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9 14:38:3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1)

例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1)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烈;夏季白昼长,温度较高。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1)D (2)B (3)C

点拨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①生产强度。强度合理,使农业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强度不合理,容易破坏自然环境

②对植被的影响。地表植被的改变影响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

③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农业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使农产品和土壤受到污染

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例2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1)~(2)题。

(1)“旱腰带”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

A.水土流失加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

B.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植被破坏

C.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

D.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水土流失加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旱腰带”地区应( )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旱腰带”地区气候干旱,林果业生产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1)D (2)C

点拨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练习]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 ②云贵高原 ③江南丘陵 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2)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3)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在年降水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学会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重难疑点

1.“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两幅图,旨在通过读图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文中的“阅读”和“思考”材料,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字图像进一步探究,注重了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见表1。

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美国农业发展条件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难点剖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较长的篇幅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图1所示。

(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形成著名的生产带,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具体分析见表2。

根据该部分内容教材的呈现特点,建议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疑点探析

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该内容主要起过渡作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伏笔,主要的疑点是教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措施所涉及的很多新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有利影响。

具体措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政策法规:限耕、休耕、免耕、轮作、补贴、保护政策。通过具体活动和阅读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活动的练习,巩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5个阅读、5个活动和7组图。阅读材料补充、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于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这则材料属于例举“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能促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多样化的便利交通促进农产品的地区间流通与出口。

阅读二:美国的农业带。配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阅读内容但应作为正文处理,因为它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体现,图文结合可更好地理解专业化生产,也给我国农业生产一定的启示。

阅读三: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结合插图2-20展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引发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可以自然过渡到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紧扣主题和本节课核心内容。

阅读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属于教材的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教材内容更丰满。

阅读五:保护性耕作。配插图2-22“苜蓿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图2-23“美国农场工人收割苜蓿”。图文结合地分析了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保护性耕作,如何保护的呢?又以苜蓿为例谈了轮作。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叙述了美国的纬度位置、热量带、地形和理想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配2-17“美国本土地形”和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据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并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后面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做好铺垫。建议通过两幅图来具体落实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二:以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不断变化。这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三:活动所涉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读图指出分布范围、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分别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图2-21“农药污染积累示意”很好地展现了农药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积累过程,文字材料叙述了农业生产的变化,解释了“处方”农业,通过对比分析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与“处方”农业的差异,体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活动五:结合阅读开展的活动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需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新知识,意在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拓展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并进行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对应关系的训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措施的借鉴。

3.图像图表利用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4)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2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5)

因此,做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全民行动,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大家积极参与。全乡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积极投入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果园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种植、双尖山旅游等资源优势,深入实践,敢于创新,大胆谋思路,真正从内心里把好的想法反馈给我们。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2019年末完成以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的粮食生产区域划定;改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舍及消毒室、饲料储藏库等设施;推广在丘陵山区建设标准化果园,建设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产业园。

(二)对现有耕地进行土地平整、保护,实施轮流休耕,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耕地污染的治理;禁止过度开采地下水,保证正常的饮水安全。

(三)全面推广秸秆深耕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将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四)健全河长制,对大凌河流域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完成大凌河流域改造、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流域生态系统修复,确保水质持续向好。

(五)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倡导家庭开展“光盘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

(一)“种—养—加”绿色区域生态循环模式。以“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友好、生态提升”为核心,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方向,推广“种—养—加”绿色循环模式。

(二)“建—管—用”农业节水灌溉应用模式。以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加强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的模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6)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日益重视文本解读,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只有重视文本解读,正确、合理、科学、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理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教师怎样教的问题,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文本解读常道常闻,但是高中地理文本如何解读?如何解读文本才是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教学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基于此,笔者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Ⅲ(必修)・湘教版》“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的教学实例,从文本解读的含义、正确的步骤及文本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解读文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一、什么是地理文本解读

常言“上好地理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该言彰显了地理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有地理教师问了,“平时常听文本解读,但地理文本指什么?什么是地理文本解读”?

(一)何为“地理文本”。

“地理文本”即地理教材。目前浙江省高中地理教材使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包括《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3本必修教材及《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本选修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结构由正文、活动、阅读、图像四大系统组成:正文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活动是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载体;阅读是对正文地理知识的说明与补充,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图像最能凸显地理科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强化地理图表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总之,这四大系统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理文本。

(二)何为“地理文本解读”。

“地理文本解读”即解读地理文本,具体指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标准内容,对高中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中每章节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分析和研究,从而实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把握和有效利用。

二、高中地理文本解读策略

(一)走进课标,依据课标解读文本。

高中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的文本解读是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文本解读的指南。只有解读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才能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才能合理地使用文本、处理文本,从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课程标准内容如何解读?第一,要对课标内容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认知内容”是什么。第二,依据课标内容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学生学习水平。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标内容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第四,细化课标内容。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的课标内容如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首先,分解课标:确认其“行为条件”为“以某区域为例”;其“行为动词”为“分析”和“了解”;其“认知内容”为“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其次,行为动词“分析”和“了解”:本课标内容的学习水平有理解水平和了解水平。再次,依据“行为条件”,分析本课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如下:本课标内容的“行为条件”为“以某区域为例”,要求学生通过对某区域典型案例的学习,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以及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其他区域中。

最后,细化课标如下:

1.以某区域为例,可理解为任选世界或中国农业生产有特点的区域。如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选择“以美国为例”,但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选择“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2.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既需从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角度考虑,又要发现其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最后还需确定其主导性条件。

3.分析某区域农业的布局特点时,需考虑该区域主要农业区的分布,判断该区域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农业布局最主要的特点等。

4.了解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需建立在深入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农业发展方向,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综上所述,该课标内容要求、学习应落实在某区域上,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是知识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是学习目的。

(二)走进教材,厘清知识体系。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要以教材为依托,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要以教材为载体,这一切都可见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多么重要。教材内容如何解读?要实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要经历通读、细读和研读的过程。首先,通读教材的正文内容,初步认识教材的主体内容;其次,细读教材的正文、活动、阅读、图像等所有内容,理清它们各自功能及逻辑关系;最后,研读教材,尤其是正文部分,力求在课标内容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首先,通读本节教材的正文内容,初步认识本节教材的主体由“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大知识点组成。其次,细读教材的正文、活动、阅读、图像等所有内容:知识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采用图文结合方式概述农业生产条件,并安排P52活动题,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接着安排P52另一活动题和阅读材料,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知识点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先概述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依据及目的,接着通过“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并结合P53阅读材料和活动题,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知识点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先概述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安排P54的阅读材料,最后教材按照“问题一对策”的方式,介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附上个“阅读材料”和“活动”。最后,依据之前对应课标的解读内容研读教材:其一,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本节教材的重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商品经济、交通运输条件和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社会经济条件入手思考;本节教材的重点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应先理清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农业带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抓住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主要农业带的分布位置及生产条件的分析。其二,根据教材并结合环境保护知识,分析美国过去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课标内容要求虽为了解水平,但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应提升为理解水平,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较陌生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以及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要进行阅读和理解、分析和研究。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

(三)走进学生,依据学情解读文本。

地理文本即地理教材,地理教材地位和作用固然重要,但新课程改革中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通过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文本解读之后,需要有效处理地理文本,注重教材的挖掘与整合、拓展与延伸,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有效地理教学。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若按“教教材”的思路,本节教学的顺序依次为“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若按“用教材教”的思路,本节教学顺序可调整为“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其处理如下:新课导入一般会简介美国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乳畜产品等的产量及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与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特点相关,即可引导学生学习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依据、目的及具体表现――农业带等,接着引导学生看“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和乳畜带等的分布位置),分别分析其农业生产条件。如此文本处理的好处是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分布(地理事实)中分析农业布局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地理原理与规律),处理符合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特点,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本节教学的重难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业布局特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在教学中可按照“发现问题一找出原因一探讨对策”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或查阅资料,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是拓展延伸:教师再给出某一区域,如中国或中国东北地区,提出拓展要求,在课外尝试用以上案例法分析某一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成功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达成,均建立在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文本解读上,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重视且坚持文本解读,因为文本是一个开放的有生命的体系,它会常读常新、常解常新。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7)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 文献 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 历史 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 研究 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 理论 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 问题 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经济 的发展,农业的 现代 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 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 研究 。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 社会 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 农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 ,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 科技 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 工业 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和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 自然 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 旅游 、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教育是提高国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学习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法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此外通过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还可以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快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 文献 : [2]张法瑞,靳乐山,郝晋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33-37.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8)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陈忠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9)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名是Sust由n滋)l。devel。即lellr,1988年在第六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l)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3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l)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等;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4)“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水文改革。”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l)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包括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SOa?

(2)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3)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作到供需平衡。

(4)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5)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Gleick(1996)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6)在上书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也作了介绍,主要是:①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③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订湿地保护标准。③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进行保护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环境用水要求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力、法。④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③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3土耳其以水为基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1概况

土耳其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安那拉利亚地区开发工程,简称Gz钾工程。G之钉)包括土耳其9个省和约ro%的全国人口及土地面积。土耳其国土面积约78万kmZ,其中%.9%在亚洲小亚细亚岛上,其中部称安那拉利亚高原,高原海拔8侧〕一1soom。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安那拉利亚地区约2万kmZ。土耳其年降水量679二,相应降水总量52砚刃亿耐,蒸发量约为“%,其余的1870亿耐形成地表径流,径流系数为0.36。目前用水:城市16亿耐,工业12亿耐,农业190亿‘,总用水量215亿m,O土耳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规划上述两条河的开发方案,制定了GAP计划,以开垦和开发其东南部广大贫清的高原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①1970年定为水、土资源开发工程;②1980年改为多部门的、社会与经济的地区开发方案;③沙男〕年后改为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工程。

3.2GAP是以水为基础的地区开发的新模式

GA--P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开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区开发工程基于“可持续能力”的概念。投资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农业、运输、工业、教育、健康、住房、旅游以及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上的大坝、电站和灌溉设施。这个巨大的开发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等给予特别重视和优先考虑,特别对地区人民生活更为重视。G赶〕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内区域间的不同经济情况一用提高区域的收人水平和生活标准;提高农业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能力。

水资源开发方案包括13项灌溉和发电工程,其中7项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各分流域,6项在底格里斯河的分流域。具有22个大坝、19个电厂,以及灌溉170万腼2土地的灌溉网。装机约750万kw,年发电量270亿kw·h。整体工程的目标和主要特点在GAP规划中均已提出,它决定了该区的潜力,识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拟定开发目标目的和战略。

3.3可持续发展与GAP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根据这一广泛的定义,有许多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性别、教育、健康、自然规划、农业、环境、法律与机构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人,既为目标,又为作用者,或两者兼有。所以人的发展是(;AP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确定CA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范围与组成。采用了团体参予的方法,联合国UNDP与GAPRDP于I卯5年3月联合召集了大规模的开发程序的会议。

根据会议结果和CAP规划的目标与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采取了以下开发程序:

(l)对可加速经济状况的最佳可完成水平增加投资;

(2)提高注意健康和教育服务,以便达到国家水平;

(3)建立新的就业机会;

(4)建立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与社会的基础设施,以便建立比较健康的城市环境;

(5)为了最佳的灌溉发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

(6)增进跨地区和地区内的道路和可影响性;

(7)满足现有的和新工业的基础设施;

(8)把保护水、土和大气以及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作为优先考虑;

(9)加强集体参予决策和实践。

总之,GAP可持续能力的主要组成是:社会的可持续能力,自然的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能生存性和可持续农业与灌溉。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3.4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l)调节灌溉渠道的水量,并分配水一用节水灌溉方法;

(2)管理、运行和养护GAP灌溉系统;

(3)实验现代灌溉技术;

(4)城市废水再循环;

(5)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

(6)确定(;AP地区的开发方案和基础设施工程;

(7)进行地区的环境研究;

(8)进行Tigti,流域的环境研究;

(9)农业与开发方案关系研究;

(10)农民培训与技能拓展;

(1l)农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种植方式规划;

(12)非灌溉地区的就业与增加收人工程;

(13)巩固农业土地以提高效率;

(14)参加城市划分、分区与规划;

(15)参加建库后移民和可持续发展;

(l6)拟定Atatnik水库次分区开发方案;

(17)建立妇女的多目标村社中心;

(18)建立地区企业家支持和指导中心;

(19)在实验区建立生态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与开发;

(20)cA-P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实施在上列20项内容中第4、5、7、8、19项是属于环境方面的

4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索如何“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1在水利建设上建立两个保障体系,完成4项主要任务

两个保障体系是环境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4项主要任务是:

(l)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流域内洪涝旱灾、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必须有序地进行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的防治,研究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等问题,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2)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及可再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分布情况,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体系因此应首先研究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需分析,直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城乡、工业及生态的供水问题,及开发可持续能源(水电)和水运等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和地区优势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和从长江治理开发上促进流域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4)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流域管理,以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管理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2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4.2.1综合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是推动力,环境与生态是保障,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2.2流域整体性原则

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把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需要,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在一起,对流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运用,以“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指导规划和开发。“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就是要使开发的工程从长期考虑不仅效益显著,而且不致引起不能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2.3按行业优先制定的原则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总和长江流域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选择;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该流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资源供应情况。由于工、农业和城市都是位于一定区域的,其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必须变为当地政府乃至每个人的具体行动‘因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一定要做好各个点与所在区域的协调。

4.2.4抓重点行业及组成的原则

例如能源是工、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如布局、构成和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逐渐消耗而不能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又污染环境。所以对于能源供应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4.3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根据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保障,以系统工程为原理的原则,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见图1。

图1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由图l可见,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有3一4个层次。从宏观研究它的战略程序,是从流域出发,以流域总体优化为目标;在流域进行宏观布局之后,即研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矛盾;最后研究和安排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进行了这一轮从大系统到具体组成单元的宏观安排之后,就要反方向逐一具体研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原拟的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以制定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后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5结语与体会

本文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了综合性的初步释义,通过参加国际水工程经验讨论会,选出其中走在前沿的土耳其G气】,地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鉴。认为:

(1)GAP效益显著,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熵值法;加权求和法;动态评价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了《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1]。199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2]。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一体化这一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3]。目前我国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迫切需要广泛开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深入研究,为制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开展了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袁久和[4]、卢李朋[5]、刘喜广[6]等分别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经济五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曹执令[7]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高鹏等[8]从经济、资源、社会以及环境保障四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戴蓉等[9]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农业环境与资源四个维度选取指标;彭万臣等[10]从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等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在指标权重的确立方面,主要采用熵值法[4~6]、主成分分析法[8,9,11]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意见法相结合[7,12]。在评价模型的设立方面,多采用加权求和的综合评价法。在评价尺度方面,时间尺度上动态评价多以十年时间为研究对象[4,8,9,13],区域尺度上以省域[2,4,6,10,14]、市域[7]为主。综上所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面指标设立差异大,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一。为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指标设立涵盖人口、社会、资源、经济、环境五个方面,与加权求和法相结合设立综合评价模型,对2004~2013年期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动态评价,以期得到近十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演变规律。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黄河下游地区,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势。总面积15.8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4%。农用地115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2%。总人口9733万人,农业人口占5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一直名列第一,山东省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05~2014)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2013),部分数据经换算得到。

2研究方法

2.1指标体系基于指标设立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2.2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本质是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继而计算出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信息效用值代表了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度,影响度越大,权重就越大。相比主观赋权法,熵值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2.3加权求和法加权求和法是整合不同指标评价值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其权重,然后累加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得出总分值。

2.4发展协调系数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不仅只看重综合得分,还要看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本文采用多层次评价体系,为定量衡量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这五个子系统是否平衡发展,引入标准差系数作为协调系数的衡量标准。标准差系数越大,表示数据差异较大,发展不协调;标准差系数越小,表示数据差异小,发展协调。

3结果与分析

运用上述研究方法及计算公式,得出各指标权重即类权重(表2),从而计算出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表3)。

3.1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由图1、图2可看出,近十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图1及表3计算可得,农业可持续综合得分年平均增长率为14%,呈稳步增长状态。表明近年来人们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所提高,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法规也起到了明显作用。由图2可知,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评价得分上升最快,环境子系统呈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状态,资源子系统评价得分整体呈下降水平,人口子系统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状态。2004~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大幅增长,由2004年的120.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9.2万人,而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由2004年的6.01%下降到5.83%,使得2004~2005年人口子系统得分出现了一个较大增幅。2005年以后较为平稳,到2008~2009年出现剧烈下降,因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导致失业人数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由2008年的149.9万人降为2009年的122.4万人,因此人口子系统得分转呈下降态势,2009年以后逐步恢复上升趋势,但与经济、环境子系统得分差距仍然较大,说明虽然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但较大的人口基数依然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占比为19.1%,2013年数据为22%,仅提高了2.9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必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前期环境系统得分低且呈剧烈下降态势,在2006~2007年达到最低,主要原因是农药、农肥、塑料薄膜等使用过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此后随着农药、农肥、塑料薄膜等施用量较大程度的减少和节水灌溉面积的较大增长,环境子系统得分攀升,一度超越经济子系统,成为得分最高的子系统,这表明人们的农业环保意识逐步提高,近年来政府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目前山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的推广普及、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之过去农业的粗放式发展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子系统在2007~2008年之间下降剧烈,后期小幅度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自然资源的恢复性差及不可再生性有较大关系。经济子系统得分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由原始数据计算得出,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与土地产出率均增长了一倍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两倍,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增长了32.5%,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山东省农业产值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位,各项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经济整体运行良好。社会子系统得分呈稳步增长态势,2005~2006年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表明公共基础设施在此阶段有大幅度改善,促使2005~2006年社会子系统增幅较大;中期发展较为平稳,2010年以后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的37.5下降为2011年的35.7,下降了1.8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并不明显,2004年为0.37,2013年为0.38,城乡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

3.2系统协调度分析协调系数越小,发展协调度越高。由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农业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系数整体呈减小趋势,表明山东省近十年发展协调度整体提高,但2010年以后协调系数有略微增大趋势,可见各子系统之间发展有可能逐渐趋于不协调状态。另外,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与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差异较大,表明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资源承载力负荷过重,亟需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扭转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论

通过对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4.1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仍有待提高。

4.2人口基数大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践行国家人口政策的前提下,应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全方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4.3资源消耗率仍然过大,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同时,更应注重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保护,积极推广现代农业,引进并普及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功能结构,强化农业非直接经济生产功能[15],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出于数据的可得性,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仍然不够全面,而且有的指标难以量化,增加了研究难度,因此仍需进一步探讨指标设立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念一,吕忠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及测算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87-90.

[2]姚成胜,朱鹤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3):380-388.

[3]卢代富,邵海.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法律对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03-112.

[4]袁久和,祁春节.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2):152-157.

[5]卢李朋,张杰,卞晓峰,等.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4):248-254.

[6]刘喜广,陶楚南,陈银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26-29.

[7]曹执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衡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8):113-116.

[8]高鹏,刘燕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3):59-65.

[9]戴蓉,薛达元,郭泺,等.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38-146.

[10]彭万臣,张淑花,周利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5):22-26.

[11]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35-43.

[12]赵莹雪.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五华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3,22(2):223-229.

[13]徐梦洁,赵其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J].土壤,2000(3):135-139.

上一篇: 智慧教育前景 下一篇: 医疗器材市场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