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7 11:34:49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

1 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定义

所谓水利工程建筑产品,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建造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每个建筑工程规模,结构类型,施工条件,气候条件,施工期不同,所以不可能确定一个统一的建筑产品价格,但在施工之间,必须按照各种设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之前对其进行经济预算[1]。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是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根据定额,指标和其他费用的具体内容和收费标准,来进行设计的,通过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来确定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体现在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的经济使用上,能有效的体现建设工程计价文件的成本,是项目投资,分配,决策,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2]。

2 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2.1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预算定额和有关文件的基本数据和计算标准的项目预算[3]。

2.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是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主要工作对象。

2.3 工具书等相关实用资料。在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过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在直接计算过程中出错,同时也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水利工程估算概算通常需要借助于材料或五金手册,或者将常用的各种标准文书提前制作成工具性图表,在编制水利工程估算概算过程中直接查用。在一些较复杂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收集所涉及的辅助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4 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等技术文件,这部分资料在选择定额项目、计算工程量以及费用计算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3.1 在水利工程设计时就应考虑水利工程估算概算,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系统必须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去把握设计,每个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4],并控制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设计预算参考测量,确定设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成本,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5 ]。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概念,克服目前地理事实不具备条件的设计观念,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现象。

3.2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在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预算,合同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施工单位应当关注风险的动态变化,关注工程的焦点。对设备材料的品种,工程造价人员要求的规定,设备的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数据收集,分析,在合同期内,质量控制,成本的三要素的要求和对合同做到知道具体的工程项目成本费,以及相对应的指标的得分,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3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工程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计算合适不合适,这将带来重大影响工程造价指数。基于工程综合考虑施工特点,应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察报告,地形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种标准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和建设方案,深入现场调查,调查施工环境,了解当前的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材料预算价格的收费标准,统一使用的数量。尽可能的得到第一手工程建设的信息项目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特别是相对复杂的防腐保温工程项目及桩基工程,应特别注意工作项目的成本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把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内容,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的变化,确保成本预算的有效控制。

3.4 提高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事成本预算管理人员应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设计,材料采购,工艺,工程结构,投资分析,质量控制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应该熟悉。对图纸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地方特色,必须了解。员工成本预算管理还深入工程一线,因为实际情况非常重要。专业人员的基本预算项目成本管理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应提供对水利工程估算概算人才培养服务,进一步建立研究人员的成本预算管理改进的平台。

4 小结

实践证明,工程概算和水利工程设计是确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以便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同时更有效地控制建设规模,防止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工程概算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办法和新的途径,找到控制建筑水利工程设计和项目成本预算的新捷径,使工程概算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做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新理念,通过水利工程估算概算的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圆满顺利按期的完工。

参考文献:

[1] M.Rehbock-Sander.Tunnelling with TBM in High Overburden in Switzerland[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2] Ing.W.Wittke WBI.Experience with TBM-Tunneling in Squeezing and Heavily Jointed Rock Case Histories,Rock Mechanical Modeling,Design Concepts[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3] 张豫生.TBM与中国引大入秦引水隧洞[A].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2)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rchives 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G271

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形成一种文件材料,即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它也是一种依据和凭证,它能够全面反映建设竣工的真实情况,是追查事故的主要依据,它在工程中起着监督的作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在水利工程中,其技术含量是比较高的,质量要求也相对比较严格。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属于地下工程。这就是它和别的工程不同的地方,正因为它的独特,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其追查原因比较困难和复杂,水利工程档案就是进行检查、管理、维护的重要依据。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档案是从施工过程中直接提出相应的资料并形成了以各种形式保存的材料。水利工程档案是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直接且真实的反映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检�水利质量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际应用中,在拟定计划、水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水利工程设计等方面档案可以作为考察凭证;第二,档案在防汛抢险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过去的水情、水利工程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使得决策者作出更好的决策;第三,可以借助档案进行水利方面的学术研究,通过前人的真实的记载资料,得出更好的研究成果;第四,水利工程会随着实际的需要而变化,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和扩建时,档案可以作为合理设计和施工的依据,既节省的时间,有节约了开支。总之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第五,档案也可以作为工程质量鉴定、事故原因的查明、事故责任的追究的有效依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也是保持工程质量长期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为了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国家和水利部的共同要求,必须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建设和强化。国家水利部在档案管理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在档案管理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否则,不可进行竣工验收,水利工程档案只有在管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那么就无人管理水利工程档案,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以及工程档案的日常工作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同时对水利工程的验收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后人提供有效的、真实可靠的资料,促进水利工程顺利的发展。三、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1、档案管理制度滞后于与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随着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变化,对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归档、验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件将直接在电脑上产生和传输,面对无纸化办公产生的电子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等,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表现出较大的滞后性和低效性,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水利工程建没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市场稽查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转变职能,行政审批进行改革,系统清理、修订了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规定、制度、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未及时做相应调整和修改,工程档案管理还没有纳入新的管理机制。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普遍较差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责任部门重工程轻档案、未就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专项整治,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不足,造成水利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局面。有些单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上难以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中随意性大,导致部分档案不能及时归档,使得水利技术档案得不到丰富和发展,影响了技术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导致了水利管理人员对工程情况缺乏了解,增加了工程安全调度和消除险情的难度。4、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档案专业人才缺乏水利建设工程大都在比较偏僻、艰苦的农村,工程点多线长,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大,难以形成有效的档案组织管理网络,“四同步”工作难以真正落实。从近几年参与我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档案管理情况来看,许多施工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上不健全,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造成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分散保管现象较为普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档案人员一般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多、工程技术人员多,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对工程档案比较陌生,档案专业毕业或者有档案馆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很少,熟悉档案法规和制度,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用电脑进行操作并对档案进行开发再利用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四、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1、加强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管理,促进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3)

在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因素的影响限制,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发展,不仅对于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于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也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通常情况下,乡镇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多是由政府投资支持完成实现的,其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价值,不仅受到其施工建设质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后期管理维护的制约,因此,进行乡镇农田水利施工管护,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升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文在对于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作用意义分析基础上,根据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

1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价值意义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通过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对其施工建设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实施,不仅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保证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量,提高工程使用价值,具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和积极作用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升

一般情况下,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生长与发展需求,用于农田灌溉以及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此外,一些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用于水利发电,满足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对于促进乡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因此,从上述可以看出,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理,根据水利工程的不同价值作用,对于促进乡镇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

1.2 有利于提高水利施工管护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建设项目,无论是成本投资或者能源消耗都是巨大的,若水利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后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而对水利工程建筑实施管理后,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用到工程建设中,促进项目施工作业水平的提升。如:在管理期间,对水利工程建筑进行改良,在增强建筑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技术改进。

1.3 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其施工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其后期的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比较突出,而进行水利施工管护,有利于避免施工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对其施工建设质量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减少水利施工问题对于工程使用安全性以及价值的作用影响,减少工程使用期间的维护管理工作量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2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乡镇小型水利施工及其管护现状,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首先,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由于乡镇区域面积较小,管理部门设置较为简单,再加上乡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分布位置、产品规格、运行方式等都存在差异,工程管理难度加大。此外,乡镇管护、村级管理、联户管护等组织之间的权力划分不明,造成水利施工管理局面混乱。

其次,因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政府部门的后备资金存储不足,对于水利工程投入的建设资金较少。资金不足限制水利施工改造工程的开展,在管护期间发现的质量问题常会因为资金缺少而难以及时修复。如:耕种河堤、乱扒沟渠等现象破坏了水利工程的完整性,而政府资金不到位使得这些问题无法及时处理。

再次,因管理政策上的缺乏,一些水利施工期间出现的违规操作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如:乡镇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面大量广、分布零散等特点,勘察期间发现了机井被填、桥涵受损、挤占河道等违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水利施工方案不当所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工程管理不及时,给后期的处罚管理造成了不便。

3 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水利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设施使用价值上,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3.1 健全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理体系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在引导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时要对水利施工给予宏观控制。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则是健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以地方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村支两委会一把手为直接负责人,对现场施工综合管理,以提高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管护质量与水平。

3.2 建立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安全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在工程管护期间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监督体系。其体系内容主要包括:(1)倡导安全施工,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理念。(2)加强施工监督,对水利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严格处理。如:水库、节制闸、大沟、桥涵等重点结构均要强化施工监督。

3.3 构建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资金筹划体系

资金是水利施工有序进行的物质保证,只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让乡镇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比如,某乡镇在进行水利施工资金筹集中,就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以及走向市场竞争、把农产品销售资金转移到水利工程建设中等多种措施,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资金筹划体系的构建,以提供水利施工所需资金。

3.4 构建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的工程维修体系

定期对水利施工存在的问题维修处理是工程管护的主要工作。比如,某乡镇在进行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中,镇政府进行水利建设财政规划时,就专门拨款50万元维修大沟桥2座,河道节制闸2座,中沟桥11座,疏浚大沟5000m等,设置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以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促进乡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进行乡镇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可及时处理水利施工的异常,防止后期工程使用出现安全问题、质量问题。

4 结束语

总之,进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问题以及对策的分析,有利于保证乡镇小型水利施工质量,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4)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基础工程之一,其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水利勘察设计主要指的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获取土质、水文以及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基础数据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1]。基于此,本文对加强水利勘察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的问题和加强水利勘察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2加强水利勘察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勘察设计工作时,需要遵循经济合理和安全适用的原则,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为基础,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加强水利勘察设计,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加强水利勘察设计工作,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重要勘察依据和基础性资料,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2)通过加强水利勘察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可以掌握地基的承载力等信息,从而合理地进行结构配筋和基础尺寸确定等工作,还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完善设计方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难度,有利于减少工作量,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3)加强水利勘察设计工作,可以为后期的正式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水利工程在规定周期内顺利完工;(4)加强水利勘察设计工作,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5)对于水利勘察设计单位,在水利勘察设计过程中,逐步建立一个质量目标,因此,有利于提高水利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提高勘察效率。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中的问题

3.1勘察设计工作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勘察设计工作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目的是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勘察设计的结果和水平对水利工程的选址、布局、规模以及项目资金投入等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基本现状来看,部分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勘察设计工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无法为工程的选址、布局、规模以及项目资金投入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例如,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流程有待优化,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够严谨等,最终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造成影响。

3.2设计标准化和程序化进展较为缓慢

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标准化和程序化进程较为缓慢。具体表现为:由于业主的要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勘察设计的结果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另外,水利工程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还会受到客观程序的制约,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勘察标准,这也是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标准化和程序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

3.3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度有待加强

水利勘察设计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后续的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水利勘察设计工程中,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度还有待加强,导致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效益不高,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建设。例如,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建立管理制度时,没有明确相关的职责权限,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不够清晰,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和设计工作又是一项复杂且较为烦琐的工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勘察资料在整合和利用中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工程勘察和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另外,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还缺乏专业的检验标准,因而无法对水利工程勘察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4加强水利勘察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建立并完善管理体系

水利勘察设计单位首先要建立并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提供制度依据。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要在管理制度中制定施工人员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2)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性。

4.2注意明确设计流程

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相比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要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进行控制,在设计流程上进行细化,具体可以分为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2个阶段:(1)在事前控制阶段,工作人员要加强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可以正常使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影响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2)在过程控制阶段,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保证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设计流程进行明确规定,及时发现并解决流程中存在的问题[3]。

4.3建立全程监督制度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招标和分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因此,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应针对这2个环节制定水利工程全过程的监督制度,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管,对于在招标过程和分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制定法律条文,并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进行严肃的处理。

4.4加强对水利勘察设计的稳定性评价

加强对水利勘察设计稳定性的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对岩土力学试验的原理、程序、工程类别、取样地点、试验部位等内容进行审核,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稳定性评价;(2)水利勘察设计单位要将水利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此提高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5)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加深,水资源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对于满足社会整体发展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都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不浪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洪涝灾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制止作用,能够切实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重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是当前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作为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设计,能够满足水利建设当前的多数需求,由此需要相关部门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予以足够程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科学合理运用。

1重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水利建设的长远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融合了当前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水利设计理念,所以生态水利工程既具有生态设计的意义,也符合水利建设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是一项系统化、综合性的设计工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仅需要完善一般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即达到灌溉、供水、防洪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标准,同时也需要对整体水利工程进行规划,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性并能够切实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由此可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虽然是水利建设中的一项内容,但却兼顾了水利工程的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内容,所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对于水利建设的长远科学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水利建设工程在生态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后存在着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等问题,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等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能够在工程施工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等进行全面考察而后明确其所需要保护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在工程设计时将河流等的特性与工程结合起来,保护河流周围的动植物等,从而保护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进而也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运用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2.1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所在地的河流为中心开展,而不同地区的河流受地势、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河流特点也各不相同,由此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是需要各地的水利工程设计切实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为设计原则,由此来根据当地河流周边的实际生态环境来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除此之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河流周边的其他生物的保护情况,对于河流周围的动植物不能采取强硬破坏的方式,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保护河流周边动植物的方案。

2.2保护水体系统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建设工作主要是以水为主体来开展工作,由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必须重视遵循水体系统保护的原则。将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整个水体系统作为水利建设施工内容,切实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体资源都不受污染与破坏。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水利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河流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既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需求,同时也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予以了足够程度的保护,并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1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建设工程通常是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环境中建设的,且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较大涉及到的内容也较多,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对施工所在地的河流湖泊等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而且人为的大项目工程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运用的首要内容就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设当中,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和施工原则,通过对河流湖泊周边环境的实地考察,来切实保护水利建设所涉及到的河流湖泊及其周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

水资源作为一项珍贵资源,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当前我国整体发展的一项重点关注内容与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依靠人为意识地避免水资源污染是较为困难的,由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对于净化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污染是需要予以一定重视的。水利建设的开展既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同时也需要切实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涵养水源,在水体内形成一个净化循环系统,这一内容主要是依靠有机的污染物经过氧化作用后变成无机物,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可以增加鱼道等来确保水中氧气足够,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

3.3科学开展河道改造

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通常需要对河道进行相应的改造,尽管河道的改造是为了水资源的更好利用,但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河道的改造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所以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能够将生态理念有效具体地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当中,在河道改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地考察状况来设计改造内容。当前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依靠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态措施如人工生态护岸等来进行河道改造,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指引下的河道改造当中,极为重视河道实际效用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河道及其周边原有的生态元素,使得河道的改造更加科学化、生态化。

3.4合理促进堤岸工程的建设

在基础工程建设当中,堤岸工程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堤岸的存在意义对于整体的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等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堤岸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能够起到阻挡洪水、避免暴雨冲刷对周边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等,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堤岸工程的建设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是重点关注内容,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不能沿袭以往的堤岸工程建设方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求来开展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在堤岸工程建设当中,进行多样化的堤岸设计,由此来确保河流内部生物的多样性,维护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同时还需要对堤岸周围的施工环境和土地质量等作出全面分析判断,由此才能够确保土地资源等合理利用,提高堤岸建设的牢固性和安全性。此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堤岸的植被是具有存储水分的作用的,堤岸受水资源冲刷等较多,所以部分水资源会存储在堤岸的土壤当中,而水中的各类微生物又能够使堤岸土壤具有一定的孔隙,由此可以对河道内的水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无论是丰水期还是缺水期,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下的堤岸都能够有效地调节水量,维护水利设施的平衡。

3.5科学调节流域尺寸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6)

    2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技术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7)

我国是一个农业型国家,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于稳定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于农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农田水利工程的内涵与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说,从狭义内涵分析,其主要是以保障农业生产为目的,在防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满足农田的灌溉和排水;从广义内涵分析,除了上述作用外,其在水土涵养、盐碱地改良、水利发电以及饮水供水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1]。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对农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为:①灌溉、排水。通过灌溉、排水等功能的应用,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及时将水分排出,改善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②蓄水、饮水、跨流域调水。这些功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积极影响,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条件。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随着政策的变动和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蓬勃发展期,也有萎缩低迷期。在过去的六十余年内,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1960年,主要以河流引水建设水库,从而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第二阶段是1970~1980年,在引水灌溉的基础上,建设排灌泵站、水井成为重点发展内容;第三阶段是自1990年至今,对原有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发展节水灌溉,保障农田生产,提高灌溉和排水效率。自1980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没有受到重视,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无人检修,加上国家投资结构的变化,减小了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幅度,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低迷甚至萎缩的现象[2]。此外,2000年政府对农村税收进行调整,将“两工”制度废除了,农村工程建设大量减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危机。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十五”期间国家增加了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同时推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政策,但是国家增加的投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农民投劳大幅降低的亏损,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0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有关政策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之间的区别[3]。近些年来,国家重要文件中均提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也是广大农民从水利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最大的时期。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额高达7000亿元,大约是“十五”时期的2倍,新增灌溉农田约为5000万亩[4]。“十二五”期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在于加强水利工程的拍险加固工作,该措施能够加强河流治理以及农田节水工程改造,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广大农民最关系的问题。“十二五”初步实现了单项到整体、分散到集中、由重建设轻管理到建设管理并重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农田水利工程状况,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探索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3.1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可持续发展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有助于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5]。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理念,其贯穿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正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为。农业发展为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必须要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国家要重视农村建设,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让农民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是保障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农业,才能保障其他行业的平稳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和推动农业发展,最终目的是促使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3.2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前提[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三农”问题仍然存在,这对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改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环节,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在防洪、防旱、水土涵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3.3有助于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改革开发后,国家不断提高农村建设的投入,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7]。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优化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政府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设计范围内,逐步完善农村的排水、水利、环保等基础建设,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型国家,农业是国家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善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内涵与作用,然后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最后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展开讨论,旨在推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慷慨,罗海波,赵晨晨等.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喀斯特山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贵州省遵义县尚嵇镇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09):216-221.

[2]钟志庆.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的转变分析[J].北京农业,2016,23(06):116-117.

[3]温立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探讨——民间资金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案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21(06):49-50.

[4]王薇,陈学群,王昕等.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终端水价及农民承受力研究[J].节水灌溉,2013,21(06):58-60.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8)

引言

 

作为我国水利事业的有机构成部分,基层水利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以及防汛抗旱等。基层水利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农村水资源、抗旱防汛、灌溉农业、建设农田水利、管理“五小”水利工程的运行以及推广基层水利科技等。基层水利工程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汛。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隐患就是水灾。基于此,为了使得农作物安全得到保障,必须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的防汛,使得农业受到水灾的冲击减少。新时期对基层水利工程防汛策略进行探讨,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与管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农业生产。

 

1 基层水利防汛的意义及特征

 

1.1 基层防汛的意义

 

在我国一个重要的自然灾害就是水灾。因此,一方面防汛工作能够保护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防汛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复杂的地形与多样化的气候条件。基于具体地形与气候进行防洪设施的建设,能够对洪涝灾害进行有效预防。基层地区防汛工程的意义在于,基层水利工程能够确保洪涝灾害时减少农作物的毁坏,预防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基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强化,加强防汛工作,使得洪涝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同时,使得排水引水工作得到强化。

 

1.2 防汛的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水灾的发生具有频繁的特征,并且其破坏性比较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防汛工作。基于政府的投资,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做好防汛工作。政府对基层水利工程首先给予资金的支持。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资金,政府拨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政府为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持,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改善,确保防汛工作的进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保护是防汛工作的根本目的,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基础上,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得到保障。

 

2 基层水利工程防汛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层水利工程质量存在不足。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国家增加了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的发展。但是,基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有限,水利水电工程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为了使企业的占有率提高,争取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机会,水利水电工程企业通常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竞争力,当企业基于价格优势获得水利工程建设的机会,出于提高企业收益的目的,企业将尽可能降低建设施工成本,从而不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

 

第二,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突击性是开展防汛工作的重要特征。基于此,防汛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物资储备的充足。基层水利站的物资登记中物资储备足够,然而,实际上物资不够。由于物资储备不充分,造成了一旦发生紧急灾情,那么防汛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从而造成的损失巨大。

 

第三,基层水利工程防汛工作重视建设,对管理重视不够。对基层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问题,通常基层水利站负责人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只要有质量好的水利工程设施就可以,但是,实际上防汛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前提是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而管理工作则为基层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提供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水利站工作制度与标准都有待于完善,对管理重视不够严重阻碍了有效开展防汛工作。

 

第四,防洪意识有待于提高。因为洪灾没有固定的出现时间,有时候可能多年出现一次,或者十多年出现一次。所以,防汛工作存在松懈的问题。洪灾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因此,必须提高防洪意识,否则,一旦防洪意识薄弱,就有可能因为准备的不充分,造成了洪涝灾害的范围与深度扩大,使得损失非常严重。

 

3 优化基层水利工程防汛的策略

 

第一,加强基层水利工作建设的质量。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基层水利工作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另外一方面,对市场上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通过专家组加强考察。对建设基层水利工程企业进行考核与对比,选择最优企业。为了确保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保障,进行水利建设之前,签订详细的协议,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与监督。

 

第二,加强物资储备工作。一方面,平时加强防汛的常规工作,另外一方面,发生洪灾时的防汛工作尤为重要,需要足够的防汛物资作为保障。基于此,必须在平时就要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首先,对防汛物资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确保防汛物资的数量;其次,对防汛物资机械等进行定期的维修,确保防汛工作中物资支援能够及时。

 

第三,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要强化。基层水利站负责人一方面要重视基层水利基础设施质量,另外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加强有关制度与规章的建设,从而确保防汛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条不紊。基于防汛工作的经验,负责人对健全的救灾工作流程进行建立,对防汛工作预案进行构建,从而具有充足的方案应对洪灾事故。

 

第四,提高预防洪灾的警惕性。洪涝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所以必须提高对防洪工作的警惕性。平时工作中,对预防洪涝灾害要加强宣传,利用宣传手册的发放、宣传标语的张贴等,使得人们的防汛警惕性提高。另外,对防汛工作需要加强防灾预警的演练,对防汛工作的有效落实性进行检查,从而确保能够有效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4 结束语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82-1

水利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县,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为主。如果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出现问题,必然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如何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更满足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发展的全新要求,农村水利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

(1)河道调蓄、抗灾能力不足。尽管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建设了不少高标准防洪工程,但大部分工程主要是针对城市和主要河道防洪,而农村中量大面广的乡镇级河道,防洪标准整体上不足10年一遇。特别是随着农村各类工程建设、生产活动的频繁,水土流失的加剧,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和耕作方式的改变,造成了河道淤积问题尤为突出,形成“旱时引不进,涝时排不出”的尴尬局面,引排调蓄能力明显下降,抗御水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

(2)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饮水安全形势严峻。农村水生态环境恶化,对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导致不少地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同时,因工业废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河道成了垃圾场、纳污池,造成河道、湖泊水环境不断恶化,不仅影响农业灌溉,更为严重的是影响到农村饮水安全。

与此同时,当前农村已建成的大部分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不高,除坝区以外的大部分乡镇供水量,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全县九个乡镇中有五个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且供水量不足。

(3)近几年虽然加大了西部开发,但农村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农村水利由于其社会公益性大,自身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小,自农村“两工”取消后,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减少。面对庞大的农村水利投资需求,虽然各级领导想方设法立项,争取上级资金,但因乡镇级财政实力不强,配套资金往往难以落实。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这一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制约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与质量。

(1)做好新农村水利规划

针对我县新农村的水利现状、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强化政府行为,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引导力度。实践证明,依靠政府行为,是搞好水利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初步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先进的农业灌溉用水制度,加大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2)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利服务的对象起了较大变化,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水利从过去主要解决防洪排涝、农业灌溉问题转变到现在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水利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必须通过创新投入机制,走多渠道增加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新路子。要加强农田灌溉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普遍受益的骨干河道疏浚工程、主要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跨乡跨县水资源调度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等,必须由政府负责,财政出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的全面落实。加大社会投入,积极融资,积极引导农民投入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田间以下的水利基础设施,农户是受益主体,主要由农民出钱出力进行建设和维护;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协调使用各种资金,形成合力。

3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的措施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切实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

3.1创新思路,实行政策性引导

我县农村水利设施维护任务较重,首先应依靠政府、依靠政策,合理规划农村水利项目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农业水利补助资金,争取上级资金的落实,对辖区内的农业水利项目工程进行修复建设,待修复完成后进行产权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重视水利设施管理。

3.2合理规划,稳定和加强基层水利队伍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应稳定和加强水利管理服务队伍。针对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设置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员,首先应明确机构性质,按照水利部有关编制规程进行重新核定。纯属公益性质的由财政全额拨款;属经营性质的则应整体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运作。

3.3科学管理

建设水利工程的意义篇(10)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首先对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我国之所以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可操作性建议和对策。

1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建设了8万多座大中型水库,并且大多数都有配套的渠系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层面看,政府过分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由此导致原有的水利工程得不到维护,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我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部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来实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来推进。

2.1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改革发展与建设推进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改革力度,才能为社会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在加强“三农”问题改革尤其应当首先实施的决策。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农业发展,这样就确保了农产品供给,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更进一步对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2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耕地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等诸多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改进灌溉技术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稳定粮食的产量。从长远来看,对于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2.3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分有必要。

3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1 工程建设质量低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3.2 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3 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

老工程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机制,一些老工程年久失修,过早的失去了其功能,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3.4 工程建设规划、监督不利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 我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对策

基于上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近阶段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结合,由传统的农田水利向现代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农田水利转变,建设与新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农田水利,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跨越发展。

4.1 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合理进行利用与保护

众所周知,农业是低收益产业,而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更应当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农业建设改革方案的实践中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不断加大前期投入的引导资金,同时各地还应当用足用好财政的投入政策,确保上级水利项目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进而调动农民群众的投入积极性,产生兴修水利的热情。

4.2 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发挥整体效益

针对上述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政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期,应当以长远、统一规整的思想进行设计,使得新建工程与原有工程相配套,并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探索多种有效的形式,充分发挥已在建工程的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机制顺利有效的运行。

4.3 加强水利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

政府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集体意识以及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利用及保护氛围,从而才能使农田水利建设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功能,更好地造福国家,造福社会,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下一篇: 营养与食品卫生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