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30 10:23:42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1)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11-01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家庭价值观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教育可以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二是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适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三是家庭教育还可以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可以说,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能够促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对家庭教育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一起,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成年人以后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法

1.环境熏陶法

家庭熏陶法主要是家长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健康、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并经常带孩子到社会大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体会不同的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小孩儿在刚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后来有的小孩儿变好,有的小孩儿变坏,和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在良好的环境中小孩儿就容易学好,反之则容易学坏。也就是说,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更直接、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因为,家庭环境不但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如果家庭成员关系比较密切,相处比较融洽,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教育的效果。未成年人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家长的生活方式及一言一行,甚至爱好和兴趣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重视环境熏陶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规范的行为及生活习惯,对孩子的生长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讲道理和摆事实,让未成年人能够正确辨别是非和善恶,提高认识和觉悟,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说服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育方法,说服教育的重点在于能够让受教育者思想上产生一定的触动,进而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可以采用说理教育,家长可以讲道理、摆事实,同时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让孩子明白事理;可以采取“不理睬”教育,不理睬并不是真的对孩子不理睬,而是在孩子产生执拗反应时,家庭成员短暂的沉默,使孩子有时间进行反思或反省,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孩子有时可能会遇到一时想不通的情况,如果家长在这时进行说理教育,孩子很可能听不进去,甚至会和家长产生言语上的冲突。而如果家长暂时不言语,孩子就会自觉地审视自己,教育效果反而会好很多;家长还可以对孩子进行随机诱导。家长不规定每天对孩子的教育内容,而是根据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及时进行教育,这样既能提高教育效果,又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3奖励与惩罚法

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实施奖励与惩罚法非常有效。家长对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优点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可以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并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同时,家长对孩子的不良思想品德和和行为要及时给予否定和批评,让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提高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进而控制和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方式一定不能太过严厉,让孩子产生反感,要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批评的语气,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内心愿意改正。如国内的一档亲子节目中,负责人召集大家集合的时候,儿子表现得不以为然,父亲虽然对儿子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但是却没有对儿子直接进行批评,而是在晚上回去以后,问儿子今天负责人召集大家集合的时候自己表现的怎么样,儿子立马露出了比较羞愧的表情,父亲又因势利导,让儿子扮演负责人,自己则扮演选手,当他们按照当时的情形表演之后,父亲问儿子有什么感受。然后他们又进行了一次表演,父子俩还是分别扮演刚才的两个角色,所不同的是,这次父亲扮演的选手在听到儿子所扮演的负责人的召集令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儿子不但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记忆深刻。

4.实践锻炼养成习惯法

实践锻炼养成习惯法,主要让家长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候,家长通过言语说服教育让孩子认识到了正确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孩子只是在思想上认识,很难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很多孩子都知道过马路的时候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但是由于受身边其他人的影响,往往是绿灯还没有亮,就和其他行人一起到了马路的中央,不但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因此造成一定的交通拥堵。所以家长就需要在平时过马路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养成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后,再过马路的时候,孩子就会条件反射的在绿灯亮起的时候安全地通过马路。如果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想要放弃时,家长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同时,鼓励孩子不断努力,让孩子认识到只有经受一定的挫折和失败,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使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了以上几种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还有谈论法、谈话法、榜样示范法、毅力训练法等多种方法,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各种教育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2)

期终测试刚刚结束,我校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在答品德试卷时所填的答案让阅卷老师笑出了眼泪。考题是这样的“妈妈的爸爸叫( )”孩子的答案是“dada”( dada是右玉方言,普通话是“爸爸”的意思)

孩子的答案让人捧腹大笑,可是我们这些搞教育的人面对这样的答案,是否应该进行反思呢?反思一下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的现实原因——难道仅仅反映出孩子“对标准答案不记”吗?不是,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还反映出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细细的思考一下,在我们右玉县,我们的妈妈怎么称呼我们妈妈的爸爸呀?对呀!不就是称呼“dada”吗?孩子错答该题的原因是:第一:审题时,错误地理解为“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什么?”第二: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顺理成章地写下了“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dada’”

2 案例B: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3)

第一:如何做一个善反思的家长

现在,许多家长在开放活动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而且是和班里表现相对较好的孩子比较,对孩子在幼儿校的表现不甚满意,而家长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家长在参加开放日活动中的心态和对孩子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当孩子表现出众时,不骄傲。因为在简短的半日活动中,可能孩子在某个方面比较突出,但是由于时间限制,这可能不是孩子的真实表现,而家长的这种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家长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还有要努力的地方。

当孩子表现失常时,不急躁。家长在孩子表现失常时,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存在的问题。由于孩子年龄小,对亲人很依恋,出现一些人来疯、撒娇、不专注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征,积极对待孩子在开放日中的"过激"、"糟糕"表现,采用适当的言语和行为鼓励、帮助孩子融入集体,而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表现得不够优秀就是不正常。

当孩子表现落后时,不气馁。家长要正确认识到活动举办的主旨,不要因为孩子在活动中表现不好,家长自己就垂头丧气。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在一项活动中的落后只能反映孩子的一个侧面,并不能代表他的整体水平;其次,家长要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也从中看到自己的责任,正确对待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分析孩子的问题所在,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二:如何做一个善反思的家长

在开放日中,家长要通过观察不同孩子的表现、教师的教育方法,反思自己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理念间的差距,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制定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措施。

观察孩子的表现,读懂孩子的内心。首先,家长在活动中,应观察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比如能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否主动、礼貌地与同伴交往,从中了解孩子的整体性格,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次,观察孩子参与活动的能力、兴趣、情绪和态度,掌握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大概情况,通过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还要观察孩子动作发展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4)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1-02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旧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此,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进行反思,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特色之处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童年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家长对社会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奉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与纽带。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对家庭教育功能第一层次的认识,即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并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1.增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首先应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作为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去做,这是对社会教育事业特殊的精神力量奉献。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巩固。

2.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如他们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抑或有些家长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跟学校和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以各种借口推托。他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的联系,意识不到三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所以,正如苏提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家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跨出从根本上改变三种教育之间长期分离现状的第一步。

二、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锻炼,他提出劳动锻炼应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因为他已用实践证明,劳动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作用。眼下的家庭中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躲避讨厌劳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舒适生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1.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劳动义务感。家长应尽早教育孩子,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得来的,没有白来的食物,让孩子在意识和情感上热爱劳动。如教导孩子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其明白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也应为这个家庭的干净整洁付出,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孩子内心的劳动义务感。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克服懒惰;适度的社会劳动,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体会父母工作劳动的不易;尤其鼓励进行手脑并用的劳动,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等。家长应该明白,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片面强调孩子智力的发展,盲目追求高分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有很大的启示。

1.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性,提高其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孩子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们也开始变得虚荣攀比、自私自利、沉迷于享乐之中,失去了精神信仰和支柱。这无疑是危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教导孩子信奉善良,防止心灵空虚;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学会同情理解他人,防止麻木不仁;教育孩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防止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等等。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进行是非判断的关键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免于不良思想和风气的毒害和侵蚀。作为家长,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当遇到问题时,要教导孩子先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凡事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明智地爱孩子,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待孩子应该做到“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和严厉相和谐”。然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如皇帝般一味娇宠溺爱的家长大有人在,对孩子严厉要求甚至不惜棍棒相加的家长大有人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只用物质弥补亲情的父母也大有人在。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深深地给我们以启示。

1.家长要正确地使用权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然有权力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必要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虽然家长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但切不能让爱成为孩子的精神桎梏。溺爱最终带给孩子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专横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遭到破坏性的伤害,棍棒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变本加厉的叛逆与反抗;而赎买式的爱更是带来孩子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冷漠。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三种形式的“不明智的爱”。

2.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儿童永远当儿童看待。孩子也会逐渐长大,他们也需要个人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太小,不能正确处理事情,而一味地干涉并“全权”。这样反倒会让孩子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愈加逆反。父母对待日益长大成熟的孩子,一定要多聆听,多交流,尽量去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氛围,而不是用家长的绝对权力去压制和禁止。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4).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5)

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孩子的健康成长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心愿,而这个心愿的实现不仅要靠学校来完成,更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在义务教育条件下,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形成等诸方面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逻辑。传统的家庭教育特别强调后天的家庭教育,如《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断机抒”就是家庭教育的先例。《颜氏家训》中提出,在孩子“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民国时期的冯玉祥从小受到母亲的深爱和严格教育,使他成长为爱父母、爱祖国,忠孝双全的爱国将领。《伤仲永》一文中的仲永由于未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最后“泯然众人矣”。小时候在游泳时惩罚了经常欺负穷孩子的地主老财的少爷,受到母亲的赞扬,养成了明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恶的良好品质。孔融让梨、傅亮四岁时解衣与人的故事都成为历代儿童教育的生动教材。那么家庭应当怎样去做呢?

首先,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再次,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一元化道德观念的瓦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德育环境的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二、当前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许多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都认为一个孩子是否成才,全在于学校,甚至有些家长因为他们的子女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便否定了子女所在的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些学生家长不惜代价,千方百计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可他们却忘却了自己的责任,忽略了子女的学习,忘记了自己为子女的学习应该尽的义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孩子生命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的榜样。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从“呱呱”落地就得到了家庭所有成员的宠爱和娇惯,久而久之,养成了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目无他人的不好性格特点,而这些性格的形成与学校却没有多大的关系。当前,社会以金钱为重,人人都觉得赚钱才是硬道理,多数父母在外打拼奔波,导致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些家长都是为了让家里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人抱着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经济基础的想法而背井离乡。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却导致“楼房起来了,孩子垮下去了”的现象出现。像这样的家长,心愿美好,行动相反,理想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一对父母都应全面考虑如何去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家长不但要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即使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义务教育条件下家庭教育的方法及意义

义务教育条件下的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不再完全是家庭行为,而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责任。因此家庭教育已成为完成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必须适应儿童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都应实现转变。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应该以鼓励为主,反对家庭暴力,拒绝打骂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主动性为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义务教育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应告别“学而优则仕”的中国传统观念和“读书无用论”,培养孩子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升官,而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适应生存。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关心儿童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2.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必然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社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有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创新能力,就要启迪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创新能力产生的心理前提。有了创新思维,才有可能产生创新能力。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改造过程中,表现了人的心理反应的能动性。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甚至人吃饭喝水,也是受了反映在他头脑中的饥渴感觉之影响而来的;停止吃喝,则是因为饱的感觉反映在他的头脑中。”在对各种知识的研究中,学生打破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法的束缚,对新旧知识进行有目的的重构,完成了创新思维过程。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6)

我们要正确理解“爱严相济”的含义,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用“包着糖果让儿童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甜”;但也别忘了让你的爱多一点“严”,将“严”渗透到爱的过程中。以爱育人,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相济,不可偏废。爱严相济,才能把家庭教育做好,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爱孩子是人的天性。爱他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正是这种无形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生孩子心灵的爱的幼芽,让孩子在民主自由的天空中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他们应有的世界和快乐。但爱要有度,否则会陷入溺爱的泥潭。娇生惯养,包疵护短,一味迁就,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都是家长应摒弃的。条件好了,更应该主动让孩子去吃点苦,受点挫折,经受点风雨,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培养吃苦的精神。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防微杜渐,走健康的成长之路。但不能简单粗暴,独裁专制,以免增加孩子逆反心理,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牺牲了孩子特有的个性。所以,严,也要有度。

二、要有温馨和睦、乐观进取的家庭环境

夫妻互敬互爱,长幼和谐相处,家庭成员温馨幸福,其乐融融,无形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关心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的优秀品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常常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这种心灵的创伤会改变孩子性情甚至影响其终生。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作为社会诸因素中最先接触的因素,其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作为家长来说,要根据自已家庭环境的变化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孩子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迈进。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的生活、工作习惯,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在一个文明、卫生,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勤劳、朴素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家庭里,孩子基本上也能做到这些。二是父母的情感、思想,影响孩子的精神、思想。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勤劳奋进,不惧困难,勇敢顽强,牺牲奉献,永不言败,乐观进取的精神,能无声地传递给孩子,反之亦然。三是家庭和谐、进取乐观的气氛,影响孩子的学习激情。孩子拥有一个安全幸福的家,就有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吵闹分裂的家庭,让孩子惊惧、迷茫,社会上学坏的一些很多都是这样家庭的结果。四是家庭的溺爱,阻碍孩子的上进。父母的爱一旦过了头,物极必反,便成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拦路虎,就成了溺爱,从而让孩子养成无主张、狭隘自私、凡事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成为“扶不起的刘阿斗”。五是家庭不切实际的期望,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或者盲目干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上的周到安排,学习上的不切实际的计划,大量的资料,家教,与别的优秀孩子对比;看不得孩子休息玩耍等等,这些做法,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上进心,使孩子产生抑郁、焦虑、自卑、厌学甚至厌世的不健康心理,最终使得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事与愿违。

三、要有以身作则、善于反思的家长风范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7)

一、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

学习本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他应该独立完成的任务,家长只要督促好,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即可。可是,由于来自于社会、学校以及孩子之间差异等种种的压力,致使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相当高,因此,许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都是指手划脚的替孩子读着题,然后再告诉孩子哪里是哪里,这里怎么做,那里如何写等等,有的家长甚至自己不会的还直接当着孩子的面在网络上搜索答案。这种辅导,会养成孩子不会看题、读题,不认真做题,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依赖、畏难心理。这就是许多孩子平时作业、小测试都能拿到很好的成绩,而大考和期末考试等成绩却不理想的原因。因此,辅导孩子,是要教会孩子掌握做题的要领与学习方法,教会孩子如何的来读题、怎样进行分析、如何多维的来思考。

二、做甩手掌柜,把孩子的学习全丢给老师

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我把孩子交到学校、交给老师了,你就得给我把他(她)教育好,孩子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没教好。其实这种思想就证明了家庭教育的停滞与失败。学校教育是群体性的,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做到像父母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呵护每个孩子。都说老师就像园丁,那么老师做的只能是修枝剪叶,主干还是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只是进行了继续加工、修剪,孩子的成长全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教育水平不够,辅导不了孩子。这些家长其实要做的就是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任务,不懂或者不会的知识可以跟老师沟通,绝不能不懂的就胡乱指导。如果遇到某些题目做法跟老师存在差异,应该先跟老师沟通,不能自以为是的就批判老师教的,因为有的知识已经更新,家长以前学的知识可能与现在的教材不符,你以为对了几十年的知识也许现在已经是错的了,所以不能再让孩子跟着你继续错下去。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8)

谭顶良教授是一位心理学家,对幼儿心理有深入的研究,因而对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教有独特的见解。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教育从尊重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格外重视,但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谭教授,您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家长,首先应该具备什么?

谭顶良(以下简称谭):首先要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花心思了解孩子,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教好孩子;换言之,了解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虽然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生理上的父母,但是在心理上和教育上,很多家长是不合格的。即便我自己是学心理学的,仍不能自觉做到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尊重、了解孩子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记:能举个例子吗?

谭:好的。那大概是我的儿子小学一年级放暑假的时候,有一天,因为一件小事我训了他一顿,训完我就离开了,把他一个人留在他自己的房间里。我当时挺生气的,让他一个人反省。过了半小时左右,我路过他的房间,看到他面朝窗外,背对门口站着,肩膀一耸一耸的,似在抽泣。我心一软,就过去安慰他。我说,刚才爸爸是不是把话说重了?儿子本来是轻轻地抽泣,听我这样一说,顿时哭出了声。他大声而委屈地对我说:“我也有尊严啊!”我大吃一惊,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我是学心理学的,给学生讲课头头是道,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居然没想到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他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了,我居然对他的心理需求置若罔闻!

记:类似的事,想必每个家长都遇到过,不同的是,许多家长至今没有醒悟。

谭:是的。前不久,长沙市开福区对100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吃惊:60%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了解孩子的,可是84%的孩子认为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多大的反差啊!所以,家长们不要再自以为是了,必须马上补上尊重孩子这一课。因为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耐心地了解孩子,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案,否则,家庭教育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记:那么,怎样了解孩子呢?您是心理学家,能否给家长们指一条捷径?

谭:家长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幼儿的认知特征。在幼儿阶段,孩子最初的思维主要是直观的动作思维,很多东西你给他讲他听不懂的。比如说我们把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玻璃杯,告诉孩子这个东西烫,不能碰。孩子不理解什么叫“烫”,你让他亲自用手碰一下,他马上就懂了,这便是通过动作对“烫”的认知过程。家长想用语言告诉孩子“烫”的概念,是抽象思维过程,对幼儿没用。当孩子通过动作理解了“烫”,“烫”这个概念便有了形象,进而上升到抽象概念,孩子能记一辈子。

如果家长对幼儿的这个认知特征不了解,教育很容易走进死胡同。有一对夫妻都是大学毕业生,辅导自己家的孩子做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数学题有一句话,“白兔比黑兔多3只”,孩子死活不理解,一直认为黑兔比白兔多。爸爸颠过来倒过去解释了无数遍,孩子就是不懂,只好换妈妈上场。妈妈让孩子把那句话读出来。儿子读道:“白兔比黑兔多3只。”妈妈问:“什么兔多,白兔还是黑兔?”儿子说:“黑兔。”夫妻俩实在不耐烦了,就训斥孩子,骂孩子脑子笨,死脑筋。孩子被训哭了,委屈地说:“明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黑兔多3只嘛,你们怎么偏偏说白兔多呢?”原来,孩子还没有确立比较的概念,他忽略掉了“白兔比”三个字,剩下的可不就是“黑兔多3只”吗?家长和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自然有差异。正确的辅导方法是用动作思维启发孩子。比如找来围棋子当兔子,白的10颗,黑的7颗,让孩子摸一摸,数一数,他马上就懂了。

幼儿特点早知道

记:除了认知特征以外,幼儿还有哪些特征?

谭:幼儿的情感特征也有其特殊性,家长应该了解。第一个特征是逆反心理。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只有到了青春期才会逆反,其实不然,幼儿也会逆反,不听家长的话,家长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犯了错硬是不认错,等等。幼儿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惊慌,如果家长指望孩子不逆反,从小到大都听家长的话,那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没出息。

第二个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即幼儿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是一个很强烈的心理表现,很多心理学实验证明过这一点。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和情绪上,许多家长不理解。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以前住集体宿舍的时候,隔壁住着一个小朋友。冬天来了,她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新棉袄。有一天早晨上幼儿园之前给她穿上,她不配合,又哭又闹。妈妈搞不清孩子为什么要哭,但早上时间宝贵,来不及细问原因,也不跟孩子讲道理,把棉袄硬给她穿上,然后匆匆下楼去幼儿园。傍晚,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我在楼下遇到她,就问:“妈妈给你穿了一件很漂亮的新棉袄,你为什么还要哭还要闹呢?”她严肃地对我说:“那朵花在背后,我看不到,有什么意思?应该反过来穿,可是妈妈不答应。”原来,那件新棉袄的背后绣了一朵大红花,在我们看来那是正常的,设计师正是这样设计的,可是孩子穿上之后看不到,她想把棉袄反着穿,扣子扣在后边,这样她一低头就可以看到那朵大红花,就满足了。这是她的愿望,可是家长根本没考虑到幼儿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孩子不讲理。

幼儿的第三个情感特征是嫉妒心特别强,凡是别人有他没有的东西,他就会千方百计让别人变得没有。有时候这种嫉妒心会达到一个违法、变态的程度。再者,现在的孩子缺乏快乐,尽管整个社会的经济在发展,家庭经济在发展,可是经济发展与快乐指数不成正比,孩子也是这样。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主要是学习压力。我把现在的孩子称为“千斤顶”。千斤顶是很小的东西,它要把一辆两吨重的汽车顶起来,压力非常大,而家长却浑然不觉,似乎大家都在承受的压力就不再是压力了。

记:幼儿有认知特征和情感特征,因而行为上也有相应的特征,我理解得正确吗?

谭:没错。人的行为与其认知方式和情感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这方面家长也要有充分的认识。比如,幼儿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他有自己的需求,要发展自主性和主动性。可是许多家长不给孩子机会,一个很小的书包也不让孩子背,万事包办。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按理说,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享受宽松的环境,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表达,可事实并非如此,有时成人对幼儿的约束到了荒唐的程度。有一次,我儿子参加春游活动,回来之后愁眉苦脸的。原来,幼儿园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回到家都要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讲给家长听,由家长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打成电脑稿,配上旅游的风景照片交给老师。儿子说,要是这样,以后不参加类似的活动了。后来我听说,很多家长爱面子,孩子所讲的话显然是不合语法的,逻辑性不强,会重叠,可是家长整理得漂漂亮亮以后交给老师,老师看到哪个好就用红笔画出来,挂在走廊两边的橱窗里面,然后家长相互看、相互攀比。这哪里还是孩子的作业,分明是家长弄虚作假的作品。

记:说到逆反,我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幼儿经常犯同样的错,家长骂孩子屡教不改,孩子好像很无辜。幼儿的这种行为您如何解读?

谭:幼儿和成人不同,家长不能指望孩子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就彻底消除某个不良行为,应该允许孩子慢慢改变。比如,孩子的某个不良行为出现频率很高,经过家长耐心的教育、训练以后,出现频率降低了,家长很高兴。可是突然有一天,孩子又犯了老毛病,家长就特别生气,有前功尽弃的沮丧感。心理学认为,孩子不良行为的消除,通常要经历若干次反复,所以教育学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对孩子要反复抓、抓反复。这是孩子行为特点所决定的,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无药可救了。

营造家庭好环境

记:现在,年轻的家长都知道应该为孩子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却不知道这样的环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您指点迷津。

谭: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几句话讲不清楚。我说三点意见,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早期教育不是越早越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孩子出生48周时开始接受爬梯子训练,6周后能熟练攀爬;另一个孩子到53周时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结果训练1周他就爬得相当熟练了。这说明第一个孩子前面5周的训练效果很差,甚至可有可无,因为他还没有具备学习爬梯子的条件。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

第二,幼儿阶段,孩子的同伴交往很重要。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里缺少同伴,家长要更多地鼓励孩子和家庭外的同伴相处。在相处过程中,孩子之间会有摩擦,男孩子甚至会打架,家长不必过多介入。孩子间的摩擦是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交往的一种方式,就好比我们成人谈判,成人谈判比较理性,而孩子理性比较差。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跟其他孩子接触,从来没吵过架,他长大后会不会谈判?很难。在冲动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得到激发,能点燃他的创造力,所以让他去吵就行了,只要不伤到身体,两个人打也没关系,他们打完5分钟就和好了。

第三,父母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冷战,孩子会把自己的心思集中在关注父母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自己的成长上。

记:年轻的父母们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谭:首先,家长不要居高临下指责孩子,这样的姿态抑制孩子的成长。孩子个子矮,家长要蹲下来,让孩子平视家长,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平等,才敢跟家长畅所欲言。父母亲要做孩子的朋友。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亲要扮演哥哥的角色,母亲要扮演姐姐的角色,这样的话他才会敞开心扉,愿意把问题跟你说。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9)

现阶段,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已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何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心理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察觉并给予帮助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就小学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以及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针对他人提出的对自己的要求、愿望,采取一种负向的,与他人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和心理。小学阶段是儿童生理开始发育,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具体表现在: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很多学生对教师、家长的教导,表现出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都希望通过一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孩子,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三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他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二、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孩子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孩子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具体体现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看待问题不够全面,导致有的学生看问题偏激,容易走极端,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认为是在嘲弄自己,是对自己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当有关。

在家庭教育中,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家长对孩子越来越溺爱,管教松弛,方式不当,或由于其它原因没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地方。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有的教师对犯了错的学生严厉训斥、恶语讽刺;或冷若冰霜,不闻不问。这些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抗情绪,也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如何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逆反心理是当前小学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学习活动正常进行,给学校、家庭带来了负面影响,小学时期是学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好的解决方法,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逆反心里的改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

首先,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给予足够的信任与尊重,注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意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待差生尤其是敏感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班上有一名男生,成绩差,性格刚硬,四年级上学期转学到我们班后,经常和学生、老师发生冲突,老师批评他,他握着拳头,眼睛直直的瞪着老师。每次批评后,不出一天,再次惹麻烦,为此,我专门进行家访,得知他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外出打工,在家父亲和他沟通少,母亲在外沟通更少,我针对他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作了分析,希望家长配合,帮助孩子改正身上的一些缺点,家长态度很好。我要求家长不管多忙,多困难都抽出时间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改变孩子心目中父母并不在乎我的错误的认识。在学校,我也尽可能多的帮助他、照顾他、鼓励他,当他有错时,不是恶语批评,而是让他先告诉我,他做的对不对?哪儿错了?并把班上的卫生工作交给他管理,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都说他变了,乐观了、开朗了,对于给他的批评他也能慢慢接受了。最为可贵的是成绩也进步了。

其次,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满足上,更应该从心理上给孩子真正的关心。当孩子错的时候,应该给孩子讲道理,多帮孩子分析原因,多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打工在外的父母更不要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反思篇(10)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养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好习惯,殊不知,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小朋友抱怨父母说话不算数。“父母的思想品格、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理想情操等,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人生理想和文明行为。”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家长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家长要树立诚信的形象,要做到言而有信,整个家庭才会营造出诚信的好氛围。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身的诚信意识?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诚信程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家长应该做到一言九鼎,利用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示范。

对于幼儿的诚信培养,首先要从家庭教育开始,也要从家长自身开始。家长首先要反思, 思考自身在诚信方面的做法及坚守的原则,并反思自己是否有不符合诚信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具体而言,家长在幼儿的诚信培养过程中要讲究策略,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幼儿、以诚相待

“幼儿的尊重需要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最终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现代的父母应当平等地对待孩子,充分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在鼓励中表现出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在道歉中帮孩子建立自尊,有助于培养起孩子对他人尊重的习惯。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要足够真诚。家长总是认为孩子的年龄小,哄一下就过去了。承诺过的事情不兑现在孩子眼里就是说谎,说话不算数。家长要真诚地对待孩子,就像对待成年人一样。

二、以身作则、注重诚信

研究中指出影响幼儿家庭诚信教育的因素中,居首位的是家庭成员诚信,一般趋势是家庭成员自身愈讲诚信,家庭诚信教育愈强。因而作为家长,首先自身要讲究诚信,才能在家庭中构建诚信的环境。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对于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关乎孩子的未来。关鸿羽谈到过这样一段对话。过年了,孩子的爸妈要给孩子的爷爷买礼物。爸爸说:“老头儿爱喝酒,咱们买两瓶五粮液吧?”妈妈说:“猴贵的,咱们还是买二锅头吧!”爸爸说:“大过年的送二锅头多让人笑话呀!”妈妈说:“你不会把二锅头倒到五粮液瓶子里送去!”孩子在一旁说:“我告诉爷爷去,你骗爷爷!”妈妈把孩子搂过来说:“省下来的钱我都给你买玩具行不行?”孩子说:“行! 行!”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后果。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父母的诚信缺失,同时会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孩子有可能会做出一模一样的举动,这之后再去惩罚或修正则为时已晚。

三、慎重承诺、做好楷模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家长要言行一致,尤其是对于自己向孩子许下的诺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自觉维护。

(一)适度许诺、言而有信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要求,家长为了鼓励孩子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承诺,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承诺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家庭教育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家长需要视年龄段而不断调整。年龄较小的孩子自制力差,可以适当多做出一些承诺。而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家长要求应该严格一些,逐渐减少对于孩子各种的承诺。但对于孩子的各种要求也不能个个满足,家长要把握好尺度和原则,自己要有一定的标准。否则,承诺很多却不能兑现,会使孩子心中的家长形象大打折扣。

我们都非常熟悉“曾母杀猪”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妻子要上街,孩子缠着要去。他妻子随后说了一句劝阻的话:“回来妈妈把小猪杀了,给你炖肉。” 孩子没再去。回来就发现曾子磨刀霍霍,她前去阻拦,曾子说早上她给孩子承诺过。妻子说是那是玩笑话。曾子回复:“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这是中国古代颇为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反思,家长不能随口做出承诺,而一旦承诺,则需要严格履行,不能食言。否则,以身作则的好习惯就没有办法再在这个家庭中坚持下去,以后家长也就很难遵循原则教育子女。

(二)少讲物质、多谈精神

家长要学会教给孩子一把“尺子”,用这把尺子来慢慢衡量自己的行为,要逐渐形成是非与对错的观念。孩子要在生活中学会尺度,把握原则,知道什么事情可以,什么不可以,什么允许,什么不允许。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可以适当做出承诺,这种承诺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建议家长少讲物质承诺,多探讨精神承诺。有一些家长常常给孩子承诺,如果考试考得好,可以带孩子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如果考试成绩好,会给孩子买玩具。这种承诺会起到鼓励孩子消费、思想上虚荣等坏习性。而精神类的承诺,比如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出门旅游等,会降低孩子物质方面的期望值,创造家长和孩子的共同经历,家长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篇: 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下一篇: 地质学知识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