外,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政府间职责划分不清晰。 政府尤其 是高层级政府逐渐退出公共产品的领域,把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责逐步下放,而基层政府又无 法制衡高层政府转嫁支出责任的做法,导致基层政府尤其是乡镇的财政承担了大量本来应该 属于上级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进一步加剧了县乡政府财政的困难,致使我国大部分县乡政 府财政难以独立承担起投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责任。

4.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 在社会保障方面(表2),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其中社 会福利包括提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以2008年和2009年为例,城市社 会保障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95%以上,而农村不足3%。

5 公共财政支持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典范――山西大运体育走廊[8]

5.1 山西大运体育走廊的基本情况山西大运体育走廊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大(同)运(城)高速公路 沿线的农村基层进行的百镇(乡)千村(校)大运体育走廊示范项目建设。该工程于2005年 6月底建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各级总投资约2 140万元。大运走廊共新增650块篮 球 场、25条全民健身路径、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4.25万平方米,新添 体 育器材1 980件,惠及沿线200万农民群众,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农村体育活动基地示 范项目”和“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推动了山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5.2 公共财政对山西大运体育走廊的投入 山西大运体育走廊的建设资金由国家、省、市、县、乡、村各级机构共同负担,总投资 约2 140万元。该项目建设经山西省体育局和山西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被国家发改 委 列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004年补助地方预算内基建投资250万元,成为2004年山西唯一 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体育项目。同时,该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经国家 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实地考察,该项目被列为“全国农村体育活动基地示范项目”,中央调 控体育公益金资助300万元,用于篮球架捐赠。在中央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山西省体育 局也从本级体育公益金中拿250万元用于配套大运体育走廊建设。国家和山西省共为大 运体育走廊建设筹资80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入的37.4%,其余部分由大运体育走廊建设受 益 的地方政府及村民共同投入。以新建一个混凝土标准篮球场为例,总工程造价约为2.46万 元 ,其中人工费约需0.86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约需1.6万元。在大运体育走廊的建设中,受 赠 单位新建一个混凝土篮球场,首先由市、县、镇政府部门承担材料和机械费1.1万元,受益 村、镇村民投工投劳人工费0.86万元;场地建成,国家和省发改委补助场地建设资金0.5 万 元,国家和省级体育公益金捐助1副价值0.5万元的标准篮球架。因此,在新建一个混 凝 土标准篮球场的投入中,国家投入为1.0万元,占总投入的40.7%,地方政府投入为0.6万 元 ,占投入的24.4%,村和农民投入(以劳务等投入)0.86万元,占投入的35.0%,形成了 以国 家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基层政府和受益村民共同投入建设体育场地的多元化农村体育 场地资金筹集模式。

5.3 公共财政在大运体育走廊建设资金筹措中的积极作用山西大运体育走廊作为地方性公共产品,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理应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 ,而且,提供公共产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资源配置职能之一。但在我国目前情 况下,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基层政府多为“吃饭财政”,无力顾农村公共体育场地的 投入。因此,当前仅依靠地方政府财力进行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现 实,必须建立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只有这种投入模式才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才是科学的选择。在山西大运体育走廊 的建设资金来源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是主要的。在新建的650个篮球场中,总投资约 为1 600万,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约为1 040万,占到篮球场地建设总投入的65%,这 表明在大运体育走廊的建设资金来源中,公共财政投入占有较大比例,充分反映了公共财政 在山西大运体育走廊建设资金来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山西大运体育走廊建设中以国家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基层政府和受益村民共同投 入建设体育场地的多元化农村体育场地资金筹集模式,充分调动了基层政府和农民投资农兴 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积极性。中央政府以550万元的投入带动了地方1 590万元的投入,使 中央财政投入作为“种子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山西农村体育场 地设施的建设,为山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 纵贯三晋南北660 km,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的“大运体育走廊 ”的政府资金拨款中,“体育捐赠”的标识随处可见,工程新建650块混凝土标准篮球 场,新增25条全民健身路径和6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共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4.25万平方米 , 新添体育器材1 980件;为农村培训了5 0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使200多万农民享受到了 体 育健身的权利和健康、科学、文明的新生活。体育为这项工程投入千余万元的公益金, 为新农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9]因此,在今后建设农村体育场地设 施过程中 ,可借鉴山西大运体育走廊投资模式,以国家和省级政府投入为主、地方基层政府和受益村 民共同投入建设体育场地的多元化农村体育场地资金筹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兴建农村 体育场地设施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6 建立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导的多元投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1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模式提供经济基础 我国GDP从1998年的84 402.3亿元增涨到2008年的300 67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在百分之 十左右[10]。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在全民健身工 程中,以“雪炭工程”命名资助的有258处;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命名资助的有3 461处 [11]。经 济的良性发展、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促使政府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资金对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必要修建,真正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性作用。

6.2 《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出台为以政府 为主导的多元投资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出台的《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已经 明确指出:加大对我国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投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 身需求。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进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领域。上述政策 、法规的出台为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供给扫除了准入障碍,并有助于社会资本 合法权益的保护,为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体育场地设 施建设的积极性。

7 公共财政视角下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现行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机制应予以改革,建立起以中 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

7.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根据《意见》的要求,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 财政,扩 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在国债和预算内资金 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逐步上升,以确保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教科 文卫体的财政预算中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缩减城市“锦上添花”的公共 体育开支。在国家体育公益金的分配使用上也应进一步向中西部农村地区倾斜,加大“ 雪炭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

7.2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基层政府投入的积极性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除了加大投入外,还应出台各种激励措施, 调动基层政府投入的积极性,建立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机 制。首先,应出台各种措施鼓励基层政府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对于符合资助条件的 ,由中央财政予以支持。对于特别贫困地区由中央财政进行投入,并要求受益地方政府以资 金或劳务配套。其次,应积极开展各种农村群体体育先进评选活动,并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建设情况纳入评选指标,调动基层政府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积极性。最后,应将对农 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纳入到基层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确保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必要的 投入。

7.3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及社会捐资兴建体育场地设施的积极作用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第三部门 和社会加入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捐资兴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积极 作用。第三部门,指的是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对而言的另一部门,它们所指称的是各种 非政府组织,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他们也可以成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者。

7.4 整合各渠道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统一调配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会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 ,为避免资金使用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应整合各渠道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 统筹安排、统一使用来自各种渠道的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 率,以较低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实施农 民健身工程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 结 语

实施农民健身工程首先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应 由地方基层政府投入,但由于地方基层财政的窘迫,不具有实现的可行性。因此,应建立起 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基层政府和受 益村民投入的积极性,并整合各渠道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 率,以较低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朱柏铭.公共部门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0.

[2]张学敏.公共经济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

[3]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明资料[M].第五次全 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2004(12).

[4]闵健,李万来,卿平,等.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的界定与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J].体育 科学,2005(11): 3-10.

[5]刘建平,龚冬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 ,2005(7):70-73.

[6]马海涛,安秀梅.公共财政学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4.

[7]徐超.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J].理论导刊,2005(8):36-38.

[8]山西省体育局.以建设大运体育走廊为突破口 推动百万农民健身活动[EB/OL].htt p://省略.cn/newscenter/other/2006-01-19/777399.html,2006-2-28.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5)

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几年来,共完成改水52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8500户;改厕1918户;改用沼气灶试点1500户;新建村卫生所15所、武装中心村卫生所35个,新上医疗设备120台(套);新建村文化活动室21个、“万村千乡”农家店55个;新改造有线电视光缆18公里、通讯光缆15公里,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完成重点绿化村屯51个,栽植绿化树280万株;新建村内公园5处、2.8万平方米,在太平山村、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11个村,安装路灯530基杆;共硬化道路268.3公里,有51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的62%,有65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占通村通畅公路任务的79.3%。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今年,将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农村道路建设。西胜、大古洞等5个村村内道路建设工程5个,道路总长10024延长米、35084平方米;清河、山河、民富等20个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20个,道路总长53963延长米、215852平方米。二是泥草房改造建设。全县改造泥草房2800户。三是路边沟建设。建设东胜、富林等5个村水泥路边沟总长34990延长米。四是村屯绿化建设。绿化浓河、富强等村屯10个,栽植绿化树11.75万株。五是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建设。亮化长兴、东胜等5个村屯,安装节能路灯171盏;改造庭院栅栏林胜、清茶等6个村,总长度43900米。

二、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我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与管护情况总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管护层次较低、水平较差等问题。

一是管护不利、使用不善。少数村对建后的白色路面管理不到位,存在晴天一层土、雨天一层泥、冬天一层冰的现象;个别村没有调动起村民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文化活动室使用率低;由于缺少资金,路灯不能经常使用,由于没有专人看管、维护,公园内的休闲、锻炼设施损坏严重;等等。致使公共设施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管护意识薄弱、不到位。个别镇村领导干部重建设轻管理,将主要精力用在争项目、跑资金、搞建设上,忽视公共设施建后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部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是政府的事,自己只管享受,不愿尽义务。

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成熟。虽然各村有关基础设施管理有所考虑,但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大部分村依靠村级机构自行组织人员,利用政府拨付的农村公益资金解决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个别村管护所用资金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但集体经济出现困难后,导致设施无人管护的后遗症;受长期使用公共资源、设施不交费的习惯影响,部分村民没有形成公共设施需要交费的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收费机制,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

三、加强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的几点建议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深入研究探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和管护工作。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6)

对照《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责任分解》、《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责任分解》的目标任务要求,在我区全面开展“两城同创”活动,以加快推进以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区内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区容区貌明显改观、社会环境明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明显丰富、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的要求。动员全区人民积极投身“两城同创”活动中,在全区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创建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工作责任

(一)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教育。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全区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观念。

2、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抓好公民文明教育,在机关、企业、社区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学习教育,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区内群众的自觉行为。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园区、文明企业、文明商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机关、企业、商户深入开展层层创建活动,制定出文明企业、文明商户、文明科室等系列标准并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区内群众的文明素质;在全区开展“创文明园区,从我做起”的社会公德实践系列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走上街头净化、绿化、美化区容区貌。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优化我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改善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我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完善开发区党员服务中心及职工文化中心软、硬件配套能力,为区内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实施群众文明素质工程

1、开展“机关作风讲文明,争当好公仆”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按照建设“五型”机关的要求,倡导学习之风、创新之风、实干之风、服务之风、清廉之风,塑造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现象。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机关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机关运作机制,使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改进,创建优质发展环境。继续保持企业服务“一站式”,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现场办结率以及群众满意率。

2、“服务窗口讲文明,争当好使者”活动。大力加强机关窗口服务自身建设,提升窗口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优质服务和行风建设常态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打造服务品牌。

3、“红绿灯下讲文明,争当好公民”活动。以提高区内群众安全交通意识为着力点,开展“文明行车光荣、乱闯红灯可耻”主题教育活动。

(三)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重点完善人行道、绿化带及路灯亮化等设施的建设。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我区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加大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3、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大众化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整顿和管理,添置必要的休闲、娱乐、健身设施。

(四)实施社会环境整治工程

1、整治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加大力度整治区容区貌,搞好环境卫生,全区辖区内做到街道路面平整,沟渠畅通、无污水坑凹、残墙断壁、无垃圾、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挂衣物、乱写乱画乱贴及随地吐痰现象,彻底清理“牛皮癣”。各企业、商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环境卫生责任制。

2、整治交通程序。联手交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全区道路秩序管理,开展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及非机动车等的专项治理和无证机动车的治理,以我区主要干道、主要出入口、车站、交叉道口等为重点整治部位,做到车、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无拥挤上车、无攀越栏杆等现象。

3、整治社会治安。充分发挥开发区综治中心效能,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组织对公共娱乐场所“黄、赌、毒”的专项打击处理工作,做到规范一批、整治一批、查处一批。坚持开展“打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斗争,严惩“黑恶”势力。把社区治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落实群治制度,形成良好的治安秩序。

4、整治文化环境。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全力推进网络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大力净化网吧、网络和企业周边环境,坚持遏制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五)实施“两城同创”舆论工程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印发创建资料、制作宣传牌、宣传栏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办法,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强劲造势,使全区群众知晓“两城同创”的目标要求,明确自己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真正做到创建意义、创建目标、创建标准、创建要求和文明规范“五个明确”,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区内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2、做好公益广告。在重要路段设立一批创建宣传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横幅、墙体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两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创建工作联络员,负责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等相关信息的上报。领导小组根据创建工作的实施情况,适时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

(二)提高素质,全面部署。

通过教育和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务实作风和廉洁形象。各科室要根据工作职责,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结合工作实际对任务进行细化,把握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7)

1“体育三下乡”与“雪炭工程”的开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国政协把农村体育列为2004年的调研题目,各地体育行政部门更是积极响应,在广泛发动、形成声势的同时,注意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突出以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形成长效机制为核心,通过活动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2004年是中国体育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一年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第一阶段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硕果累累。2004年被定为“农村体育年”,在这一年里,全国广泛开展了以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 为配合“体育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国家体育总局投入体育公益金6000多万元,以农村为重点实施第八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同时“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展示”、“国家国民体质检测西部万里行”,与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的“体育三下乡青年行动”等都为推动新时期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农村体育年”重头戏的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圆满成功更体现了对农民身体健康的深切关怀。 与此同时正在下大力量组织研制的“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赴陕西、安徽、广东等省的调研和指标测试检验已逐步成型。 雪炭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相应和贯彻落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利用体育公益金,分期、分批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援建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缺少体育设施而实施的一项体育援助工程,取雪中送炭之意,称为雪炭工程。 雪炭工程是一项积极响应、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的行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群众体育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雪炭工程”树立了体育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形象。 “雪炭工程”是从支援三峡库区体育设施开始的。 2001年体育总局在深入调查和征询有关省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从体育公益金中一次性拨出4560万元(其中,总局本级支出3240万元,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区、市援助1320万元)支援库区体育设施建设。云阳、奉节、株归等11个全淹没县每个支援300万元,武隆、巫溪、宜昌等9个半淹没县每个支援150万元。这一行动获得积极反响,随即体育总局正式推出雪炭计划,即运用体育公益金,分步对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资源采掘枯竭、下岗职工较多的地方,受到自然灾害严重袭击需要重建的地方,援建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后依中央文明委领导同志的意见,正式改称“雪炭工程”。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全民健身工程”项目之一,“雪炭工程”重点援建县级的公共体育设施,该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小型多样、经济实用、讲求效用、服务群众”的原则,充分利用体育公益金,通过捐建、资助和援建等方式,引导和带动各地建设公益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 2001—2004年体育总局共实施“雪炭工程”四期,投入体育公益金2.4645亿元,惠及24个省、区、市。截止到2009年8月,体育总局为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矿产资源枯竭、下岗职工较多地区以及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援建公共体育设施的“雪炭工程”,投入体育公益金在长江三峡库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援建小型综合健身馆项目318个。 雪炭工程的实施在“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顺民心、暖民意”的工程。在全国难以胜数的体育场馆中,虽然雪炭工程援建的场馆、设施数量不多,档次不高,规模不大,但其影响和意义早已超出了目前已经落成和正在建设进程中的体育场馆、设施本身。雪炭工程的稳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援地体育场馆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为受援地百姓休闲健身提供了难得的场地、设施。这项工程的实施对扶持和引导贫困地区发展体育事业,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雪炭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决定通过全民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的实施,争取到2010年全国每个县都有一处实用的公共体育设施。此举对人们健身意识的提升,对全国各地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阶段性部署,是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的政策性全民健身战略,是对雪碳工程的实施范围的普及与细化。着重解决农村体育是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全面健康发展瓶颈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为民工程。为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出台 200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第三节(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p#分页标题#e# 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宣布,“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惠及5.1亿农民。以此为契机,搭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面向广大农民的体育服务体系,带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我国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亲民、便民、利民,真正使广大农民受益。 该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点的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在建设中统筹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在保证向农民开放并方便使用的条件下,可以与附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结合。 体育场地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此外,通过扩大活动场地面积,增加健身器械与设施,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营造具有农村特色的体育文化广场,以此满足经济状况较好、人口较多、体育基础较好村镇的体育文化需求。 国家体育总局严格规定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条件与要求,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认真履行建设、使用、管理职责的行政村为实施对象,采取申报审核方式择优确定。同时又对实施对象作了明确的界定:无标准体育场地设施;重视体育工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有传统,村民对建设体育场地有积极性,自愿义务投工投劳;有场地设施建设用地;能自行解决部分配套资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维护、使用有措施。 在场地具体的规划与施工方面,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位置的选取要融入到农村的整体规划当中去,方便农民群众参与与使用,起到提升村容村貌的作用。混凝土标准篮球场按照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公益金配置器材。不增加农民摊派的负担,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8)

(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政策引导、竞赛推动和激励表彰机制,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来,农村体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农村体育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过多,投入较少,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制约着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已从县逐步转移到乡镇,现在已经具备延伸到村庄的条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体育事业乃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十一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要突出抓好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举措,是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一件实事。通过强化政府对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间体育公共服务差距,占领农村体育文化阵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农民强身健体、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广大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使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基层政权更加牢固。

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做到亲民、便民、利民,真正使广大农民受益。

(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实行各级政府扶持,社会力量支持,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大力协同,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运用多种手段和杠杆,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基本的场地建设标准,不搞一刀切和统一模式。在建设中统筹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在保证向农民开放并方便使用的条件下,可以与附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结合。

(六)"十一五"期间,每年在全国范围一批有条件的行政村扶持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到2010年,争取占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惠及约1.5亿农民。以此为契机,搭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面向广大农民的体育服务体系,带动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我国农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三、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项目、建设要求、实施对象、投资原则和方式

(七)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准是: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在此基础上,提倡经济条件较好,人口较多的地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增加面积、器材及设施,形成体育文化广场,更好地满足农村体育文化生活需求。

(八)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以符合建设条件,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认真履行建设、使用、管理职责的行政村为实施对象,采取申报审核方式择优确定。实施对象需具备以下条件:无标准体育场地设施;重视体育工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有传统,村民对建设体育场地有积极性,自愿义务投工投劳;有场地设施建设用地;能自行解决部分配套资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维护、使用有措施。

(九)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建在方便村民使用的地带,与绿化、美化相结合,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混凝土标准篮球场按照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在标准篮球场的四周,各向外开辟不少于5米的平整空地,便于群众观看比赛和开展健身操(舞)等其它体育活动。

(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公益金主要在器材配置上予以支持。实施对象在不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自筹经费作为补充,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形成合理、稳定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

(十一)通过资金和器材补助或"以奖代补"等方式,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投入机制,国家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四、积极稳步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十二)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事关农村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局,各级体育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将其作为"十一五"期间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列入相关评价体系。会同发改委、财政、农业、文化等部门,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调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国家、省、地、县、乡、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

(十三)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宽,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实施工作。2006年要全面启动实施工作,做好规划制定,部署实施工作,做好宣传发动,明确建设思路,规范操作程序,严明工作要求,为实施工作打好思想、组织和工作基础。做到精心规划、周密组织、认真部署、扎实推进。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9)

1前言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我们要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发展迅速的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之前,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在设施配备、资金、制度、人才和内部协调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经费缺乏以及法律保障机制薄弱,等等。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基本任务的实现。为此,本文将服务外包理论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之中,以期推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服务外包研究进程。

2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相关概念梳理

2.1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概念

“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and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它最初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指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后经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开始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至今关于“社区”的概念存在诸多版本,每种版本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社区”解释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调“社区”的地域性;郑杭生〔1〕则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其强调社区的区域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综合而言,本文认为“社区”应包含如下特征:一、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聚居人群;二、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三、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四、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一般来说,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设施”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言,“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但关于“体育设施”的最终隶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了“公共体育设施说”和“体育公共设施说”两大派别。但本文认为,不管是“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公共设施”,其都是“公共设施”的下位概念,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最终应该归属于“公共问题”还是“体育问题”。进一步而言,“公共”一词是对“体育设施”的修饰,对其只起到限定作用,而“体育”才是对“公共设施”的具体和延伸,应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体育公共设施”这一学说。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具体是指国家、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的,用于普通社会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社区体育公共运动场地、体育公共运动场馆、体育公共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和服务。

“管理活动”自古已有,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管理”概念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共识和统一。而我们通过综合这些概念定义发现,“过程活动说”普遍受到诸多学者的赏识和认可。“过程活动说”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内部成员和组织一块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对组织的管理;第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内部资源。资源具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第四,管理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即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对组织内各个要素进行不断的调节,继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就此,依据以上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三个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并不是三个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融合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拥有更明确的内容结构和更明显的功能价值,并具有鲜明的特征:一、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二、管理的对象是由国家、政府、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共同投资兴建的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三、管理的范围是具有共同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四、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上述特征是在原来概念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2.2服务外包概念

“外包”一词最初由美国管理学者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la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作为外包的一种组织形式,服务外包的转移对象主要是指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最早,英国学者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在《企业外包模式》中认为,服务外包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给第三者执行,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非实物化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外包”的内涵也得到诸多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虽然现阶段学术界对“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仍莫衷一是,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借鉴性意义的观点。并且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这些概念在本质功能上均趋于一致化,即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非核心的服务生产业以商业形式发包给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或管理模式。

3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3.1体育公共产品理论

“体育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下位概念,其包含“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同时也适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公共产品”按照形态分类时,可以分为物质型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公共产品,那么“体育公共产品”即可相应地分为物质型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型体育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言的有形体育公共产品和无形体育公共产品。在体育领域中,有形的体育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已经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国内发展而言,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工作人员责任、基础经费使用、维修网络建设和健身宣传等几个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其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密切相关,这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3.2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过程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它能够将很多资源进行重组,同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绩效。它自身具有很多属性:首先,服务外包是由发包方将自身业务中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来完成。这种工作内容的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达成的,并需要支付一定的外包费用,但相比整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服务外包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其作为服务提供的手段。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辐射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外包行业内也是如此。第三,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发包方将自身非核心的业务全部进行转移,因而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第四,服务外包是一种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承包商大都具有比发包商更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包商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只需花费少量的费用,这与他们节省出来的资源、精力和时间相比较,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4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较少,但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

4.1国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诸多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集中于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几个方面。在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对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这与他们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有关。在设施规划方面,主要对设施的建设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居民的意愿,富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方面,主要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公共设施都供居民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收取少量的费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对社区内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体育设施的维护人才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对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政策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资金分配密切相关。

4.2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设施规划、设施维护、设施开放、相关法律执行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杜建辉、张启明(2005)〔28〕,苏艳(2011)〔29〕等学者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会越加突显。庄永达〔2〕,赵春珍〔3〕等学者对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建设有早晚之分,发展有先后之别,就此造成现阶段新老社区之间设施规划水平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新社区的规划水平要远好于老社区,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性缺失问题。何建伟〔4〕等学者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体育设施维护人员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施破损而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继续对其使用,不仅会缩减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学者对设施开放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设施资源较好的社区,管理者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采取限制使用或付费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降低了设施的使用成本,节省了维护费用,但却是以降低人们的健身热情为代价的。卢耿华〔5〕等学者从法律执行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但在执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与部分法律内容的笼统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李骁天〔6〕等学者对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优秀资源,将之与社区共享,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现状。

4.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各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国内外由于体育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效果上的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但各国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服务外包领域,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5小结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不利于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要想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关键是要改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因此,本文以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为根本出发点,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275.

〔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调研关〔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14-38.

〔3〕赵春珍.临汾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51-53.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意义篇(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1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1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1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1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1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1现实。也就是说,1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1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1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3个基本阶段:1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2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3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1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2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上一篇: 冶金工程发展现状 下一篇: 现代农业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