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30 11:06:17

自然环境现状

自然环境现状篇(1)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85-0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从环境现状的调查、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应防治的措施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环境现状一环境影响状况一环境保护措施状况的思路构建如表1所示的体系框架。

由表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表示该评价指标体系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第二层次为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子系统层,包括环境现状、环境影响状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状况这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为主题层,是反映所隶属的子系统的主题;第四层次为指标层,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全面概括性的描述型、实物型和列举型指标构成。

一、环境现状

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为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建成使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主要是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区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因此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区三个主题层。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状况是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土壤等环境状况。其中,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影响建设项目的重要因素,如土坡因挖掘而崩陷、地下水位过高使得地基受损等。另外,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也会对建成后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产生影响。为此,选择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性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监测,须采用一些技术性的监测工具,或收集该地区相关资料,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可将现状所收集的资料,参照相应的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得出质量“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结论。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部分,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状况,有利于衡量项目建成后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方案的分析,有利于比较它们之间生态环境差异,以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植被情况和动物栖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内容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指标的增减。对于此指标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应作出详细定性分析说明。

(三)环境保护区

调查项目包括周围地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环境保护区,以免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区造成了影响,造成景观的破坏。对于此项指标的构成,是情况的调查,要有距离、面积等详细说明。

二、环境影响状况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状况的分析,主要是找出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污染环境因素和破坏环境因素。污染环境因素是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以及其他污染物;破坏环境因素,主要是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对地形、地貌和已有设施的破坏,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土保护区的破坏等。因此分为环境污染状况和破坏环境状况两个主题层。

(一)环境污染状况

用于分析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或使用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般应选取粉尘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噪声覆盖率作为环境污染状况指标。

(二)破坏环境状况

项目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景观的破坏、地形地貌的破坏和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预测其破坏程度,作为破坏环境状况指标。

三、环境保护措施状况

环境遭到破坏固然是不幸,但合理的环保措施能将环境影响减小的最小,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环保措施主要是绿化措施和污染控制两方面有机结合,因此选择绿化水平和污染控制作为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的两个主题层。

(一)绿化水平

自然环境现状篇(2)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自然环境现状篇(3)

环境评价不仅可以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定量依据,也对区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近年来,环境评价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但评价单一多侧重生态环境方面,对历史文化遗产类区域环境整体状况的定量评价尚显不足。目前,RS与GIS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为区域生态环境调控以及定量评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2-3]。马荣华等[4]以植被分布图、土壤侵蚀图及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对海南岛进行了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张秀英等[5]借助Arc/Info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江振蓝等[6]借助ENVI软件的支持,利用TM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构建了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王磊等[7]对海岸地带进行了健康生态系统评价。分析发现,这类评价研究缺乏对人文环境价值评价的关注,而针对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遗产[8],应以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并重。因此笔者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了综合环境评价指标和体系,对北京市域范围内通惠河和北运河周边2km范围区县进行环境评价,以期为运河全线区域环境的整治、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运河水系的范围包括北京崇文区、朝阳区和通州区的一部分,总面积为1394km2,其中运河本体面积为4.4km2(以下简称为运河地区)。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115°25'~117°30'E,39°26'~41°03'N),南北直线距离170km,东西直线距离160km,全市总面积16410km2;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516.4mm。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地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东南面向华北平原。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水系包括通惠河和北运河两段,通惠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北运河与通惠河相连,水源均来自于北京昌平区的温榆河等诸多河流。研究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环境评价范围遵循运河保护规划单位划定的保护范围,评价范围为运河本体及周边2km,评价总面积为266km2。 1.2数据源及信息处理 研究区数据源为:(1)遥感数据。选用2006年9月全色波段为2.5m×2.5m,多光谱图像为10m×10m分辨率的SPOT5卫星遥感影像,该影像分辨率高,色彩信息丰富,有利于地物的判读。采用RS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1∶5万地形图为基准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配准、几何校正和解译,获得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数据。(2)土地退化数据。根据北京市林业局2006年的土地沙化面积数据和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水土流失面积数据得到。土壤侵蚀的类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侵蚀,对于北京来说,土壤侵蚀情况相对较小,仅有轻度和中度侵蚀。(3)北京市区和通州的水资源量、降雨量等数据。由北京市环保局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提供。(4)遗产数据。包括元、明、清3个时期的文物数据和课题组实际测量的遗产数据[9]。(5)经济数据。包括航运数据、旅游数据等,均从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资料获取[10]。信息处理方法为:(1)将收集到的各类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建立基于GIS的北京运河沿线地区的综合环境评价专题数据库,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退化、环境质量、不同年代遗产、航运统计资料、旅游统计资料及社会经济数据库等;(2)统一各种地图数据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根据环境评价的指标,利用ArcGISS9.3程序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提取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1.3综合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目前,京杭大运河环境价值评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献[11-12]中从水利、建筑、遗产、景观等多维角度强调了运河的价值。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遗产类价值评价特征,针对运河这一复杂的特殊体,笔者强调了京杭大运河的生态价值、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提出了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人文环境评价体系,较全面地概括了运河这一兼具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线性遗产的环境评价指标。以生态、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为基础,构建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综合环境评价体系(表1)。在这里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引起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也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对,人文环境是指由人为因素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蕴含人们的某种态度、观念和认知等。 1.3.1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其评价需考虑多要素的影响。结合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分要素指标权重和总权重的确定依据为HJ/T192—2006标准[13]。笔者采取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选取生物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5个指数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人文环境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到京杭大运河这一特殊的线性遗产,在查阅众多文献和广泛征求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及历史地位和作用、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要求,参考遗产价值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14],选取遗产价值、经济价值和景观休闲价值3组目标层及10项因素层指标,建立了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表1)。目前,关于人文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尚无标准参考,因此,文中人文环境总权重的确定参考生态环境权重确定方法,分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依据专家打分、发放问卷调查、现状调查数据及文献统计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定来确定。 1.3.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及环境评价模型的建立 (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由于各类专题数据的性质不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为使各类数据间具有可比性,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该研究采用极差标准变化对数据进行处理。(2)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量化处理,采用多级加权求和的方法来实现运河沿线区域环境的定量化评价,结果代表区域综合环境评价指数。(3)综合环境评价方法。整个数据库包含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个环境综合评价数据,对每个参评因子进行环境相关评价,计算每个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数。参照文献[13],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为0~10;对人文环境评价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依据生态环境标准,其评价指数的阀值范围也确定为0~10,两类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阀值为0~20。综合评价指数越大,环境质量越好。为便于比较,对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处理,将综合环境状况划分为5级,即好(15.1~20.0)、较好(11.1~15.0)、中等(7.1~11.0)、较差(4.1~7.0)和差(0.0~4.0)。不同等级的环境状况指数体现环境状况的区域差异性。#p#分页标题#e# 2结果与分析 2.1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将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土地退化数据及环境质量数据,经过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3)及分因素公式,求出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图1)。由图1可知,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4.44,分布范围为2.86~5.25。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一般,整体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环境状况要好于市区,除土地退化指数外,其他各项均是通州高于市区。生态环境略好的区域是通州,属于第Ⅲ等级,通州地区位于北京郊县,地势平坦,水网密度高,植被覆盖率高,生物物种丰富,环境质量较好,经济一般发达;环境状况较差的是北京市区,属于第Ⅳ等级,市区经济发达,城市建设速度较快,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人口增长明显,整体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2.2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人文环境评价分析 将人文环境相关因素的数据经公式(1)标准化处理后分别带入公式(4)、(5),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B所示。北京地区运河沿线的人文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2.72,分布范围为2.42~2.84。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Ⅳ等级区,说明运河沿线区域整体人文环境状况较差。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起源于元代,历经明、清到现代,运河沿线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沿线区域的遗产价值较高;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济宁以北段运河断航,北京地区的运河失去了航运功能,除北运河丰水期可以发挥输水、灌溉功能外,通惠河大部分河段枯水季节已经干涸,仅作为城市的排污河。另外,因水源不足和运河本体状况较差,北京市对运河沿线区域的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文环境压力也较大。从区域角度而言,通州地区的整体现状要好于市区,首先区域内运河本体水利工程的科学价值较高,沿线文物密度高;其次区域内水网丰富,有利于沿岸经济发展;通州地区除注重城市开发建设外,也注重加强运河沿线旅游、景观功能的开发。 2.3综合环境评价分析 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带入式(2),求得北京地区京杭大运河沿线2km范围内的综合环境评价现状指数如图1C所示。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综合环境评价指数平均为7.16,呈正态分布,分布范围为5.28~8.09。环境评价结果在各等级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Ⅲ等级区和第Ⅳ等级区,其中第Ⅲ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6%,第Ⅳ等级为34%,而第Ⅰ、Ⅱ等级均为0。说明北京市运河沿线的环境综合状况不好,大部分区域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从区域分布看,通州地区的综合指数高于市区,整体环境状况略好,但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合。因此,从区域格局来看,北京地区运河沿线区域各项指标的环境评价结果均是东部高于西部,形成了由郊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态势,局部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通州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中等;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相对薄弱,环境评价结果处于中等以下。由此可见,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人文环境建设均与区域环境综合现状有较强的相关性,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成为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也影响着环境现状的空间分布。 3结论 (1)北京地区运河遗产沿线的环境状况整体一般,大部分地区综合环境状况指数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区域格局上呈现从通州远郊区县向市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近年来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较强的相关性。须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运河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与建设。 (2)对京杭大运河遗产综合环境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且系统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类环境评价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在原有生态环境评价基础上,增加了人文环境评价。从生态和人文两个角度对运河遗产进行评价,涵盖生态环境、遗产价值、经济价值、景观价值等多项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运河类遗产的环境现状的特性,且提升了环境评价结果的真实度;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环境评价模型,对于京杭大运河环境保护、开发与申遗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运河北京段沿线2km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在区域内的平均分布开展研究。未来拟在空间分布上继续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遗产空间分布及旅游为目的的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旅游线段为对象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状况指数的综合评价。

自然环境现状篇(4)

摘要:从自然环境状态、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遴选了14项指标,建立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差异系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恩施自治州8县(市)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然环境状态最好的是咸丰县、鹤峰县;人为干扰状况最好的是宣恩县、鹤峰县、咸丰县;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

关键词 :生态稳定性;变异系数法;鄂西南;恩施州

中图分类号:P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100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60

收稿日期:2014-1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12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D021)

作者简介:詹 丽(198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风险管理、旅游管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电话)13294242490(电子信箱)zhanlijenny@126.com。

鄂西南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两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它北接鄂西北山区,东连江汉平原西侧的丘陵岗地,西界重庆市,南邻湖南省。该区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十分普遍。该区域气候特征是少日照,多秋雨,河谷冬暖,垂直差异明显[1]。该区域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好,植被覆盖率高,属于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然而,长期以来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该区民众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来摆脱贫困;但该区自身的地质地貌特征决定了该区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2]。对该区生态稳定性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状态和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遴选了14项指标,构建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即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以此为基础,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自治州”或“恩施州”)下属8县(市)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以期为研究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恩施自治州概况

恩施州地跨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位于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州域东西最宽220 km,南北最长260 km,总面积24 061.25 km2。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6县,总人口403万。州境平均海拔1 000 m,海拔1 200 m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29.4%,海拔800~1 200 m的地区占43.6%,海拔800 m以下的地区占27%。州境内属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自然环境随海拔不同垂直差异明显,构成了从南亚热带到寒温带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环境,物种极为丰富。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全州耕地面积约为38万hm2,耕地构成是坡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田少,总体质量较低,没有一级地[3]。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与石漠化、干旱与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居民生活、旅游发展、工业发展所造成的生活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废水污染,以及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生态破坏[1,4]。

受自然条件限制,该区交通较不发达,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州内8县(市)均属于部级贫困县,并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区[2]。

1.2 数据来源

各县(市)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数、国土面积、耕地总面积、坡耕地面积、公路总里程、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数据,来源于2012年恩施州统计年鉴[5];各县(市)森林覆盖率、动植物物种数目、年均降雨量、年暴雨天数等,均来源于恩施州志和县(市)地方志;各县(市)土壤流失面积数据,来源于恩施州国土资源局。

2 评价方法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其他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质为环境要素(如地形、土壤、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所组成的综合体,除少量没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外,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6]。本研究对鄂西南地区的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即是从自然环境状态和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来遴选。在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6-12],本研究选取了6项自然环境状态评价指标和8项人为干扰状况评价指标。

2.1.1 自然环境状态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结合鄂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取森林覆盖率、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年均降雨量、年暴雨天数、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6项指标来评价鄂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状态(表1)。

1)森林覆盖率(%) (+):森林对地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对水土流失起到最大控制作用的因子。在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即便是坡面,往往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水土流失。反之,地面植被一旦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往往不可避免。因此,森林覆盖率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正向指标,在现有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2)单位面积物种数目 (+):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与森林覆盖率一样,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或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是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正向指标。

3)年均降雨量(mm/a) (+):降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降雨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若降雨过于集中,特别是单日降雨量过大,又可能引起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考虑到降雨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年均降雨量作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正向指标。

4)年暴雨天数 (-):如前所述,考虑到集中降雨对于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本研究采用将年暴雨天数(即24 h降水量为50 mm或以上强降雨的天数)作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负向指标。

5)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 (-):水土流失是鄂西南山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直接后果就是使原本质量不高的耕地更加贫瘠,甚至导致石漠化[1]。因此,本研究选取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即轻度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负向指标。

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益下降、雾霾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区域自然环境状态衡量的一个有效指标,故本研究选取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作为鄂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正向指标。

2.1.2 人为干扰状况 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本研究选取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人均耕地面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等4项指标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选取坡耕地百分比、人口密度、公路密度和城市化水平等4项指标作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表1)。

1)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 (+):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一方面表明该地拥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或“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是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更表明该地区可以依法得到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因此,本研究选取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即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2)人均耕地面积 (+):在鄂西南地区,第二、三产业尚不发达,农业人口比重大。而人均耕地面积越少,当地居民的生存压力就会越大,生态环境的负荷也就越大[2]。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可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3)固废无害化处理率 (+):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和工业烟尘的达标排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在自然环境状态评价中已经设有“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指标,在人为干扰状况评价时,拟不考虑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状况,仅考虑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水处理情况。因此,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率被遴选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4)废水处理率 (+):如前所述,本研究拟采用废水处理率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正向指标。

5)坡耕地百分比 (-):过度开垦坡地,是山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本研究选取坡耕地百分比(即坡度≥2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6)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越大,人类活动强度越大,生态环境的负荷也就越大[2]。因此,人口密度可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7)公路密度 (-):公路密度越大,表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度越大。因此,本研究选取公路密度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8)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强度越大,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越低。因此,本研究选取城市化水平作为鄂西南地区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负向指标。

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各评价指标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数据的标准化。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为功效系数法[13]。

具体地,正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为:

yij=(xij-xjmin)/( xjmax- xjmin) (1)

负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为:

yij=1-(xij-xjmin)/( xjmax- xjmin) (2)

式(1)、式(2)中,xij表示第i个样本(i=1,2,……8 )第j项指标(j=1,2,……14)的指标取值,yij为xij的无量纲化取值(yij∈[0,1])。

按上述方法计算的8县(市)各项指标无量纲化的标准化数据见表2。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各指标评价权重的确定,本研究拟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变异系数法[14]。利用该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避免专家赋权的主观偏好性,削弱极值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15]。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2)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式(4)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wj∈[0,1];?滓j为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滓j∈[0,1]。

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各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2.4 评价模型

在完成数据标准化、确定指标权重之后,就可以计算各待评样本的生态稳定性评价值,具体模型为:

式(5)中:Ai为第i个样本的生态稳定性评价值,Ai∈[0,100]。

3 评价结果

从自然环境状态来看,恩施州8县(市)中评价结果(表2)最好的是咸丰县(72.61分),其次是鹤峰县(57.97分)。咸丰县森林覆盖率达77.2%,高于全州平均水平71.0%,在州内8县(市)中位居第一;单位面积物种数目为1.124,仅次于宣恩县,在州内8县(市)中位居第二;年均降雨量1 381 mm,仅次于鹤峰县;年暴雨天数4.3 d,略高于全州平均值;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为28.05%,低于全州平均值34.0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6 d。相对而言,州内自然环境状态较差的是巴东县(32.65分)、利川市(33.37分)。巴东县森林覆盖率58.1%,是州内8县(市)中最低的;水土流失面积百分比45.91%,是8县(市)中最高的。利川市森林覆盖率58.9%,仅高于巴东县;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 d,仅高于恩施市。

从人为干扰状况来看,8县(市)中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宣恩县(81.16分),其次是鹤峰县(73.97分)、咸丰县(69.37分)。宣恩县拥有七姊妹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并与利川市、恩施市共享星斗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是8个县(市)中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也是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最高的;该县人均耕地面积0.11 hm2,为州内8县(市)之首;城市化水平27.49%,为州内8县(市)中最低;其人口密度、公路密度,均低于全州平均水平。该县主要的劣势是,坡耕地百分比(12.44%)高于全州平均值9.26%;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也未达标。相对而言,人为干扰状况较差的是来凤县(28.13分)和巴东县(38.20分)。来凤县境内没有部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质量差,坡耕地百分比达21.18%,是8县(市)中最高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3.74人,也是8县(市)中最高的;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分别为72.70%和63.62%,不仅未达标,而且低于全州的平均水平。巴东县境内也没有部级自然保护区,且固废无害化处理率只有36.40%,是8县(市)中最低的;由于交通较为便利,巴东县公路密度较高,为每平方公里1.07 km,为全州各县(市)之首。

就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而言,恩施州8县(市)中得分最高的是咸丰县(67.04分),其次是宣恩县(64.22分)、鹤峰县(59.28分),均高于8县(市)平均值46.90分;得分低于平均值的有恩施市(43.59分)、利川市(38.40分)、建始县(37.10分)、来凤县(34.08分)、巴东县(31.46分)。

4 结论

本研究从自然环境状态、人为干扰状况两个方面共遴选了14项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鄂西南地区生态稳定性评价模型。权重赋值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的6项指标中,正向指标森林覆盖率、负向指标年暴雨天数权重较大,是影响区域自然环境状态的主要指标;在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的8项指标中,正向指标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人均耕地面积,负向指标人口密度、坡耕地百分比权重较大,是影响区域人为干扰状况的主要指标。

采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恩施自治州所属的8县(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县(市)中自然环境状态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咸丰县和鹤峰县,相对较差的是巴东县、利川市;8县(市)中人为干扰状况评价结果最好的是宣恩县、鹤峰县、咸丰县,相对较差的是来凤县、巴东县。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值较高的是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其余依次是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来凤县、巴东县。

参考文献:

[1] 杨世松,程伯禹.鄂西南岩溶石山区人居环境容量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5):35-39.

[2] 李 翔,张家其.贫困山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2):12692-12695,12710.

[3] 恩施州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恩施州志(1983-2003)[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4] 岳 琳,王 瑶.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8-19.

[5] 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2012恩施州统计年鉴[Z].恩施:恩施州统计局内部图书,2013.

[6] 钟 诚,何宗谊,刘淑珍.西藏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5):573-578.

[7] 杨士友.喀斯特山区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探讨[J].贵州地质,2003,20(2):68-72.

[8] 李晓秀.北京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自然资源,1997(5):31-35.

[9] 刘正佳,于兴修,李 蕾,等.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84-2090.

[10] 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6(6):52-61.

[11] 朱瑜馨,赵 军,曹 静.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模型[J].干旱区研究,2002,19(4):33-37.

[12] 任 平,洪步庭,程武学,等.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研究,2013,32(6):1017-1024.

[13] 秦守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自然环境现状篇(5)

关键词 事故发生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不安全安全生产

企业生产活动伴随安全事故的发生,导致人员、财产损失,严重时企业一蹶不振,那么事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消除这些因素是不是可以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因此探究事故发生的因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消除事故发生的因素,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

A自然灾害;地震、山体滑坡等,如果发生荒无人烟地方不会造成事故,如果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场所就会造成事故;2、人为制造的环境发生事故:人建生产生活场所,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这类事故发生的特点,生活工作环境,危害面广,防不胜防,“环境不安全会引发事故”。

B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引发事故;设备运行,严禁人员靠近,但是人员靠近;易燃易爆物,有人随便吸烟用手机等;没有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等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这类事故发生的特点就是;违反安全、设备操作规程,形成人的错误行为。或者人对于自己工作危险因素分析不清等,工作过程出现错误判断,归纳总结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引发事故”;

C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如大型广告牌年久失修倒下,设备的安全防护损坏没有及时维修,设备带病作业等。

这类事故发生共同的特点是,设备物品自身存在问题缺陷,设备物品放置不科学或安全防范缺失;归纳总结出来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

一、从三种事故案例道出安全事故发生有三个因素:环境不安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1.环境不包含人与物。特点:环境是指荒无人烟的地方,危害波及不到人或建筑物。

2.环境包含人,人在此的生产生活。这里环境包含两个意思:局部自然环境与人为制造的工作生活环境“环境不安全”、与“人的安全行为”、“物的安全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交叉,只要存在时间空间重叠,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环境包含的范围广泛,是人工作生活的空间,因此到任何地方自然环境或人为制造的环境,首先要检查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隐患,如有危险要及时躲避或消除;“人的行为”或“物的状态”具有很强不确定性,有的是随时变化;时间空间,人一定要生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不可预测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是否有其他危险因素。

环境安全隐患的发现,一般都是人潜意识在觉察,一旦发现环境的危险人都会本能的躲避。在企业生产的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需要丰富的安全知识技能,人安全意识越强,安全技能越丰富,越容易发现复杂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躲避环境的危险或消除环境隐患。

3.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内涵。局部自然环境;具体工作生活环境,人为制造的环境。

(1)自然环境出现不安全因素,我们只有积极防范,如大雨,雷电提前做好防范;(2)有的是人工制造建设的建筑物或相对较大的空间,人要在此空间工作,建筑物或人工建造的巨大空间的安全检查要全面及时认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使人防不胜防,如果不消除会影响职工专心工作,或者会伤害到人、物,因此首先要保证我们工作的环境是安全的。

探求事故成因,是人、物和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对于企业环境的安全一般不会出问题,因为从建厂选址,到设备的安装等都有标准监理,建设经过严格把关是安全的。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各种安全事故的成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将近占到90%左右。因此控制事故首先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1.什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三违、违反操作规程或程序、劳动纪律、违章指挥等。

2.什么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等。[1]

(三)我们怎么做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因此消除发生事故的两个因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可以实现安全生产。

(四)人的不安全行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之间的关系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因为人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有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管理不到位年久失修造成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粗心,设备带病作业;设备该维护保养不到位;物品放置随意事故隐患等。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粗放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发生事故。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因素。

(五)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对于管理者:(1)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安全责任意识。(2)及时学结安全管理知识技能经验教训,探索安全管理规律,认真落实上级安全会议精神;指导车间做好安全管理工作。(3)严格督促检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做好安全预案防范以及演练。(4)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5)杜绝设备带病作业。(6)力所能及做好设备本质安全化。(7)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

2.对于职工:(1)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2)遵守操作程序方法,掌握安全操作方法技能。(3)做好作业前危险分析、危险源点辨识。(4)认真落实管理规定等等。

自然环境现状篇(6)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整个面貌也在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受到自然环境的生态状况的影响,农牧业的生产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该区域贫困面大,财政收入又低,资金投入困难,仍然面临严峻的扶贫脱贫任务。该区域以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基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首先要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发展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主要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项指标来加以评估,前者指的是协调状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范围,后者指的是协调水平高低的量。从当前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二者的协调水平较低。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为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社会经济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人的经济活动上,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口多度增长会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大量消耗资源,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人口素质低、环保意识差,又加大了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在技术水平底下和一定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最终又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倒退。就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作为社会生产的原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在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即为生态环境质量。北方农牧交错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前景。预测方法分为结构预测和非结构预测两类,前者是在定量化模型基础上加以预测,后者是通过定性分析即经验判断来给出预测结论,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前景预测,在模拟仿真值数据基础上提出四种模式:自然发展模式、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模式、环境保护模式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协调状况和协调水平进行比较,对协调前景进行预测。随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案。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二者的协调状况,为促进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其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打破“贫困—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低—环境资源浪费—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来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其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应压缩农业、增加畜牧业、稳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产业优势,获得综合效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恢复沙地植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应逐渐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方向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加强环境立法,本着“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树立协调发展观念,增加对环保治理的投入,以观念促发展,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理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保证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自然环境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079-02

1 引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加大,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紧迫任务。以2010~2014年的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2010~2014年间靖江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全面掌握靖江市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战略措施,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2 靖江市概况

靖江市位于中国内地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素有“苏北小江南”之美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以耕地为主,主要矿产有煤。靖江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削减和碳排放量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四城同创”,即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和园林城市。

3 结果分析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

3.1.1 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标准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3.1.2 评价指标权重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权重分配,见表1。

3.1.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2。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0×(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3.1.4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标准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略有变化(好或差)、明显变化(好或差)、显著变化(好或差)。各分指数变化分级评价方法可参考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3。

如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的特征,则该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波动变化幅度,将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分为稳定、波动、较大波动和剧烈波动,见表4。

3.2 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通过遥感解译,2014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为654.23 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58.21 km2,林地11.31 km2,草地0.12 km2,建设用地175.31 km2,水域湿地209.29 km2,未利用土地为0。

在全市土地面积中,耕地占比最大占39.46%,林地占1.73%,草地占0.02%,建设用地占26.80%,水域湿地占31.99%。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面积量算,靖江市土地利用有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为100%。这一特点既表明靖江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开发利用高,又反应出靖江市的自然条件较好。

(2)垦殖率高达39.46%。这说明农业在靖江市的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

(3)靖江市的植被覆盖率非常低,仅有1.75%(含林地、草地)。

(4)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超过农村居民建设用地比重。城镇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4.96%,而农村居民建设用地为25.23%,说明城市化程度较高。

根据各项数据计算可得靖江市2010~2014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指数见表5。由数据可知2010~2014年靖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

“十二五”末,靖江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并发挥着良好的固碳效益,但从资源利用上看,仍存在较大生态压力。“十二五”后期靖江市植被覆盖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土地胁迫指数逐年上升,污染负荷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市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偏低。“十二五”时期,是靖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苏中地区率先融入苏南“第一方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规模的扩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将趋于复杂,环境污染将出现四个转变,即污染物介质从以大气和水为主向大气、水和土壤三种污染介质共存转变;污染物来源由单纯的工业点源污染向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并存转变;污染物类型从常规污染物向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污染物的复合型转变;污染范围从以城市和局部地区为主向涵盖区域、流域转变。

4 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议及措施

(1)重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政府与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认知,全民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做好制度建设,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控制煤炭总量的同时发展更清洁的能源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型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4)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违法排污企业保持高压态势。

(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五年环境再造计划”。着重围绕水、气、声等环境要素,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碧水、蓝天、宁静工程,始终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避免过分人工化,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自然环境现状篇(8)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指人类社会人类同自然环境(原生)与人为(改造过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包括抗拒、改善,所达至趋利避害、协调适应和进步开化的状态。它是原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期,凸显高技术、知识化、信息化,使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新型文明形态。舆论界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界定:或偏向自然,或偏向社会、政治。如:“生态”与“文明”,《辞海》早有诠释。“生态”指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保持生态平衡。“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当“生态”与“文明”结合成为一个词组——“生态文明”,含义也起了变化,赋予新的内容和特性。即既有同,又有不同。它区别人类与生物,但仍是指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是指人类与环境因素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相互平衡,各个组成成分之间都处于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螺旋式上升的平衡。隐含进步,而非停滞,或回归原始。我作这样理解,并以为人类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应是天然环境(原生自然)和人为环境(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前者固然必须研究预防与减灾,而后者在一定时空、相对成为主要利害关系,需着力探索并与之有效相适应。

二、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尤其是近三十多年以来,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恶化,环境容量不堪承载,经济持续发展受到挑战;逼使人们不得不对生态环境重新审视,必须进行保护环境和完善环境。否则,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环境恶化如不遏制,人与自然相互之间无法恢复平衡,任其下去,所谓“世界末日”来临绝非危言耸听!

而和平崛起的中国,面临现代化进程的环境问题更严峻,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紧迫问题。总书记高瞻远瞩,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重视“生态文明”,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警示全党全民,决不能盲目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一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了。实际上,这是“见物不见人”。因而必须转变这种发展模式,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任务而努力,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上。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观,作为治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较好较快地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达致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

尤其引人注目,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中气候变化问题的异常重视,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实施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这就极其重要而具体地向我们指出7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方向和战略目标。

据此,我们认为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这一工作十分必要,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一)为正确反映我国的生态文明状况,记录它的现实和规划未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行方向;

(二)为领导对环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规划时,从源头上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水平和布局的优化进行调整,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为社会公众和媒体参与环保监督、环境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设计

设计生态文明指标体系,需要从实际出发。比如,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深圳等东部一些城市处于接近后工业化阶段。由于生态文明的背景——环境要素是个错综复杂系统,将环境要素界定、量化,进行比较,而且区域间有联动关系,都应考虑,既要反映其本质特征,又要有可操作性。生态文明指标既是衡量环境质量、测评被污染和被破坏程度的尺度,也是制定污染排放物标准依据。

以上主要设计了宏观测评环境指标。考虑到从微观角度,对企业乃至居民户制定若干重要测评其环境的指标。比如,由政府制定并下达对高能耗、高水耗工商企业大户的排放标准,对车主下达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对居民社区下达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率等约束性指标,也十分必要。如果微观达标,将意味着有助于奠定良好的生态文明的环境基础。

四、生态文明指标测评的实施

落实生态文明指标测评,必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提高,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完善有关法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一)应由全国人大立法。使指标测评依法实施和得到保障。

(二)政府必须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区域或城市生态文明系统工程建设,并与邻区乃至邻邦合作联动与整治。

(三)加强政府环保系统的监测站工作,动员社会民间参与和举报。政府对建设项目的环保从严把关,并把环保达标作为部门和地方政绩考评之首。以生态文明绩效作为干部提拔和宜居环境优劣的主要依据。

(四)实行奖惩制度,对研发节能、新能源技术有功的企业和个人,对生态文明达标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减免一定税费或发给奖金,树立模范;对违法违规者严惩不贷,赔偿损失,或关闭生产单位,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自然环境现状篇(9)

我国总体的环境形式仍然不容乐观[1]。很多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甚至还有一些地区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的重要性,仍然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工作。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工程,完善环境保护的策略。

1 环境工程的现状

1.1 环境保护起步晚

新中国的成立历经百年战火,百废待兴,追求经济发展深入人心。正是这种对经济发展的狂热追求导致国家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牺牲环境保护来追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自然环境由于其特有属性导致其破坏容易,保护难,恢复更难。因此。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但是由于环境保护起步较晚,环境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想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环境状况或者改变环境保护的观念,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仍然面临极大的困难。

1.2 空间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东南方向靠近海洋,南方属于亚热带气候,而北方又是极其寒冷的,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以及大戈壁,这些情况迥异的特点为环境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无法统一使用我们的环境政策,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环境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在这样的前提下,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既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量,又为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3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尽管我国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观念人心以及一些人的鼠目寸光,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很多都没有落实到实处。尽管我们国家推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策略,但是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不强,很多时候潜意识里仍然会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仍然不会真正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和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上不够重视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在发展环境工程的时候就会不够用心,导致事倍功半。

1.4 收效期较长

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短期内我们很难看到十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资金投入无法得到回报,那么轻则影响企业的发展,重则会导致企业破产,这就导致很多企事业单位为了追求业绩,无法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去进行环境工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业绩,如果短期内无法得到效益增加政府业绩,相关部门就会隐瞒实际的环境状况,或者在进行环保执法的过程中大打折扣,在经济发展面前无法做到执法必严。环境执法问题存在较多的不足[2],是影响环境工程发展的重要方面。

1.5 相关政策和技术不够完善

我国环境工程的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很多细节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而对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也还不够完善,对很多技术难题都没有办法解决。特别是我国一些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更加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同时,由于早期环境破坏严重,很多地方的问题凭借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解决。因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的不完善,为环境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麻烦。

2 环境工程的完善策略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法律的支持是环境工程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完善的法律才能为环境工程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现我国环境法律的漏洞,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环保法律,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环境工程的健康发展。

2.2 政府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

环境工程收益慢,而资金投入比较高,如果一味指望企业单位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存在的目标之一就是利润。为此,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保证环境工程的顺利发展。另外,政府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环境工程的研究中去。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我们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质量和数量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在中国,政府是最具有号召力的,因此也是最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的。

2.3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让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环境保护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大家共同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特别是新媒体渠道,将一些环境现状以及环境工程发展的要求传达给公众,同时从一些细节方面来指导公众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只有这样通过所有人的努力,我们才能保证环境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

2.4 改变环境评价制度

由于环境工程的投入与收益无法达到满足企业发展和政府部门对业绩的要求,所以才会引发一些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给我们的回馈,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环境评价制度,从多方面、不同的层次来评价环境工程,将环境投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企业的收益和政府的业绩。例如,我们可以将企业对环境工程的投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来对企业其他方面提供便利,例如税收或者银行贷款方面提供一些优势。对政府业绩的评价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性,才能更加尽心尽力的为环境工程的发展服务。

3 结语

环境是关系我们未来发展的大事,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保证环境效果[3],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环境工程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环境问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发展环境工程,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现状篇(10)

我国一直在研究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以及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结合实践总结得出的有效方法。将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现代园林艺术中,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原理规律,从而实现最佳的生态修复状态。

1 生态修复技术概念

当前,我国管理园林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自然的规划以及设计,整个过程始终遵循基本的生态修复理念。在构思以及规划之后,应用合理以及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的和谐性以及稳定性。②在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生态自然体系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物种,维持均衡的生态体系。③需要更加合理化地规划自然环境结构,合理地调配好存在于生态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较好地维持自然生态之前的风貌,防止发生环境衰退等问题。为了让生态保持均衡状态,恢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就应遵循相关的科学管理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改善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发展以及提升自然环境。

2 生B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2.1 生态修复技术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我国园林艺术逐步提出“城市园林生态化”这一理念,但是随着资源过度地开发和环境破坏程度的增加,使得现代园林环境不断恶化,因此,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2.2 应用时遵循的原则

一方面,更加全面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规划环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规划的方法以及原理是否符合实际状况,还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以及重视当前的设计项目,项目设计的理念需要和国家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同步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修复生态水平。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但是植物借助光合作用能够将空气中的CO2转换为O2,因此,增加绿化面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化面积的大小和生态修复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然而由于我国近年来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多,亟需找到有效方法扩增植被绿化面积。

与此同时,在规划植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空间优势完成这一目标,合理分布空间以及分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此外,针对不同环境状况可以应用合理的措施,在修复生态环境时,设计者应针对规划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例如,居民区、工业园区以及街道绿化等,在规划设计街道时,不但需要考虑生态修复效果,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视觉效果,以此制订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工业园区时,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等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规划设计居民区时,需要构建和谐氛围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2.3 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开展实施修复现代园林艺术前,首先应熟练掌握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特点,使得其更加符合实际要求。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有效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方法有以下3个:

2.3.1 排水方面。当前很多绿化主要是借助排水设备以及地表排水发挥其排水功能。在规划排水设施的过程中,一般会种植大量植物,以缓解水流对地面的影响。在铺设排水设施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应用挡水工具或种植铺地植物,降低水流速度,更加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2.3.2 水景护坡方面。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在水景护坡中增加能够靠边岸的水面,借助护坡以及驳岸更好地保护坡面。护坡上一般选用各种性能的植物进行栽培,避免出现水流渗入等不良状况。

上一篇: 房地产项目财务分析 下一篇: 电气工程及机械自动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