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4 10:47:30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16-05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乡村文化辐射场的乡村学校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因素影响,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学校原有的文化形态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文化建设要求逐渐显现出不和谐表征,进而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试提出调适路径与策略。

一、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样态

通过对河北省和天津等地区乡村学校的实地考察,发现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已取得不菲成绩,文化内涵得以更新,文化自信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形态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和亟待改进的方面。

1. 崇尚权威、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

当前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一种崇尚权威和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家庭本位的影响,崇尚权威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调查发现,这一点在农村学校文化中表现更为突出,乡村课堂教学中教师本位现象依然严重。在对1 200份针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有70.8%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自己的预设展开;有74%的乡村教师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必须督促才能学。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乡村学校文化较之城市学校文化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特征。此外,即使同样是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学校文化也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2. 相对封闭、较为保守的文化氛围

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乡村学校受其地域限制、交通不便、获取相关信息困难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再加上乡村学校文化与自身乡土情怀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性,对其他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天然敏感性和排斥性,因而又表现出相对保守的一面。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教师也难免形成相对保守的群体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相互疏远、缺乏合作与交流等。

3. 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乡村学生及其家长仍然将学校教学视为改变未来命运的跳板,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跳出落后的乡村,导致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仍然是乡村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调查表明,当前乡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仍然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必须经过考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有些乡村学校条件差、基础弱,但学校工作的中心始终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升学率的提高。正如一位乡村教师所言:“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中、高考的指挥棒和考试大纲进行题海战术。”这种追求升学至上、功利化的文化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乡村现实的需要,也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 离农明显、竞争激烈的文化取向

从理论上讲,乡村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一直存在“留农”和“离农”的争论,“留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新型农民,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离农”目标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应该与城市一样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升学服务 [2 ]。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离农”取向在乡村学校文化中存在一边倒的倾向。所调查的1 200名乡村教师中有75%的乡村学校教师赞同学校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有72%的乡村教师支持学生升学后能够离开农村有更好的发展。在升学至上、趋于功利走向的乡村学校文化影响下,当前乡村绝大多数学校只考虑到为精英学生升学做准备,忽略了为未升学学生就业打基础。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条件,会有一大部分学生因为达不到升学标准而放弃学业,而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被淘汰的大量学生往往学用分离,最终导致就业无门、创业无术,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

乡村学校文化表现出高期望与高压力并存的文化危机。乡村学校肩负着发展乡村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的艰巨任务。而乡村教师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和乡村文化的发展者。在被寄予高期望的同时,乡村教师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乡村教师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压力,即要千方百计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保证升学率;另一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乡村地区的深入,乡村学校教师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即改变过分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调查中一位乡村教师无奈地说:“现在很纠结,既要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又要为新农村发展做贡献,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种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得乡村学校教师难免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理念与行为相脱离的危机中。

二、当前乡村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乡村学校文化的实然状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等存在着一定落差,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差异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的冲突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着力改变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文化权利平等、文化政策一致、文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具体体现在乡村学校中即要求乡村学校教学既要传播优秀城市文化,又要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但当前乡村现有的文化特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冲突明显。同时,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校文化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城乡之间、不同乡村学校之间的这种文化发展差距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文化形态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冲突的表现之一。

2. 离农文化取向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的背离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并立志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新型乡村人。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根基,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的差距拉大,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许多进入城市大学接受教育的人更不愿意再回到乡村。他们之中的成功者更成为乡村教育的典范和乡村学生的榜样,这使得投身于乡村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乡村文化人才的大量流失。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乡村学校教学离农文化取向逐步突出,更注重为乡村学生升学到城市学校进一步深造和将来工作做准备。这一文化取向与乡村实现小康和建设新农村的任务不相适应,更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要求存在着明显冲突。

3. 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脱节

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外部教育影响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身心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前乡村很多学校仍然推行应试教育,单纯为了应对考试、争取高分,鼓励学生考上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借以改变自己的社会生活和将来命运。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狂热追求升学率,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中高考指挥棒展开。这种升学至上的文化追求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的落差

现代新型教师文化是一种开放、合作的群体文化,强调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与现代教师角色相适应。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要求乡村学校教师要走出孤立、封闭的文化拘囿,走向开放、合作的文化氛围。因为“合作给予教师之间开放、互信和支持,合作的态度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而且可以促进合作团队中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3 ]。但是,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群体文化氛围中,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合作意识、合作动机的培养。

5. 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的对立

乡村学校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教学中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主要表现为:他们习惯于按照一套符合自己习惯和经验的、安全稳妥的方式和方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喜欢过着平安和稳当的生活,对待教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得过且过思想,对待新课程改革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心理。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面临的高期望与高压力的文化危机与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表现出明显的冲突,使乡村学校教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高期望与高压力的并存使乡村学校教师承认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心也渴望不断学习和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却安于现状,不愿和不敢冒险,既不愿面对新的挑战,又害怕尝试新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三、乡村学校文化重构的路径

1.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根植于乡土文化自觉,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陆不可能走单一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必须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 [4 ]。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乡村学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育立足于乡土实际,综合考虑广大农民和乡村学生多方面的现实需要,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价值,树立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逐步形成文化自觉。但是,“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5 ]要实现乡村文化自觉,就需要首先明示乡村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发挥乡村学校的文化堡垒作用,改变过去单纯为升学服务或单纯为当地乡村发展服务的“离农”与“为农”的单一价值取向,重新确立既为提高学生基础素质服务,也为学生升学、就业及创业做准备的多元价值取向,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再造,突出乡村学校文化的特性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城乡教育格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乡村学校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乡村学校文化再造是乡村学校改进和发展的核心。“学校文化的再造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合作关系,变资源掠夺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 [6 ]乡村学校文化的再造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背景,既要传承乡村几千年来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吸收当前的多元文化,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中精华元素的贯通。具体来说,即走出过去从城市文化角度研究乡村学校文化,用城市学校文化来同化乡村学校文化的误区,要在对我国城乡教育整体把握、关照全局的同时,深思乡村学校文化应有的特质,从乡村文化的发展入手来把握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城乡教育一样化,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特征短期内不可消除,并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在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自身文化的特性。

3. 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

新课程改革目标在于营造一个宽松的鼓励创造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教学改革发生于教师的教学第一线,发生于每一所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着眼于乡村学校文化更新,就是要改变乡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现状,改变乡村学校升学至上、趋于功利的文化追求,树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适应,即促进以往乡村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以升学为唯一追求的考试文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和安于现状的保守文化逐渐转型,使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使乡村学校教师逐渐形成开放合作、追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文化相适应。具体来说,要求乡村学校管理者从事务型领导转变为学习型、创作型和战略型领导,管理方式由执迷于控制转变为鼓励创造,营造合作的组织氛围 [7 ]。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育目标,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为乡村学生在提高基本素质的同时,或继续升学或选择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在师生关系上乡村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向学习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在此过程中开展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4. 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学习共同体,搭建乡村学校文化繁荣与创新平台

学习型学校是与学校发展的较高层次阶段相适应的一种学校管理模式,与科层制学校相对应,学习型学校建设“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组织学习,让组织成员融入到组织学习中,进行对话,追求差异,挖掘信息,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最后形成共识” [8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主体是团队或学校本身,要求加强团队协作,学习内容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和促进知识流动来实现。这就要求乡村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整个学校的学习能力,并树立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能够适应学习型学校建设要求的乡村学校文化,即走出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的文化氛围,走向开放、合作、创新及积极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为乡村学校文化搭建繁荣与创新的平台。乡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知识共享和反思对话。互相交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交流他们的教学实践及反思,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形成以学为主、合作共享和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的新型的乡村学校文化。

5. 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特岗教师工程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该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乡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乡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乡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乡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乡村学校教师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相对封闭、保守,在工作中往往相互提防,对自己的长处秘而不宣,对自己的短处处处遮盖,形成封闭孤立的文化氛围;他们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经验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形成安于现状的文化情结;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以及行动研究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总体素质还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学校应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工程,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师资力量。乡村学校要充分发挥特岗教师的优势,如年轻,有活力,对工作有热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比较高,在培训上既可以缩短上岗时间,又能很快进入角色等,以推动整个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特岗教师工程为切入点,服务于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乡村学校改变过去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与现代新型教师文化理念不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氛围,形成开放合作、勇于创新、追求自我发展的新型乡村学校教师群体文化。

参考文献:

[1]解飞厚.基础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94-395.

[2]阎亚军.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位的质疑[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1-12.

[3]吴 薇,杜学元.论我国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3-138.

[4]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GASSON(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Fleischer(1997)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方面。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并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杜江等(1999)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主客互动关系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12〕;过竹(2000)等在对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案例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地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社区参与是维持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三)研究目的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难免存在产品雷同,整体接待水平低等问题。比如,都江堰乡村旅游多是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旅游活动以就餐、钓鱼、采摘和打牌为主,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层面上。震后在都江堰乡村旅游恢复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

针对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以及对农村和农民影响的不断加大,本文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本文首先在乡村旅游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点、产生与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

(2)评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查找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由此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现状,走访考察部分乡村,了解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第二部分通过市场调查及分析,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找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5)结论。总结和回顾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三、论文框架

1、绪论

(1)选题依据

(2)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及特点和模式

(1)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

(1)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

(2)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①效益分析

②条件分析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乡村社区也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①。但与此同时,一些乡村旅游社区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直接面临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下降、城市化或商业化现象加剧、乡村景观特征减弱并迅速进入衰退阶段的发展状态,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1]。乡村旅游社区复杂的演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2]、社区增权[3]、社区治理[4]和社区居民感知[5]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景观空间的演化是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相关研究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向良性方面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文献研究

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概念内涵

景观是地球表面的动态系统,是包括地球表面的沉积物、岩石、土壤、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形态等复杂体,而且还包括空间结构内在的能量物质变换过程[6]。景观通常可以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大小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完全未受到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景观,称之为自然景观;第二类是指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景观,称之为人源景观。对这两类景观进一步划分,自然景观又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改变景观,人源景观可分为自然―人源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人源景观是指那些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之后还是能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的景观,而文化景观则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有意识地建立的景观[7]。乡村旅游社区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在乡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其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区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方面,它是由地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并产生和发展而成的[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分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9],乡村文化景观的核心是聚落和土地利用[10]。

综上,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地域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总和。如表1所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部分,其中,聚落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各种房屋集合所形成的景观,包括民居、厂房、社区公共建筑等;民居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房屋景观,包括居民住宅内景、外观以及其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土地利用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由于不同用途的土地所形成的景观,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旅游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内容。

1.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

(1)符号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形成及演化机制。陈岗等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景观的形成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景观经过旅游开发后就形成了旅游景观[11]。根据符号学理论,当旅游者对乡村社区景观产生“凝视”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乡村社区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旅游者的时候,景观符号就从自在的景观符号转换成为乡村旅游景观符号,形成了新的“能指”和“所指”。作为自在的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实质是通过本地居民、当地政府、外来开发商等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意义博弈”最终形成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过程。在“意义博弈”的过程中,由于旅游开发运营商的现代文化背景和旅游者的外来文化背景,使得乡村旅游社区遭受现代商业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击,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因此,旅游文化主体意义博弈所形成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就是乡村旅游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演化的解释是将社区旅游景观形成的过程视为意义主体博弈的结果。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一定会导致商业化和城市化并最终会使乡村旅游社区景观走向消亡,也即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演化是单维的(最终走向消亡)。这种单维演化理论是针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长期演化而言的,忽视了乡村旅游社区在某一阶段通过创新而走向复兴的可能,因此,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解释存在一定局限性。

(2)传统经济学及地理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城市化解释。池静等应用经济学“公地悲剧”等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性被削弱、城市化和商业化日趋严重的现象进行解释[12]。乡村旅游资源公共产权的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在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的发展对公共空间无度挤压,公共管理的无效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短缺损耗了社区核心资源,损害了社区旅游品牌形象。钟伟运用城市化理论构筑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化问题”这一概念,探讨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两种不同情况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危害并从宏观背景、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3]。乡村旅游社区的主要客源是渴望体验乡村文化景观的城里人,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民,城里人虽然渴望体验“乡村性”浓郁的乡村文化景观,但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仍然是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在游客消费习惯的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向往城市化生活的双重推动下,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不可避免[14]。可见,传统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重点关注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但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历史过程和机制并未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2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等因素和经济地理相融合,借鉴达尔文主义的遗传、变异、选择及演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等概念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景观演化给予了有力的解释[15]。相对于传统景观空间演化理论的解释,演化经济地理更加注重对区域经济景观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分析,其假设更加“真实”,对现实问题也更具解释力[16]。因此,本文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置于演化经济地理视野下,借助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路径依赖等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分析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的演化(图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的演化共同决定,这个演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方向演化,每一时点将会形成一个演化面,最终形成景观空间演化。在该分析框架中,遗传机制、变异机制是景观空间演化的内部因素,选择机制、关键事件和起点状态是外部因素。

(1)遗传机制。正如生物体具有遗传基因一样,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三个层面在演化的过程中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遗传基因实际上是乡村旅游社区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乡村旅游社区民居建筑风格的继承、相对固化的聚落分布等。

(2)变异机制。在自然界中,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变异对生物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理,就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而言,也存在变异,如在旅游等产业的冲击下民居建筑风格和聚落形态的改变、社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等。

(3)选择机制。自然界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解释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机制是决定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方向的重要力量。

(4)关键事件。演化经济地理还认为,外部环境的突变对区域的演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偶然因素的触发机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还受社区外部环境突发性因素影响,如交通条件改善、重大政策或社会因素影响等。

(5)起点状态。不同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起点不同,对其演化的方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体现了随着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而在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迁,其本身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演化特征的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的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路径依赖过程可以划分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锁定(或创新)阶段,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每一阶段都是随着产业变迁的变迁而发生演化且每一阶段都形成各自的演化过程和机理。

(1)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独特的民居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田园风光……,这些社区景观在外来旅游者“凝视”之前都只是乡村社区景观而已,旅游者的“凝视”使之从乡村社区景观转化为旅游景观。因此,在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的演化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向旅游景观空间的演化做准备或者创造机遇,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机遇成熟,乡村社区景观空间将开始向旅游景观空间转换。

(2)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当旅游者进入乡村社区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乡村社区就逐渐完成了由社区景观空间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的转化。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景观仍主要保持着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但同时,旅游者的进入使得乡村旅游社区产业发生演化,社区逐渐出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此推动原有景观空间发生变异,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增多、旅游基础设施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增多等方面。在此阶段,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产品处于开发成长阶段,供小于求,选择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因此该阶段主要是在遗传和变异机制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逐渐形成。

(3)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发展阶段。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加速,接待游客量快速上升,景观空间变异加快,吸引外来旅游投资商进入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商业用地增加,乡村集体用地减少。同时,社区民居内外景观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外来旅游投资商在乡村旅游社区投资建设的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将使得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现象更加明显。此阶段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开始产生作用,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规模较大、营销和经营能力较强的经营户接待游客较多,规模不断扩大,侵占庭院景观,同时农家乐经营户和外来投资商也开始了市场竞争。

(4)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锁定或创新阶段。在路径依赖规律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停滞或衰落,由此社区景观空间将进入一种“锁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固化,旅游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外来旅游投资商经营不景气并逐渐闭门歇业,农户接待游客量显著减少,乡村社区景观破败,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逐步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如果此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通过创新(变异)寻求新的演化路径,就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创新。在促进空间创新环境的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会走向创新和变异,从而进入新一轮演化。

4 案例研究: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4.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走向衰落,由此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前卫村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后,前卫村乡村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村有108家农户开办农家乐。除此之外,前卫村还引进外来资本建立了“木化石馆”等景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前卫村旅游门票收入500万元,全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为了掌握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和事实,研究者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搜集等方法。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调研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

4.2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分析

自1970年建村,到1999年正式开始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再到2011年开始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崇明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大致经历了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景观空间形成阶段(1999~2004),景观空间发展阶段(2005~2010)和景观空间锁定阶段(20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各个层面演化过程及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4.3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机制分析

如表3所示,在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前卫村围垦后形成的景观空间起点状态体现了农业产业特征,1978年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前卫村产业发生巨变,1981年开始和上海市长征联营厂合作开办工业,这一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其发展轨迹,传统农业产业发生变异,走上了村办工业的发展道路,乡村工业的发展使景观空间产生变异。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前卫村村办工业发展陷入困境,与长征联营厂和上海市牙膏厂合作失败这一关键性历史事件终止了原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遗传机制作用下,乡村工业发展阶段所积累的良好的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知名度为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打下基础。1999年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并迅速走红这一事件直接推动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这一关键性事件更强化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10年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这一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逐渐崛起,竞争日趋激烈,选择机制发生了显著的作用,前卫村农家乐的吸引力逐渐下降。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中风病倒使得其发展所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陷入停滞和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

5 结论及展望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可以划分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旅游景观空间发展阶段和旅游景观空间停滞或衰落(复兴)阶段,每一阶段演化特征和机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景观空间的演化呈现出城市化和商业化的趋势。在聚落景观上,随着景观空间的演化,旅游设施和商业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在民居景观上,开办农家乐农户住宅内外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商业化氛围浓厚;在用地景观上,农业用地面积不断缩减,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道路广场用地大量增加,最终推动景观空间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

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缺乏定量分析研究,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过程和机制以描述为主,缺乏量化研究成果支撑;二是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阶段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仅以描述性分析为主;三是案例研究仅以前卫村为例进行验证,缺乏更多乡村旅游社区案例的支撑。以上这些不足有待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 旅游学刊,2006,21(3):8-9.

[2] 保继刚,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 地理学报,2006,61(4):410-413.

[3] 郭文.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 旅游学刊,2010,25(3):76-83.

[4] 王林. 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以广西龙脊梯田平安寨村委会选举为例[J]. 旅游学刊,2009,24(5):67-71.

[5] 杜宗斌,苏勤.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 旅游学刊,2011,26(11):65-70.

[6] Thomas M F. Landscape sensitivity in time and space―an introduction[J]. Catena, 2001, 42(2): 83-98.

[7] 汤茂林.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70-79.

[8] 王云才,石忆邵,等.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19.

[9] 房艳刚,刘继生.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J]. 地理研究,2009,28(4):968-977.

[10] 金其铭. 试论文化景观[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0):84-88.

[11] 陈岗,黄震方. 旅游景观形成与演变机制的符号学解释―兼议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城市化与旅游商业化现象[J]. 人文地理,2010(5):124-127.

[12] 池静,崔凤军.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7):17-23.

[13] 钟伟. 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及防范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7-69.

[14] 邹统钎.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 旅游学刊,2006,21(3):8-9.

[15] 胡志丁,葛岳静,等. 经济地理研究的第三种方法:演化经济地理[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89-94.

[16] 颜银根,安虎森. 演化经济地理: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第二座桥梁[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 788-796.

[17] Martin R. Roepke Lecture in Economic Geography―Rethinking Regional Path Dependence: Beyond Lockin to Evolu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86(1): 1-27.

[18] Mulan Ma, Robert Hassink.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rea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1: 89-109.

Evolvement of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Landscape

in Qianwei Village, Shanghai

GONG Wei1, ZHAO Zhong-hua2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费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5)

[作者简介]黄向阳,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王菊华,供职于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14―03

为了解中部农村地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现状,2008年7月,笔者以湖南省石门县雁池乡为例进行了调研。雁池乡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农村地区乡镇,位居湖南省石门县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1995年由原雁池乡、杨柳乡和苏家铺乡合并而成,现辖20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约3.4万。

一、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现状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现状。2007年末,雁池全乡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45万元,比2002年增加82.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7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531元,这一收入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民人均4427.5元的水平,也落后于湖南省农民人均4194.1元的水平,但这一水平在相对偏远的雁池来说,收入的变化却是相当可喜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带来了村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村民们也在改善家庭的文化设施条件,全乡居民的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雁池村居民家庭电视普及率更是达100%,乡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已经全部实现有线电视入户,全乡非有线电视用户地面卫星接收装备普及率达到90%以上,VCD普及率接近100%。乡政府建设移动基站以后,3.4万居民中已经有了5000余部手机,部分家庭开始拥有电脑。

(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时间分配现状。农村的经济发展不仅给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方面,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村民已经完全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村民开始科学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在劳动力效率不断提高和种植作物多样化的趋势下,雁池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村民已经将自己的日均劳作时间进行了调整,即使在农忙季节,村民也只是在上午5点半到10点,下午4点到7点半之间劳动。而农闲季节,村民获得的空闲时间更多,大量空闲时间的出现为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变化,晚上10点以前上床睡觉的村民已经相当少,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从事娱乐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状况。由于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的,全乡60岁以下智力正常的成年人中仅有一人是文盲,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都是小学毕业以上水平,文化素质的整体改善为雁池乡村民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国家政策基础。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雁池乡政府自2006年开始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中,开始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抢救发掘、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雁池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雁池乡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欲望、消费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下,雁池乡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现状与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在雁池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雁池乡政府已经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过去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雁池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即使作为雁池乡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雁池村也没有图书室、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公共阅报栏、书店、电影院。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

(二)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许多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使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单调,在场地设施的制约下,村民除了打牌以外几乎无法开展任何文体活动。玩牌致赌的现象在雁池乡居民中不断地蔓延开来,风的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雁池村民的生活与生产。为防之风蔓延,雁池乡雁池村村委会曾在2007年初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要求村民不得参与,不愿毁掉自己生活的雁池村绝大部分村民也自觉配合村委会的禁赌令。但文化生活的贫乏与空闲时间太多及精力过剩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之间的矛盾最终使村委会的禁赌令不了了之,村民在无奈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回到了牌桌上来。

(三)群众性文艺活动严重缺乏,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阻。由于活动场所的缺乏,雁池乡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大型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雁池村妇女主任覃业荣告诉我们,这些年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空闲时间多了,大家也想聚在一起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村子里一群中老年妇女自发地组织了腰鼓队和秧歌队,她们自筹经费购买服装、器具,自费派人到外地学习,但最终由于缺乏活动场所,排练的机会很少,更谈不上组织演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开展起来,既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贫乏,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一旦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消失,农村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农村文化建设就很难搞起来。

三、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文化生活需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要求地方政府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场馆建设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一)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使农村公共

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起来。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税费改革给当前地方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集体经济不发达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乡镇政府面临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针对资金困境,乡镇政府要加大融资的力度,加大文化站所和场馆建设,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要将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到小城镇规划中来,雁池乡党委书记郭峰在谈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时说,针对村民们对文化活动场所的需要,乡政府在街道建设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小型文化广场建设的土地预留,建成后的小广场将作为公共文体活动和村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场所,同时搞好乡村文化站、室的建设,努力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二)加大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力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力度与热情直接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乡镇政府在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搞好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村民的参与,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6)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7)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Www.133229.COm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1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1.1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美好乡村景观区别于乡村景观,景观组成上应是侧重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以及与乡村聚落形态空间毗邻的生态山水格局、历史人文形态、农业生产景观在物质形态空间的整合;景观内涵上表现为集历史见证性、村庄特色、标志性风貌与品质于一身,展现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的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

故,美好乡村景观是构成乡村形态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乡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形象要素。关于美好乡村景观的设计,强调不仅注重乡村的自然生态、地理特征,还应体现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传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1.2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

在笔者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在思想方法、整体目标的设定及价值取向上,与城市设计存在内在的空间关联。蕴含文化传统、历史肌理空间特征的美好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关注的特质性所在,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通过城市设计这一手段更好地得以维护和落实。

(1) 思想方法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实质上是一个注重乡村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乡村景观历史文化的设计,强调在遵循审美性、地域特质性及历史文化继承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场地内的美好乡村景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与乡村的空间、肌理关系。

城市设计是基于乡村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现状相关问题把握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文化、艺术、审美的表达,它注重从村落意象关系的分析入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从战略上来确立城市设计的基本命题,并以此指导空间形态设计。

(2) 价值取向与整体目标上

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提升,价值取向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与核心价值在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的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强调乡村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由此看来,美好乡村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在整体目标与价值取向上存在内在的空间契合。

2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美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基于美好乡村形象特色体现与美好乡村景观特质空间生成与发展下的城市设计问题。应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指导下,把握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的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其空间生成的特质是基于美好乡村景观历史信息的可读性。设计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与“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审视需要以敏锐的认知力,对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寻找它们的形态结构、该结构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域特征的关系;而特质性生成下的文化传承发展,不只是复古与怀旧,也不是对历史肌理空间地简单复制,而是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时展品质的关系。

(3)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应从战略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展开:

1、战略层面上,基于乡村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整体意象感知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好乡村景观空间特质的比较、筛选和提炼,进而确立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的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

2、空间设计层面上,应在传承与发展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整体乡村景观品质的命题指引下,首先把握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而对美好乡村景观空间进行空间构筑,梳理历史见证性场所空间与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空间的内在有机关联,确立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是具体形态空间设计,在具体形态空间设计中,应重点把握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于一体的美好乡村景观功能与形态空间的塑造。

3 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技术路线

4 案例分析――安徽东至元甲山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

4.1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把握

4.1.1 元甲山基本概况

元甲山村地处安徽省东至县泥溪镇,与江西彭泽浩山乡毗邻,坐落在皖赣交界新岭梅山脚下,村庄已有千年历史,三面环山,流水绕村,一万多亩生态天然林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源于该村千年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又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的现代品质性需求,项目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把握元甲山乡村整体空间的历史文化性、美好乡村景观特质性的同时,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1.2 村落意境感知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元甲山庄地处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三面环山,四面环水,自古有“峰峦叠翠、曲水环流”的美誉。一万多亩原始生态天然林,终年潺潺流水,四季鸟语花香,山庄有:“玉兰迎春、曲水环流;明山烟雨、双峰晚秀;新岭松涛、龟鲤争流;古杏似桅、虎啸群山”等自然景观。由此构成了山水聚落的优美生态景色。

(2)地域历史、文化意境感知

地域历史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它以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融入到乡村的各个部分,是乡村特色打造的源泉。元甲山地域历史文化包含独具特色的“船型”村落形态、饱经沧桑的历史遗存、风格古朴的传统民居,加之深厚的耕读文化、徽州文化,它们作为元甲山村庄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反映出乡村的地域文化内涵。

4.2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的确立

基于对元甲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历史文化意境的感知,结合对乡村历史肌理的分析与美好乡村景观要素的审视与提取,将美好乡村景观城市设计命题确立为:营建集山水田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旅游文化与时代精神风貌的,独具文化特质与文化传媒形象品牌的当代中国美好乡村景观的城市设计。设计从解决村庄建设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通过对美好乡村景观特质要素的挖掘与提取、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和文化传承意义乡村建筑景观的建构,将城市设计与美好乡村景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互为整合,以突出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的文化、艺术、审美。

4.3 美好乡村景观形态空间设计

4.3.1 整体景观空间构筑――山水田园意象的强化

源于对村落水系历史与时代品质、村落原真性体现等目标的把握,以及生产、生活水域在村落营建的历史发展中融入元甲山村民的情致――船与帆的村落历史形态空间的思考,整体景观空间建构应重点突出环村水系生态、田园、自然的品质,对部分节点空间,加强水口、水圳场所空间的构筑,努力建构“山水村落”的生态田园环境意象。

4.3.2 特质形态空间设计

(1)历史见证性景观场所空间的营建

1、自然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百年玉兰场所空间

百年玉兰位于村东公园,也是东侧进入元甲山的第一界面,从现状来看,作为第一界面,相对来说缺乏标识性;村东公园内树木种植散乱,村口的百年玉兰处于其他树木的包围之中,位置并不凸显。

基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保留村口生态公园,在空间上凸显百年玉兰,并结合百年玉兰营造元甲山村口门景标志性场所空间。村口门景的打造是以元甲山历史文化内涵与历史建筑形象特质的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运用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房屋内部结构与外部山墙形态的形式组合凸显“村”的意象;青条石肌理的踏步高台和百年玉兰隐喻“船态”、“桅杆”,从而突显元甲山村落“村在船上”的地域历史特质性。

2、人文景观场所空间的营造――王家花厅场所空间

源于王家花厅作为元甲山历史遗存建筑文化艺术的见证性空间,设计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凸显花厅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艺术和审美。

① 空间形态物化

24天井的花屋建筑群,如今只剩一方残垣断壁,保留那方残垣断壁,既体现出花厅的历史性、可读性,又展现其真实性。利用构架对墙体做加固性处理,同时以残垣断壁为背景,在其周边新建亭廊。通过亭与廊的结合、亭廊与水景的结合营造场所空间,并力求“残垣、断壁、亭、廊”的历史空间品质与整体空间外部环境的整合性与协调性。

② 场所空间景观环境营造

亭廊与水景的结合,形成庭院空间,同时两处圆雕的点缀,一人经商回家,一处女人带孩在家,使整个空间灵活有度,体现出徽商荣归与徽州民居的古韵风采。

(2)文化传承意义的文脉延续景观空间设计

元甲山的民居建筑设计整体风格在采用现代化功能布局、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传承了地域文化特色:建筑形态上沿用了当地双坡屋顶与人字形山墙以及折线式马头墙的组合;雨棚形式以元甲山民居建筑山墙元素为母题;整体建筑色彩上传承了元甲山传统民居建筑的白色涂面搭配青砖墙面的立面色彩肌理;住宅主房与附属房的组合以及附属房之间的组合形式,亦是沿用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方式。

乡村民居建筑设计,是对地域性建筑肌理的传承与发展。设计从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提取元素,并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从中引申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村民住宅。建筑形式方面,广大村民喜欢“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质的建筑,因为现代化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乡土化”则可激起村民们对大自然,对他们所熟悉的当地环境、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亲切感。

5 结语

探讨美好乡村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保护美好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改善目前杂乱无章的美好乡村景观现状,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致力于美好乡村整体环境的文化、艺术、审美,这也是笔者行文的意义所在。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研究仅仅是漫长路途的一站,寄希望抛砖引玉,以期美好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的更多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俞莉莉,郝日明;乡村景观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金陵科技学院院报;2008(24)

【2】吴益芳;乡村景观文化表现手法初探;青海农林科技;2010(3)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4】吴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以安徽东至尧渡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为例;城市规划;2007(5)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9)

然而,当下关于乡村老年群体的各种科普、文娱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却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已有的教育形式及其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乡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改进乡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与我国当下乡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情况严重不符。要改善这种被动的“落后”状况,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充分了解乡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把握住他们的主体特性。    

二、基于主体特性是有效实施乡村老年教育的前提与关键    

对乡村老年教育实施状况进行改进,需要建立在对乡村老年群体必要而充分的了解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开展行动,才能有的放矢,从容运筹。而且,国家之所以倡导乡村老年教育,就是要契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求,针对乡村社会结构老年化和乡村老年群体物质文化等生活状况欠佳的状况,帮助乡村老年群体“从健康、参与和保障等方面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促进国家和乡村改革建设的同时,实现幸福老龄化。老年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当一段时期,但在乡村尚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唯有从乡村老年主体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在深人把握他们主体特性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乡村老年教育,并达成预期目的。    

三、我国城市老年教育实践的启示    

我国省市县的城区和城镇(以下简称“城市”)的老年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段较长的历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综观这一历程中所走过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各种对策的实施与成就的取得,可获得重要经验,即应在对主体阶段性发展特征和发展需求进行深人研究、了解与全面科学合理把握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老年教育活动。乡村老年群体具有与城市老年群体迥然不同的主体特性,同时,由于地域环境差异、民族心理态势的差别,不同地域乡村老年群体具有多样的群体特征和发展需求。由此,未来我国乡村老年教育实践需要在借鉴城市老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遵循乡村老年群体的主体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四、当前我国乡村老年群体的主体特性    

(一)主体的规模性状    

一直以来,乡村人口都是我国人口数量的最大组成部分,与此相应,乡村老年群体也在我国老年人口中占据绝对数量优势,即使在不断城镇化的当下,“我国仍有近60%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在农村,他们大都属于“空巢”老人或“留守”老人,其中有部分人是失独老人、失偶老人或者孤寡老人。相比城市老年人,他们不仅队伍庞大,多处于留守或空巢状态,而且普遍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比较低,相较城市老年群体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不平衡,这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乡村建设需求极其不相符,严重影响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和国家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其自身以及农村留守年幼群体的生活生命质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主体的活动环境    

从发展老年教育的角度看,乡村老年群体所处环境更多的是充满了阻碍或抑制主体发展的消极条件,但消极条件中又蕴含和夹杂着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    

自然环境方面:乡村日益凋敝、破败,乡村老年人据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正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逝,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抹记忆。而文化环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建构起来的一种情境与氛围。

(三)主体的经济状况

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形塑了乡村老年群体贫困的时代背景,也造就了乡村老年群体贫困的逻辑起点。一方面,有关乡村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福利和基础保障体制机制尚处于不断完善时期,乡村老年群体在制度上缺乏充足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乡村老年人大多属于农耕人口,不具备相应职业技能,缺少稳定收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同时,随着社会变迁,乡村老年群体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去价值化”后,又过早、过多地把早年积累的财富非均衡性地转移到子女手中,致使自身晚年处于经济困窘状态。    

 (四)主体的社会地位    

总体来说,乡村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大多知识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只能通过简单的体能劳动获取主要经济收人。二是最基层的社交圈子。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从事着缺乏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这种生活环境使得他们日常交往的对象多是与他们状况相同或类似的群体,而鲜有可能与较高社会层次的人往来。三是“精英”群体的“仰望者”。他们长期困于“底层”,强烈渴望能够改善境遇,跻身上层社会生活,本能地把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群体作为崇拜对象,对他们充满崇敬甚至膜拜。四是悲哀的伤害承担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限制,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及维权的意识与能力,加之所处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相对易于受到各种伤害,受到伤害后又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五、主体特性视角下我国乡村老年教育发展建议    

(一)增强教育扶贫功能,扶助乡村老年群体增收    

一是针对乡村老年群体经济实力不足、职业技能低、“闲散”时间多的特点,可以在电视或广播等媒体上开辟适合乡村老年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建立专门的老人劳动技能培训与推广站点,提升乡村老年群体的劳动技能,扩大他们再就业和创收的机会。二是积极搭建平台,为乡村老年群体再就业提供机遇,帮助他们树立再就业的自信。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乡村老年群体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    

(二)提供多种文化娱乐形式和内容,丰富乡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    

一是在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上开辟适合乡村老年群体的文娱活动专栏,或利用乡村社区,定点定期提供适切的老年文化活动,加强乡村老年群体文化建设。二是积极开发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满足乡村老年群体的共同文化需求,挖掘和宣传当地老年教育中具有示范效应的文娱项目,促进区域老年教育品牌的塑造。三是积极发挥退休返乡的党政干部、教师与返乡自主创业卓有成就者在乡村老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加强科普宣传,增强乡村老年群体的健康科学生活能力    

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篇(10)

一、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底,石林已经拥有7个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34家乡村旅游经营点、观光果园13个,主要分布在石林至乃古石林公路沿线。以果品为主,兼观花赏叶,树种有甜柿、红梨、油桃、杨梅、布朗李等。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培育了以龙居园“农家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按照乡村旅游特点来分,旅游点中乡村民俗点9个,乡村休闲游点11个,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5个,乡村地文水文景观点3个,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点2个,乡村购物旅游点2个,乡村园林旅游点13个,现代新农村点2个,乡村康体疗养点2个,乡村传统农业点6个,乡村红色旅游点4个,乡村美食旅游6个。“十二五”期间,石林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43.01亿元,年平均28.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年均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成为石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及乡村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一)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

v观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来石林旅游的游客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中青年旅游者居多,职业方面以企业员工、学生、公务员等为主,出游者收入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出游时间以周末和假期居多。第二,乡村旅游者以近域性为主。从客源地看,游客大部分来自云南省内,例如曲靖、红河等周边地区,以及离云南省较近的浙江、广东等省外地区,,有少部分来自国外的民族文化考察专业人员。第三,消费者行为特征明显。以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传统文化考察和乡村风味品尝为主,自驾游的出游方式较多,家人、亲朋一起出游的占较大比重,游玩逗留时间一般为短期(一日游),平均消费水平较低。

(二)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就是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条件。

优势方面,石林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圈内优势,同时离省会昆明很近,具备良好的交通优势。此外,石林的乡村旅游产品契合消费潮流。劣势方面,石林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有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缺乏,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缺乏。机遇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之昆明市正在倡导旅游二次创业,这为石林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带来了良好机遇。威胁方面,石林首先面临着省内外其他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其次面临着旅游要素不全的威胁,对石林旅游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制约;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同样是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威胁。

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石林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石林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了石林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石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旅游开发资金匮乏,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石林县属于彝族自治县,很多乡村还处于贫穷状态,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集资金为主,尚未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因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所能筹集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制约了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来看,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道路、停车、娱乐、购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加之乡村旅游服务队伍中大多为农民,缺乏系统的服务和管理培训,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

石林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理规划。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乡村道路路况较差、停车难以满足需求、厕所卫生较差、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乡村旅游服务支撑看,农家乐、客房等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好,加之服务员多为村民,因而礼仪、态度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较低。

(二)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

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产品中,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居多,休闲、专项类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局限于果园采摘、农家乐、渔家乐方面。尤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多为古镇古村及古建筑景观观光,而反映石林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土民俗以及以彝族文化为底蕴的民族生活、刺绣文化、民间音乐、传统艺术、传统工具、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较少。

由于乡村旅游分布较散,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不强。石林乡村旅游开发点多面广,不同乡村旅游点之间比较分散且缺乏紧密联系,景点之间线路缺乏合理规划,游客安排不能实现统筹和协调,和城市景区(点)更缺乏有机联系。加上宣传力度不大,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知名度不高。

(三)旅游要素不全,生态文明程度低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六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对旅游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而且缺乏综合性的大型购物场所,娱乐场所匮乏,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

石林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随地堆放农业、生活废弃物,污水随意排放、厕所设施简陋,导致石林乡村旅游存在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旅游景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四、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

旅游转型期,石林要依托其区位、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旅游业二次创业、国家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外部机遇,努力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推动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完善资金支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石林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扶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除了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外,还要重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资与经营机制。通过制定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优惠措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参与建设的方式,例如参股、独资等等;同时,鼓励乡村旅游点周边村民以土地、房屋等方式投资入股参与建设,实现石林乡村旅游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确保筹集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资金。

石林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补助力度,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结合各个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加快乡村道路、卫生、环境设施改善建设,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和能源改造工程,同时逐渐推进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

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石林县首先要引导和发展农家乐、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园、现代新农村以及乡村自我发展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完善农田景色观赏、农活体验、垂钓、野味餐饮、住宿、游乐等旅游服务项目,大力发展都市农庄。其次,加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乃古石林现代农业休闲区、大叠水乡村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俱乐部、乡村康体养身、乡村生态、乡村度假村、企业庄园、产业庄园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形成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石林乡村休闲度假的产品体系。再次,注重民族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阿诗玛文化,发展古镇古村、主题文化村、乡村博物馆和乡村书画、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使石林的乡村成为阿诗玛文化体验的大观园和活化石。最后,根据消费层次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例如通过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推进多条线路的乡村观光游、生态游、度假游等,突出石林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

此外,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广泛利用网站、媒体、会议、节庆、合作组织等宣传媒介,加对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提高石林乡村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三)培育旅游业发展要素,重视生态环保

石林乡村旅游要在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传统要素,新建和完善餐饮店、宾馆旅社、购物超市、娱乐场所,同时优化旅行车服务,方便游客出行。重视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旅游知名度。

石林县还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保问题,努力改善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为此,石林要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建立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办法以及奖惩制度。通过乡村旅游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上一篇: 企业税收筹划的方式 下一篇: 试论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