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路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9 10:22:55

科技创新的路径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1)

1.1 财富金字塔结构的建立与BOWP群体

从社会福利角度考量社会群体间的区分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能力和现实消费状况。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水平,而且直接受到财富规模影响。因此,构建益贫化的科技创新模式,考察财富分层结构比收入分层结构更为可行。于是,借鉴收入分层结构思想,建立财富分层结构。按照家庭单位的财富拥有量划分财富阶层。民生科技产品需求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因此选取家庭单位的样本进行财富分层分析。

按照财富规模把人群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群体。顶层群体(TOWP)人数较少,但拥有社会财富量较大。中产阶层群体(MOWP)处于分层结构的中间层。财富少的或无产者群体(BOWP)为处于分层结构底层。当BOWP群体规模相对较大,而MOWP群体未能占据分层结构的主要构成时,财富分层结构呈现金字塔形。当一个社会财富分层结构越发趋向底层宽厚的金字塔形结构时,表明该社会的穷人越来越多,社会财富越发向少数富人集中,该财富分层结构越发不合理。当MOWP群体处于财富分层结构的多数群体且拥有社会多数财富时,财富分层结构趋于菱形,表明社会收入分配处于合理状态。社会财富分层结构由金字塔形向菱形演变并非是自发过程,只有通过经济社会系统的内生变量调整,才能阻止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累积,减缓阻碍社会融合发展的内耗力量累积。面向BOWP的益贫化创新即是调整社会财富分层结构趋向合理化演变的有效内生变量。

1.2 民生科技及民生科技创新的含义

民生科技注重民生导向,即是解决关于生存、生计和生活中最直接且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民生科技重点解决关乎人民在衣食住行和安全健康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民生科技创新需要以人为本且以民生为本改进关系大多数民众的生存、生计和生活境遇的科学技术。如何让民众更安全和更健康地分享科技发展成果是民生科技创新面临的首要任务。

1.3 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缓解社会分割的机理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这一态势表明,一部分中等收入阶层群体退化到金字塔底层,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TOWP群体集中,社会财富分层结构不合理所蕴涵的社会不和谐力量正在积聚。社会不和谐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将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内耗力量。然而,基尼系数仅是表明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合理性的静态预警信号,只要社会阶层之间能够形成畅通有效的浮动机制,社会的不和谐力量也可以逐渐消减。面向BOWP的民生科技创新正实现贫困群体向上浮动的正能量源。

面向BOWP的民生科技创新是淡化财富分层结构的阶层界限和驱动BOWP向上浮动的动力源: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可以降低BOWP群体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改善既有生活状态的门槛,即是BOWP向上浮动的主要驱动力F1。面向BOWP创新通过纯粹技术创新和改善产品商业运作模式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且提高BOWP群体的产品可获得性,从而降低低收入群体利用科技创新成果门槛;面向BOWP民生科技创新通过缩小低收入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之间的民生差距进而降低向上跨越难度,即是BOWP向上浮动的又一驱动力F2。科技创新缩小金字塔各阶层间的民生差距进而降低BOWP群体向中上层跨越的难度,从而形成向上跨越驱动力;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帮助BOWP群体摆脱固有的发展路径依赖,即驱动力F3。面向BOWP创新通过改善其社会文化价值,帮助BOWP形成“改变”的内在心理动力,构成上浮驱动力。

因此,BOWP群体向中上阶层浮动因科技创新引致的驱动合力F,驱动合力由F1,F2,F3等三项分力和其他影响驱动合力的扰动因素共同而成。从动态分析角度,社会财富分层结构始终处于持续转化的动态过程中。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便是引致社会财富分层结构动态转化的动力源。驱动合力可以促使阶层间浮动,总体浮动方向向上。并且,当驱动合力F足够大时,社会财富分层结构将发生改变。底层BOWP群体逐渐向上浮动到MOWP,金字塔结构将转化为较为合理的菱形结构。

2 PPTIFL创新路径设计

在PPTIFL的创新路径设计体系中,纯粹的技术创新与基于BOWP民生需求挖掘及市场细分定位的新型商业模式创新找到了现实可行的契合点。相对于突破传统商业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PPTIFL模式是在具体的技术层面的创新突破基础上,再结合商业模式层面的颠覆性创新,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层面实现降低BOWP享用科技成果的门槛。BOWP民生需求深度挖掘及精准定位、人文标签的塑造以及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捕获,建立了纯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互契合的支点。相比较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纯粹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传统商业模式创新,PPTIFL注重民生导向,注重降低低收入群体享用科技成果的门槛,关注缩小各收入阶层间的民生差距以模糊收入差距产生的阶层界限。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力图通过三条关键路径,实现包容性技术跨越。

2.1 挖掘BOWP民生需求

BOWP群体处于财富金字塔底层,其分享技术创新品的机会受到收入预算及财富禀赋的约束限制。这种限制导致其与MOWP和TOWP的民生差距扩大,民生满足维度的风险暴露程度更大。因此,充分挖掘BOWP群体的民生需求是实现益贫化的科技创新首要的关键路径。先从与BOWP群体民生紧密相关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公共安全等维度,进行BOWP民生需求挖掘。BOWP群体民生需求维度的需求挖掘,既符合改善社会发展状态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时也存在商业获利空间。因此,具备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可行性。根据BOWP战略,BOWP市场获利空间很大。企业挖掘BOWP市场潜力,面向BOWP民生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具备两项机会是BOWP市场是亟待挖掘的新兴市场,初始阶段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二是虽然单个BOWP受到预算和禀赋约束导致消费能力有限,但该群体的总体消费能量巨大。

2.2 超越财富分层边界的人文科技创新

PPTIFL的人文性体现在创新改变“金字塔底层”的身份标签。PPTIFL不是以低质低价降低BOWP消费门槛,导致其身份标签被强化,而是以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标签取代贫穷标签。因此,PPTIFL的人文性科技创新的微观路径:首先,遵循改变身份标签的理念,从力求避免创新产品打上贫穷烙印或身份标签出发,整合企业内外创新战略资源;其次,创新品的功能分割或重组,创新适合BOWP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再次,技术创新与商业运作模式互相促动,从改进功能和降低费用双重渠道入手,提高产品性价比,力求降低BOWP群体获得创新产品的门槛;第四,构建PPTIFL的人文标签,即通过PPTIFL创新系统实现BOWP群体对新产品的获取权,改善BOWP民生状况不是通过牺牲必要的产品性能质量获得而是因为企业创新的结果。通过PPTIFL体系建立稳定的具体的人文标签,打通BOWP群体向上浮动的人文通道。因此,面向BOWP民生的人文性科技创新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觉的商业运作行为,需要外在的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支持。

2.3 捕获社会企业家精神

所谓社会企业家精神是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和敢于承担创新风险和具有战略决策力的精神特质。社会企业家精神不仅仅存在或者依托于社会企业。一般的商业企业也可以存在或者需要社会企业家精神,可以依托微观的企业家个体或者具有相同特质的集体等物化载体。在具备社会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外部环境背景下,社会企业家精神对于PPTIFL创新系统创建和运转发挥引领作用的机理:首先、通过企业组织内部协商学习和内隐学习模式,实现社会企业家精神扩散。社会企业家精神引领PPTIFL创新单纯依靠企业家微观个体力量很难维系,需要符合社会企业家精神特质的默会知识的广泛应用;其次、敢于挖掘BOWP市场机会,识别BOWP民生需求。开发BOWP市场机会存在风险,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扩散支持企业面向市场风险,挖掘BOWP市场机会;再次、善于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运作PPTIFL系统。资源整合是社会企业家精神贯彻到企业运作PPTIFL过程中的基础支撑。通过资源重整,颠覆传统商业模式,降低BOWP获取科技创新产品的门槛,创造适合BOWP收入预算和财富禀赋约束的民生科技产品需求。

3 PPTIFL技术跨越轨迹的刻画及其技术跨越程度的衡量

Luc Soete首次正式提出了技术跨越概念,认为技术跨越是对技术发展路径某些阶段的省略,是一种非常规的技术发展方式。PPTIFL的技术跨越轨迹具有突变性和包容性双重特质,表现为技术水平总体向上发展的阶段性突变规律。

3.1 面向BOWP民生科技创新的技术跨越轨迹拟合

面向BOWP民生科技创新的技术跨越实质是非连续性技术进步。面向BOWP民生的技术跨越轨迹是在民生水平、财富水平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等三维度空间的技术跨越过程刻画。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呈现非连续性技术跨越的动力源:首先,BOWP群体的收入预算及财富禀赋约束给企业带来了成本约束,只有通过引进式技术跨越或者自主式技术跨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值功能,才能降低BOWP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门槛;其次,基于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支持,创造BOWP向上浮动力量的社会责任要求面向BOWP民生需求的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再次,BOWP群体消费能力提升,BOWP市场获利空间扩大,市场获利机会驱动和竞争推动,PPTIFL沿着三维空间实现技术跨越。

3.2 民生导向的技术跨越度量

在民生科技“为了人”的科技导向下,为了测度创新过程最终服务于民的程度,面向BOWP民生的科技创新引入技术跨越度这一过程性指标,用于刻画当存在技术跨越时技术进步改善民生程度。就现有的技术跨越度文献而言,存在多种技术跨越度测度方法。胡隆基等(2008)提出了基于研发效率的技术跨越度测度方法。吴晓波等(2010)提出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跨越度测度方法。在以民生导向的技术跨越程度测度时,基于研发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跨越度不能直接充分地测度科技创新直接服务于民的程度。

4 政策涵义

4.1 基于社会企业家精神对PPTFL创新的支撑,营造社会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

在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及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下,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建立适宜培育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环境,以求实现技术创新领域良币驱逐劣币。该环境是相对于创新企业而言的外部市场机制和宏观政策环境。就市场机制而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规制恶意模仿其他企业创新成果行为,有效地保护面向BOWP民生科技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对于以低质量换取低价格获得市场竞争力损坏BOWP民生改善的创新行为,有效的知识产权机制和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淘汰这种低水平创新行为。

4.2 模糊财富金字塔分层导致消费分层的边界,促进人文本性的民生科技创新

BOP战略理论已经论证了商业化运作可以实现BOWP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社会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细化BOWP的民生科技需求,实现益贫化的民生科技创新。BOWP市场需求规律是实用加上心理满足,即满足BOWP群体对产品的实际功用需求和摆脱贫穷的身份标签的心理需求。PPTIFL在市场运作层面,突破原有的以低质低价定位低端市场的传统行为,通过功能创造和重组分割的产品设计淡化BOWP群体的贫穷标签。以细分BOWP的民生科技需求和富于人文本性的市场定位,挖掘市场机会。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2)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特别重视,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1]。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途径,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是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2]。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创新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对前任科学技术的熟练掌握上,转换思维,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客观的对待,基于其原有的知识和理论,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约翰・齐曼说过:“科学就是对新事物的探究,对无尽为止世界的探索发现,也就是说科研的结果应该时常更新。一项研究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事情要添加新内容的理解,而是变换说法的复述,那么这就是对科学毫无贡献。”[3]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创新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经济实力和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具有接受知识快、思维活跃等明显特点,并且在高校,环境较为宽松,思想自由,更容易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提升国家整体的综合实力,影响深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客观可靠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措施至关重要。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和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科学精神缺乏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等。科学精神也是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求实精神不足、创新精神欠缺、怀疑精神不完备、批判精神不彻底的科学精神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即使存在外在压力,大部分学生仍然都具有一定的求实倾向,但是这种倾向有待加强和巩固,有一部分同学通过权衡利弊,然后视情况而定,且这部分同学有增长的趋势。

(二)学术造假、学术泡沫滋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里面就包括各种科研成果,部分不法商人通过组织专业的机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灌输科技创新是可以造假的思想。部分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给出了丰厚的奖励政策,但是面对学术造假的诱惑,有部分学生迷失了自己,为了获奖、保研加分不择手段,从而造成学术造假的现象屡禁不止,对潜心做科技创新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扰乱社会公平公正的秩序。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一些情况,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增长,且增长趋势显著,但是却经不起仔细的推敲。通过编造一些毫无根据但表象新奇的成果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这就是典型的学术泡沫。学术泡沫和学术造假的滋生,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劳而获的思想,是原本已有的本就不太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下滑。

(三)科技创新平台不足

优秀的科技创新成功需要多次的实践,并且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足够的设备和场地来作为支撑。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成绩优异,思维活跃,对科技创新既有想法又能够坚持,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制于场地和设备器材的限制,很多科技创新的想法只能“胎死腹中”,无法落实。

三、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实事求是的分析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是研究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途径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功利化”的价值取向

高校一直被认为是象牙塔,受外界影响很小。80年代,国家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追求自私自利化。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思想从国外如洪水猛兽般传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再以学习作为大学的唯一出路,而是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转向挣钱。

(二)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知识

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为应试教育,学校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学生的答案只要跟标准答案不一样,就被认为是错误答案,造成学生即使有新思想新想法也不敢提出,久而久之,在学生的思想中,课本上的知识成为衡量他们是否优秀的唯一准则,这种教育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想的萌发。

(三)教学技术的单一

先进且便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潘建广、何彗星、蔡卡宁等都曾提出: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了资源搜集和获取的成本[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5]。

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基础保障。认真、彻底地自我改造,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行动指南,依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监视自我,定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向不良思想观念和腐朽生活作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从根本上有科技创新的意识,进而达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可以从制度上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保障。改变以往的评价机制。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6]。

(三)适度改变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设计一些与以往上课的不同形式,或者运用一些多样化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唤醒他们参与学习、思考的意识。课外活动中,可以就地取材创设情景,把学习中的难点用实际操作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把知识与实践相联系,会让人觉得学习的书本知识有实际用途,并有主动意愿去参与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求实、创新以及团结协作等精神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锻炼和培养。

总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高校的期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Z].(教技(201 2)7号).

[2]田新蕊,王海英.创新能力实用教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21―22.

[3]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125: 23-26.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3)

科技创新智库是国家科技战略、规划、政策等各方面合理决策的重要支撑,需要深化科技创新智库管理的体制机制,使其成为创新引导、社会信任、国际知名的高端智库[1]。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正着力全面建O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现在需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因此,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智库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从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顺利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1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必要性

十三五以来,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专业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汇集于智库,能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1.1 科技创新智库有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十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我们应该把建立我国新型科技创新智库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来快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我们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会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万钢指出:“2017年将深入实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科技工作全面落实”。这些科学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智库的贡献。加快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有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落实,从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为实现科技强国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科技创新智库有助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十指出,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我们要贯彻创新、共享、协调、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2016年3月在上海时强调,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要加紧建设科技创新智库,为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铺好道路。

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将会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创新活力,进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作为拥有丰富专业化知识和背景人才的科技创新智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引擎的作用,从而加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

2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机制

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遭遇各种类型的阻碍。但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对于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机制,本节主要从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同步机制、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来进行阐述。

2.1 创新机制

《全球智库报告2015》已,我国智库数量共有435家。但是,在全球智库175强榜单中,中国智库仅有9家。这表明我国智库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智库的发展不能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还要讲究质量,其发展根本在于要创新,没有创新根本谈不上智库。智库的创新机制突出的表现在思想创新机制[2],能够进行自主创新,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这需要我们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

2.2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在激励中有些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善于利用激励,将会快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离不开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智库的发展起步晚,虽然近几年数量增长快速,但是,质量一直没能上去。这就需要采取激励的措施,推动智库之间的竞争,使其面临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迫使其进行足够的创新,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2.3 同步机制

根据“木桶理论”可知,智库的发展也主要取决于其内部较为薄弱的一块。所以,要想使智库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一定要注重使其短板与其他部分同步发展[3]。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人才等的支持,为此,科技创新智库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尽量使各要素同步发展,不能舍弃任何一项,并且使他们优势互补,进而促进科技创新智库整体协调发展。

2.4 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

政产学研用主要是以政府为基础,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促进,研究所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体系[4]。“用”主要是指满足用户的需求,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用。因此,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需要政府的支持,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配合,以及用户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进而快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3 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要想克服眼前的种种挫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完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打造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端智库。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环境健康化。从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3.1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任何政策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任何公民权利的实现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指出,要建设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来保证实施。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需要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

3.1.1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不被人所赞同,当今社会,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决策咨询制度应运而生,科技创新智库迫切需要建立。在保证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要注意集思广益,不能搞一言堂。还要建立多条渠道,聆听民意。全力推进决策科学化、透明化,并保证智库的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前瞻性、预见性、战略性。进一步提高智库对政府资政和辅政的能力。

3.1.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决策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集中一切力量战胜困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离不开每个公民的支持。政府与人民是~水情的关系,为了充分反映民意,政府要充分保证公民参与决策的权利。使公民充分了解政策、支持政策,进而推动阳光政府的建立。各种新奇的思想的碰撞产生创新,众多智慧的汇集形成智库,我国新型科技创新智库应运而生。

3.2 深化完善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不合理将会严重束缚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为了实现最终目标,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尽快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进行严格的绩效评估,畅通的人才交流,多元的资金筹措等[5],破除一切阻碍,努力打造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高端智库。

3.2.1 严格的绩效评估体系

有竞争才有进步,公平合理的竞争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科技创新智库的建立同样需要进行绩效评估,激发智库研究人员的斗志,使他们公平竞争,进而提高科技创新智库的水平。当然,科技创新智库的评估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如:质量、数量、报酬、成果转化量、科技水平、影响能力等。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时要综合考虑,可以使质量、影响能力和成果转化量等占比多一些,而数量、报酬和科技水平占比相对少一些。不同的占比,会产生不同得激励效果。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建立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

3.2.2 畅通的人才交流模式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更需要人才,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一是内部交流培养,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都应该认识到内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供交流平台,让各层次人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交流,例如:可以打开旋转门,让政府人才走进智库机构进行工作,政府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制定的政策将会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智库人才也可以走进政府工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内外交流联合培养,各高校、企业、政府等应该把内部人才送往国外进行留学,实行双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3.2.3 多元的资金筹措方式

充足的资金能保障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快速发展。但是,现实中智库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政府的拨款。这就极大地束缚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一是政府可以制定优惠的政策,减免企业的税收,增加企业的补贴等。二是企业、个人、基金会、社会团体等的资助和捐赠。三是可以通过成果转化来获取资金。资金来源的多元性更利于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3.3 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智库发展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我国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通过明确自身定位,保持独立性,构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使其尽快步入高端智库行列。

3.3.1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智库的建设更需要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应该为我国新型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构建一个好的平台,让各种创新的思想之花在这里盛开,成功打造一批一流水平的高端智库。不仅要依靠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纸质期刊等媒介,还要注重网络、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成果交流会等国内外新的方式来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为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走向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3.3.2 保持自身研究独立性

科技创新智库要想发展,就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为他人所左右。要保持中立、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要避免为部分经济利益而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要懂得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样才会更有公信力。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作用,而不是充当政府政策文件的解读者。要让智库处于独立的第三方,有效吸收合理建议,独立研究,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在国际上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刘岩,刘宝瑞,等.面向科技创新智库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7(2):78-82.

[2]王辉耀,苗绿.大国智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4.

[3]王厚全.智库演化论――历史、功能与动力的三维诠释[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173.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4)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因此,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实践逻辑:

有助于促进科技需求结构和金融供给结构的对接。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的性质与规模各有不同,不同金融供给方式的成本与收益也有显著差异,在一个阶段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可能不适应另一阶段的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从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需求结构和政府投入、银行机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保险和资本市场等科技金融供给结构的动态对接,其中促进重技术、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期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供需对接是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关键,而这取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

有助于解决科技融资过程中的收益和风险不匹配。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阻碍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一是科技企业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不匹配; 二是银行机构经营风险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由于两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一方面使得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强烈,融资难、融资贵,缺乏“雪中送炭”机制支撑; 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乐于投资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成熟期科技企业,不愿意“锦上添花”般投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金融体系中多层次保险及担保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完善抵质押制度,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多层次的风险分摊体系和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分散科技金融系统中的各种风险。

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具有普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之外,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更缺乏有形资产、未来不确定性更大、更多依靠技术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创造利润,在没有取得商业成功之前,金融机构难以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在现有市场环境下,银行机构想要客观、科学地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费用,这是银行机构在科技金融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股权、债权约束以及完善的金融合约(例如,以科创企业较多拥有的知识产权、股权为抵押物的抵质押贷款以及第三方担保),缓解科技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需要在银行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和科创企业等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有助于协调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本身需要市场化运作,但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完全由市场机制完成,所以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市场机制运作和政府推动引导双重作用的结果,必须把让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避免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上过度干预,合理确定政府职能的边界,以免妨碍市场机制、降低经济效率。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协调好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大国都大量使用政策性科技金融工具或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科技创新。虽然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政府支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我国情况来看,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组织来黏合科技创新和商业性金融,采用财政科技投入、优惠贷款、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引导基金入股等方式,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发挥服务、引导和辅助功能,实现科技金融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此外,科技金融中的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建立科技企业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上。

武汉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武汉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着力探索实践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机制,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促进科技金融供需对接

商业银行等加快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并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共有科技信贷分支专营机构21家,主营科技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13家,主营科技信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15家,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0家。此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已在武汉挂牌成立,以“科技金融”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湖北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已获批筹建。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是扩大科技信贷抵质押物范围。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股权、保单、仓单和订单等抵质押物,积极推广“专利权+应收账款”“专利权+订单”“专利权+担保”等混搭式组合质押贷款。

二是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依据科技企业生长周期和资本市场特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萌芽贷、三板贷、上市贷、并购贷、补贴贷、助保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对接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信贷融资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科技型企业贷款新增141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增长51.6%。

三是扩展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覆盖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第三方信用评级+银行贷款+保证保险+政府补贴”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贷款有效担保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推动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创新科技信贷新模式

2016年4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为全国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地区之一。2016年10月,武汉“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建立投贷联动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了风险专项补偿基金,并制定投贷联动风险专项补偿基金细则。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签署了“投贷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三家试点银行给予第一批三家科技企业共1.15亿元资金支持。同时,未进入首批试点范围的银行以及已进入试点范围但尚未设立投资子公司的银行通过通道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财务顾问模式等方式积极开展“他投我贷”型投贷联动业务,努力满足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的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拓宽科技创新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推进,三板上市挂牌再融资迅猛增长,四板市场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建立由500家企业组成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IPO上市,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创新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板”,设置和引入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拓宽相关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新增三板挂牌企业114家,同比增长45%;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登记企业2667家,挂牌交易企业1921家,其中“科技板”挂牌企业728家,挂牌数量和交易额均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二是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湖北省先后设立省、市、县等多级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了各类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已登记各类股权投资类企业912家,注册资本合计546.69亿元;设立天使基金42家,规模达11亿元。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已建立包括7000家企业的武汉城市圈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后备企业库,加强对科技企业债券融资的辅导培育。同时,支持汉口银行获得银行间市场B类主承销商资格,为扩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网上对接平台。武汉东湖高新区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投资本、金融机构等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网上对接服务,进而高效实现网下融资对接,重点解决科技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本进出渠道不畅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目前,该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12000余家、各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400余家、金融产品600余种,成立以来累计促成中小科技企业融资6.8亿元。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东湖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光谷信用网”,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搭建全方位信用服务和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截至2016年10月末,累计征集4.1万家企业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39.8万条,完成企业信用评价和评级6000余份,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9亿元。

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是科技金融以银行机构为主,与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机构还不够多,融资结构中信贷所占比重过大,对科技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支持仍显不足。

二是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多样性、人才和技术、发展观念及体制机制方面还难以满足科技金融需求,尤其是银行机构在投贷联动业务的专业人才、业务运营、价值发现、风险抵补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

三是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工作推动机制不够全面、协同程度不够,与科技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对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

根据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下一阶段,武汉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支持非上市科技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创新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试点;申请武汉试点科技企业股权众筹,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募集资金;优化支持创投发展的税收政策,争取在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方面实现政策突破。

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除了继续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以及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民营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以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银行科技信贷管理模式,推动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逐步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机制。二是全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推动银行转换经营理念与模式,尽快建立适合投贷联动业务的信贷模式,引导银行加强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完善投贷联动业务中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三是继续大力推广科技贷款保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科技保险产品,在科技企业初创、融资、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拓宽服务领域。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5)

瑞典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大学创新传统悠远流长,自1447年建立乌普萨拉大学,瑞典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综合性高校和非综合型高校两大体系。瑞典不仅高等教育发达,科技实力的盛名更是响彻世界。欧盟的创新测评统计数据显示,瑞典的综合创新能力自2003年来己跃居欧盟各国前列,高校为瑞典发达的科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瑞典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一)政府积极营造创新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瑞典政府提出“区域计划”。通过颁布鼓励政策、为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创业者同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等多种措施加强创新环境的建设。“区域计划”鼓励年轻人创业与区域教育政策相结合,教育体制的重点从培养未来雇员转移到培养未来企业家,激励年轻人把个体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

 

(二)政府扶持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瑞典政府在全国15所高校设立了控股公司,明确规定这些公司的主要职责是为研究人员申请或转让专利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利用科研成果创办企业。在全国8所重点由瑞典政府划拨专款设立创新办公室,为高校如何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对接提供专门指导,为研究人员进行项目研究、科研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支持与帮助。

 

(三)高校加强与工商业界的合作

 

1996年瑞典修订高等教育法,增加了“高等教育机构必须与周边社区合作,并通报教学和科研活动信息”的条款,激发了瑞典高校与工业界合作的积极性。高校通过研发合作和人才互动,实现与工业的紧密合作,将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用于教学与科研,有助于加快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提高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程度。

 

(四)高校积极兴办科技公司

 

瑞典政府对于高校创办科技公司大力扶持,每年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奖学金、拨款和贷款等,为科技公司的多个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助。另外随着自身科研实力的不断提高,瑞典高校开始建设相应的基础结构,推动研发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在高校周围的“科学园”、“技术转让中心”、“企业孵化器”就是典型代表。

 

二、瑞典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是北欧发达国家,虽与我国国情不同,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瑞典高校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政府层面

 

1.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

 

完善相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者利益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环境保障;提供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支持,努力为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构了一个成熟的风险预防机制。

 

2.转变职能,正确处理与高校的关系

 

瑞典的高等教育改革表明,高校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只有给予高校应有的自主权,尊重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激发高校内在潜力。政府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淡化对高校的严格管理,突出其服务、监督职能,放权给高校,让它们规划、负责自身发展,最大程度上释放其活力,展现其各方面优势。

 

3.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

 

首先,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投入政策,落实相关措施;其次,继续支持高校科研投入,切实扩大投入比例;第三,支持设立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资金渠道,为高校科研集聚多方经费支持。

 

4.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政府作为第三方,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各种基金会,引导企业对科研经费的支持;通过建立科技园等,扩大高校科研成果影响力。当高校与企业实现紧密合作,高校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项目研究;企业为高校研究买单,解决高校科研费用之忧。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让他们参与技术开发和业务计划,锻炼学生实际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学校层面

 

1.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人才。要改变高校在人才聘用上存在的“自产自销”现象,通过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以优化科研团队结构,实现团队最优组合效益。二是培养中青年骨干。高校应为具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开创培养条件,鼓励出国访问扩宽研究视野,支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提升研究能力,采用联合培养、资助访学等方式培养中青年骨干。

 

2.建立健全基础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瑞典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与高校允许教授兴办公司密不可分,而这些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又得益于相应基础结构的不断完善,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当然我国很多高校不像瑞典高校那样拥有雄厚的资金,但国家重点扶持的“211”“985”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依托人才、科技、知识资源,建设有助于进行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的基础结构一大学科技园。

 

3.创新科研管理体制

 

第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引导研究人员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展开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第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改变纯量化评价方式,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区分评价标准,按照学科性质设置不同评价标准;规范程序,保证匿名评审;遵循评价规则,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第三,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中,既要保证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让技术、知识、成果参与分配,又要注重以政策引导分配向科研创新倾斜,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4.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

 

我国高校应改变传统办学模式,加强与企业联系,了解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另外,在寻求校企合作时,高校应克服狭义的创收观,眼光不要只是集中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收益之上,要懂得换位思考,树立与企业实现共赢的互利互惠观念,实现与企业的中长期、宽领域、高深度合作。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6)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途径,认真开展党建进公寓工作,把“建学生党员科技创新团队,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生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作为创新党建进公寓工作的载体,将党建进公寓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以党建进公寓工作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

学生党员是党组织中的特殊性群体,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设的新生力量,也是加强高校党建的生力军。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而大学生党员更是大学生集体中的优秀代表,其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尊严。如果大学生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得到较好体现,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则其他大学生便会对党充满信任;反之,就会有损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由此观之,大学生党员应以党的伟大事业为奋斗目标,开拓创新、勤奋学习、与时俱进,真正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教育具有主体性原则,即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应当把受教育者视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由此观之,受教育者不应当只是教育客体,更应是积极认知与积极行动的主体。教育要实现预期效果,就要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

基于上述理论,计算机学院制定了党建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建设方案。首先,在每一届大一新生中,每班设“科技委员”,具体负责各班每年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并保证每一次科技竞赛每班至少有一个项目。此项指标列入班干部与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次,每个宿舍选拨2名“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分子”,具体负责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校内、外科技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参与,力争实现每学期本宿舍成员至少参加一项科技竞赛。党员宿舍选拔3名“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分子”,要力争实现每学期本宿舍成员至少参加两项科技竞赛。本宿舍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项目数量会作为文明宿舍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再次,参加科技竞赛的项目数量以及获奖情况作为党组织发展的优先指标。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参加科技竞赛次数多、获得竞赛奖励的学生。

二、充分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带队教师的指导与组织。带队教师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心理的辅导者与生活服务者、沟通者。鉴于带队教师的重要作用,计算机学院将带队教师的队伍建设纳入党建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之中。在加强带队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夯实带队教师具体工作中的细节管理。

一方面,带队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武装自己,以更丰富的管理知识储备应对具体的管理工作。管理的科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整体原理、有序原理与反馈原理。

科技创新团队的带队教师应将本团队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最终的团队创新成果不是依赖于某个成员的突出表现,而是团队内部成员的分工与写作,是结构性的组织工作。根据有序原理的内容,科技创新团队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是包含信息的吸收与交换的。因此,带队教师在管理工作用应经常邀请同一领域其他团队的教师与本团队进行交流。此外,带队教师还要注重信息的整理与反馈。在鞭策成员顺利完成科技任务的同时,也要向学院积极反应本团队成员的合理要求。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团队的带队教师认真完成常规工作,并处理好细节性问题。首先,要认真完成组织工作。每一项科技活动开始前,应认真筹备;每一项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每一项科技活动结束后,应做好总结提炼。其次,要认真完成管理工作。带队教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团队成员的思想动态、专业知识等,应做到严格与细致的有效结合。

三、充分调动公寓科技创新团队的集体协作能力

据近几年的资料情况分析,现阶段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与社会的真正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与脱节。学生不仅在入校时存在基础知识的高低不等,而且入校后的培养模式也较为传统,因此难以满足社会的更高要求。鉴于此种情况,以公寓为单位的科技创新团队就提供了丰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此类科技创新团队,指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学校的统一程序审核,拥有一定的配套设施,而且能够长期延续的学生团体。科技创新团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对日常理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组织凝聚力、人际沟通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本科学生1843人,党员329人,其中教师党员52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277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198人。目前建立有以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团队,即学生党员科技社团和专项兴趣小组。下一步拟以党员工作站为平台,在学生中组建学生党员公寓科技创新团队。

学生党员科技社团和专项兴趣小组主要在二、三年级成立,由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学院安排教师党员做指导教师并给予经费支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设施齐全的活动中心。学院现有“软件创新协会”、“‘2+2’创新教育实验班”、“网络科技协会”、“西邮3G手机应用开发实验室”、“西邮Linux兴趣小组”等学生科技社团,参与学生235人,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率达82%。

公寓科技创新团队拟由党员工作站牵头建设,组织教师党员志愿服务团成员和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在工作站进行专题介绍和学术交流。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自主讨论。动员同学们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在教师指导下自发组建公寓科技创新团队,在学生公寓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在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充分发挥学校、学院的统筹与协调作用

邮电通信类的高校,是一个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体,其地位应该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核心。然而,现阶段此类高校科技创新的配套制度与措施还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鉴于此现实,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高校公寓党建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我院会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保障与激励制度,并力争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首先,学院要积极推进保障制度的建设,为科技创新团队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学院安排教师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建立QQ群、飞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负责具体工作安排的通知及学习交流事宜。此外,学院统筹协调,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学院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实验室、电脑等必备条件,给予经费支持。

其次,还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制度。凡是参加科技竞赛者,学院会根据成绩给予相应的鼓励或奖励。在课外8学分的管理中,科技竞赛活动的参与者也要得到相应的分值,具体分值参见我院课外8学分管理规定。

再次,学院会更加重视协调作用的发挥。作为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学院会向合作企业推荐本院科技创新团队的优秀作品,并邀请校外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入科技创新团队,为成员在科技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以此达到科技创新团队与企业的良好交流。

综上所述,高校公寓党建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路径更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包括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带队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要囊括科技创新团队的集体协作、学院的统筹协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62.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7)

[作者简介]周晓光(1983- ),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科研管理。(浙江 临安 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农林高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ZX201204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39-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实施“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策略,对农林高校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地位、任务、途径予以明确,这与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高度吻合。

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各类农业人才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者,是新生产力的推进者,是农业科技知识的拥有者,是农业实用技术的传播者,对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①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社会功能和根本社会价值体现,因此,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农林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农林高校提出的迫切需求。

1.改革农业高等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农业创新人才。农业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不动摇,将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为农业发展、农村进展、农民增收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的农业科技人才。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发展,单一的应用型专业科技人才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农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为此,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农林高校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必须更新观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林高校需把创新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领域,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又要注意专业知识的个性化;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抓好课程实习、校外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基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人文社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注重工作业绩和推广实效,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另一方面,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培养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2.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强技能农业基层人才。农业基层人才位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线,应具备较强的技能和实践操作的能力,而当前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存在层次偏低、人员数量不足、活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推进。高等农业院校除了学历、学位教育之外, 还依托农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资源, 承担着对农业干部和农民培训的重任, 如举办成人教育学院、农民学院, 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农业干部和技术人才。②根据区域“三农”建设的实际需求,依托政府部门的“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农林高校应坚持农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基地培训相结合,以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实用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逐渐形成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干部培训、技能培训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在农业教育培训中,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加大技术干部、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乡土骨干人才、示范户、专业种植大户的培训力度;在培训内容上,以农业实用技术为核心,以农业政策、营销管理、交往礼仪为辅;在培训方式上,应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健全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旨在造就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懂营销的“三懂”新型农民。

3.完善教师成长成才计划,培养高层次农业领军人才。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其中核心在于领军人物。农林高校作为农业领域各类人才的输送地,不仅要输送大批量的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科技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更需要着力于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主要在于研发农业领域的新技术。如果没有领军人物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那么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以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等都将因缺乏创新驱动力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林高校的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技术研究、成果推广人员,而是更多在于结合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科技服务,同时有些科研人员想专门从事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工作,苦于缺乏政策保障,这对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都还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此,农林高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为鼓励有志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实施教师分类培养、个性成长计划,在职称评定、岗位设置上设立一定比例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型、推广型”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要求,旨在造就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以项目以核心,组建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和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实际生产,尽快被基层一线推广人员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力求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立足实际、协同创新,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林高校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除肩负着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以外,还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开展科学研究,为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以及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并获得最高效益的运动过程。③在农林高校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项目是纽带,团队是主体,平台是支撑,三者共同构成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1.设计“大项目”,凝练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项目是连接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主要纽带,也是实施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更是农林高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载体。农林高校需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一方面要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着力于解决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山区独特的产业或项目来展开,加强“重大项目”的主动设计,凝练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走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化的科技创新路子。加强“大项目”的科学管理,是农林高校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大项目”的管理,农林高校不仅要在前期的申报上狠下工夫,在项目的结题管理上,也要按时进行验收结题,对照原定的目标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估,强化项目的成果登记,实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的有效结合,力争实现“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愿景。

2.组建“大团队”,汇聚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当前,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科学”的时代,科学研究日益趋向综合化、深层化,再加上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一些农业重大战略型研究领域,依靠单枪匹马进行孤军作战的研究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农林高校集聚高素质的科研力量,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是有效应对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挑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农林高校科学研究“大团队”的组建上,关键在于选配一名素质好和综合能力强的团队带头人,配置知识结构、年龄梯度、学术层次等均较为合理的团队成员,力争形成智力和知识的合力,实现多学科、跨领域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体的整体优势。在“大团队”的运行管理上,应充分调动团队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团队运行和管理机制,力争建立一套能够有效协调各成员的利益激励机制,促进团队健康可持续运行。在“大团队”的组织文化上,团队成员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摒除仅“挖井”不“造海”的保守观念,开放合作,在纵向“挖井”的同时,加强横向拓展,突破原先单一的、隔离式的研究方式,将众多口“井”连接成一片“海”,旨在形成有助于“大团队”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氛围。

3.构筑“大平台”,协同创新破解发展难题。“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其中一项就是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农林高校以原有的国家和省部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人、财、物”等科技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确立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大平台”。

三、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高服务农业建设能力

提高服务农业建设的能力,农林高校应变“供给主导”为“需求主导”的应用研发模式,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链,完善法人、团体、专家等各类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挖掘高校这一创新主体的服务潜力,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让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1.实行“需求导向”研发模式,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当前,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往往强调“产学研”的运行模式,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占据主导,就是高校的科研人员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或根据有限的需求信息,对已有的研究课题进行整合,导致取得的研究成果处于转化难、产业化更难的困境。“2011计划”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坚持“需求导向”。所谓需求导向的应用研发模式,就是高校直接从行业、企业和其他技术成果需求者那里获得课题,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研发,将取得的研发成果交给需求主体去进行转化和产业化。④需求导向的研发应用模式,与供给主导的研发应用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将产学研的合作起点前移到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上,并贯穿于研发的全过程。农林高校在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的同时,应主动出击,瞄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需求,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密切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学科与产业、研究与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专业链,最终形成良性的闭合的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挖掘创新力量服务潜力。在服务农业建设过程中,农林高校不应仅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指导服务层面上,还应扩展到基层农技人才培养、产业规划、技术服务、文化建设等全方位的服务领域。科技特派员在农林高校服务农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输送技术成果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实施主体。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满足“三农”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由政府选拔下派科技特派员,为农民、涉农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开展科技创业的一项制度。⑤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然而,随着社会与高校之间交流合作的深层化发展,农林高校提供单一的技术服务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促使科技特派员从个人或是团队,延伸到一个组织,即所谓的“法人科技特派员”。作为个人或团队科技特派员,往往以深入基层、走进农村或企业,以项目、技术咨询等形式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发展,缺乏技术的系统性、理论的前瞻性。农林高校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依靠学科、资源、人才等优势,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地方合作,会更全面、系统性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增强农业科技服务效能。积极服务地方建设,不仅是高校履行历史使命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举措,也是高校借助社会资源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农林高校服务农业生产发展的规模、领域的不断扩大,除需要有一套激发科技研发人员积极性、规范科技服务行为的长效机制以外,从农林高校自身角度而言,农林院校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结合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应建立健全主要致力于连接高校与地方的枢纽组织,诸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现代农业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农林高校驻地方的科技合作促进中心”等机构。关于这些中心的运行与管理,应组建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管理团队,向校内联系专家、团队,向校外联系企业、农村,主动探索和把握市场规律,及时捕捉农业市场信息,善于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加强双向互动,畅通合作信息,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领域,为农业科技推广做好服务工作,为农业科技推广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合作持久深入,继而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

[注释]

①⑤吕火明,李晓,刘宗敏,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89,132.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8)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7)03-0028-07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历史表明,世界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决定的,世界中心的转移也是随着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变化而变化的。鉴于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居于首位,成为最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国家发展动力转型的根本依托。多次论述创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性。但是,科技创新是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创新供给也不可能自然而然持续不断,需要国家培养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条件、培育创新依托载体、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供给。那么到底如何理解创新?新时代的创新具有哪些规律?依据创新规律,中国该如何实现高科技服务业引领下的创新供给跨越式发展?又如何培养创新主体、提供什么样的创新条件、选择什么产业作为创新依托载体以及制定怎样的创新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目标?这将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二、创新三维向度与创新供给的内在联系

1.创新的广度决定创新供给的复杂性

创新具有广度、高度和厚度三个维度。就广度而言,创新不只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局限于“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显示了在经济发展层面对创新的一种解读。而德鲁克在熊彼特基础上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进一步从经济学与管理学层面对创新作出了阐释。〔2〕事实上,从国家发展层面而言,创新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也是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和各个领域共同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新,只是技术创新是其中最彰显、最突出、最受人瞩目、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创新。世界各国发展历史证明,每个国家都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偶然的技术创新可能即使在没有良好的创新条件下也能出现和完成,但是经常性的、广泛性的、高效性的技术创新一定是长期理论思考、制度变革和文化积淀的结果。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和文化发展本身也都需要创新,并且只有创新才能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创造创新的前提。另一方面,创新是一个系统,技术创新本身需要相应的创新环境,而创新环境的营造是政治、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在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厚重的背景下才能为想创新和能创新的创新者个人和创新组织提供创新的元素以及创新的平台。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思想源泉,不仅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技术路线设计框架,还决定着技术创新的突破口选择;文化创新和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制度创新则决定着技术创新的完成效率。没有长期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沉淀和积累,便不会产生耀眼的技术创新成果。

创新的广度规定了创新供给的复杂性。从宏观创新供给角度而言,我们不仅应该重视单纯的科技创新,还要重视直接科技创新之外复杂的社会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国防创新、治党管党创新等,这些方面的创新供给都会影响科技创新供给的效率、质量、数量和持续时间。即创新的广度是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供给进而实现协同发展的理论根据。 从微观创新供给角度而言,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则是创新供给元素,只有这些创新供给元素共同作用,才能孕育出创新基因、培育出创新种子,实现创新目标。

2.创新的高度决定创新供给的辐射性

创新就高度而言经历了个体单独创新到国家需求创新的嬗变。个别的、偶然的创新实践最开始是一种无国家意志支持下的技术发明、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等,但普遍的、规范的创新实践通常是在国家意志支持下产生的结果,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皆如此;二次大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专利法。实践证明,《专利法》已成为国家意志下支持国家创新的法律手段,各个国家对发明专利的保护程度决定了不同国家创新的高度。

新中国诞生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专利事业得到蓬勃发展,1984年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果以《专利法》为开端,那么可以认为,我国在国家意志层面支持创新的法律手段比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晚了一两个世纪。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国家支持创新的重大意义时即开始了奋勇向前的追赶。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共1102万件,同比增长187%,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CLAIMS的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全年授权专利数约为298万件,同比下降虽不到1%,但这是自2007年以来授权专利数量首次下跌。

创新高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供给辐射范围和国际地位。创新高度高的国家,创新辐射能力强,创新供给辐射范围广,创新供给控制力大。不仅如此,创新高度还决定了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当英国资产阶级意识到专利保护具有国家创新收益时,便开始着手制定了一系列以奖励技术发明为表现形式的法律法规,这时候创新成为英国的国家意志和英国建立庞大的“日不落帝国”的强大武器。创新为英国不断地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并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当英国创新乏力时,另一个具有创新高度的国家――美国同样依靠创新走向了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超过美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高度。

3.创新的厚度决定创新供给的累积性

创新就厚度而言是一个长期的累积性、动态性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需要理论积累、思维积累、思想积累、文化理念积累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时间艰苦的沉淀。这种积累越坚实、越厚重,显性化的技术创新成果越丰富。尽管自然科学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时间越来越短,在18世纪大体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40年代以后大约为7年,今天IT产业的产品更新周期甚至已经下降到3-6个月,但是技术创新的思想厚度、文化丰度和制度成熟度却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或缺的。更何况,自然科学领域技术创新本身的正义使用和伦理价值是由思想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决定的,而思想和文化以及由其衍生而来的制度便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髓。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供给积淀决定着自然科学领域技术创新供给的厚度。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供给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供给是国家创新的两大支柱。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理论源泉,是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方法、路径与依据的思维基础。假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供给是国家直接的创新结果,那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供给不仅是国家间接的创新结果,而且还是决定国家直接创新成果效率的根本。哲学社会科学是隐藏在自然科学背后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科学创新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意义上创新精神的灵魂所在和实施国家创新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所在,是制定激励创新机制的价值取向所在。鉴于此,哲学社会科学积淀的思想深度有多厚重,自然科学的创新供给成果就有多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思维创新供给有多深邃,自然科学的创新供给成果就有多先进。这便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高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与创新供给的演变规律

当工业文明的曙光照亮世界各地尤其是首先照亮欧洲大陆时,现代服务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推广等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服务业逐渐成为加速工业发展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进入21世纪后,从现代服务业中分工细化出来的高科技服务业更是成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开拓者和智慧源。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从现代服务业再到高科技服务业,二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服务业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而高科技服务业则是“创造美好的明天”。高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功能是新时期服务业最明显的特征。

1.关于服务业必须更正的几个认识误区

要承认当前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误区之一是不了解服务业地位的时代蝶变。传统观念认为服务业是低人一等的a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服务”往往意味着“服侍”别人,从事服务业的人必然是低效率、低收入、低素质的从业者,而接受服务则意味着既是一种享受和奢侈,也是一种高贵身份的显示,服务业因此被认为是低贱的产业。在古代,说唱行业、卖艺行业、商业都是不入流的服务业;但而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服务业,电子商务同样不能与古老的商业同日而语;高科技服务业则不仅不低贱,还实现了社会地位的蝶变,变成了只有高智商者才能从事的“高大上”产业,变成了政府重视的产业。

误区之二是对服务业价值的认知不足。以往人们认为服务业是不创造价值的产业,只是转移价值的产业;服务业自身既没有创造价值的方式,也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服务业的利润来源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利润的让渡,从事服务业人员的工资也来源于实体经济领域创造的利润。但而今的高科技服务业不仅创造价值,且处于价值链创造的最前端和产业链的最高端。因此是高科技服务业决定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而不是相反。

误区之三是没有看到服务业功能的华丽转身。传统观念认为,创新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事情,基本上与第三产业服务业没有关系。甚至在工业化初期,人们还将服务业的功能定位于增加就业这一表象,并没有关注和理解服务业的创新功能。市场营销专家佩里切里认为,服务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或“中心作用”,并通过竞争作用和倍增器作用体现出来。〔3〕华尔诚在总结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时指出,服务业至少起到了四种作用,即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加强国际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4〕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服务业不仅能够创新,而且是目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先锋队。产业结构软化、制造业智能化和实体经济服务化都是现代服务业创新功能的体现方式。

2.高科技服务业成就了怎样的创新供给规律

高科技服务业也称为知识密集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是指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或组织,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主动且关键的角色。〔5〕高科技服务业的出现是工业化逐渐发展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将人类的经济活动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6〕在前工业化社会,服务业主要为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这时的服务供给范围是狭小的,服务供给质量是较低层次的,服务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在工业化社会,服务业主要与商品的服务有关,是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是实体经济产业链的附属链,主要以金融、保险、运输、售后服务等为主。在后工业化社会,则是以知识型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的创新行业。知识――这一新的生产要素逐渐走到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前面,成为引领其他生产要素创新的关键要素。鉴于此,鲍莫尔将以知识为深耕对象的研究与开发即R&D定位于服务活动,而且认为是高层次服务活动,是高科技服务业具有创新供给能力的根本原因。〔7〕高科技服务业的创新本身来源于以人才高层次深度智力劳动为内容的研究与开发,来源于以专业化技术服务为内容的跟踪服务,来源于以智库为主要形式的高层次公共服务。正是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高难度研发和服务推动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国家治理创新,从而使新技术引领的新产品形成独一无二的市场竞争力,并推动以制度创新为内容的国家治理创新向自律、自省和自觉的社会存在状态前进。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科技服务业的创新供给再次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形成了高科技服务业的创新供给新规律。就创新供给的对象而言,传统服务业仅仅在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服务于居民、家庭和企业,创新供给数量少、质量低;但而今的高科技服务业更多的是服务于政府和国家,并通过首先服务于政府和国家,然后服务于企业、家庭和个人。国家对创新供o的需求强烈程度已经成为任何企业、家庭和个人所无法比拟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各个国家纷纷将创新需求间接地渗透、融入到教育、医疗等知识服务业中,并直接地分解、分派到高科技服务业尤其是研发设计行业中。比如军工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人才,更是需要无条件地接受国家的创新任务,确保高质量完成高精尖军事武器创新供给任务,实现捍卫国家国防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任务。

就创新供给的范围而言,过去的服务业更多的是服务于本国范围内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仅在本国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但而今的高科技服务业更多的是为世界各国提供创新服务,不仅有货物贸易服务,更有服务贸易往来,而且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高科技服务业输出创新供给的标志性特征。〔8〕2015年,世界服务进出口规模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我国服务进出口额于2012年首次进入世界前三位,2015年服务进出口额达到71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进出口额比重的77%,较上一年提升14个百分点。自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后,我国推出的工程承包、研发设计、运营维护等与高端制造业紧密相连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带动我国为更多国家提供创新服务的重要引擎。

就创新供给的合作方式而言,过去高科技服务业中的研发与设计大多是一国范围内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产业之间的集群创新和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创新,再后来呈现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协同创新,在我国以“2011计划”为代表。但而今的创新供给已经跨越国界,其中以国际大科学项目合作为代表的国际创新供给正在成为高科技服务业提供国际知识服务的新形式。人类基因组测序、国际空间站建立等都是国际间的大科学合作研究工程。高科技服务业主要可以为用户提供硬知识服务即技术服务,软知识服务即研究与开发、咨询服务、物流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硬知识服务的专业化、高端化和软知识服务的国际化、开放化成为新时期创新供给的新特点与新趋势。〔9〕

3.高科技服务业引领的创新供给要解决什么问题

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有一定方向选择和目标追求的,高科技服务业也不例外。那么,高科技服务业引领的创新供给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高科技服务业的价值追求又是什么?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后发现,不论是理论创新还是技术创新,也不论是制度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有其价值取向,创新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方向选择,而决定创新者价值取向的是思想文化。有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就会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方针和制度,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创新,就会在创新的路径设计上形成什么样的框架。

结合国内外现实,创新指向生态化成为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从时间维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诉求,而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正是来源于非持续增长造成的环境危机,因此首先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三次产业革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不堪重负。从环境负担与技术变革的关系看,巴里・康芒斯认为,技术创新行为的生态化转向对于减轻环境负担至关重要。〔10〕但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不会自然发生的,而只能是体制创新转向、产业创新转向和文化创新转向的结果。因为新型工业化的本质是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产品的统一。生态文化是源头,生态技术是过程,生态产业是状态,生态产品是结果。高科技服务业以生态文化为价值取向,以研发生态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全生态产业链建构和生态工业园建设为载体,以生态产品制造和生态环境服务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加速器,通过将生态文化渗透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中形成高科技服务业引领下的创新活力,以此恢复生态平衡和化解生态危机。

但与此同时,创新指向正义化则成为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和创新成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两个问题是创新指向正义化与否的根本标志。曾经日本以中国人、俄国人、以色列人等为试验材料,将细菌和病毒注入人体内进行活人试验,这样的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研制不仅是惨无人道的创新,更是灭绝人性的非正义化创新,以这样的方式研制出来的新药特药带着血腥味儿,理所当然受到世界各国的深深谴责。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而言,创新要以人道主义为底线,以尊重人格、尊重国格为底线,以自然能够承受为底线,这是创新的正义价值观。高科技服务行业有着强大的技术、强大的资本、强大的研发团队,其创新能力更是如日中天,但是高科技创新同样有道德边界和伦理要求,不可以将创新建立在不平等、不公平、不正义的天平上,而只能将创新方式置于安全、平等、人道、友善的地平线上,体现出创新的向善、向好、向美之追求,这是高科技服务业引领的创新正义所在。

创新成果的使用同样包含着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迄今为止,专利是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的最好形式,在专利保护期范围内,有偿使用创新成果是各国认同的商业规则,任何不尊重创新成果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尊重创新者的创新成果,是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高素质表现,也只有尊重他人创新成果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才会真正地进行自主创新,才会让创新成果在使用过程中合法合规,才有属于自己企业、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创新成绩。第三次产业革命使核武器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宠儿,然而,核武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却是国防创新伦理需要讨论的问题。对于邪恶者而言,核武器是强权国家威胁弱小国家的利器;对于正义者而言,核武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后盾。不仅仅是核武器,还有化学武器、生化武器、光学武器、太空武器等都存在创新正义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对上述国防创新成果的使用都应给予哲学考量和伦理判断。

四、高科技服务业支撑的创新供给路径探索

增加创新供给数量、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必须从创新需要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入手,为从事高科技服务业的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精益的教育服务和公平合理并且能激发智力劳动者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政策。良好的医疗服务是增强创新供给的条件和保障,接受精益教育服务的各级各类人才是创新供给主w,导向明确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创新供给动力。由于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积极主动、自觉自动、持续地发生,而创新惰性、创新中断、创新依赖正是引发创新供给停滞和创新供给匮乏的根本原因,所以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精准的医疗政策、精益的教育政策和收入分配激励政策,确保微观层面积极创新供给持久和宏观层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

1. 建立精准医疗服务体系,为创新供给提供条件和保障

任何产业领域的创新必须最终落实到各级各类人才身上,而人才创新的基本前提是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精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人才提供优质健康服务的坚实保障。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虽然在医疗保障、分级诊疗、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医改成果,但是,总体上医疗服务仍然是模糊的、非精准的、低层次的,疗效也不太令人满意。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现象的继续发生,应针对医疗服务行业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进行改革。一是严格新药特药的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形成劣药出清机制。药品安全是制药行业首先应遵循的规则,以往生产和流通的那部分非安全药品已经产生了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一定要确保药品安全、药品质量和药品疗效。互联网时代,还要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临床用药疗效统计制度和药品疗效查询制度,建立药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副作用大或疗效不明显的药品真正从医药商店和医院被淘汰,形成“良药驱逐劣药”的市场出清机制。二是提高医科大学和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要特别重视以中医人才为主体的高水平全科医生培养,建立全科医生首诊首疗、专科医生复诊后疗、中西医合诊合疗的诊疗制度。因为高水平诊疗服务是以高水平全科医生从事医疗服务行业为前提的,西医能解决局部病患之处,中医和西医科学结合则能解决人的长期和整体健康问题,这是建立精准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三是改革各类各级医院医生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医生技术水平为基础和以诊疗效果评价为标准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生诊疗水平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体现医生的个人诊疗技术价值,鼓励医生形成钻研医学业务、勤于学习诊疗技术、认真负责、善待患者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四是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分级诊疗的社区精准医疗服务网络。在目前分级诊疗基础上,探索分级诊疗与医养结合新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做到积极预防和精准诊疗并重,养老和医护并行,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生并存,确保人民群众尤其是创新人才的身心健康。也可利用现代化医疗专用网络在社区开展远程高水平医疗服务。

2. 发展精益教育服务,为创新供给提供创新供给主体

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和创新规律表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创新供给的源头,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创新供给主体。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正是因为美国集世界优质教育资源于一国,深入细致地发展了创新性教育。〔11〕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教育的质量最终决定创新供给的层次和综合竞争力。有多么精益的教育,就有多么高质量的创新供给。对于中国而言,现在的创新供给成果是过去几十年教育的结果,未来创新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则取决于现在精益教育的发展程度。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从此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这种规模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让许多学生圆了大学梦,提高了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加了人才培养数量,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这种粗放式规模化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蕴含了诸多问题,其中人才培养质量较低是最突出的问题,而人才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强与弱。〔12〕因此,对粗放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实现从大众化、规模化高等教育向精细化、专业化高等教育转向。

一是树立大教育观,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城乡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同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优秀教师在地(市)、县、乡中同样能够享受高收入和城市服务,让这些地方的孩子同样接受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和公共服务。以往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单纯的充实基层优秀教师不足的办法,只是过去狭隘教育观下的举措;而今需要在对基础教育进行规范投资和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解决基层基础设施配套供给不足问题,使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同步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大城市基础教育供给不足、交通拥挤、居住拥挤以及学区房房价居高不下的矛盾。

二是树立精益教育理念,形成精益教育体制。从内容上而言,应重视基础研究,而不是单纯地重视应用研究,要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从课堂规模上而言,应建立以小班上课为基础的、以优秀教师服务半径可及性为要求的精益课堂教育,让学生们的创新萌芽、创新潜质和创新冲动得以快乐地释放,让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创新思想和创新思路得到尽情地展现。〔13〕从师生关系方面而言,应将现在的师生分离式教育变为师生融合式教育,让紧密的师生关系成为师生思想碰撞、思想交流的基础,让课下沟通成为师生创新交流的桥梁。

三是树立全民终身教育理念,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其根基都在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之中。家庭教育是新时期建立家校合作教育体制的起点,是未来家校合作教育成功与否的着力点,是家校合作这一崭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支撑点。只有首先教育好了养育孩子的父母,才能使学校教育中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使得学校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落到实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孩子成才的温暖环境,以全民终身教育为新理念的社区教育应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崇高追求、有坦荡胸怀的启蒙家长,培养有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榜样家长,培养有责任、有担当、守规矩、懂法律的优秀家长。

3. 改变分配现状,形成创新导向型收入分配格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的收入分配思想是正确的。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邓小平的本意是让通过诚实劳动的改革者先富起来,可是法律上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及怎样富起来,从而给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留下了机会和可能,导致后来的确出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却并没有起到让创新者先富起来的导向性激励作用。

收入分配政策是激发创新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效措施。只有公平的、正义的、有效率的收入分配政策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实现这样的分配政策则是以实质平等原则、应得报酬原则和基本需要原则为基础的。〔14〕实质平等原则是确保每一个人机会平等和防止机会垄断,这是公平分配的起点;基本需要原则是确保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证社会平稳运行的保障性安全网;应得报酬原则是以个人能力素质创造的贡献多少进行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对于从事高科技服务业的智力劳动者而言,用创新努力程度和创新成果衡量其智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再根据智力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收入多少,是激畲葱抡叱中创新的有效措施。高科技服务业从业者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形成一个阶层。激发从业者的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和可持续性,必须以提高这个群体的整体收入作为突破点,再在这个群体内部形成收入差距。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产生创新活力的动力和拉力,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是抑制创新能量迸发的阻碍因素。为此,需要形成“比收入先比创新,比位置先比能力”的收入分配理念,让摆脱了创新惰性的高科技服务者更勤奋,让出现创新中断的高科技从业者摒弃自己的弱点,让患上创新依赖症的高科技服务者增强创新自信心。

五、结语

一个发展中大国要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有必要从源头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应深入研究创新供给规律。正确认识创新的广度、高度和厚度,认识创新供给的复杂性、艰难性和累积性,分析高科技服务业与创新供给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握创新供给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世界、服务于全人类这一规律基础上,明确创新供给的生态化指向和正义化指向,构建高科技服务业带动下的创新供给保障体系,通过发展精益教育,培育能够适应高科技服务业需求的创新供给主体,制定有利于高科技服务业进行创新供给的动态收入分配政策。显然,高科技服务业是创新供给的依托载体,高科技服务业向纵深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基因、组织要素和各个领域之间的协整性决定着创新供给的效率和创新供给的能力。

高质量持续性创新供给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仅需要科技创新成果,更需要理论创新成果,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来自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样可以为国家创造价值,只不过是精神领域的文化价值,这样的文化价值在国际上体现的是中国话语权,在国内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能力。因此,科学地认识和全面地评价创新成果是创新型导向国家制度与政策的主要内容。提高教育、医疗、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工资福利水平应成为建立全面激励型收入分配政策的着力点;适当拉开上述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创新能力从业者的业绩工资水平,则是重点激励型收入分配政策的突破点。由哲学社会科学渗透而来的价值观决定着创新供给的方向和路径,导向明确具有激励作用的收入分配政策是确保创新供给持续的动力源泉。〔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2〕〔奥〕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蔺雷,吴贵生.创新服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9.

〔4〕华尔诚.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J〕.经济研究,2001(12).

〔5〕魏江,Mark Boden.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

〔6〕〔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7〕吕维霞,赵亮.我国高科技服务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5).

〔8〕杨旭.“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10(8).

〔9〕裴长洪.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

〔10〕〔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1〕王胜今,吴昊.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重要关系思考〔J〕.求是杂志,2013(9).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9)

1国外科技期刊的现状

通过观察国外的科技期刊,我们可以得出:目前拥有一百四十多个类别的8825种核心期刊;分布在五十多个国家中,美、英、德、日、荷和前苏联共拥有7301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其中美国占有3124种,占总数的35.4%[1];与之相对应的是科技期刊论文产出数量的地区分布,两者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亦是以美、英、日、德、前苏联等国家名列前茅,其中美国作者的论文产出量的比例高达37%[2],诸多数据充分反映出当今美国在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充分表明美国作者的理论实力和研究水平,这也恰恰是美国出版业致力于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2国外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从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科技期刊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出版模式按组织形式归纳为三类:即出版集团(公司)出版、学术团体或高校、科研机构出版以及期刊社出版[3]。

集团出版是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出版的重要趋势[4]。大众媒体的整合的趋势不断加剧,资本越来越集中的流动,集团出版不仅可以在资源上实现互补,更可以使某一科技期刊实现超大规模的发展;集团化的出版模式,其体制健全,分工细致谨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是在相对完善的管理框架内出版发行,有效规避了个别期刊单兵作战的短板。

国外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某些学术团体组织力量相对偏弱,故而他们采取了和出版界知名大公司合作的经营模式,由学术团体自身的途径获得科技信息并编辑成册,再由出版公司负责出版与发行。

有些期刊社不直接参与期刊的管理,而是委托给相应的理事会,这些理事会是由若干科学家组建的,理事会成员负责刊载的传播内容,具体的编辑事宜则由期刊社内部进行。

另外,发达国家的数字信息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平台来实现其大众传媒及科学传播已成为一种寻常的技术手段和路径。由此不难看出,国外的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已经及时地进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国外的科技期刊界,充分重视并长期致力于数字化产品的研发工作,以规避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使科技期刊的电子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国外的民众早已适应并积极采纳了通过信息平台去涉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

这些经营模式揭示了国外科技期刊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1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已达到4800余种,占据了整个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品种门类繁多,数量具大,但是鲜有在国际科技期刊界占有重要位置的优秀权威期刊。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期刊使用的依旧是三十多年前落后的设备与管理方法,这让我们无法与那些具有先进设备与管理的发达国家的同行竞争[5]。

因为在国际科技期刊体系中,权威性排名靠前的都是国外的一些期刊;我国的大部分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为了追求自己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和威望度,往往把创作的学术论文书稿转投到国外的某些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期刊,致使国内的一些科技期刊团体机构没有上乘质量的学术成果来源,长此以往,发展进入了“没米下锅”的窘态。部分科技期刊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不思改革进取,也使某些科技期刊经营惨淡,入不敷出,想要做大做强更是无从谈起。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尚未全面对已成规模的科技期刊团体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制约了部分科技期刊发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科技期刊团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慢慢败下阵来。

2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2010年,在上海召开了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以“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等领导以及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自然》主编菲利普斯?坎贝尔,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科技信息部部长大仓克美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逾400名嘉宾出席”[6]。

参会的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大众传媒和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的科学普及和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国内的科技期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和国际上知名的一些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职能部门管理者和期刊工作者,实事求是,深化改革,锐意探索,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事业既好又快地稳步提升。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与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传统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往往新的机遇就蕴含在挑战之中,这同时也亟待科技期刊的决策者瞅准形式,积极探寻如何在这种新型的平台之上大展拳脚。要做到,充分遵守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切实做好期刊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实现集团化经营;积极学习并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加紧数字产品的研发和出版工作,有效整合学术资源,推动科技期刊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方向,依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国际发展潮流要求,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兼顾传统出版和数字媒体的路子是大势所趋,且相关的实际工作努力开展也迫在眉睫。

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冲击与应对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如火如荼,伴随着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在国际上的参与和

交流日渐增多,在给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预示着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是其前进的总的潮流和趋势。

当今时代,国际间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更是不断加剧;为了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国际期刊界产生重要影响并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求我们广开言路,审时度势,准确把握自身固有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化体制与观念的双重改革,确保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诸如过分抬高国外科技期刊进而贬低国内科技期刊的片面观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导致了某些优秀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成果投稿给国外科技期刊,大量的科学传播内容的外流致使国内的科技期刊很难有前沿性的科技学术论文呈现世人。因为科技信息的来源受到遏制,所以现在大多数科技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都是部分科技工作者为了评晋职称而仓促完成的质量不是很高的文章,进而导致这一部分的科技期刊的权威性大大受挫。

1科技期刊规范化

我国已制定并出台了近50条国家标准和准则,基本上都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是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让科技期刊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去不断前行,才能确保科技期刊的竞争水准。因此,国家需要全面的与实施科技期刊规范化的管理准则。让广大的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国家公布的统一化的标准规范去进行规范化地编辑出版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工作人员的编辑工作效率,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能够让我们的科技期刊尽早地适应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需要。

现阶段,大家对编辑工作曾有的错误观念开始改变,不再认为编辑工作只是一种形式。这种观念的改变证明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期刊正在步入国际化的正轨。

科技期刊要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信息传递、学术探讨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编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坚决执行国家标准,不仅对科技期刊十分必要,对其他出版物也都至关重要。这种做法不但让科技期刊的质量得到了提升,更使得科技知识能得到更加迅速的传播。

科技期刊编辑应明确自身的定位。编辑身为精神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巨大职责。因此,编辑人员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思想观念上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编辑人员所要从事的工作绝不是乏味的重复性劳动,恰恰相反,编辑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种创新型工作。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想要成为出色的编辑,除了要熟练业务,还需要对期刊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办出高学术水准、高编辑质量的优秀期刊;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进一步培养开放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职能部门要大力扶持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相对于其他工种还有待于提高;办刊经费的不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我国现阶段正在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其中大众媒体的科学传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政府部门应当设置专项资金,用来扶植期刊事业发展壮大,以此提高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的稿费报酬,在某些职称评审工作中,也要均衡国内与国外科技期刊的砝码,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另一方面,要适时适当提高期刊编辑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以激发这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何荣利,王亚贞.国外科技核心期刊及其学科与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2]胡小元,曹双云.期刊论文产出与核心期刊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科技创新的路径篇(10)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3-0024-03

目前在我国,小企业提供了约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发明、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缺乏资本市场的支持,真正实现产业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不足5%。我国在1999年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至今共资助了5000多个项目,由于缺乏市场支持,风险资本的成长较慢。即使从2004年中小企业板在深圳成立以来,截至2007年10月底该板块上市公司仅有176家,与我国13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规模不相称。就上海市而言,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仅有6家,更是与上海市科技创新水平极不对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对资本市场融资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应该说,这也是现代金融服务业要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自身发展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快构建一个全方位支撑科技创新的风险资本市场体系,是我国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上海市支撑科技创新的风险资本市场发展与存在问题

上海市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前期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无论是基础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还是股票交易市场,都是如此。直至1999年8月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创投)成立,上海市资本市场开始逐步服务于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海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属于“政府主导”模式,以上海创投为代表。上海创投采取“基金的基金”模式,吸引海内外各种社会资金,并联动科技界、金融界、产业界建立了多元化的创业投资体系,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但是,从上海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创新型城市”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来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对资本的分类与风险资本对资本市场发展、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推动作用的认识不够充分。资本的形式可以分产业资本、风险资本和金融资本三类,近年来上海市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总量不断增长,而风险资本增长缓慢,在三类资本总量中的比例偏低,与发达国家风险资本的比重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尽管上海创投自身发展迅速,由起初的6亿元到2006年的30亿元,但是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风险资本的需求相比,风险资本的总量仍然偏少、增长缓慢。

其次,境内外创投合作以及创司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在上海金融人才与金融环境优势的吸引下,外国风险资本纷纷进入我国,但近年来越来越少地投资于科技型企业,这说明我国现在缺少引导他们为我国自主创新型经济做贡献的对策。同时,上海的很多私企创司是由母公司企业拿出部分资金从事专门投资业务组建而成,组织形式上一般隶属于母公司,对创投业最适用的“有限合伙”制的组织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共识,真正以“有限合伙”制运作管理的不多。

再次,“政府主导”行为的挤出效应显现,市场化创司发展的“环境边界”僵化,支撑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我们发现上海市政府创立的上海创司以及相关的政策,对私企创司或国外创司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公司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一些研发机构和科技园的合作,基本都是同股同酬的投资收益模式,比较美国政府出资三分之二受益10%的特殊投资收益分配机制而言,上海政府的投资收益机制不合理,不适应科技创新的需求;第二,根据调查,上海市近年来成立的从事或挂名的创业投资公司已经有50余家,但是这些公司的投资方向大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性创业无关,这说明我国吸引市场化创司投资于科技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第三,政府控制了一些技术资源、信息渠道以及相关政策等,限制了创投资本发展的“环境边界”,产学研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机制不顺,现有中小企业自身的科技水平偏低,而高校的技术由于体制问题也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真正走到前台。

最后,创投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投资和实现价值升值仍然比较困难。“退出难”是国内创业投资机构普遍面临的主要困难。应该说,上海创投与金融投资机构、产业机构合作,对退出渠道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退出的项目大多是通过并购完成的,这与国外创投项目退出方式接近。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市场也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并购业务的发展。但是,国外大量项目的并购是通过OTC市场实现退出的。相对而言,产权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投资和实现价值升值的功能弱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有限。同时,上海市对于中小企业IPO方式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二、上海近期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支撑科技创新的可行路径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创投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创新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都会造成在某个“时段”(如处于种子期的科技项目)私人资本望而却步,出现“市场失灵”,这种现象只能靠政府去填补。但是,这不意味着政府不能以市场化手段激励国外与社会风险资本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政府在此方面的大包大揽也是不足取的。就上海市而言,“政府主导型”模式需要向市场化方向作出适当的调整,政府目前的可期作为和可行路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有限合伙”制:为境内外创投合作以及创投管理建立有效的机制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均表明有限合伙制是促进创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国外创投大多实行的是有限合伙制。这种有效机制能够有利于促进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有利于鼓励创业,并形成创业一成功一成功后再创业的良性循环。

近期内,政府可以宣传上海创投基于“有限合伙”制发展的成功经验,向私企创司推广“有限合作”制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国内外创投合作的机制,共同支撑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二)提升动力机制:由上海创司试点,实施鼓励与激励政策,增强国外与社会风险资本投资于科技创新的吸引力;同时,市场化发展引导私募股权基金,并放松、创造有利于创业风险资本发展的“环境边界”

美国通过向委托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在公开市场

募集资金,以出资三分之二受益10%的特殊投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组建小企业投资公司,支持小企业投资公司向科技型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上海市政府可以考虑借鉴美国这方面的经验,在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调整中,先由上海创司试点,增强对国外基金、特别是国内社会风险资本投资于科技创新的吸引力,以政府较多投资较少收益的激励机制引导创司资金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

与公募市场的发展相比,中国私募市场的发展相当滞后。上海近期内应考虑避重就轻,先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着力,以此作为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和支持科技创新的切入点。私募资本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组织管理团队、参与管理、实行监督这一角度看,私募风险投资公司是一只非常重要的支撑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力量。就政策路径来说,可以让私募股权基金逐步浮出水面,实现公开化、市场化,并以鼓励与激励政策引导其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科技创新。(1)在政府配套性融资与出资政策上,如与风险投资共同投资,为企业的融资提供配套服务或者作为有限合伙人对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支持性投资等等;(2)税收优惠政策上,如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美国在税制方面对风险投资额的60%免除征税,其余40%减半征收所得税,从而使得风险投资税率从49%下降到20%;(3)在政府采购政策上,对一些风险投资企业的产品,为鼓励发展,政府可以通过采购政策予以支持。

同时,可以考虑放松、拓宽创业风险投资的“环境的边界”,积极改善创司发展环境的服务性、支持性与规范性,促进产学研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融合,引导高校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也加强对高校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力度,当然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的一番作为。

(三)强化基础层次的退出机制:整合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升级创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形成区域性OTC市场

上一篇: 建筑业市场发展 下一篇: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