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风险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9:06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新巴塞尔协议”,决定于2006年开始在十国集团实施,并积极推动新资本协议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目前,已有近百个国家明确表示将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同时这一协议也得到我国银行业的响应。新巴塞尔协议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继承1日协议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的同时,在“最低资本要求”这第一支柱中,独立提出了操作风险的概念,并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共同构成银行风险资本的计量和监管框架,使得操作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三大主体风险之一。

新巴塞尔协议第644条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作为商业银行中从业人员最多、业务流程最长、业务操作环节最复杂、直接使用账务处理系统、直接接触外部客户的业务条线,会计核算与支付结算部门最容易受到来自人员、外部事件、内部流程与系统等方面的风险威胁,会计结算领域的操作风险首当其冲成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我国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的特点及成因

(一)近年来我国几个典型的银行业会计结算领域操作风险案例

1.“内外勾结”挪用客户资金案件。2005年1月4日,东北高速有限公司在

二、 会计 操作风险地域性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特点。《晏子春秋》中有句古话说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形象地说明了在不同地区环境的影响下,同一事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我国是一个大国,一是地域广大,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川、河流星罗棋布,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二是文化博大,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使得不同 历史 时期形成的文化在不同地区不断传承,形成了各个地区特有的人文风俗和文化特征。这些地域性差异突出地反映在外部社会 经济 环境上,突出地表现为人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 金融 产业的成长是金融产业的空间运动长期演化的结果,银行业作为金融业中重要的一环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对地域环境的适应,不断调整内部结构,达到区域内的平衡。在这种调整下,整体上必然会出现非均衡、不同步的特征,从而导致不同地域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布和特征存在差异。

2.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地域由于其外部社会环境和经济 发展 水平各不相同,人文文化风俗各有特点,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分布存在不平衡,风险的特点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者要结合不同地域文化,深入分析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特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而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管理模式来看,基本上总行层面都是全行一盘棋式的“大一统”管理模式,管理要求全面,全行标准统一,但没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分行的特点,突出针对性的管理要求,失去了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各分行层面更多地侧重于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业务管理和操作,缺乏对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和深刻认识,往往身处在特定环境中也很难对自身管理弱点和重点进行深刻把握。进行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分析,实施有地域特色的会计风险管理措施,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三、会计操作风险地域性分析的思路和框架

人和外部事件是影响地域性会计操作风险的主导因素,但影响人和外部环境的地域性因素也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我们在对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地域性会计风险因素分析时,也应按照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分别展开。

1.地区人文文化的继承性对会计操作风险特征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由于其地理区位和历史背景不同,在人文和文化上也会产生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思想状态、风险偏好等方面,使得不同地区银行业会计风险管理中面临着不同的状况和问题。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版图的最东和最北部,历史上被称为“关外”或“关东”。清朝开始的“闯关东”,使得大量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口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相互团结、讲究情义的人文环境,也造就了东北人民风淳朴、粗犷豪放、结朋交友、讲义气、好面子的民俗风貌。而这一人文特征在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领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本地区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案件中内外勾结作案较多,“一条龙”式的窝案多发。近年来,东北地区发生的银行业会计操作风险案件几乎全部集中在基层营业机构,绝大多数属于内外勾结作案和集体作案,银行现有的制度、流程和系统约束作用有限,给我们及时识别风险、有效防范案件带来了更大难度,需要我们采取更为有效甚至是非常规的管理和防控手段。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2)

对于金融风险审计研究,重点是进行整体性与个体性的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不仅确定行业发展存在的结构特征与风险水平,而且确定个体金融风险的趋势性水平。此类问题在已有的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中尚未体现。目前已有的金融风险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风险特征与实质研究,杜厚文等[1]在国内较早论证了金融风险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特性等。虽然仅具有宏观意义,但是对于金融风险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引性作用。二是金融风险规律研究,吴炳辉等[2]就我国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从理论角度进行规律性结果分析,为我国抗击金融风险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沈悦等[3]不仅提出了一套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而且对该指标阀值设定给出了理论探究。由此从理论角度提出了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四是金融风险的传播研究,鲍勤等[4]通过仿真分析,确定了金融风险的传播规律与传播机制,为我国银行业系统风险监管提供了重要指导。五是金融风险的监管研究,徐立平[5]针对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从金融网络进行风险监管的监管思路。通过上述研究,强化了金融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且对研究发现的问题――“在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中,不仅确定行业发展存在的结构特征与风?U水平,而且确定个体金融风险的趋势性水平”给予了再次明确,即尚未有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此次研究将就此问题给予解答。

二、金融风险审计理论分析研究

这里将通过理论分析首先明确金融风险特征,其次对行业整体风险与个体趋势性风险给予确认。由此,从理论角度不仅提出对金融风险进行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一)金融风险特征研究

在进行金融风险审计研究之前,首先对金融风险特征进行分析。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考虑到只有确定金融风险特征,才能基于其展现的特征进行审计研究,否则在进行审计时无从入手,审计结果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从被审计对象来看,企业内部相对社会而言具有显著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转等不被外界所知。但企业管理与运转等关键信息,通过其与外界沟通的营业网点以及社会报道等被部分披露。基于此,对企业内部进行划分。将参与社会信息披露(包括主动披露与被动披露,下同)的部门和单位划分为内部区域,不参与社会信息披露的部门和单位划分为核心区域。显而易见,对单个企业而言产生了三个区域。从外至内依次为外部区域、内部区域、核心区域。具体见图1。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的交界即是企业与社会的边界;内部区域和核心区域的交界即是企业信息披露的边界。从图1结果来看,这种结构为三层嵌套结构。基于此,可以确定企业金融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一,金融风险是由内而外的传导过程,即从核心区域向内部区域传导,再由内部区域向外部区域传导。一般而言,金融风险在企业内部核心层最先产生,并且在主动或者被动情形下逐级向外传导。之所以提到主动与被动向外传导,是因为企业存在重大事项向社会披露的责任,同时作为上市类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定期(一般为季报)向社会主动披露的责任。因此,当风险已经发生或者风险正在发生的时候,风险都会同步或者滞后向外部传导。

特征二,金融风险具有连续性变化特征。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变化特征是指具有左连续特征。之所以为左连续变化特征,是考虑到时间序列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因此右连续变化特征对于现实环境中不具备真实意义。其次需要说明的,连续变化特征无论是对于单个实体而言还是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成立的。以单个企业为例,其在某一时点的金融风险水平是由其之前时间段内的风险水平所直接影响的,不受其后继时间段内风险水平的任何影响。最后,这里所说的连续变化特征是内在风险水平的变化特征,并非测度风险水平的变化特征。之所以如此说明,具体解释见特征三的论述过程。

特征三,金融风险测度的不连续性特征。此特征与特征二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原因有二。一是在特征二中已经提出了金融风险是由内向外的传导,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受信息披露周期所限,所展示的数据并不具有连续性。因此,金融风险测度就无法实现连续性特征。二是在特征二中还提出了信息披露存在主动披露与被动披露两种不同特性。因此,即便信息披露不存在时间滞后性,但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主动选择性特征,也确定了金融风险测度无法实现连续性测度。基于此,研究提出了金融风险测度的不连续特征。

特征四,不同行业的金融风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点非常清晰,即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对不同行业的风险状况进行测度。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上市类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非上市类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因此,进行行业审计时,必须考虑到行业特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审计及风险防控处理。

特征五,个体金融风险应控制在行业平均金融风险水平内。如果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高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则认为该企业处于较高风险范围内;反之,当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则认为该企业处于低风险范围内。与此同时,当单个企业的金融风险水平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风险水平相当,则认为该企业处于风险适度范围内。这样,对风险水平划分了三个层次,较低、适度、较高,并对如何划分给予明确。

特征六,金融风险具有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对行业整体而言,还是对单个实体而言都是成立的。在不进行外界干预的前提下,金融风险具有全周期单调上升变化特征,即风险从小到大的变化特征,正是由于加入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干预性工作,才导致风险变化不再单向变化,而是呈现出阶段性从小到大的特征。一旦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可控范围内的风险就会逐步降低。因此,加入审计因素后,在审计及审计措施有效执行的这个阶段,风险逐步降低;在未审计或者审计措施无效执行的这个阶段,风险逐步上升。无论是二者中的哪一种,都是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

特征七,金融风险具有趋势性变化特征。这一特征无论是对行业整体而言,还是对单个实体而言都是成立的。因为通过行业特征分析与企业发展特征分析,无论是对于前者还是对于后者,其自身都存在一种规律性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了企业发展也呈现出这种规律性。因此,从外部展现来看,与之对应的风险就会呈现出趋势性的变化特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趋势性特征是从时间趋于无穷或者较长时?g跨度后风险水平体现出的变化特征,并且这种特征是从时间趋于无穷或者较长时间跨度后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二)整体金融风险审计研究

在如上分析过程中,已经明确了金融风险具有的几大特征。接下来,研究将基于上述特征,从整体角度提出进行金融风险审计的框架与方法。

首先,从上述研究中已经明确了金融风险不仅是可测度的,而且其测度具有不连续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以金融风险水平作为企业金融风险的测度依据。在某一个固定时点,每一个企业都对应着唯一的金融风险水平。但是受制于现实条件,金融风险水平只能为非连续性测度值。研究提出采用如下方法将金融风险水平从非连续性测度值转化为接近连续性测度值(具体见式1),由此实现了金融风险水平的类实时测度。

通过式1的转化,就将在单个时点测度的金融风险水平几乎转化为对应统计区间内的连续型金融风险水平测度值。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式1的转化中,并不包含区间两侧时间点的金融风险水平测度值。这样处理是为了体现通过上述变化不能将特征三中体现的非连续特征变为连续性特征。与此同时,在式1的转化中,对起始时段[0,T1]采用在T1时段的测度值作为整个时间段测度值的替代。

在式2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整体测度水平。左侧结果代表的是时间段[t0,tn]内的金融风险水平出现逐步提高的特征;右侧结果代表的是时间段[t0,tn]内的金融风险水平出现逐步降低的特征。在前述研究中(主要是特征六的分析中)已经明确了阶段性单调变化特征。对于式2中的不等式结果是基于泛函分析中的勒贝格测度以及数学分析中的积分原理等做出的最终结果,在此仅给出最终结果。

基于式2为代表的时间段内金融风险水平分析,可以得到整个调查周期内的企业总体金融风险水平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果为一个区间性结果,而不是一个固定单点数值结果。对于企业而言,其在整个调查周期内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取值只能在[0,T]之内。这是因为金融风险水平F(t)取值在0至1之间(包括0,也包括1)。当企业风险较低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左侧;当企业风险适中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中间;当企业风险较高时,对应的总体金融风险水平会停留在[0,T]区间的右侧。这也就对特征五中提出的三类金融风险水平(较低、适度、较高)对应数值区间首次给予了明确。这一结果是值得欣慰的,之前此类研究从未提出过这种测度方法并给出与之对应的测度分类结果。

(三)趋势性金融风险审计研究

在如上分析过程中,已经明确了整体金融风险,并给出了如何测度分类的具体方法。在此,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就如何进行趋势性金融风险审计给出解决方案。

通过上一环节的分析,已经将金融风险简单分类。采用更加细化的方式,可以将金融风险分类更加精细,即从较低、适度、较高三种风险类型向更多风险类型扩展。具体拓展数量可以由研究者自行确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拓展中要保证划分的不相容性与有限全覆盖性。这里所说的不相容性是指每一个风险类型水平设定的风险区间与其他类型水平的风险区间均独立存在,没有交集。另外,提出的有限覆盖性是指所有风险水平区间进行有限求和后,必须覆盖整个风险水平,即覆盖在[0,1]区间。利用这一结果,就可以测度出对象在处于某一风险水平时向其他风险水平转化的概率。假定Zt代表状态i事件,Zj代表状态j事件,前述所说的转化概率为P(ZjZi)。利用这类统计性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单点概率结果等信息,通过马尔科夫模型(简称“MM”)(研究之所以提出这一分析思路,是源于对彭红枫等[6]、赖岳等[7]、茹正亮等[8]研究成果的分析。彭红枫等采用MM理论,对期货套利展开分析,对期货套利特征与趋势性特质给予了明确。赖岳等对MM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茹正亮等采用MM理论,成功地对降水量进行了趋势性规律分析。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采用MM理论对趋势性分析非常有效。因此,研究提出了采用MM理论进行分析的思路)可以得到最终极限态下的概率结果,即如公式3所展示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式3给出的结果是时间趋于无穷时状态j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取值为δj。

该概率依然要满足全覆盖的性质,即所有可能状态的对应概率总和为1必须满足。对于式3所展示结果论证,由于涉及过多的随机过程原理,在此不再给出具体分析论证过程,只列出对应结果。需要特殊强调的是,本文多次出现的MM(包括题目中出现的MM)均是指此环节提出的马尔科夫模型。文中如不特殊声明,均采用这种简称。对于式3所展示的结果称之为趋势性金融风险,这种趋势性正是由于其取值依赖于时间的极限变化所得。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已经确定了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与趋势性金融风险水平。下面将利用上述理论分析结果,对我国软件类企业实际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分析并给出降低风险的具体对策。

三、金融风险审计实证分析研究

如何将理论分析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研究在此通过一系列分析将最终实现这一目标。由此,不仅对理论分析中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给予再次确认,而且对现实情境中不同行业以及行业内部金融风险水平的整体性特征与趋势性特征给予明确,为提高行业和企业抗击金融风险水平与能力提供支撑。

(一)行业整体金融风险水平测度研究

在前述理论分析中不仅提出了金融风险水平及其变化率,而且给出了基于金融风险水平及变化率的整体金融风险水平与个体趋势性金融风险水平的测度方法。这一方法对于金融风险水平直接显示的对象可以成功使用,但是对于金融风险水平间接显示的对象无法直接使用。这里所说的“金融风险水平间接显示的对象”是指金融风险无法确定,但是可以通过其内部关键因素的变化来体现的对象。一般而言,金融风险水平作为外部展示结果,是受到内部因素作用而产生。对于同一行业的不同对象,金融风险水平的内部影响因素具有成分一致性与贡献系数一致性的特征。基于?@一结果,在同一行业内采取回归分析法,确定导致金融风险水平的内部因素及其作用系数。因此,研究提出了如下指标表(具体见表1)。

表1第一列(从左向右的第一列,下同)为结果指标,对应为金融风险水平。剩余列主要为影响金融风险水平的各种指标,具体分为四类指标,依次为“金融风险子指标”“管理风险子指标”“销售风险子指标”“人工风险子指标”。分别从金融角度、管理角度、销售角度、人工角度等方面对风险构成进行刻画。表1右侧最后一列为辅助指标,作用主要是对于不同对象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的思想是利用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无形资本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去无量纲处理“金融风险子指标”“管理风险子指标”“销售风险子指标”“人工风险子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实现不同实体对象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与可关联性。基于这种思想,同一行业内不同对象之间同一年份数据之间就可以形成同批处理的时间序列数据。之所以进行如此处理,这是由于金融风险水平显示对象的稀缺性所造就。对于明确金融风险水平的对象,在现实环境中非常稀少,所以研究只能通过有限对象向无限对象推广。

以上市类企业为例,一般分为正常企业、ST企业、*ST企业等。对于正常企业是指非ST类企业和非*ST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显著低于ST类企业,因此可以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3。对于ST企业,按照我国上市企业分类管理规定,其金融风险水平较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6。同理,对于*ST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8。对于即将退市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极高,研究将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9。与此同时,对于正常企业,研究还做了细分,将具有大型银行金牌授信企业设定为金融风险水平极低企业,其金融风险水平设定为0.1。基于这一分类,研究提出了四类金融风险水平划分方法,对于不同对象,按照分类法即可完成金融风险水平的确定。在确定金融风险水平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时,只选择通过上述四类分解法能确定具体风险水平的对象。即只选择金牌授信企业、正常企业代表、ST企业、*ST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分析确定风险构成因素及权重。完成此工作之后,对全行业上市对象采用上述分析结果进行风险水平确定。具体量化各自的风险水平,此工作可以完成。这是因为风险构成因素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都已经确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数据越界,对于后一分析,必须确定风险分析结果仍然控制在0与1之间,这也是可以办到的。利用如上方法,最终即可确定整个行业内上市公司的金融风险水平及变化率。然后,利用理论分析中提到的分析方法进行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测度,由此得到下述结果(具体见表2)。

表2中的数值代表对应行业对应风险水平下企业占比。从该表结果来看,之前四类行业的金融风险整体水平无法确定,但是通过此次实证分析后,得到了量化明确。从整体来看,金融业和保险业居于较高风险水平、高风险水平企业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行业。以金融业为例,其较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为41%,其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为23%。与此同时,从上述结果也能看到,软件业(研究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统称为软件业,下同不再赘述)、制造业的行业平稳性是较好的,这一点可以从行业风险水平结果中看到。高风险水平企业占比显著低于其他行业,低风险水平企业占比显著高于其他行业。通过这一分析结果,更进一步明确了前述理论分析中提出的不同行业金融风险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论断。下面,基于上述结果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主要是进行个体金融风险水平分析。

(二)行业内个体金融风险水平趋势性测度研究

个体研究依然采用前述分析中确定的分析思路与分析框架。就软件行业的金融风险趋势性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通过论证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果(具体见表3)。

表3中一共列出了七家企业分析结果,结果包括金融风险水平以及导致该金融风险水平的主要构成因素。这七家企业是从实证研究个体对象中抽选出来的,也就是说整个实证研究并不是仅对上述七家企业展开。需要强调的是表3中的结果是趋势性结果,即企业从较长期和长期来看,如果不采取与现有管理方法不同的管控措施,企业风险水平所处的趋势性状态。

从表3展现的结果来看,居于高风险水平的企业只有一家,为*ST智慧,其他六家风险水平都在高风险水平以下。与此同时,从该表结果来看,只有科大讯飞一家位于低风险水平。综合二者来看,七家实证对象中大部分企业的风险水平居于中间状态。另外,从构成各自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来看,表现出规律性特征。从表3结果纵列来看,同一风险水平下,形成风险的主因对于不同企业具有一致性(远光软件与神州泰岳,以及东软集团和博彦科技等)。这说明在上一环节中提出的实证归纳演绎法在实证分析结果中得到了验证,由此确定了实证分析中提出的分析方法具有正确性与可实用性。最后,就表3展现的结果对于个体而言,从审计的角度不仅确定了趋势性风险水平,而且给出了导致对应风险水平的主要因素。由此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健壮性给出了改进的落脚点与改善方向,实现了审计的目标与诉求。

(三)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不仅完成了理论分析,而且实现了实证分析。现在就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小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效用。

效用一,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可以实现局部分析向全局分析转变的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给出了实施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该方法具有从局部分析向全局分析转变的优点。之所以强调这一优点在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对审计对象审计结果只有时点审计特性,不具有类连续的连续时间特性。即审计结果只能体现孤立时点的水平,不能体现连续性的变化特性。因此体现的是一种局部特性,而非全局特性。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全局审计的目标。

效用二,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确定行业整体风险水平,而且可以确定行业内部个体风险趋势性水平。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不仅给出了行业个体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而且给出了行业整体金融风险审计的具体方法,即实现了对个体与全部的双向审计功能。这一点对于进行不同行业的行业分析,以及行业内部的分析非常重要。只有二者完全实现量化分析,审计提出的管控风险措施才能保证具有行业针对性与个体针对性,防止出现处处适用,处处不适用的无效管控措施。

效用三,研究提出的金融风险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确定趋势性风险水平,而且可以确定导致相应趋势性风险水平的主因。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7-0017-04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天津市金融领域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地区金融聚集效应不断增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天津市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呈井喷态势,给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金融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给天津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在津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益损失和引发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逐步显现。货币政策逐步收紧也使天津市金融机构面临的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争夺存贷款资源的竞争空前升级,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累积。因而,如何正确看待当前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问题,协调好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与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二者的关系,已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天津市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现状

(一)概念界定

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在津新设经营机构,其二是天津市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到外地(省)新设经营机构,这两类跨区域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金融系统健康稳定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实现途径和方式有多种,既包括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也包括兼并、收购的形式;既可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也可通过业务战略联盟、组织机构联合等途径实现。

(二)近年来天津市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特征

1.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呈加快趋势。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机构四大类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情况看,各类金融机构在津新设经营机构数量以及本地法人机构在外地新设经营机构数量近年来均不断增加,特别是2009年以来,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机构数量增速明显加快。

2.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成为跨区域发展布局最为活跃的银行类型。相对于国有银行跨区域发展网络相对完善以及农村合作机构跨区域发展实力有限,近年来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成为天津市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的主角和最活跃力量。近两年来,上述两类金融机构新设机构数量已超过全部新设机构数量的80%。特别是2009年4月银监会调整城商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放宽和简化机构设立程序,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提供了新机遇。

3.股份制银行跨区域发展实力提升显著,而农村合作机构跨区域发展收效有限。以机构数量增长与存贷款业务增长是否同步作为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效率高低的简单判定标准,近年来,天津市股份制银行在跨区域发展中实力得以大幅提升,2003-2010年期间,股份制银行机构数量占比提高了4.87个百分点,而同期存贷款比重分别提升了11.6个和10.3个百分点,整体实力通过跨区域扩张不断增强。而同期,农村合作机构扩张的同时业务量占比却显著下降,其机构数量比重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存贷款业务占比却分别下降了1.8个和2.6个百分点,跨区域发展效率明显偏低。

4.跨区域发展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反映市场集中度的CR4指标看,随着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的加快,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近年来,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均呈逐年下降态势,2003-2010年期间,全国存、贷款CR4指标分别下降8.85个和8.73个百分点,同期天津市存、贷款CR4指标降幅更为明显,分别下降12.4个和14.5个百分点,降幅和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表明金融机构同业竞争更为激烈,见表4。

三、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跨区域过快发展加大了金融机构揽存和放贷冲动,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此轮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恰逢国内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变,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等监管要求相应提高,银行资金压力趋紧。金融机构扩张引致的同业竞争加剧,迫使银行采用高息、高价交易或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等方式吸引资金竞相揽储。由于当前利差收益为银行主要收益来源,放贷冲动不可避免,迎合了天津市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3年的42.6%下降到2010年的31.8%,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投资长期化与金融机构存款短期化资金错配矛盾不断趋强,各类金融机构存贷比指标全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风险不断积累。

(二)跨区域经营趋同问题日益严重,专业化特色经营日趋模糊

金融机构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战略趋同、产品趋同、服务趋同、收入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银行相关业务几乎总-分-支全覆盖,导致银行“大而全小而全”,未形成有效的市场划分和专业市场定位,各家银行产品结构以存放汇为基础,以对公、零售和中间传统业务为主导,服务同质化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拼价格、拼费用、拼关系”的低级营销模式日趋严重,息差收入仍为收入结构主体等问题,特色业务和职能分工的缺失使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问题严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和社会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资金融入成本将面临成本升高、利润大幅缩水的风险。

(三)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区域间金融资源不平衡矛盾加剧

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单纯的微观审慎管理难以有效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2010年以来央行已12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驻津金融机构资金紧张压力陡增,特别是在贷款维持前期高位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经营压力空前,截至2011年5月末,天津市金融机构存贷比达85.81%的历史高点,远高于75%的监管上线,高于全国同期存贷比16.84个百分点,较2008年提高近10%,通胀导致的存款负利率增加了银行存款转移和地区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此外,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东部沿海地区,新机构的进入势必引起金融资源区域间不平衡矛盾的加剧,进一步拉大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距。

(四)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问题显现,银行潜在经营风险不断累积

金融机构有效的经济规模和合理的经营范围均受其资产、网点、人员等资源的限制,过度的规模扩张,一方面会因其额外运营成本的增加而削弱自身盈利能力,如新增设机构、人员培训、科技支撑维护及额外的客户公关和维系成本等都将大幅增加,引起市场重新分割和人才频繁流动,引发无序竞争,另一方面也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如管理链条的加长造成内控有效性降低,发生操作风险和各种案件的可能性都将增大,加之异地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少,对当地企业的经营、财务、信用等信息不对称性增加,难以对贷款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损失机率和贷款信用风险不断增大。

四、成因分析

近年来,天津市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与相关风险呈现同向加速变动特征,特别是在当前从紧货币政策下,累积风险加快显现。这既与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政策惯性因素相关,也有金融机构自身战略发展因素,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我国当前宏观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一)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和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成为近年来天津市金融机构集聚的重要磁石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滨海新区金融领域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成为吸引众多金融机构入驻天津市的重要政策引擎,与之相伴的经济增速、投融资规模均呈现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出于扩大经营规模、分散风险、获取地区经济政策优势等考虑,加快了来津增设分支机构的步伐,而且在政策惯性作用下,此轮金融机构集聚潮仍将延续。

(二)金融机构盈利模式未根本改变,存贷款利差仍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利润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存贷差已成为国内银行业的痼疾。以法人银行为例,近年来各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一直超过九成,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0%,盈利结构显著不合理,银行存贷规模直接决定着银行盈利水平的高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不具有网点优势,在吸收存款方面压力较大,加之当前银行品牌效应与银行网点数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成为推动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内在动因。此外,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金的真实成本,进一步助长了银行增加网点数量、扩大存贷款规模的冲动,形成高盈利与低竞争力并存的格局。

(三)金融机构业务扩张与承担风险不匹配,跨区域经营硬约束机制失灵

由于特殊国情和部分商业银行的国有性,使得我国至今仍未以法律形式确定存款保险制度,政府承担了商业银行大部分经营风险,政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助长了商业银行过度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贪大求全的扩张冲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和相关风险预警机制弱化,跨区域经营的硬约束机制失灵致使银行不顾忌风险的超前扩张,加之银行业务扩张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金融危机后扩张性经济政策助长了银行此轮跨区域扩张的热潮。尽管已出台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措施,未来更多银行将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但短期内仍难根本改变它们业务扩张、扩大市场融资等经营模式。

(四)全球流动性充裕与国内监管政策的放松,成为此轮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热潮的重要动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全球流动性过剩,为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银监会放宽金融机构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准入的要求,如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范围下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并且不再对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设立分支行设定统一的营运资金要求等,成为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潮的直接动力。危机后我国对金融机构监管经历着由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的转变,但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界定仍有待统一,对金融机构跨区域扩张的风险因素尚未充分重视,为金融机构此轮跨区域扩张提供了监管政策空间。

五、相关对策建议

(一)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入手,实现金融机构区域扩张与区域合作相结合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银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的审核和引导力度,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总量、金融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金融机构竞争程度和饱和度、客户资源等因素,优化其分支机构跨区域布局,推动跨区域经营的各类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在国际业务、资金运营、银团贷款等方面的业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在网络、网点、信息等资源方面的共享,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多赢格局,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良性发展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对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分工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银行服务和盈利模式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降低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利差的盈利模式,加大其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政策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实行差异化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细分,集中优势资源,搞好特色经营,避免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同质化竞争,配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提高其整体盈利能力,实现金融机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发生和扩散的概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4)

本文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细化高新技术产业的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和创业风险,同时通过综合分析上海地区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阶段的具体投入和退出机制等,针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天使投资部分缺失、风险投资不足的现状,在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制度失灵、人才失灵的状况下,政府的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比分析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撑体系后,给出相关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融资特征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经济特性分析

1、生命周期性:一般来讲将产业发展过程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经济特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阶段性更加的明显,具有更加突出的S型曲线。一方面是由于高新技术本身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所需投入的设备、资金和人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或者服务,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增长迅速而且能有机会获取长期高额的利润。

2、成本骤变性:在成本的经济范畴内有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两个部分。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是多学科交差创新,直接导致科研投入金额激增,固定成本较传统工业经济要高出许多。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研发完成后,一般其复制或者重复再生产的成本非常低,而且能基本保持不变。

3、规模经济性:在代工专业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具有全球化的经济特性,信息的流动成本越来越低,一个信息几乎可以再同一时间在全球散播,各种壁垒正在逐步消除,全球商品化的实现成本较低。

4、速度经济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特性就是速度经济性,在当今社会,新技术本身的先发优势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掌握,陷入低利润的尴尬境地。此外,新的替代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产业化竞争非常激烈。

综合上述经济特性,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周期的多阶段性和成本骤变性,将直接导致其投融资需求的多样性,而规模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决定了金融支持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特征分析

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的具有多阶段性的动态过程,是个连续完整的技术经济行为。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如下:

1、种子期的融资特征

种子期具有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内部融资”融资需求特征。种子期企业基本处于产品技术研发的中后期,一般已经取得实验室成果,还没有对技术成功实现产品化,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无法从市场取得产品收入。资金需求量较小,但投资风险很大。

2、创建期的融资特征

创建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与风险资本(VC)的“风险性”的融资特征。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将步入“死亡谷”阶段,虽然技术风险已经能够有效的控制,但是市场风险急剧增加,资金的需求急速放大。由于还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只有专业的风险资本从战略投资布局的角度会投资部分企业或者项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发挥融资功能。

3、成长期的融资特征

成长期具有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互动性”融资特征。在此阶段企业已经有自身的经营特征,如果能够有效的整合风险资金、商业银行资源、政府减税项目等各类资源,朝着资本市场的目标经营,将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或者促进作用,政府的资本市场制度性的设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成熟期的融资特征

成熟阶段高科技企业具有与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市场化”融资特征。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将对高科技企业的后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资本和技术以及信息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发挥作用,但是后续的资本市场监管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一)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1、数额巨大的上海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2010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财政在全市科技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科研建设、推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市财政共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02.03亿元,是2004年的5.14倍,占比地方财政总支出也由2.8%增长到6.1%,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幅增加。

2、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够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这个市场的引领者。

3、功能不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由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场外交易等市场组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新三板市场主要是北京中关村的非上市高科技股份公司服务的报价交易系统,各场外市场主要由各个政府部门主办,交易市场的定位不明确,分布不合理。整个资本市场结构层次单一,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体系不完整的上海创业投资市场

上海市创投机构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共有各类创投机构313家,管理资本总量以及单个机构平均管理资本量已增长至866.96亿元和2.77亿元,创投投资总额为58.41亿元,但是据对93家样本创投机构调研,2010年共投资158个项目,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投资占比为75.21%,种子期的投资严重缺失。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运行特征

1、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关系型融资体制与自主创新战略间的矛盾

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具有传统产业的经济特征外,还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等独特的特征。这种高风险的特性,是无法与目前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监管政策所契合的。

2. 信用缺失和退出渠道不完善造成资金供需渠道不通畅

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却一直落后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的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块,面对的都是已经拥有巨额净利润的成熟企业,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也出于种种因素,进入门槛相对较高。2010年创业板共有117家企业IPO成功,企业的最低门槛也远高于证监会所规定的条件,整体来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退出市场渠道,直接挤压了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热情。

3、政府投入方式单一、边际效率急速下降

上海的科技政策和财政投入,都面临着法律层面和绩效评估的约束,这种过分追求投入回报的政府投入,导致70%以上的财政投入都投入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后期。不少中后期的企业都已经有利润,这种政府投入无形中变成了补贴企业的净利润,使用的效率很低,而使用效率非常高效的早期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政府支持。

三、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分析

在第三次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中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其中最成功的地区,综合多数专家学者对美国硅谷的研究,与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体制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发达的区域性金融服务机制

按照美国政府的监管规定,通常以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将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归为社区银行。如果照此标准来分析,根据2006年美国公布的监管数据,全美国约有6995家商业银行可称作社区银行,占所有参保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中商业银行总家数的93.5%,社区银行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数量上的最大份额。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农场主、小企业以及个人,主要业务形式是小企业贷款、农场贷款以及个人存款。可以说,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区域性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完全相同的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务。

(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规律来考察,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要想持续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风险投资业,必须要有通畅高效的退出渠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证券市场分层体系,第一个层次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第二个层次是公开报价系统,公开报价系统包括信息公告栏市场(OTCBB)和粉单市场(Pink Sheet),第三个层次是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第四个层次是私募股票交易市场。由上述四个层次构成的证券市场体系,为全美3万家左右的公司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

(三)较宽的资金来源渠道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社会其他资本进行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利用财政资金设立投资公司参与直接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自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风险资金主要的投资来源,更加强调决策理论化和程序化,机构化的资金能够以非常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风险投资,使得风险投资产业成为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繁荣的风险投资运营机制

美国拥有丰富人才渠道、灵活的公司体质、宽容失败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多方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良好风险投资模式,基本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风险中融资难题,使得新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高效的政府扶持模式

美国政府在高科技产业不同的创新研发阶段,都制定有不同的科技计划以及相对应投入模式。美国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不同的领域由不同的机构进行负责,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能源部(DOE)等部门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则是针对应用型的科研资助。

总之,美国政策、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是风险投资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上海和硅谷地区的对比分析

对上海和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区别:

(一)在种子期,由于企业存在巨大的风险,导致市场失灵,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此阶段。对于此种情况,美国硅谷具有高效而全面的政府投入机制,而且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引导者社会资本对天使投资的支持,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个阶段政府支持的形式较为单一,显得非常的不足。

(二)资本市场方面。美国拥有非常发达的OTC、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对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缺乏有效的OTC交易系统、新三版市场(只对中关村开饭),创业板和主板的高门槛导致很多高科技企业很难获得有效融资。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硅谷的社区银行与上海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营、考核机制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五、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改善建议

(一)资本市场方面创新建议——推出更加适合高科技创业风险的区域性产权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很大,因此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将部分创业成功或者不成功。鉴于此种特点,建议推出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瞄准融资功能,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降低企业进入区域性产区交易系统的门槛,规范交易系统的监管,引导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此外,通过政府与银行的合作机制,使得进入区域产权交易系统的企业可以较为便利的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 政府投入机制方面创新建议——成立专门的天使投资管理机构,引导社会参与天使投资,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位

根据上海市创投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基于创投产业链的运动轨迹,从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周期的角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支持的环节,建议加大对种子期创业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金融市场方面创新建议——建立区域性的科技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金融服务

面对全国统一监管的商业银行的关系型融资体系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靠银行自身的改革是无法解决的,靠行政的手段可以暂时缓解此种矛盾,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参考美国社区银行的运营经验和做法,新成立一个面向高科技产业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等特征来设定经营目标和措施以及考核目标,专注于服务区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

(四)服务体系方面创新建议——做好金融市场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服务工作

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还需要信用担保、人才培养、交易市场现代化和法律完善等多个方面的跟进,特别是在政府支持方面,创新融合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形成优惠政策体系,集中关注金融支持的风险和成本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3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5)

区域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均有区别。正确认识区域金融风险,并针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发生危机的可能,尽量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危害,才能实现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概念

区域金融风险有别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是一种中观尺度金融风险。其既没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购买力风险等可能引发整体金融风险的宏观金融风险特征,也与包括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内的微观金融风险不能完全等同。区域金融风险的中观尺度是指某个特定经济区域内部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部分或极个别机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部扩散、传播而形成的,或者由与区域经济联系紧密的其它区域金融风险扩散、传播到本区域内而引发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的传播也可引起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由于对于宏观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然很多,而关联性金融风险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区域机构微观金融风险传播、扩散、放大而成,所以这里更加关注的是区域内部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的区域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

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主要是维护区域内部的金融稳定,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促进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

所有金融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均应是促进金融平稳健康发展发展。区域金融的平稳发展是国家金融平稳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金融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二)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

由于金融系统是以货币运行为基础的高风险特殊行业,而且金融业在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还要和社会上各类经济主体进行金融活动,因而其经营活动极具有社会性,且与经济风险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稳定、安全与否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中观区域层面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各项区域金融政策的制定应以促进、保障区域经济健康运行为主要目标之一。

(三)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化解、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区域金融风险的管理必须要促进区域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就是说,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应注意推动金融产品的协调发展,促进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金融市场监管长效协调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三、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基于区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若想有效预防区域性金融风险,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经济运行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并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构建和完善的金融机构经营机制,提升金融系统自身的免疫力

1、建立资产盈利机制

金融系统应建立起金融资产保值增值和盈利机制,即从注重信贷资产的发放转移到以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筹兼顾,运用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之间的合理配比,尽可能用较低的成本取得更佳的收益。

2、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内部监控是尽早发现、校正违规经营的首道防线。通过检查、审计和督导待内部监控措施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能减少决策层工作的盲目性,使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违规违法经营的迅速纠正,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和健康,这对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意义重大。

(二)构建良好经济运行环境,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发生

1、政府应避免过多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过多干预,以减少因政府行为不当而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而更多地通过运用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公正的裁判,保证银企双方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疏导产品、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规范地运行。这能从政府层面最大限度减少发生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

2、应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首先,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帮助和促进区域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其次,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各金融机构应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对破坏金融秩序影响金融稳定的机构要予以制止、检举。否则必然会使整个区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相互制约、加强监督、守法经营是各方利益的共同保证。

四、结语

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预防,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对于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6)

区块链技术最早诞生于2008年,其表现形式为比特币。到了2014年,比特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的技术――区块链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定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够安全地储存各类交易数据,且这些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有望促进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良。

一、区块链特征概述与不足

(一)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

总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包括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可信赖、时间戳和智能合约五个特征。

去中心化指的是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基于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记录和验证数据,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区块链技术让所有个体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因此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从垄断性的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

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区块链采用的现代密码学技术。区别于传统加密方式,这种加密算法的“密钥对”是非对称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用公钥加密一段信息,而只有信息的发送对象才能用私钥进行解密。这类现代密码学技术使得信息的私密性得到了保障,也使特定的人能够接收到信息。

可信赖指的是区块链技术中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在区块链中,修改交易记录相当困难,若无法得到51%的人的认可,修改就没有意义。此外,区块链实际上是以数学方式解决信任问题,参与者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只需要信任一套共同的算法即可。

时间戳指的是参与者都可以在每个区块上盖上一个时间戳,以说明信息是何时写入的,以此构建出一个可以追本溯源的大账本,可为每一笔交易提供查找功能。这样便构建了一套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

智能合约满足了一些无法预见性、非常规的交易需要,保证区块链能够持续生效。这套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化的特点,能够控制各项限制条件,省去了法律约束的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的不足

首先,区块链技术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区块链记录了系统由始至终的每一笔交易,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可能在各个时间节点记录数据。在每个节点的数据都需要实时同步的情况下,存储压力和网络传输压力较大。对存储空间的容量要求可能会成为制约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区块链技术需要高能耗,其电力和硬件成本不可忽视。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抗压能力较强的整体系统。在金融领域,如果每秒交易量超过系统的设计容纳能力,交易就自动进入到排队等待状态,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

二、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

(一)区块链带来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个性化和可编程化能够实现保险合同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在保险交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需求不同,交易模式多种多样,所满足的交易条件也千差万别。智能合约则大大降低了传统合约修改的法律和时间成本,其可编程化能够随意给交易合同添加限制条件,满足了不同的人对保险条款的不同需求。此外,区块链的分布性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实现自动重置和修正,保证模型实时客观地反应实际风险情况,合理调整赔付资金池,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二)区块链带来保险互助新模式

在区块链中,传统保险机构不再是强中心,相反,保险交易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中心。这种“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类似于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下,以一套固定模式自动运行。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的风险吸收者和处理者,而是变成了风险资金池的管理者。最终,保险可能演变成去中心化的自治型保险,市场中各方在业务规则下各尽其责,打造一个透明、可信任、满意的保险社会。

(三)区块链带来监管模式的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金融机构对自身业务的监管,传统的保险监管需要较高的合规标准和内控要求以降低风险,这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限制了监管效率的提高。然而,风险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监管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区块链技术下,监管模式将发生改变,有望以技术监管取代传统的制度监管。区块链采用的是多方验证的交互式共识平台,能够促进保险平台的自我监管,其信任机制大大降低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交易参与者在各个节点都可以对保险业务进行参与和审批,监管将只需要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进行查漏补缺即可,确保系统中的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欺瞒系统。

(四)区块链带来保险行业的新突破

传统的保险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线下当面进行,其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则实现了基于全网共识机制的跨区域的信息和价值的交流,模糊了地域限制,全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强化,尤其是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此外,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完整记录了交易过程,扩大了影响范围,缩短了时间周期,使得保险期限得以更加灵活,由此可以开发出更多保险产品,大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理论阶段,各项应用还刚刚起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区块链技术可能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变革。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再细分到保险领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能会对传统保险行业的模式带来创新甚至颠覆,区块链的新型智能合约、信息和数据加密方式等也有望对保险行业进行改进,加快行业运作效率,从而使得保险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前景分析[J].智富时代.2016(5):25-27.

[2]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10):74-76.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7)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讨论危机的原因之一。2009年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此概念开始并不是太流行,但后来慢慢为大家所接受,并逐步被二十国集团(G20)及其他国际组织所采用。在G20匹兹堡峰会上,最终形成的会议文件及其附件中开始正式引用“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提法。在G20首尔峰会上,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包括最主要的监管以及宏观政策方面的内容,并得到G20峰会批准,要求G20各成员国落实执行。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同时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要求。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框架,其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特征是建立更强的、体现逆周期性的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杠杆率要求、拨备规则,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特别要求,会计标准,衍生产品交易与集中清算,以及信用评级、银行业务模式和“影子银行”等等。

就目前而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有关工作,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在总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深入学习领会有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切入点,积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运用。

二、准确理解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过程管理而非单纯的结果追求。理论层面已经对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作了初步的概况和归纳,并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过程中。宏观审慎强调系统性和风险防控,所以它只能通过过程管理去实现终极目标,没有扎实的过程监督、风险提示、预警和防控机制,最终的结果也很难确保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由于宏观审慎管理效果的评估滞后性,其结果往往可能表现“良好”,而其中的风险也许正在积聚甚至一触即发,所以必须强调过程管理。

(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系统管理而非单纯的功能监管。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看,到目前仍然实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或者说微观审慎管理的职责很明确。但具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系统性金融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定位和表述已经很清楚,央行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以系统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判断、分类、计量和处置机制,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整个金融体系或较大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爆发和蔓延。功能监管无论从口径、手段还是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工具看,其都有很强的边界范围,但系统性风险往往“无的放矢”,所以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客观上要求实施者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警觉。

(三)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微观层面的技术支撑。由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还在不断的改革完善过程中,金融活动仍在深化当中,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领会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基本理念的条件下,在区域层面做出最积极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包括在技术层面对管理手段的探寻,等等。换句话说,还没有统一的工具服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只能在大的政策框架下,探索适合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特征的具体宏观审慎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从而推动金融稳定工作的细化和深化。

(四)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管理的主流趋向。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对危机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在金融监管层面的共识还是取得了较大共识,那就是必须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推动构建逆周期的政策框架体系。我国也在这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和推动,作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在金融宏观管理理念更新、手段创新和步伐跟进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尤其在民间融资和金融行为活跃的地区,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人民银行要做的工作很多、内容很丰富,加之实践对象相对全面,还能在培育人才、锻炼队伍和扩大影响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8)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77-02

一、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0)分析了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原因:社会公众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脆弱,滥设金融机构、乱办金融性业务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国有企业境况不佳加大了金融安全运行的困难,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困难存在支付风险,金融资产单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05)指出温州地区金融不稳定的五大源头:银行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证券和保险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外汇领域所含有的不稳定因素,信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民间融资的不稳定因素。

李嘉晓、秦宏、罗剑朝(2006)剖析了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1)金融业自身的原因,包括金融机构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经营发展模式,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存在缺陷。(2)金融业之外的原因,包括:政府的不正当干预,社会信用问题。

胡国、宋建江(2005)认为,房地产价格波动会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理由是:房产价格波动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异化,扭曲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

李升高(2006)探讨了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稳定:煤炭行业及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全面暴露,银行不良贷款骤增;煤炭企业失信导致信用环境恶化,资金外流影响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农信社改革目标的实现。

实际中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的因素比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到的要多,因为金融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存在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而这些方面或环节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区域金融稳定。

二、金融生态

研究区域金融安全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生态问题。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保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

徐诺金(2005)定义金融生态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高小琼(2006)把金融生态总结为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对外部环境冲击的自我调控的制度安排。曾康霖(2007)认为,金融生态的内涵是指金融企业的生命力状态和生存环境,外延应当有金融生态平衡、金融生态周期、金融生态环境。周小川(2009)指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标准执行、执法公正性以及对欺诈案件的处理等问题上。

林永军(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金融生态作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良性互动,高效运作;金融主体产权清晰;生态圈内游戏规则科学完善;与系统外进行良性的资源、能量的输出输入。李扬等(2005)认为,城市法制环境、地区经济基础、地方金融发展、金融部门独立性和诚信文化等是影响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建立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共计127项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及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次、14个准则层次,共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等四项标准,共37项指标。并建议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6)以金融市场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评估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了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杨宏斌(2005)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机制,认为流动性短缺是危机传导的基本条件。张志元、雷良海、杨艺(2006)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城市金融生态系统达到最优稳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受贴现率效应、开发成本效应和增长效应三方面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与这些理论因素相关联的实际影响因素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许红莲、邓超(2007)指出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资金吸纳能力低下、金融机构结构欠合理、金融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宽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整体金融效率低等。并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五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塌陷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良的必然结果。高万东、王洋(2007)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突出表现为信用基础脆弱、缺乏良好的金融自动调节机制等。谢德仁、陈运森(2009)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债务重组的数据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对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

朱静(2009)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的特征是系统性,平衡性和动态性。并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三、区域金融预警

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预防成本大大小于危机事后处理成本,所以学者们都在积极探索区域金融预警。

仲彬、刘念、毕顺荣(2002)讨论了指标的选取,模型的应用和模型准确性检验。最终选取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先行指标,利用自回归模型并结合事前检验建立了区域银行体系风险预警系统。

易传和、安庆卫(2005)阐述了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及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选取核心指标和相关指标两大类,其中核心指标又包括五大类19项指标,相关指标包括六大类12项指标。给出了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湖南某市的具体现状给出其金融稳定的状态。

汪祖杰、吴江(2006)指出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主要分为内在关键性指标和外在影响因素指标。内在安全关键性指标包括区域安全微观、宏观和金融生态环境检测指标;外在影响性指标包括全国经济状况指标、货币指标、股票价格指数指标和汇率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安全计量模型,给出区域金融安全判断值,并结合苏州实际情况给出金融安全分析。

邹小凡、林竹、汪娟(2008)利用支持向量回归采用线性核函数构建了杭州担保业的预警模型。姚星垣、郭福春(2008)结合浙江省的地方经济特色给出了浙江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特殊指标体系。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2008)选取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和金融环境指标,运用信号模型对大连市的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由于地区的经济金融特点不同,预警指标选取也应该因地而异。上述研究成果中指标权重的选择上有相对的主观因素,阀值的选择也没有真正结合实际,因为国际惯例不一定适用于当今经济转型中的中国。ARIMA模型只考虑了变量自身的变化趋势,不能反映其他变量对它的影响,所以由突发事件造成的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是用此模型预测不出的。而信号法在以往的实证检验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四、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大部分文献给出的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的对策都集中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强化区域内行业自律,建立多种金融稳定指标检测(或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的外部环境等。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一套完整的区域金融安全理论应该包括:(1)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与金融生态特征,找准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包括直接影响因素的和间接影响因素。(2)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预警系统,包括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及科学的预警模型。(3)不稳定因素的治理,发挥地方经济特长,逐步改善金融生态,限制或消除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永军.金融生态建设:一个基于系统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5,(8).

[2]曾康霖.刍议金融生态[J].中国金融,2007,(18).

[3]杨宏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以改善金融生态[J].生态经济,2005,(12).

[4]高万东,王洋.东北地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分析[J].经济纵横,2007,(15).

[5]胡国,宋建江.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金融稳定[J].上海金融,2005,(5).

[6]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6).

[7]李升高.广东省全面退出煤炭行业可能引发区域金融问题不容忽视[J].南方金融,2006,(5).

[8]易传和,安庆卫.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9]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论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6,(19).

[10]中国人民银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6).

[11]汪祖杰,吴江.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3).

[12]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的不稳定因素及其化解:以温州为例[J].上海金融,2005,(4).

[13]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7).

[1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1).

[15]邹小,林竹,汪娟.地方金融风险预警模型构建[J].浙江经济,2008,(6).

[16]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17]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

[18]张志元,雷良海,杨艺.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金融生态研究[J].金融研究,2006,(6).

[19]徐诺金.论中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0]周小川.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J].金融研究,2009,(18).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9)

一、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破除资源瓶颈、加快动能转换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该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9.5%,海洋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海洋产业生产值43283亿元,海洋相关产业生产值27224亿元,2016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3624万人。此外,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公布的2016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主要数据显示,2016年福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50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2660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数据充分证明福建海洋经济正在稳步发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是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要以大海洋的视野,树立海洋经济全球观,紧密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国际国内的海洋经济支点,加强海洋产业投资贸易和海洋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核心区,充分抓住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发挥福建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推动福建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海洋经济的五大传统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修造业、滨海旅游业,其增加值占福建海洋生产总值70%以上。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金融支持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加大金融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以海洋渔业、临海工业、船舶修造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为主体的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对于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大意义,同时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研究海洋产业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探索金融业如何有效支持福建蓝色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海洋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之一,其行业自身存在的地域聚集性高、投融资需求阶段性明显、融资期限长、风险水平高等特点,决定了金融支持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与行业需求紧密匹配。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海洋产业资金需求存在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我国海洋产业在空间地域上差异较大,且空间集中度较高,因此海洋产业资金投向和资金需求在空间区域上相应聚集。目前国内11个海洋经济区的设立以及5个海洋经济战略规划区的提出,使得基于区位、行政、产业等因素的海洋经济更加向区域内海洋中心城市集中,并基于规模优势和产业聚群的发展在区域内表现出更多的同质性。例如,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重在海洋科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在港口经济,广东重在南海开发和海岸带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综合发展上。福建重在打造与台湾双边互惠经济合作发展的桥梁纽带。由此,不同海洋产业产生了区域空间上的集聚和差异,对资金的需求也存在较高的地域聚集度。

(二)海洋产业资金需求密集度高

海洋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海洋产业细分行业看,海洋渔业养殖业,不管是鱼虾养殖、海参鲍鱼养殖、螃蟹贝类养殖等,前期幼苗投入资金巨大,后期需要养殖维护成本,均体现了海洋养殖业的资本投入量大特点;同时,细分行业中的船舶重工、远洋运输等领域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购买船只、日常维护、人工成本等支出;码头港口建设、海洋石油化工等行业技术门槛高、建设生产资金需求巨大,更是离不开金融机构对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融通资金是金融的重要功能,要不断创新优化金融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本集聚,形成巨大的资金规模,以满足海洋经济建设的高密集度的资金需求。

(三)海洋产业融资期限长

长期以来,海洋产业金融支持面临的一个关键瓶颈是缺乏持续有效的中长期资金供应。以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建筑工程等为代表的海洋经济产业,均存在着生产周期长、资本占用高、资金回收期长等特点。例如,海洋新型药物从研发到获批上市需要较长的时间,行业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征显著;海洋渔业养殖业周期较长,从育苗、育成、海上暂养到投入放养、收获上市,生产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3~5年,行业成本投入大,收益不稳定,资金回收期长;此外,海上工程建筑业的投资周期相对也较长,例如福州新建的长平铁路、长平高速等海上大桥项目,建设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资金占用量极大。当前各商业银行更倾向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形式存在固有缺陷,国家政策性银行对海域开发类贷款的支持力度有限,国内资本市场对于海洋产业高风险企业存在融资短板,使得海洋产业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海洋产业存在高风险规避需求

由于海洋经济自身特有的属性以及海洋经济结构的复杂多样性,海洋产业通常面临比较高的风险。例如,传统的海洋渔业包括捕捞、养殖行业等,很容易受到海洋环境气候多变的影响,海啸、风浪、台风、恶劣的海洋天气和无法预知的深海环境等,都会对各类海洋渔业作业部门造成直接的影响;海洋开发尤其是海洋资源勘采业的勘采成功率相对较低,相关企业面临较高的风险。此外,海洋经济产业多数有涉外特征,如船舶制造、远洋运输等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汇率波动风险。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汇率波动要求投资者拥有较高的应对能力,其风险会减弱民间资金投向海洋经济产业的意愿。

三、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省建立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方针,从福建区域经济特点着手,建立与海洋经济发展适度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支撑体系,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推动福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海洋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对接

强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相互协同,建立多方参与的长效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银企对接。鼓励银行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洋产业投资。加强涉海金融资产抵押创新,探索海域使用权等可抵押资产的操作可行性,积极创新船舶融资、航运物流货押融资、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融资。鼓励涉海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来筹措资金,积极探索涉海企业的离岸金融业务,利用海外资金低成本优势,吸引境外资金投向福建滨海旅游产业以及船舶重工、码头港口等产业,吸引国际资本支持福建海洋经济发展。

(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抓住福建“六区叠加”机遇,贯彻福州“东拓南进”城市发展战略方针,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积极支持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福建正处在“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新区等多区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其中福建自贸试验区定位之一是开展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加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推动福建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发展,加大对海上养殖、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信贷资源投入,推动船舶重工行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发展。在海洋工程建设方面,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储备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宁德港、罗源湾码头、长乐松下港、厦门港、漳州港等港口建设,做大闽北、闽中、闽南三大港口群,突出对台特色。加大对福州滨海新城旅游度假产业、海洋能源利用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加大对海洋人才培养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福建是海洋经济大省,海洋科技人才缺乏成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面临的重要约束。蓝色经济更加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导及支撑作用,而金融在推动海洋重大科技创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积极推进金融产业与海洋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设立海洋科技人才教育基金、鼓励各银行结构针对高科技海洋研发人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海洋人才培养链与海洋产业链有机结合,促进海洋科技发展及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培养。

(四)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加大海洋产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鼓励保险公司创新海洋产业保险产品,积极拓展各类配套保险服务,大力发展航运保险、渔业保险、海洋生态环境险等险种,为远洋捕捞业、渔业养殖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和海洋石油化工业发展提供保障。加强进出口企业与保险机构对接,确保海洋物流安全。完善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提高渔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以此保障远洋捕捞业的健康发展。完善海上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将渔业养殖保险和类似涉海主要险种纳入政策性保险,以降低养殖户的海上养殖业遇灾损失,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加大海洋生态环保类保险产品研发力度,扩大环境污染责任险在海洋经济领域中的覆盖范围,确保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海.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N].中国海洋报,2017-03-17.

[2]王文等.海洋金融的发展[J].中国金融,2016,(19).

[3]温信祥等.蓝色金融创新实验区设想[J].中国金融,2016,(7).

[4]徐蔚冰.应壮大海洋产业推进海洋金融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6-10-13.

[5]闫旭.2016年福建海洋经济稳步发展[N].国际商报,2017-02-09.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篇(10)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大规模工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飞跃,为国家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金融支持有着很大的作用。张荣刚等(2007)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研究金融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的影响[1]。张小蒂等(2010)通过建立实证模型研究了金融与产业集群的关系[2]。谷任等(2007)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的研究表明集群地区网络系统的完善和技术扩散有助于金融对产业集群的支持,为企业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经费,培育融资担保体系[3]。吕文栋(2005)研究表明当地集群产业的成长会促进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两者会形成双赢的局面[4]。张世晓等(2009)认为,区域创新集聚与其金融结构之间的合作,能够促使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从而获得较高的盈利,提升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力,有效控制区域金融风险[5]。王瑜(2005)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信贷收益,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6]。李明贤等(2008)对构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大力推进跨区域发展,为“两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7]。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2008)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研发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金融体制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8]。

从国内外关于“两型社会”、“产业集群”和“金融支持”的研究文献看,大都只研究其中两个方面,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当缺乏。本文从“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着重分析了金融支持在“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作用,从而提出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与发展路径

(一)“两型”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两型”产业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发展目标,以环保性、低消耗、循环型、高科技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产业。“两型”产业集群是指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下,一些有着相同、相近和相似产业的企业聚集在某地,进而吸引相关服务机构的进驻,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生态经济群体。

“两型”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集群,在“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下,“两型”产业集群遵循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提高绿色发展意识,着重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突显其行业特征和创新性特征。

(二)“两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两型”产业集群主要是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的产业的集群,其发展要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产业聚集三个方面着手。

1.有效节约资源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是有效节约资源,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采取重点产业试点的原则,以点带面,掌握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从而促进“两型”产业集群更好的发展;应利用“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关联性,延伸其产业链,集中利用集群产业内的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边际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物流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形式和物流业的发展,能帮助降低集群内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整合外部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配置率,有效节约资源。

2.加强环境保护

首先,要提高绿色意识。一是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和升级。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并有效利用新能源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科学制定绿色高新技术标准和范式,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各区域内加强节能减排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开展清洁高效生产。其次,要优化生态布局,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两型”产业集群的生态布局,大力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区域间企业的生态联系,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发挥集群企业的专业化特征,有效合理地确定区域创新发展的生态定位,提升“两型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和互补程度,优化绿色创新体系的产业链布局,理清产业结构的配套关系,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

3.促进产业集聚

第一,搞好长远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制定“两型”产业集群的远景规划,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第二,完善区域建设,增强聚集功能。一是发展区域内产业集聚功能。按照发展“两型”产业集群的建设要求,完成对各类产业聚集区域的整合优化,培育一批产业配套、集聚发展、生态环保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域;出台和修订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建设和完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二是引导发展区域产业集聚规模。通过引导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向各专业园区聚集,把区域建设成为承接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功能,有效改善区域内行业分散的局面;同时要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推进专业区域的产业集聚规模。

三、金融支持“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促进“两型”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

1.满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要求

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这些都体现了金融支持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区域内金融资源的综合可以使企业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获得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2.激励和监督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金融激励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创新行为,尽可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率,能帮助企业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促使企业朝着绿色、循环经济方面发展。

3.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比较容易改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增大,复杂性增强,使得技术创新项目呈现较高的风险。然而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创新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组合区域内各金融机构(上接第210页)的资金来分散这种风险,有效的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选择更加专业化,更能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还能降低企业的间接成本,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

(二)支持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

1.提供资金支持

集群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融资渠道,会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资金支援,解决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利益竞争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的畅通和有效的资金支持,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2.促进资源导向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会使得更多的资源要素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要资源要素都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的,并且这些资源要素的流入会加速产业的培育发展。特别是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的某些金融活动,会使得这些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之更好的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较好的直接支持和资源导向,这就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然而,完善的金融体系可能有效地帮助战略性新兴企业分散和化解这些风险,金融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减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流动风险。另外,金融部门还能通过保险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提供金融保险,降低金融风险,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园区建设

1.提高集群产业园区的协作配套水平

“两型”产业集群的园区建设需要区域内有较好的协作配套水平。金融的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鼓励区域内产业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合作,加快推进园区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业集中程度,发展循环经济。同时,还能提升集群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将配套产品做精、做大,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园区尽快成为加速产业集聚的载体。

2.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一方面,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园区内金融机构的配合发展和融资渠道的畅通,能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园区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提升,能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替身,不断提高资源的集约强度,明确工业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配套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加上多渠道融资条件的保障,能吸引相关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加入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四、“两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一)建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银行,为企业集群服务

在产业集群区建立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解决储蓄过剩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好地融资渠道,解决集群区域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区域性中心银行可以发挥地域优势,更好地了解产业集群的运作状况和发展前景,帮助群内企业制定中长期的投资融资发展战略,为集群内产业提供比较稳定的金融支持。

2.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

着力发展壮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例如中小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推动服务“两型”产业集群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其运行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得注意引进外资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中小银行进驻集群区域内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为“两型”产业集群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3.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设立支持“两型”产业集群担保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完善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与奖励机制以及对“两型”产业集群的保费补贴等机制。

4.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对接平台

通过搭建银企对接会议、调研、座谈会、合作会议、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对接平台,不断增强“两型”产业集群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两型”产业集群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同时,“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集合票据、企业债券、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改变“两型”产业集群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区域信息采集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应该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加快建设为区域内企业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区域信用评价机构,管理好征信市场并规范征信机构的经营,为征信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披露“两型”产业集群内信贷、资源、环保等重大失信行为,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相互监督,形成全社会支持维护征信体系的氛围。

2.完善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可以反映“两型”产业集群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帮助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意识。因此构建金融支持体系离不开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指标,其构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符合金融生态的含义,具有可得性和可度量性。二是坚持有效性原则。所选的指标必须能准确反映区域金融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并且是有效的指标,能够在不同范围、不同时期进行动态比较指标。另外,指标的选取不能太单一,要注重指标间的互补性。

3.进一步推动相关法律制度调整和完善

法律环境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建议立法机关及时出台有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法律规定,防范、控制金融营运风险,建立配套的失信惩罚机制;规范征信工作,确保信用评级工作的公正公平;制定金融突发事件防范方案,保障金融市场健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司法保障功能,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防范企业资产非正常转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加快推进区域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上的协调、衔接和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法制环境。

4.完善金融市场中介体系

为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风险,保护企业的有效贷款,应加强担保业务的展开,努力构建担保中介市场与保险中介市场的对接,在发展保险市场的基础上规范金融中介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信息查询和收集信息业务,要支持中介市场的发展,应在规范各中介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投资咨询业务和顾问业务,公开企业信息,保证其透明化,有效降低企业的信息成本。

(三)完善金融体制

1.建立金融融合机制

建立相应的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金融发展形势的分析;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建立区域金融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制度;建立高效、透明的圈内企业信息披露机制,防止扰乱市场,有效的监管区域内的金融经济发展。

2.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改善“两型”产业集群的贷款审批流程、切实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设定较为宽松的监管指标,给金融机构在政策制定上一定的灵活性。建立区域信贷制度,优化贷款审批程序,下放贷款审批权,加强对信贷业务的考核。另外,还可以建立异地贷款管理体制,并下放异地贷款审批权限,促进更多资金在区域内流动,及时为企业的创新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3.区域金融清算体系的建立

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清算体系,可以降低社会社会交易成本,促进产业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两型”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应建立区域金融清算体系,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为更好的加强金融支持,可适当的发展城市群内金融机构的同城化,特别是银行可实行同行及跨行通存通兑,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荣刚,梁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135-136.

[2]张小蒂,王永齐.企业家显现与产业集聚:金融市场的联结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59-67.

[3]谷任,邝国良.产业集群、金融发展与产业竞争力[J].中国软科学,2007(6):92-95.

[4]吕文栋.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个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张世晓,王国华.区域创新集聚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9(5):97-100.

[6]王瑜.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银行融资[J].企业经济2005(12):183-184.

上一篇: 金属材料论文 下一篇: 税务一体化监督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